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抗逆力的持续提升

流动儿童抗逆力的持续提升

作者:刘玉兰 彭华民 单位:常州大学 南京大学

一、问题取向的流动儿童研究和实践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家庭迁移成为人口流动新的趋势,大批适龄儿童随其父母进入城市,成为“流动儿童”。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问题。学术界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除了详实地描述流动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外,还深入地探讨了流动儿童在教育、社会融合、卫生保健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研究,主要都是“问题取向”的(deficit-orientation),也即是将流动儿童本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而提出,无论是研究者、实践者还是社会政策制定者将注意力大多放在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上。“问题取向”视角影响下的流动儿童研究大都聚焦于儿童及其家庭的劣势,与此相对应的干预实践和社会政策的焦点也在于如何帮助流动儿童解决他们的问题,缓解其不足。无论采取何种模式(社会捐助或者政府帮扶),“问题取向”下的实践和社会政策的基本做法都是期望透过他者的救助,来实现流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善,从而实现流动儿童教育公平、社会融合和个人发展。这种实践和政策干预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是补缺型和补救型的1994年和1995年,《天津教育》和《中国教育报》率先刊发了两篇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这激发了教育部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的调研,也为1998年联合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提供了现实依据。其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条例,以及近年来大量的社会组织投入到流动儿童社会服务,均是在将流动儿童视为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政府或社会作为流动儿童条件改善的关键性力量而不断地得到强化。

(二)是分散化和孤立化的补缺型和补救型的特点,注定“问题取向”的干预和实践的分散化和孤立化。笔者以“社会工作”和“流动儿童”为篇名在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到的5篇论文,主题分别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与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工作、流动儿童问题与社会工作回应、流动儿童学校和家庭教育对社会工作的启示。这些干预实践明显呈现分散化和孤立化倾向,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这导致仅仅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方法,单纯强调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在流动儿童服务中的应用,从而陷入了“方法为本”和“工作者为本”的陷阱中。①

(三)儿童主体性缺乏如前文所述,问题取向的干预实践和社会政策特别强调外界的介入,如: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学校等,往往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导致干预动力不足,造成很多干预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这使得我们一方面质疑政府政策和社会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流动儿童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没有缓解。所以,本文认为问题取向的流动儿童干预实践和政策,不利于充分发挥流动儿童及其生态系统的主体性,这对于增强儿童抵抗流动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是不可持续性的。儿童抗逆力作为一个社会工作新的实践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问题取向下的研究和实践所带来的问题。

二、儿童抗逆力与社会工作实践

(一)儿童抗逆力:儿童研究从问题取向到优势视角的转型抗逆力(resilience,又翻译为弹性、复原力、心理韧性)研究的兴起与学者对风险(risk)的关注有关。在儿童和青少年研究中,风险用以形容表现不符合主流价值规范的学生,如:失学、犯罪、疾病等。早期的研究者主要采用“问题取向”的分析范式,关注风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往往认为部分儿童在风险中所展示出的良好适应模式是非典型的,因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问题取向研究范式受到了学者的批判,认为由于聚焦到儿童及其环境的消极因素,容易造成问题化倾向,对儿童或者青少年的发展反而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有学者指出将儿童标签化为“精神分裂症儿童”比其行为偏差本身还要严重。①正是因为问题取向研究范式的不足,抗逆力理论由于采用一个全新的视角———优势视角(strengthperspective)———引导研究者关注风险中个体的资源或优势,从而实现了范式的转换,激发了预防和干预的全新理念。对有抗逆力的儿童的研究也随后展开,如:加梅齐和鲁特(Garmezy&Rutter)通过追踪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儿童,尽管生活在高危的环境中,仍然发展为健康的,符合传统意义上的“成功”的年轻人②;韦尔内和史密斯(Werner&Smith)认为大多数儿童具有自我矫正的倾向(self-rightingtendency),即使在逆境中,仍然能够发展出能力、自信和照顾等技能。③儿童抗逆力成为困境儿童研究和干预的新范式。儿童抗逆力概念在四十多年的研究历程中,也发生了演变。儿童抗逆力最初被视为个体抵抗逆境的固定品质,主要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提升其适应高危环境的成功的适应力。④但有学者认为抗逆力并不是一种要么有,要么没有的固定品质,儿童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逆力。⑤鉴于此,有学者将儿童抗逆力视为儿童成功适应的结果⑥或者是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相互博弈的过程。⑦虽然抗逆力的概念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其核心始终包括三个部分:暴露在困境中;抵消困境影响的资源或者优势的出现;展示积极适应结果。⑧所以,本文认为儿童抗逆力是指儿童在逆境中依靠自身和环境系统的资源或优势,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这种能力受到个体和外部环境系统的影响,并且在儿童生命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一样的形式。

(二)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20世纪80年代,儿童抗逆力研究者开始尝试将研究成果用于推动高危儿童或青少年的干预和预防计划,如:抗逆力在学校教育和精神健康服务传递中的应用等。有学者就提出抗逆力研究是对教育、青少年服务和以优势为本的社会工作的真正回馈,它给那些为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工作者提供了以研究为本的答案:找出能够促使青少年的保护性因素,即可以促进青少年在面对压力、不利和创伤之时健康和成功发展的发展性支持和机会。⑨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具有不同以往的干预理念、干预系统和干预原则。首先,在实践理念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聚焦于寻找困境儿童内在能力和系统优势。有学者认为青少年抗逆力的核心理念是:高危青少年可以做得到、所有的个人都有内在的抗逆力、人和地方可以创造差异、言传身教胜于一切、所有的工作都是以我们对内在能力的信念开始的。①这种对儿童自身能力、资产的关注,直接回应了儿童时期的发展性任务,这同减少儿童暴露在逆境中的危险一样,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克服发展中的挑战。其次,在干预系统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系统为儿童生活的所有系统。早期的儿童抗逆力提升实务计划,很多干预计划都在学校推行。因为儿童在学校呆的时间很长,所以学校是实施支持儿童和协助儿童克服环境压力的干预计划的极佳场所。在学校推行抗逆力干预计划,能够有效地推动儿童抗逆力的提升,并取得明显的效果。②随着抗逆力研究从个体取向逐步向系统取向转变,有学者就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单个的系统或者实践能够推动儿童抗逆力的成长,成功的实践的关键因素是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实践地点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整合传递系统。③这种整合性的服务系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儿童所处的系统出发,从多个层面———学校、家庭、社区———实施干预;二是儿童抗逆力提升实践应该与现有的儿童服务相整合(如: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再次,在干预原则方面,儿童抗逆力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践遵循综合的行动原则。儿童抗逆力理论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遵守以下原则:在干预基础方面,关注与儿童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证据,强调理论和经验研究的结合;在干预方法方面,认为儿童发展面临的消极因素的减少和积极因素的提升同样重要;在干预目标设定方面,关注干预儿童所处环境的影响,将干预目标和儿童的背景有效地整合;在干预手段方面,提供整合的而不是碎片似的服务,提升干预的可持续性。④#p#分页标题#e#

三、“抗逆小童星”:一项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实践

(一)项目简介

“抗逆小童星”是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心与南京市建邺区民政局共同合作的“增强儿童抗逆力实务项目”,服务时间为2010年10月—2011年10月。1.项目实施社区基本情况南京市建邺区HY社区,现有居民4015户,10562人,该社区主要是失地农民安置社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HY社区内有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兴办于1999年,校舍在HY社区居委会楼上,共两层楼,整个学校没有操场、图书室等基础设施,只有一间活动室,供学生课间休息使用。该校共有学生600名,教师11人。由于南京市建邺区2005年逐步实施“将流动儿童纳入公办教育”的规定,该校规模不断缩小,且将于2012年上半年停办。所以,对于在这一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而言,他们面临的困境更突出,选取该校作为抗逆力提升实务项目的实施地,比较合适。2.服务对象基本情况“抗逆小童星”项目组通过前期评估,选取其中100名流动儿童参加“抗逆小童星”抗逆力提升社会工作实践活动。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男生占64.0%,女生占36.0%;平均年龄为12岁;农村户口占84.2%,非农户口为15.8%;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在高中及以上的分别为19.1%,8.5%;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比较好或者好的仅占16.1%;流动儿童父母职业等级相对较低,大多数都是非正式就业,职业类型主要是卖菜、清洁工、卸货工等。

(二)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的社会工作实践:理念、评估和干预策略

1.理念:生态系统理论与优势视角结合下的整合型社会工作20世纪70年代,社会工作领域中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SystemsTheory)得到广泛应用,其对个体和环境系统双重聚焦的整合视角,挑战了传统社会工作实践中个体心理聚焦的视角。生态系统理论是强调个体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一种思考和组织的知识系统,其认为人类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而是个体与社会、物理环境、阶层和文化环境连续交换的产物,并且依赖于服务使用者的参与和分享。①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共分为四个部分:微观系统(micro-system)、中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系统(macro-system)。②生态系统理论对系统之间互动的强调,使得“人在环境中”的核心概念得以复苏,为整合型的、通用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领域中优势视角成为新的范式,其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福利、家庭和老年人服务中。优势视角聚焦于服务对象的资产(asset)或优势,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互协作,而不是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的角色来主导干预活动,同时干预任务也转变为协助服务对象发现和增强他们潜在的能力,从而在逆境中成功地获得发展。③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基本信念之一,自然也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题。20世纪90年代,将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整合在一起,越来越成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流模式④,此时期兴起的抗逆力提升实践,就是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的产物。受这一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启发,本文将流动儿童问题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下予以审视,将流动儿童抗逆力视为特定环境中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图1反映的是优势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生态系统: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直接受到微观系统中家庭、学校和邻里的影响,宏系统中的社会文化、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状况以及外系统中社会服务组织、基层政府、社工高校也会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另一方面流动儿童抗逆力还是各种力量互动的结果,如:系统之间的互动,或者是系统内部的互动。无论是系统本身还是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互动,均包含影响流动儿童抗逆力水平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优势/劣势)。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结合下的整合型社会工作包括两方面的整合:一是系统整合,充分考虑宏系统、外系统、中系统和微观系统对流动儿童的影响以及各组成部分的优势/劣势,发掘流动儿童及其环境系统的主体性;二是方法整合,从流动儿童及其系统的优势/劣势出发,综合应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而不是专注于外部干预,割裂地考虑哪些适合个案工作,哪些适合小组工作,哪些适合社区工作。

2.评估:流动儿童抗逆力及其危险/保护因素的评估在抗逆力研究和干预过程中,对服务对象及其环境系统危险/保护因素的界定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流动儿童宏系统作为其成长和发展的背景,基于个体维度的抗逆力—易感性(vulnerability),系统维度的危险—保护因素两个维度,评估流动儿童个体及其外系统、中系统、微观系统的优势和劣势。①具体结论如下:

(1)个体抗逆力—易感性方面。流动儿童在面对风险时具备一定程度的抗逆力,但是54.3%的流动儿童的抗逆力水平较低,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流动儿童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具有明显的易感性。具体而言,流动儿童的乐观感明显好于归属感和效能感,低水平乐观感的流动儿童占9.1%,而归属感的低水平率为26.8%,效能感为34.8%。这说明流动儿童对自我和周围现状积极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其对环境的归属感,而流动儿童对自我生活的管理能力是最差的。

(2)系统危险—保护因素方面。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保护因素较少,危险因素较多。流动儿童生活系统中无论是危险因素还是保护因素主要集中于微观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的作用不够明显,系统之间的互动和连接也较少,这更恶化了流动儿童的生态系统。通过分析可知,直接的保护因素包括:连续的家庭照顾、父母稳定的婚姻关系、较好的父母关系、较高的学业期待、较高的班干部担任率、良好的同辈关系;直接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校合作较少、父母较低的文化水平、较差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居住方式、粗暴的教育方式、较少鼓励子女能力发展、较少参与子女生活、家庭文化氛围不足等;潜在的保护因素有:社会服务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高校;潜在的危险因素有:社会支持因素缺乏等。

3.策略:危险聚焦/资产聚焦/过程聚焦流动给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压力事件。已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面临的危险因素较大,保护因素不能很好地调节危险因素的影响,则儿童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行为失范、反社会行为等问题;相反,如果儿童具有的保护因素能够有效地调节危险因素,则儿童即使是在逆境下,同样能够获得良好的适应结果。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的主要目标就是:增强儿童个体和系统的保护因素、减轻儿童个体和系统的危险因素。抗逆力为本的儿童干预实践,提供了一个干预的替代性框架,聚焦到儿童生活系统中的资源或者优势,通过建立儿童的保护网络和提升儿童能力,最大化儿童良性发展的可能。抗逆力提升综合起来有三种干预策略:危险聚焦策略(risk-focusedstrategies)、资产聚焦策略(Asset-focusedstrategies)、过程聚焦策略(process-focusedstrategies)。①本项目综合应用了这三种策略,提升流动儿童抗逆力,如图2所示。#p#分页标题#e#

(1)危险聚焦策略,聚焦到减少或预防危险因素及其影响,主要涉及微观系统的干预。这是指减少儿童暴露在危险中的经验,针对流动儿童而言,主要是减少流动儿童家庭危险因素(亲子关系链接不够、父母投入子女生活较少等)、流动儿童学校和社区危险因素(较低的学业成就、单一的成就来源、社会支持缺乏等)。本项目采取的干预方法有:针对家庭危险因素,实施的方法有推动儿童亲密关系的建立、增加父母投入子女生活的机会,比如: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让子女和父母共同完成;在结束和开始时举办庆典,邀请家长参加,共同见证子女的成长;针对学校和社区危险因素,则是增加儿童的学业成就,扩大其成就来源,比如:让儿童加入英语课外学习班、增加儿童上台表演的机会、扩大其资源网络。

(2)资产聚焦策略,是指增加儿童能力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使用权力,发挥其资产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对抗危险因素,主要涉及微观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系统互动的干预。首先,扩大流动儿童资源的数量,如:推动社区建立儿童图书馆,积极和其它社会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高校合作,增加儿童和其它社会资源连接的机会;其次,增强儿童现有资源的质量,比如:教授儿童关系建立技巧,提升同辈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亲密度等;再次,扩充儿童资源使用权力,比如:扩大参加社会服务组织服务的儿童的数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资源从而使其更有效地管理教学过程。

(3)过程聚焦策略,是指动员儿童发展的基本保护体系,比如:培养依恋关系、激化儿童动力系统、提升自我管理技能等,干预对象是儿童本身。具体包括:提供儿童体验成功经验的机会,比如:编排剧目让儿童公开表演,体验成功感;建立儿童的自我管理技能,比如:传授儿童制定目标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认知和管理能力,比如:协助儿童认识情绪,并习得合适的行为表达方式;提升识别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比如:协助儿童认识自身和环境的优势和资源,并习得利用的方式和情景。四、结论儿童抗逆力是指儿童在逆境中依靠自身和环境系统的资源或优势,克服困难,展示积极适应结果的能力。儿童抗逆力理论由于强调对个体的资产或优势的关注,突破了传统问题取向的研究和干预模式,实现了研究视角向优势取向的转型,成为社会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范式。将儿童抗逆力引入我国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框架中,发展出适合我国不同类型人群的抗逆力指标和实践逻辑,对推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意义重大。综上所述,我们相信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下整合型的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实践是当下中国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范式转型。不同于“问题取向”的流动儿童研究和干预,其尝试从儿童及其环境出发,立足于流动儿童及其微观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的劣势和优势,从系统整合和方法整合两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危险聚焦策略、资产聚焦策略、过程聚焦策略,从而充分地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及其环境系统的优势,实现流动儿童抗逆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