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和谐与整合的隐喻

宗教文化和谐与整合的隐喻

 

硗碛嘉绒藏族乡,位于四川宝兴县青衣江上游东河流域,北靠小金县与嘉绒藏族聚居区相连;西望康定,比邻康区藏族;东北与汶川相接,与羌族毗居;顺东河南下经盐井、民治可至宝兴县城,则主要为汉族聚居区。据2004年底统计,全乡有1351户、共5192人,其中4423人为藏族,约占总人数的85.18%。1全乡辖加拉、尕日、咎落、泽根4个村15个村民组,乡政府所在地咎落村。   一、嘉绒藏族及其宗教文化   硗碛嘉绒藏族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宝兴县。宝兴古为青衣人居地,后来归属穆坪土司。1928年,宝兴“改土归流”(2即改土司制度为流官制度)建立宝兴县,统治宝兴500多年的土司制度才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1941年后逐步建立了南城镇,北城镇,五龙乡、陇东乡、硗碛乡、盐井乡、明礼乡。1950年5月宝兴解放,全县设3个区7个乡,其中,硗碛乡隶属第三区。1984年改硗碛藏族为藏族乡。3硗碛藏族人自称为“绒巴”,被识别为“嘉绒藏族”。这里的“嘉绒藏族”有两层基本意思:第一,是狭义上所指“凡是讲嘉绒语言的几个藏族地区,叫做嘉绒藏族。这几个嘉绒藏语区包括丹巴、马尔康、大金、小金、理县、黑水等地”。第二,广义上讲“嘉绒”藏区应该是以雀丹先生的研究为权威:在唐蕃合盟之始,今嘉绒地区属吐蕃辖地,划分区域并对其称谓时,以其地“嘉尔木.莫尔多”山为专称指代这一地区代称名,又因其地低湿暖和,日照充沛,宜农耕定牧,便称其地为“绒”(农区),后来简称其为“嘉绒”,实属一地区的称名。所指范围:嘉绒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岷江即大渡河上游。东南方向至雅安市的宝兴县,南至甘孜丹巴县,西至壤塘县中塘,北至黑水县及里县。41954年,“嘉绒”被识别为藏族,之后就有了“嘉绒藏族”这一族群称谓。嘉绒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为了修“波罗蜜多”之方便,人们必须要搞好多方和谐,并通过巫术的技术性介入来追求上、中、下三界的和谐。这使得硗碛嘉绒藏族与藏传佛教信仰“绑定”在一起,充分展示出族教一体——“民族体现宗教,宗教显示民族”之民族宗教性特质。   二、宗教文化的和谐隐喻   嘉绒藏族的文化,很少能脱离宗教特性的。嘉绒藏族的宗教文化表达了对上、中、下三界和谐、勾画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这样的价值旨趣从表达喜庆的锅庄舞与表达哀思的丧葬仪式是历史植入藏族生活的的宗教文化形式,集中表达了藏民族对人间美好、和谐生活的祈祷与祝愿。   (一)锅庄舞的和谐宗教性   锅庄舞作为藏民族固有的、群体而歌群体而舞的一种生活娱乐形式,具有民族性、群众性、娱乐性、宗教性等特点。这种舞蹈是为了满足人们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的心理,而且具有慰藉心灵的精神安抚作用。硗碛藏族锅庄舞蹈从各个层面都传述着和谐思想。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的:首先,从宏观维度看,舞蹈将宗教的哲学思想由外向内、逐级递进的将感恩意识与和谐追求表达出来,强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和谐圈层”看:它是把宇宙看做一个圆,在这个圆的最外层,舞蹈充分表达了对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要素的感恩与赞颂,如开头曲跳对太阳的恩情、接着又分别对月亮、水、神山等进行了赞颂与祝福,正是对天人合一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的表述。这些思想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生命观,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观;在中间圈层中,歌颂祖国、祝福祖国,表达人与国家的一体关系;在最里圈层是对街坊邻居欢聚一堂的喜庆表达,对自己祈祷吉祥如意。这说明舞蹈蕴含着包括自我协调,与人协调、与人相溶的丰富内涵,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最后达到与国家共荣共存的理想境界,充分反映嘉绒藏族的博大和谐的社会观。其次,从中观维度上讲,藏民族对现世的和谐追求充分体现在社会观的集中表达上。   第一,人们要对共同生活的街坊邻居能够聚在一起欢庆表示出欢欣与祝福,且在歌舞中表达这种喜悦。这意味着族群个体是社会集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成员,每个族群成员的加入集结为一种集体认同意识,体现出与人融洽相处的那种“美美与共”的大同境界。   第二,藏民族不光注重集体主义精神,而且也不会忽视对自身和谐的建构,即,在歌与舞交织的集体大欢乐中,也给自己唱吉祥、求顺利。这样很自然地把大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协调得当,充分说明了藏民族文化精髓的超越性。最后,从微观的维度上,锅庄舞通过对舞蹈本身的组成结构诠释其和谐基础。从参与人员的性别结构上,是既有男也有女,由男女共同参与的活动。这足以表明阴阳本性的核心理念互根性,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消阳亢,阳消阴散。”说明阴阳搭配、相互协调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从年龄结构上,参与舞蹈者没有长幼之别,尊卑之序,上至82岁,下至4、5岁的,凡是有跳舞能力的都去跳舞。   从代际价值差异看,有穿着时尚又现代的年轻人,有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老婆婆。这说明传统与现代的思想在这里不光能够形成对话,而且还能交融。现代气息中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思想,传统的意识中也隐含着对现代的认同。从分工角度讲,舞蹈由男女两队组成,女队清唱伴奏,男队合拍起舞。这意味着阴阳协调必须建立在阴阳分工的边界之上,这样才能达到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的局面,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从而推动社会进入良性的运行与循环。以上诸层和谐,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定,逐渐展示了硗碛嘉绒藏民族自己的价值观念。   (二)超度仪式中的和谐思想   藏区的丧葬习俗的形成与宗教教义、宗教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硗碛藏族的亡灵超度同样也受藏族宗教文化中信仰思想的影响:其一、苯教的灵魂崇拜观的影响。苯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思想基础。所以苯教认为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死亡只是可视形体的消失。其二、佛教的生死轮回观的影响。佛教教义所承认的灵魂永存是对灵魂价值的重新评估,是对灵魂载体的再行安置1。超度仪式通过对生与死,阴、阳两界的的建构把隐藏其后的深刻隐喻展现了出来。#p#分页标题#e#   1.对现世和谐的建构   硗碛藏族超度亡灵构建了现世和谐。首先,与汉族意义上那种对先辈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价值观念有所不同的是,硗碛藏族的亡灵超度仪式在族群内部,承担起整合家庭、家族、乃至社会的时代新功能。由于后工业时代的“碎片化”之现代性特征,通过社会分工机制,将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与生活制度打成碎片,使得原社区族群成员的凝结力日益递减,所以,唯有类似于超度亡人的仪式,才能为传统整合现代提供平台,才能重新唤起集体意识、提升族群凝聚力。其次,保证了文化再生产方面的传承与延续。现代与传统的对抗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为了追求现代生活,不得不疏离传统,造成传统的某些中断,因而对传统与现代的重新整合,唯有通过这些只能用传统仪式来表达的社会需要才能集体回忆族群的身份,集体复习传统文化方面的地方性知识。这对于穿越代际间传统的失忆,传承民族传统是大有裨益的。最后,是社会价值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类似于“逢生于麻,不扶自直”的自然现象。通过这种仪式,既是族群建构和增强社会资本的机会和途径,也是社会公共生活场景中个人、家庭、家族成就感与社会价值观展现的社会舞台。   2.对阴阳和谐的建构   藏传佛教的生命哲学里没有死亡的终极向度,只有向死而生的生命转换形式。所谓对亡人的超度,只是对其顺利再生的解救仪式。这种解救形式则是借助于喇嘛念经这一神圣的超自然力量来实现的。佛教教义讲究佛、法、僧三宝,而僧人是与佛、法同属一个神圣层面上、合乎法理的、与世俗世界相对立的力量,是能够帮助达到俗世对亡人的转世投胎的预期目标。因为通过藏传佛教的超度仪式,在宇宙的各个层次(尘世和天国)之间开拓了联系的通道,从而从一种存在方式到另一种存在方式本体论的转换成为可能。“正是这种生命通道使从一种生命模式、从一种存在状况向另一种存在状况的转变成为可能。我们必须注意到,这种生命形式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的一部分,是我们正在考察过的作为宇宙生长原型的月亮,作为普遍再生象征的植物,特别是作为宇宙生成仪式性重复——即从实质向形式转变的众多方式的主要特征。所有的这些转变的仪式和象征意义,都表达了一种人类存在的特殊思想2”。由此可见,在超度仪式中超自然力量的代表符号——喇嘛的介入,是死亡与再生转换的桥梁,既帮助阳间俗世社会的愿望得以满足,又能使阴间亡人实现无障碍投胎转世。有了喇嘛这一人与超自然力量的和谐中介,才能与神灵世界沟通,给人带来精神慰藉,使人心灵平静、心灵有所依靠,减少对来自自然、社会与自身不确定因素的恐惧。这样,通过对阴间亡人的救赎性超度,使阳间的俗世世界不再感到生命无法驾驭,而是通过灵魂永存的观念,借助神圣力量,对灵魂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3.对自身和谐的建构   超度亡人,在藏族的丧葬仪式中被看做是一个人死后能否实现顺利转世、顺利过渡到来生的重要环节。当成员看见了死亡,会对死后的去向产生不确定感,无助感。但由于在整个族群的价值观中有灵魂不灭的观念,即,死亡就是生存方式的另外一种转变,所以,认为如果没有罪孽的话,人死之后会有一个重新改变自身命运、选择重生的机会,进而实现顺利投胎与转世。那么如何才能确保亡人没有罪孽呢?这就需要生者技术性的介入:在喇嘛的主持、带领下,大家通过齐念“嘛呢”(即六字真言)来替亡人禳灾消罪。这种做法的意义有两种,对亡人来讲,起到了消灾祈福、禳灾免罪的作用。对生者个人而言,则可以看做是积德行善、投资善行、以取善报的宗教投资行为。无庸质疑,这种建构自己社会资本网络体系的本身也是自身和谐的一种构建模式。伊利亚德认为,宗教徒通过世界的自然方面来理解的正是它的“超自然性”的方面。因此族群社区成员为别人唱“嘛呢”,就等于为自己修路。首先,增加自身的生存自信、形成积极的终极观念。继而族群的集体观念无形中会转化为成员的个体意识:现在帮助别人念“嘛呢”的同时也在期待将来也会有人为自己的转世一起念经唱“嘛呢”。如此一来,这种社会资本的投资会给自身终极关怀带来更加确定的认知。与此同时,这种善行也给别人增加了信任感,为自己在族群社区的进一步互惠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其次,与外界的积极互惠合作态度会给族群成员自身的心理和谐带来有利因素。如果内因方面可以做到身心健康,保持个体内心的和谐,那么包括家庭、家族、整个族群这些外因因素就会从局部到整体构成一个和睦共建,与人团结合作的两性循环。因此,民族的传统仪式是建构和谐的平台,从社会到集体,从集体到个人,从此世到彼世无不隐喻着建和构谐的旨趣向度。   三、宗教文化中的整合隐喻   (一)民族的宗教性整合   宗教文化的和谐思想与社会资本之间在各个层面都存在着紧密的关联。社会资本强化宗教认同的功能展示宗教的民族性整合,反之,宗教促进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功能展示民族的宗教性整合。从族群个体成员在社会中的作用这一微观角度讲,宗教和谐思想的审美价值促进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由于嘉绒藏族的行为模式、价值认同、宗教宣称等宗教性很强的文化氛围可以成为族群个体在整个族群社区乃至范围较大的社会网络体系中有着可以动用与交换资源。当族群社区在必须用传统仪式表达的公共事务场合,成员个体拥有的宗教文化资源便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社会资本网络。在这个较大的社会网络体系中,通过族群个体的价值认同,达到本族群内部的整合。这时,社会资本从微观的角度将宗教统一了起来,亦即,族群内部文化资本与传统价值促进了宗教价值的整合与族群的信仰认同。   从“族群个体或族群社区间”的中观层面看,社会资本的运行与增值是在族群村落内部、族群村落之间,乃至族群边界以外同质性较强的族际之间社会资本网络的结构中进行。基于同样背景文化的族群个体与村落社区之间的联系状况呈现出礼俗社会的浓厚传统色彩,这既对族群个体身份认同与强化起到有力的作用,又对族群的社会资本进一步的价值挖掘给予了支持,也为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构建或扩大社会资本网络提供了空间。在这一社会资本网络中,族群的集体力量使个体对族群的依赖与信任构成了族群的归属感,归属感的集中表达就是各种宗教文化与各种传统仪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总之,成员与个体之间是以嘉绒藏族的礼俗为互动条件的社会资本流动形态,其宗教文化资源作为嘉绒藏族社会结构中“礼俗”这一传统纽带的粘合剂在不断的生产与传播。这样,族群个体间资本网络的形成最终以宗教性价值的整合为表征。#p#分页标题#e#   从跨族群或族际间这一宏观层面讲,族群社会资本网络的运行主要包括在政治、经济体系中,也包括更大范围的族际跨文化体系与规范中1。嘉绒藏族地区宗教文化的价值网络的形成过程及其分配结果是多方因素互动而成的。作为微观族群与宏观藏彝走廊社会的过渡性桥梁的嘉绒藏族而言,族际或族群社区间的社会资本交换显得尤为重要。嘉绒藏族基本属于同一个区域,几乎所有嘉绒藏族地区都被涵盖在费孝通先生所指的“文化长廊”中,西部与草地藏区相连,东部与汉地农区相连,但在宗教信仰特征上,主要以藏族的宗教性文化为主导,只有生产生活方式与东部农区的汉族、羌族相似。族际社会资本的运行与实践是以宗教文化为依托。基于嘉绒藏族这种族群文化特点,加之藏族藏传佛教这一高势位文化对东部汉族杂糅多端信仰那种低势位文化的涵化与渗透,且,民族的宗教文化可以跨越民族间的界域,使东部农业文化中有更多的藏区宗教文化,因而使这一地带呈现出“交集文化”特色。这种跨文化的特色有利于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吸纳,从而更好地促进民族间的团结与整合。这对于民族区域文化的整合、藏彝走廊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的辐射、带动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宗教的民族性整合   嘉绒藏族的宗教文化在生产实践中成为藏族的宗教资本,而宗教资本在族群维护族群边界、构建族群心理认同的同时,又会转化为必要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在资本再生产的过程中又促进了族群与社会的整合。因而,宗教文化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社会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时,促进族群的整合是民族的宗教性整合。宗教文化本身具有社会资本的属性,即宗教文化作为社会资本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拥有。嘉绒藏族的信仰思想与汉族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并有相近的信仰表达方式、宗教节日,以及部分丧葬仪式与祭祀方式等方面存在“共性”,这使得西部青藏高原周围的草地藏族地区、农地藏族地区会与东部农业地区的族群有着比较相近的信仰资源和精神认同资源。这种精神内核的认同,对形成一个信仰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更能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亲和力,在文化上形成一个大范围的文化共同体。具体而言,宗教的民族性整合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   第一,从宗教的文化和心理认同方面。齐美尔认为宗教的主要功能在于社会整合功能,所以以宗教为核心的宗教文化能把不同族群、不同阶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群体用信仰的感召力量和聚合力量凝聚并组成一个宗教信仰共同体。这种跨越族群、阶层的整合功能唯有宗教所特有,对族群的整合有些时候会表现为突破地缘、血缘与业缘的界限,实现更大范围的跨越与整合。经过信仰价值统一度量的这些信仰群体、族群,在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背景下,形成一个稳定的共同体,并在这一共同体内,按照社会分工与分工之间的结构功能进行重新整合。正如有些学者所言:“任何形式的社会整合,都会对个人的心性品质产生影响,朔造个人的情感归属”。   第二,对于族群内部来讲,宗教组织无疑是构成民族性整合的硬件部分。宗教是嘉绒藏族的文化内核,其宗教文化的展现是通过宗教组织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网络来实现的。而社会资本是由族群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等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构成。族群社会资本的主要运行状况体现在重要的传统仪式中。在这种价值的指导下,所有族群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道德审美构等方面变成为约定俗成的族群制度。所有的族群个体的思想、观念、行为、价值等必须在这种制度模式下进行。这样一来,社会资本把来自家庭的、族群的、族际的、社会的资本网络通过宗教组织的作用从实践上连为一体,构成了一个体现共同信仰价值的族群统一体。   第三,宗教与族群的互动关系。在社会实践中,宗教文化的文化与情感因素都是族群内、族群外可以共享的宗教资源,为成员个体和群体提供精神的、情感的资源,在社会的各个结构中,以社会资本的形态得以外现。社会资本通过社会网络转化为群体成员的个人资本,在社会资本的生产过程中被投入再生产。这样,在整个社会文化网络中,宗教文化与其它精神资源一样,与周边族群的其他资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网络,从而在宏观层面为国家和社会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