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中的心理学探新

关于成语中的心理学探新

一、成语的认知心理分析(潜性心理分析)

成语相沿习用已久,人们对其“约定俗成”自有一番道理:成语节奏鲜明、平仄多变,音乐性较强,便于人们记忆和口耳相传。除此以外,作为四字格,它还有其他认知方面的优点:

﹙一﹚结构定型化:成语符合成年人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了最佳记忆标准

人脑处理或记忆信息是以组块为单位的,组块无论大小均作为一个单位被处理和记忆。人脑信息处理区的容量一般为五个组块,超过五个,会给信息处理带来困难。四字格正好是一个字一个组块,加上结构关系一个组块,刚好是五个组块。更重要的是,人脑在长时记忆区记忆,是把四字格作为一个组块来记忆,使用时,也是把四字格作为一个组快来使用,这样既节省了记忆区和处理区的容量空间,又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语言效率。成语大多是四字格,在认知上有很大优势。

﹙二﹚作为独立的认知单位,成语有意义整体性

作为独立的认知单位,成语是已经组装好了的结构,使用者能自如运用它。而且每使用一次就固化一次其结构,而固化程度较高的语言单位自动化程度也较高,决定了部分成分的出现可以激活整个成语。人们听到成语的前两个字,大体可以预见整个成语;有三个字出现,后两个字被激活的可能性就是100%了。所以,大多成语中只要出现几个先锋项,就可以激活头脑中相应的固化成语,进而补足其缺损的语义成分。如“防微杜渐、文过饰非、含辛茹苦、偃旗息鼓”等成语,根据其中较熟悉的字可以激活居于相同奇、偶位置上较陌生的另一字,进而补全整个成语。

﹙三﹚结构对称性

有人统计,具有对称性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的比例高达40%。从形式上看,这种对称可以分为全对称结构﹙成语前后两部分整体对称﹚和半对称结构﹙一部分对称﹚;从意义角度分析,分为对举式结构﹙前后意义相近相关的﹚、对比式结构﹙前后意义相反的﹚、对偶式结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句并列在一起,语义相关或相近﹚。那么对称性成语前后两部分可以看作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格式塔”结构单元,有其独特的认知特点。凡是对称的事物均易于记忆,具有一定的认知优势。认知心理学实验[5]表明:“语义结构对称的成语的短时获得量和短时保持量均高于非对称成语;进行'初步估计汉语成语的信息量'的汉字猜测实验、猜测语义结构对称的成语时,猜对第三,四位上的汉字更容易,说明这种成语前行汉字对后续汉字的制约作用。”格式塔心理学也解释说,在一种符号系统中,后续的符号对先前的符号的依赖性越强,在记忆中越容易组织成同一块,或者记忆的单位。相同的词性和语法结构更易于辨识和记忆,因为这种规律本身限制了选择的可能性。符号负载的新信息少,加工比较容易,速度也较快,准确率较高。而且这种组织越完善,越有规律性,信息冗余度就越大,需要记忆的新信息量就越小,对记忆的促进作用越大。信息论的解释,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后出现的符号要受到语词中字与字之间语法和语义联系的制约,而非完全随机的排列,这样极大地减少了其所负载的信息量,同时增加了信息冗余度。如“鬼使神差”、“改弦更张”、“耳濡目染”这一类成语前后两部分连结强度较大,前面的字对后出现的字的预测作用很大,不确定性很低,有利于人们的认知。心理学还做过其他类似的实验[6],最后得出结论,成语的识别具有“结构对称效应”。

﹙四﹚认知理据:意义双层性

人的认识过程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隐喻就是用具体、个别的例子来比喻抽象的、一般的情况。一见到成语时,人们的头脑就会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形成一种意象,这些意象要略就是该成语比喻义的基础。“意象学说”证明了一个这样的事实[7],成语比喻义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认知体系,即大脑中“比喻联想”作用的结果。心理语言学研究也表明要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并在话语中正确使用它,就有必要了解其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比喻关系。

二、成语的显性心理分析

有些成语本身会折射出一些心理状态、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学原理,我们来进行部分举例。

﹙一﹚关于心理状态的成语。心平气和、暴跳如雷、心花怒放、悲痛欲绝、惊魂未定、胆战心惊、心乱如麻、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怒不可遏等。﹙二﹚反映心理学思想的成语。天人论﹙天理昭彰、顺天应人﹚,神行论﹙心宽体胖、形神俱灭﹚,习性论﹙性相近、习相远,习与性成﹚,知情论﹙无知无畏、急中生智﹚,知行论[8]﹙知易行难、行成于思﹚。﹙三﹚反映心理学范畴的成语。感知﹙春寒料峭、触目惊心﹚,记忆﹙刻骨铭心、博闻强识﹚,思维﹙深入浅出、见微知著﹚,想象﹙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注意﹙心不在焉、聚精会神﹚,情感﹙忠心耿耿、心有余悸﹚,意志﹙破釜沉舟、废寝忘食﹚,错觉﹙恍如隔世、一日三秋﹚,个性心理﹙我行我素、坚韧不拔、宁死不屈、苟且偷生﹚。﹙四﹚反映心理学效应的成语。暗示效应﹙草木皆兵、指鹿为马、杯弓蛇影﹚,从众效应﹙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禁果效应﹙得寸进尺、矫枉过正﹚,马太效应﹙锦上添花,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权威效应﹙狐假虎威、金口玉言、一字千金﹚,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安慰剂效应﹙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刻板效应﹙无商不奸、刻舟求剑、因循成误﹚,首因效应﹙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投射效应﹙以己度人、物以类聚﹚,旁观者效应﹙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心理摆效应﹙喜怒无常、阴晴难测、大喜过望、乐极生悲﹚。

三、成语误用心理分析

﹙一﹚成语误用的认知心理分析

我们先来引入“表象”的概念:表象是富有特色的信息表征方式,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从信息加工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特征是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表象在一些信息识记中起中介作用,作为一种精细的加工,有利于学习和记忆。前文提到表象对成语记忆有影响,不但有利于成语知觉的加工,还有利于成语概念的加工:人们根据成语在脑中形成图画形式的表象[9],如果有意地激活表象系统中所储存的表象信息,使过去储存的感知觉形象再现或在一定意义条件下对记忆表象进行重新组合、融合生成新的表象。此时,表象即具有知觉加工的性质;同时,因为成语的表象反映了概念性的隐喻,所以表象的加工又可以看作是对成语意义的加工,即具有概念加工的性质。但问题是表象系统中储存的表象信息,即过去储存的感知觉形象,在进行再认判断时,大脑容易产生“虚报,漏报”的错误记忆。而视觉想象在错误记忆中有很大作用,在学习阶段出现过,视觉刺激一样的两种记忆,极有可能在再认时发生分离[10]。所以表象在成语的知觉加工中易出现错误。如“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因为“登堂”给人提供的视觉想象是“进入”的意象。另外,前文还提到,成语的表象反映了概念性的隐喻,所以表象的加工又可以看作是对成语意义的加工。但问题是,人们见到有些成语时,不明成语的语源义,头脑就会根据成语的字面意义形成一种意象,有时这些意象会造成成语意义的歪解,造成“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如“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易被误认为凶狠的样子,望文生义。又如“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人们往往“断章取义”在脑海里出现“责备”的意象,把“责备”看作动词,最后造成误解。“斯特鲁普效应”也能解释这一现象。此效应指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用蓝颜色的笔写“红”字,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字义的干扰。以此推测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由此引出“相对加工速度理论”,即人脑对刺激的两个维度的加工是平行的,但加工速度不同。当两种刺激信息一致时,可以促进加工速度,反之干扰。在成语中,如“目无全牛”易被误作缺乏整体观念,而真实意义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被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遇到这一类成语时,刺激的两个维度———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相差较大。而个体在认知周围世界时,总是试图少做认知努力来加工较多的信息。人们倾向于把事情归入已经熟悉的大类型,采取快速且省力的方式,形成概念。所以“望文生义”,简化了人们的认知过程,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对于干扰性较强的此类成语,人们趋向于误用。#p#分页标题#e#

﹙二﹚成语误用的社会心理分析

在传承过程中变得面目全非、传播过程中被全面翻新的成语比比皆是。此中心理缘由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归纳为内、外因两点。内因在这里不做研究,我们主要研究成语误用的外部心理原因。1.传承过程中。

﹙1﹚人们自发地,约定俗成地改造。语言中不符合其语法结构规则但符合语言习惯的例子有很多,但并不会影响交际。如“给个理由先!”但是违反语言习惯,就丧失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可见约定俗成有多么重要。所以说,人的心理习惯可以控制语言习惯,语言习惯可以控制语言的外部交际功能,语言的外部功能控制语言的内部结构﹙语言的固有形式﹚,从而使语言趋于形式化,公式化。有些成语意义最初受语境的制约性很强,但在流传中,很多成语的语源义和后来词义之间出现断层,成语的动态义与语用的静态规约义不相符合[11]。人们很难从字面上把握其内部理据,所以容易凭主观直觉理解成语,然而由于改造后更贴近现实语言或更符合人们现有的常识而普遍被大家理解和接受,不会影响交际的进行。如“曾几何时”以前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后来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就被人们普遍接受了。“差强人意”的“差”指“稍微,比较的”,“强”指“振奋”,此成语原来指“能振奋人”的意思,现在形容某人某事大体能使人满意。就这样,人们通过日常积淀的知识、经验和语言规范所营造的心理定势,对有些不合乎语言规则的话语进行再创造,形成新义。而随着使用频率不断提高,语源义渐渐被人们遗忘了,新义逐渐被人们采纳。﹙2﹚人们的认识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观念变化可带来旧词消亡、新词产生、词义的变化[12]。一部分成语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其附属的感情色彩义发生了变化,如“闭门造车”原意指只要按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略带褒义色彩。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对“闭门”产生了怀疑。而现在,这个词指只凭主观办事,不讲客观实际,明显带有贬义色彩。2.传播过程中。﹙1﹚求新求异的语用心理,包括“广告成语”和“网络成语”的使用。一是广告成语。成语由于其简洁精辟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备受人们青睐,使用频率高。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各种广告媒体和商家为了让受众轻易记住产品名称和信息,就把企业或产品的信息加入到成语中,利用汉字的谐音改变现有成语,并使之在招牌、标语、橱窗等媒介上频繁地出现。另外,在广告中也狂轰滥炸地播放一些“伪成语”。如“无屑﹙懈﹚可击,默默无蚊﹙闻﹚,牙﹙哑﹚口无言,天长地酒﹙久﹚,百衣﹙依﹚百顺,随心所浴﹙欲﹚,骑﹙其﹚乐无穷,步步为赢﹙营﹚,有口皆杯﹙碑﹚,首屈一纸﹙指﹚,别无锁﹙所﹚求”。有人认为其独创性既符合产品的形象特征,又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不会影响什么。还有人认为这是浮躁的文化心态的表现[13]。在现代,快餐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不顾社会公德,只重经济利益,不考虑社会利益的表现。不但会误导孩子们的认知,对咿呀学语的小孩,会造成学习上的干扰和影响。而且对传统成语的牵强附会,生拉硬拽,更会破坏我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我们认为,对于成年人,固化成语不以固定结构出现,如“对常规用法的偏离使用”,仍能激活人们头脑中相应正确的成语,广告利用人们这一认知特性,故意偏离固定模式,并不会造成人们使用上的混乱。因为正确成语早已在人们头脑中先入为主了,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二是网络成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脑网络的逐渐普及,人类交际媒体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自由的环境:在网上,语言传播速度更快,甚至可以瞬间传播。一些网络成语如“兆山羡鬼”、“黔驴三撑”、“谁死鹿手”便应运而生了。如“范跑郭跳”是这样产生的:2008年6月7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范美忠就自己“先跑事件”与节目嘉宾展开辩论。作为视点对立方郭松民几次暴跳如雷,用“杂种”等字眼对其进行辱骂,情绪异常激动,所以被人视为“道德伪卫士”,而后受到普遍嘲弄,而范美忠则颇受拥戴。再如“正龙拍虎”产生于2008年,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作假,被揭穿后抵死不认,讽刺社会公信力缺失,其同义成语是“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此外,“林貌杨音”等成语也都是人们在追求新义的社会心理推动下而产生的网络新生成语。

﹙2﹚人们情绪宣泄和平衡的心理需求。如“将薪比薪”就蕴含着调侃和娱乐元素,表达人们心理层面的无奈和消遣,也反映了群体表达的诉求。因为在现实社会,人们形成的某种表达诉求,在语言系统中暂时未能找到合适的语言形式,就形成了大众心理需求与语言表达之间的矛盾。小小成语言简意赅,信息量大。人们就借用成语固有范式,对其进行仿造,来表达一些心理需求。如“草木皆冰﹙兵﹚”、“实事求似﹙是﹚”、“郎财﹙才﹚女貌”、“乐在棋﹙其﹚中”等。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成语新出现的意义,有的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于人们的语言实践,但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有的新义只是昙花一现,目前受争议颇多;有的正在演变中,没有定型,最终可能会形成固定用法[14]。这时,我们应掌握好“动态的平衡”,不应该把成语看成是静态的、封闭的语言单位。如果评判语言变化的最佳尺度,是看它是否能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那么我们应理性认识成语的功能,看它是否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对于新出现的成语,我们应该放宽对它的限制,让它接受实践的检验,由语言的“生存竞争”去决定其存废。因为语言有自洁性,本身会自我规范,自我淘汰,即使我们不去人为地对其加以定型,成语的主流也会逐渐趋向定型和规范。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规律,对其进行阶段性调整:对于滥用、误用的行为,应坚决制止;但对于有意义的,应把它们吸收进来,让其吐故纳新,丰富我们的词汇,这也是大势所趋。

四、结语#p#分页标题#e#

成语以其简短的形式,表达复杂的意思,便于人们理解、掌握和运用。它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范畴,而且在社会科学范畴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就是用非语言学的方式,把成语看成是特殊的“心理学教材”,研究它所反映出的心理学知识。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于,以“成语”之“小”见“心理学”之大,归纳出从古至今人们活动的心理信息。由于知识的贫乏,对成语的研究还有待于更深一步。

本文作者:杨怀文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