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群体文化现状分析

新时代高校毕业生群体文化现状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群体文化现状分析

高校毕业生的毕业期介乎大学校园和现实社会的中间过渡地带,其群体文化既带有浓郁校园特色的人文精神,又有着鲜明的社会文化色彩,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文化特征,是某一时期毕业生群体共同拥有、共同维护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的集中反映。

1.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价值观念现状。毕业生的价值观念凝聚着大学阶段价值观念教育的成果,是毕业生进入社会的思想基石。综观当前各高校,毕业生的价值观念总体上是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值得肯定,大部分毕业生已牢固树立了与社会主流相符的价值观念,但也有少部分毕业生因受社会不良环境和就业竞争压力的影响而表现出思想混乱和价值观多元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价值定位基本确立,但人生观、价值观仍有许多误区。处于毕业阶段的毕业生,相比于非毕业班学生有着更高远的洞察眼光和更缜密的逻辑思维,人生定位、价值定位、政治觉悟更趋成熟和理性。开始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科学理性的规划,如毕业后是否继续学习深造、从事何种职业、职业生涯规划等等。然而,也有少数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明显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倾向,如选择岗位时只考虑找一份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的工作以摆脱现有的经济困境,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往往成为一种仪式性的口号。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充分展现了大学精神的内涵,但仍与社会现实文化有冲突。蔡元培先生曾经指出“: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大学精神融合了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四种元素,反映的是一所大学所独具的文化气质、精神品格、价值追求、群体意识。毕业生作为接受大学精神熏陶时间最久的群体,他们能最全面地诠释自由、科学、创新的大学精神内涵。然而,受市场经济文化的渗透影响,我国的大学精神与社会现实文化正在发生激烈的碰撞,是选择舒适安逸的物质生活,还是坚持淡泊高雅的学术情操?这一两难境遇,成为不少高校毕业生一道难做的价值选择题。近年来高居不下的“国考”热,就是大学学术精神与社会官本位价值倾向的鲜明对比,同时也是求知致新的大学精神与富贵奢华的社会风气的激烈碰撞的典型体现。

2.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高校毕业生群体的普遍心理具有动态性和矛盾性。一是对大学生活眷恋、不舍与对未来生活既憧憬又畏惧。经过近四年的大学生活,毕业生已与母校建立了深厚的心理上、精神上的感情纽带。随着毕业时刻的临近,这种对母校的眷恋和不舍的感情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在毕业生群体中。出于感谢母校栽培的感恩之情,毕业生自发组织看望常年坚守教学一线的专家教授,向恩师表达最诚挚的感激之情,抱着爱校、荣校的信念,积极就业,努力做出一番成就来为母校增光添彩。无论毕业生群体抱着何种眷恋、不舍之情,他们又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存在一种既憧憬又畏惧之情。憧憬着即将拥有的崭新社会生活,期望能在社会中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又对新的社会生活有一种自发的排斥、畏惧心理,担心自己选错方向或不能适应社会。二是乐观、自信与迷茫、徘徊心理并存。乐观、自信往往显现在大学毕业阶段能较好地实现自己的大学理想,如顺利毕业、考研成功、就业待遇好等,往往这些具体事件的顺利和结果的圆满会促进个体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个体对于未知的社会生活更是充满乐观、自信,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肯定与满足得到进一步的认可。相反,迷茫、徘徊这种代表性的心理感受一般会出现在毕业阶段某些事情进展不顺的情况下,如考研失败、就业岗位不满意、感情受挫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会带给个体以失败、沮丧的心理体验,从而使个体表现出无法接受而逃避现实的种种行为。三是由索取型向奉献型心态的转变。毕业,对多数大学生意味着人生学习生涯的结束,他们即将成为真正的社会参与者和财富创造者,个体的社会化过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毕业生在从一名消费者角色转化为生产者角色的过程影响下,其心理状态也逐渐由索取型向奉献型的心态转变。对毕业生来说,社会生存的现实更残酷,个体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奉献才智和能力来换取自己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其身份角色转变为社会生产者,相应地其心理状态逐渐呈现出奉献型心态。

3.高校毕业生群体文化行为现状。毕业生群体所具有的各种高同质性的文化行为表现,反映了毕业生群体文化的多元组成,在这种多元组成之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一是和谐与矛盾并存———毕业生的宿舍行为。毕业生宿舍文化是宿舍文化的一个特殊表现,其特殊性表现在宿舍文化的包容性和同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毕业时间的来临,宿舍成员往往会主动地包容对方的缺点,参与集体活动的频率提高,比如集体看电影、集体喝酒聚会等等,使宿舍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一致”。虽然毕业生阶段宿舍文化愈发稳定,但仍有一些行为音符会破坏整体的和谐,如不注重内务卫生、酒后滋事等行为,影响了正常的校园秩序,这些不当的行为会导致宿舍文化的变质,背离了宿舍文化引导毕业生积极向上的初衷。二是自觉性与目的性并存———毕业生的学习状况。一般情况下,进入毕业阶段,高校课程学习已基本完成,毕业生的学习任务相对减轻,他们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可以自主支配,因此毕业生的学习状况更多地取决于本人的学习态度。多数毕业生能够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忙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准备毕业答辩。但是,该阶段学生的学习与以往比较,有了较大的功利性。少数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放松了要求,学习不求进步,产生“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倾向,出现上课迟到早退、听课不认真,考试敷衍应付等现象;部分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则把主要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复习迎考的科目上,而专业课程则抱着能逃就逃的心态。三是理性与感性并存———毕业生的“毕业仪式”。高校毕业生都希望能够在最后的大学时光里留下一段值得珍藏的回忆,因而在毕业阶段的大学校园中,经常会看到毕业生以各种行为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想法。合影、举办欢送晚会、开设毕业生跳蚤市场等形式是大部分毕业生行为传统性的选择,这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行为。但也有少数毕业生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比如到操场裸奔、在宿舍阳台悬挂横幅标语、往楼下扔东西等等,这些哗众取宠的幼稚行为,在一定程上度反映了毕业生群体文化中仍有着不成熟的因素。#p#分页标题#e#

二、高校毕业生群体文化失范的危害

人在塑造文化的同时也在接受文化的塑造,毕业生群体也同样接受着毕业生群体文化的塑造。优秀的毕业生群体文化对毕业生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它丰富了学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促进毕业生健康、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利于培养毕业生自我调控、自我创新、自我管理的能力,为毕业生实现由学校到社会角色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但不可忽视的是,现有的毕业生群体文化中,仍存在着一定的文化糟粕。如毕业生过度标榜拜金主义、官僚主义而放弃自由、独立的大学精神,过度注重物质享受,攀比心理过强,行为表现过于随意,甚至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背离了优秀毕业生群体文化的精神气质与行为规范,会诱使毕业生偏离正确的人生航向。毕业生群体文化失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导致毕业生角色转变过程受阻。毕业生群体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毕业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同时,毕业生群体文化也在无形之中为毕业生群体设置了行为规范。毕业生群体处于由学生角色到社会角色转变的关键过程,如果群体文化失范,那么极易造成毕业生思想、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的角色不适和角色混乱,使毕业生难以更好地察觉校园与社会环境的差别,依旧我行我素,为人处世不仔细考虑,进而阻断甚至中断毕业生的角色转型,使毕业生难以融入社会。

2.对校园文化建设发展造成破坏。毕业生群体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毕业生与其他学生相比,不仅有着不同的生活规律和学习内容,而且还面临着对今后人生有着深远影响的重大选择———就业,所以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就显得更为复杂多变,如兴奋、失望、伤感、徘徊观望等。在毕业阶段,毕业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就容易导致举止失度,甚至做出违反校纪校规等事情来。此外,少数毕业生的不文明行为,会给低年级学生起到负面作用,引起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和制约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3.导致社会人才流失,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毕业生群体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毕业生群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表现,群体文化的失范会导致毕业生在思想素质、技能能力各方面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不能达到社会认可的标准,进而影响他们顺利就业,造成社会人才的相对流失。此外,毕业生在毕业的关键阶段,由于自身行为的过失,做出违反校规校纪的偏差行为,甚至会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些毕业不顺的高校学生,可能会依据自己的经历及揣测,恶意造谣生事,污蔑诽谤母校的教学模式、校风学风等,为高校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三、引导和规范高校毕业生群体文化的思考

1.充分发挥毕业生在其群体文化建设、重塑中的主导作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的榜样作用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总是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先进典型怀着单纯的敬佩之心,并以这些先进典型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不断缩短与先进典型之间的差距。对于毕业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学生以及热心于群体文化建设的积极分子,高校都应该充分信任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形成优秀的毕业生文化示范性群体,在他们不断追求自身进步的同时来影响整个毕业生群体,用他们的崇高价值理念、稳定的心理素质、严谨的行为表现来感化、教育其他学生,在毕业生群体中形成共同勉励、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努力为毕业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创造条件,鼓励毕业生组织参与毕业各项庆典活动的设计、参与毕业阶段宿舍内务的检查整顿等,以充分调动毕业生的能动性来克服其消极的一面。

2.坚持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接触社会面更多更广,而当前社会上多元思潮的并行,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接受先进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腐朽、愚昧、落后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意志力较为薄弱的毕业生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针对毕业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高校要坚定不移地对毕业生开展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以及不正之风的思想侵蚀,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选择的关系,以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真正做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要做好毕业生的“转轨”教育,使每一位毕业生认识到,他们既是学生,又是“准社会人”,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就不能再仅仅以一名普通在校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必须提前做好与社会、与工作单位“接轨”的准备,以便离开校园之后能够迅速地适应新环境,顺利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

3.深入细致地做好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针对毕业生普遍存在多变而又矛盾的心理问题,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比如,由于心理压抑与毕业前迷惘失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一些毕业生渴求交流和沟通,渴求对未来发展道路的认知。对此,要深入到毕业生中去做一些细致的启发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谈心工作,解除他们的心灵疙瘩,化解各种心理矛盾。此外,还可以开设与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处理有关的专题讲座,对毕业生进行群体教育和启发,通过个体引导与群体教育相结合,使每一名毕业生都具备良好的心态和十足的信心走出校门,迎接社会挑战。

4.广泛开展一些内涵丰富的毕业活动。不少毕业生在毕业阶段放纵自己的行为表现,做出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看似“出格”的行为,其本意往往出于对母校的留恋不舍之情,并且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体会毕业生的这份感情。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在加强监督、规范行为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组织一些内涵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毕业活动,使毕业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自觉接受母校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的感化。比如,适度监督和引导好毕业生跳蚤市场的组织,更充分发挥方便低年级学生、解决毕业生实际问题、满足毕业生情感需求的作用,引导跳蚤市场更加规范、成熟地发展。此外,可以紧跟时展的需要,创新开展一些毕业生纪念网页、毕业生纪念墙、毕业宣誓等让毕业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搭建更多让毕业生充分表达情感的平台,降低毕业生群体不文明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共同构建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毕业生群体文化。#p#分页标题#e#

本文作者:黄文静 吴上 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