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生态翻译路径及规范

公示语生态翻译路径及规范

 

公示语,也称标识语,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公共场所为了方便公众而出示的语言,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的功能。公示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城市的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目前公示语的翻译缺乏统一的标准,一些公示语英译存在混乱状态,外国友人无法正确理解其含义。笔者拟在生态环境下探讨公示语英译的翻译方法。   本世纪初,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是译者不断自我适应、优化选择的循环过程。适应是为了求存,其手段是优化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汰弱留强”。在公示语英译的不同译文中,按照“自然选择”的原理,适者生存,选择合适的译文。翻译时把汉语公示语按照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便可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和两种语言之间的平衡。   一、公示语英译的生态环境与语言的平衡   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译出语和译入语三者呈现出来的世界,包含了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译者、读者等相互联系的整体。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译者采取适应环境的最佳译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译者需要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文化特色,以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至少应该体现在:翻译目的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层面的译入语受众以及不同的时间,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介绍给世界,让世界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了解中国,在国际上树立正确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使“译品能为译入语读者服务,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明发展的丰功伟绩和能动性”(胡庚申,2004:10)   目前,中国公示语英译的主要对象是使用英语的外国友人。所以,要使公示语达到告知的目的,译者需在生态环境下,在语言层面上文化层面做出适应性选择。在尊重中国文化的前提下,既要达到交际目的,又要使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与世界接轨,尊重国际友人。   例如:   “各位乘客:当您乘坐公共汽车时,请您尽量将座位让给老、幼、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谢谢您的合作。”   译文:Pleaseofferyourseatstotheseniors,children,pregnantwomen,thesickandthedisabled.Thankyou.   公交车文化展示了中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翻译这句话时,既要考虑到传播中国的文化,又要考虑到外国文化,不伤害到外国友人。而我们所熟知的theold(老人),在英美文化中,意为老而无用的人;外国人以自立为荣,不喜欢被人让座;在译与不译之间,译者选择译,传达中国国情,同时尊重外国老人,选择senior一词则既保留了原文意义,又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在文本翻译中,文化层次上译者以中国文化为主体,语言形式上尊重英语,适应了全球化下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也顾及了两种文化间的差异。   其次,在当今环境下,译者要有意识地在公示语翻译中传达中国文化,弥补汉语的弱势地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有翅膀,是邪恶的象征,是会喷火凶残的古怪野兽;在修饰人时指凶恶的人。而龙在中国是有脚有爪有鳞片的,是最神圣的动物,是中国人的图腾。两词的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都不对等。龙翻译成dragon总是给西方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也体现出汉语在中西文化中的弱势地位。译有所为,译者需不断的自我适应,优化抉择,“龙”不妨译为theChinesedragon,达到语言的和谐,让西方人进一步了解中国特色文化。   再次,尊重并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译者需要不断自我适应,优化选择,在语言层次上有意识地平衡汉语和英语。“登封——中国武术之乡,”过去常译为Dengfeng—thehometownofmartialartsinChina。现在少林寺为西方人熟知,武术、功夫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以音译代替原有的翻译,武术:wushu;功夫:kongfu。这些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反映的是独特的文化现象,已经为英美人所接受。再看北京奥运会食谱的翻译。麻婆豆腐:MapoTofu;棒棒鸡:BonBonChicken等等,用音译的办法标明了实物的来源,所指与实物相符;也更符合译入语,向英美人士展示中国人的文化,适应了中国融入到国际化的大趋势。   在公示语中,有一部分是专门针对中国公民的提示性语言,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公共场所,有些公示语禁止一些坏习惯、不文明的行为。如:禁止随地大小便、禁止乱刻乱画、小商小贩禁止入内等。如果翻译出来,会让外国友人觉得滑稽可笑,甚至会影响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此时译者选择不译或者以较为委婉的方式翻译,符合现在中国国情和生态环境。还有一类公示语介绍中国的景点、人物,涉及到主观感情色彩,有时也可不译。如:“颐和园又称为逊帝溥仪的私家园林”。“逊”即为“不好”“差”,译出来影响中国人的形象,也会使外国游客迷惑,所以不译较好,译文为TheSummerPalacebecamethelastEmperorPuyi’sprivategarden。   二、生态翻译的方法与公示语规范   生态翻译学将自然科学生态学和人文学科翻译学结合起来,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在翻译方法上,侧重“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而传统的翻译方法可分为直译、异译、音译、形象译等。生态翻译学强调生态和谐、译者为主导,译有所为,按照三维转换,“译出来的东西做事情,运用翻译可以做事情”。   当今公示语繁多复杂,按照生态翻译的方法,建立一套统一简单的英语表达办法,符合全球性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大趋势。本文将针对公示语英译的错误来探索生态环境下翻译的策略。而现实生活中公示语英译出现了许多问题,违背了三维原则。#p#分页标题#e#   第一点:公示语英译应该从语言形式进行适应性选择。译者在了解了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之后,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原语和译语语言层面上的“效应等同或相似”。在语言维层面,公示语英译中大概有这些错误:拼写错误、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用拼音代替翻译、直译错误等,这些都在语言层次上背离了原文。   首先,拼写错误。如:请保持公共场所清洁卫生!可出现在人们面前的译文却是Pleasekeeppubicplacecleanandtidy!可能是由于一时疏忽,把public(公共)错误地拼写为pubic(阴部)让西方人读罢哭笑不得。   其次,用词不当。“小心碰头”是一条警示性的公示语,直译为takecareofyourhead,较为不妥。译文的意思是“照顾好自己的头”,仿佛不是事前提醒而更像是事后的关怀。该例中用词不当导致译语在语言层面上起不到提示性的作用,翻译时可参考以下译法:Mindyourhead/Lowceiling。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休闲食品变成了relaxedfoods(感到轻松放松的食物)而不是leisurefood;“九月,相约在大连”译为DatinginDalianinthisSeptembe(r约会在大连),而不是Let’smeetinDalianinSeptember。   另一类是语法错误。如室内停车场,有些地方翻译成了CarPark.首先,park做名词指的是公园而非停车场,应该用parking;其次,“室内”漏译,应该为indoor。还有一类更简单的错误就是用拼音代替翻译,如:收款入口处:ShouKuanRuKouChu。针对那些无汉语知识的外国人,拼音无法使之理解。   最后一类为直译错误。如公交车门上的“禁止站立”:prohibitstand,公厕:publictoilet;请自觉购票:pleasebuyticketsconsciously。在禁止做某事上,语言形式一般采取no形式或者动词ing形式加prohibited,而不是僵硬地逐字翻译。公交车车门上的“禁止站立”译为:nostanding或者standingprohibited。toilet本身就含有公共的含义,前面加public多此一举。“请自觉购票”更不能逐字翻译,consciously译出来属于Chinglish。地道的英语语法为:TicketsOnly。   在公示语英译中,语言形式的错误是最容易犯的,也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使用公示语的单位在翻译公示语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应付检查,忽视了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的功能,而众多的英语学习者,学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却学不精,不会用。按照“汰弱留强”的原理,错误的、不合适的译文在译者的选择下被剔除掉,语言上恰当的、无拼写和语法错误的自然而然能够在大范围内使用,为公众所接受。多维度适应首先应在语言层面上适应,笔者认为语言层面上公示语英译一般以尊重英语为主,适应译语的生态环境为主,可适当考虑汉语对英语的影响。   第二:公示语翻译应该从文化维角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胡庚申在“从术语看译论”中认为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和阐释”(胡庚申,2004:2)。他强调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不仅在于注意原语文化、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在进行原语语言转换的同时,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公示语英译时,译者会忽视英汉在文化中的不对等。如“什刹海茶艺酒吧特色商业街”译为:ShiChahaiSpecialCommercialStreetoftheArtofTeaandtheBars。首先,“特色”在汉语里使用,但译为英语special就为多余的信息。“茶艺酒吧”实质上为消费场所,而非真的关于艺术的机构,译为teahouse更好一些。所以译文容易被曲解,改为下面的译文更适合其所指:ShiChahaiCommercialStreetofTeaHousesandBars。   公示语英译时,笔者认为除了注重两种文化的差异,译者应该更加注重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如将加注法与直译法结合起来。如“白龙洞,传说白娘子曾经在此修炼”—ItissaidthattheWhiteDragonCaveistheveryplacewhereLadyWhite,thelegendaryheroineofthestoryoftheWhiteSnake(白蛇传里的女主人公),cultivatedherselfaccordingtoBuddistdoctrine。外国游客不明白白娘子的身份,用加注法解释说明,一目了然。诸如此类的还有:西岳:theWesternMountain(anothernameforMountHuashaninShannxiProvince);轩辕黄帝故里:BirthplaceoftheYellowEmperorXuanyuan,thefirstChineseemperor。直译法为语言层面的适应选择,加注法解释为文化层面上的适应性选择。   最后,译者应该从交际维角度对译文进行适应性选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04:3)。译者不仅要注意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递,也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注意别摔跤”译为:Don’tfall,而在英语中Don’t加动词,表示禁止,不允许别人做某事,这个事情是人们常做的或者愿意做的,如Don’tsitdown/Don’tsmile等。现实中没有人愿意摔倒,这个译文就让外国人理解不了,起不到提示性的作用。该公示语的含义是Becarefulnottofall,becausethestaircaseissteeporslippery。公示语太长,也不能很快起到提示性的作用,交际的功能削弱了。简短地道的译法为:Watchyourstep。   在禁止做某事上,no加动名词较为委婉地起到了提示和限制性作用,而prohibit较为强硬,使外国友人感觉到不适,与传达中国友好的文化相悖。如“请勿损坏花木”译成:nodamageofplants,比Don’tdamageplants要礼貌要委婉些,但no+名词(NoPhotos),或者no+动名词(NoSmoking)结构本身也有较强的命令语气,如果改为更为委婉的祈使句(KeepoffthePlants),效果更好,更能给外国游客留下友好的印象,也能起到限制性的作用。为适应交际的目的,译文需要考虑中西两种语言使用者所处环境和公示语的目的。  #p#分页标题#e# 三、结束语   公示语英译一方面要保证语言形式的正确、信息的有效交流,另一方面要两种语言的平衡,既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又要传播中国文化,维护汉语的语言生态地位。汉语与英语在国际上相比,为弱势语言,在公示语英译时译者往往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这样做尽管使译文看上去更符合英语语言生态,但其后果是抹杀了汉语的特色与地位.。因此,在公示语英译时应该有一个取舍。笔者认为公示语翻译可以依据生态翻译的翻译原则,在语言形式上以适应英语的环境为主,适当考虑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在文化形式上以传达中国的文化为主,传达原语的民族特色为主,同时注意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在交际角度上,公示语英译要符合原语、译入语的环境,为两种语言的使用者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