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的成就与反思

民生新闻的成就与反思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至今已有十年,在这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态经历了从单纯的报道型到参与式的帮忙型,再到客观记录的调解型,每一种不同的类型都有着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和突破。但是,在电视民生光鲜华丽的外衣背后,也隐藏着潜在的危机与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民生新闻的整体形象与发展前景,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成就   电视民生新闻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新闻价值取向上都秉承着以受众为中心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最大程度地还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以平常百姓的视角去关怀普通百姓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普通百姓真正成为了新闻的主角,并走到了镜头前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受众的参与也必然带来了话语权的下移,让从前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的平民百姓成为了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并且通过电视这个平台表达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观点。概括起来,十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几点:   1、内容上的开拓———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民生新闻高举“以民为本,服务民生”的旗帜,将平民百姓及其生存、生活状态作为焦点内容。民生新闻抛弃了传统的居高临下、着重说教的“俯视”式新闻报道,将视域下移,站在平民百姓的视角上,用平民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去观照老百姓身边的事件,体恤普通民众的冷暖哀乐。民生新闻记录的都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生活矛盾和情感困惑,讲述的是平民百姓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了社会平民的众生相及其生活的全图景,书写了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传统的新闻报道总是正襟危坐地向受众灌输信息,而民生新闻则是力求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受众互动,在娓娓谈心、平等交流的情境中争取受众的共鸣,试图建立更加灵活互动的传受关系。同时报道中的平民视角、关注民生的姿态,体现了民生新闻的民本价值取向,灌注了浓浓的人文关怀,这是民生新闻区别于传统新闻的最主要特征和生命力所在。   2、形式上的创新———采用“新闻故事化”模式   电视民生新闻“新闻故事化”模式,它以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制造跌宕起伏的节奏变化和故事情节,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如音乐、特写、慢镜头、动漫等,吸引观众主动关注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化”使观众在一个个讲述普通人的欢乐与忧伤、希冀与失望、抗争与无奈的故事中确认自我的生存状态,产生或怜悯、或敬佩、或感动的情绪,给人以独特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关照。①电视民生新闻在播报方式上也进行了通俗化的探索。主持人采用通俗易懂、接近生活原生态的口语甚至是方言来“说”新闻、“侃”新闻,加上丰富的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亲切诙谐,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很容易获得观众的接受和认同。   3、原有新闻价值的深化———更加注重接近性   电视民生新闻注重本土化,就地取材,将镜头聚焦于一个城市的社区、街道或家庭,大量报道观众身边的事件,例如《南京零距离》所宣称的“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体现了民生新闻在地域上的接近性,增强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认同度。同时紧贴民众的日常生活,关注与当地百姓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为民众提供资讯和服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正是由于兼顾了地域、心理上的接近性,民生新闻也被称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由于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已进入了白热化状态,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信息必然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不少栏目采用了直播和市民自拍的方式,同步采访、同步传输、同步播出。一部分节目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演播厅和新闻现场结合起来,随时插播最新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使新闻现场直播成为了节目的常态,从而将“今天的新闻今天报”演进为“现在的新闻现在报”,把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4、平民参与———以受众为中心,话语权下移   在民生新闻节目中,民众的出镜率不断攀升,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通过现场热线、短信留言、网站发帖等多种方式,观众能够轻松地参与到节目中来,与主持人互动沟通,对节目给予及时反馈。而且,观众还可以为节目提供新闻线索,甚至自行采集、制作DV画面。如今由普通民众组成的新闻线人已经成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主要新闻源。这一改变同时推动了话语权的下移,使新闻转向平民化,每一个个体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它们相互碰撞,形成了平等、多元的话语空间,彰显了民生新闻的大众取向和草根情结。②这不仅为节目赢得了厚实的群众基础,还提升了民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   二、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视民生新闻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隐藏在成功背后的隐忧亦日渐凸显,已成为严重制约民生新闻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缺乏创新   《南京零距离》的成功,引发了国内各家电视台的竞相模仿。在南京,继《南京零距离》之后,又出现了《直播南京》、《绝对关注》、《法治现场》、《1860新闻眼》、《标点》等多档民生新闻栏目。甚至一家电视台内部的不同频道也开办了多个民生新闻节目,如成都电视台,其公共频道有《成都全接触》,经济服务频道有《第一现场》,都市生活频道有《直播60分》以及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如此多的栏目关注同一地域内的民生资讯,势必造成民生新闻的同质化。因此这些节目从选题策划到框架设置,从主持风格到表现形式等都因循雷同,“千台一面”的现象十分突出。#p#分页标题#e#   2、报道形式娱乐化、媚俗化   电视民生新闻为了提高收视率往往偏重于软新闻,即轻松、明快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题材,而尽量避免严肃的、抽象的、带有政治色彩的硬新闻。这就使得民生新闻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有煽情性、刺激性的暴力事件、灾难事件和花边新闻作为报道的重点,竭力从政治事件、财经报道中挖掘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电视民生新闻往往将“新闻故事化”这一报道手法发挥到极致,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并且赋予大量的人情味成分,甚至不惜强化故事中的煽情、刺激方面,增强戏剧悬念,以实现新闻事件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一些民生新闻栏目的包装、字幕的制作、演播室的布景竭力追求生动活泼,甚至直接照搬照抄娱乐节目。虽然,适度地借鉴娱乐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民生新闻节目带来一定收视率,但是滥用娱乐元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节目品质的下降。   3、追逐“小民生”,规避“大民生”   虽然民生新闻高举“以民为本,服务民生”的旗帜,但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却往往只关注“小民生”而规避“大民生”。所谓“小民生”,主要是有关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软新闻”,多为小、奇、丑、怪之事,诸如夫妻不和、邻里矛盾、打架斗殴、奇闻逸事等,新闻价值含量低,对社会的影响力弱。“大民生”指在当今转型期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民生问题,如“三农”问题、贫富分化、医疗教育、就业问题等,是更高层面上的关系“国计”的“民生”问题,它们与整个社会的长久利益和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观察国内的民生新闻节目不难发现,“小民生”居于绝对统治地位,大有囊括民生新闻之势。这类新闻在最初的轰动之后,难免落入市井琐闻直至庸俗无聊的窠臼,从而失去了对人和社会积极的影响作用。而“大民生”本应作为民生新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却被看成是“与民生新闻格格不入的时政新闻”、“硬新闻”而被排除在外,丧失了对社会整体的、历史的观照与思考的机会。“小民生”固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对社会重大问题的解疑释惑则更为重要。电视民生新闻不能舍本逐末,用对边缘、琐屑、浅薄的津津乐道代替了对社会的忠诚守望和深刻反思。③   4、记者越位行使媒介审判   关注民生疾苦,为民排忧解难,是民生新闻节目赢得观众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民解忧本无可厚非,且是媒体践行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但是民生问题多涉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纠纷,媒体在报道时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放弃了客观中立的态度,不惜利用自己的影响介入到新闻事件中,自告奋勇充当纠纷的调解者。这样媒体就从新闻的“记录者”变成了事件的“当事人”,将手中的“权利”转变为“权力”。在日常的民生新闻中,这种越俎代庖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在记者的调解下,某某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媒体功能的异化和职能部门功能的弱化。随之而来的是影响到公众对媒体定位的误解,甚至有些地方的民生新闻节目已经被百姓称为“包青天”、“信访办”。④   此外,电视民生新闻的问题还表现在:流于表面、缺少深度,多止于单纯地还原事实,满足于表面信息的告知,不求解事件的深层背景,缺乏对新闻主题的深度挖掘以及理性的思辨和批判;为追求收视率,热衷渲染炒作,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负面新闻过多,人文关怀的精神异化,社会公信力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