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生态建设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实施生态建设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作者:唐志强 关延文 单位:国家林业局大兴安岭林业规划院 加格达奇林业局森调队

近年来,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已越来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这就为林业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召开了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中央《决定》的出台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林业开始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历史发展阶段,林业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全国动员、盛世兴林的喜人局面正在形成。针对新时期林业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重新审视发展方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要不断深化对生态战略的认识,坚持不懈地实施生态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地委从实际出发确定的“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符合自然规律,也完全符合大兴安岭地区的实际。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大兴安岭林区生态效益的外部性,为我省乃至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生态屏障作用,以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为核心,走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持生态质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地区经济综合能力。其核心是加快生态区建设,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林业发展路子,这是我们当前与今后工作的重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之一。老子说:“道法自然”。这种观念影响深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中,山林是文人士子最重要的精神家园。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家园观念同样是以自然环境做底子的,生态学ECOLOGY一词本就是从希腊语词根“OIKOS”(家园、住所意)演变而来。1992年,全世界100多位国家首脑和政要云集巴西里约热内卢,第一次共同认真严肃地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指出:“在推动环境与经济一体化问题上,为了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与全球范围的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一致的意见,没有任何别的利益比森林更重要了”。然而,时至今日,世界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的局面仍未彻底改观。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人与自然的故事就是这样撞击和敲打着我们的心灵。

恩格斯在一个世纪前曾经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幸的是历史验证了恩格斯的预言。在人类取得一个个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世界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等,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1998年我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为了治理水患,使全国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总书记明确指示:“必须切实保护森林及环境,不仅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籍此,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我国全面展开,我国林业经历了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历史性转变,由产业为主向公益林业为主的转变,也为大兴安岭林区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坚持生态林区的发展定位及建立生态保护示范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全面实施生态建设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2.1生态屏障

从生态区位来看,大兴安岭是东北松嫩平原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对其工农牧渔等各业生产能否持续稳定发展,人民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生存栖息环境具有特殊的生态作用。大兴安岭地处我国最北端的高寒地带,年平均温度只有-3℃,无霜期仅90~100d,植物生长期只有70多天,自然条件恶劣。同时,大兴安岭山脉及其森林植被形成了东北松嫩平原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为这些地区营造出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对黑龙江、嫩江流域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调节作用,维系和平衡着两大流域的水源;并为北方重镇齐齐哈尔、工业基地大庆和松嫩平原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提供宝贵的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资源。大兴安岭林区天蓝、水清、地净,堪称人间净土,茫茫林海织成的绿色天然屏障作用日趋明显。据国内生态专家最近在我区实地考察后得出的权威结论,大兴安岭森林每年创造生态效益值高达160亿元,其中纳碳贮碳效益值为68亿元,制氧效益值为35亿元,森林每年涵养水源值为54亿元,每年仅碳氧循环和水循环两个方面的生态效益值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40年来年均木材生产效益1.03亿元的155倍,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

2.2生物基因库

大兴安岭是我国富有特色的寒温带生物基因库,特有的植物966种、动物407种,保持了我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2.3脆弱性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处于祖国最北端,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破坏容易恢复难,需要时间长,成本高。从生态状况的变化看,正在出现生态恶化的趋势。一是气温逐年升高。1988年至今,气温增幅达到0.2~2.5℃。由此引发了森林病虫害加剧、冻土溶解、水文恶化的系列环境问题。二是洪涝灾害频发。目前林区已采伐林地达到集水区控制面积的三分之一,致使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明显下降,洪涝灾害频发。特别是1998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殃及整个嫩江和松花江流域。这次洪灾持续50d,受灾人口达1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元。三是冻土溶解加快。在植被遭破坏的地带,冻土溶解深度较其他地段加深30~70cm。冻土退化完全改变了这片寒温带针叶林的生存条件。四是水土流失严重。据2002年普查的卫星遥感数据,全区水土流失1.69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0%,并继续呈现增大趋势。大兴安岭林区20世纪60~70年代开垦的5°~10°的坡耕地,已有30多公分的肥沃黑土层流失掉。五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由于森林砍伐和森林火灾对环境的影响,使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植物种类由原来的9种增加到21种。濒危树种樟子松已呈零星分布,面积减少了65%。因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并且直接影响东北松嫩平原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安全。

2.4森林资源锐减

从森林资源的现状看,已经远不能适应大兴安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兴安岭自开发建设以来,有林地面积总的减少3.3个百分点,年均减少4000hm2;多数林分郁闭度在0.5以下,密度不足;森林资源已由开发初期的7.3亿m3减少到5.3亿m3,减少27.4%。特别是成过熟林蓄积由4.6亿m3减少到1.4亿m3,减少68.5%;在可采森林资源中,实行分类经营落实到商品林经营区的成过熟林数量仅有3535.5万m3,而在这些可采资源中,70%为二次或三次过伐区。成过熟林平均单株材积由过去的0.29m3降为0.11m3。优势树种落叶松生长缓慢,经济价值低,优势树种落叶松与杨桦木的比重已由开发初期的7:1变为2.7:1,林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日益退化。导致森林资源锐减的原因,就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违背了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转保持平衡的基本原则,致使森林生态与生产能力不断下降。#p#分页标题#e#

3关于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的对策与思路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由于林区森林资源长期过量消耗,以及受以木材生产为主思维惯性的影响,决定了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要深入学习《决定》精神,充分理解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要树立人类与森林共生存的观念,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2继续坚持生态林区的发展定位,全面推进生态建设进程大兴安岭林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之一,对于维系整个松嫩平原以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平衡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生态效益迫切要求人们强化生态意识,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牢固树立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生态安全的战略思想,继续坚持生态林区的发展定位,全面推进生态建设进程。

3.3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3.1发挥气候冷凉与水草并茂的优势,优先发展特色养殖业抓住“入世”机遇,发挥气候冷凉与水草并茂的优势,加快畜牧业“半壁江山”建设,重点发展牛、羊、鹿、狐、兔、鹅等特色养殖业。把绒山羊、奶牛、鹿、狐(貂)和獭兔的养殖作为重点,形成岭北以狐(貂)为主,岭南和呼玛以绒山羊、奶牛为主,塔河、新林、韩家园等中部县区局以獭兔和鹿为主的三个特色养殖带,各县区局要结合实际加大对特色养殖的扶持力度,通过引进大户,资金扶持、提高待遇等措施,迅速扩充总量。全面实施大户带动战略,以专业户带动专业村、乡(镇)发展,形成千家万户搞养殖的局面。

3.3.2发挥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绿色食品业21世纪被称为“绿色世纪”,追求安全、优质、营养食品正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已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的主旋律。我国加入WTO以后,绿色食品已席卷全国。大兴安岭被誉为天然净土,绿色之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兴安岭的“绿色”优势,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对绿色食品要重点抓,将其作为我们的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在巩固现有绿色食品耕地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山野菜及野生食用菌等山特产品的开发和加工,扩大生产和销售规模。进一步强化绿色食品的质量监控,严格市场准入,对以“北奇神”商标销售的产品应实行质量档案制度,经检测质量不合格的收回商标使用权。加大“北奇神”品牌的广告宣传和产品的市场开发力度,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绿色食品专业市场和无公害食品批发市场,提高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信誉度。

3.3.3利用大兴安岭森林北国、边疆特色、自然景观等优势,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大兴安岭林区神奇天象、鄂伦春风情、迤俪界江、浩瀚林海和高寒冰雪的自然景观优势,全力打造北极生态旅游产业。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外资和民间资本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搞好松岭野生动植物园、塔河民族风情园、图强原始森林公园建设。有计划的开发方位游、冰雪游、界江游、驾车游、避暑游、风情游、狩猎游和会议游等八大旅游项目。加强与海南三亚市的沟通与合作,联合开辟“天涯海角”至“神州北极”的旅游热线,并以加漠公路为主,开通全省惟一的自驾车旅游线。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应争取早日开通加格达奇至哈尔滨的空中航线,并以发展旅游业为主线,带动服务业、运输业、旅游产品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3.3.4利用大兴安岭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兴安北药业北药开发要在基地保护,野药家种上下功夫。加大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禁止掠夺性开发。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具有应用实力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借外力开发成药,逐步把我区建设成北药原料和加工基地。扩大天麻、防风、龙胆草、黄芪、五味子等北药种植基地面积。抓好黄芪、金莲花、龙胆草、红景天等中草药的研制和开发。加大对花青素、鹿补酒和乐莎口服液等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搞好市场销售。

3.3.5发挥大兴安岭丰富的林木资源优势,稳步发展林产工业坚持“适度、深度、集中”的原则,重点发展环保型家具、人造板、集成材等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对产品有市场并具有一定规模的精深加工企业,集中扭亏经营措施费、技术改造资金和科技发展资金,用于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扶优扶强,并采取吸引增量、盘活存量等措施,促其增产增效。

3.4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3.4.1继续推进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对完全转制的小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建立健全政策咨询、信息服务、资金担保等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真正实现放开搞活。对转制不彻底的小企业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资产出售或变价入股等措施,加快国有资本和职工身份退出步伐。

3.4.2认真抓好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新构造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逐步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对西林吉林业局的改制试点工作要按照要求作好。

3.4.3加快林业经营管理体制转型步伐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逐步实现林业政企、社企分开。对加格达奇林业局的改制试点工作,要剥离社会职能,将辅助生产单位推向社会,经营性事业推向市场,建立起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为主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管理体制。对其他国有林场要加大撤并和精简力度,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平等的经营主体。

3.4.4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部门要为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市场提供各种准入条件,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经营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林业生产经营、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贷款担保制度,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资金,争取将现有的信用社转制为商业银行。

3.5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

3.5.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加快林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要把能推动生态接续产业快速发展的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把优惠政策向非木产业项目、木材精深加工项目、具有规模优势的大项目、高科技含量项目和国有企业改造项目倾斜,争取在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特色养殖、北药开发等接续产业发展方面引进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的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真正形成“洼地效应”,尤其是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能力。#p#分页标题#e#

3.5.2进一步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积极做好出口产品研发资金、出口商品贴息贷款和中小企业开拓国际资金等外贸发展基金的争取工作。尽快成立对外贸易促进会,引导和扶持有出口创汇能力的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独立从事产品外贸出口,减少,扩大出口实绩。

3.5.3积极稳妥的推进对俄森林资源开发随着生态区的全面推进与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步增多,充分利用我区对俄毗邻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搞好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工作,为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要进一步加强对俄采伐的领导,学习、借鉴呼中林业局的经验,选派责任心强、有开拓能力的干部专职从事对俄采伐工作。鼓励和引导私营企业和民间资本以独资或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对俄森林资源开发,推进采伐方式由以输出劳务为主向采运销一体化方向转变。

3.6进一步修改制定相关技术方案一是按照《部级生态示范区总体规划》、《生态区建设规划》、《大兴安岭林区经济转型规划》、《西部开发总体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建设,建立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库,优先实施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建设,不仅加快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转变,而且还为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区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修改森林经营方案。把木材产量进一步调减下来,逐步调减到森林资源的合理承载力之内。要改变采伐方式,以中幼林抚育采伐为主,加快抚育进度,更好的发挥生态效能。三是制定培育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的办法。要对森林的培育、采伐、利用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3.7加强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森林资源保护和营造林生产各环节,要大力推广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3S”技术,采用卫星影像图片对比技术开展全方位的森林资源调查的监测,精确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加快建立信息统计查询与实地踏查相结合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依靠科技对适合高寒地区树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引进和开发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新技术,为生态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结语

以“天保”工程、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为契机,继续发扬突破高寒禁区的大兴安岭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林区实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全面推进林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