电影的美术创造元素透析

电影的美术创造元素透析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中国电影更是要借助于这些现代科技的数字化发展,创造出更加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盛宴。这个视觉创作就要借助于美术设计的视觉传达元素。就美术设计而言,它是一种构想或计划,并通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使其视觉化、形象化的创作过程。也就是把没有的变为有的,把梦想变为现实,可以说是设计者想法的具体化表现。它的目的在于消除不符合人类使用的因素,从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直接需要的实用性功能。美术设计主要包括: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工业设计、影视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七类设计领域。美术设计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造。通过布景、道具、服装等设计,来创造画面造型、影片色彩、时代精神、民族色彩以及人物造型等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银幕形象,是电影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不论是传统电影的拍摄还是高科技数字电影的制作,美术设计元素在电影制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美术设计元素如何运用在电影艺术当中?美术设计元素如何与电影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将是我们探讨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将通过美术设计中构图、造型、色彩等诸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影响来做以解析。   一、构图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构图在专业造型艺术领域是为了表达造型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是对观者产生艺术感染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及途径。构图不论对美术设计作品来说还是对电影艺术而言都直接影响画面的美感。构图是一部电影的主题风格的呈现、表达情感以及画面的整体设计的关键,使电影画面的叙事与造型功能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开头:满眼的油菜花开,乡边小路上跑着一个扎着两条辫子、穿着碎花红棉袄绿裤子的女孩,一种期盼的眼神,伴着柔美的音乐,画面的叙事与造型确立了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至今还难忘那美好的画面,可以说画面构图的首要原则就是突出那些最富有视觉表现力的内容。   说到构图直接影响画面的美感,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处理会对构图构成影响。其一是构图的平面空间关系。无论什么样风格类型的电影作品,每一个镜头画面都存在平面空间的构成关系。从平面的角度看,画面中的形象元素会形成虚、实两个空间部分,它们又分别形成形与量的比较、比例对比现象。人们可以用实形与虚形的剪影进行形态与面积的比较。这样较容易对构图的平面空间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一部影片是由无数个单帧画面构成的,有的画面一闪而过,有的画面会停留相对长一些时间。在一组连续的镜头中,每一个单帧画面并不一定十分完美,而一组画面所构成的完整性才是最重要的。其二是构图的立体空间关系。在二维的空间中表现纵深的空间感,就要借助美术设计中透视原理、色彩的冷暖关系、画面的明暗层次等来表现的,视觉上的空间形态会影响人的心理情绪。所以,在设计和调节运动画面中的空间层次关系时,使之或空虚或丰盈时,都应根据其视觉心理产生影响的规律为基本原则。画面的立体空间关系部分是由构图布局的因素形成,目的并不仅仅是满足一般的视觉效果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使人能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感受到更多、更丰富的意味。   二、造型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造型是美术设计的骨架,没有造型作品就等于没有灵魂。美术设计作品是通过画面的结构、造型、色彩对比来再造艺术形象,在此造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中国电影中美术设计造型也发挥着它的重要性。电影是视觉艺术,也是时空艺术。对电影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运用电影的手段与方法创造出以造型语言为基础并充分发挥电影特性的电影艺术作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现今的电影艺术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有了极大的进步,但大多数人仍然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及艺术手法的限制,仅仅局限于用语言文字表达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并没有真正理解造型语言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情达意,才能表述和沟通观念和情感。但影像是不能做到的,电影作品就是要靠影像以及造型语言来完成人们需要的那种表情达意。因此说电影美术造型具有逼真性、运动性和综合性三大特点。   (一)电影美术造型的逼真性   电影美术造型的逼真性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一切景物都要求达到以假乱真的逼真程度,这些都是为了给影视作品创造出一个真实可信的生活环境,才能使观众从中体会到一种逼真的氛围。   (二)电影美术造型的运动性   电影美术造型的运动性的表现和运动形式相结合。美术设计艺术进入到电影制作领域,在表现形式和特点上发生了质的改变。由单一的静止的画面变成了能连续运动的多幅连续性画面。美术策划师必须为演员提供可供活动的环境,并提供符合演员角色需要的化妆、服装等,这些都为演员的动作行为和表演提供必要的前提。其次,由于摄像机变换不同的位置,所设计的场景、道具摆设等都要为摄像机的推、拉、移、跟、摇等提供必要的方便,都要随着机位的移动而移动,为摄影师的创作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电影美术造型的综合性   电影美术造型的综合性表现在于它服从于综合性艺术的要求,并能协同其他艺术一起去再现生活和表现生活。   我们从美术设计中的形、光、色、构图这几方面来理解电影美术造型的综合性表现。形:就是物体或景物的线条和形体,不同的形体和线条都能产生观者不同的心理反应。   光:它是造型的中心和灵魂之所在,一切物体或景物都会随着光线的不同变化而产生造型上的改变,因而能再现生活。色: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情感表现,这是由于每一种色彩都有着它特定的情绪表现。构图:电影画面中人物、景物的不同位置排列和不同姿态,以及和摄像机的位置、角度在变化的光线色彩下形成不同的画面构图,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效果,使观众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   三、色彩对电影艺术的影响#p#分页标题#e#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个五彩斑斓的色彩世界,失去色彩整个世界都会变得黯淡无光。因此说色彩不仅在美术设计中有着它的重要性,而且在电影艺术创作中也同样重要。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和解读,自然会反映到电影场景的设计之中,这也就是我们对电影艺术设计色彩提炼的意义之所在。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渗透了诸多对色彩感受和解读的主观因素。在中国,白色用来悼念逝者,红色用来乞求平安、辟邪,黄色用来象征权贵,这已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人们对色彩的这些感受和运用,既有社会文化因素,也是由其本能所决定的,是其生理机能的客观反映。那么,人们对主观色彩的感受和解读,自然会反映到电影场景的设计之中,这也就是我们对电影艺术设计色彩提炼的意义之所在。尽管有些人对色彩的感受不太灵敏,但在电影创作中,同样能拍出比较丰富的色彩来,这是因为主观意识对色彩的分析和判断,将电影艺术设计对象的色彩关系赫然于银幕之上。下面我们从以下两点来分析一下色彩在电影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之所在。   (一)主观色彩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电影艺术创作中主观色彩意识的形成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写生训练培养出来的。从生理角度来看,人眼的视网膜吸收可见光,并把视神经的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因此产生了物体的光色反映。在室外,有时客观条件不能满足画面的需要,那么主观色彩意识就会在这时发挥作用,通过创作者在大脑中掌握的色彩知识及生活积累,重组画面,使其具备合理性和完美性。这样将场景与色彩进行重组和筛选,促使画面的尽善尽美。对色调及光源及明暗进行合理的调整,能使其主题突出,画面整体具有生气,形成画面的视觉中心,达到传递美感享受的艺术效果。崇山峻岭、海浪沙滩、青草绿地、田园风光、都市民风,作为电影艺术,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必然会体现设计者的主观色彩意念因素的影响。总之,在各种光照环境的影响下,研究和观察自然界千姿百态的色彩现象及景物,体察和解读光源和色彩奇妙的变化规律,来形成电影艺术创作色彩表现的主观色彩意识。   (二)色彩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一幅美术设计作品在色彩上要有它的色彩基调,一个音乐作品要有它的主旋律和节奏,这些主色调和主旋律都是在表达作品的主题,体现作者创作意念的重要因素。同样,一部电影作品,也要有它整体的主色调。不论是以前的黑白电影还是现今的彩色电影,都能说明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也是电影色彩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外优秀影片,对色彩基调的整体把握,是一部影片风格与类型、时代感与品格形成的基本前提。把握影片色调的整体关系,其一要看它的统一,使整部影片有协调统一的色彩基调。其二要看它的对比,在对比中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其三要看整部电影色彩中的整体运动,并在运动中构成既有对比又有统一的整体色彩关系。现今我们中国电影创作在色彩运用上,就是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色彩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应从电影色彩的各个方面例如空间环境色彩的语言的角度处理这些具体的色彩问题,使这些局部构成电影色彩的整体关系。第二,人物造型色彩和空间环境色彩之间的关系有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微妙关系。第三,色彩和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也有着潜在的联系。只有把握好这几点,才能更好地创作出大家喜欢的电影作品来。   四、美术设计元素在电影艺术中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中国电影中美术设计元素的构图、造型以及色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一部电影的视觉效果成功与否是衡量一部电影艺术质量的标准之一。因为观者总为电影的故事情节所动容时,不是电影给予人物话语和文字的多少,而是在于声音和视觉效力的感染力上。随着电影艺术的趋于成熟发展,对电影美术的要求也更高了。电影艺术从以往单一的视觉表达发展到一个全方位、多视点、多层面、多时空交叉的独特艺术,影视美术更是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艺术层面。因此说,提升一部电影的视觉感召力是要靠电影本身的表现内涵和电影美术的视觉形式。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导演的精心策划外,美术设计元素的应用对电影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