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宋代陶瓷艺术

小议宋代陶瓷艺术

青瓷烧制并非宋代独有,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宋代以前的青瓷烧制由于受工艺技术及艺术表现力所限而表现平平,鲜有生产也鲜有人问津。至宋代,特别是南宋,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经过南宋龙泉窑工匠师傅们的无数次实验和实践,成功烧制出了梅子青釉和粉青,从而将青瓷生产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具体的制法上,龙泉窑的工匠师傅们跳出了北宋传承前朝而来的使用石灰釉的传统,而是创造了石灰碱釉。由于高温下石灰釉的黏度过小,为避免流釉,只能减少釉彩的使用量。而与之相反的石灰碱釉,其黏度在高温下不降反升,一般不会造成流釉的情况,因而可以大量施釉,增加陶瓷釉层的厚度。釉层的柔润感和肥厚感决定了陶瓷器形与质料完美统一的程度,釉层加厚就可以减少陶瓷的捏塑装饰,从而凸显出青瓷的自然美。现存于世的龙泉窑水盂、瓷碗等陶瓷极品就是这样烧制出来的

以文治特色立于中国封建王朝历史的宋代,上至皇帝朝臣,下至官吏乡绅,形成了一个与过去历朝历代相比都更为庞大的文人统治阶层。因此对与文化艺术有关的行业来说,无疑享有着比过去更为宽松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陶瓷业即属此列。与陶瓷制造及陶瓷贸易发达的唐代相比,宋代的陶瓷艺术工艺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造技术更为精湛,产品更加丰富。民窑与官窑在竞争中激荡发展,形成了宋代北方磁州窑、钧窑、定窑和南方景德镇青白瓷、龙泉青瓷并立的五大瓷窑,构成了宋代陶瓷体系的主体。

这五大瓷窑在工艺、釉色、装饰和造型上各具特色,但又相互关联交错、相互学习效仿,从而形成了宋代陶瓷百花齐放的陶瓷艺术魅力。除了统治阶层的作用,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活跃繁荣也是推动宋代陶瓷兴盛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北宋在汴京定都之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地区为陶瓷艺术发展提供了诸多优厚的社会条件。北宋的地方官府中所设立的庞大的工艺管理机构内分工细致,对官窑和民窑的陶瓷烧制事无巨细地层层监管,确保了陶瓷艺术的精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使陶瓷艺术在宋代从高高在上的朝廷官府的赏玩之物逐渐走向实用化、商品化和平民化。

以五大窑为代表的宋代陶瓷艺术成就

第一,汝窑。汝窑建立于北宋宋徽宗时期,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境内,存在时间不超过20年。汝窑主要出产青瓷。其特点是薄胎、釉色温润、釉汁莹亮,釉中还含有玛瑙屑。颜色主要有天青、虾青、豆青、粉青、卵白和天蓝等。其中,天青、粉青和天蓝都是汝窑中的上品。汝窑瓷器采取支烧方法,并在瓷器上留下细小、规整的支钉痕。汝窑瓷器形状主要以尊、洗、炉为主。汝窑瓷器流传至今的真品非常稀少,极为珍贵。

第二,官窑。南宋官窑窑址位于杭州境内。官窑烧制的瓷器胎骨呈黑色、深灰色和米黄色等,有薄、厚之分,胎质较为细腻。釉面有冰裂纹片或蟹爪纹。瓷器釉色有灰青、粉青、淡青、月白和米黄等。器口釉质稀薄,微露出深色胎骨,瓷器底部无釉,呈黑褐色,因此也被称作“紫口铁足”。宋代官窑以烧制青瓷为主,釉色流行大绿、月色和粉青。官瓷的釉面呈现大纹片,主要由瓷器的釉和胎受热膨胀不均匀所导致。裂纹中以呈现红色鳝血纹为官窑瓷器中的上品。官窑陶瓷造型有洗、盘、碗、碟,还有仿青铜器的鼎、尊、炉等。

第三,哥窑。宋代哥窑瓷器主要特征为釉面有不规则开片。开片分为鱼子纹、蟹爪纹、百圾碎等。鱼子纹指细小的开片,蟹爪纹指横竖交织呈弧形的开片,百圾碎则为大小相同的开片。小的纹片纹路呈现金色,大纹片纹理为黑铁色,金丝铁线即是哥窑瓷器的主要特征。哥窑主要以烧制陈设陶瓷艺术品为主,如菊瓣盘、贯耳瓶、长颈瓶、兽耳炉、鼎式炉及葵口洗等。哥窑烧制的瓷器胎质坚细,内外披釉。瓷器造型大方挺拔,线条轮廓流畅、柔和。哥窑的瓷器有支烧和垫圈烧两种。瓷器胎质厚釉质薄,胎色有淡白色、沉香色、杏黄色、黑色和深灰色等。釉子密且不明亮,润泽如玉。敲击哥窑瓷胎的声音较为沉闷,不悦耳。

第四,钧窑。钧窑建于宋徽宗时期,窑址分布当时河南钧州附近,因此被称为钧窑。钧窑瓷器以釉色丰富、艳丽而闻名。钧窑瓷器在釉中加金属铜及其氧化物,经过高温的烧制产生窑变,由此使得釉色变得绚丽多彩,呈现出海棠红、玫瑰紫、茄皮紫、朱砂红等色彩。各种颜色相互渗透,红中藏紫、紫中存蓝、蓝中泛青、青中有红,色彩之间交相辉映,仿佛天空中的彩霞,五彩斑斓,美妙绝伦,被视为瑰宝。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加入金属铜经过窑变后形成的独特陶瓷艺术效果是钧窑瓷器最突出的艺术成就。钧窑瓷器经过两次烧制而成,先素烧,在瓷器上施以釉彩后,再进行第二次烧制。由于钧窑釉层较厚,釉彩在烧制的过程中自然流淌,填补了瓷器在烧制中产生的干裂纹。因此,在钧瓷釉层中形成的纹路极像蚯蚓爬过的曲线,被称为蚯蚓走泥纹,这也是钧窑瓷器的一大特色。

第五,定窑。定窑在宋代较为兴盛,窑址位于河北定州一带。定窑瓷器以白瓷为主,胎体轻,瓷质薄而细腻,有光泽,釉色滋润。在定瓷的积釉处有泪痕状的流釉。定窑除了烧制白瓷外,还有黑釉、酱釉等。黑釉被称为黑定,酱釉被称为紫定,二者传世较少,别具一格。晚期定瓷的口沿通常不施釉,并被称为芒口。因此,在芒口处镶金属边圈是定窑陶瓷艺术的主要特征。定窑陶瓷艺术的装饰方法主要包括划花、印花和刻花三种。其中划花为定瓷主要的装饰技法。划花线条流畅,最常见的纹饰为莲瓣纹。定窑的印花装饰常见花卉纹和动物纹。花卉纹饰讲究对称,主要以牡丹和莲花为常见,常采用折枝和缠枝的方法。动物纹饰以龙、凤、麒麟等为主。刻花技艺通常在瓷器的中心位置刻出纹饰的轮廓,再划刻出复线纹。刻花纹饰多以对称为主,常见双花图案。

本文作者:李琳琳 张莉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