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革新论文范例

行政革新论文

行政革新论文范文1

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分房,很多房屋都是国家或集体建设,但房屋的管理是本单位物业,造成建管脱节,并且这些房屋老旧,配套设施不齐全,乱搭乱建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管理者对房屋的建设规划缺乏必要的认知,给其带来对房屋的维护困难。产权关系不明晰。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住宅小区,还是在一个大院的不同单位,房屋的共用部位,包括公用的道路、场地、设施设备等产权界定尚未明确,权、责、利难以界定,给物业管理和收费带来一定困难,导致物业纠纷产生。思想观念转变。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业主受计划经济主体影响较大,对市场经济反应比较弱,物业管理意识淡漠,管理部门不愿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在提高,而现有的物业管理水平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需求,短时间内无法与市场上的物业管理公司抗衡,导致管理部门对改革心有余悸。另一方面,部分员工对物业管理观念需要转变。例如以往不收管理费,改革之后收管理费对职工来说一时难以接受。而要想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必须筹集更多的管理费,这些费用只有向广大居民筹集。

管理体制。现有的物业管理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模式,缺乏竞争,服务质量堪忧,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为了克服管理体制不顺的弊端,当前急需建立新的市场管理机制,让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双向选择,使物业管理更加社会化、市场化。只有形成了市场竞争,物业管理部门有了压力,服务质量才会越来越高,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设施改造。由于时间久远,大多数机关事业单位的大院及住宅区的设施落后,且老化、不配套、标准较低。一是供水供电系统老化,水电管线过小、消耗大,不够节能环保,且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用电用水的需求;二是由于缺乏管理有的道路及公共场所年久未修,甚至荒废;三是环境卫生差,垃圾堆等场所缺乏管理,绿化带不够。物业管理经费筹措。物业管理改革之后,将会加入到市场竞争的队伍中,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运作,严格执行成本核算,不再提供免费服务。由于是有偿服务,职工必须缴纳相应的管理费用,当务之急除了强化职工转变思想观念外,还需建立细化的服务收费标准,包括居民自有房屋的收费标准和公共设施及场所的收费标准等。行业队伍素质。机关事业单位物业管理中心的人员主要来自机关后勤和机构分流人员,其中很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并且还有一些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人员的素质差异较大,导致无法满足职工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市场竞争力较弱。

加大改革宣传,提高认识。由于员工物业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必须加大物业管理改革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家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一要加大物业管理改革必要性的宣传,让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物业管理改革是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推行物业管理,虽然是有偿服务,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住户。二要加强对相关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教育,打消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的疑虑,采取有效的方法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物业管理改革中,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督促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要积极向广大员工宣传有关的管理措施办法、服务项目、内容和收费标准等,使物业管理的信息公开透明化,尤其是水电费等收费情况,必须向居民公开,使居民交费交的放心明白。

行政革新论文范文2

不久前,笔者浏览了日内瓦大学终身荣誉教授保罗•优利欧(PaoloUrio)的新著《中国、西方和新公共管理之谜———新自由主义和它带来的烦恼》,并尝试性地翻译了其中的一章:《怎样衡量新公共管理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一些理论和方法论的问题探讨》,令笔者感到有些意外甚至有些震惊的是,优利欧教授经过长期跟踪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推行新公共管理最全面、最彻底的国家———美国,不但因此助推了金融危机,而且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就业方面。“从1990年到2011年,作为强新公共管理国家的标杆,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在增加……而弱新公共管理国家的失业率,却没有太大变化,有的甚至还有下降。”(2)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作为强新公共管理国家的美国和英国收入不均衡的增长率在7%~15%……2005年,美国的基尼系数达0.408,英国的为0.360,新西兰为0.362。而弱新公共管理国家的基尼系数都比较低,芬兰、德国、丹麦等都在0.29以下。”(3)贫困率方面。“在西方国家贫困率的排名中,1990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名列前茅,2000年,刚开始推行新公共管理不久的爱尔兰和意大利急升至第二、三位。2006年的数据显示,初次分配后的贫困率,经过政府二次分配干预后,作为强新公共管理国家的美国降低了26%,加拿大降低了44%,而作为弱新公共管理国家的瑞典、比利时则下降了75%以上。”(4)犯罪率方面。“从1977年到1991年,美国和新西兰的案件增长了1.5倍,而瑞士只增长了10%。”之所以优利欧教授的研究结果让笔者感到出乎意料,是因为在以前了解到的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介绍中,赞誉性的居多。例如学术性、权威性都比较强的“MBA智库百科”,对“新公共管理”的概括和定义是这样的:“尽管表述不同,但各种定义的基本取向是一致的,即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有的学者甚至提出“新公共管理主张提升政府绩效,倡导政府应以服务行政为改革方向,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要求“按照新公共管理的理论要求”进行中国政府的改革。然而,优利欧教授的研究结果却证明,新公共管理并不必然能够“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那么,新公共管理是否就一无是处呢?非也。没有推行新公共管理的西方国家,如南欧诸国的情况更加糟糕。优利欧教授指出:“作为非新公共管理国家,南欧的西班牙、希腊和葡萄牙,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失业率也有显著上升,幅度甚至比强新公共管理国家的还要大。”而葡萄牙、希腊、西班牙这几个“笨猪国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情况,与美国等强新公共管理国家相比,更是差远了。我们也必须承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其核心是信息科技革命和新能源革命,尤其是其产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公共管理“革命”催生的。也就是说,全面而彻底的新公共管理,尽管对社会公平与社会福利起到相当程度的负面作用,但就促进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效率而言,确实有“提升政府绩效”的巨大作用。难怪,优利欧教授在其书总结性地感叹道:“在文化、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不同的情况下,相似的新公共管理政策造成的结果却是相似的,尽管不完全相同;想要同时使经济效率最大化和做到社会公平是不可能的,这和西方社会的现实是相吻合的。”这就是说,新公共管理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使经济效率最大化,同时又可能损害社会公平。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

为了便于论证清楚“新公共管理是一柄‘双刃剑’”的观点,有必要将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作一概述。从20世纪到21世纪,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经历了两次深刻的转变: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的转变。传统的“公共行政”的科层制、官僚式的行政命令模式,是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延续了很长时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在社会变迁和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西方国家的社会不可治理性增加,其政府纷纷陷入了管理危机、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此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新公共管理主张通过民营化等形式,把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承担。而政府主要集中于掌舵性职能,如拟订政策、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监督合同执行等,引导它们为实现公共利益的崇高目标服务。在这一系列理论的指引下,西方国家在行政改革的实践中广泛引进企业管理方法,并且运用企业管理理念来重构公共部门的行为逻辑,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企业管理中的“项目预算”“业绩评估”“战略管理”“顾客至上”“产出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等基本概念和做法,大量出现在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像一股旋风,从英美等国爱河刮遍了大半个地球,成为西方公共行政领域的时代潮流。新公共管理运动不同程度解决了发达国家面临的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提升了政府运作能力,回应了在全球化中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其“一站式政务超市”“电子政务”等运作模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解决传统公共行政弊端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优利欧教授的上述研究结果所展示的等等。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在于新公共管理的重要基本理念———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很容易将企业本身的优点与缺点———优点是通过竞争不断提高效率,而缺点是只讲效率最大化而不顾公平,同时带给政府。与此同时,新公共管理给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会在金融危机时期得到进一步放大。然而,事实是,新公共管理在理论上,尤其是在实践中,确实走到了将政府等同于企业,只讲经济效率,不讲社会公平的极端地步,如美国现在的情况那样。因此,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必须采取辩证法“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与分析。

三、合理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行政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也为我国以后的行政改革和政府治理指明了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一部分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具体怎么做呢?“决定”有3个方面的重要指示:第一方面,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二方面,要求“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第三方面,要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这3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要求,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不能够因此就简单地按照新公共管理的眼光和要求,来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要求。实际上,党中央的上述精神既借鉴了新公共管理的一些积极因素,又与它保持了一定距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而不是“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这个特点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定位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既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要求。二者有某些相似性,甚至一致性。但是,新公共管理是建立在以自利人为假设、经济私有化基础之上的,在对政府的职能定位上,要求政府应缩小管辖的空间范围,其活动内容只是提供那些市场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服务,即提供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实现政府“最小化”;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则有两个事关政府职能的重要要求: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二是“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就是说,我们国家的行政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保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宏观经济的稳定”,这是我国政府的特殊职责。而且,我国政府还有着“促进共同富裕”的特殊职责。虽然公有制经济也要在市场机制中运行,但国家和政府必须对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发展,负起应有的责任,履行相应的职能。而且,只有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的共同富裕。所以,在政府职能定位方面,我们的行政改革确实借鉴了新公共管理的一些理念和政策主张,但是更主要的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并没有完全“新公共管理化”。

四、结语

行政革新论文范文3

近来,由沈壮海教授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三版)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对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作用。该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市场经济为研究背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全面细致探讨,作者从历史到现实、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观点新颖,论证深刻,思想敏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该书共分为六章,在导论部分作者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本质、研究意义、研究论域、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中外思想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观念的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科学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情境等方面的有效性。第三章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过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构成和有效性。第四章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教育性、教育结果有效性的表现及评价、教育有效结果对个体与社会需要的满足性。第五章重点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现中的几个规律性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主导主体问题、要素效能问题、结构匹配问题、过程的充分性及可持续性问题、合力构成问题和生态契合问题等。第六章阐述了切实增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问题,具体阐述了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增强有效性、加强和改善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造就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与模式转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性等。最后附录了几篇关于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以及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初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科学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主客观自我追求和时展等多方面的必然要求,其研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产生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环境、社会群体、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和教育机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其中政治教育主体因素有:教育队伍稳定性差、理论素养不高、科研水平低下等;教育客体因素有: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理解与接受能力不强、有关知识储备相对薄弱等;教育介体因素有:教育目标欠科学、教育方法陈旧、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手段缺乏整合等;教育环境因素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转型引起的思想观念波动、网络时代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还有教育目标与内容、教育方式与载体等方面的因素。还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评价内涵、含义、原则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其科学评价原则为导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等,科学有效性评价的依据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教育观和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借鉴,其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妨采取以下策略和途径:首先,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氛围;积极构建政治教育新平台,提高师生运用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加强新媒体教育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工作创新,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教育目标和内容,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载体创新。

总之,这部结构严谨的著作选取了思想政治教育前沿性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实践与学术价值。

作者:卢静 庄杰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国内就业形势的严骏,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高校学生的心理不稳定因素增多,使社会也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何在严峻的形势下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待解决的难题,这也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提高创新能力、探索新思路。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新思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正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思想也面临着多元化趋势,思想的多元化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学生徘徊在多元的思想中,难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如何让学生鉴别和抵制不良思想,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正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世界正逐步连接成一个整体,这不只体现在政治经济上,也明显体现在思想文化方面。而西方国家凭借他们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他们的文化和价值取向,西方社会奉行的霸权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拜金主义严重腐蚀了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意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的距离正在逐渐缩短,知识的传播也更快速。人们获取知识途径更加便捷,获取的知识内容也更加丰富和多元,这就使得人们的思想也朝着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趋势发展。尤其是在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形成和塑造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刻,思想还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树立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面临来自国外的冲击,国内的经济政治环境对其也有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在社会地位、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文化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不同。此外,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思想文化方面也不同,这种不同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良思想

高校大学生在整体表现上积极向上,他们热爱国家,拥护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思想,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主流价值观之外,也存在着不和谐因素,这种不和谐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导致大学生思想上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大学生面对社会现实压力产生情绪浮躁、心情低落、前途渺茫等消极心态。对高校大学生存在的不良思想进行总结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自我主义的思想观念倾向

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目前高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宠爱,以自我为中心,主观主义思想强烈,不懂得分享和考虑他人感受。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自我主义也容易导致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遇到问题容易不知所措和听信他人。

2.道德观念淡薄

大多数高校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是非对错判断不清,对于社会中的不良风气熟视无睹,缺乏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中的精华不去了解和学习,有的甚至嗤之以鼻。

3.思想观念混乱,缺乏信仰

信息的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更加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过多的思想观念也容易产生混乱,无法形成一个明确信仰。现今许多大学生没有信仰、无所顾忌,容易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大学生犯罪事件。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肩负着祖国未来的一代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要。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确保高校人才培养,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国家支持。高校教师应思考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新思路,更好地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其培养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1.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有一定关系,很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或者画重点应付考试,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用丰富的知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善于运用新型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教师也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在道德上引导学生,使学生自觉学习,形成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教授我们如何正确地分析问题、辩证地看待问题、准确地解决问题。一切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正确的理论知识明辨是非、解决问题。

3.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便利作用

网络目前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最便捷工具。对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高校大学生来说,网络已融入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还是休闲娱乐,网络都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如何开辟网络这一新型的教学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服务,是教育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可以建设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网站供学生交流和学习,也可上传经典著作、党章、党中央的最新文件等,发表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交流,使网络成为一种很好的交流和学习工具,而且不仅局限于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和教师在线上互动,解决问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分把握好这种教育方式,使网络中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文化内容,兼容并包各种不同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成果,努力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4.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灌输型教学,不管学生是否理解都一味地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和学生处于平等位置,和学生进行对等的交流和学习。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教学为学生服务的观念,这样才能针对学生个人的思想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思想政治课程的难点和重点简单易懂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接受教育,热爱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以传统的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流传下来了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教育素材,这些也可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内容,增加学生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方面的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6.将校园教育延伸为社会教育

校园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同时,要利用社会环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接受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充满生机。

四、结束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学科,只有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关系到他们今后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目前学生的思想和发展趋势,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政治状况,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只有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作者:徐巧月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朝忠.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马培孜.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10.5]25号)[Z]

第三篇: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摘要:

近年来,网络、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一系列以数字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体系的新型媒体形态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带来极大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仅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意味着整个受众群体思维模式与价值观念的革新,尤其是高校学生群体,对于网络的认识与体验更加深刻,新型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年轻一代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目前教育领域也不断地引进媒体教学方式,就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各类新型传播载体如交流工具微信、综合性交流平台易班等的引进,使课程的传播更加广泛与深入。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文化传播;新型载体;微信;易班

媒体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精英媒体、大众媒体、个人媒体,这三个阶段也分别代表传播发展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与如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下互联网高速发展,将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从边缘推向主流,在这里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者,并可以对任何事件进行个人评论。新型媒体的这一双向互动性特点使得受众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与存在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网民数已突破4亿大关,并以每两年近1亿的速度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12月网民数量接近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手机依然是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达到26.2小时。高校大学生是手机网民用户中的主要群体,毫无疑问,新时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使新型传播载体在教育领域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成为目前教育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微信与易班为例展开对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文化传播新型载体的研究。

一、微信对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播

1.对微信的阐述

微信是腾讯公司继QQ之后的又一创新型交流互动应用程序,2011年1月一经推出便火爆占领市场,截至2016年6月,微信用户突破7亿。它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文字等各类信息,与传统的短信交流方式相比,更加灵活、快捷、实惠。它同时也增加了“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工作平台”等多种有趣的社交插件,使用者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分享到朋友圈,实现资源共享;可以通过地理位置找到附近的人,为受众带来全新的移动沟通式体验;可以通过“摇一摇”的有趣方式快速加同时在使用这一插件的人为好友,完全突破空间与距离的局限性。

2.微信对思想政治文化的创新型传播

基于微信功能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完全捕获在校学生的好奇心理,于是学生群体便首先成为微信的忠实用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微信无疑成为了良好的文化传播载体,使知识教育与娱乐互动融为一体,最终的教学效果远比传统的老师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好得多。一般而言,作为在校大学生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下的学生,他们总会对新鲜事物充满猎奇心理,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厌倦与叛逆心理,尤其是思想政治类课程,课堂的氛围多数是老师在台上说个不停,而学生更多的是在台下睡觉、玩手机甚至是逃课。每到考试时间,学生会选择熬夜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发挥该课程真正的教育意义与价值。借助微信这一新型传播平台,使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不再显得呆板无味,而是充满乐趣,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传播。

(1)发起群聊。这一功能与QQ建群的方式类似,但过程更为简单、灵活。用户可以随时与特定好友发起群聊,对话题展开充分讨论,在传统的课堂上,如果老师就某一问题让台下的同学谈谈自身看法,能够举手积极回答的同学微乎其微,其中最大的原因出自于学生内心对面对面交流的抵触与恐惧。而微信的群聊方式可以完全避免这一问题,如果老师想要就某一思想政治问题收集同学们的看法,只要发起群聊,学生会自然消除角色的高低和回答对与错的顾虑,更多学生会选择畅所欲言,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可以对学生的看法适当鼓励与肯定。这样的教育传播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含义,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找到存在感。老师还可向学生布置思想政治相关作业等,这样他们对完成作业会更具积极性。

(2)朋友圈信息的分享。这一功能与QQ空间类似,但微信的朋友圈形式更加多样化,视频与图片等上传更加简单、快速。就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而言,如果仅靠老师将知识与道理直接讲述给学生,学生很难领悟到现实的教育意义。老师不妨在微信上多多分享一些关于思想政治的有趣故事或视频,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好奇心,进而得到其更多关注。通过感人的文字故事或视频演绎,反而能让学生沉下心来反省自身,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老师也会在无形之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他们对自己的课程更感兴趣。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将此信息进行无限分享,使其传播更加广泛,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易班对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播

1.对易班的阐述

易班是一个以高校师生为主要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由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在这一社区内集结了BBS、SNS、博客、微博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主要包括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掌上易班等多个板块。通过该网站,各大高校辅导员、教师、学生可随时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实现丰富资源的积极共享。此网站是上海市高校中重点推进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易班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进行的一次创新型尝试,具有明确的受众定位,使社区话题更具针对性,不但为老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行业交流平台,更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良好学习交流机会。

2.易班对思想政治文化的创新型传播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学校、个人,都应具备开放性的学习思维理念,而不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在当下数字信息化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开放性学习与生活方式,买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网购实现;资金交易我们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或支付宝快速转账或付款;阅读我们可以通过电子书实现……足不出户、省时省力似乎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典型标志。同样,学习也类似,提高英语我们可以通过观看美剧、网络在线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答案。而网络虚拟社区——易班的出现正是为高校师生互动与学习搭建了一座桥梁,最终实现足不出户、知识精通。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可主要通过易班网的以下功能得以实现。

(1)虚拟班级的设置与互动。易班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班级功能,通过这一虚拟论坛,可以使每个注册的同学找到自己所对应的班级,同时可以帮助辅导员管理整个班级的大小事务,可具体通过话题、相册、网盘等方式来实现事务的通知、开展活动、资源共享、提交作业等。易班虽说是一个虚拟班级,但对其管理都应具备现实当中的管理思维与模式,在这里大家更具平等与公平的意识。这一环节也是对学生自身思想和品德的锻炼与考验,如果多数人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遵守网站的各项规定,并自我约束,就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所以易班的虚拟班级设置在无形中为高校学生上了一门生动并具实践性的思想政治课程。

(2)个人主页的管理与完善。在个人主页当中,可以对个人资料信息进行详细设置,当然也可以随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博客、学习心得与收获。其中你的分享会得到网路的关注度,也就是“社区”榜单,使个人内心具有一定的成就感,这与QQ空间所体现的功能十分类似。但关键在于它的针对性较强,主要以互相探讨、学习为主,所以这里对注册使用者的个人素质与道德具有一定的考验性,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这一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3)易班论坛。这里主要包括社区服务,如易班活动、新人专区等;大学时代,如外语学习、大学生活等;生活资讯,如流行都市、美食共享等一系列板块,在这里你总能找到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才能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与对生活的热情度,最终提高思想道德的层次与境界,只要我们多加留心,生生处处皆文化。综上所述,易班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先进性平台,解决日常学习问题的有效工具,开展各项活动的方便途径。各大院校也可根据易班的创新思路来建设适合自身的校园网站论坛,培养本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

三、总结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型的网络传播载体虽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但不能否认的是在网络优势下也存在着多处弊端。如网络信息更新的快速性极易造成信息碎片化与失真,直接扰乱学生的视听,用错误意识形态腐化青年学生的心智;将一些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偏差归结于国家意识形态问题,淡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影响他们对整个事件或某个人物的好坏判断,混淆视听。正确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挥网络传播载体展现其魅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本身的穿透性吸引青年人,感染青年人。网络上的一些极端化不良行为会对学生的价值道德底线造成一定的挑战。大学生正值迷茫的青春期,他们对事物的敏感性与判断力还有待提高,他们更是网络忠实的追逐者与拥护者,所以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如“郭美美炫富”一事就曾引起不少大学生的争相模仿,更有甚者会将自己的不雅照与视频公布于网络上,受到舆论谴责。这样的行为使学生严重忽视了个人价值观与人生观,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阻碍。所以面对丰富的新媒体传播载体,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做出正确、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认清事物的利弊与本质;另一方面,作为学生个人要不断培养自身的控制力,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使新型载体成为自己学习、提高的工具,而不是受其所控,失去目标、迷失自我。

作者:袁贵彬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6-01-22).

[2]马钦果.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载体[J].青年记者,2011(23).

[3]王强,朱惠斌.论微信息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学生网络互动社区易班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

[4]梁臻.利用“易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2(10).

[5]郭娜.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探讨[J].科技资讯,2014(27).

[6]严英.论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J].中国报业,2013(10)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优化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开放系统,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系统管理思想,而且其在新形势下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又是对这一系统管理思想的应用。以系统管理视野,分层设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实现“塑造完整的人”的价值追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优化问题的提出,是新的经济、社会、意识形态格局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有效性弱化问题的理性回应。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这种变化,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更要从教育目标层面做出整体谋划,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现实境遇下,运用系统管理理论的方法、观点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优化问题,不仅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生命力,还能够积极引领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系统分析

系统管理理论源于系统论和控制论,是重要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一,最早由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弗雷蒙特•卡斯特等人提出[1]。系统管理理论是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集各学派的优点于一身,寻求通用模式,以整体观来研究组织内部结构及其管理问题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一个组织是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合而成的;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并与周围的环境存在着动态的联系和作用。系统管理理论归纳了管理的整体性以及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并以强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为重要特征,重视从整体角度研究组织,向社会提出了整体优化、合理组合、规划库存等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开放系统,对于整个教育过程具有指导、协调的作用,其发展完善可以借鉴系统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可以看作是一个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3]。宏观上,这是一个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子目标组成的层次复杂的整体,通常称之为总目标或根本目标;微观上,总目标分解为了若干子目标。子目标虽功能各异,但它们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凝聚、纠偏、激励”的整体功能[4]。也就是说,每个要素抑或子系统都在自己位置和维度上发挥各自的特定作用,但它们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主旋律而产生出的协奏曲,从这个角度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鲜明的系统属性。系统管理就是要合理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过程,通过具体目标的各个击破以实现总目标的过程。系统管理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目标内涵拓展、实效增强的方法论基础。高度重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在系统管理理论的导向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进行学理论析与实践考察,切实将系统科学及系统设计方法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系统管理理论有利于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内涵。系统管理理论的精髓在于:任何复杂系统都是由各个要素组合而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的相对独立关系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环环相扣。具体而言,系统整体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各部分的综合功能。实践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合力不足,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没有得到共识。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解读要体现跟随形势而变的创新思维,不断拓展目标体系的内涵。第二,系统管理理论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是指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重点等问题,特别是信息化环境下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增强问题意识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危机预警、教育质量保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自觉地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别制定各子目标解决方案。这些举措的系统实施,有利于及时发现新问题,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系统管理理论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际效果。在系统思维框架下,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谈心、校园活动等常规形式,而必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对文化育人系统内各要素的强化、渗透、互补、重组,以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首先,建立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动员全校乃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建筑雕塑、自然景观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它们作为“静默的师者”对学生的审美思维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除了教师队伍,学校的工人师傅、驾驶员、宿管阿姨、食堂工作人员、清洁工也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彰显着学校的整体文化底蕴,对学生也有示范作用。从这个角度,通过组织、利益关系以及情感、文化的力量,对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行调控,最终达到各子系统功能的耦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而且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二、系统优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兴起,现代科技的“工具理性化”态势使人类的生存空间愈来愈被“物”的世界所填充,作为主体的“人”已被无情地分解为“碎片”或“单面人”,导致人类面临生存困境、精神危机以及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同时,渗入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教育等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集体主义精神、价值取向、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造成冲击,一定程度上否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和道德说教。作为一种“人之为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形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致力于人的精神生成、人性扩展以及实现人的完整性、价值性的任务。由此可见,在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核心目标基础之上,“塑造完整的人”应当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新的诉求。目标定位应遵循从“个人”到“个人的社会化”和“成为有个性的人”、再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价值序列,这符合马克思主义以“现实的人”为真正关注点的人学思想[5]。现代系统管理科学中的分层目标结构告诉我们,目标是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所构成的一个层次复杂的系统,不同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层次之间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协同共进作用最终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系统。系统内部层次性的缺乏不仅降低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操作性,广大师生都曾感到“目标过于高远、笼统、求全,而没能使其分成类别、层次、形成序列”[6]。以系统管理的视野,“塑造完整的人”的总目标应在整体与部分、同质与差异的互动关系中推进,同时糅合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统一整体性与层次性、兼顾广泛性与先进性,科学设计分目标。

(一)塑造“道德人”

“道德人”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体现,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具有法律意识、权利意识、道德精神并承担社会责任的人。传统政治思想教育是站在执政党、国家政权及其相应的政治原则的立场上,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历史重任。“道德人”教育则是要充分发挥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前沿阵地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培养法制意识、道德自律及政治人格,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道德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应聚焦时代课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社会共识问题、宗教问题、教育国际化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按照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座谈会讲话中的要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工作全过程,时刻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与坚定的政治信念,从体制机制完善、建设课程群,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塑造“知识人”

“知识人”即成熟理性而有文化内涵和专业素养,能够以独特的思想智慧促进个体生命的自我觉醒,并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克尽社会责任的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的知识人,以更好地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提供服务保证。在当今知识爆炸和学科林立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渗透到教学和社会服务各方面,不应仅仅让学生深入掌握某个领域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构建某个知识框架,并进行价值观教育。根据所属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时代要求培养出能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终生的人,推动“自由而全面的人”与高校专业危机之间冲突的有效和解。

(三)塑造“审美人”

从古至今,“审美教育”一直是中外思想家、教育家探讨的一个思想主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化意向,席勒的理论也指出,现代人要通过对艺术价值的追寻,来弥补天性中已经被破坏了的完整性,同时强调政治层面的要通过人的性格的高尚化,而性格的高尚化则只能诉诸艺术和美。人是身体、理性、道德、审美、精神、灵性的整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美引善”,使人在审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自我生成、自我解放与自我发展,并自觉朝向对人类永恒理想与完美人格的追求。因而这一层面的目标与“塑造完整的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反观当前的教育实践,学校审美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工具理性主义和目的论先行,学生中间存在缺乏审美认识、对此关注不够、缺乏对于生活之美与尊严的追求和培育。这三个层面的目标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并内在生成由低级到高级的序列,共同构成了纵向互联、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目标系统———以传递道德知识、价值准则为手段的“道德人”培养会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缺乏内化与调节的动力;个人全面发展也不只是依靠专业知识的掌握,因为一个人如果仅仅具有理性思维方面的能力往往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能力(能产生高级意志状态那一部分能力)的衰退;而塑造完整人格的质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与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等高级情感的综合作用有关,审美活动将是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层次性是系统的重要属性,正是这个属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存在塑造“道德人”、“知识人”与“审美人”三个层次的目标,这一目标系统中诸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从外部约束到内心自觉、从行为到理念、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结构。只有准确把握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联,运用系统的整体性和集合性原理,发挥整体合力,才能最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应特别注重整体性、协调性和层次性原则,否则会在其总体运行中出现紊乱和无序,使各种教育力量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相互抵消,出现总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相加之和的情况。

作者:蔡磊 赵丁海 乔学斌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维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2]杨柯.系统管理理论大师:卡斯特[J].管理学家,2007(10):16-18.

[3]陈秉公.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理论体系[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304.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2-18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4.

[6]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214.

第五篇:新媒体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摘要:

每种新事物的诞生,都会带来相应的挑战与机遇。新媒体时代既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高校辅导员合理正确地运用新媒体工具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路径分析

一、引言

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具活力同时也是思想最活跃、最不稳定的阶段。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迅速,高校学生接受新事物速度很快,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如果思想教育的时效性做的不好,很可能影响学生以及整个学校的健康发展,新媒体时代下,辅导员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工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负责者,可是自从中国高校扩招以来,辅导员的数量与学生数量的增长并不成比例关系。虽然学生越来越多,可是辅导员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1]另外高校对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不够深入,很多时候都是停留在表面,这样在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呆板与机械。有些高校辅导员缺乏从事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敬业精神,另外现在的教育环境相比以前更加复杂。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太大提高。[2]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思考

时效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毫不夸张地讲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性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为科学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可能,但是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评价标准、评价对象与评价方法上的困境。新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依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放在首位,如果不关注时效性,只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种任务,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永远做不好。

四、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新媒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新媒体时代以微信、微博、网站等为代表,这些工具和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有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它的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所以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媒介与载体,能够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虽然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获得了广泛欢迎,也符合了大学生张扬个性的年龄特点,它为大学生的观点表达、情绪宣泄提供了平台。

第一,创新性使用新媒体工具。高校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开阔思路,养成使用新媒体工具的习惯。辅导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的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如班级、团委、学生会、学院、学校等组织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展开讨论,定时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有趣和有用的。

第二,以新媒体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高校辅导员在利用新媒体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高校辅导员只要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监控的日常管理,建立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新媒体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新媒体行为就可以了。辅导员一旦发现对网络中的一些有害信息,要及时进行“消毒”工作,强化正面引导。通过谈话等形式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在高校中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媒体环境,营造一个完备的新媒体监管的体系。同时,大学生要提高新媒体自律意识,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强调大学生自己作为传播者的道德义务,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让大学生参与进来,才能使辅导员的教育更加有效。

第三,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创新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培养一支既具有了解学生思想、拥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了解新媒体的使用规律,又熟悉掌握新媒体传播特点、熟练掌握新媒体使用技能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高校要对思政工作者相关培训,同高校辅导员也要积极提高自身更方面的素质。双管齐下,高校建立这种高素质队伍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意义重大。

第四,发挥大学生优秀代表的号召力。大学生一般都有崇拜精神,所以学校可以从学生选拔和培养出骨干分子,充分发挥他们在现实生活与新媒体环境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大学中的“偶像”。大学生偶像要树立大局意识,本着事实就是的态度和严谨科学的理念,成为大学生群体的“领航人”,投入新媒体的引导工作中去。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中。在这种机制下,越来充分发挥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自我管理、自我开发的功能,同时这种方式与校方的管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也间接地强化了校方管理的权威性和公平。

五、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及时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时效性。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抓住现实中的争论焦点,充分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学校在注重实质内容的掌握外,也要注重这些教育内容表现形式的形象性、新颖性、使思政教育更具人情味、亲和力,从而增强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由枯燥的、单一的形式向生动的、有用的方向转变。

作者:白文正 单位: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庆典,李海鹏.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2]陈木龙.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求实,2011(2).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研究

[摘要]

思政的网络化是社会的网络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理论教育的网络化,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网络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已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高校思政的网络化的理论依据,在于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存的第二空间,也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场域,高校思政教育在网络中缺场,必然危机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比照现实世界思政教育体系,建立和健全网络世界的思政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理论;机制;保障

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经推动人类进入网络化社会,网络世界已成为人们生存的第二空间。社会的网络化要求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相应的网络化,这已经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201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截至2016年6月,在我国7.1亿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25.1%;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在这一青年网民群体中,各类高校学生显然占据较大的部分,而且他们是青年群体中的精英,也是当下和将来我国实现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承载者。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许多高校成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门队伍,偏重于实践教育、案例教学,利用网站、微博、微信、Mooc等平台把革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网络化,把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化等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对利用网络来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有深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内在规律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其效果有限。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整个国家的意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理论依据

(一)思政的网络化是社会的网络化以及教育的网络化的必备内容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生存和交往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以及交往规则及价值格局等都受到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刻冲击,社会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网络开放,隐匿,自由,虚拟等特点使得网络空间除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还充斥着各种暴力,色情,反动等垃圾信息,危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因此健全网络世界的思政教育体系十分必要,在网络空间里对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自觉抵御暴力、色情、危害社会政治稳定等信息。

(二)网络世界是意识形态争夺的重要场域

当今社会的竞争已经从现实世界日益延伸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世界各国都开始十分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也就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争夺网络领域意识形态空间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途径在互联网领域宣传西方价值观、意识形态等以在无形中摧毁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由于网络本身自由开放的性质,无法控制和管理的特点为西方各国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便利,因此网络世界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重要场域。浩海如烟的网络信息增加了国民明辨真伪,善恶的难度,并且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说过“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所以抢占网络空间领域,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我国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作为青年网络群体精英的高校学生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承载者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是时代的轿子,走在时代的前沿,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开拓创新。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有为祖国建设奋斗做贡献的决心和勇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意识形态竞争中始终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有效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具体机制

(一)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主体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的承担者,客体是主题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指向对象。”[4]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被教育者是客体,而在网络这个自由平等虚拟的世界里,教师的主体地位弱化,出现学生主体地位强化的趋势。因此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首先我们要高扬以教师为代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主体性强弱决定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师主体地位提高,积极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其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师生平等互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网络传输教育信息,学生及时对教育信息做出反馈,这样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

(二)全面涵盖高校思政网络化的教育对象

大学生是网络的主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往、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现网络现代化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网络化的必然要求。网络的出现打破了高校与社会之间的阻隔之墙,使得高校与社会链接更加紧密。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凝聚社会力量,构建校内校外共同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相互合作的作用。形成一个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依托的全面覆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三)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的充分网络化

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负面和西化意识形态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指明方向,所以我们要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网络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网络化。利用校园红色网站,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新形式上传到网络空间,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传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老一辈革命家优秀事例,建立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行。

(四)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组织方式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需要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深厚,计算机能力水平高的队伍。着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教师队伍,兼职辅助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实现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专业化、年轻化、高素质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与专业网络管理员通力合作的组织形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紧密结合,推动网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五)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方式和手段

构建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首先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明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职责,定期开展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培训。其次支持学生管理网站,引导学生使用网站。利用校园网站,微信等手机客户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言论,在互动交流中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影响;同时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参与校园网的维护和建设工作,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

(六)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评估和反馈。

高校建设网站比较容易,而使网站蓬勃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推动网络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将宣传,引导,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网站管理者要鼓励学生对网络运行建言献策,并定期总结校园网站、微博、微信、BBS等平台上的信息,及时回复反馈学生及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高校要引入考核激励制,定期对校园网站进行评估,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以促进校园网络更好的发展。

三、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化的保障

(一)加强高校计算机设施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高校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高校教务机构应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配备计算机和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随时随地的了解最新讯息和学生的网络状态;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除此之外,高校应积极安装监控系统软件,防止各种有害和反动信息进校园。高校通过对信息源的控制,让大学生浏览健康的网络信息。

(二)积极开发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内容

虽然许多高校都已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但大多网站内容单一,没有形成规范的体系。思想政治主题网站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主体思想为主线;大力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时上传国家重大热点政治时讯,将课堂搬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社区讨论,聊天群,微信留言讨论解惑。

(三)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资金投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资金投入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多媒体等硬件设施的引进,思想政治专题网站的维护以及网站的推送宣传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高校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来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参与到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中,形成依靠学生建设网站,支持学生管理网站,指导学生使用网站的机制。组织学生参与管理网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高校可以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在学校网站上开展理论宣传和学生互动沟通,建设内容丰富,形式有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四)定期开展教师网络教育的技术培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政教育最重要的力量,而教师更是思政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世界思政教育体系就必须培养出一支高素质,计算机技术水平高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高校思政教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十分丰富,但对于网络的运用十分的生疏,因此高校要定期聘请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思政教育教师可以熟悉利用网络开展教学工作,有能力单独解决各种基础网络教学问题;也能够不断丰富思政网站内容,使的网站更加生动有趣,更具系统化,规范化。

(五)打破时空界限,创新学习方式

建立系统的网络世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打破传统思政课上教学模式,突破了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时间界限,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保证。大学教学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教学模式,大学生仅仅学习教师上课所讲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建立健全网络世界的思政教育理论体系,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解答疑问。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世界没有时间的限制,网络学习是一种新的符合时展的新模式,也为大学生学习提供了学习保证。

作者:王康盈 姚伟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罗丽霞,李雪飞,王爱华.浅析中央四代领导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阐述[J].青年文学家,2009(2),47.

[2]彭伟,李刚.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3]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11.

[4]黄一玲,焦连志.网络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2(4)

[5]陈少平.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1.

第七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摘要: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在当今多元化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之下,政治思想观念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等,加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滞后和管理水平低下等因素,造成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分管理者因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忽视政治理论学习,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因此积极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路径和对策,是当下紧迫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建设路径;对策

新时期我国科技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进入深水区,世界趋向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都给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当代以九零后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前卫,主体意识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由于不能与时俱进,管理思想严重落伍,管理水平落后于时代变迁,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水平严重滞后。还因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缺乏思想沟通与交流,不了解当今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从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和管理队伍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工作实效等方面的建设,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在新时期遇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管理者的思想政治信念不坚定、政治立场容易动摇、缺乏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忽视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理论水平过低等。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环境影响,腐败现象也开始滋生慢长,如收受部分学生财物导致各种奖学金分配不公,学生敢怒不敢言,这种现象甚至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形象。现行高校干部人事制度也有很大缺陷,如用人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一些贪污腐化干部任人唯亲导致的优秀人才无法进入管理队伍。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思政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完善,但问题依然存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还缺乏整体性的科学规划。近年来高校都在选拔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担当起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他们学历层次高、教学业务强、思维敏锐、具有开拓精神,但是他们往往容易把精力都放在教学与科研上,从而导致管理工作上松懈,再加上他们缺乏明晰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思路,所以管理工作不到位。其次,管理工作存在效率与效果不兼容的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过于简单化和注重短期管理效果,行政化的量化管理忽视了管理质量和长效性,同时还难以顾全管理效率。第三、整体作战能力与承载任务不相协调,从个体管理者来看,管理者的素质和肩负的责任不相适应,有的缺乏系统的思政教育管理知识经验,专业化程度不高,职业意识不强,工作方式方法不对头,组织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第四、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和科学的运行机制。领导者往往以管理者和负责人自居,教师处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转换层,学生处于被严格管理的位置,因而严重缺乏人文关怀。由于管理没能进入高校管理工作的主干道,所以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好坏一个样,缺乏激励机制。还有思政教育管理的集权过于集中和管理缺乏抓手,从而导致管理各个环节相互脱节;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正面形象有待提高;管理队伍培育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步伐。

二、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路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本质,以学生为主体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依靠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教师这个客体,搞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归宿,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指导思想。首先,要强化尊重意识,尊重建设主体学生、尊重建设客体管理者,获得别人尊重是一种心理高层次的需求,获得别人的关爱与尊重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归宿感、幸福感和愉悦感,这样才会大大促进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尊重意识有助于广大管理教师客体心理认同感和个性的正向发展,作为领导者要尊重管理者的人格和权利,虚心接受他们提出来的建议、要求与建设措施。引导管理者积极参与管理队伍建设各项决策、决议和执行等各项工作,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保障他们的正当权利。其次,还要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来说,不仅仅是管理者,更多的是服务者,管理过程中注重育人。只有不断强化管理者的服务意识,才能让管理客体感受到管理队伍建设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从而主动接受任务和增强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最后还要树立柔性管理理念,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在管理过程中,注重柔性管理,可以化解更多的师生矛盾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和原则,密切关注管理客体的心理品质、思想动向、性格特征等个体情况,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文化建设,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更加卓有成效。

2、科学理论指导途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成果、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效率,促进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首先是系统论的科学指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自觉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管理功能的发挥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与外部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学生组织工作管理、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构成了统一整体,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应该坚持系统性准则。

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对策

1、统筹兼顾专职、兼职、后备多维力量,以加强管理队伍组织结构。作为高校应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需求,组织系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根据高校发展现状各目标,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和任务,有意识地调配人员和资源并合理配置,实现组织结构的科学设计与优化。按照教育管理组织设计的完整统一、分级管理、权责一致和精干高效四大基本原则,在组织结构上统筹兼顾专职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和后备管理人员等多维力量,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这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性和需求迅速扩大性之间的矛盾导致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力量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此高校除了一些专职管理人员之外还应该适当聘请兼职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可以来源于高校退休教师。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管理体制。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党务、政府、社会、专家、从业者多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创新工作。实现各部门明确职责,一岗两责制度,从不同角度搞好管理队伍建设工作,抓好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意识。在制定队伍建设目标规划时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首先确立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实行党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统一领导,包括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领导,这是建设队伍的关键。其次要发挥校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坚持校长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学校行政管理的全面负者制,充分发挥校长的指挥作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作为校长应该全面负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素质,积极抓好管理者的业务进修工作,以提高其业务素质。校本教研主要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展开讨论,研究对策。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之一。集体备课的目的主要是让老师们共享资源,就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做一些共同探讨和研究,最后设计出较好的教学方案。集体备课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展开的。横向就是教同一门课程的老师们一起备课,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本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纵向集体备课就是同一专业的老师在一起备课,研究课程中有重复和联系的内容。以便老师之间互相配合。确定什么内容由哪位教师加强,哪部分内容在什么课上略去,而在另一门课上加强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很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在新时期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管理,也有利于思政管理队伍管理质量的提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大力促进高校整体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步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走上积极健康的发展道路铺路搭桥。

作者:郎彩虹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顾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1).

[3]熊丽娜.浅谈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J].前沿,2012,(8).

[4]王静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J].民族论坛,2011,(7).

第八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实践

【摘要】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日渐加快,我国也逐渐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并且接受着通常只会浏览满足自身需求和利益的信息。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乐观,许多学生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逐渐失去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并产生厌倦,甚至于产生抵触的情绪。然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制定,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并且能够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理论;实践

所谓的可接受性,主要指的是生物进化到一定阶段后而产生的智能化反应的现象,也就是说智能化生物能够将所接收到的外部信息通过感官器官传达给大脑的神经系统,然后这些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经过处理储存下来,并利用一定的形式反馈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接受性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其进行准确的认识、理解与落实,便能够将思想政治的作用和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从而使其理论能够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同,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1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具体因素

1.1教育者

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具有非常明显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有着明确的活动状况。同时,教育者作为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传授者,必须要有足够强烈的思想政治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有针对性的信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1.2受教育者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要致力于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而努力,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还要做到对教育者的绝对尊重。高校只有对受教育者的地位足够的重视,使其主体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才能顺利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3教育内容

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教育者将有关思想政治的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作用。因此,其教育内容要具备一定的可接受性,并且还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政治价值,即通过接受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1.4教育环境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其教育环境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对教育者的引导,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开展。因此,高校只有保证教育环境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教育的目的,可接受性才能具备。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实践

2.1不断提高教育者的基本素养

教育者基本素养的不断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者基本素养的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另一方面,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关键。

2.2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做到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和教育者要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并且能够根据受教育者之间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从最根本上帮助学生接受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

2.3不断优化教育内容

实现对教育内容的不断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将人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反映出来。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内容的指导思想一定要十分的明确,并且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与补充,使其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有序开展,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2.4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显然,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校具备良好的教育环境,将十分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现如今,高校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并且不断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努力。

3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按照社会的具体要求制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十分的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当代大学生进行成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基本思想政治道德的养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不断的补充与完善,营造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其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综上所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是当代的大学生,并且通过运用一定的情感陶冶法来逐渐提高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本文通过简单的论述可接受性的基本内涵,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具体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充分的思考,从不断提高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以及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作者:董伯文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一凡.基于可接受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2]陈立军,何国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理论与实践[J].临沂大学学报,2013,03:14~17.

[3]李镜,孙旭生.可接受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研究[A].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2012:5.

[4]李金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理论与实践[J].神州,2014,14:133.

第九篇: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摘要]

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软件(APP)强势崛起,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该项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也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隐形”教育显得非常必要,使得发挥其隐形教育的强大功能也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是信息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的重大成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1]。如今大学生主要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高效便捷的信息交流,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大学生获取现代资讯、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渠道。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于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校想要培育杰出的人才,就得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因此,如何通过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各高校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

一、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对于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学者认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为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的目的。”[2]不同的学者对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的观点,但整体而言,“所谓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潜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它不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采用‘迂回’‘渗透’的教育形式”让受教育者沉浸在教育的氛围当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是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作用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双重特点,也有着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信息存储量大、信息存储时间长、全方位开放等优势。基于这些特点和优势,新媒体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快速高效的网络环境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步伐,进而催生了大学生做事情讲效率的观念。其次,人性化的网络平台和信息系统符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求,强化了学生使用新媒体作为求知工具的意愿,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生活品质。再次,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潜移默化的提醒着同学们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加快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在看到新媒体有着强大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也不可轻视其带来的巨大挑战和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工作系统,优化网络运行的监督机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的各项功能,是进一步做好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保障。

三、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状,也改变了高校教书育人的环境和工作模式,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隐形育人功能,创建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作环境是大势所趋。

(一)配备高素质的教师管理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应强化现代化网络教育意识,同时对隐形思想政治教育有整体性的理解和认知,并应具备良好的新媒体运用能力。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教师管理队伍应责任明确、分工清楚,在各自岗位上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和具体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各位教师应适时掌握新媒体的发展动态,了解网民学生关注的时事热点问题,最终运用网络语言,以引导、启发、熏陶等方式对其进行思想引领,使该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为学生所欣赏、喜欢和接受。

(二)建立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教育系统

通过建立新型网络系统,全方位开发新媒体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新媒体这一载体传送到学生中间。要设计好这一立体化的新媒体教育系统,需从几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和完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巧妙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板块,使同学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网络的运用中来。同时,将生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潜隐在网站的日常使用中,使大学生在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受到思想的熏陶,获得教育。第二,注重新媒体的普及,开辟手机作为新媒体的育人途径。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生运用手机上网获得资讯的现象越来越普及。因此,建立各层面的学生工作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关注有益于身心成长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创建有教育意义且能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型新媒体十分关键。第三,加强各类新媒体资源的宣传和利用。通过考察研究,了解点击率和使用率较高的网站以及各类手机软件,挖掘其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链接和推广宣传等方式,吸引大学生关注,使大家能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感悟和道德的提升。

(三)深入研究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与创新新媒体教育的方法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育人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而且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通过加强监管和制定法规等方式优化了网络环境,开辟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新媒体育人道路。大学生能够快速地吸收新媒体带来的正能量,整体思想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使飞速发展中的新媒体技术超越了高校教育的可控范围,就会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因此,开展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和创新教育模式,使新媒体成为行之有效的育人载体和工具。

(四)重视校园新媒体监管与网络法制教育建设

新媒体发展至今,各种各样的新媒体通讯和门户网站快速发展,如今网站和手机APP软件更是五花八门,不仅有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网站和软件,还包括一些、情色等违法网站和软件。但是,由于国家的正确舆论导向,加上强有力的新媒体监管和法制建设,使得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大都是正面、积极的,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思想认知的提高。但由于新媒体传播快、范围广,而且技术手段多样化,使得一些消极、错误、负面的思想和言论依然能够传播。在如此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尚未踏入社会,心智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干扰,从而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进行校园新媒体监管和实施网络法制教育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各高校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使用新媒体的道德意识,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引导广大学生文明上网。目前由于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教师真正投入到新媒体教育和监管的时间并不多,难以创建出有效的教育监管系统,因此,扩充这支队伍的力量是做好新媒体教育和监管的前提和基础。现在,许多高校都会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媒体推广等活动加强大学生文明上网、守法上网的教育。这样不但能教育学生在运用新媒体时注意道德原则以及必要的法制观念认知,还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引导,使广大学生加入到新媒体监管和教育的行列中来。高校里大学生有着很强的辨别能力和责任意识,经过学校的不断强化教育,这些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大大增强,进而内化为自身的一些优秀特质。学校可以通过这部分学生随时掌握校园新媒体的动态,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违法言论、错误观点以及不良信息进行及时处理,最终形成一种自学自管,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做好新媒体监管和网络法制教育是实施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保障。而要真正开展好这项工作,除了需要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以及教师的统筹监管以及教育引导以外,更需要大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形成一种相互监督,相互影响,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合力推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

作者:邓经华 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8-03).

[2]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第十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创新

摘要:

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文章从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表现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统一共同体中连绵不断文明史积淀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精华。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这充分表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在社会急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大学生面临更多元化的文化冲击和文化选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的强势撞击,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出现某种偏差,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式微。

一、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表现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态度

一是忽视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在社会急速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生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实际和个人化。他们更加关注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习得对自身发展的作用,而认为传统的文化知识对他们日后事业的发展没有帮助[2]。二是漠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涉猎。在大众传媒日益世俗化的今天,有目的地阅读是涉猎优秀传统文化最便捷和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据一些高校调查发现,“只有30%的大学生主要靠书籍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甚至在其读书生涯中有13%的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古代经典著作[3]。三是轻视相关传统文化课程。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内容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大学课程中非文科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大学语文教学及各类文化知识讲座。但在面对这类知识学习时,很多学生关注的是能否顺利拿到学分而非真正知识的掌握。在对大学生“喜欢通过哪种方式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的调查中显示,“听相关课程”只占到“9.4%”[4]。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成因分析

一是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近现代时期,伴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衰败,西方社会以其强大的自身影响力占据发达经济和生活方式的话语权。以美欧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兜售符合其自身国家利益的文化行为、文化价值,在中西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中,西方文化对放眼看世界,注重汲取多方知识的大学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强大冲击力。二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制约。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热衷接受新鲜事物,不断追赶世界发展潮流以及产生的思想文化模式,而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生发的土壤则无暇回顾,或对传统文化成果保持着一种固有的怀疑和批判的态度。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被割裂。教育教学是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应贯穿于学生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但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学生升学、就业等方面成效凸显,而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道德修养、人格完善等方面的长效培育则显得利益不足。从而导致大学教育内容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无法形成系统,被散落在大学语文、思想政治教育课等课程体系中。四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匮乏。市场经济的建立使人们更关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内容与自身价值之间的取舍关系及乐活的人生方式。大众媒体为适应普遍的价值取向过度宣扬经济财富、娱乐生活等内容,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展示在每天大众海量接受信息中则寥寥无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但在社会转型期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弊端更为显见,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引领和文化育人的作用。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在科技的迅猛发展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被逐渐边缘化,丧失了其应有的教化育人作用,使得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斗争时无法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思想给养。一是知识教育弱化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贡献。知识教育的霸主地位使大学生对科技力量对人及社会的促进作用感同身受。故大学生在对科技力量顶礼膜拜的同时会使自己陷入有知识无思想,有技能无文化的境地。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在思想意义的忽略阻碍价值判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们在爱国传统、道德情操、品德修养等多方面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自上而下灌输式的宏大政治教育忽视传统文化散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缺乏实际的文化体验,从而使学生忽视从个人修养等方面加强思想品质的建设和提高。三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衡量标准的失范限制教育选择。高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考核,更多以量化方式考察学生的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而德育的考察很难以定量方式呈现个人内心世界的状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磨砺和传承来奠定个人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来检验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否。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和个人自然更多选择更快带来经济效益的应用型知识,从而制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四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阻碍其价值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由于教育者的认识度及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度不高,使得高校未能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机制,即使偶有开展但实际效果却不佳。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由于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占据统治地位,文化教育逐渐由中心向边缘退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样如此。文化教育的知识传授和精神培养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效不佳。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奉行社会政治本位。以政治境界统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政治主导意识的传播,忽视对大学生立志、立德的人格关注,重视政治理论对象、概念、逻辑的建构和学习,忽视对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辨别能力的培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解释力不强。在传授方式上,重视显性教育效果,忽视隐性教育效果。教育者试图通过课堂讲授及试卷考核等方式让学生习得相关的知识和观念,但实质则窄化教学范围,削弱教学吸引力,使教学沦为专业课程的附庸。在功能判断上,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社会生活。教学中一种承袭传统之教的做法是继续政治研判的标尺裁判一切言行,回避丰富多样的社会现实,其意识形态收效就会大打折扣。[5]如果不能解决学生面对多样性社会生活时的人生困惑和疑问,思想政治教育的退场和沉默则会成为必然。在角色定位上,重视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实践。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成为教学客体。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无法与自身实际体验相结合,无法在社会实践叙事中重构自我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的资源整合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整合功能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高校各学科之间教学资源缺乏整合及高校与家庭、社会之间教育资源缺乏整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不能很好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旅游等丰厚资源,导致教育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四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如不能从理论高度给予学生面临困难的实际指导,则思想工作难以奏效。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策略

社会生活的发展及大学生自身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革除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一)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重视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学校不仅囿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信念执着之才,还应着力完成对兼有丰富内心情感、独立人格尊严和蓬勃生命力之全人的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要“育政”与“育德”合一,使学生能够明白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的重要性。

2.加强文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光荣历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立足点。学校通过加强文化建设,运用各类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发挥精神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和借鉴,为民族复兴构筑强大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动力。

3.建构文化自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不仅包括教育和意识形态功能,还应使学生从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后付诸具体的行动行为。在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构建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使命是全方面的、架构性的,使学生个体在教育中对哲学、文学、宗教、艺术在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给予正确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加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家国观。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民族的各个不同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虽有所不同,但不变的是以统一、稳定、发展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从儒家思想对“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描写到历朝历代爱国主义经典诗文的涌现,以系统化和鲜明化的特征感染、激励当代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挚爱之情。

2.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培养大学生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相统一的认知。通过公民教育、法律教育、文化教育等内容引导、修正大学生在维护法律道德、彰显公平公正、追求民主自由等方面的社会行为。

3.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生活在社会习惯和社会传统之中的现实境况。只有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近代以来社会发展脉络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认同,明确奋斗的政治方向。

4.加强文化艺术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教育是在鉴赏的基础上实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丰富他们的审美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达到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审美标准。

5.加强传统文化中情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情感观。传统文化一贯重视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说理方式。儒家核心“仁”思想即是爱人的思想,是对亲情人伦的热爱,是对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热爱。营造有爱、和谐的教育氛围,打破大学生自私、冷漠的情感痼疾,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1.重视教育过程的隐性化。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深藏在典籍纸堆中,还通过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浸润着中国人的情感、思维、行为诸多方面。每个中国人既是传统文化的塑造者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借鉴隐性教育持久和深远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也是关乎思维惯习、行为养成和价值信念的传导,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所启迪的是思想政治道德的智慧,所习得的是知识论与方法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7]。

2.重视教育过程的内省化。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向内的扩充性。将内省化的方式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相结合,通过内心的自我感悟追寻精神世界的自我超越与自由,建立强大、丰富、完美的个人精神世界。

3.重视教育过程的知行合一。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仅是习得真理性知识而是如何提升道德素养、塑造高尚人格。在内化为自身思想同时更需外化为身体力行的实践中。通过行动的自觉超越自身思想的局限,在实践中体验理想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四)搭建多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1.加强家庭基础教育。古人重视家庭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家庭影响同国家兴衰放在同等地位。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中第一堂课,家长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格对子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2.加强学校主阵地教育。古代先哲重视教化的作用,将学校教育作为“明人伦”地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好学校第一课堂主渠道的教学活动。同时通过班(团)会、人文讲座、学生社团、现代媒介等途径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价值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另外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用。通过入党仪式、庆典活动、校史展览等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将社会道德、个人品德等融于寓教于乐中。

3.加强社会教育系统建构。古人认为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政府职能的调控,社会企事业团体的配合,积极营造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社会风气。

(五)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就必须建构以人为本的导向机制。这要求构筑以学生为本体的有效评价机制,设置面向学生课程的指导机构并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知识的评判更是个人内化为德行外化为行为的真实体现,它无法短期内通过定量分析来获得。我们需要给予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激发其自身自我建构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评判的能力。其次是增设面向学生课程的文化指导机构。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编写贴近本校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关于思想、情感、行为等问题,兼容并包的教程,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及教学并检测其实际效果。最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素质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理论视野和授课技能,将优秀文化成果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意。

作者:谢莉莉 窦淑媛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96.

[2]陈晓芸.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综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汤耀平.“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6).

[4]石书臣,张杰.当代大学生思想文化素养状况的调查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

行政革新论文范文4

摘要:

完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造福煤矿职工和整个社会事业的重要手段,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煤矿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更新煤矿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观念,才能进一步带动煤矿企业的和谐有序发展。

关键词: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发展对策

煤矿企业作为高危行业,其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对象复杂以及业务活动技术多样化,特别是一直采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没有规范煤矿企业员工的行为,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给煤矿企业自身发展和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危害、煤矿企业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完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煤矿企业发展动力和煤矿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形象,规范员工行为。

1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1.1煤矿企业领导没有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煤矿企业领导的认识是影响和制约企业文化建设的瓶颈,尽管现在煤矿企业领导已经意识到了建立强有力的煤矿企业文化,但他们认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仅仅是高层管理者的任务,文化沟通的作用并没有在煤矿企业内部得到发挥,煤矿企业和企业员工之间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的结盟,也都需要煤矿企业文化进行沟通和合作,当前煤矿企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影响了整个煤矿企业的沟通和运行。

1.2煤矿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没有完美结合

我国当前部分国有煤矿企业为了达到企业战略目标,或者是特定的目的,会选择让煤矿企业文化去适应社会和政策的变化,进行其内容的变化。企业文化经常变化变更其自己的内涵,这样一来势必会缺乏内容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当然煤矿企业文化内容如果一成不变的话也势必会影响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煤矿企业在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也需要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创新和充实。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更是要提升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用学习型文化进行支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确保煤矿企业自身特色的条件下顺应当前潮流发展。

1.3发展过程缺乏体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沉淀,短期内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成效。现阶段煤矿企业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缺乏实践和理论,让煤矿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煤矿企业文化,也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煤矿企业文化发展体制和机制,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只有从煤矿企业管理、制度以及执行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完成企业文化建设,达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但现阶段煤矿企业仍是追求短期效益,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执行和制定的制定上都不够完善,严重阻碍了煤矿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

2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2.1更新煤矿企业工会工作模式推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只有煤矿企业工会组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作原则带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煤矿企业工会组织全面推动工会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以及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煤矿企业工会组织的工作模式,实现煤矿企业工会工作与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二者有效的结合,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现煤矿企业革新和煤矿企业发展。同时全面的工会工作模式有助于煤矿企业管理和煤矿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进而带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煤矿企业工会组织能够将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两者紧密地结合,做好煤矿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鼓励煤矿企业员工积极地参与到煤矿企业各项活动中来,解决煤矿企业内部一些矛盾和问题,使得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2.2转移党务部门的工作重心,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增添活力

党务部门作为煤矿企业内部的一个重要部门,在确保党务工作正常开展的状况下,进行煤矿企业工作重心的转移,将煤矿企业转移到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党务部门作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全面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坚持煤矿企业精神作为主线,让国有煤矿企业内部党员树立起煤矿企业形象和文化代表,更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发挥党支部在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储备能量和活力。

2.3健全煤矿企业文化制度,开展煤矿企业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也是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代用“制度”的色彩,是一种“软实力”。而想要推动和完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使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完善自身和健全自身的企业文化制度。煤矿企业文体中心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基层活动,鼓励煤矿企业员工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将这些活动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使其变成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丰富和填充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让煤矿企业文化在不断发展中深入人心,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完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2.4做好宣传工作,实现企业价值理念培养

宣传手段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进煤矿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煤矿企业利用现有媒介传播和宣传企业的价值理念,做好煤矿企业员工思想的统一,吸引人们能够严格按照煤矿企业的价值理念去工作和履行自己的责任。只有确保员工的价值理念与煤矿企业自身的价值理念相一致,才能实现煤矿企业更好的发展,当然煤矿企业也可以采取竞赛的方式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员工树立标杆和典型,为员工灌输企业理念,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结语

煤矿企业文化的深化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迎合市场经济,有效地提升煤矿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地方的不足,需要煤矿企业强化自身文化建设,构建一个机制,凝聚煤矿企业员工的力量,激发煤矿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弥补现阶段煤矿企业发展的不足,实现煤矿企业科学有序发展。

作者:高书燕 单位:兖矿集团文体中心文艺科

参考文献:

[1]张俊宝.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理性思考与实践[J].中国煤炭,2012,38(5):122-124.

[2]位贝贝.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与规律研究———以永煤集团城郊煤矿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93-93.

第二篇: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问题浅析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在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TPP协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必将进行必要的改革,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潮流中。

关键词:

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一、何谓企业文化及其发展历程

(一)企业文化含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以及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形象等的汇总。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曾经对企业文化有下面的描述:“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附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1]企业文化具有独特性、继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体性、创新性。

(二)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企业文化孕育于日本、成熟于美国,风靡了全世界。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日竞争模式比较促成的企业文化理论唤起了人们对企业深层软性因素的关注与思考。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版的《日本的管理艺术》(帕斯卡尔和阿索斯,1981)、《Z理论》(威廉•大内,1981)、《企业文化》(迪尔和肯尼迪,1982)、《寻求优势》(彼得斯和沃特曼,1982)被誉为企业文化“四重奏”,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之后,大部分的学者或经济学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不只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他们逐步延伸到对企业文化的应用以及量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企业文化在经济领域广泛传播,在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步凸显出企业文化的重大影响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及其存在的问题

企业竞争已经由单一的经济竞争时代转变为经济、知识、人才、文化相结合的竞争时代。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关注。但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在多方面存在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不足甚至缺失

尽管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并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认为只有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才是企业大事,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可有可无,将企业文化置于自然发展的状态,或者根本没有进行思想工作。长期以来,只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外在的形式主义来建设企业文化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并不能真正掌握企业文化的真谛,从而不能达到以文化促发展的效果,反而使文化建设肤浅化。

(二)企业文化形式重于实质

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中严重讲究文化形式,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搞形式主义,摆架子,然而这些并不能使员工真正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不能把企业文化转变成物质财富,长期下去反而会使人心涣散,只关心娱乐活动,怠慢工作,不思进取,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三)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脱节

不去实践的理论始终是一个空架子,不能转化成物质财富。很多企业花了很大功夫建立了一套企业文化,但并没有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贯彻落实,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文化建设方面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文化执行力大打折扣。

(四)企业文化忽略人本观念

虽然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力相当之大,但是员工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所以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员工,争取做到每个员工都积极参与。许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从头到尾都是企业领导者自己定义,忽视了员工的利益和发展,忽视了员工才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发展。

(五)企业文化同化,缺乏个性

文化冲击的现象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化不断发展,很多企业只是将外来所谓的优秀文化依葫芦画瓢强加于自身,这使得企业文化与自身实际不符甚至相背离,这样的文化不仅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反而会阻碍企业前进的步伐。当企业受到文化冲击时,不能将其拒之门外,也不能全盘吸收,要结合本企业自身情况,吸收借鉴,建设适合本企业发展的个性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是社会中的企业,外部环境是企业不能改变的,所以要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适应本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来适应外部环境。针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第一,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正如杰斯帕•昆德所说:“公司精神是将组织团结和凝聚在使命和远景周围的一套价值观,它是公司的精神支柱之所在。”[2]在建设企业精神时加入时代精神元素,向优秀的企业学习,突出个性,超越传统。第二,企业家组织和领导着企业的发展,是企业的中心人物,同时又是市场经济时代权威性的角色,从某种角度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和组织者,首先就自身而言,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文化意识,这样在工作时才能树立服务和引导的观念,掌握创造性的领导方式,自身作则,传播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其次,应重视高管团队的合作行为,提倡集体决策,坚持以愿景、使命、创新和关怀激励等为特征变革型领导风格,彼此之间充分、及时、准确地交换信息来修炼创新和权变的灵活型企业文化。第三,美国管理学家托•沃森指出,激励员工的力量和才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个人与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不能只注重领导层的权益,更应重视员工的发展,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尽可能多的员工的发展,以员工个人的发展推动企业整体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新员工进行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历史背景,增强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领导加强与员工的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在“人人是才”的思想指导下,给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各项活动,进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的职业素质和业绩绩效,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3]。所以,应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借鉴德日企业的管理经验,让优秀员工参与到公司治理中以此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第四,企业要想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取得一席之地,坚守陈旧的企业文化是行不通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可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贯彻落实企业文化的同时,传递创新理念,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加强团队学习,提高整体实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第五,加强虚拟企业文化的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企业无形资产增值和品牌效应放大,因而要求企业文化更具弹性。Martin指出:“与互联网技术有关的技术变革有可能催生我们的理论从未考察过的新的组织形式。这是一个极有探索价值的宝藏(虚拟企业文化)。”[4]虚拟文化具有特殊性,构建虚拟文化一方面要学习虚拟文化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另一方面要将虚拟文化与实体文化相结合,建设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虚拟文化。

作者:王尹贵 单位: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杰斯帕•昆德.公司精神[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罗争玉.论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互动[J].求索,2003,(3).

[4]Martin,Joanne.Organizationalculture:Mappingtheterrain[M].ThousandOaks:SagePublications,2002.

第三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前者能够凝聚职工,增强企业向心力,后者则可以促使职工认知能力得到提升,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如今的形势下,需要有机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以便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关键词:国有企业 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思想政治是核心内容,其能够帮助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尤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更加迫切地要求开展思想政治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则能够促使其经营理念得到完善,提高生产力。如果有机结合这两种软实力,那么就会产生更大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融合的意义

1.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

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帮助其正常运营;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将企业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出来,凝聚员工,促进企业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员工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帮助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科学认识企业发展,增强归属感。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不断学习和努力,构建学习型的集体,将企业文化中的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理念体现出来。因此,要将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下去,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二者的融合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通过有机融合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促进企业发展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员工能够轻松愉悦,且保持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努力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借鉴了很多先进的西方文化,但是也有一些不良的文化涌入进来,包括拜金主义、虚无主义等,制约到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因此,就需要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以便帮助员工能够对西方腐朽思想文化自觉抵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3.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国有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

企业文化能够从思想层面上来凝聚和规范员工,促使企业的经营业绩得到提高,确立优质品牌形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大力宣传,核心内容是开展员工政治教育,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教育等都是其重要承载。两者互相促进和作用。如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只有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和探索,有机结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方能够获得发展。而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于企业文化建设中,仅仅依据物质手段或者行政干预措施是无法解决这些矛盾的,需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不断进行沟通和调整,科学处理这些问题。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策略

1.对企业精神努力塑造,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得到增强。

在长期运行中,企业精神能够有效地导向、激励与凝聚职工,确立全体职工都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能够努力维护企业名誉,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积极塑造企业精神,结合企业的发展历史以及具体情况,来有效提炼、宣传和教育、凝聚企业精神,以便能够让广大职工都认可和接受企业精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找准关键点,有机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企业个性以及职工价值认同,构建的企业精神能够将企业个性色彩体现出来,同时,职工精神需求也能够满足,这样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方可以得到有效激发。此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需要大力渗透企业精神,让广大职工遵循企业精神中的条文和规范来开展工作,增强企业向心力。

2.大力宣传企业形象,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支撑力得到增强。

社会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印象与评价就是企业形象,其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情况,代表了企业信誉,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服务质量、职工队伍风貌、人际关系等,通过对企业形象良好塑造,企业筹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职工士气得到激励,促进企业发展。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充分发挥企业形象的载体作用,科学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以便促使企业形象得到良好的塑造,将其个性色彩体现出来。在文化建设中,将大众传媒积极利用起来,借助于各种公关活动,如产品展示会、新闻会等,将企业形象树立起来,这样企业内部凝聚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在企业形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职工形象,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积极发挥出来,提升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与业务技能水平,对企业职工形象大力塑造。

3.深入开展企业制度建设,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保障力得到增强。

在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制度建设,其也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通过制度建设,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性也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就需要重视建章立制工作,将企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管理体系大力构建和完善,借助于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保证各项行为与企业理念与价值观所符合。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规律,升华为理性认识,树立职工认同,以便对企业生产经营实践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4.满足文化需求,促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得到增强。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积极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于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避免呆板和枯燥,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能够帮助职工之间以及职工社会之间有效地沟通,将激励、鼓舞以及凝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统一认识,提升觉悟,将团结协作的精神氛围树立下去。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为了促使职工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时展的要求,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和方式大力丰富和创新,让员工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在一系列活动中,深化认同企业思想观念、企业精神以及行为方式等,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推动国有企业获得良好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和互相补充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需要有机融合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和思想态度,能够朝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断努力,推动国有企业获得更好的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孙红 单位: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周萍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3,4(10):123-125.

[2]骆华秀.探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5,6(12):55-57.

[3]马锐.探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5,7(12):66-68.

[4]王艳东.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6(19):133-135.

第四篇: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摘要:

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的新常态,钢铁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创新,推进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获得持久深层的发展动力,真正走出一条整体效益不断提升、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创新;企业文化;实践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提炼,存在于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企业准则、企业形象等方方面面,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又不能简单地复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导向、约束、激励、辐射、品牌等功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既是管理理论,更是创新实践,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钢铁行业正处于“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的新常态,钢铁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长期微利、环保压力沉重、资金链紧张等多重压力,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钢铁企业,其原有的管理模式、经营机制、思维方式等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因此,钢铁企业创新推进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和企业特色的文化建设,是企业获得持久深层的发展动力,真正走出一条整体效益不断提升、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在支持和动力源泉。

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目标导航。

在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钢邯钢始终以满足广大干部职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既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符合人的发展愿望和要求,又要保证企业文化建设追求高尚目标,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统一规划、协调推进。

在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河钢集团统一指导下,由河钢邯钢企业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部署,充分整合利用公司文化资源,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培育文化理念、配置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等文化建设事务进行指导和协调,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水平。

3.合理继承、持续创新。

在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河钢邯钢五十多年发展历程的文化积淀为根基,通过不断地梳理提炼,挖掘公司的文化精髓,发扬光大优良传统,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和特质,实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保持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提升的强大生命力。

4.全员覆盖、管用实用。

在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钢邯钢始终坚持以广大职工为主体,用广泛参与获取共识,用素质养成培育文化,把是否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实现,是否有利于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是否有利于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是否有利于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否有利于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作为企业文化创新推进效果的评价标准,防止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搞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保证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特殊功效。

三、河钢邯钢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成效

1.以领导干部为引领,树立“管理者首位”思想。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扮演着“掌舵者”“领头羊”的角色,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倡导、引领、推动的作用。河钢邯钢要求领导干部,尤其是高层领导树立“管理者首位”思想,在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中,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明确角色定位,勇于承担责任,身体力行,用自身优秀的价值观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和带动广大职工,成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生动实践者、重要推动者。

2.以理念更新为主导,不断梳理提炼企业核心理念。

始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立足于管用实用,按照河钢集团企业文化全面融合的要求以及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特点,对核心理念进行“升级式”的创新与提升,组建了创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智囊团”,广泛征集新理念。经过领导干部、管理人员、青年代表、一线职工等多个层面参加的13次座谈会和两次研讨会,反复讨论、修改和提炼,并在公司职代会上征求职工代表意见,最终实现了企业文化核心内容的全面提炼和系统表达,内容上更加突出了符合卓越绩效模式、兼顾相关方利益的市场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形成了导向正确、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

3.以形象建设为途径,增强文化的实践性。

严格按照河钢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总要求,结合公司在具体应用中的实际,编制了《形象识别系统应用简明手册》和《色彩规范》。手册对基础系统、办公系统、公关事务系统、环境系统、广告系统和交通系统等制定了详细标准,为基层单位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贯彻公司企业文化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标准。以《色彩规范》为基本标准,开展了“三项规范”活动:规范标识,做到了“有区必有牌、有牌必规范”;规范色彩,做到“同类同色同标”;规范文化设施,坚持做到“少量精致、大气协调”。“三个规范”有效地将企业视觉形象建设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4.以“管用实用”为原则,增强文化的深植性。

河钢邯钢企业文化建设在不断赋予核心理念时代特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切合企业实际的“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软实力”催生出良好的“硬效益”。积极发动基层投入创建,指导二级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在集团企业文化的框架下,积极探索创建执行文化、安全文化、学习型组织等企业延伸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切合实际;创新开展文化培育和实践、企业文化建设方式方法创新等活动,将贯彻落实核心理念转化为各单位的实践活动,使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更广阔,内容更丰富,操作更简捷,方法更实用。大力实施6S精益管理工程,陆续形成了以模块式推进为主要方式,以采用前沿管理技术手段为特征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在强化管理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各专业系统树立文化培育理念,进一步加强了具有业务特点的专项文化建设。

5.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文化的凝聚性。

企业文化的积淀性、传承性和凝聚性等功能,需要通过有效的载体,才能更好地发挥,产生积极的影响。河钢邯钢始终注重把文化融入主题教育活动,以活动彰显文化,使文化与活动交相辉映,起到了良好的推进效果。以打造“德能双馨”的职工队伍为目标,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以岗位练兵、岗位创新、岗位成才为主要内容,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素质提升。河钢邯钢建成了河北省第一家职工创新基地,河钢邯钢脱子林维修电工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5名职工被授予“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称号,5名职工分别获评省管优秀专家、省“巨人计划”领军人才、省“三三三”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强化现场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环境建设,按照“钢城+绿网”“生态+园林”的总体定位,打造绿色钢企,形成了“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生态型格局。大力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职工”活动,把学雷锋活动的时间,从每年的3月延伸到一年的365天,把学雷锋做好人好事的内容,拓展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组织典范故事示范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小故事,为职工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和追赶的标杆。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明确,形式新颖,职工喜闻乐见,为推动公司中心任务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

6.以文化活动为催化,增强文化的认同感。

河钢邯钢完备文化阵地功能,建立了以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公司工会、离退休管理部等主要职能部室为主体的企业文化服务体系。在各生活区、大学生公寓加强文化设施、图书馆等建设,修建了大型职工服务区、俱乐部、体育馆、游泳馆等文体活动场所,为广大职工接受文化服务提供了便利;修建休闲健身广场、篮球场、职工图书室,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在厂区、生活区建立了文化培训基地,设置了宣传栏、宣传橱窗;同时,建立了离退休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满足老同志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年举办迎春长跑活动,已经持续了36届;举办羽毛球、篮球、排球、毽球、拔河、游泳、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职工体育运动会至今已举办了10届。多次选派优秀体育人才参加全国体育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河钢邯钢被授予“全国基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工体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满足了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使广大职工在健康快乐的文化氛围中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以组织部门、职工医院、团委系统及离退休管理部为代表,成立了党员、医务工作者、青年、离退休老同志等为主体的多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伍,广大职工自发踊跃地参与,坚持为福利院、孤寡老人、儿童送爱心,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功能完备的文化阵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了强有力的催化作用,文化凝心聚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作者:武红素 单位:河钢邯钢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陈卫刚.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J].法制与经济,2011(06):81-82.

第五篇:铸锻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铸锻是制造业的基础,企业要发展,尤其是在经济紧缩的现状下,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文化,“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才能更快赢得生机、走出低谷。本文立足铸锻类重工制造企业,指出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企业文化建设构想。

关键词:

企业文化;铸锻企业;建设

关于企业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制造业基础的铸锻业亦不会例外。

一、铸锻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铸锻是制造业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各行业都离不开铸件,从汽车、机床,到航空、航天、国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等等都需要铸件。企业要发展,尤其是在经济紧缩的现状下,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文化,“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才能更快赢得生机、走出低谷。

二、铸锻企业文化的现状

1.企业文化建设大同小异。

铸锻企业作为大型制造业一员,企业文化在建设中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企业文化缺乏创新精神。在建设企业文化中没有向大众展示出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个性,过于模仿成功企业的文化建设,没有结合公司的自身情况。同时很多企业在建设各自的企业文化时,缺乏应变能力,导致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脱离时代,影响到企业大规模的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过于表面化。

铸锻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很多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忽视企业文化的本质建设,把企业精神文化的建设视为文体活动的开展,仅仅只是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走过场、搞形式、做表面文章。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质感。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及和谐文化。只有这五个文化在建设过程中相互协调、循序渐进,才能够完善企业文化的建设。在这五个文化中物质文化处于基础地位,制度文化是链接纽带,精神文化是建设的核心部分,行为文化是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和谐文化则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保证。

三、铸锻企业文化建设构想

1.物质文化方面。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1.1生产环境的改造。

铸锻企业现阶段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生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员工的情绪与心理。企业如果绿化好、厂容美、环境清洁整齐,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而且可以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以我公司为例,绿化方面,公司建有草坪31,020平方米,近三年新增约10,000平方米,并增添了草坪自动喷灌设备。三年增加水蜡篱122平方米,乔灌木5,860株。办公楼内的绿色植物千余株。另一方面公司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绿色制造。安全工作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管控能力,加强第三方管理,加大考核力度,重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注重班组安全建设,促进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1.2文化设施建设。

人有多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精神需要。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建立和完善员工的文化设施,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是许多优秀企业的重要物质文化内容。应完善深化和完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手册》(CI手册),并根据手册进一步统一企业标志、旗帜、歌曲、徽章、色彩等多种企业标识;规范公司及各部门简称,规范公司车体外表,规范办公设备、办公器具,设计并规范员工着装款式及色调;统一企业宣传标牌、广告牌的装置规格;在生产车间、办公楼、会议室等处制作大量企业理念的牌匾、图板、灯箱,使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企业文化的感染力;充分利用公司刊物、电视、电子屏、OA办公系统、公司网站、企业样本、活动室等文化载体和阵地建设,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

2.制度文化方面。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国内的铸锻企业是目前为止与两化融合还有相当差距,因此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这一要素是绝对的主力。建设“以人为本”的完善的制度文化尤为重要,形成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以“制”治企、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的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让制度成为文化的载体,使员工在思想上逐渐完成从“要我遵守”到“我要遵守”的升华,在行动上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跨越,使企业日益与国际管理接轨。

3.精神文化方面。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国内的铸锻企业中,年龄结构相对老龄化,让这些在生产一线的工人骨干从了解到接受到与企业精神融为一体,确实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司应立足“以厂为家”的核心理念,建立具有特色的企业理念(企业宗旨、企业愿景、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等),并深入贯彻宣传,使企业的宗旨、愿景、战略、人才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和行动口号深入人心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认同,公司应继续通过赠书、厂报及电子屏的宣传等活动,在员工中持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大力提倡和弘扬“三种精神”,即: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井冈山精神”;勇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长征精神”;忘我拼搏、埋头苦干的“铁人精神”,用红色精神引领思想,激发斗志,团结全体员工努力实现“兴企业、富员工”的梦想。

4.行为文化方面。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铸锻企业中的工人占比超过半数,工人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是企业在行为文化执行上的短板。推进行为文化主要是规范礼仪、仪式、会议、公司活动规格和标准;抓好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通过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和群团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并完善《公司员工行为规范》,选树和宣传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典型反映公司的文化品位,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员工“三德”标准和良好行为。

5.和谐文化方面。

“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现阶段国有铸锻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企业体制机制的变革,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大范围、大力度地在职工中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企、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树立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近年来,一些铸锻企业也已经意识到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提升企业文化涵养的过程中,内部要从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出发,结合实际。从上到下贯彻落实。外部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尽快帮助企业走出经济低谷。

作者:颜翠翠 单位:沈阳铸锻工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凯.关于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索[J].文化新论,2013(03);

[2]崔顺贤.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实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1).

第六篇: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探析

【摘要】

文章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归纳了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推动作用,指出了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分析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利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的途径,以期使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相互促进、紧密融合,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企业发展;企业文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竞争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企业发展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巨大压力。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必须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但要注重提高“硬本事”,还应该不断提升“软实力”,全面提高企业综合实力,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部分。在企业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自我核心竞争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越来越注重。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进一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应有的作用,不断丰富、完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团结员工、凝聚员工、激励员工,企业核心竞争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企业才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而建立的一整套被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可并遵守的、对本企业共同的认知和信念。企业文化内涵可分为三个层面: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层,表现为企业员工平日所表现出来的工作习惯和思想观念;中间层是制度层,表现为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结合自身实际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核心层是精神层,它是指导企业一切行为的思想,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精神源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会在无形中渗透到企业员工意识领域,成为引导员工实践行为的“灯塔”和“指挥棒”;二是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然经历长期积淀、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企业文化会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发展扩张、企业管理模式的变迁创新而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升华,进而促进企业发展;三是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程度最大,特别是企业文化形成的初期,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引导和推动,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战略思想和价值理念往往会成为早期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四是企业文化必须得到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应是广大员工所共同遵守、追求的价值理念体系,如果员工不能接受和认同,则难以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无法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处于企业管理最高层次的道德、思想领域,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都是企业管理中的难点。但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管理方向,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塑造成功的企业形象,充分发挥企业品牌优势。

(一)引导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内部员工的智慧结晶,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企业文化为企业经营管理指明了方向,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重要基础。因为企业文化中包含了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而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都应以这些价值理念为基础。简而言之,企业管理应当是企业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任何脱离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策略都会因与企业价值理念不符而难以取得成效。此外,企业文化已在企业员工心中落地生根,决定着员工的共同行为方式。因而,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必须与企业文化相匹配、协调,才能确保企业战略和管理与员工的价值取向相一致,才能将员工团结起来,推动企业发展。如果企业员工行为或价值取向出现偏离企业管理目标的情况,企业文化将会发挥引导作用,使其思想、行为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二)提升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的,汇聚了企业广大员工的思想理念。企业文化能够通过具体发展目标的制定过程,使企业内部员工达成共识,进而把企业内部成员更为紧密地聚合起来,形成一股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这种力量的凝聚和感召下,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内部发展阻力有效减少,企业管理者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也会十分顺畅。企业文化对员工精神方面的凝聚作用是强大的,对企业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激励约束

优秀的企业文化关注内部每位成员的个人价值观和修养的提升,展示出较强的人文关怀。例如,美国企业的文化大多倾向追求自由、释放个性、敢于拼搏、不断进取,在这种文化引导下,员工的特质是敢于创新、个性独立。再如,日本的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如家人朋友般的无微不至,将企业视为家。这种文化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个人修养,极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效果上看,美国和日本企业的文化各有特点,但都有效地激励了员工,提升了员工的能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企业文化在推动现代企业管理成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显示出其对管理行为所具有的强大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自觉形成的有规则的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是企业文化的内在约束性作用的体现。企业文化的约束性要求促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增强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更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塑造品牌形象

企业的品牌形象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拥有好的品牌形象,就会有一些客户主动找上门,由此使企业业绩有所提升、收益有所增加。企业的经济实力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形象的两大重要基础。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有助企业提高知名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更具生命力,进而企业品牌形象就会大放光彩。因此,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同时有效地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和企业经济实力联系密切,当企业经济实力足够强大时,就可以从容地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企业文化为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增加企业收入,继而企业经济实力又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适应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就应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战略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建设将会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企业文化一般是由企业管理者予以设计,此后在企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体现和固化,特别是由企业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实践和发展,进而使企业文化得到宣传推广。在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从而使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更好地认同和接受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制度管理要求相一致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通常不会关注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以符合企业管理制度为准则,使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管理制度要求,与管理制度一同为企业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就应该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并优化完善自身企业文化,在根本意义上推动企业的发展变革。

(三)企业管理要适应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以及员工基本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种关系相互协调才能够促进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建设企业文化不但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变革发展方向,也要对员工的基本利益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对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变化。

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还缺乏实质性认识,相当部分企业所追求的企业文化较为空泛,缺乏支撑,没有创新性。我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追求短期利益,难以形成优秀企业文化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追求,但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常常过度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战略利益。作为企业的“软实力”之一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时间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企业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忽视企业文化建设,进而导致企业文化以短期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使得企业文化氛围存在短期逐利的不好风气,最后导致企业员工产生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思想意识,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二)过分强调制度约束力,团队凝聚力不够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通过认同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激发员工工作激情,增强员工团队意识,营造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对这些方面的内容重视不够,往往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力,导致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影响团队合作。

(三)缺乏正确认识,企业形象建设差距较大

企业形象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外在体现之一,是企业精神面貌的展示。企业形象不仅包括企业硬件设施,还包括企业内部的文化环境。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促进企业经济效率提升。但是相当部分的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形象的内在含义,简单地认为干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就是好的文化氛围,而通过强化制度而牺牲了员工个人利益去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五、科学建设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珍贵精神财富,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

(一)坚持人本管理思想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纵观优秀企业,我们可以看出成功的企业都将人本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如阿里巴巴、华为公司、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等,这些优秀企业的掌门人都是运用人本思想塑造企业文化的高手。关爱员工、尊重员工,从人的角度经营发展企业,才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管理工作有序合理的进行。

(二)促进组织架构升级

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建立健全与自身企业文化相契合的组织架构。为了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现代企业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以确保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都能够稳步有序推进。我们可以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将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方面和各个环节,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改革低效率部门,促进企业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架构,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三)高度重视员工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持续加强企业人才资源建设,企业如何才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是企业管理者不得不直面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企业人才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人才之所以来到企业,除了其能够获取的经济报酬之外,他们最看重的是企业的文化氛围是否符合自己的发展。如果企业没有好的文化,不重视员工发展,员工就会产生消极心理和态度,使得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感和归属感,因此企业要对员工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积极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坚持人本管理理念,不断增强员工归属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激励他们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四)推动企业文化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导致了企业文化差异的体现。所谓企业文化创新,就是当周围环境变化时,企业应根据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和调整共同价值观的过程。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优秀的企业会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自我变革、改革发展,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而言,无论目前有多么强大,倘若它的企业文化停止不前,企业也终将溃败。

(五)提高全员企业文化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依靠广大员工,只有全员的企业文化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文化才会有更好发展的“土壤”。一是要让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与员工共同商讨企业文化建设相关事宜,让员工全程参与并产生荣誉感和责任感,以便让员工更好地认同企业文化;二是加强员工培养。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不但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收益,也有利于员工自身成长和发展,大大增强员工的荣誉感,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三是注重与员工的沟通交流。通过不断的交流反馈,可以增进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情况的了解,及时掌握员工的想法,并对员工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企业的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作为一个企业的灵魂,在凝聚员工、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孟永章 陈阳 单位:北京天恒正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太古(北京)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黄敏珍.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5).

[2]王朝圣.基于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作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

[3]卢希悦.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4).

第七篇:老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

本文就老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怎样搞好老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个人见解,让企业文化在老企业真正落地,成为老企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老企业;企业文化;动力

好的企业文化,对外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士气。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企业就有了美好的远景,企业便可梦筑于踏实。为此,任何一个企业,不管企业经营者是多么优秀,如果未来远景不清晰,或在企业成员之间得不到透彻的理解,那么这个企业势必没有前途。对此,笔者对我们老企业的文化建设产生了一点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老企业的文化现状

在目前的老企业中,职工的人数多,离退休人员较多,企业负担重,特别是员工的文化素质相对新厂偏低,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素质普遍跟不上快节奏的步伐,闭关自守相对严重,从而导致文化上的差异较大。使得传统的东西不知不觉地在时光的飞逝中失传,这种无形的文化在岁月中慢慢丢失,让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实在让人困惑。特别是老企业在人才流动上相对新企业滞后,从而导致人才在企业内部很难流动起来,由此而导致的是人才的消极和懈怠。由于以上原因,老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得不到很好的传承,新人又出现消极颓废的状态,从而导致新的文化和老文化之间不能很好衔接的局面,由此引起企业活力的僵化。如果企业的员工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话,企业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让企业文化真正在老企业落地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运转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经营思想、价值标准、企业作风、传统习惯、道德伦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有机整体。建设企业文化,运用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多方促进企业发展,正成为我们企业领导的共识。在当今时代,如果说没有文化的企业是闭关自守的企业,那么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更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普遍共识。作为老企业,如何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关键在于,老文化和老的传统与新时期文化的结合,为此,企业应多安排老同志与新员工一起多沟通,我们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让新老文化共用贯通,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不至于断层,文化才具有生命力,企业才富有无限的生机。当然,企业文化不是单一的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关键是要让新老员工对她的一种认可,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去尊重她和共同呵护她,让企业哲学深入人心,让外界对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得到提高。从而使得文化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当然,这离不开企业领导在文化建设和宣传方面的带头作用,只要领导带头,员工支持和领会,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贯通,加强人才的流动,激发员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想必文化落地不是句空话,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三、让企业文化作为老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笔者认为,要让企业文化作为老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应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进行的同时应关注以下关键点:首先是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开发上的贯通。因为,企业的竞争主要还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企业凝心聚力的较量。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一个坚强的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础条件。要把企业众多名员工凝聚起来,光靠诱人的金钱是不够的,这使得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在人才上加强流动,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作为老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塑造一个精神饱满的员工队伍。企业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最主要是对人才的一种认可,并关注个人才能的发挥,让人才用在刀刃上。其次是企业文化应与学习组织相融合。因为,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转化过来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实体,学习成为企业的生命力显得更加重要。企业要生存与发展,特别是一个老企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化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再次是企业文化与创新要贯通。如今企业的发展,创新成为关键的环节,但是创新与风险是并肩同行的,这就需要我们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创新的开拓性企业文化,让广大员工以形成不畏风险、并肩作战的良好氛围。

四、企业文化与自身的关系

作为一名老企业的员工,要让企业文化发挥其无形的作用,我们必须摆好自身的位置,使自身认识到: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为主,时刻摆正自己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壮大发展,将自己与企业同生死捆绑在一起,因为企业兴衰是我们的责任。把自己的形象时刻代表着企业形象来体现,日常的基本礼仪共同遵守;在工作中全心全意热爱工作,把对企业的忠诚作为无价之宝来表现,让我们将敬业作为一种好的习惯,工作上要更加热情,要表现出今天比昨天要更努力,不向外部透露企业机密,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有无限的生机;同时要搞好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跟上司协调好关系,跟同事协调好关系,跟外部协调好关系;搞好团队精神,增进相互的协作能力,因为,没有团队精神的企业是无凝聚力的,任何时候都需要团队精神。

五、总结

行政革新论文范文5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目的性———唯利是图

笔者对一些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做过产品促销员、宣传员、以及餐厅的服务员等。在被问起为什么要参与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都回答的比较理性,比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等,还有的同学回答的比较直接,他们毫不避讳的说做兼职或者实习就是希望能够多赚一些钱来替父母分忧或者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加充裕。可是有的学生却一味的盲目的追求钱财,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非常少,如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失去了理性,利令智昏就很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在我国,一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误入非法传销组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高职学生多数缺乏社会经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容易受骗上当

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多,对于社会上的很多事物分辨能力不足,同时又比较缺乏相关方面的指导。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在做兼职或者实习的时候对用人单位缺乏提防,轻易地相信他们的许诺,最终付出的劳动和辛苦得不到兑现,却无处申诉。另外,社会上还经常有这么一部分人,利用大学生的防范意识差的弱点,以较高的薪水和待遇引诱大学生为他们打工,让他们做很多很繁杂的工作。这些人采取奸诈的手段不与大学生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与实习协议。这样,在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之后,由于没有法律依据,他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大学生大部分都年轻气盛,处理问题争端的方式往往会有些偏激使得问题处理不当,甚至还可能对他们的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二、造成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不科学

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机制是推动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大部分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来负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没有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只是由辅导员做一些简单的安排。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大学生实习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办公室的负责人员大都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也很不科学。笔者认为学校应该从确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题与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实践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应该有具体的人员负责相应的工作,使得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有迹可循。真正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作一项培养方案来实施。减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隐患。

(二)教师对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的指导不够

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自我知识结构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形式。当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去的时候,也为他们的老师增添了一份身为师长的责任。作为我们年轻教育工作者,虽然有工作的热情,缺少处理有的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我意识到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以便于更好地去为学生服务。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安全工作分析

(一)加强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增强学生、学校、社会的安全责任意识

大学生之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安全方面的问题,除了社会的复杂性与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结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安全意识。同时,如果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宣传工作到位了,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还可以提高学校对于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只有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积极地开展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宣传工作。是培养学生成功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二)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

参加社会实践的高职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学生,他们都具有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要做好高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安全工作,最终还要通过学生自身来实现。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安全的重要性,他们才会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充分地认识社会实践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有利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自我健全意识。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实际上就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化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社会公民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基本的社会意识,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的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对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制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为担当新的社会角色做好心理准备。

作者:李奕 单位: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二)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

目前,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模式多种多样,已形成一个政府明确责任、社会广泛支持、家长重视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环境的多种社会实践模式;如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双元式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模式;如校区、社区、科技园区融合与联动发展的三区联动模式等。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可和重视不到位,更多的是敷衍了事,忽视了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规划,没有发挥大学生的实际优势,没有注意到真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教育和锻炼的特殊重要性,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性。同时家长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重视也不够,有些家长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解的失误,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不务正业的活动,纯粹是为了游山玩水,有些家长怕他们的孩子吃苦受累,所以并不予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表面上开展的是热火朝天,轰轰烈烈,而实际上只是一少部分学生在真正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投入非常少,而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耗资巨大的项目,在实际的开展运行过程中,只能以压缩时间、减少费用开支、减少社会实践参与人数等方办法来满足实际的正常运作,很多高校通过对重点实践队扶持的形式来开展运行社会实践活动,并加以报道宣传,但是却忽视了大多数没有正规组织形式、没有足够经费支持的自主社会实践活动。

(二)实践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

由于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未能给予重视,使得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四处奔波寻找实践场所,造成两极分化严重,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甚至只是走走过场,收效微乎其微。

(三)社会实践缺乏科学的指导

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通常局限在社会调查研究、国家政策的宣传、专门的参观访问、特定的文艺演出、固定的生产劳动等形式,还停留在社会实践的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深入发展的改革和形式的创新。实践的内容也往往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够紧密,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也没有针对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的实际,没有顾及到群众的实际所需,没有真正达到为社会发展作出实际贡献,为群众办实事的目的。

(四)社会实践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单凭实践总结报告和单位公章证明有很大的水分,因为有些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与此同时,学校对于实践报告往往只有字数的规定,而对内容和格式等没有确切的要求,评选机制不够健全完善,即使制定了奖惩机制也很难落到实处,社会实践活动搞得好坏与否也就没有多大实质性的差别,这样就很难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

二、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按照“接受教育、增长才干、作出贡献”的原则,同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专业特点,依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一)组织体系创新

学校可以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领导小组,设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把社会实践创新作为必修课。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社会经历和成长需要,设置多样丰富的实践创新内容迎合各类学生的需求,各选所需,各有收获,建立系统化的社会实践创新平台。

(二)实践活动内容创新

将社会实践活动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相结合,集中组织学生骨干到农村和基层进行锻炼、调查研究和志愿服务;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和挑战杯、创业计划等科技作品申请项目立项,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和项目调研活动,把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鼓励各立项团队开展富有创新元素的科学研究,通过实践方式将现有知识作进一步推进,在取得成果的同时贯通所学、了解未知,培养大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有效促进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三)机制创新

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首要环节是立项工作,学校应充分调研、总体规划、科学论证,根据学生实际和实践地需求,按照“量体裁衣”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内容设计,使实践项目既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专业特点,又结合地方需求。学校可以制定必要的检查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信息接收、处理、反馈机制,加强对社会实践实施过程的指导检查。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申报的目标,既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也及时掌握社会实践小组的实践动态,实时监控,针对实践活动实际,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目标,注重解决现实问题,产生实际效果。同时,可以建立一个量化评判与模糊评判相结合的评价制度,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使实践活动在评估上既有明确的量化标准,例如时间长短、论文质量、科研成果等,同时又有模糊性的评价指标,如社会成果、教育成果、个人知识积累等。在评价方法上采取以社会实践小组为单位自评、服务地满意度测评、学校实践指导机构考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监督机制,也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实践实际效果,促进实践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孙彤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

一、在教学场所上事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

我们通常可以采取的方法有:1.把事先可以教学完成的知识提前在校内完成。比如说在认识马路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课前把需要教学的内容拍成照片,在课堂中利用照片对学生进行教学,把所要外出教学的内容给学生提前一个感知,并在外出之前做好安全、行为礼仪等教育,这样在外出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针对一些路程、天气等客观条件因素制约的只好把实践场所放在校内。例如:学校要开展宾馆的客房服务这一教学内容,经常性的带学生到宾馆实践,一是路途较远,二是宾馆生意好的时候没有空的房间供学生练习,而这一教学内容又比较适合学生毕业后实现就业,我们带学生参观后和酒店协商,在校内布置一间标准间按照酒店的标准进行配置,请酒店的员工定期到学校来教学生操作,这样节省了学生外出路途中时间的消耗,也不会和酒店的生意相冲突,只需酒店定期派一名员工过来给学生培训同样能让学生掌握这一技能,达到实践的效果。

二、在教学人员上实现教师和志愿者相结合

学生外出社会实践是一个开放多变的场所,不会把学生固定在一间教室里,通过老师利用投影大屏幕或黑板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而更多的是一对一,或者是二三人的小组教学,平时在学校里一个老师可以实现对一个班的集体教学,但在外出实践当中这一点教师就难以做到了,这就需要增加教师人数来实现,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也是需要配备更多的人手来进行教学,但是学校教师平时的工作基本是均匀分配在各个班级和各个学科,很难就社会实践课单独抽调大量的教师来参与其中,否则势必影响其他学科的教学和学校的整体工作。借助志愿者或社会义工的力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和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志愿长期结对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有5年的时间了,在和大学生志愿者结对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志愿者的素质进行筛选,选择有爱心和耐心的志愿者参加,要求志愿者能固定时间固定人员来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如果频繁换志愿者,学生比较难以适应陌生人对自己的指导,志愿者对学生也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几年来校外志愿者为我校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起到了不少的帮助。另外,在有些特定的场所除了我们的老师外,还可以找到比我们更加合适的人来担任老师的角色,我们自己的老师只要做好组织工作,例如我们在带学生参观医院体验病人看病时,我们邀请了医院的志工负责人给我们讲解,带领学生参观体验,在带学生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我们邀请博物馆的讲解员给我学生讲解,在参观沈园时我们让景区的讲解员给我讲解陆游的爱情故事等等,在这些专业人员的讲解和帮助下,我们的学生体验或许会更加的深刻。此外,我们还可以发挥家长的力量,学校部分家长文化层次较高,通常精通于某一领域,或手中拥有一些可以提供给我们孩子实践的资源,我们要善于利用家长这以资源为我们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

三、在教学方式上实现理论和操作相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教学的时候,我们通常先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教育,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操作体验。我们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职前培训教育,首先老师先会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需要具备怎样的本领,上班后需要遵守企业哪些规定,按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后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教育学生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理论上的铺垫,学生只是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但是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有真正的劳动体验,我校组织学生先到一家文具生产企业进行参观,走进车间看看工人是怎样生产自来水笔的,一支自来水笔从部件生产到加工组装成品共,需要经历几个流程,工人一天的劳动强度大概有多大,工作环境到底是怎样的。最后,我们选择自来水笔组装车间的一套工序作为实践操作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我们把笔芯、笔杆、笔帽、笔头这些零散部件拿进教室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自来水笔装配,对每个学生的装配数量进行登记,按照计件制的形式根据学生的生产产量进行发放报酬。学生通过生产劳动一天能取得10-2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工作生产的艰辛,同时也让学生明明通过自己双手的劳动,自己也能创作一定的财富,可以做到自食其力。在学校当中开展岗位劳动活动,把社会实践融入到日常的学校生活当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特意设立了送报员、人数统计员、卫生清洁员、花草养护员、超市理货员、体育器材摆放员等劳动岗位,每个班挑选学生参加学生每天到校按时参加岗位劳动,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的情况对学生每次的劳动发放5角到2元不等的代币券,一个月到了学生可以拿着购物券到学校的小超市购物,学生的劳动岗位每月重新安排人员,这样学生一学期就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工作岗位。通过这些岗位劳动学生自然就能体验到工作是需要坚持和付出的,可以增强学生的品格和意志的锻炼,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作者:钟小平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育才小学

(四)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广泛,活动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教学角度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学计划内的活动,一种是教学计划外的活动。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区别:1)组织的对象不同。前者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后者一般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发起组织,有时学生个人也会自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2)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配合一定的教学过程而开展的,后者是为了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而开展的活动。3)特点不同。前者大多与专业教学联系紧密,有比较固定的实践平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后者不必与专业教学挂钩,组织形式灵活,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国内外的高等院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认为这是为了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必要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国外很多高校规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正规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国外许多学校并不设置德育课程,而是强调隐形课程的德育教育作用,这种作用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高校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较早、成效显著的是美国。在美国社会实践活动叫社会服务学习。社会服务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特殊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和社区服务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随着后期的迅速发展,被广泛用于高等学校的各门学科。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主要特点有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服务组织各方面的实力较强,服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音乐专业大学生在欧美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定期去养老院演出,如室内乐及声乐表演等,参加教堂唱诗班演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演出,电视传媒演出活动等等。

我国社会实践可以追溯到1980年。清华大学的学生提出了“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提倡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这一号召得到了广泛的响应,社会实践活动很快扩展到全社会。198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通知,号召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标志着我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正规化。我国音乐学院及各大院校每年都组织艺术实践活动周及其他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由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总体看来,国外的社会服务与我国的社会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对学校和社会的作用是相似的。我国在发展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社会服务学习理念和策略的可取之处,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推荐一批优秀的音乐专业大学生参加由内蒙古团委、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各大院校联合举办的“红红青春”大学生青春励志选秀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本次活动是以“健康、智慧、向上、美德”为主题,展示内蒙古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精湛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对青春梦想的追求。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传递了正能量,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艺术实践、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本文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三种不同角色的学生进行调研分析。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有的学生是参加比赛的选手,有的学生是现场比赛的键盘乐手,还有的学生是比赛现场导演助理。通过问卷调查及对个别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本人进行了总结及研究。音乐专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匪浅。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团委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及鼓励。参赛选手从选择比赛曲目、音乐表现力、演出服装的设计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积极充分地准备了这次比赛,通过和其他选手的竞技和交流,达到了取长补短、展现自我的目的,积累了宝贵的舞台经验,增强了今后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的欲望。键盘伴奏的学生通过这次比赛伴奏,专业技能得到了评委老师及导演的肯定,大大增强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力。在活动过程中也体会到了自己对音乐感觉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进一步地完善自我。担任比赛现场导演助理的学生,通过一些琐碎的协调工作及帮助导演配合现场顺利比赛的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这些是在大学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磨炼自己的性格,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

音乐专业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发现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一部分音乐专业大学生没有正确地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认识的偏离,导致没有充分利用实践活动的宝贵机会。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往往是被动响应社会实践活动。二,音乐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很多有表演欲望的大学生对于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显得茫然,对活动的具体任务、目的、意义、要求等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三,音乐专业大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勇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源于大学生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自信心与实际的差别,对人生前途的迷茫,给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来困难。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摸索了解大学生心理思想变化,如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使所学专业技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人性化的引导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去启迪每个学生的内心心灵,有效释放学生的本质潜能,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激励他们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社会实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实践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2)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的觉悟。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国情,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思想。通过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学生增强勤奋学习的责任感。3)提高了学生专业素质,发现了自身不足之处,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大学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5)促进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1世纪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艺术教育又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观,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把自己活动中的感悟和感想积极主动地运用到自己的各项学习中去。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对于当代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音乐专业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具有促进作用.让音乐专业大学生尽可能较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有利于音乐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地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作者:娜莎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

(五)

一、思考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有较宽泛的学科背景,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法律等多门学科,对政治教师开发选修课程来说,选择的余地非常大。而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国家课程看,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主要是属于知识类的,即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教育的。虽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强调了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要重视学生“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要强化实践环节,但是其课程类别已从本质上决定了教师会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知识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在利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各类选修课程时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更多地开发与学生生活更密切的社会实践类课程。2011年7月,我校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深化课程改革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建设实验项目试点学校。校内部分教师先行开展了相关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我校政治教师在利用其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选修课程时,也更多地从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要求出发,努力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

二、实践

在过去单一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下,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是教育理论家、课程专家、学科专家、教学法专家等,他们设计好规范的课程文本后,由教师去实施。所以,教师只被当作是课程的实施者、使用者或消费者。也就是说,这时教师只有选择怎样教的权利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利。而在当今深化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所有与学校相关的人都有权参与选修课程开发,而作为学校之主要构成部分的教师则自然地成为了选修课程开发的主力军。同样,我校政治教师也充分运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所赋予的课程开发的权力,主动承担起选修课程开发的重要责任。当然,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各种课程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选修课程开发时要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规划,并要关注其持续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进行社会实践类的选修课程开发,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确立了五项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一是校本化原则,即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况,符合学校的课程总体规划;二是生本化原则,确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理念,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三是科学性原则,开发的选修课程必须符合深化课程改革相关精神,同时关注所开发课程本身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四是学科性原则,既充分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相对宽泛学科背景资源,又充分发挥我校政治教师所具有的较高学科素养优势;五是整体性原则,从系统性、整体性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挖掘高中思想政治课国家课程各个模块的学科背景来开发选修课程,在开发时四大类选修课程都应得到重视,但应更多地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上,我校政治教师认真开展了以高中政治为学科背景的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确定开发方向。2011年10月,我们向全体高一学生发放调查表,研究分析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课程规划和我校政治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特长,初步确定开发三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以国家课程《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法律知识为学科背景、由市名师冯金泉主持的《模拟法庭》选修课程;以国家课程《政治生活》的政治学知识为学科背景、由市属学科带头人杨立公主持的《政协委员助理》选修课程;以及以国家课程《经济生活》的经济学知识为学科背景、由市属学科带头人韩云主持的《生活中的经济学》选修课程。

2.拟定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课程审核、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2011年11月,我们认真编写了上述三门选修课程的“课程纲要”,主要包括课程说明、课程目标、主要内容、课时与学分、实施及评价等。2011年底,上述三门课程通过了学校课程委员会的审定。

3.编写校本选修教材。通过课程审定后,我们着手编写校本选修教材。在编写时我们着重考虑:一是体现正确的导向功能,教材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二是发挥引领教学的功能,教材要努力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尽可能提供多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三是引领学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教材内容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力求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引领学生更多地走向社会,更多地合作探究。四是努力增强可读性,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努力做到活泼生动,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行文风格,正文与辅助文结合,以增强可读性。例如,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我们在《模拟法庭》课程中引入很多校园学生安全事故的案例;在《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中列举了“蝴蝶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等十大经济学效应等。

4.课程实施。完成课程审定、教材编写后,通过学生自主选课,《政协委员助理》课程于2012学年在高一年级实施,《模拟法庭》和《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于2013学年在高二年级实施。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突出三方面,一是生活化,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主题的结合,努力把基本理论融入生活题材之中。二是参与性,重视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对活动过程的参与来展示观点。如让修习《政协委员助理》课程的学生旁听市政协会议并参与小组讨论;让修习《模拟法庭》课程的学生扮演法官、律师、案件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以司法审判中的法庭庭审为参照,模拟审理某一案件。三是实践性,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让修习《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开展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让修习《政协委员助理》课程的学生去社区调查并撰写提案,以充分体现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特点。5.初步成果。我们开发的三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从立项审核、教材编写,到教学实施经历了两年多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从教师层面看,较大地提升了参与教师的选修课程开发与教学能力。其中《政协委员助理》被评为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参与《模拟法庭》课程开发的吴老师在2013年10月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选修课程教学课堂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从学生层面看,选修课程较好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2013年嘉兴市“两会”召开前夕,我校修习《政协委员助理》课程的20多名90后“政协委员助理”在充分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准备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加装电梯”“、让嘉兴籍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在公共领域推广电动汽车”等三个“提案”,受到与会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和好评。

三、反思

长期以来,高中课程作为标准化、法理化的教育内容,不允许教师有自主性的解释与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只有机械传递的权力。因此,我们广大高中教师的工作方式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在选修课程背景下,需要我们教师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因而必然要求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课程能力。同时,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课程内容的选择、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师特长的发挥、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等等。这就需要教师亲身参与选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不仅要不断地研究学生、研究自己,还要研究选修课程理论、研究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成为名副其实的选修课程的实践研究者。而我们政治教师利用其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实践就是一种积极尝试。而且实践证明,唯有对具体的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才能快速全面地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和研究能力。当然,选修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能“拍脑袋”或“跟着感觉走”,而是要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实施。我们在利用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背景开发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怎样更好地结合学生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怎样更好地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怎样更好地贴近社会生活以体现社会实践性,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选修课程开发与开设的实践中加以改进,并不断完善。

作者:冯金泉 吴林佩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六)

一、为什么要对共产主义学说进行新论证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学说,它是历史发展必然规律的理论反映。共产主义作为理想信念是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当然我们不应在狭隘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科学,马克思所理解的科学是广义的科学,是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科学,它们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为了揭示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说,“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在马克思那里,人与自然、社会历史与自然史、哲学与科学是完全统一的。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科学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如果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狭义的精确科学或实证科学对待,则必然会阉割,甚至完全否定共产主义思想的科学性。没有这样的科学观,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就是不可理喻的。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共产主义思想长时间的重复宣传产生了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了思想认同的疲劳。共产主义这个概念在思想界与大众话语系统中的长期高频率流通逐渐使它的原始意义受到了磨损与削弱,其鲜活的生命力开始下降,人们感到的不再是力量与新奇,而是无力和枯燥乏味。马克思主义要想保持对普通民众的说服力,就必须不断更新其话语表达,以避免其枯燥乏味,让人生厌。但这种话语表达的更新不仅仅是语言形式的更新,必须有新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共产主义的新根据,在新的科学成就基础上再次发现并论证共产主义。不完全、不充分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长期性以及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是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我们把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去宣传、研究,作为在将来必然会实现的一种社会形态,但共产主义在当代还没有完全实现,尚未完成的共产主义实践为人们的怀疑留下了空间与时间。共产主义虽然有其实践基础,即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但这些现实基础毕竟只是一种趋势、一种因素,人类社会整体上的完全的充分发展的共产主义仍然是遥远的、不易想像的。人们往往从当代社会的局限性角度、从人们的精神道德水平尚不够充分发展的现实出发,认为人类不可能彻底解决这类问题,从而怀疑共产主义。一些人之所以怀疑共产主义,还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攻击、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有密切关系,还与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利用有关,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大大加强了人们对共产主义的怀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国家总体上的落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利用,这些社会现实因素是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浓重现实背景。不管人们怀疑共产主义出于何种理由,从一定意义上说并不是坏事。这种怀疑会促使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共产主义的科学性,从而丰富和发展共产主义学说。这种怀疑是推动共产主义理论不断深化与完善,从而使人们在思想上不断增强共产主义实践自觉性的契机和动力。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在理论上对共产主义进行新的论证。

二、共产主义理论的科学根据和现实基础

恩格斯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在这两大科学发现的基础之上,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下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才能成为科学的结论。恩格斯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结尾处引证摩尔根的评断说:“社会的瓦解,即将成为以财富为惟一的最终目的的那个历程的终结,因为这一历程包含着自我消灭的因素。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经验、理智和科学正在不断向这个阶段努力。这将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复活,但却是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恩格斯对原始共产主义的发现与论证显然是作为未来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证据,因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原始低级阶段的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公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一种体现。原始共产主义的发现说明,未来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生长出来的,是千百万年的发展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对一种科学理论的证明最终是实践证明,其它任何证明都不能代替这种实践证明,任何形式的理论证明都必须最后归结为实践证明。共产主义理论也是这样,必须在实践中完全证明,才能最终证明共产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提供了根本上的根据,但这一证明还没有最终完成,对共产主义的实践证明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证明共产主义,只不过它是在共产主义因素、发展趋势层面证明着共产主义的科学性。从发展趋势上说,所有当代资本主义能够称得上发展的因素,如果撇开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整体框架而言,基本上都是迈向共产主义的因素,是在物质与精神等各方面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提供契机。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甚为惹人注目,但全球化过程中社会主义因素增长的趋势也会最终导致在全球范围内突破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整个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具体形式与机制。那些怀疑共产主义的人或许看到了这些因素和趋势,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心中怀着一种仇视或嫉妒社会主义的情结,总是把这些趋势与因素归结到资本主义的框架内去认识,从而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这种因素和趋势。

三、现代科学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新支持

1.从人类文明发展机制看

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过程,当代人类文明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但丁语),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是共产主义。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证明,史前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导致人类文明诞生。人类文明诞生后的每一个重大进步,也同样是解决重大问题的结果。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需要摆脱“零和游戏”。只有摆脱“零和游戏”,人类才会找到根本出路,彻底“跳出兴亡周期率”,才能真正解决现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样的出路从本质上说只有一条,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否则只能是以变换的形式从本质上重复“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这一文明的基本问题。人类现在的斗争与冲突实质上都是在寻找解决“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这一根本问题的出路,经过所有的试错后,人类终究会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是解决现代文明基本问题的唯一出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压迫制度没有改变,用暴力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压迫制度、建立新的剥削压迫制度的社会变革方式也没有改变,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周期率”。打破这一周期率显然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划时代进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各种社会矛盾。对剥削和压迫,对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不断斗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动力。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也是一种动力,是作为引领力量的动力。只要有矛盾,只要有理想,只要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这种追求与斗争就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机制,这种机制会推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从生物学新发现(利他主义)

看人的本性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利他本性是否存在?解除这个迷惑,对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十分重要。在私有制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行为动机主要表现为利己主义。没有利己主义,个体的行为几乎不可想象。但是历史中还有另一条线索:利他主义,它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中,英雄主义和大公无私是一种典型表现。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利他主义,集体主义何以可能?人类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在基因与本能层次上具有社会本性。这种社会本性可能是利他主义的生物学基础。现在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在不同领域探讨利他主义,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J•菲尔德的《利他主义———行为科学、进化理论与互惠的起源》(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就对利他主义进行了带有跨学科性的研究。从历史的辩证发展角度看,利己与利他是辩证统一的,利己主义得到了极致表现,接下来应该是利他主义出场了。当资本主义的所有潜在发展空间都被开发完时,社会主义就会全新登场。现代科学发现,“人类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混合体”。经济学、生物学、进化理论的最新进展都不断地支持着这一理论。利他主义的具体表现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私有制社会,这一倾向始终受到压抑,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相反,利己性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我们越来越把个人利益看作惟一可靠的动机,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看作能最有效发挥他们才能的途径”。这种人生观只不过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超历史的真理。心理学、动物学研究表明,认为邪恶、利己是人类本性这种观点是人类的一种主观偏见。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说:“动物越是往高等发展,越接近于人类,它的纯粹原发性的攻击本能就变得越来越微弱,到了猿人那里,有关于这种本能的证据似乎根本就找不到……如果人们仔细地研究猿猴这一在所有动物中与人类关系最近的动物,那么在这里,有关原发性的恶意攻击的证据几乎完全找不到,相反,我们却能找到大量有关于友爱、合作精神甚至于利他主义的证据……所有这一切最终意味着,从今以后任何认为人的动物性驱使他为进攻而进攻、为破坏而破坏的进化观点都应该被加以怀疑或拒绝。”“来自人类学方面的证据使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人身上的破坏性以及那些恶意或残酷的行为看成是基本需要受到挫折或威胁而产生的继发性的和反应性的后果。”可见,利己或利他、友善或邪恶,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们在生物学上并没有固定僵死的区分,并不纯粹是来自遗传的本性。利他主义而不是利己主义,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主导力量和未来发展方向。利他性是更原始的,利己性是派生的,是利他性受到挫折或威胁而产生的。从现实社会历史条件看,利他主义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各种全球性问题的凸显,是对利他性的呼唤,将成为激活利他性的酵母。在现实需要的刺激与孵育下,利他性会不断生长发展起来,直至到达真正彻底的集体主义———自由人“联合体”,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成为现实。生物学意义上的利他性,其社会文化表现形式是: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等。历史上那些大公无私的人、道德高尚的人是共产主义新人的种子。我们之所以永远地怀念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甚至牺牲的伟人们,不是因为他们利己,而是因为他们的利他性。他们可能因此而损害了自己及其家人的利益,但却对整个民族、国家,甚至对人类有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若想维系下去,就需要这样一些利他主义个体,在人类社会遭受解体危机时特别需要这样的利他主义个体。这些利他主义的表现形式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因素的生长,利他主义将获得空前发展,并逐渐在更大程度上成为文明的主导力量。

3.从精神分析心理学基本发现(集体无意识)

看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个必要精神条件是:人类必须具备整体意识、人类意识,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国家,没有阶级分别。“自由人联合体”作为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意义上的集体,必须在精神心理上有一种与此相称的集体意识,即人类意义上的集体意识。没有这个精神心理条件,便不是完全的充分的共产主义,阶级、国家也不可能完全消亡。这个条件何以能够具备?从荣格心理学来看,人类普遍具有一种集体无意识,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无意识,没有民族与国家之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最终指向是成为完全的集体意识。在共产主义条件下,集体无意识就发展成集体意识,从而为“自由人联合体”奠定精神心理条件。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共产主义社会新人的发展状态。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发展的完成形态是人的自性化,即达到个性化目标,每个个体成为一个完全的人、一个独特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最高度社会化的人。这样的人也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

4.从现代心理学看自由人联合体

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思想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思想,所有的科学发展新材料不断支持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在已经自我实现了的人的价值系统中,其最高部分是绝对独一无二的,它是个人独特的性格结构的体现。这种情况非常清楚、不容置疑,因为自我实现就是实现一个自我,而没有两个自我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已经看到,我们的研究对象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同时个体化的程度却又更高。他们更加鲜明地成为他们自己,他们也不像任何常人对照组的成员那样容易彼此互相混淆,也就是说他们之间同时非常相似但又迥然不同。他们同迄今描述过的任何一类人相比,都有着更加彻底的个体化,同时又有着更加完全的社会化,有着对人类的更深刻的认同。他们同时既更接近于他们的人类族群共性,又更接近于他们的独特的个体性。”从共产主义理论看,这种自我实现了的人其实就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雏形,是共产主义新人的原型。《动机与人格》的翻译者许金声认为,“所谓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有尽量多的心理健康的人,即自我实现的人的社会”。“自我实现者在一切人中既是最有个性的,又是最富有利他主义精神、最喜欢交际和最富有爱人之心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将这些性质置于一个单一的连续统一体的相对的两极,这显然是一个现在必须加以纠正的错误。在自我实现者身上,这些性质是并行不悖的,在他们身上,两分的问题获得了解决。”这一思想同时印证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思想:共产主义是一切矛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真正解决,是一种整体和谐的社会状态。过去人们怀疑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原因是形而上学的二分法,非此即彼。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当人的境界达到自我生长发展阶段时,这种两分式状态便会消失。马斯洛认为,两分法是不健康者、匮乏性阶段的产物。基本需要获得充分满足,自我生长与发展成为主导、决定因素,两分法就会彻底失效。马斯洛说:“我的研究对象如此地把相反的事物合在一起,它使我认识到,把自私与非自私看成是矛盾和相互排斥的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人格发展还处于低水平的特征。这样,在我的研究对象中,许多其他的‘二分’也被消融为统一体……责任成为享乐,而享乐蕴涵在责任之中。工作与游戏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在利他行为成为自私的快乐时,自私的快乐主义又如何能与利他主义相对立呢?在所有的人中,最成熟的也是最有孩子气的。具有被描述过的最强自我意识、最具个性的人,也恰好同时是最可能没有自我、超越了自我、以问题为中心的人。”利己与利他,个性自我与没有自我,所有对立的两个方面都融为一体,这在自我实现的人中已成为现实,这是共产主义新人的雏形。利他与利己并不一定对立,在共产主义阶段,它们最终获得了统一。这就是现代心理学描述的“自由人”及其未来的“联合体”,以及劳动与享受融合统一的状态。

四、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

要理解较低级的社会发展阶段,必须理解高级发达社会阶段,即充分发展了的社会发展阶段。研究共产主义社会,对于我们充分理解过去人类社会各形态,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是什么问题(矛盾)推动共产主义继续向前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实际上就是说,共产主义是精神发展的新开端,是精神的舞台。因为“知道”、“完全自觉”的本性只能属于精神,只有对于精神才可能谈自由自觉,物质本身谈不上自由自觉。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已经预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问题,也可说他们明确地谈到了这个问题,即精神文明的发展问题,只不过他们没有专门地、充分地研究论述这个问题。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根本问题是物质匮乏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会导向共产主义。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这个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惟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这是马克思与恩格斯所理解的人类文明至今的根本问题,即物质匮乏问题。共产主义实现后,物质匮乏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然后重大问题就会转向另一个:精神贫乏问题。有些人有意或无意地认为,物质生活问题解决了,精神生活问题也就解决了,这其实是一个误解。精神的独立性决不仅仅表现为对物质的反作用,而主要是其本身的独立性,即独立生长发展的规律性,这是精神独立性的根本体现。精神在本原上派生于物质,但精神的生长和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所以精神生活问题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重大问题解决,而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物质问题的附属性、派生性问题。人们对共产主义理论往往有一个错觉,认为只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也会自然而然极大提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它忽视了精神的独立性。精神道德境界的极大提高不一定与物质财富的丰富成正相关关系,物质的丰富甚至有可能吞噬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制度文明建设)逐渐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作者:白新欢 单位: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七)

一、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模式的不足

1、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发展,高校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和资料日益增多,如何有效应对快速增长的信息成为社会实践顺利进行的保证。我国不少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然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使用人工记录参与活动对学生信息和学生的实践进度,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巨大,容易出现差错,同时加大了高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智能管理,让大学生个人信息和活动进度实时显示在管理系统中,便于管理人员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然而,由于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需要投入较大资金,部分高校管理人员过分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长远发展,不愿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2、资源整合力度略显不足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及实施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和院系之间普遍存在各自规划、单独管理的现象,教学和活动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整合。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的主阵地,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场所之一,由于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尚在探索之中,基地建设在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在建设过程中运作不规范,管理人员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也不足。这个问题从侧面表明,整合资源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尚存在较大进步空间。

3、受众范围还不宽泛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通常由校团委指定,学生个人没有选择实践活动的自主权。管理人员指定学生负责人带领普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负责人按时反馈活动信息,自身并不参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导致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产生的突发状况无法及时处理,影响了实践工作的成效。同时,由于部分高校对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缺乏风险评估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按照学生需求及形势的变化进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导致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往往出现偏离意图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此外,就我国大学生现阶段社会实践活动来看,实践活动基本都是学生工作者带领着一群学生干部在完成任务,很多普通同学缺乏活动热情,这就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联动效应,很难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思路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内涵

项目化管理模式伴随着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而发展成熟,它是指从具体任务入手,综合运用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将项目的设想和具体实现过程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活动。项目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因素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校教学工作中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是项目。所谓项目,是指组织或机构为实现预定目标,在一定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开展的一次性工作。将项目化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是指使用项目化管理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实践工作的计划制定、实施监督、成果评测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它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其目的性更加明确。具体来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包括社会实践项目的制定及授权,实践活动负责人的任命,实践活动小组的划分以及实践项目利益相关人的确定等;二是项目设计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例如活动的区域、活动的范围、活动的时间,活动的人力物力分配,项目预算编制,时间活动项目的考核和管理等;三是项目实施阶段:此阶段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活动进度的监督及管理;四是项目总结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验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作为现代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方式之一,项目化管理与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管理对象、管理模式以及活动内容等方面均存在连接点,这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可行性的基本保证。首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都是以实现预期目标为活动原则并且具有一定生命周期。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小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围绕相同的总体目标进行活动的设计、实施、监督及总结等过程。而项目团队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具体项目,团队成员通常完成项目中分配给自身的模块,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最后由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模块总结。而在生命周期方面,项目化管理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项目进度、费用及质量等因素的管理有所侧重,主要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则通常要经历准备、开展和总结等阶段,并且需要保证以上环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其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管理方式上都具备系统性的重要特征。项目化管理通常将大项目进行分解,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和责任分配,促使成员之间有效协调与合作,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对项目周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活动经费、活动周期以及活动成果等方面关系密切,并且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成员的活动预先进行分配,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协调性。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项目化管理在组织上都具有较高弹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通常具有一定弹性,这是由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小组的活动开展进度、经费使用情况、突发事件等因素对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删除部分实践内容、延长实践活动时间等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而项目化管理的组织性质由项目性质决定,由于项目的目标和实施方式会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因此项目通常具有临时性和高柔度性,这样才可以保证项目管理和实施人员及时配合项目的需要。

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价值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管理人员意义显著。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项目化管理理念和知识体系构思,是实践活动的全新尝试和探索,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新的思路。对于高校管理人员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创新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机制体制,使用企业项目运作的方式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还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人员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管理模式,同时强调了高校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其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对高校大学生也有明显的意义。对于大学生来说,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首先可以避免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盲目性,合理选择自己的活动内容。管理人员通过前期调研可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焦点事件进行分析,使其可以选择主题突出的问题进行实践。同时,使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得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理解和认同团队活动在处理复杂问题中的重要性,培养其与同伴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促进社会实践活动向实效性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

将项目化管理模式引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探索适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渠道,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为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1、科学分组,合理侧重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活动的任务要求和特点,将整个活动按照特定标志分为若干项目组。所谓项目组是项目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相异、范围较小的个体。项目分组可以明确反映总体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同时在各个项目组的基础上计算各组所占的比例、分析各组在总体构成上的重要程度,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对各个项目组的实际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有效判定和评价,并且帮助各个项目组成员明确小组和个人的活动内容和职责,强化其责任意识。以某高校大学生“绿色环保中国行”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该活动内容涉及生态规划、生态旅游、公共设施规范化、社区环境管理、家庭节能管理、企业节能管理、绿色办公和生产等诸多环节。此时,按照项目化管理模式的思路,可将该活动横向划分为进农村、进城市、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等五个项目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根据分组的实践对象不同而不同。该活动从纵向上又划分为调查研究、问题调研、宣传、技术、方案设计等层次。经过横向及纵向的划分,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一项目深入开展下去。

2、责任明确,制度完善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活动主体为正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学生,因此实践活动的责任可以根据高校教学模式的特点分为实践活动项目负责人职责、指导老师职责、大学生职责等三个部分。高校管理人员在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制定目标管理责任清单,确定活动的目标和要求,促使各项目负责人加强组织领导,对活动进行科学的安排和部署,保证活动预期成效的实现;第二,活动的指导教师需要经过个人申请、组织筛选而确定,担负着培养和指导大学生的重要职责,需要管理人员制定相关规定对教师队伍进行规范和监督;第三,为规范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更好地体现团结、求实的精神,可以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

3、量化考核,综合评价

为全面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在活动全过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在活动前期,应当对各项目组及整体活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活动内容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目组的活动内容和进度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不足和改正措施,帮助小组成员顺利完成本小组对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管理人员需要依据活动评价体系,对项目组、指导老师、小组成员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进行量化考核和综合评价。

作者:韩旭 单位:江苏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八)

一、积极开展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活动

对于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音乐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繁荣和发展绝对离不开音乐的繁荣。首先,我国的高校是承担着培育将来的音乐领域人才的重任,这不仅仅是为了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保证了人才的供给,同时完善了我国社会的音乐文化建设。此外,我们要看到另一方面就是,高校的音乐人才是社会音乐建设的主力军,同社会的艺术实践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对于高校音乐专业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进行加强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1)关于高校音乐的实践加强是为了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我国在长期的计划中对于自身的教育方针论述为,要坚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培养全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艺术的实践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就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学习者的一项劳动的实践,同时也是其学生了解国家的国情以及民情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也只有深入社会才能够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服务。

(2)实现我国高校的学校职能的必然途径就是加强各地高校的音乐艺术实践。我国高校的四大职能就是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探究以及社会服务和文化的传承,这对于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音乐要加强其学习者在社会实践方面的锻炼,同时要加强高校师生同社会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党和国家提出的要求。

(3)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音乐人才必然的要求就是加强音乐的艺术社会实践。人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一直贯彻这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在社会中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音乐人才,同时在这个过程之中使得学生把握住音乐的规律性。教师要在社会艺术的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加以认真的指导,这就不仅仅是能够使得学生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也能够积累自己的音乐演出经验,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内涵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只有合格的专业性人才,才能够推动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

(4)我国各个高等院校的自身建设要求高校要加强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我国的高校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校的文化也同时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高校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承接了社会的文化的,但是又不是完全的属于社会文化,是处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范围之内。当下,高校的文化建设是离不了音乐的文化的,不仅仅是音乐专业院校,也包括高校的音乐专业,这就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在高等院校之中开展社会的艺术实践,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的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要大力的加强我国高校关于高校学生的音乐社会实践,推动当地社会的文化建设发展

(1)我国的高校要高度的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方面的活动。我国的高等院校要积极的相应党和国家的决定,将当地的文化建设同高校的社会艺术实践放在相当高的战略地位上,成立高校社会艺术实践的组织,积极的配备师资的力量,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2)高校音乐专业社会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就是师资的力量。一般来说,高校如果成立专门的负责音乐学习者社会实践的组织,定要选拔出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等优秀品质的教师,这样的师资力量能够更好的带动学生总结社会实践的各个经验以及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3)将音乐专业的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从而更好的带动当地的文化建设。在人才的培养中,高校的音乐艺术社会实践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不能因为校方的原因而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制定出一套相当完善的细则,明确社会艺术实践为音乐专业的必要活动,并且将其纳入到人才的评分之中。

三、综述

现今的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之前的各国经济的竞争,而是变成了包括文化在内的各种软实力的综合竞争,文化建设作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是绝不能落后的,我国已经明确了高校在音乐文化构建方面的目标,这就使得各个高校有了统一的方向,应该紧密的结合自身的实际,完整的结合自身的资源,努力的培养出一批批适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人才。

作者:王伟 单位: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管弦系

(九)

一、雷锋精神内涵及实践方式转向是时代的要求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任何精神现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物质生产和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顺应时代需要是精神现象的内在特质,也是特定精神现象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面临的社会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与雷锋精神产生及实践的1960年代乃至1970年代前期都有很大的不同:

(1)面临的基本任务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我们党和国家受错误政治路线的影响,奉行“阶级斗争为纲”,广泛进行政治分层,开展残酷的阶级斗争,雷锋精神主要倡导“阶级情感”和“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而当前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除了触犯刑律的各类罪犯,广大社会成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求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各阶级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2)社会成员利益诉求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全社会利益高度一致,社会成员几乎没有个人的私利空间,“公而忘私”自然成为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而当前由于所有制的变化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社会分层加剧,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各利益主体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因此,满足社会成员合理的物质需求及其他需求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同时,全社会也出现了精神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3)追求的社会理想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我们党为全国人民设定的政治理想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精神文化也服从了这一目标的需要,我们突出的是雷锋精神的“共产主义风格”。而我们现在的现实目标则是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幸福、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4)社会信任度不同。1960年代和1970年代前期,由于1950年代我们党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干部以身作则,再加上我国经历了长期革命战争的洗礼,社会风气良好,社会信任程度高,人与人的关系相对比较和谐,几乎不需要防范他人,从而为实践雷锋精神提供了适宜的社会环境。而当前我国社会信任程度低,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坑蒙拐骗偷”等不良现象,极大地削弱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信任感,提出了革新实践雷锋精神的方式和方法的必要性。(5)执政党的具体要求不同。1960年代我们党刚刚取得政权不久,通过雷锋精神对民众进行“感恩”教育,使广大人民记住旧中国的黑暗,感念共产党和新中国的伟大,提倡“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归属感和“不忘本”的道德观,进而强化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达到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目的,这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雷锋精神内涵解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则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如何克服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成为党关注的焦点。而且,随着近年来学习雷锋运动的逐步式微,社会成员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外慈善事业理念的渗透,也提出了雷锋精神内涵重新解读的必要性和实践方式转向的迫切性。精神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精神在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新的需求必然要求产生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雷锋精神的转向,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雷锋精神永葆青春的需要。雷锋精神产生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实际上对雷锋精神内涵的解读也在不断发展。196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真善美”;197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爱憎分明”;198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钉子精神”;1990年代雷锋精神等同于“爱岗敬业”。雷锋精神及其实践方式在不同时代打上了不同的烙印。

二、以我国当前的现实需求解读雷锋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超越时空的内在特质,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知力,完全称得上是一座精神富矿,为我们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新的解读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对雷锋精神内涵的现代解读显得极为重要。

作者:谢俊春 班术珍 单位:甘肃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十)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1、参与文献资源订购,提高采访质量

高校学科覆盖面广、专业设置齐全,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源的订购更为严格。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由几名馆员负责,而实际上由于人员数量和专业的限制,这些采访人员往往不能完全了解学校所有专业的知识特点,难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多元化文献资源需求。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图书馆可以让志愿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志愿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院系,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了解自己专业读者的阅读倾向,把他们的意见加入到文献资源的采访中,可加大订购的准确度,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提供导读服务,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馆藏,但是一些学生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图书,却不知道从何读起,造成了阅读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图书馆具有文化教育的职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阅读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高校图书馆可组成馆员和志愿者服务团队,每周推出几种图书,并由馆员和志愿者撰写书评,将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或对生活产生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为想要读书的人提供参考。

3、提供真人图书服务

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兴起了一种新型的读者服务模式被称作“真人图书馆”,它是指一种人与人之间用来促进对话、减少偏见、鼓励理解的教育活动,每本图书都是一个真人。在这种活动中,真人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灵活的对话和交流场所,这些“图书”通过面对面地接触读者来介绍自己的经验、心得或者传授知识,读者可以与“图书”互动,将接收到的数据快速地变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进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些真人图书通常被按主题制作成了书目,读者可以通过书目事前了解所要借阅真人图书的基本情况。在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中可以引入真人图书馆这种服务模式,每个可以作为真人图书的志愿者的文化程度、学习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工作技能都在图书馆留有记录。图书馆可以根据这些志愿者的特点和学习经历为其编目,并给予适当的标注,然后这些真人图书就可以按照正常的手续办理借阅。图书由真人志愿者充当,读者就可以和这些真人图书就某个主题,某个方面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读者在阅读“真人图书”的过程中,可以激发读者急切求知的愿望,同时也满足了真人图书的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真人图书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以及真实情感的流露会让读者获得更深刻的教育。

4、提高志愿者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志愿者服务,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场所,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充实自我的机会,使志愿者早一步进入工作状态,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增长的实践经验。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与图书馆员的交流、与读者的沟通以及岗位职责,培养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交的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图书馆服务工作,志愿者更加了解图书馆的馆藏结构,熟练掌握利用数据库资源的技巧,提高信息资源检索能力,从而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

二、建立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

目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活动,但是服务层次不深,满意度不高。如何全面、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校志愿者管理系统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1、建立统一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构

图书馆志愿者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摆脱松散的管理模式,才能发挥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健全志愿者工作办公室,建立统一的志愿者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沟通和解决服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监督志愿者服务工作,制定志愿者服务计划,加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间的横向联系,实现志愿服务资源共享,保证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

建立了统一的高校志愿者管理机构后,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和管理工具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机构可以建立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志愿者管理系统,用于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开展。志愿者管理系统可以借鉴美国VolunteerMatch志愿者匹配网站的一些模式。VolunteerMatch志愿者服务组织是美国最大的以网络为基础的志愿服务组织之一,是美国最大规模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志愿者服务组织,这个组织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志愿者找到可以参加的活动,同时也能帮助活动组织方找到相应的志愿者。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包括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志愿者培训数据库和志愿者与活动匹配数据库三个部分。

(1)志愿者信息数据库

志愿者信息数据库详细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单位(学校)、联系信息等。要想加入志愿者队伍,必须在数据库中进行注册,详细填写个人相关信息,经过审批后才能正式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志愿者数据库除了记录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外,还使用基于角色的管理方式,对每个志愿者擅长担任什么角色进行登记和分类,能力信息进入数据库前需要进行审核确认。每个志愿者参与的活动都会被详细的记录,以此作为评价和升级的重要依据。志愿者数据库还包括志愿者个人主页与博客,使志愿者能够分享活动成果与成就感。高校图书馆需要与志愿者签订服务协议,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志愿者提供所需的志愿服务证明。此外还可以采用积分式的管理方法,根据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次数、时间及服务效果进行积分,根据积分给以适当的奖励如报销交通费、提供餐券、颁发奖金、赠送图书,将事迹照刊登在内部刊物上等。

(2)志愿者与活动匹配数据库

志愿者与活动匹配数据库用于为志愿者服务岗位匹配人员。数据库根据图书馆提交的服务岗位描述信息,自动在志愿者数据库中选择出符合要求的志愿者,按照不同的角色比例,组成拟组建的志愿者团队,并通知志愿者本人。拟组建的志愿者队伍确定后,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和活动的性质,正式组建志愿者团队,明确团队中各人员的分工,由选定的负责人进行召集。

(3)志愿者培训数据库

志愿者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培训数据库向志愿者提供服务相关的培训内容。志愿者的培训可以采取岗前培训和常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公开授课、下载资料自学和在线视频三种形式提供。岗前培训具体包括:了解图书馆的基本情况、服务项目以及工作流程,介绍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以及开展加强个人安全意识讲座等,让志愿者了解自己从事工作的性质和所承担工作的职责。常规培训:包括熟悉一线读者服务岗位工作如图书排架、修补图书等,对于素质较高且能长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给予提供图书分类、编目、信息参考咨询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等更深层专业知识培训。

3、志愿者与活动的评价体系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系统通过志愿者服务时间、服务态度以及工作完成情况等信息,建立评价模型,对志愿者进行评分,评出星级会员,针对不同的星级,授予不同的荣誉和培训资源,并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宣传。志愿者的奖励采取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同时制定详细的实施激励规范,包括奖励对象认定、奖励的内容、奖励方式、奖励标准、奖励时间等。奖励的方式要丰富,要把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实行精神激励,也要注重物质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志愿者,给予颁发奖状、表彰证书等,并把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记入综合测评和学生档案中,让志愿者感受到图书馆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图书馆对志愿者的信任以及认同会让他们倍增满足感,从而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图书馆的服务事业中。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