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媒体下报纸号外的作用

探讨新媒体下报纸号外的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报纸号外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形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竞争与共存的传播格局。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有自己的优势,并不会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消亡,在重大突发事件后发行报纸号外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发行出版报纸号外首先是由报纸媒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报纸具有信息形式不够灵活、时效性不强、信息承载量少等缺陷,为了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报纸媒体在媒体间的竞争力,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在其他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的压力下,报纸发行号外就显得非常必要。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后,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争先报道,报纸媒体除了在微博上直播灾区的情况外,当天下午3院00《重庆晚报》和《都市快报》联合推出雅安地震号外,随后《泰山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等也推出了号外。虽然在时效上无法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相比,但是报纸号外能够在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不方便、网络不畅通的情况下及时送到市民手中,最大限度地传播地震消息,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从克服报纸自身出版周期的弊端来讲,还是从充分履行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来看,报纸出版号外都是必要的。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发行报纸号外也与新媒体本身的缺陷有直接关系。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生产方式和报道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信息平台和信息接收终端也逐渐多样化。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更加倾向于从微博等新媒体获得最新信息,报纸号外的时效性已远不及新兴媒体,但是新媒体也有自己的缺陷,人们在新媒体上获得的信息多为碎片化时间内获得的碎片化信息,不能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知。还有就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经常会有谣言伺机出现,人们在网上获取信息的真实度难以保证,所以必须有具有强大公信力的传统报纸更加权威的信息,减少谣言的传播。

二、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形态的嬗变

(一)发挥纸媒的传统优势,注重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开发

历史上,报纸号外是报纸记录、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最快方式,更加注重消息的时效性,并把聚焦的重点放在事件本身。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所发挥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关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本身,更重要的是善于发挥纸媒的传统优势,注重拓展消息的外延与内涵,通过号外这样的传播形态来探索新闻信息与其他因素在横向与纵向上的联系,或从多个角度解读、报道新闻事件以求挖掘出投射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和影响,进而增加新闻的人文价值。例如,“雅安4窑20地震”后,《重庆晚报》《都市热报》联合推出的号外,共有“芦山挺住”“动态”“重庆”“相关”四个版面,内容涉及面广,主要包括现场救援情况、地震发生瞬间情况、震后民众被困情况、震后逃生技巧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报道主体新闻,力求传递全方位的消息。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往往以碎片的话语形式接收信息,并不能对事件整体有系统的了解和认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报纸号外利用纸煤的传统优势,不仅满足了人们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且还了解与主体新闻相关的各种背景,还对重大新闻进行解释、分析、评论,大大拓展了报道的深度。例如《重庆商报》推出的号外“震恸”,其内容不仅有介绍地震本身的情况,还与5年前的汶川地震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地震后出现的感动场面和人物进行了描述......在理性的深度上丰富了主体新闻,满足了受众的深层需求。

(二)版面编排图文并茂,逐渐走进“读图时代”

以前,报纸号外多用文字来记录重大突发事件,排版单一,视觉效果不佳,可读性不强。在新媒体时代,报纸号外十分注重版面的设计与美化,多以生动形象的新闻图片或示意图来再现或描述事件,力求达到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图片因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读者眼球,从而能更有效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雅安4窑20地震”报纸号外图片数量多、篇幅大,大小搭配得当,小而有致,大而有法,图片和文字能有机结合,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泰山晚报》《重庆晨报》等报纸号外关于救援现场、伤员救治等图片排版合理、参差感强,还通过示意图直观形象地描述当地的地理情况和震源、震中等方面的信息,让大家对此次地震有更全面的了解。

(三)借助新媒体技术,顺势打造电子号外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重大突发事件的消息,时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纸媒不仅发行纸质号外,还积极借助新媒介技术发行电子号外,极大缩减了发行的中间环节,极大地改善了纸媒时效性差的现状,大大丰富了号外的出版形态,使得号外这个传统的平面纸媒表现形式在网络媒体时代有了新的空间。电子号外利用网络的优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为受众提供了关于突发事件的最新最全的消息。“北京奥运会”“嫦娥飞天成功”等重大事件报道中,部分纸媒突破了“纸质”的限制,积极利用新媒体出版电子号外,通过超文本和超链接的形式提供更全更新的消息,根本上改变了号外的传播方式和发行形态。

三、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号外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一)报纸号外首先是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披露突发事件,及时权威信息

传递和最新信息是大众媒体的基本职能所在,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会利用自己的传播优势争先报道,网络媒体中各门户网站开辟专题进行报道,微博等自媒体上的信息也是不断更新,力求把最新最全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但是,新媒体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其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不能得到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求传统媒体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传统媒体的声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官方的声音,与新媒体相比,在受众中有一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所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出版报纸号外来报道突发事件,把真实、权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与渴望。

即使新媒体中传递的信息是真实的消息,但是也不并是所有的受众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到,对那些第一时间没有条件上网或看电视的民众,报纸号外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这部分民众了解突发事件的主要渠道。“雅安4窑20地震”后,当地房屋倒塌、交通瘫痪、通信中断,群众陷入恐慌之中,四川、重庆等省市有强烈震感。几分钟后,微博等自媒体成为信息与流动最快速的渠道,灾区民众、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以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向外界报道了灾区的受灾情况,对灾区受灾情况、救援情况、民众情绪等进行实时更新,对灾区进行全景式的纪实报道。但那些没有网络的受众只能通过传统媒体及时的消息来获得,这样的情况下,报纸号外便是最有效的传播形式和渠道。《重庆晚报》《都市快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等推出雅安地震号外,把来自前方主流媒体记者和老百姓自媒体的信息认真核实、编辑整合成号外,在车站、码头、步行街、轻轨地铁站民众聚集的地方,免费发放给第一时间没有上网或看电视的市民,传播权威真实的信息,动员了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和支持救灾。

(二)发行报纸号外可以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地减少谣言的传播,进而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数小时内是谣言滋生最快最具影响力的时候,重大突发事件后形成的舆论模式被称为“爆米花模式”,具有剧烈性、突变性、阶段性以及多元性的特点。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不仅要反映舆论、引发舆论,还要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报纸应该凭借其在信息沟通、资源调动、社会协调等多方面的优势,成为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力军。在新媒体背景下,网民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渠道,但其开放性、匿名性、低门槛准入等特征成为虚假信息、错误信息、不良信息滋生的温床。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经常会有少数不怀好意的网民伺机传播虚假消息、散播谣言、制造恐慌,当事实和谣言共存的时候,谣言往往具有更强的传播力。而报纸号外可以借助其依托的报纸媒体的公信力,进行舆论引导,通过及时真实权威的信息阻止谣言的蔓延。在“四川雅安4窑20地震”发生数小时后,网上就已出现假新闻、假图片,有的借寻亲的名义骗电话费,有的用汶川地震的图甚至用日本地震的图来博取眼球,更有甚者竟然说还会有9.0级以上更大地震,散布谣言,制造恐慌。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普通受众更愿意相信报纸所带来的准确信息,受众此时把对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需求寄托于报纸媒体。号外作为报纸媒体用于专门报道突发新闻或有重大历史意义事件的载体,可以凭借其在受众眼中的特定意义,即号外所传播的新闻都是重大的,来获得受众的特殊关注和重视。所以号外在引导舆论、遏止谣言的传播方面,可以起到很显著的作用。“雅安4窑20地震”后报纸号外免费发放给广大市民,及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最大限度地减少谣言的传播,也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三)报纸号外在弥补纸媒时效性不强的同时,还能增强其竞争力,展示媒体自身实力,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具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重属性。在这种情势下,大众传媒若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面对残酷的媒体竞争,去争夺受众市场。媒体竞争不仅包括不同类型的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包括同一类媒体之间的竞争。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报纸与电子媒介之间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对于重大突发事件,广播、电视可以直播,网络可以随时更新,号外则成了报纸参与媒体竞争的有效形式。与此同时,报纸之间的竞争更是日益白热化,要在众多的报纸中脱颖而出,任何有作为的报纸都不会放弃各种有效的竞争手段。[3]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报纸号外便成为各大报纸应对媒体竞争的有力举措。号外在报道内容上具有固定编号报纸所没有的优势,因为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是不会被受众忽略的,受众不会拒绝去了解一个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媒体应该善于利用号外的吸引力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受众。“四川雅安4窑20地震”后,《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号外免费发放给市民阅读,在弥补报纸时效性差的同时还能抢占受众市场,提高了媒体自身的关注度,进而提升了媒体间的竞争力。

此外,在当今品牌时代,号外是报纸媒体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手段。报纸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是在一次次的新闻报道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因此每当有重大新闻事件发生之时,也是报纸展示自身实力、塑造媒体自身形象的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号外更是报纸塑造自身形象的一种公共关系策略,而不仅仅是报纸及时报道最新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纸。

(四)报纸号外作为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产物,具有记录历史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报纸号外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特殊产物,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力,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关于该事件的消息铺天盖地,更新时间飞快,很多重要消息也会很快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不能很好地保留下来。报纸号外作为一种特殊文献,在满足人们对特殊信息需求的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真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如《重庆晚报》《都市快报》《泰山晚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重庆商报》等都推出了雅安地震号外,说明其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新闻纸,还是这次地震的见证者,是历史事件的记录者,具有记录历史的文献价值。[4]正因为报纸号外具有记录历史的文献价值,再加上其特殊的出版方式、精致的版面设计等特色,使其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生产方式和传播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报纸号外的时效性已远不及新兴媒体,但新媒体也有自己的缺陷,人们在新媒体上获得的碎片化信息不能对突发事件的整体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报纸本身存在信息形式不够灵活、时效性不强等弊端,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报纸出版号外是必要的。从“四川雅安4窑20地震”后发行的报纸号外中可以看出院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报纸号外的形态已悄然发生改变,不仅注重事件本身的报道,还注重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开发,在版面排版上大量应用图片,注重图文并茂,逐渐走进“读图时代”,并积极借助新媒介技术,顺势打造电子号外,改变号外的出版方式和传播形态。但是它作为重大突发事件的记录者、见证者的作用并没有改变。它不仅可以披露突发事件,权威信息,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还可以弥补报纸时效性不强的劣势,增强报纸媒体的竞争力,同样还具有见证历史的文献价值。

本文作者:王晓斌 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