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创意产业进展状况及策略

河南文化创意产业进展状况及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英国政府曾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对“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的概念进行了这样的界定,认为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应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如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从一个理念转变为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也经历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延伸的过程。当前,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寻找着文化创意产业独擅的取向、领域和方式。作为地处中原的文化大省,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既有先天优势,亦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和起步较晚的局限,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和艰难选择。   一、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强力推进,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1.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大,但整体实力不强   伴随着文化强省战略的全面实施和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河南振兴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是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河南省近年来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2012年初,河南省出台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更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政策中涉及税收、金融、土地、财政、工商等多方面的优惠措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原,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强。首先,文化产业结构失衡、重复建设、软小散滥、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规模和总量偏小,占GDP比重仅为3.2%,而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其次,文化创意人才缺乏。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缺少足够的学院、研究所和师资来完成对创意人才的培养,缺少对优秀创意人才的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能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意阶层”,无法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有效的智力支持。再次,文化创意企业实力和竞争力相对较弱。属于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传媒产业,如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制作等发展不快,科技含量不高;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的知识密集型创意产业,如动漫、视觉艺术、环境艺术、广告装潢等新兴文化产业形态比重偏低;中小型文化创意产业居多,缺乏支柱性文化创意企业,这些都制约了河南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2.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作为中原文化的发源地,河南省文化资源丰富,农耕文化、姓氏文化、武术文化、汉字文化、宗教文化等异彩纷呈。近年来,河南省开发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平台,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洛文化节、国际华商文化节、中原根亲文化节等。不可否认,这些文化平台的开发与建设对河南省对外传播形象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省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发挥了有益的带动作用。但从现有文化资源的开发来看,仍存在挖掘不深,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未与科技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创新发展的新动力。首先,河南省的知名文化品牌不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转化。比如,濮阳东北庄的杂技、温县的太极拳、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开封的汴绣、汝州的汝瓷等都是极具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但目前来看,这些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开发水平不高,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其次,现有文化资源优势未能与数字技术有效结合,实现生产方式和业态的创新。科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是依托现代高新科技的新的传播方式,通过创意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激发文化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盈利能力。如何将传统优势资源进行二次创新与开发,为传统文化找到新的生长点依然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显然还未实现与科技的有效融合。   3.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快速,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   在各项政策的鼓励下,通过对现有文化资源的挖掘,河南省新兴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文化传播方面,全省生产动画片近2万分钟,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突破60万,腾讯大豫网、河南——百度等正式上线,洛阳牡丹文化节上升为部级文化节会。在文化产业园区和集聚区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形式。开封“宋都古城”被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已入驻67家动漫企业,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将于2012年“五一”正式开园。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不断夯实,但是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的附加值仍然偏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原创作品比较缺乏,题材丰富、风格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化作品比较稀缺,知名文化品牌太少;在运行机制上,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水平低、文化消费不足、多元化投资渠道还不十分畅通;在文化业态上,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慢,网络文化产业成长缓慢,特别是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文化企业较少,高精尖文化产品比较短缺。   二、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模式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要与当地的经济环境和相关产业的完善程度相适应。因此,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现状找到符合自身定位的成长模式。#p#分页标题#e#   1.以城市品牌为依托的发展模式   河南省文化资源分布广泛,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同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资源优势不等,使得各个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主导型产业的形态各不相同。为了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复和低水平建设,政府要通过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为不同的城市寻找自身的文化创意领地。文化创意企业可以分享定位准确、个性鲜明的城市品牌所引发的品牌效应。因此,每个城市应立足自身特殊资源优势,确立城市发展的独特定位,充分挖掘和提炼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个性,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以城市品牌带动该地区核心产业形态的发展。河南省各地市历史积淀深厚,文化个性突出,以城市品牌为依托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以产业集聚区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产业集群是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合理的空间布局,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有利于产业内各文化创意企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当前,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是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实力,河南省也应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高品质发展的有力抓手,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发挥集群规模效益。一方面,要实现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的特色化发展,如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可以各种展会的形式传递传统特色民俗,使传统文化品牌形成较强的辐射力。另一方面,要做好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以重点项目为引领,如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坚持以创意为核心,形成与高科技行业的有效互动。此外,推动传媒产业的规模化。鼓励传媒集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立融影视制作、新闻出版和互联网为一体的媒体集团。   三、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   1.构建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高科技含量、富有创意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首先要实现多层次、立体化的产业形态分布。做大做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如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广告会展、休闲娱乐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文化新业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贸易、体育、旅游等其他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技术、文化、制造、服务融为一体,寻找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的结合,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其次,加快社会资本的引进与流通。放宽市场准入,鼓励非文化企业和非国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实现传统文化企业的改制重组,同时开发新型的产业形态。2012年2月15日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国家许可范围内,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培育一批创意产业知名企业和优势品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增长点。   2.培育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品牌,实行品牌化运作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塑造国内乃至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品牌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各种媒介传播途径和营销策略,集中优势兵力做大做强若干品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化建设。首先,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开发传统文化品牌。河南省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如戏曲、历史文化等在国际上都有极高的声誉,通过深入挖掘中原文化底蕴,进行有效整合与集聚,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网络传播手段,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化表现。同时可以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现传统文化的品牌化运作。如可以依托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洛文化节、中原根亲文化节等文化平台,进行文化主题的重新创意和包装,建设有中原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其次,以动漫产业为增长点,实现动漫品牌的跨界传播。品牌传播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为品牌建立起较高的认知度。河南省在发展动漫产业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品牌资源,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原创品牌,《小樱桃》、《少林海宝》、《虫虫计划》等多部动画片获得重要奖项。此外,以特色文化产品为突破口,扶持特色品牌的建设。在传统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加大对文化旅游品牌、工艺美术品牌、节会品牌等特色品牌的扶持力度。加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利用优势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对特色文化产品的扶持力度,推动玉雕、钧瓷、汴绣、唐三彩等工艺美术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中原文化与具有中原特色的花卉、园艺、茶艺、中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菊花文化节、信阳茶文化节等节会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人才   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均得益于其对创意人才的集聚效应。因此,应把培育“核心创意群”放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首先,要为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省营造出创新创意的氛围,激发群体创造力,引导民众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以此引领创意教育。其次,建立多层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在省内知名高校增加与文化创意相关的专业设置,实现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发展相关专业的高职教育,培养“上手快”的专门人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组织,为文化创意人员提供交流平台,激发创意灵感;为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在职人员提供相关培训,提高创意人员的综合素质。三是加强与国际国内创意人才的交流与合作。鼓励省内高校与国际高校进行联合培养,吸收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进创意理念;鼓励创意人员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各种大型创意展会,激发从业人员的创意动力。最后,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集中力量引进精英团队和领军人才,尤其是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文化创意人员和创意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高级管理人才。#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