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场地照明和电视技术的联系

电视场地照明和电视技术的联系

 

一、电视场景与电视技市的关系   电视美术不同于一般的绘画创作。电视美术是制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创作部门,担负着电视景物造型和人物造型的任务。它是为电视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的美术创作,是电视化了的美术。利用计算机对电视布景进行辅助设计,不仅可以提高设计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设计资料也便于保存。   电视场景是电视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电视图像造型的基础之一,往往具有把握整体视觉形式及风格的作用。电视场景在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表演空间环境之时,必须对电视技术上的一些指标要求有所适应和服从,因为电视艺术是综合艺术,舞台不能独立存在,必须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它们的使命。下面谈谈电视场景设计中与电视视频技术相关联的几个因素:首先是颜色的饱和度,也就是它的纯度。在舞台上演出的各种文艺节目是供在座的现场观众直接用眼睛观赏,电视节目则是由摄像机运用电子技术把各种景物进行光电转换后转送给接收设备转化为电视画面供人观赏的。人的肉眼所能辨别的饱和度远远超出目前电视技术所能体现的,电视相对肉眼而言是十分低下和初级的,这就要求舞美在色彩的运用上不能以肉眼为标准,而要参照荧光屏的基准。色彩的饱和度太大,在荧光屏上会产生“拉毛”现象。布景要尽量避免使用大面积大红、大蓝的颜色。因为这些颜色区的背景杂波大,而且边缘部分还会出现严重的模糊和扩散现象。另外还要尽量少用高饱和度的黄色和金色,因为这些色彩容易引起全电视信号电平超标。因此,布景色调要自然柔和,不宜过分夸张,否则不但会影响彩色的还原,也会在图像边缘产生亮色互串现象。布景上的颜色的饱和度最好使之趋于中性化,尽量少用太白太黑的夸张色,中性的或趋于中性的某一色相具有良好的与其他色相的亲和性,这一性质便给舞台灯光用色光提供了宽广的可能性,能够创造出丰富变化的色彩,使得场景具有了多变性,从而创造出众多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气氛,更好地帮助节目内容的传达。   其次是颜色的明亮度,也就是它的明暗(黑白度)。   荧光屏对亮度的接受能力不及肉眼的万分之一。在设计制作场景过程中,要注意白颜色和反光材料的’}合当运用。在表现大面积的白色时应把它调成浅灰色,否则在大致相同的照度下人物面部将会发黑,或是白色出现“限幅”现象。反光材料应避免大面积大量使用。许多反光材料肉眼的感觉非常良好,但在荧光屏上则令人无法忍受,亮部“限幅”,过渡部分、暗部则漆黑一片,毫无层次可言。如要表现光洁和反光效果,只能采用亚光或漫反射材料,其他高明度颜色也应加入适量灰、黑色的处理,以适应技术上的要求。大屏幕作为电视场景的一部分,丰富了节目的形式,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但是却给视频技术人员增添了许多麻烦。调光圈时如果背景是大屏幕,稍不注意,电视画面主体就会变黑。所以当主体的背景是大屏幕时,要注意加大光圈。   再有是布景上的灯饰色温。新灯光技术和新舞台材料的出现,丰富了舞台美术的现代装饰感。除了常见可随意造型的色皮灯带和霓虹灯以外,新出现的冷级灯管通过灯体变色,可以结合美术景片进行勾边,也可以造型装饰图案。布景上的灯饰在运用上应在注意光比的同时注意色温问题。人的肉眼具有极好的自动调节能力,不易感觉到色温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但是电视对色温的变化则非常敏感,通常情况下演播室内采用的灯具的色温大致为3200K,显色指数大于85。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和效果,布景上的灯饰的色温也应大致在这个范围内,否则色温太低,电视画面效果偏红,色温太高则效果偏蓝。在实际使用中,修正色温的办法可以使用雷登85橙色纸和雷登82蓝色纸来降低和升高色温,通过修正达到技术上的要求。   还有要避免使用带有细条纹、细方格的服饰、道具和布景,这是由于当今的摄像机都采用CCO(电荷藕合器件),CCD集成芯片对细横格子会引起垂直方向的白色拖尾,即闪烁现象,从而破坏了画面的表现力。主持人在着装时尽量不穿太白、太黑和质地太发光的服饰,因为它们的反射系数太大或太小,而应多穿灰、黄、棕等中间色的服饰。   最后是画面宽高比和场景多视角适应性。标清电视画面宽高比是4:3,高清电视画面宽高比是16:9,在场景设计中应遵循和注意这个准则。景片的宽度和高度一般应大于拍摄范围的1/3,否则就会显得比例失调。   另外还应注意电视摄像机的多视角性,从门而使布景具有良好的多视角适应性。利用摄像机的多视角表现手法,可以在有限的场景中,表现舞台的纵深感,增强视觉冲击效果。摄像机升降摇臂的运用对布景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前景物、空中悬吊景物和舞台地面的修饰等。   虚拟演播室技术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对电视场景设计制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虚拟演播室技术是视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虚拟演播室系统就是将现实实时视频与计算机三维图形所创造的性能场景经过色键处理,使两者完美地结合为新型电视节目的电视制作系统。虚拟演播室只需要在一个蓝色背景下进行演播,在合成时,将蓝色背景部分替换成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实现真实演播员和虚拟场景合成。场景设计是虚拟演播室录制的关键。在场景设计中要多用贴图,少用几何物体;要从宏观效果出发,不要过分注重细节,电脑中的场景转换成视频信号后,许多细节部分都无法显示出来,但这些细节部分通常会占用大量的内存;场景中要合理设置一些遮挡物体,它可以产生很强的空间感和纵深感。虚拟演播室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可制作出实际不存在的或难以制作的场景,并可以在瞬间改变场景,因此可创作出更丰富、更吸引人的节目。   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时代,电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导致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刊)。高清电视主要优点在于能实现无失真传输,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它可提供相当于标清电视画面5倍信息量,最高清晰度超过1300线,相当于目前模拟电视画面清晰度的2一3倍,具有极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采用16:9的图像模式的宽屏,显示效果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高清电视技术对电视舞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现有的电视清晰度条件下,舞台上的脚印、道具景片连接的缝隙,前一个节目散落的纸屑以及演员脸上的化妆都是观众注意不到的,但在高清晰度电视里,这一切都明晰可见。电视场景从设计到制作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更加精细甚至完美。另外升降台、活动大屏幕的调度,服装、道具、化妆的配合要求更高。#p#分页标题#e#   声光电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机械结构的最新运用为电视场景设计和制作提供了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的科技平台。在大型综艺节目中常运用升降、旋转舞台,机械舞台的运用是为了丰富舞台形象的变化和空间划分及增强画面的运动感。在设计运动舞台时牵涉到许多机械、承重结构、变速问题、起动及制动装置、液压方式的选择等许多技术问题。活动大屏幕、神奇的瀑布、喷泉以及冷焰火的恰当运用极大地丰富了电视场景的艺术表现力。各种新技术新方式不断涌现并与电视场景相结合,与技术相关的因素会更多。但是,只要电视场景适应电视技术制作手段和表现手法,同时电视技术又能为电视场景提供一个艺术创作的平台,相信,电视屏幕的视觉效果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电视照明与电视技市的关系   众所周知,光是电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电视照明正是一门与光打交道,用光绘画、用光造型、用光表达空间和时间的艺术。电视照明是电视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现代技术、表现艺术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在电视制作过程中,不但要有高质量的摄、录、编设备,还需有恰当的照明。照明技术是影响电视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照明搞不好,不仅影响节目的艺术效果,还会严重地影响电视画面的色调、层次、清晰度等。可以说,照明通过摄像机制约着图像的技术质量,从而影响到对节目内容的表达及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电视照明和技术人员在节目制作时,应当充分考虑人眼和摄像机的不同特性,相互配合,通力协作。   首先是视觉范围。人眼的视觉范围大,在相对高的平均亮度下,能分辨的亮度上下限之比为1000:1;较低平均亮度下,其比值可低至10:1,而摄像机对亮度的适应范围有限,通常摄像机的光圈只有几档可调,因此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进入摄像机的光通量。摄像机对亮度的适应能力远不如人眼,人眼感受到的丰富的亮度层次,摄像机未必能反映出来。当照度过低时,在拍摄时就要开大光圈,使景深变小,同时会使图像的信噪比变差,当拍摄移动物体时,还会出现“拖尾”现象。   反之,当照度过高时,会使图像曝光过度。在演播室多机位拍摄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自动光圈调整,因为摄像机的自动光圈电路采用了峰值或平均值取样方法。   当景物光比反差很大或者景别不同时,画面效果就会有很大差异。若用自动光圈调整,图像就会忽亮忽暗。当演员身着白色演出服时,就必须随时手动调整光圈,这样才能保证演员面部特写有正常的光比。另外,在多机制作时,为了保证图像的连续性、完整性,使人不感到切换画面时有明显的亮暗差别,就要求视频技术人员随时注意演出现场的光比变化,将大幅度的光圈调整在信号切出之前完成。为了渲染艺术效果,在节目演出中,常常释放干冰、烟雾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视频技术人员就得看着监视器上的图像和示波器上的波形,在烟雾出现和消失过程中随时调整光圈和总体底电平,以保证录制画面的通透性、层次感。   其次是色温变化。人眼对色彩的适应能力强,而摄像机对色温变化非常敏感,电视摄像机的设计,是以色温为3200K的光源为基准的,在此条件下,再现景物的色彩最为正常(允许有一定的偏差)。一旦光源色温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时,虽然人眼仍未察觉,但摄像机的白平衡已遭破坏,画面就会出现明显偏色。综艺节目中广泛使用的电脑灯,其色温主要是5600K的,而面光大量采用的是320OK色温,在这种混台光的环境中,必须找到一个白平衡的中间点,让演员的肤色还原接近现实。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拍摄现场光的色温变化,及时调整摄像机白平衡,确保画面彩色还原准确。   再有是立体感。人眼有立体感,能感受到三维的立体空间,而摄像机无立体视觉,但视域宽广。摄像机通过一个镜头来获取景物影像,不可能像人眼那样自动产生立体视觉,它对三维景物拍摄所产生的画面是二维的平面的。要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必须借助化妆、照明、构图等方面的技巧。照明布光中主光、辅助光、逆光、背景光的位置和比例以及与摄像机光圈的配合,对营造立体感、增加图像层次和清晰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灯光效果能烘托节目的整体气氛,同时对电视节目的技术质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面光不够影响清晰度,面光太强又易超幅;不适当的效果光加到脸上看起来会感到不舒服;同色的光打在服装上会使清晰度下降;背景光暗就容易造成色度超标;电脑灯一晃视频幅度就超标,色灯一照色度就高;天幕光太强,人物便不能突出,画面没有层次;顶光太强脸就发黑……。因此,在电视灯光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和合理运用背景光、顶光、面光、侧光、追光、色光、电脑灯、激光灯,灯光和服装、化妆、道具要配合得当。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电视照明人员应切记:对场景、景物的照明是为了让摄像机看得见、看得清和看得真,而不是为了用人眼直接来观察的。只有当电视照明满足了摄像机的技术要求,才能使画面清晰透亮、色泽明快、肤色还原好、有景深、层次丰富。   在画面质量的构成元素中,受到照明影响的有色彩、影调、景深和清晰度。照明人员在布光中可以借助于测光表(它分入射式测光表,也叫照度式测光表和反射式测光表,又叫亮度式测光表两种)来判断布光情况,最终使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在彩色监视器上呈现最佳效果。当然要搞好电视照明设计必须掌握视觉、写实、审美和表现四个要素,这就要求制作人员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今,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摄像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电视照明技术理念上的变化。电视灯光已经从最初的单纯照明发展到了今天对艺术效果的刻意追求,电视灯光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当今灯光技术所追求的主流,这些变化对电视演播室的灯光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标清/高清电视数字摄像机采用带微透镜层芯片的CCO电荷祸合器件,提高了入射光的利用率,使灵敏度大大提高,比氧化铅摄像机高出1一2档光圈;信号处理采用数字电路,提高了信噪比,S/N可达6Od日。摄像机灵敏度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对照度的要求,同时减少了灯光设备。近年来,一些电脑灯生产厂家已开始考虑将电脑灯同视频设备连接,使电脑灯能够投射出无限变化的图案,产生更加丰富灿烂的艺术效果,电脑灯的功能将更加强大。灯光效果可视化设计软件也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它为灯光设计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它为灯光设计人员提供了充分的创作想象空间,使用该软件进行设计,可以模拟演播室的实际现场环境,包括三维场景摆放的位置,灯具吊挂的矩阵状态、吊杆号、灯具号等,灯具的配光曲线是根据现场实际使用的灯具建立的配光曲线,可模拟出真实的光斑及照度,灯具的亮度可以在O一100之间进行调整,还可以根据需要变换灯具的高度位置,灯具的俯仰、水平角度、遮扉的角度,灯具的调焦以及加滤色片等。如果需要使用电脑灯,该软件还设置了电脑灯的图案库、滤色片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用。灯光效果可视化设计软件不但可以直接渲染布光效果,提高布光水平,而且还为实现计算机联网、资源共享提供了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已成为电视节目制作工艺中的一个闪光点。#p#分页标题#e#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虚拟演播室技术为电视提供了超越时空限制的制作环境,它将耗资很大的演播室真实场景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的场景或摄像机拍摄的实景画面来取代,而演播室里演员只须在蓝色(或绿色)的背景下表演即可。虚拟演播室这种人景分离、“实分虚合”的创作方法打破了电视照明的传统方式。虚拟演播室给电视照明带来了质的变化。虚拟演播室的照明主要采用三基色柔光灯,改变了传统的以聚光灯为主的传统三点布光方式。三基色柔光灯发光效率高、光线柔和均匀、阴影小、发热少、色温一致,是一种节能灯光,虚拟演播室蓝色背景要被照明得非常均匀,最好借助测量仪器(通常使用测光表)来确保光线分布的均匀。   照明越均匀,需要在色键器上完成的“修饰”就越少,最少的修饰可以更加容易地保留阴影,虚拟演播室光线要与虚拟场景的光线相匹配,也即同步变化,增加画面的真实感。要注意避免蓝箱反射光对白平衡的影响,自平衡调整得不好,会造成画面颜色失真。   数字日O一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高清摄像机窗口的宽高比为16:9,由于画面变宽,采集的图像信息量大,包含的内容多,这就要求增加用灯的数量,增大布光的范围。高清摄像机的行扫描是1080线,所拍画面质量高、层次丰富,布光时柔光灯的比例要相应增加。为保证图像清晰,布光要均匀、细腻、柔和、明暗层次分明,既要有立体感,光比又不能过大。日OTV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新型灯光设备,如数字化灯具、网络化控制设备等。电视照明是电视艺术创作和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演播室视、音频设备逐步数字化的同时,电视灯光系统的数字化也应加快步伐。灯光系统数字化将会加快灯光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融合,从模拟向数字系统转变,从分体的独立调光和布光,实现灯光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这将全面带动电视照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系统的发展和应用。   结束语电视场景、电视照明与电视技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电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结合演播室舞台的大小和功能、灯光系统和视频系统的配置情况,正确处理好电视场景、电视照明与电视技术之间的关系,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正是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电视的发展正在最大程度地使技术与艺术融合以创造崭新的传播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