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新闻有效传播思考

地方台新闻有效传播思考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①。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由中国西部地区共办、共享、共赢的部级国际性盛会,是国家在西部地区的重要外交平台、贸易合作平台和投资促进平台,是实现“西部合作”、“东中西合作”、“中外合作”的重要载体,也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成都作为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和西部开放的象征,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成功举办了12届西博会,其影响力也随着各方的努力在不断加强,西博会也逐渐成为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的一张名片。电视媒体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平台,对于会展新闻的有效传播和提升市民参与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相对于电视台对奥运会、世博会近乎完美的呈现,成都的电视媒体对西博会的宣传报道却成为西博会形象传播的一块短板,在报道的贴近性、趣味性、本土化和国际传播力上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从手,论述电视媒体如何实现会展新闻的有效传播。   一、会展新闻报道民生化   会展各方为洽谈而举办的各类会议是会展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西博会这样的经济博览会,经济会谈在会展活动中占的比重往往较大,地方电视新闻节目往往在报道此类新闻时显得较为枯燥、单调,原本对百姓经济生活有引导作用的信息由于在传播时缺乏贴近性和针对性,传播效果也显得较弱。事实证明,只有符合老百姓生活需求的经济新闻,才能引起观众收看的欲望。将经济新闻报道民生化,就是要以民本思想为基础,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   首先,将硬性报道软化。硬新闻是指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新闻,由于其立意宏观、内容抽象,观众在接受时会显得较为困难。会展活动中的经济类硬新闻经常是大量数据的堆砌和枯燥的报告,由于其传播内容看似与老百姓生活相关性不大,这类重要信息总会被观众忽视。在西博会报道中,电视媒体应将对经济数据的简单描述转换为对市民就业、生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市民幸福指数的提升的关注,将对现象的平面描述转换为解读性报道。比如西博会上各大城市间签约数额的报道,可以处理为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的解读。   其次,将会议报道弱化。地方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在于它的贴近性。地方电视媒体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因而在会展活动的会议新闻报道中,应把主要精力用在本地受众关心的问题上,在报道上形成优势明显的接近性,让本地受众有亲近感。   最后,将会展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淡化。会展经济新闻对城市的发展和方向往往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地方电视媒体应当加强此类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评论,将经济类会议的意义放置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大背景下,辅之以精辟独到的评论,层层解析,展现给广大观众。西博会经济的报道,我们地方电视媒体应当有大格局,将小事件、小会议融于成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解析。   二、挖掘会展新闻的趣味   采用富有个性的、浸润着情感色彩的故事化的表达,已经成为时下新闻传播的一种自觉追求。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记者应该尽量在采访中,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化。电视媒体在进行会展新闻报道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强化科技新闻的趣味性。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类新闻总是与高精尖科技相关,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让观众费解。因此在报道此类新闻时要求语言要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和解释,还可以插入一些背景材料,便于广大读者接受和理解。以西博会为例,西博会有大量高新科技产品的展出,电视媒体应充分发挥其声画结合、富于动态的特性,捕捉西博会高新科技展馆中的趣味元素,如新奇的高新科技产品的独特功能,高新科技产品背后的人物有趣故事等等,善于将新知识、新事物融入到有趣的画面中,以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善于捕捉会展新闻现场细节,加强会展花絮报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媒体,对新闻现场细节的描绘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力。西博会短短几天,会集中产生大量的信息,其中必定有值得捕捉和记录的细节画面。比如市民在参观展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事、搞笑事;参展各方发生的奇闻异事;甚至还有西博会的各色奇特展品等等都可以作为报道的对象。将镜头聚焦于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放大新闻事件中符合报道主题的细节,体现人与事的完美结合,这是会展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点。   最后,在报道中实现各方的多维互动。互动是增强传播效果的极为有效的路径。在媒体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增加受众的参与热情,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还能使媒体迅速成长,成为受众依赖的朋友。尤其是在会展活动中,人员众多,信息庞杂,有效的互动能增强会展参与各方的联系。在电视媒体对西博会的报道中,电视媒体可以在节目中设立专门的互动环节,邀请市民和专家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对话,促进交流;同时,也可以在节目中设置竞猜活动和抽奖活动,问题回答正确者则可以拿到西博会活动门票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三、会展新闻报道应体现服务性   媒体的责任和作用不仅是要告诉观众已经或正在发生什么,而是要尽可能的预告接下来会有什么新鲜、有趣的事情发生,并向观众传达最经济实惠、最有效率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这才是一个“服务型”媒体应尽的义务。在西博会这样的大型会展活动的报道中,电视媒体既要宣传体现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战略转移的精神,又要提升市民对活动的积极参与性,以务实的心态、有用的信息和专业的精神来打造一个值得市民信赖和依靠的媒体形象。   首先,提供大量实用信息,引导市民参观。西博会来临,市民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会需要许多实用信息,比如乘车路线,参展时间,天气情况,如何购票,优惠政策等等。电视媒体应该根据市民的需要制作相关的服务性信息专栏,定时提供信息报告给观众,以方便市民出行。仅仅做到这些还完全不够,西博会的展馆多,展品丰富,大量的事务同一时间出现,会让参观的市民无从选择。电视媒体在预告焦点、重大信息的同时应派遣记者分头进行体验式采访,以通俗的节目形态向市民传递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新鲜有趣的,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等信息,一些专业产业也应以百姓理解的节目形式传递出来。体验式的采访是以记者的亲身体验来进行采访,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进入展区进行采访,并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不仅能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亲切感、真实感、动态感,还能提升信息的可信度,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p#分页标题#e#   其次,重视打造一个富于“美感”的会展。人对于产生美感或好感的客观事物,通常都会给予着意的关注和细致的体验。因此电视媒体在进行报道时也十分注重对美妙事物的着力呈现,这也是电视媒体服务百姓的重要体现之一。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媒体对世博会的“美”的展现可谓淋漓尽致,观众看电视的同时,不仅接收了有效信息,还能欣赏美、发现美,无疑是一种享受。   西博会虽然并不是全球性的盛会,时间历程也较短,但其展馆的布展也不可谓不精致,也同样有许多“美”的地方有待媒体去发现。成都地方电视媒体在西博会报道中,尤其需要关注各大展馆的布展特点、特色,以发现的眼光挖掘展馆中一切能给人带来美感的事物,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增强节目的视觉冲击力,以“视觉美”抓取观众的眼球,打造“美丽、魅力”的西博会。   四、会展新闻报道的本地化   当今社会,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会展活动越来越多的出现,如何在众多的会展活动中出类拔萃,形成一个独特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是会展活动主办方最为关注的问题。每次会展活动,是推介主办城市,宣传城市形象(即本土化)的重要契机。因此,电视媒体应当在报道会展新闻时注意本土化的传播。   电视本土化就是以本土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为出发点,发掘自身的地域特色,发挥地方电视的区域传播优势。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作为西博会永久主办方的成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成都为中心形成的古老灿烂的蜀文化是成都电视本土化中最根本最深厚的文化支撑。古老的三星堆文化和三国文化源远流长,锦官城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和闻名遐尔的都江堰,也是自古以来的商贸集中地和文人墨客的荟萃之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在西博会报道中,电视媒体应注意将成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成都田园城市的理念融入于西博会的理念中。报道西博会,不仅是传递重要的经济信息,还是传播成都城市形象,将成都的城市内涵深深植根于西博会的宣传报道中,这样的传播思路对于本地受众而言,有更强的心理接近性;对于外地受众而言,又因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而被吸引,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