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相关范例

文史相关范文1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伦理学、红学等领域都有着重大的贡献,在学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适于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而成为文学革命的发起者,是新文化运动中最有影响的领袖人物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胡适对中西方思想的冲突和影响问题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自觉的意识,胡适1960年7月10在西雅图中美学术会议上这样说:“我想我们要推论中国传统的将来,应当先给这个传统在与西方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对照之后的状况开一份清单。我们应当先大致估量一下:中国传统在与西方有了这样的接触之后,有多少成分确是被破坏或被丢弃了?西方文化又有多少成分确是被中国接受了?最后,中国传统还有多少保存下来?中国传统有多少成分可算禁得住这个对照还能存在?”[1]胡适对中西方文化影响关系的分析也同样适合我们对他本人所接受的西方文化的分析。

作为近现代中国史上接受西方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对台下听众的追问自然可以看作他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反思。胡适自己是承认西方文化对他的影响的,比如他对实用主义哲学、历史进化论的接受以及对包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在内的欧洲近现代文学史的借鉴,但具体到如何受到以及受到哪些具体的西方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潮影响的问题,胡适却一直语焉不详,或回避,或否认,这给后来的相关研究增加了不少难度。比如胡适在与徐志摩的一封通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实秋说:‘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又说我‘对于诗的基本观念大概是颇受外国文学的影响的’。对于后一句话我自然不能否认……但我当时的希望却不止于‘中文写的外国诗’,我当时希望———我至今还继续希望的是用现代中国语言来表现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诗。这是我理想中的‘新诗’的意义,———不仅是‘中文写的外国诗’,也不仅是‘中文来创造外国诗的格律来装进外国诗的诗意’的诗。”[2]胡适并没有否认他的文学思想(包括白话诗)与外国文化的关系,缺憾的是他没有对这种影响关系进行详细和深入的说明。他在美国的留学日记(1916年)中,又说:“夫吾之论中国文学,全从中国一方面着想,初不管欧西批评家发何议论。吾言而是也,其为Utilitarian,其为Yol-stoyan又何损其为是。吾言而非也,但当攻其所以非之处,不必问其为Utilitarian,抑或Yolstoyan也。”[3]胡适强调的是,只要他说的有道理,那么他的思想与西方的什么人什么思潮相似,又有何妨?胡适认为,这种相似反而恰恰印证了“世界有永久价值之文学”的道理。

一、胡适文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从1917年《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之日起,就一直是文学论争的话题。实际上,当时身在美国的胡适在写作《文学改良刍议》的时候,是有一个与梅光迪、任叔永反复进行辩论的过程,其中某些话题就已经涉及到对中西文学观念差异的探讨,其时,梅光迪就曾劝诫胡适勿为西方肤浅“新思潮”所“动摇”。梅光迪认为白话诗的写作没有前景,注定要失败,并最早提出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特别是白话诗的主张)受到美国等西方文学潮流的影响。梅光迪认为胡适是在剽窃西方不入流的“新潮流”到国内贩卖,他说:“所谓白话诗者,纯拾自由诗Verslibre及美国近年来形象主义Imagism之余唾。”[4]他在给胡适的信中说:“文章体裁不同,小说、词、曲固有用白话,诗、文则不可。今之欧美,狂澜横流,所谓‘新潮流’者,耳已闻之熟矣。有心人须立定脚跟,勿为所摇。诚望足下勿剽窃此种不值钱之新潮流以哄国人也。”[3]而后,在与学衡派等论战以及后续的学术研究中,胡适文学思想与西方“资源”之关系的问题,更是一个常被提及的论题。胡先骕曾对《尝试集》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全面否定,认为胡适“模仿西欧颓废派”,“复拾一般欧美所谓新诗人之余唾”,所以才“有如是之失败”,还认为胡适“新诗之精神”“不过枯燥无味之教训主义”、“肤浅之象征主义”、“纤巧之浪漫主义”和“肉体之印象主义”[5]等。

胡适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后,陈独秀及时给予了积极回应,并在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赞同并拥护胡适的文学改良主张。推崇胡适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之急先锋”,确定了胡适作为文学革命发起者的地位。陈独秀当时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胡适文学改良思想所受到的西方浸润,同时也及时推出了自己的同样受到西方影响的文学主张“三大主义”作为呼应,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6]。胡适也认可1922年康白情在《评胡适的诗》一文中对他的白话诗创作进行的评价[7],其中主要谈到胡适白话诗的两个特点:一是“说理”倾向,二是带有美国风(美国的影响)。最早将胡适的新诗与美国意象派诗联系起来的是刘延陵。他在1922年2月15日《诗》月刊第1卷第2号上发表的《美国的新诗运动》一文中说:“新诗(TheNewPoetry)是世界的运动,并非中国所特有。”他还详尽地列举了意象派的六条主张,并在第四条(“求表现出一个幻象,不作抽象的话”)之后的括号里说:“详见胡适之先生论新诗。”[8]这里的“论新诗”指的是1919年10月发表的《谈新诗》。1922年8月17日,闻一多在其一封寄往清华文学社的英文信中写道:“YoumaybeinterestedtoknowthatourliteraryinsurgentDr•HuShi’s(八不主义)isnotquiteofhisowninventioneither•Ishallcopyseveralofcre-dooftheImagists,aschoolof“new”poetsofwhomthegreatestlivingwomanpoet,MissAmyLowellistheleader(胡适博士的‘八不主义’并不完全是他的发明,他可能是复制了以伟大的女诗人艾米•罗威尔为旗手的意象派‘新’诗人的信条。)”[9]梁实秋在1926年说:“在美国英国有一部分诗家联合起来,号为‘影像主义者’,罗威尔女士,佛莱琪儿等属之。这一派唯一的特点,即在不用陈腐文字,不表现陈腐思想。我想这一派十年前在美国声势最盛的时候,我们中国留美的学生一定不免要受其影响。试细按影像主义者的宣言,列有六条戒条,主要的如不用典,不用陈腐的套语,几乎条条都与我们中国倡导白话文的主旨吻合,所以我想,白话文运动是由外国影响而起。”[10]朱自清在其《新文学研究纲要》中指出,胡适的理论主张受到“美国意象派(朱自清译为影像派)的影响”[11]。又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指出:胡适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是新诗的“开山鼻祖”,《谈新诗》是早期白话自由体诗创作的金科玉律。之后的周作人也发现胡适文学思想里有西方的成分,“假如从现代胡适之先生的主张里面减去他所受到的西洋的影响,科学、哲学、文学以及思想各方面的,那便是公安派的思想和主张了”[12]。但他更强调的是胡适文学思想的本土资源,认为《文学改良刍议》就是明代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现代版。同时期,关于胡适的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也得到了关注。1935年洪深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导言》中对胡适改良中国戏剧的理论主张作出了相当积极的评价。洪深肯定了胡适对西洋戏剧的提倡,尤其肯定了胡适对易卜生提倡“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社会问题剧的引进。上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对胡适思想进行了大批判,因为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批判的论题主要集中在实验主义哲学和进化论等西方思想方面。#p#分页标题#e#

新时期之后,大陆的胡适研究开始复苏并逐渐成为显学,与海内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在文学研究领域,王锦厚认为胡适的文学革命主张“几乎全是从意象派那儿移植过来的”[13]。刘新民说:“胡适……的‘八不主义’,便脱胎于意象派的‘六条原理’和‘三项原则’。”[14]陈希认为,“意象派对胡适的文学革命思想和新诗创作以直接的启发和影响,这个说法应该可以成立”[15]。徐改平认为,胡适从中外文学史的观察中得到了发动文学革命的信心和勇气,受到“鼓荡和激励”[16]。廖七一的《胡适诗歌翻译研究》将胡适的译诗作为个案来研究,揭示作为翻译主体的胡适在翻译这种社会行为中的自我意识和能动性,并描述诗歌翻译从主题到形式到语言转型、白话诗体最终成为诗歌翻译正宗的演变过程,以及白话译诗与白话新诗创作之间的互动[17]。程巍在《胡适的文学革命观及其西方学理依据》一文中认为,胡适的文学革命观尽管吸收了中国本土的文学资源,袭用了前人的观点,但却从西方文学理论资源中为白话文学找到了新的基础,并认为胡适误解误用了他拿来作为文学革命观的学理依据“文言合一论”和“历史进化论”[18]。

二、80年代之后,海外的一些胡适研究成果也逐渐传到大陆。费正清的弟子贾祖麟(JeromeB•Grieder,后来的译本多译为格里德)在《胡适之评传》(后来江苏人民出版社译为《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中认为,胡适发起白话文运动是受了美国的经验的启发。他说:“由胡适在美国的经验看来,若求得这种历史演变的趋势的应验,端在普及教育。……胡适对早年的改革者批评得很苛酷,因为他们未能承认语文改良与新思想传播两者之间的关联。……他对世纪初以拼音字母代替汉字的构想,也批评得同样苛酷。此种计划早已注定失败,因为抱此主张者不愿完全放弃汉字。若不能免除这一步,结果必致把社会分作两个阶级,一边是‘我们’士大夫,一边是‘他们’佃氓佃民……拼音文字不过是士大夫丢给老百姓的一点恩物。”[19]

夏志清也是较早的一位胡适研究者,但他的观点前后有些变化,他早期的观点认为,胡适是受到包括意象派诗在内的西方文学思想影响的。夏志清在《文学革命》一文中认为胡适明显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一种文学的类型,其发展能够不因批评界的漠视和敌意而受到阻碍,倒不见得是一件这样不寻常的事。就拿英国的例子来说罢。没有几个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家敢把自己的作品看成严肃的文学的。而亨利•菲尔丁和山姆•理查逊这两位小说家的地位,在十八世纪英国读者心目中,是难与蒲柏(Pope)和弥尔顿相比的。如果胡适不是在西方文学的传统中找到了这个保证,那么,他学问再好,批评眼光和胆色再大,也不能给中国文学带来这么一个反传统的看法。正因为他深知自但丁和乔叟以后,‘国语文学’在西方文学中成了主流;戏剧和小说在西方所享受到的崇高地位———他才能给中国文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看法。同样地,在阐释中国思想史方面,胡适也借助了西方较为精密的一套哲学专门术语和名词。”[20]只是后来夏志清(1979年)对自己的观点又进行了修正,否认胡适提倡白话诗没有直接受到意象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胡适“文学革命”的主张是建立在对中国以及欧洲文学演变史的深刻了解之基础上的,与当时英美诗界的革新运动没什么关系。理由是,胡适留学日记里没有什么证据,而且意象派当时在美国并没多少读者[21]。唐德刚和周策纵认为胡适文学改良思想是受了美国文学革命(即所谓的美国本土成长的“乡土文人”与留学英法的“哈佛派”等经院派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文学论争)的影响。唐德刚说,从胡适对“白马社”里新诗所下的评语,他对胡适早年所受到的西洋文学———尤其是美国文学的影响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并说周策纵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认为当年胡适提倡“文学改良”是受美国文学改良运动的影响。“胡适之的文学观,正是这一派!(唐德刚按,指经院派,但胡适在文学形式上又倾向‘乡土派’)胡适所提倡的‘八不主义’只是纯技术性的‘改良’。至于文言文学的内容,胡适之并没有要求把它扫地出门。可是当时的美国文学改革运动,在文学技巧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争执。他们争的是文学的内涵,是以美国社会背景为主题的乡土派文人向经院派革命的斗争”[22]。周明之指出,胡适虽然阅读广泛,但在美国时,更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文学所吸引,比如他对俄罗斯作家果戈里、法国剧作家白里欧、德国剧作家赫仆特曼等人就非常欣赏。而且1916年的下半年,胡适表示同意陈独秀中国文学“今后当趋向写实主义”的观点[23]。

方志彤非常坚决地认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八项主张是在英美意象派诗学主张影响下才产生的。他说:“Allinall,itwouldnotbeeasytodenythattheeight?pointprogramwasinspiredbyImagism•EzraPoundwastheGod-father,andAmyLowelltheGod-mother,oftheChi-neseliteraryrevolutionof1917•(总之,八点文学主张确实受到了意象主义的启示,这是不容否认的。庞德是1917年是中国文学革命的教父,罗维尔则是教母。)”[24]周质平的《胡适文学理论探源》一文延续了周作人的观点,认为胡适的文学思想最主要还是从对中国传统文学发展史的观察中得出的,但他也还是承认胡适文学思想受到了西方影响。他说:“将胡适的文学理论依附到欧美‘意象主义’上去,这一方面低估了胡适出国之前,在中国文史中十余年的浸淫,以及中国文学批评所带给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忽略了自孔子以来即已深植人心的‘辞达而矣’的朴实传统。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认胡适的文学理论曾受过西洋的影响,而设法为他加一个‘国产’的标记;我所不能同意的是:将庞德与罗威尔说成了中国文学革命的‘教父’、‘教母’,似乎没有这两位美国诗人,中国文学革命就要流产,至少也要延缓,而胡适的文学理论也将大为改观。这样的说法,未免过分夸大了西洋文学理论对胡适的影响。”[21]新加坡的王润华认为“意象主义被移植到了‘八不主义’中,并表示“胡适有意隐藏他所受西方‘意象主义’理论的影响,而企图以一种‘本土’的面目示诸国人”[25]。#p#分页标题#e#

三、上述可见,西方文化对胡适文学思想的影响问题争论已久,且众说纷纭。这其中既有研究材料的发现和选取方面的原因,也与研究者的立场和倾向有关。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胡适文学思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以往的研究没有全面系统地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揭示出胡适文学思想形成的脉络和线索,从而难以揭示胡适文学思想中中外文化各种因素互相融合的特征;其次,对胡适文学思想的西方文化渊源的探讨还不够深入,现有关于胡适文学思想西方文化渊源的探讨基本上是在原有的逻辑上徘徊,难以产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再次,以往的成果还缺乏真正地把西方文化与胡适文学思想的影响研究摆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来作细致深入探讨的研究,从而对西方文化与白话文运动以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影响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入。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西方影响与胡适文学思想的关系研究仍然有着较大的学术空间可供开掘。比如,进化论是如何对胡适语言观和文学观产生了影响;文艺复兴以来的欧美文学史对胡适撰写白话文学史产生了怎样的启迪和示范意义;胡适的白话文学观、平民文学观、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文学观念与西方思想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关系;如何评价胡适白话诗理论以及创作与西方文学资源的渊源关系,特别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谈新诗》中的诗歌主张与华兹华斯、惠特曼和英美意象派等诗学理论有着怎样的联系;西方文化与胡适文学批评的现代意识的关系如何:一是西方批评话语、批评思维、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如何对胡适文学批评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浸染作用,二是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哲学以及欧洲近代传记批评对胡适进行中国古典小说考证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胡适接受以上所论西方文化资源在历史阶段及原因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那么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它们在胡适文学思想中所呈现出的面貌和效果又是怎样的。在研究西方文化与胡适文学思想的影响关系这个论题上,也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难点,比如,胡适在表述自己文学思想的时候,常常以中西互证的方式进行举例和论述,甚至常常强调他的白话文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必然逻辑,这对正确认识胡适文学思想的形成和所包含的元素的确认和理解造成了障碍。我们认为只有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出发才能辩识其文学思想的层次和肌理,这也是打开胡适文学思想的一把钥匙;胡适被公认为新诗的“开山鼻祖”以及“新红学”的创始人,但目前学界只是从中国传统诗歌史和批评史出发探讨这一说法,而很少有人从西方影响出发探讨这些论题。我们认为,从西方影响出发对上述论题做出细致深入的比较研究,或许能够给出一份更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胡适是学贯中西的中国现代思想家和批评家,但是,他在建构自己的文学思想时往往不是全盘接受中西文化资源,而是创化甚至是偏取它们,这就为探讨其文学思想的中西文化渊源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性。例如“白话诗”这一概念范畴,一方面源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用白话写的诗歌,另一面确实受到了英美诗歌的影响。那么,我们判断它们如何对胡适对“白话诗”文学主张的影响,又在何种程度上对其产生了影响,就不是显而易见的事了。

文史相关范文2

1.1减员增效效果初显,但将多兵少仍较为严重

因乡镇处于行政机关的末端,历来是行政机构改革人员安置的“接纳方”,以桃江县某镇为例,近10年来,人员“进,出”不到10人,且多为新考录的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经过数次下岗分流,人员有所减少,但多年来未进一个新人,多为以前“存量”。乡镇机关机构重叠,将多兵少,人浮于事较为严重,班子成员10人(4个正科,6个副科),分管七站八所各项工作,各站、所皆有相应的部门负责人,造成各站、办、所“将”多“兵”少。“将”多了,画圈的人就多,扯皮的事也多,“兵”少了,则办事的人也少了,从而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1.2岗位责任制效果不明显

乡镇政府已普遍实行了岗位责任制,每年初召开机关干部大会,采取竞争上岗的形式,重新调整岗位,但由于乡镇事多且杂,加上行政效率低下,如果遇到中心工作,则要抽调工作人员搞“突击”,从而造成一人身兼数职,混编混岗较为普遍,很难做到“职、权、责”相一致。

1.3激励机制流于形式

乡镇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分配上强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现象较为普遍,虽然已逐步实行了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职称的评定成为其工资增长的惟一依据,但职称等级工资差距不大,很难在薪酬管理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且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乡镇管理体系中,往往高唱以“情”为纽带的“柔性管理”,对于制度和程序的建立,缺乏科学深入的研究,使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不强,影响效率的提高。

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乡镇人事管理的影响

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占乡镇机关组成人员的大多数,且多为中层骨干,那么7月1日施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必然会对乡镇机关人事管理产生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实施公开招聘后,将为乡镇机关带来新鲜血液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大部分已多年未进“新人”,“老人”多为历次机构改革中市、县、机关的富余人员,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已很难适应政府转型的需求。而采取公开招聘后,将严把“入口关”,对这些“老人”也没有影响,但可以招聘到一些年纪轻,能力强的“新人”,改善乡镇机关的人员构成和知识结构,带来新的活力。公开招聘也能避免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中因人设岗的“萝卜招聘”、“内部招聘”等现象,实现招聘的公平公正。

2.2全部采用聘用制,打破了“铁饭碗”

条例规定,事业单位统一采用聘用制,合同签订不低于3年,对于乡镇机关人事管理来说,订立比较长期的合同有利于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能较好地保证政策、公益服务等事业的延续性、稳定性。同时,订立合同也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国家人”变为“社会人”,打破了“铁饭碗”,这将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员中产生“危机感”,乡镇政府在考核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过程中,必须公平、公正,而不是讲关系、讲人情,这样才不会使制度流于形式。

2.3养老保险并轨,将增强事业单位流动性

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一样,不缴纳社保,退休金由财政负担,个人社保账户为空户,这样如果辞职或流动,几十年工龄将“毁于一旦”,成为制约其流动的最大“瓶颈”,新出台的条例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对乡镇来说,可能会造成精英或者骨干的流失。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在外兼职,或者经营产业者较多,且多为业务骨干,“上班”的目的也不是靠这些工资“养家糊口”,而是不想放弃几十年的工龄,以便将来养老。

2.4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将有利于乡镇人员稳定

乡镇政府多处于地理位置偏辟,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地区,待遇低、任务重、责任大是这些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且加上多年工资不变,“养家糊口”较为困难,大多数人在外兼职,或做“生意”,这样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条例规定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如能落实,将对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产生“正激励”作用,有利于维护队伍的稳定。

3思考和建议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对乡镇人事管理是利大于弊,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要结合乡镇的实际,不能死板地生搬硬套,而要灵活运用,化解改革的“阻力”,增添改革的“活力”。

3.1注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分类改革,尤其在乡镇机关,事业编制意味着“吃皇粮”,是“铁饭碗”,对于转企分流人员来说,心里肯定存在抵触情绪,这就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多关心、爱护这些职工,积极为其想办法,谋出路,并为其解决养老保险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

3.2注重“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建立“激励机制”,条例明确提出在事业单位中实行绩效工资制度,以桃江县某镇为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为每月扣除基本工资和津补贴的30%,年终考核合格一次性发放。这种制度的局限在于只有“惩罚”而无“奖励”,且工作量无法细化,“多做”不能“多得”,“少做”也不会“少得”,很难起到激励作用。可以参照企业绩效考核办法,参照岗位平均工作效率,科学地制定基本工作量,将工作量完成情况,作为工资多少的标准,从而起到激励作用。

3.3注重“岗位”设置

文史相关范文3

建设方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总组织者,是工程管理的核心,也是协调配合的关键力量。应该根据置业公司的发展战略及项目规划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具有优秀管理水平及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参与置业公司的经营管理。同时加强现有团队的培养,提高各层次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工作过程中,要通过在工程现场的不断摸索、学习,总结出一些管理上的教训和经验,学以致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同时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订阅专业书籍和各类规范,基本掌握了常用专业知识。

2注重沟通协调,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作为甲方,要加强与各设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落实重要设计单位的设计驻场工作,积极处理施工现场的设计问题。作为甲方,应该发挥工程管理中的纽带作用,做好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协调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工程不停工,管理人员不离场。统筹安排工作,提高工作的协调性与计划性,努力做到: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各类款项的按时到位;要求监理单位每月至少召开1次例会,协调解决现场难题,并督促其坚持施工现场旁站;针对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不定期召开施工现场会,交流推广经验;在日常现场巡查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处理,避免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工程变更和其他返工问题。作为甲方,应该积极对外协调,努力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比如,酒店主体工程即将竣工,为了保证酒店按计划投入使用,各专业工程师及时跟进相关对口单位,对电、水、气主管部门进行跟踪了解,争取在建设中给予积极配合并适当给予宽松政策支持。

3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范工程项目管理

自集团下发了关于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等6项配套制度以来,严格按照规定来实施在建工程的建设,在最为重要的工程变更方面,一是事前严把审核关,将可变可不变的项目仔细分析,去伪存真,做好筛查工作;二是事中实施三方监督,落实到人,做好现场计量工作;三是事后资料收集整理,分门别类,做好程序完善工作。具体方法:潜在投标人推荐、标前调研,标后考察;中标单位进场考核,(法人约见,项目经理实名确认,定期举行项目通报会)定规矩,保时效;发挥监理的职能和力量;项目终身负责制。招办、公司、行业监管、业主、监理、施工方,定期进行项目管理交流,促进实效。

4以合同为行为准则,走法制工程管理之路

合同是项目管理的依据。因此,作为建设方的项目管理人员,首先要熟悉合同,并对合同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合同的关键条款、存在的漏洞及可能产生变化并引起纠纷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树立强烈的合同意识,在合同面前,发包方和承包商的地位是平等的。一方面,我们不以势压人,逼迫承包商接受合同外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警惕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埋设陷阱。当承包商提出各种各样的变更建议时,首先想到要遵守合同,对采纳建议可能带来的造价增加要有充分估计。

5细化岗位职责,责任到人,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在班组建设上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先后编写了值班制度,现场办公制度等,并要求员工之间相互督促,按制度要求贯彻执行。同时,为了不打“乱仗”,明确了每位员工的责任,并要求每位员工每月总结工作的执行情况及下月的计划完成内容,以提高每位员工的责任意识,让员工“向前看”,工作“向前推”。为了让工程变更签证,认质认价流程更加合理,编写了认质认价流程及工程变更签证流程,并组织全员进行学习,以便及时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及认质认价,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6发挥监理单位的技术及现场协调的优势

监理在技术水平、协调经验等方面具有建设方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帮助建设方完成现场的“三控、两管、一协调”工作。不定时组织召开专项工程会议,使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明确其责任及施工重点部位的重要性及施工难度,以保工程重点部位能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注及相关规范一次成型,避免返工。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

7结束语

文史相关范文4

1建筑施工企业实行项目管理,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要求一系列条件,必须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条件。现代企业制度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其中有财务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施工管理制度等,用以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组合的项目管理机制,从而极大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最优地实现生产力标准的要求。

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建立项目经理部,要求企业经理向项目经理授权,由项目经理作为企业经理的全权负责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要求企业为建筑施工项目的资源配置提供市场性?务,要使内部管理市场化等等。

3)企业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需要实现两层(经营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按照项目的特点建立项目经理部。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有一批素质符合要求的建筑施工项目经理。企业进行两层分离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提?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

2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变革的复杂性

实行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和建筑企业改革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眼点。但是在进行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只是简单地理解企业要按项目进行管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把企业分割成若干个项目经理部,使项目经理部不仅是作业管理层,还是直接的经营运作层,使项目经理部具有了非常独立而完整的人、财、物等的决定大权,进而逐渐架空了企业整体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导致企业步入困境,无力为各项目经理部提供有力的支持,企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走向名存实亡的局面。这种现象在一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里表现得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与各项目经理部之间的关系甚至已经演化为纯粹的挂靠甚至是挂名的从属关系。这表明这些企业尚没有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按项目进行管理的转变。也说明企业项目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并不亚于对个别项目的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是搞好个别项目管理的前提。

3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市场化和管理科学化

1)我们推行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建筑施土项目管理的载体和环境。建筑施工项目是在市场中产生的,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市场竞争(投标)取得建筑施工项目,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全面考察市场,在市场整体环境下实施管理。并且对市场要素进行分析与整理,做到合理的优化与组合工作的协调开展,对建筑市场的经营要认真履行其原则。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应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市场运行规则等,既尊重、利用和依靠市场,又建设和发展市场,靠市场取得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效益。

2)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和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管理科学化。现代科学管理原理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而言是指具有根本指导性的道理,它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必须遵守的,贯穿全过程的。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分工协作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封闭原理和弹性原理等。系统原理就是施工项目管理要实施系统管理。分工协作原理是说管理要分工,以提高效率,但也要讲协作,使分工不失有序,不离整体。反馈原理即对生产和管理中的偏差信息反馈到原控制系统,使它影响管理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管理目标。

4综述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现代化的管理活动。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实现项目控制目标,会产生和需要大量的信息,对项目信息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一般的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环境,象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科技成果都需要更为充分地运用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当中来。我国已经在一些项目里开始尝试实现数字化的项目管理。

作者:李政委 李晓琴 单位:重庆豪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探究

1.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的重要性

1.1项目管理组织在施工建设中的地位

项目管理组织文档是把实施方案、建设项目内容、具体的建设方法和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全部体现在文档上,施工阶段是根据计划和设计文件的规定制定实施方案,把设计师的思想构图转换成实际建设方法以及建设内容。通过系统的分析得知实际建设施工的金额超过前期计划和施工设计的金额,大约占到总金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所以该项目管理组织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项目经理认真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为保证施工阶段的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的效果,都能提供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建筑施工生产的特点

每个建筑都有每个建筑的特点,所以建筑施工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即使外形类似的建筑物,其施工方法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建筑物的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等等因素所影响,即使建筑外形差异不大,施工方法也有可能相差甚远,所以建筑施工业几乎是无现成的施工方法可遵循,施工方法的复用性不强,也不是完全统一固定的。所以不同的施工建筑要通过项目组织制作出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文档,文档中要包含施工工艺的要求,合理地安排施工过程的时间利用和空间布局,物质资源供应和消耗都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组织和计算,把施工中的各单位、各部门及各施工阶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协调来。这就需要在拟建工程在开工之前,进行统一部署,并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地表达出来。

1.3建筑施工项目组织的管理方式

项目施工,在施工前要对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建设计划进行详细的分析,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并且要对市场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准确的预测中标的结果,而且还要针对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计划、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服务于项目施工开发的不同时期。而施工组织设计是按具体的拟建工程对象的开竣工时间编制的指导施工的文件。施工建筑也算做大型商品,这就是“商品房”这个名词的来历,既然可以看做一个大型商品,那就和其它商品生产类似,都要加入生产要素,经过生产流程,加工以后得到产品,建筑施工企业就相当于这条“生产线”,工程任务开始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施工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投入、产出过程的管理,基础就是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拟定周密的施工准备、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科学地投入人才、技术、材料、机具和资金等五个要素,达到进度快、质量好和经济省等三个目标。是组织的另一方面。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营管理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一个企业的竞争、应变、盈利、技术开发等等能力。一个施工项目的成败取决于决策层的组织与指挥、控制协调能力,所以项目管理组织现代化施工企业是非常重要的,能决定一个施工建筑项目的成败,一个施工企业的成败。

2.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方式

2.1项目施工中的人事的组织管理

“21世纪,人才最为稀缺”,识人善用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必备条件,同样一个施工项目最重要的是发现施工人员的长处,取长补短,让每个参与项目的人员能够发挥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选入领导机构;认真执行因事设职、因职选人的原则,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这就是项目管理在人事方面的作用。

2.2项目施工中的材料及资金准备管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施工项目在开工前,必须要把资源和建筑材料准备好。以及工程项目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根据施工预算、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拟定国拨材料、统配材料、地方材料、构(配)件及制品、施工机具和工艺设备等物资的需要量计划;根据各种物资需薷量计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应合同;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只有做好项目准备才能事半功倍,施工项目才能更好更顺利的进行。

2.3项目施工中制度组织管理

“没有制度不成方圆”,任何组织任何事情都有制度规范,项目施工更需要制度的制约,因为建筑物与人们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只有完善的制度规范,施工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在项目规定的时间里,并且保证项目质量的情况下完成项目。有章不循其后果是严重的,而无章可循更是危险的,施工工地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直接影响其各项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3总结

通过上文所做的分析,不难发现各项施工是和项目准备工作是不能够分离和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的,指定好项目管理制度,有利于项目的发展,保证项目质量和工期,为了提高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加快施工准备工作的速度,必须加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健全施工准备工作的责任制度和检查制度,使施工准备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和分期分批地进行,贯穿施工全过程的始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探讨。

作者:田涓 单位:曲靖开发区保障性住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第三篇: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研究

1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相关理论

1.1多项目管理的含义

企业多项目管理的定义就是:以实现企业战略性目标为目的,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手段,站在企业整体的角度,对多个项目进行协调,以解决项目间的冲突问题。建筑施工的多项目管理工作对象不再是某一个单独的项目,而是考虑到企业发展的一个整体目标对企业多个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的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项目资源层面。企业的多项目管理理念是企业对于项目管理方法和理论的集成产物,多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对项目管理工作的高效率进行提供新的思路。多项目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1多项目管理不同于单项目管理,多项目管理的基础是组织,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个项目,针对的对象而是多个项目。

1.1.2多项目管理的目标是整个组织层面上的所有项目。组织是实施多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组织的存在对企业多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组织战略也是多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多项目管理是站在企业管理的高度,以组织的角度来开展对多个项目管理工作,使各个项目之间统筹协调,使资源配置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并发挥其最大效用,促使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进而达成组织战略目标。

1.1.3多项目管理是以实现企业的项目管理为最终目标,并通过项目的有效实施规划和资源优化整合等手段来确保目标的实现。在组织层次上,将工程项目分为项目组合、项目和项目群三种形式,所以企业多项目管理工作目标的成功实现就在于项目组合、项目和项目群的关键性因素。

1.2多项目管理的特点

多项目管理与传统的项目管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2.1战略性。

企业的发展战略在组织层次内的具体体现就是项目,项目要时刻保持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一致,项目也要紧密联系实际的企业战略。多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在组织层次完成对多个项目的协调和管理,并保证项目能够成功实施,使得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所以,多项目管理也是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1.2.2集成性。

多项目管理的集成性主要体现在其功能的集成、对象的集成两方面。多项目管理模式涵盖了项目的管理和资源的管理以及战略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内容,同时又紧密地联系了项目管理和战略管理两项内容,这一点充分说明了多项目管理方法的功能集成性。

1.2.3层次性。

使不同层面的项目得以成功实施,并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需要在不同层次内对这个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包括相对项目群的管理和项目组合的管理。

1.2.4动态性。

当今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对应的企业战略也会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多项目管理就能够根据伴随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战略目标,项目的及时调整能有效处理项目资源和效率之间的相互影响,优化资源配置。

1.2.5系统性。

多项目管理的管理对象并非是一-194-个单独的项目,它是将组织内的多个项目看作是一个系统来进行管理的。

1.3多项目管理的原则

1.3.1重点要突出。

在项目整体施工的过程中,要切实遵循重点突出原则,在保证重点项目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对其他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安排,使整体利益最优化。

1.3.2文化环境原则。

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一种广博的文化环境提供支持,以确保在施工企业能力范围之内完成项目交付的工作。

1.3.3信息要畅通。

信息的畅通具体包括了组织结构保证和硬件设施保证两方面的内容。

2多项目管理与单项目管理的区别

第一,一般的项目管理重视的是单一项目本身的计划、执行工作,确保项目的最终合格;而多项目管理侧重的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对多个项目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的管理模式。第二,在项目选择过程中,单项目管理考虑的是项目实施的盈利能力,而多项目管理是从组织整体角度出发,考虑的是项目对其他项目的影响性和实施期间资源的获取性问题。第三,在项目进度计划安排工作中,单项目管理认为资源为项目独有的,而多项目在处理资源冲突时,会进行有效合理的调动,实现项目间的资源共享。第四,在进行项目间信息流动时,单项目管理不需要和其他项目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等工作,而多项目管理在施工的各个流程都需要项目间有效地做好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问题。

3大型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3.1大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

3.1.1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大型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对单一项目进行同时承包的现象。

3.1.2在面对多个项目时,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3.1.3大型企业对多个项目进行管理时存着在沟通和信息传递困难。

3.2大型施工企业开展多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3.2.1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项目工程实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亡,大型施工企业面对多个项目时,必须做好资源分配问题,多项目管理的实施更好地解决了多个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使得项目间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和科学,实现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工程项目上的相符合。

3.2.2有利于实现企业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收益。

企业内部某一个单独的项目并不能完全代表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只有确保多个项目间最佳组合形式的实现,优化资源配置,项目间的信息充分共享,才能保证实现企业最大的利益。

3.2.3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多项目管理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在具体的项目管理过程中,也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多项目管理对于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资金的统筹和规划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企业的融资能力获得提高。这一系列影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利的,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4实现施工企业多个项目间的动态管理。

在大型施工企业的多个项目中,因为每个项目对资源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因此造成了各个项目之间的一种复杂的关系,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甚至有时会出现很大的变动,多项目管理针对这一现状能够适时地对项目进行调整,对项目间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4结语

传统的单项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型施工企业快速发展的管理需求,必须通过采取多项目管理模式来改善当前我国大型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工作上的诸多问题。多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通过对多个项目采取合理的协调管理,使得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从整体上实现各项目的任务和目标,并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和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徐永良 蒋翔 单位:浙江建设技师学院

第四篇: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研究

1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当今很多施工企业在现代成本管理中,职责分工不明,每个部门不能确定自己的责任,虽然有些公司要求要进行成本估算,但往往也是做做计数或先干后算。有些公司预结算项目部人员,玩忽职守,缺乏危机意识,和金融、市场、规划部门的人员不配合,各干各的,或者是工作不默契,造成工作中常常脱节,施工预算不到位、核算又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细节和成本控制措施的建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企业高管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没有经济意识和合同观念的双边关系。

1.2企业的成本控制体制不严密,职责部门责、权、利划分不清

施工期间,企业项目实施单位和成本控制小组在注意建设责任的同时也要顾及控制企业项目成本,责任部门应履行该部门定期检查和成本评估控制管理的责任,要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奖惩的实施。施工单位只有同时做到责任、权利和利益三点,才会让本公司获得该项目的预期的效果。在现代的市场中,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缺乏职责、权利和利益的分开管理,项目的成本被大多数企业抬高,一旦发生损失,他们会简单地归结为负责项目成本控制的人失职,这种严重缺乏企业社会责任心的行为必然降低成本控制效率。

2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建立和完善体系是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的保证。一般来说,企业相关部门将要求项目单位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全面控制成本。其中包括:有关部门和经济核算团队加强监督等,以防止出现问题后在企业内部出现无人承担责任,无人管理的现象。另外,成本控制要连续进行,贯彻于施工的各个阶段,不能遗漏。

2.2人工费的控制

劳动力成本占10%左右的项目总成本,劳动力成本是由项目的成本和工程总量来决定的。如果人工的价格固定列入工程管理的成本其实是并不可行的。在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力成本受到市场趋势的极大影响,波动很大,因此,成本控制人员要对劳动力成本进行很好的控制,要注意抓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劳动用工,积极采取施工机械代替人工,以提高生产效率。在现代建筑企业中,普遍采取承包施工管理队伍的方法降低劳动力成本,并签署相关合同。

2.3间接成本控制

间接成本主要是受企业管理工作的影响,并且与管理业务的人员能否很好地降低间接成本有关。另外,与是否完成年度的直接成本也有很大关系:企业的直接成本决定间接成本所占的百分比,如果同一时期,直接成本低,则相应的间接成本也相对较低。所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题下,缩短工期可以降低成本。

3实例分析

金阳新区“德福中心”区写字楼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实例分析。本工程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是一栋二十八层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左右,计划成本13000万左右,其中成本控制主要呈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人工费控制

因为建筑公司正逐步从粗到细转变,但是外来剩余劳动力有所增加,现在的城市建设服务的主要来源是外地工人,因此,公司选择了一批劳务公司进行招投标,这将帮助公司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和材料费。

3.2材料费控制

①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首先,有一个乐于奉献、有敏锐的商业触觉的管理团队是一个保证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先决条件。材料从购入、运送、供应都是发生费用的过程,要严格控制。②材料消耗成本的控制。主要要求参加项目经理和现场施工的工人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物料的成本控制。③劳务施工队辅料承包。项目部门在全过程控制的同时,要预算子项目的消耗和材料采购成本的费用,由施工队消费的数量不能使用数据进行预算。为了充分判断辅料的损耗,我们的施工队也采用分配劳动任务的方式,进行分包商的招投标,项目管理的人员用基于总建设预算的价格估计合同辅助材料的成本,用辅助材料的基础价格数据进行招标。④成本承包责任书。还要和每个施工队签署责任承包文本,用来控制主要材料的消耗,其中有混凝土、木材、钢筋等。

3.3机械费控制

工程机械被进度、施工质量、施工计划等诸多原因制约,上述因素使机械成本的水平上下波动。在每个子预算项目的固定预算中,机械费用是不可少的,被认为是在原则上不可以欠缺和削减的,因此要求建筑公司参与机械费用的管控。

3.4注重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分析

分析是为了确定实际成本与项目的计划成本偏差的原因,并进行改进。项目成本分析要每月进行一次,由项目经理亲自主持,所有的项目管理者必须参与分析。首先由预算统计人员进行综合报告,分析劳动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费用、临时固定成本、在预定地点管理的成本以及一些材料分析。按实际发生的人工费,实际操作部门的统计人员分析支出并和预算分析进行比较,判断实际发生的消耗与原计划的消耗的出入。机械设备部门分析实际产生的使用费、财务管理人员分析管理费和其他费用。最后分析总成本和总预算的差距。判断哪些地方还可以进行节流,哪些地方可能预算过高,实际用不到那么多,经过这些总结后,项目管理人员可以进行系统分析,衡量得失,然后进行总结。总结以后的项目进展过程中,哪些成本控制的方法可以加以利用,从而长效地成本控制。最后从实际出发判断,金阳新区“德福中心”区写字楼工程从头到尾的成本分析,实际成本支出为11895.67万左右,结算为12974.28万,实现了增加利润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项目成本管控能有效促进整体业务管理模式的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充分保证业务的顺利进行,鼓励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成本管理控制是21世纪以来,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应该必须具备的管理策略。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成本管控能力。

作者:肖国全 单位: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五篇: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若干思考

1.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明确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基本现状和时间工作当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相关工作水准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点,在实践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加强对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相关内容的深层次分析。我国多数施工企业的产权不明确,是导致企业项目管理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我国施工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比较大,施工企业在法律上有着较为清晰和完整的地位,并且能够收到法律的相关保护,但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导致企业产权方面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经济上存在很大的不明确性。随着当前建筑行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相关产业的转型也成为了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实践之中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管理人员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来说,存在很大缺陷,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的顺利开展。项目管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普遍不高,许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建设进入到了一个相对崭新的阶段当中,相关施工项目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为相关经济项目的建设和企业的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讲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控制是当前使得施工项目可以稳步运行的关键点,只有切实的结合了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项目的运营控制,才能够实现改进和创新完善的基本标准,才能够对其中的诸多缺陷部位进行完善和补充。所以,为了使得施工项目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应当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分析,重点的对其中的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等环节加以研究,以更好的促进事业的发展。

2.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若干思考及对策分析

2.1健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分析

企业必须要结合企业现状进行项目管理制度的设定,加强对国外企业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的借鉴,不断丰富项目管理规章和内容,使管理工作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施工企业必须要明确生产要素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性,明确生产要素的地位和关系,重视对生产要求的重新组合。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做好相关工作记录,并做好定期的审核和处理,发现问题进行的纠正和规范,从而使企业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不断提升,实现企业的项目目标,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明确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和核心的原则是真正意义上促进工作的发展迈向一个崭新高度的关键点,健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所以在实践当中还应当重点的加强对此方面内容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在实践之中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的显著。相对应的,工作的意义和难点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在今后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应当结合当前的基本现状,制定出健全并且完善的方案,同时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案等进行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相关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发展。稳步的实现相关事业的改革和创新。在今后还应当更好的额明确当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基本方向以及基本的原则,以更好的制定出健全的工作方案,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工作的创新和不断的改革,真正意义上市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中。总的来讲,在当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之中问题较多,还应当对工作的基本现状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同时还应当提出主要的对策和政策性的意见,以更好的促进对相关事业的改革,健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制度更好的为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和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分析

在实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之中应当不断的实现对项目结构控制的改革,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相应当前市场形势的发展趋势,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提升项目处理的质量和综合素质水准。此外还应当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吸引优秀的高素质人才进入至工作当中,提升工作的待遇程度,保证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队伍可以及时的掌握当前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的建设发展趋势。更好的实现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相关水准的增强。当前我国相关领域之内的工作不断的向前发展,相对应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建设,广大群众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和标准也开始变得更加的严格。在实践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之中不仅需要对其中的难点和技术性的原则等进行全面和系统化的分析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状制定出完善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案,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有效的实现对施工水准的管理,不断的实现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相关效益的革新,更好的促进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建设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当中。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相关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控制相当复杂,涉及到的项目较多,所以相对而言综合性较强,应当很好的应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当中存在的难度,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更好的明确工作的特征,促进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随着施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渐激励,企业为保证良好的市场竞争力,不断缩短企业的施工周期、降低项目的工程造价以及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等方法提升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的投资效益。同时,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在不断关注工程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的同时,必须要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加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手段和方法,才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在实践当中应当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必要性和深远价值的重视,加强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处理措施的研究,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相关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控制管理相当复杂,涉及到的项目较多,所以相对而言综合性较强,应当很好的应对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当中存在的难度,更好的明确工作的特征,促进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很好的分析周边环境的情况,避免施工当中出现大范围的问题,更好的制定出健全的措施不断的实现对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改进。

3.结束语

文史相关范文5

关键词: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实施策略

1目前我国城市环境治理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1.1环保意识差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更关注城市商业区和工厂的规划建设,虽然也加强了对绿化工作的要求,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治理环境,也没有把环境保护问题看作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够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并且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不到位,致使居民也缺乏良好的环保意识。

1.2大气污染

随着城市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工厂和私家车数量剧增,致有害气体排放量剧增,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一些小型生产企业并不具备净化有害气体的设备,为了节省生产成本,随意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1.3水污染

我国人口较多,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量非常大,大部分被随意排放到河流中。随着城市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多,还有一些工厂不顾环保要求,私自向居民饮用水源中排放废水,危害居民身体健康。河流环境恶化同时严重威胁到了水中生物的生存,造成水中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尸体也会污染河流,致使水体发臭,形成恶性循环。

1.4固体废弃物污染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剧增,全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有害固体废弃物数量也剧增。而且固体废弃物往往不容易被分解,堆积在土壤上,严重污染了土壤的周围环境,同时还可能对附近的地下水造成污染。另外工厂废弃的重金属,可能含有放射性元素,会加剧对环境的污染。

1.5噪声污染

环境问题不单指有形的污染,还有无形的污染,比如说噪声污染。随着城市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娱乐行业迅速崛起,噪音分贝较高,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严重扰民。高强度的噪声污染不仅会扰乱居民作息,甚至会造成相关性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2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分析

2.1政府直控模式

政府直控模式是指政府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权,采取多部门联动,利用行政、执法、工程规划等方法,制约企业或个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城市环境进行直接管理。政府直控模式的实质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从宏观层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政策,保证环境制度的实施,使相关部门立足全局进行环境治理。政府直控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从而使城市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城市发展兼顾环境治理,实现建设与环保的统一。政府直控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制性,能够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具有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前瞻性。但是,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端,如政府行政管理往往都是制定大方向上的政策性策略,而在具体细分的工作方面,存在疏忽,且缺少实践性,同时也会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

2.2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

与政府直控模式相比,市场化环境治理改变了固有的政府对城市建设进行运营管理的模式,通过利用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环境治理注入更多的市场竞争因素与机制,使城市环境治理更加符合城市环境的实际状况,改变了政府直控模式存在的不专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市场化环境治理模式相对于政府直控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在市场竞争机制及经济调控下,市场化环境治理可以最大限度上优化成本、提高效率。当前,也有许多国家采取政府直控与市场化结合的环境治理模式,即政府选定合作企业采取合同制度来移交城市环境治理工作,企业承担主要责任,政府有验收、建议的权力。从实际成果来看,这种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国家大城市的政府机构都采用这种模式。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城市建设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既存在统一性,又存在特殊性,因此这种模式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3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

自愿性环境治理通常包括政府、各类民间组织、企业或个人自愿发起的城市环境治理活动,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城市环境问题。自愿性环境治理往往高于法律硬性规定的环境治理措施或标准。与政府直控模式及市场化环境治理的不同是,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由于是自发行为,缺少强制性的管理与监督制约,但从实际效果而言,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所取得的成果往往更加突出。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主要分为单边承诺、私下协议、谈判协议和开放性自愿等几种形式。这种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使环境治理工作主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代表着企业与个人对城市环境治理的要求与期望。但是,其局限性也较为明显,如不能保证所有企业都参与,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标准不一的问题,且在事后也缺少科学的评估,对城市环境的整体治理成效不佳等。

3城市环境治理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3.1增强规划部门和居民的环保意识

在开展城市规划与建设时,规划部门应该强化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充分考虑到环保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并及时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政府部门要把握环保要点,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制定更为完善的环保措施,并致力于提高居民的环保素养,以优化环境质量。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居民的环保意识,这有利于政府的生态环保工作开展。政府还需要加强环保宣传,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市民广播等渠道来实现多元化宣传,倡导居民绿色消费,让居民积极主动地参加环保行动,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力量。

3.2积极开展空气治理

当地政府和空气质量检测部门应重视空气污染问题,要正视空气污染指数。植树造林是缓解空气压力的有效措施之一,能够很好地净化空中的有害气体,政府部门应提高绿化面积的指标。在进行城市化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现状,给工厂设置严格的有害气体排放量指标。要合理规划城市工业布局,尽量把污染严重的工程安排在郊区或者城市边缘,并且不宜过分集中。环保部门要监督工厂做好大气排放工作,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中的大气排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数量剧增,汽车尾气排放量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政府部门在城市建设中需要控制私家车的数量,投入资金对汽车尾气排放装置进行改良,实现清洁尾气的排放,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量,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3加强对水污染的管理与控制

环保部门要对河水质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针对不同程度的河水污染完善水污染管理方案,从而提高水质量。水污染管理部门应尽量找到水污染的源头,并及时进行源头处理,同时对河流附近的居民进行环保教育,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协助政府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同时改进传统的污水处理模式,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4优化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

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划分,居民的很多生活垃圾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将垃圾变废为宝,可以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选择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固体废弃物,或者运用堆肥的方式对垃圾进行二次处理。尽量避免填埋垃圾和燃烧垃圾,避免在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造成气体和土壤的污染。

4进行环境治理模式的实践对策

4.1环境行政措施

城市环境治理是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能工作之一,行政措施是城市环境治理最根本、最直接的措施。因此,要依托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确定城市环境治理的执行标准,保障城市环境治理的执行力度。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行政措施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治理办法。环境行政管理包括行政许可和环境影响审查2种做法。环境行政治理的优势在于有国家行政部门的保障,有利于治理措施与手段得到有效落实。但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城市环境建立起评价机制和治理决策机构,做到权责统一。

4.2环境经济措施

环境经济措施是当前城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手段。城市环境治理往往会涉及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政府的经济负担,同时,通过经济措施也能够从环境污染的源头对污染进行控制,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等等。环境经济措施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最基本的环境税收以及排污治理费用,补贴、押金返还等。

5结语

不同的环境治理发展模式各有优劣,因此,必须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与实际需求,结合具体的城市环境问题,采取适当的城市环境治理策略。同时,还要充分结合、利用不同的城市环境治理措施来实现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以促进城市环境的良好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城市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文史相关范文6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以施工企业的管理为主,业主、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进行监督。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没有具体的分工,业主与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制度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另外,目前招标管理不完善,不能通过公平竞争确定中标单位,建设单位采用议标甚至假招标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对中标施工单位管理与建设单位的监督缺乏相应的依据。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项目管理带来的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涉及路基路面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隧道以及桥梁工程等整个交通工程。标准化建设包括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四个方面。标准化建设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因此积极实施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能够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以及控制工程成本。

2.1项目部与实验室建设标准化

项目部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核心,项目部建设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在一个积极和谐的工作场所和温馨的生活环境,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外项目部建设应体现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建筑面积必须达到合同规定的建筑面积,并有相应的实验室、会议室以及资料室等。另外,按照合同规定搭建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等标准化临时设施。试验室是施工现场材料、构件以及整个结构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应建设标准化的实验室。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将力学实验室、水泥实验室以及土工实验室等进行明确区分。各个试验室应根据实验室类别设置空间面积、配置试验设备,并编制相应的试验操作,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度,试验操作更加标准化,降低试验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

2.2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的标准化建设

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标准化是保证公路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标准化建设不仅要强化预制过程还要实行管理标准化。通过编写方案,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完善标准化体系,最后达到“管理标准化、加工工厂化、操作规范化”。

1)预制场建设标准化根据工程需用量以及合同规定,并综合考虑预制、运输以及拼装等综合因素,建立标准化的大型临时设施。例如,采用隔离的形式依次建立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区、构件养护区、钢筋加工区、预制成品存放区。

2)构件预制以及钢筋加工程序化构件生产过程中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以及脱模剂的使用严格按照实验确定。振捣时间、频率以及构件的养护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构件达到规定强度分类集中堆放。构件的生产的程序化,对构件的外观以及质量的控制有着重大意义,不论是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还是加工技术考虑,采用程序化生产都非常有利。

3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是实现公路效益的前提条件,质量控制管理必须得到项目管理部的高度重视。业主以及监理单位必须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及规范规定施工。进度控制是项目部管理的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着项目投资效益。成本管理是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个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管理,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项目管理部要提高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管理水平,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体制。

3.1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应加强施工现场、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以及质量检验的管理。施工现场应做到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将质量管理责任到具体的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与交底,使施工严格按照规范与设计图纸。定期召开现场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及时沟通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现场有条有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程序,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进场。另外还需对经常的原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质量指标等进行验证。对于场内的原材料应分类妥善保管,保证原材料的清洁,防止原材料的污染,尤其是钢筋应分类存放,防止钢筋锈蚀,影响钢筋的使用性能。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检测数据,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数据,每道工序施工必须在前一道工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3.2项目工期管理

项目工期控制随项目的实施而不断变化,因此项目工期管理是动态的过程。项目管理部首先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要求以及合同等条件,针对性的编写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编写时应以影响工期的关键工序为主线,并根据项目的实施不断调整工期计划,保证项目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顺利完成。进度控制的关键是通过比较实际进度与目标进度的偏差,采取一定的纠偏措施及时补救。

3.3项目成本管理

文史相关范文7

1.1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由于所采取的措施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容易发生工伤或者机械设备运行故障问题;同时,施工现场卫生管理、用电安全管理不到位,都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建材的采购,还是施工材料的进入现场,都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方案和流程。比如,材料采购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认真计划,导致施工建材的大量浪费;在施工建材存储过程中,没有针对施工材料实际情况进行细心保管,以致于建材出现了变质、腐败等问题。

1.2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监督不利问题。

首先,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技术标准、人员素质与实际情况相脱离。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很多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施工标准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现象,部分标准已经滞后或者空缺,严重制约了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其次,部分项目外包,质保体系不完善或者资质不够的施工单位获得承建权,很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豆腐渣”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市政工程监理机构不完善,监督乏力。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监理机构发展不均衡,部分中小城市监理机构人才匮乏,以致于“裁判员”、“球员”同一人兼顾,所以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

2加强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施工造价管控。

目前来看,国内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多采用监理负责制,由监理人员全面掌握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求、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核实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签证以后,才能盖章、签字,坚决避免施工单位进行巧立名目、或者以少报多等现象发生。比如,某市政工程项目(道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基层石碴计算过程中采用现场丈量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算;在此过程中,若相关人员弄虚作假、不负责任,或者签证过程中填筑厚度多出一部分(10cm的厚度,如果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则石碴方量就会增加1万立方米),假设市场价40元/立方,则其造价会增加大约40万元。因此,加强变更环节的造价控制,对于实现总工程项目建设造价控制,加强市政工程项目施工造价管控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2.2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

某市政道路全长1600m,用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其中,红线的宽度为50m,双向四车道的宽度为17m,人行道的宽度为3.5m,绿化带宽度13m;施工内容是全段道路、雨水、给水、污水以及电缆沟和箱涵。在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落实责任。该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需要有一个高效、精干的班子,项目经理对其进行统一指挥,管理到位、分工负责。为了能够有效满足该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紧、施工任务重以及可变因素多等要求,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抽调具有类似现场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形成一个矩阵式的管理体系。第二,强化施工全过程管控,抓住管理核心。首先,人员管理。从根本上来讲,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基础就是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市政工程项目经理是核心,其政治、业务素质应当非常高,而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意识和能力。实践中,采取招标方式,由项目经理牵头,组建一个市政工程项目经理部,采取经理负责、独立核算以及全员管理和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旨在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对该工程目标产生的干扰。其次,物资管理。在物资材料管理过程中,应当首先做好市场情况调查,选择信誉好的卖家作为物资分承包方;同时,还要对产品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对比分析,从中选出一个最优厂家,并与之建立良好的供货关系。在此过程中,应当杜绝施工建材采购吃回扣现象,避免以次充好等行为发生。最后,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其关系着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安监部门应当对施工现场所用到的机械设备进行专项检查,重视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强化责任制、持证上岗制。同时,还要加强日常运维管护和保养,通过严格的检查来全面提高机械设备应用实效性。

2.3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监管。

首先,建立完善的施工质管理制度。实践中,应当不断建立健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坚持全面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原则,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市政工程的施工企业应根据质量管理手册以及规范化施工流程等,完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其次,重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负责人要树立现场管理的榜样,深入到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现场,不断加强自身的工程管理水平,日益完善相关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措施。最后,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监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检查职能。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从市政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制度体系,并严格落实执行,确保监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3结语

文史相关范文8

1.1石油项目成本管理分析

成本是项目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因素,实现成本的控制对于促成项目投资效益的快速收回具有重要意义。石油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是控制成本的关键人员,其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的成败。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手段一般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要牢牢遵守,项目经理要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大多数的项目成本控制不力,都是因为项目周期过长导致的,长期的项目周期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要影响下一阶段的项目管理,因此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生产工具对于提高项目管理作业效率,缩短项目周期具有明显效果。

1.1.2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要重视人员的素质培养,石油项目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人才,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对于石油项目的技术水平提升和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项目经理对突出技术人员的鼓励并组织人员开展前沿技术培训,调动起石油项目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1.1.3项目经理要重视项目的账目状况,随时了解盈亏现状,专业素质水平高的财务人员是项目经理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详细的分科记账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石油项目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项目,财务针对每个阶段进行模块化区分,并进行独立财务记账管理,这样可以清晰的掌握项目资金在各个模块的利用情况,有利于整个项目资金的合理配置。

1.2.石油项目的时间进度管理分析

项目的进度管理主要是项目计划的制定及项目计划实施过程的控制,根据合同要求的项目周期,科学配置现有资源进行管理,最终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项目计划书是由项目经理负责主导制定的,计划书明确了整个项目实施的目标方向。项目计划书是根据承包合同来明确石油项目的范围,最终完成项目计划书的制定。WBS图完整的绘制出整个计划书的内容,即明确了项目的大类别,也对大类别进行了详细的细分。项目的划分实现了每个项目单元的人员落实,最终明确了每个人的任务及责任,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项目的进度情况需要项目经理实时掌握,进度的控制可以在计划书中进行一些明确设置,通过这些设置来实现进度控制,但是在设置过程中不可以将时间段设置的过长或太短,两个月的期限是一个合理的设置时间段。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其它手段进行项目进度控制,例如召开会议的形式,与会者多为主要负责人和各个分段的负责人,项目经理主持整个进度管理会议,将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进度管理问题进行集中解决,并规划出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计划。在项目的进度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提出一些“赶工”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项目管理者及时进行反应和处理,在必要时还要将项目计划书进行修改,以适应进度管理的变化。

1.3石油项目质量管理分析

项目的质量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最关键因素,石油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就是在计划期限内,合理配置资源,完成高质量的项目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石油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其质量控制必须靠制度和管理,不像小的项目那样依靠一个强力的领导者就可以实现控制,石油项目质量管理依靠的更多的是制度和企业文化来实现目标实现。一旦确认石油工程项目,项目负责人就要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开着质量体系标准的制定,完成质量体系标准说明书的制定工作,这其中明确说明项目产品的质量标准参数,而且必须是具体详细的,不能存在模糊情况,语义必须明确,完成质量体系标准书的制定。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严格的遵守质量规章制度。石油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需要多个部门的监督来开展质量管理,在项目设立初期就要设置质量监管部门,其责任就要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汇总,上报至管理层,对于严重危害产品质量问题的环节要坚决制止,对于危害产品质量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切实保证质量管理监督工作的实现。整个项目的实施离不开人员参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所在,企业内的人员都会受到这一精神的影响,在项目管理上企业文化常常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开展企业文化的培训对于员工树立质量观和集体团队观具有重要作用,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有力的企业项目团队,对于实现企业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