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容与启发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内容与启发

 

21世纪的人类在享受物质生产发展的同时,也经受着生态问题的考验。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物种减少等生态问题日益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人类不得不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同时,我国在经历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构建科学的生态理论成为当务之急。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对人类命运、人类解放的极大关切,也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因此,当前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生态思想   在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之前,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生态思想?之所以有这样的提问,是因为这样一些声音的存在:有人认为生态问题诞生于20世纪后半叶,产生于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生态问题不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中;而以后现代立场出场的一些学者,对生态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更是冠以后马克思和后自由的名号;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产主义,它强调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技术的无限进步,是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是反生态的。果真如上所言吗?站在当代的立场,我们该如何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呢?   不可否认,在19世纪生态问题还没有产生当今所具有的全球性,也没有像当前这样关乎人类命运。那时人类面临的难题主要是生产的不足、物质的匮乏,因此,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当时的主要任务。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超越他所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当然也不例外。生态问题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关注的重点。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生态思想。   事实上,当我们对经典作家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后会发现,虽然他们没有专门论述生态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火花很多都论及生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想,关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思想等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阐明、对人类未来社会的构想等不仅触及了生态问题,而且包含着关于生态问题的解决思路。因此,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生态思想甚至是反生态的观点,要么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误解,要么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有意曲解。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人与自然之关系   所谓生态问题,主要关涉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注意到了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阐发了科学的人与自然之关系。   人是在自然界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分化而形成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这种分化做了详细的说明。当人确立了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后,又必须通过劳动依靠自然界生存,从自然界获得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人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满足都要以自然界为基础。马克思指出:“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2〕马克思不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而且强调了自然对人的本源性。   与此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注意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人必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基础上才能获取生活资源。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会天然地为人类提供充足丰盛的生活资料。人类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自然界被赋予神秘力量,人类只能匍匐在自然界面前,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灾害无能为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即使这样人类也不能随心所欲。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一面。   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之处并不在于单纯地指出了人与自然既统一又对立的辩证关系,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对待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这就是劳动的概念。劳动是联通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4〕人类正是在劳动过程中改变和利用自然界,使自然界具有了全新的面貌。与此同时也发展了人自身,通过改造自然对象,“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5〕就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对自然界的改变来讲,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6〕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人与自然不是简单的统一对立关系,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达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自然成为人的自然,人在其中能感受到自由。#p#分页标题#e#   2.从社会历史的向度对生态问题的解决之道   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二者本来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但是现实中,表现的却是二者的背离。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非正常关系,从社会历史的向度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案,这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关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表现,不仅与人类的认识水平有关,更与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相关。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呈现出不同的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并且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导致了不同的对待自然界的方式和目的。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嵌入到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中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劳动与人的异化。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考察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时,虽然无意地但也非常鲜明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质。恩格斯在早期的一篇文章《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实地考察,以大量翔实的事例论述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所带来的骇人听闻的生态问题。恩格斯肯定了自18世纪到19世纪以来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运动在推动市民社会变革方面的意义。同时也描述了存在于伦敦、爱丁堡、伯明翰等工业城市,以及西约克郡和南郎卡郡等工业区的广大群众的过劳、贫穷、拥挤和生态问题。就城市内部而言,是非常清洁干净的,但城市的周边却是肮脏混乱、污染严重的。贫穷的无产阶级只能饮用严重污染的水来生存,因此,造成大量人口死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揭露了资本家力图降低成本、追逐利润最大化而造成的严重的生态问题、劳动条件问题,对工人健康和生命的损害。   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产生生态问题的社会根源。首先,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的增值和积累为首要目标的社会形态,资本成了统治一切的力量。因此,追逐剩余价值和利润最大化的资本本性就使得经济效益高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经济效益而牺牲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次,他们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中存在的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在追逐利益的驱使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单个生产组织必将展开过度生产和掠夺式经营,而不顾生态环境后果。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仅不能有效遏制单个生产的盲目性和掠夺性,反而助长了其盲目性和掠夺性。第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等也是产生生态问题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大生产造成了城乡对立,大城市带来的人口集中、庞大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需条件。但是城市的过度发展和膨胀,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同理,资本主义使得传统的农业生产变成了工业式的生产模式,土地成了资本生产和增值的工具,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化肥、肥料等工业品,农业发展以污染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为代价。马克思还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不是体现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被迫从事的异化劳动。在异化劳动下,自然界不是人的力量的体现对象,而是征服的对象;自然界不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仅仅是手段。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通过社会变革,彻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尽管资本家也会出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采取一些保护生态和提高工人生活条件的措施,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资本的逐利本性会不断地冲破藩篱向外扩张。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和异化问题,必须经过社会变革。因此,“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8〕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将由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有计划地调节社会生产,同时合理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因此,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9〕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1.理论启示   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因为现实的发展没有提出理论上的需要。今天,全球化生态问题的紧迫,特别是我国生态问题的严峻,要求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构建科学的生态理论。   (1)消除如下误解:将生态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对立起来。西方社会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与重视由来已久,如“绿党”这样的组织对生态保护的呼吁,还有以后现代立场开展的生态学研究。但是他们的生态学理论具有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反科学技术、反生产力发展、反工业文明的特点,在他们看来,生态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文明造成的。马克思主义在他们眼里被看作是反生态的,原因在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工业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这种将生态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生态文明并不排斥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也不排斥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相反,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人类在多大程度上认识自然、利用自然,也就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也就在多大程度上发展和提高了人类自身。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不矛盾。#p#分页标题#e#   (2)以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探讨当代生态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特点在于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以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探讨和解决生态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赞扬了工业文明的功绩,肯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发展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内含的对生态的破坏。资本主义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以增值和积累资本为目的的社会制度,资本的力量统摄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的力量不平等地占有、分配和使用世界上有限的自然资源,依靠其全球权力关系推行不平等的国际规则,掠夺他国资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劳动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因此,必须运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考查生态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因此,生态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不能仅仅围绕人与自然的表面关系,也不能仅仅归咎于价值观的危机,还要看到深层的社会根源。   2.实践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现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重视生态问题,实现科学发展。生态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相当严峻。据报道:我国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列出的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就有16个。目前我国空气、水体和土地的污染已经很严重或比较严重。由于环境污染严重,不仅妨碍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体质健康,影响到大面积的自然生态恶化。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每年有10万人因直接与受污染水源有关的疾病而死亡,至于各种其他环境因素产生的疾病,就更难以估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也在不断强化。土地污染、水污染、能源资源枯竭等等都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制约。〔10〕   因此,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同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规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   (2)超越西方生态文明话语霸权,维护我国经济发展正当权利。当今世界仍然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他们不仅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制定规则,向其他国家推行。而且在生态问题上,也仍然握有话语权,强行制定严苛的标准,迫使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接受。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几百年的积淀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他们的工业化道路是“先污染、后治理”,虽然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体制等方面较为先进,但是要求现代化发展还很不充分的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同样的生态标准,是不公平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提出的苛刻要求,是强权政治的表现。我们要历史地考查生态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不能把生态危机简单地归结为像某些西方生态学家所鼓吹的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危机。事实上,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因此,在实践中,我国要处理好人类利益与民族利益的关系。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当关心人类整体利益,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也要维护我国民族利益。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坚持“有差别责任”的原则,切实维护我国的发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