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学的困境及突围之策

汉语教学的困境及突围之策

提  要:在新时期,汉语教学处于地方语言风生云起、外来语言前呼后拥、网络语言层出不穷的环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纯洁性与开放性、规范性与创新性等关系,成为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又要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多样,在纯洁的基础上开放,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

关键词:汉语教学 环境 关系 策略

    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体现国家核心利益的战略举措,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⑴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处于大开放、大交流之中,汉语教学除了受到传统的地方语言的影响外,还要面对外来语言的侵入、网络语言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性、纯洁性与开放性、规范性与创新性等关系,成为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又要妥善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多样,在纯洁的基础上开放,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

    一、汉语教学的环境

    在大开放、大交流的环境下,汉语教学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由于一些传媒特别是电视台方言节目的推波助澜,地方语言对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产生了新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外来语言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国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上网人数越来越多,网络语言对汉语教学的冲击也越来越大。

    (一)地方语言风生水起

    地方语言即方言是一种以地域化为标志的从早期语言中分化出来的某种语言变体,是一种语言的不同种类的句子结构、词汇和发音等差别表现。

    中国地广人多,百里不同音。各种方言都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总体文明的土壤,从而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但因为各方言之间有极大的差别,造成了彼此沟通的困难,因此历代都提倡有互相能听懂的通用语言。也正因如此,通用语与方言形成了你进我退、此消彼长的局面,这在广电事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最早的一批广播电台里就有使用各地方言来播送节目。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有很多方言播音节目存在。在有的地方甚至是唯一的播音形式。1956年国家正式下达文件推广普通话,国家在语言规范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从而使方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艰难和狭窄,处于“在衰亡的过程中”。⑵

    而近年来出现的情况是,电视荧屏上出现了很多方言节目,且屡禁不止。2004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下令,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播出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2005年10月,广电总局进一步重申: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电视主持人一律讲普通话;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通过官方网站重申“限制方言令”。2009年7月,广电总局办公厅发出《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电视剧使用方言的通知》,再次重审2005年的规定。

    但每次禁令发出都是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也因此而分为三方。有的认为推普有理:全面推广普通话,电视媒体责无旁贷。有的认为护方无错:方言代表着一种历史,是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物,方言的节目是很受市民喜爱的,“禁播方言”莫名其妙。有的认为普方应互相吸收:严肃的新闻节目应该必须禁止方言,一些娱乐类的节目用方言挺好的。

    而汉语教育工作者因此所面对的局面是:学生不仅说本地的方言,还说着电视上所说的其他地方的方言。

    (二)外来语言前呼后拥

    外来语,也称为外来词或借词,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外来词是语言交流中的必然现象,是文化接触语言发展的产物。其“借用”之多少与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社会集团之间的交往频繁程度成正比。

    在我国汉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大规模吸收外来词有三次。

    一是汉唐时期(公元前206—907)。公元前138年,张骞受命首次出使西域, 在西汉至东汉的漫长历史时期,中国商队开始携带中国的主要商品西行,开辟了中国古代与世界的“丝绸之路”,不仅中国的丝绸、蚕丝、铁器等商品传人西域,而且西方的物品也传人中国,这些物品的名称如葡萄、石榴、牡丹、茉莉、胭脂、玛瑙等就成为古汉语史上引入的一批外来词。佛教传人中国,大约在两汉之际由西域传人中原,至魏晋南北朝便广为传播。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经的翻译,一大批佛教的词汇如佛、劫、安居、因果、真谛、世界、境界、众生、不二法门、大干世界、五体投地等等便走进汉语词汇。

    第二次大量吸收外来词,是在晚清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传入,都离不开语言的接触和外国书籍、报刊的翻译工作,而语言接触涉及英语、日语、俄语、法语、葡萄牙语等多语种;外来词涉及范围也很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哲学及日常用品、食品等。如哲学、科学、化学、历史、企业、地图、物质、意识、观念、自觉、积极、消极、人道、人格、人权、文明、支持、自由、自治、作品、定义、沙发、沙龙、咖啡、可可、巧克力、三明治、威士忌等。

    第三次大规模地引入外来词是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许多新事物蜂拥而入,大量的外来词也随之进入,数量之多,渗透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首先是大量引进新技术、新概念,许多反映这方面内容的外来词进入我们的生活,如基因、克隆、黑客、艾滋病、CT(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UFO(不明飞行物)、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经济领域也有外来词,如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GATT(关贸总协定)、WTO(世界贸易组织)、CEO(首席执行官)等。教育文艺方面的外来词也不少,如托福、雅思、迪斯科、卡拉OK等。最活跃、最常见的当属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词了,如汉堡包、乐百氏、迷你裙、比基尼、呼拉圈、巴士、桑拿浴、AA制,等等。⑶#p#分页标题#e#

    (三)网络语言层出不穷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 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

    当网络成为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也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形成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简洁生动,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

    在兔年来临之际,不少人向亲朋好友发送或从亲朋好友那里接收到了下面这条短信:“忧愁浮云飘远去,幸福兔年真给力,撒掉杯具添洗具,快乐传说你懂滴!别怕鸭梨缠得紧,神马都变好运气!新年祝福要犀利,如意吉祥伴随你!”

    如果不懂网络语言,恐怕难以读懂这条短信,最多也是似懂非懂。因为这条短信中包含了好几年的网络热词。其中“浮云”、“神马”、“给力”是2010年最“热”的网络流行语,前两个词来自于“神马都是浮云”,“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谐音。猫扑大杂烩的网友们用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为打字飞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给力”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版,属于东北方言和日语的混合产物,意思类似于“牛”、“酷” 、“很棒”,常作感叹词用。在实际使用中也可加一个否定前缀,如“不给力”,表示某个事件或某个人带给自己一种很失望的感觉。2010年11月10日,“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其为“给力”的使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不仅登上了《纽约时报》,更迅速席卷国内各大报刊、广告和其他大众传播载体。“你懂滴”同“你懂的”,也是2010年非常流行的网络热词,这句从英文“you know”翻译过来的,乍一听来让人不清不楚的话却成了网友们所有“心照不宣”的最佳表达,如果你知道他知道,就可以说上一句“你懂滴”来表达你的所有要求和所有心情。“杯具”、“洗具” 、“鸭梨”是“悲剧”、“喜剧”、“压力”的谐音,也都深有含意,如果你是网民“你懂滴”。短信中的“犀利”,也是与网络有关,百度上的解释是:网络上近年流行的网络语言,其意思可理解为“有气魄,有压倒性的气势”。更会让人联想到“犀利哥”——宁波街头的一名乞丐,但被网民们称为“乞丐王子”、“英俊的流浪汉”、中国最酷的男人。

    二、汉语教学的关系

    汉语教学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往往是“两难”问题,在处理中往往把汉语教学工作者推到了“两难”的境地。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

    所谓统一性,是指人们统一使用通用语、标准语。所谓多样性,是指不同区域的人们各自使用本区域本族群的语言。因通用因标准而统一;因“本区域”因“本族群”而多样。

    统一性与多样性,这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过:“在学术上讲,标准语也是方言,普通所谓的方言也是方言,标准语也是方言的一种。”⑷“普通话”有三条标准,“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在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到方言或方言的影子。现实也是如此,普通话中的很多词汇来源于方言,比如尴尬、懊恼、垃圾等来自吴方言,酒楼、打工、炒鱿鱼等来自粤方言。

    说到普通话的统一性与地方语言的多样性的关系,还真是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问题。也正因如此,有人担心,一些强势方言如粤语、东北话、四川话等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也有人担心,推广普通话会消灭方言,使方言承载的地域文化萎缩。反映到方言电视的节目,也是各有看法了。光明网曾就很多地方频道开办了用方言播新闻的节目现象进行网上调查,60%的网友表示赞同,因为采用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播报新闻,更贴近观众;40%的网友表示反对,因为媒体是人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渠道,这种做法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就影视剧、小品等经常使用方言,比如《武林外传》和赵本山的小品,这些作品的热播带火了陕西话、东北话等,有些方言甚至成为流行语,对此,16.8%的网友表示反对,因为这干扰了普通话的推广,容易造成混淆;83.2%的网友则持赞同态度,因为方言能够更好地体现人物个性,增强节目效果。⑸这调查结果体现的是网民们的想法,而这些网民中从事汉语教学的肯定不多,如果是对汉语教学工作者就此进行调查,认为方言新闻、方言电视剧对普通话教学的影响很大的肯定不在少数。

    (二)纯洁性与开放性

    这里所说的纯洁性,是指汉语的“原汁原味”。任何一种语言,一定的时间内都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自足性。语言的开放性,是指汉语吸收外来语言成分,以适应新事物不断涌现和人们思想的变化,适应新的社会交际的需求。

    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傅振国在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英语蚂蚁”和“汉语长堤”》一文的开头,有他从书上摘下的一段话:“Erin Manning是一位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的专业摄影师、教师和电视工作者。电视观众将Erin视为 The Whole Picture的最佳主持人,The Whole Picture是HGTV-HD和DIY网络推出的、获得TELLY大奖的数码摄影秀。”他的文章接着说,对于这样汉英夹杂的文字,只懂汉语不懂英语的人看不懂,只懂英语不懂汉语的人也看不懂,懂汉语也懂英语的人也不一定看得懂。越来越多的“英语蚂蚁”,已经开始一点点啃食我们的“汉语长堤”。⑹#p#分页标题#e#

    这是一个如何对待外来词的问题,事关语言的纯洁性与开放性。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早在1942年2月8日,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的讲演时就表明了他对“外国语言”的态度:“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⑺

    但这个问题至今仍争议不断。2010年4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这一通知使这一古老的问题在新时期迅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使要不要捍卫汉语的纯洁性、如何捍卫汉语的纯洁性,成为一个越来越热的话题。有的人认为,为了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应当抵制、尽量少用外来词,否则汉语就会有灭绝的危险;有的人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开放性,去吸收新鲜的事物,没有这种开放性,语言本身的发展就将停滞。还有的人认为,纯洁性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汉语不存在着纯洁的问题。语言从来都是不纯洁的,因为一旦纯洁,就会失去生命力,就成了一个表达过去的工具,而无法表达现在。

    (三)规范性与创新性

    所谓规范性,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包括在网络上运用汉语,都要符合汉语的规范。所谓创新性,是指语言是发展的,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发展创新。

    汉语的规范问题一直为我国所重视。1951年6月6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这篇由主席亲笔修改的社论的发表,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宣告了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全面展开。200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了题为《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继续奋斗》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说,值得注意的是,50年前社论中提到的“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有些依然存在。比如,一些报刊上错别字随处可见,电视荧屏上的错别字时有所见,广播和电视中读音的讹误时有所闻,一些地区和行业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等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获取信息的手段的多样化,一些领域又出现许多新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乱造音译词,影视作品中滥用土语、外来语,有的广告乱改成语,有些流行歌曲词不达意,网络上有些语言毫无语法可言,等等。这些新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⑻

    但也有学者对语言规范化持否定的意见,认为语言的规范与创新是相对立的:“语言规范化”的提法,与语言的本质不相符合,与语言学理论的ABC也相违背。语言的每一发展和变化就是突破旧的“规范”,创新总是在不规范中产生。如果守住“规范”,词义就不要引申变化了,语言也就不要创新了,现在我们大家只好在网上打甲骨文。但是语言总是要与时俱进的,就是说语言会吐故纳新。“现代汉语规范化”只会是一句高调的口号,事实上不可能实现。⑼

    三、汉语教学的策略

    在汉语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对面临的环境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对环境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以更好地适应形势,科学分析新情况,有效解决新问题,并正确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效开展汉语教学。

    (一)在统一的基础上多样

    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路甬祥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⑽作为汉语教学工作者,自然要亲和力开展好普通话教学。这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是本职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对方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虽然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但并没有禁止方言。学方言和推广普通话也并不矛盾,把学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对立起来,那纯粹是对法律的误解。虽然方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但它并不是低级的语言、落后的语言。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方言为一个地区的人们服务,能够很好地发挥日常交际的功能。人们对自己的家乡话有着深厚的感情,不加分析地贬低方言,排斥方言,会使方言区的人产生抵触情绪,对推广普通话工作极为不利。反之,普通话应从方言中吸取营养,借以丰富自己。

    (二)在纯洁的基础上开放

    从甲骨文、金文演进而来的汉语言文字是我们的母语,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不断凝聚、文明不断升华的过程。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因此,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其维系着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滥用外来语和不规范字母词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在潜意识中损害了民族感情。世界范围内文化激荡风起云涌,我国的先进文化必须在借鉴和交融中与时俱进。但是,不能邯郸学步,丢掉自我。正如人家允许“gongfu”、“doufu”进入英文,但不会允许“功夫”、“豆腐”直接插入英文。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是绝对“纯洁”、不受其他语言影响的,这是人类发展过程的必然所决定的。有着5000年光辉历史的中华文明,其实是华夏部落和诸多蛮夷部落不断冲突、融合逐渐形成的,因此,要克服盲目抵制外来词的狭隘民族主义心理。吸收外来词是丰富语言的一个过程,也是保护民族语言的一种积极作法,封闭和滥用都会造成语言的萎缩和表述的生硬。要树立正常的心态,立足汉语已有的语言材料,根据外来词的作用、功能和表达的要求,合理吸收外来词。要加深对外来词的理解和争取正确把握其涵义特点,避免似是而非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把握语体和语用尺度。比如在科技语体中,很多外来词的使用是必需的,但在口语体中,过多地使用未必就好。对于外来词中不好的成分,要过滤、扬弃,要有选择地吸纳。总之,语言的融合可以超越国界和民族的限制。也只有博采众长、吐故纳新,汉语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

    (三)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

    没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的规范和规范化是语言最基础的东西。语言的规范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其既有着语言自身的规范,即通用语各个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有着动态的和相对静态的标准;也有着交际主体的规范,即交际者自身对通用语掌握的标准程度。既有强制性规范即法规性的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的核心标准;也有柔性规范即对规范中的语言要素内部标准的灵活与变通。既有以行政法规的规定为主的“自觉规范”,也有以约定俗成为主“自发规范”。多元的规范,使汉语的运用处于“规范”之中。作为汉语教学工作者,要着力教会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就新时期来说,尤其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使用网络语言的态度,强调要先学会规范使用汉语。要使学生明确:有规范才有创新,规范是创新的前提。#p#分页标题#e#

    与此同时,我们大可不必视网络语言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首先我们应该提高学生对汉语的鉴赏力,培养他们对现代汉语的结构美、节奏美和音韵美的兴趣。其次应当去知晓网络语言,在鱼龙混杂的语汇中,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甄别,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的网络语言,而摒弃那些低级粗俗的语言。总之是既不能大声棒喝矫枉过正,也不要听之任之随波逐流。 

    我们还要与学生说明白:创新并不是随心所欲、胡编乱造的,而是有章可循的。这“章”就是规范,就是规律。例如“虎”这个词,我们说“虎头虎脑”、“虎背熊腰”都离不开“虎”本来的含义,而这本义就是规范。倘若定要引申到“猴头猴脑”的样子,恐怕这过程不会短,非得要等到山中无老虎的时候不可。再如“幽默”一词,“这个人长得很幽默”这里的幽默一词的意思同样脱离不了它的本义。这就好比一根绑紧的绳子,再怎么跑,也还是被拉住的。语言的创新不单只是打破旧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它是新的“规范”的形成过程或是对旧的“规范”的完善过程。另外关于新词的产生同样如此。就如“套牢”这个词,它的产生依然不能脱离“套”和“牢”的本义及已经有的引申义。同时,新词产生也是新规范产生的过程。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