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问题浅析

经济文化与科技发展问题浅析

一、经济文化是影响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1.国家专有因素与科技发展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经济文化环境中。因此,人在追求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活动中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必然受到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现在,科学技术是形成竞争优势和经济实绩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创造并利用新技术以保持领先地位时,国家专有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专有因素是指与国家特有的历史、文化、制度与思想观念等相联系,同时对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的诸多因素。价值观念、大众偏好等经济文化因素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一些国家虽然出台了关于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但技术创新水平却没有明显提升,其原因就在于正式制度设计与经济文化不相容。二战结束后,推动日本迅速崛起并迈入世界经济强国之列的诸多因素中,经济文化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日本经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家至上”,以科学技术增强国家自主性、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根深蒂固。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强调企业目标、社会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协调和统一。这样一种经济文化理念,既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也使企业容易得到政府支持,获得技术创新所必须的物质资源,从而推动了科技快速发展。

2.经济文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从实际过程来看,技术创新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经济文化形成后,会对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它可以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的调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改善经济增长质量。规范和引导技术创新行动,形成新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的生长点是经济文化的重要功能。从现实来看,经济文化并不直接影响经济与科技发展绩效,而主要是通过对经济发展动力源泉的关注推动科技发展。一方面,经济文化通过改变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观影响其创新行为;另一方面,经济文化能够发挥制度上的调节作用,为创新活动提供一种激励机制。可以说,在高新技术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焦点的背景下,经济文化确立了一个社会普遍适用的价值标准,从而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起着控制和引导作用。这一功能的发挥,就是经济文化对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的组织协调。换言之,经济文化能帮助经济主体了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客观趋势与规律,正确认识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

二、经济文化视角下中国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1.现有经济文化是阻碍中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对既有行为模式和社会秩序格局的强烈维护倾向是中国经济文化的突出特点。这一特征对于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技术创新行为可能形成心理与行动障碍。当其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切合度较高时,经济文化就能够顺利推进科技进步进程;而一旦其价值规范与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有冲突,经济文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进步的速度与方向。对经济总量扩张的高度关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在片面追求GDP增长的经济文化氛围下,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大量利用廉价劳动力维持较高的利润率,因此缺少采用先进技术的压力与动力。即使有些地区将追求自主技术进步放到了重要位置,由于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形成之间的时滞关系,政府官员在其他地区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现实利益的压力下,也不得不对本地区的发展方式转变有所保留。数量型增长模式下,只需采取“工艺创新”这一创新方式就能够满足市场和经济体自身的需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就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进行的。虽然这种文化能够在短期内起到对经济总量上升的推动作用,但无论是对自主创新还是合作创新都有相当的阻碍作用。以GDP总量追求为特征的这种经济文化渗透到企业中,成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必然妨碍技术进步。这是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没有转变过来的重要原因。

2.灰色技术大量使用

技术使用过程中,如果消费者缺乏对技术的全面评价,同时社会又缺乏对生产者的监督,那么就有可能使一些游走于法律与伦理边缘的技术进入生产流程,进而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这类技术就是灰色技术。诸如医疗领域的“肖氏反射弧”技术、性别检验技术、中枢神经系统手术戒毒技术、硫磺熏蒸中药材等,食品安全领域爆出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和明胶事件以及媒体披露的海产养殖业大量使用抗生素等,都属于灰色技术范畴。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先进技术的采用,必须以文化理念上的率先变革为前提。灰色技术在当前中国的泛滥,是文化理念偏差的必然产物。首先,这是技术采用者对经济利益无度追求的结果。“瘦肉精”事件披露后,虽然双汇集团向消费者表达了歉意,但双汇负责人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以及生猪一一检查导致全年增加检测费3亿多元的表态,让人感到利益才是采用灰色技术企业首要关心的问题。其次,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的。目前我国仍然处于规模经济发展阶段。食品、卫生行业由于人们的强劲需求,很多企业都把经济规模的扩大当做主要的经营理念,仅仅是从一定范围内商业竞争的角度思考技术选择,很少从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及经济文化趋势方面认真思考技术路线。技术创新必须坚持技术性与市场性的协调与统一,这是客观经济规律。但是,这一过程的实现,不仅需要考虑本国的经济文化环境,更需要认清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强,归功于良好的市场经济文化作支撑。相反,中国灰色技术的大量推广使用,与人们对这类技术的效用认识不清有关。

3.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缓慢

经济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高新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快速拓展是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的主要特征。在这个时代,任何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对自主科技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但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差。对经济总量增长短期效益的追求,是造成中国自主技术进步困境的文化根源。一直以来,我国奉行的是赶超型的经济政策。由于赶超首先是数量上的赶超,因而使得“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成为我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从文化价值观角度看,在于企业以消极的基本假设和核心理念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强调追求自主创新风险太大,成本太高,背离了我国现有的比较优势。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的获得,说明经济发展的赶超阶段已经结束,我们必须寻求支撑经济大国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本世纪头20年,是国际经济和科技版图孕育变革的关键机遇期,为形成未来竞争优势,我国亟需在经济和科技政策上同步采取深刻变革并谋求更大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任务提出多年仍然没有完成,关键就在于跟踪模仿是过去30多年间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主流的经济文化导向密切相关。以数量增长为特点的经济文化本质上是保守的,风险意识薄弱,在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上缺乏改变现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对外界变化有相当大的抵触意识,创新动力不足。如果不推动经济文化的转变,我们的技术路线即使能够摆脱保守状态,仍然只会停留在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阶段,自主创新模式不会真正成为人们的现实选择。

4.社会资本应用的负效应明显

如果外部环境能够使企业获得稳定的利润预期,那么企业自主创新的冲动与欲望就会减轻,而通过培育社会资本、维持现有技术来获得利润的冲动则相对增大。换言之,社会资本的存在与作用发挥,使得中国部分企业家将注意力用于非生产性创新而不是生产性创新,直接削弱了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动力。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发展主义和政绩考核观念的结合,使得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总量的上升有一种强烈的渴求,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依靠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区域间经济竞争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往往将政策优惠作为吸引企业在本地发展的主要手段,而非特别关注技术进步状况。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加之企业家精神的缺失,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而仅仅考虑短期的利益获取,因此在企业战略选择上,同样缺乏对技术进步的深切关注。特别是,为了为自己的发展营造空间,企业不得不拿出大量原本应用于投资技术的资本来营造良好的政企间关系,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水平的提升,弱化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可以说,社会资本的运用,强化了政府和企业在技术创新问题上的消极态度。经验表明,任何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实现超乎自身想象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许多技术创新的成功都归功于远大目标的制定。中国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技术进步缓慢,就在于这种文化氛围没有形成。

三、更新经济文化理念,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1.认清经济文化的时代特点,实现增长动力源转换

文化价值观对企业能否以及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培育创新文化是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经济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时间语境中,任何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都是对当时及未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种反映,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更。就当代来讲,经济文化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高科技含量与日俱增与信息经济逐渐扩展两个方面。这两个新特点使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第一要素。在以信息技术变革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经济模式由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使得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各市场经济主体只有适应这一趋势,才能以最少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在发展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经济文化问题上,我们重视得还不够。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经济形态,在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中,知识或者说技术不断取代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必须要增强创新与变革意识,以灵活多变的运作方式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政府、社会和企业必须密切合作,努力将在科技创新上表现消极的经济文化转变为相对积极的经济文化,并在各个层面重新检讨执行力。惟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科学看待创新风险,形成健全的科技文化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要求企业必须培育鼓励冒险、允许和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目前中国经济文化距离这一要求还相差很远。经济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漫长的封建社会使得官僚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并深刻影响了经济发展。官僚文化的内部特征是等级性和程序化,对有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创新的风险总是估计过高,而且较难容忍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官僚文化是中国农业文明发达并领先于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限制了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现实说明,这种状况不改变,中国的科技进步就不会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人口众多是从封建时代就开始的现实,但是在封建时代,中国却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此,目前的人口压力不应该成为我们在技术上无所作为的借口。如果我们真正从民生改善出发,实现工资与GDP增幅一致甚至工资增幅超过GDP增幅,那么必然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现实的压力,企业家才会为了维持利润率而致力于技术革新。因此,在思考科技与经济发展时,必须在全社会培养对技术创新风险性的科学认识。当代世界,价值创造是各国追求的主要目标。对中国来讲,如何形成与赶超国向先导国地位转变相适应的经济文化尤其是科技文化,是设计未来发展模式的重点。特别是,我们应该利用中国现在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契机,营造合适的经济文化氛围,使我国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依靠自主技术进步支撑的道路。

3.培育企业社会责任,推动自主科技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经济文化的一部分。自主科技的发展,必须通过企业行为来进行。只要企业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必然会努力寻求技术进步,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本质上说,注重自主创新,对企业来讲,是一种战略型社会责任。它要求企业将管理目标从传统的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在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推动自身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以及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企业被社会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条件与资格才能具备。虽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的改善,但这却是奠定企业履行法律、伦理、慈善等其他方面责任能力基础的有效途径。文化背景对技术创新行动的影响,实际上就是环境系统中文化价值规范的功能发挥过程。灰色技术的大量使用表明,一旦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科学技术就会对人类带来危害。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能够让企业的技术创新更具适用性和前瞻性,避免因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而影响产业化与企业的持续发展。

4.发挥政府作用,实现经济文化制度化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重塑经济文化促进科技发展,仅仅考虑企业层面是不够的。没有政府的干预,经济文化的再塑是不可能的。要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将经济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切实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制度安排,争取让企业在观念上真正重视科技自主创新的作用。要认识到,国家层面正式规则明确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可行的和不可行的,能够促使经济主体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形成一种统一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推动一种社会规范的建立,最终形成一种具有阶段特性的文化。技术创新本身包含制度创新,其中对技术创新影响最大的是激励制度。

经验表明,文化变迁过程是文化价值观念的边际变动过程:只有当文化创新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才有可能突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束缚,为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创造条件,从而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以发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注意发挥激励政策的引导作用,对达不到国家在科技发展问题上所确立目标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政治升迁和市场回报等方面,要在政府职责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惩戒。技术创新往往首先发生在高工资的环境中。关于最低工资问题的多年争论以及职工工资收入在GDP总额中的比重多年持续下降的情况说明,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惩戒性措施,那么工资上涨形成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压力就难以发挥作用。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经济文化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通过观念更新与制度创新,切实改变延续多年的数量型经济增长模式,完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政绩评价体系,地方政府与企业才会产生推动技术进步的现实动力,企业社会责任层面的科技自主创新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本文作者:李建民、张海伟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