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启示

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启示

提  要:本文探讨新日语能力考试(N1)的受试者的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提出了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启示。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重视语言知识的输出技能,即利用所学知识“多说”、“多写”;第二,“文字、词汇、语法”部分提示:日语基础知识也不能靠机械式的记忆,学过的知识要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运用,即通过建立输出渠道来巩固才真正成为自身的知识;第三,“阅读”部分提示:日语学习者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活用,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理解;第四,“听力”部分提示:日语学习者应在灵活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听力的技巧”以及“注意力集中”。

关键词:新日语能力考试;学习策略;日语学习

    一、研究目的

    日语能力考试(The Japanese-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JLPT)是目前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日语能力考试,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举办,自1984年开始在日本国内及其海外举行。2010年,主办方对原日语能力考试进行了改版(本文称此次改版为“新日语能力考试”),在等级、分值、出题标准、评定方式等诸多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新日语能力考试(N1)的阅读和听力所占的比例从原来的1/4提高到了1/3,而阅读和听力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所以可认为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难度有所提高。笔者所在学校的日语专业生的N1级通过率也比原日语能力考试时下降了很多。

    相比较旧版,新日语能力考试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重视语言实际运用,着力检测应试者利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供can-do 一览,以便于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同时为用人单位判断应试者的日语能力提供更为直观的标准;第三,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实行得分“等值”,提高考试的妥当性与可信赖性。

    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对日语教学者和日语学习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下,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合新日语能力考试来探讨日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将其与学习策略联系起来的研究尚未发现。于琰(2010)考察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原日语能力考试一级成绩的关系,得出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为重视语言的输出技能的结论。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探讨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日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应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最终提出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一些启示。

    二、研究方法

    2.1调查时间与对象

    2011年3月,笔者对福建省两所大学2008级日语系学生84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回答了一级考试成绩的人数为55人,占65%。本论文针对回答了成绩的调查对象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

    2.2调查内容

    本调查使用了刘振前、肖德法(2006)的英语学习策略问卷,剔除1项(因不符合日语),使用其中46项并根据日语特征做了语言上的调整。问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记忆策略(6题),认知策略(10题),弥补策略(10题),元认知策略(7题),情感策略(6题),社交策略(7题)。问卷采用5点计分,分数为1(根本不使用)到5(经常使用)。分数越高,表明学习策略使用得越多。问卷还要求写出新日语能力考试的总成绩和各部分成绩,以及自由简述考试的难点。

    三、结果与分析

    3.1成绩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新日语能力考试一级成绩合格(100分以上)的人数为11人,不合格的人数为34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学习策略进行t检验。如表1所示,两组受试者在以下8道题的得分上可见有统计意义的差异,即合格组与不合格组在8个项目上的使用频率是有差异的。

    合格组在3个学习策略上比不合格组使用得多。如“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这说明善学者经常模仿母语者的发音或标准发音。“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可看作是所学知识的活用,是在建立知识的输出系统的过程。“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是属于社交策略,说明善学者通过与他人交流日语学习的体验促进日语学习。

    不合格组比合格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第1,5,7,8题,即“背诵短文”“背诵单词”“复习课文”“重复读写”,从中可得知不善学者更多地使用机械式的记忆策略。“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的社交策略也是不合格组使用得多。可想而知,不善学者因没有理想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日语知识信心不足,因而从他人寻求协助。于琰(2010)也得出:不善学者经常使用“寻求协助和肯定”的社交策略。

    表1 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合格与否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1.我经常背诵一些日语短文。 不合格 34 2.12  .81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1.82  .98 

    记忆 5.我经常背诵词汇书上的单词。 不合格 34 3.47  1.02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2.18  .60 

    记忆 7.我经常复习课文。 不合格 34 3.09  .75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3.18  1.25 

    认知 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 不合格 34 4.09  .71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2.91  1.38 

    认知 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 不合格 34 2.88  .88 合格>不合格**#p#分页标题#e#

  合格 11 3.09  .30 

    认知 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 不合格 34 2.50  .99 合格>不合格***

  合格 11 3.00  .45 

    情感 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 不合格 34 2.76  1.02 合格>不合格+

  合格 11 3.18  .60 

    社交 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 不合格 34 3.00  .74 不合格>合格+

  合格 11 2.55  .93 

   ***p<.001     **p<.01    +p<.10

    3.2“文字、词汇、语法”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新日语能力考试总分为180分,合格分数为100分,而“文字、词汇、语法”分数占60分。根据这个比例,33分以上为成绩高分组,33分以下为成绩低分组。“文字、词汇、语法”的成绩高分组人数为14人,低分组人数为18人。 对成绩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学习策略进行t检验,得出如表2的结果,即在7个项目上有统计学差异。

    高分组比低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10. 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24.我尽量去预测讲话者将要说什么”“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文字、词汇、语法”是日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可看出善学者注重知识的活用,积极地创造和使用实际操练日语的机会。

    而低分组比高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不善学者不讲究记忆的方法,只靠重复读写的机械式记忆法。从中可得知,单靠机械式背诵的学习方法在基础日语的习得上也是行不通的。还有“与其他同学练习”的学习方法看似不错,但是在“文字、词汇、语法”的习得上效果并不好。

    表2 “文字,词汇,语法”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高低分组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 低分组 18 2.33  1.08 高>低+

  高分组 14 2.43  .76 

    认知 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 低分组 18 4.00  .84 低>高*

  高分组 15 3.33  1.35 

    认知 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 低分组 18 2.83  1.04 高>低**

  高分组 15 3.13  .35 

    认知 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 低分组 18 2.50  1.10 高>低*

  高分组 15 2.87  .64 

    弥补 24.我尽量去预测讲话者将要说什么。 低分组 18 3.11  .96 高>低*

  高分组 15 3.60  .51 

    情感 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 低分组 18 2.61  1.04 高>低*

  高分组 15 3.00  .65 

    社交 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 低分组 18 2.83  .79 低>高+

  高分组 15 2.73  .96 

   **p<.01   *p<.05   +p<.10

    3.3“阅读”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同上方法,阅读成绩33分以上为高分组,33分以下为低分组。阅读成绩高分组人数为15人,低分组人数为13人。通过t检验得出如表3 的结果,在9道题的得分上有统计学意义。

    成绩高分组在6个学习策略上比低分组使用得多。从第2,15,29题中可看出成绩高分组平时学习时,重视知识的活用和积极探索学习日语的方法。第35,37,38题为情感策略,可看出“阅读”成绩与受试者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学习日语的积极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在自由简述问题里,很多受试者写出:阅读量大,速度慢,造成时间不够;阅读不易理解作者的观点等。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阅读题所占分数比重比原来增多,注重受试者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等。可见,想提高阅读能力,不仅要提高知识的活用能力和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而且要加深异文化理解能力。还有根据阅读题的要求,合理使用扫读、跳读、猜读等的阅读方法也很重要。

    低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1.我经常背诵日语短文”“43. 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第1题为记忆策略,第43,44题为社交策略。可看出靠“背诵短文”“寻求协助”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并未提高阅读能力。

    表3 “阅读”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高低分组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1.我经常背诵一些日语短文。 低分组 13 2.00  .71 低>高*

  高分组 15 1.93  1.03 #p#分页标题#e#

    记忆 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 低分组 13 2.15  1.14 高>低+

  高分组 14 2.43  .76 

    认知 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 低分组 13 2.38  1.04 高>低*

  高分组 15 3.07  .70 

    元认知 29.我试着找出如何学好日语的方法。 低分组 13 3.69  .85 高>低+

  高分组 15 4.07  .59 

    情感 35.每当感到害怕日语时,我便努力放松自己。 低分组 13 3.08  .76 高>低*

  高分组 15 3.27  1.33 

    情感 37.我尽力去注意在学习或运用日语时自己是否情绪紧张。 低分组 13 2.69  .63 高>低+

  高分组 15 2.80  1.21 

    情感 38.尽管我害怕出错,但我还是鼓励自己去讲日语。 低分组 13 2.92  .49 高>低**

  高分组 15 3.40  1.06 

    社交 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 低分组 13 2.77  .73 低>高*

  高分组 15 2.73  1.16 

    社交 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 低分组 13 2.69  .48 低>高+

  高分组 15 2.67  .82 

    **p<.01   *p<.05    +p<.10

    3.4“听力”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同上方法,听力成绩33分以上为高分组,33分以下为低分组。听力高分组人数为7人,低分组人数为27人。通过t检验得出如表4所示的结果,即在6个学习策略上有统计学意义。

    高分组在以下3个学习策略上比低分组使用得多。如“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16.我通常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日语短文,然后再从头仔细地阅读。”“28.有人讲日语时,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从中可看出善学者讲究记忆方法以及答题技巧。在自由简述问题里很多学生写出:听力很难集中精神;听力语速快,一次无法听清;听力题知道大概意思,在找出正解之前就要进入下道题等。听力不但与受试者的日语语言知识有关,还与答题技巧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关。新日语能力考试听力的题型里“即时应答”和“发话表现”是原考试里没有的新题型,是考察受试者的瞬间问题处理能力以及看图理解能力。这更需要受试者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反应敏捷,思维转换迅速。

    低分组比高分组使用得多的策略为第22,27,32题。前一项为弥补策略,可看出不善学者因日语能力的不足,有随便造词的倾向。后两项为元认知策略,不善学者想有意识地提高日语能力,但并没有体现在成绩里。于琰(2010)指出:不善学者较常使用“订立学习计划”等元认知策略,但是只做计划并没有转化为具体有效的学习方法。

    表4 “听力”高低分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 问题内容 高低分组 N 均值 标准差 比较结果

    记忆 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 低分组 27 2.33  1.00 高>低*

  高分组 7 2.71  .49 

    认知 16.我通常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日语短文,然后再从头仔细地阅读。 低分组 28 3.36  1.10 高>低+

  高分组 7 3.57  .53 

    弥补 22.当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单词时,我就造词。 低分组 28 2.79  .88 低>高+

  高分组 7 2.29  1.25 

    元认知 27.我通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低分组 28 3.57  .79 低>高+

  高分组 7 3.29  .49 

    元认知 28.有人讲日语时,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低分组 28 3.57  .74 高>低*

  高分组 7 3.86  .38 

    元认知 32.我寻找一切能够阅读日语的机会。 低分组 28 3.00  .86 低>高+

  高分组 7 2.86  .38 

     *p<.05   +p<.10

    四、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的学习策略:

    第一:从一级成绩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可看出,善学者重视知识的输出技能,如“说” 与“写”;而不善学者经常使用传统的机械式的记忆,只重视知识的输入。即善学者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渠道是畅通的,而不善学者的输入输出渠道是断开的。所以,要提高日语能力必须重视知识的输出技能,即利用所学知识“多说” 、“多写”。于琰(2010)在原日语能力考试下的学习策略研究中得出“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为重视语言的输出技能”的结论。新日语能力考试重视利用语言知识解决交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通过“文字、词汇、语法”部分的分析,可看出:即使是日语基础知识,也不能靠机械式的记忆,学过的知识要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运用。即通过建立输出渠道来巩固才真正成为自身的知识。#p#分页标题#e#

    第三:通过“阅读”部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因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阅读考察受试者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即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日语学习者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活用,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理解。还要从平时开始尝试训练阅读的方法,如扫读、跳读、猜读等。

    第四:通过对“听力”部分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新日语能力考试提高了听力的难度,考察受试者的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瞬间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日语学习者应在灵活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听力的技巧”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在练习日语听力时不要局限在“听懂”,集中注意力找出问题的关键词以及说话者意图的能力也是有必要的。

    通过分析善学者与不善学者的学习策略差异以及新日语能力考试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的具体的学习策略。今后的研究可以通过增加调查人数,结合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新日语能力考试下的学习策略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