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中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诉求

科学传播中新媒体艺术的文化诉求

作者:张楠 詹琰 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

随着媒体传播形态的转变,受众的文化诉求需要科学传播不断提升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深入挖掘科学信息与内容中的思想理念与文化内涵。现代科学传播并不是一种单纯知识性的传播活动,而是一个通过科学传播主体对科学内容的解读与延伸,复合思想理念、艺术价值、娱乐效果等文化属性的传播过程。旧金山探索宫的创建者弗兰克•奥本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提出,一个博物馆型的科学中心,其中的展品和演示,除了教育目的以外,还应具有艺术魅力〔1〕。多种艺术形式如建筑艺术、环境空间设计、造型艺术等在科技馆建设中的运用,使得科技馆以及科学展示设计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过程。随着展示材料与工具的不断创新,用来进行科学传播的艺术形式也更为新颖并更加多元。艺术性的创作特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科学传播氛围,使科学传播成为一个能够增长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并可以享受科学、赏心悦目的美感体验过程。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展示方式的颠覆性变革,而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手段逐渐成为各类公共空间与场馆展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2〕。在科学传播中,新型展示技术的引入与运用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创作。随着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非艺术领域尤其是公共展示领域之中,新媒体艺术与科技馆这两个各具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的领域碰撞在一起,形成一种类似于“全媒体、全艺术〔3〕展示”的科学传播整体环境。然而在科学传播的特殊范畴内,新媒体艺术的引入与运用固然具有一定优势,也并不能因此忽略其相应劣势。另一方面,无论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效果如何,它也只是进行科学传播一个媒介、一种手段,其设计创作需要与整体科学传播环境相互协调,以科学启蒙与科学内容传播为最终要求与目的。

1从新媒体艺术到新媒体艺术展示

对于新媒体艺术,至今没有一个明确且统一的定义。新媒体艺术理论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五个阶段:连结、融入、互动、转化、出现。你首先必须连结,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经验〔4〕。”如果将这个过程放到公共展示领域中加以推演,可以将其描述为一种多重感官体验所带来的展示内容个人再加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利用多种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想象、心理等各种渠道影响观者的感官,不仅仅是冷硬的知识性接受,而是通过深度的感知与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综合看来,新媒体艺术主要可以分为网络艺术、虚拟现实、机器人、装置艺术、人工生命艺术(基因与生物艺术)、数字艺术和多媒体艺术这几种形式〔5〕,但更多时候它们是以一种交叉的、复合的状态而存在的。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不再是艺术创作的主体,而是展示内容的载体与媒介,有时甚至是部分的媒介。相对于在纯艺术创作中对艺术家情感、观念、态度的主观性表达,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实质上是一种展示、传播的艺术手段。虽然有了相对受限的表达内容(科学内容),但作为展示的新媒体艺术与艺术品一样,依然是创作者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对其精神内涵与理念的一种传达。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展示、传播载体,以计算机多媒体、传感、显示等新媒体技术为基础,以科学展品、环境空间构建、科学表演、特效影院等不同形式存在于多种科学传播活动中。科学传播特别是科学展示的传统方式包括实物展示、图文版展示、视频展示、模型展示等,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型展示方式,既具有与传统方式无差别的展示特征,也具有相对于传统方式的展示优势及局限性。以科技馆展示为例,互动性和娱乐性是新媒体艺术展示与科学传播可以融合的无差别特征,只能说不同展示手段的互动方式不同,而不能单纯对比哪一种展示的互动和娱乐功能更强。新媒体艺术展示与传统展示有各自适合的传播内容,只是传播途径不同,效果可谓殊途同归。从新媒体艺术所带来的数字化展示来说,从传播的内容建构上具有一定的展示优势。一是可以扩大科学内容的信息量,减少实体空间及成本;二是虚拟效果及情景可以展示更多抽象的或者无法用模型、实物完整展示的内容,包括数字模型的创作和历史场景的再现。同时,新媒体艺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引入与运用,能够带给受众一种全方位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相较于绘画、造型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单一式感官体验,“沉浸式”体验使参观者由原来的一种知觉感受变为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同时互动。多元的知觉体验根据参观者自身变量的不同互相作用产生综合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又与展示环境交互,创造出属于参观者的唯一“展示内容”,于是一种“传播内容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就产生了。在这个过程中,传播主体与受众间的单向传递过程转化为一种交互型接受过程,传播者和观者间的情感交流和传递过程变得清晰起来。与展示优势相对,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也存在着一些“不耐受”的局限性。首先,是科学传播内容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科学内容的展示,虽然有利于信息量大、抽象、情景再现类内容的传播,但在某些基础研究领域,传统展示方式更能进行直观展示与有效传播。其次是展示形式上的不耐受,新媒体艺术作为展示方式,具有较高的互动参与性及计算机设计基础,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容易出现工作障碍。同时,新媒体艺术展示装置大多操作界面较为复杂,对于第一次参观的观众,特别是儿童及老年观众来说,容易产生无法正确参观展品甚至中途放弃的现象。最后,是传播效果上的不耐受,“沉浸式”体验固然有强大的传播效果,但也正因为新媒体艺术展示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及互动操作感较为突出,有时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形式上体验等于内容体验的错觉,从而忽视了传播主体所传达的科学内容及理念。

2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既区别于普通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又区别于科学传播中的传统艺术展示方式。科学传播的首要基础是科学性,一是展示内容的科学性,二是展示形式的科学性。简单的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传播科学的内容。作为科学内容的展示,新媒体艺术不再如其他领域中一样是展示的主体,很多时候要与实物展示、模型模拟、场景复原等传统展示方式配合协作,形成每个科学内容的传播整体。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一样,其本质仍旧是艺术家的主观思想、态度及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作为科学展示的新媒体艺术,科学传播的功能确定了需要展示的客观内容,直接的艺术表达需要转变为间接的具有科学知识性的“命题式”创作。虽然不能直接进行主观表达,但不可否认作为展示方式的新媒体艺术仍具有极高的艺术创作价值。从内容的选取创意、路线安排,到脚本设计、表现形式、视觉效果等所有创作部分,都能体现出创作者的主观影响与艺术创造力。进行科学传播的新媒体艺术,不但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科学性,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上也会显露出一定的科学元素,也可以说具有一种科学隐喻。比如装置的造型、色彩的选择等各类艺术元素的呈现,都会与其他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区别开来。#p#分页标题#e#

科学传播赋予新媒体艺术不同表现的第二点是趣味性。科学展示及科技馆展示的趣味性特点,来自其非正式科学教育与启蒙的最终要求,这使得科技馆成为以儿童与青少年为受众主体的公共场所。所以科技馆中的艺术设计,需要细心考量主体受众群———儿童与青少年的心理诉求,新媒体艺术也不例外。无论是造型、灯光、互动游戏剧情、卡通形象设计,画外音朗读音调语气和脚本、影像内容的故事主线,以及整体空间的流动性与引导性等,都需要以容易吸引受众的注意,激发其继续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创作导向。科学传播选择新媒体艺术,一方面是因为其强大的展示优势,而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代社会对于新技术的依赖和盲从。计算机程序编制、声光影电的投放、数字内容的录制与创作,对于同一科学内容而言,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在形式上远比传统展示方式的创作要来得快速与“简单”。快速消费时代,从世博会到科技馆,似乎也都“高效”起来。强烈感官效果的制造、大量内容信息的囊括、自带互动参与的操作模式,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使得科学传播在完成氛围创造、内容传播、提高互动体验这三个任务上看起来“轻松”许多,甚至成为一些创作者心目中“多快好省”的不二选择。与此同时,富有人文气息与情感的内容设计与代表制作水平和创意的模型创作正在逐渐减少,或许有一天科学传播者们将突然发现,在提出展示内容后,新媒体技术将是能够使用并有能力完成的唯一工具。

新媒体艺术用于科学传播,可以轻易的创造出“互动”的效果,而在这背后,创作者们则需要思考,科学传播真正需要的是怎样的互动?难道仅仅是“手指”或“身体”的参与,就可以说完成了“互动”的目的吗?事实上,科学传播需要的互动是深层次的、是充满人性与情感的,是思想与文化价值的撞击与传递,而不是简单利用新媒体交互技术完成的物理性互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科学传播设计,只见新媒体而不见艺术,只见物质材料而不见情感,创造出的也只能是一个有武无侠、有形无神的科学传播作品。

3文化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运用

科学传播中的新媒体艺术运用,既是一个科学传播设计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过程。纵观以科学展示为代表的科学传播,其第一层基本要求是知识性———即实现信息(传播)功能;第二层要求是要满足趣味性和互动性———达到娱乐功能;其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则是要具有艺术性———也就是满足审美功能。然而科学传播的最终目标,并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创造力和兴趣的激发,甚至是一种启蒙。技术的堆砌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要求,更不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启蒙这个传播内核。利用多种媒介建立“参与体验型”科学博物馆的观念,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学家弗兰克•奥本海默在1968年就已经提出了。他认为用科学博物馆进行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要为观众提供一个可以参与、主动发现问题的环境,使参观者能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观察、思维、触觉等多重感官体验,自己动手学习知识〔6〕。奥本海默的理论被视为世界博物馆型“科学中心”建设的基本原理,他自己也用“旧金山探索宫”的成功验证了这一理念。如此看来,早在没有新媒体艺术这种具有“沉浸感”展示方式的1968年,使用最基础的展示方式与艺术表达就能够完成科技馆建设的核心目的。那么在拥有丰富展示材料和内容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达到科学传播的初衷?在一个科学传播的整体之中,新媒体艺术的创作,需要真正具有“创造力”的策划和设计,需要在“信息、娱乐、审美”这三个文化要求的基础上不断研究与创新,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科学展示策划设计的基础,在创作的每一个环节中都真正体现出“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以观众的参与和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根本宗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公众对于科学传播的文化属性需求日益提高。冰冷、枯燥,缺少文化内涵的信息、技术堆砌型或者纯粹娱乐型的科学传播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受众的文化审美诉求,在新媒体艺术的运用中,必须不断提高、整合其文化属性,形成兼具“科学气质”与“艺术品味”的特殊媒介。

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刘爱河老师提出,现代博物馆陈列设计这种特殊的艺术传播行为注重的是精神性的传达,材料媒介以及语言符号不过是设计者的思想、理念的外化形式〔7〕。笔者同意这个说法,并且认为奥本海默提到的“尊重人以及人的创造精神”,在科技馆展示以及科学传播过程中具有双重的指向意义。在科学传播运用新媒体艺术的基本要求是尊重“两个人及他们的创造精神”,第一个“人”是科学展示的设计策划者,第二个“人”是所有可能的参观者,这两个“人”分别代表了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受众。尊重第二个“人”即受众,实际上也是对科学传播主体提出的要求,每一个展项与空间的设计,都需要由受众的角度出发,考量受众的情感体验及心理诉求。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是因为观众的需要而进行传播、教育与兴趣激发。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受众意识是科学展示设计团队进行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其次,尊重科学传播主体和他们的创造精神,这要求传播主体首先是科学内容内在价值、科学教育理念的表达者,而不仅仅是外在工具的使用者。新媒体艺术展示方式固然能够轻易创造出一个具有沉浸感的展示空间,但其本质仍是一种展示手段与材料。

“21世纪的博物馆应被看作是一个体验生活、历史与文化的地方,是一个通过展示其拥有的展示材料而进行教育的地方。而一个博物馆如果仅仅成为自豪地显示自己所拥有的展示材料的地方,那么它也就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8〕。”科学传播更是如此。科学传播主体需要根据不同传播内容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通过对科学历史的再现以及自身对科学文化的解读,用科学展示的方式引起受众与展示间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传播主体与受体间关于文化记忆的情感共鸣,完成由人到“物”,再由“物”到人的文化内涵传递。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其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了人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9〕。同样的,在新媒体和新媒体艺术越来越多地站在科学传播舞台之时,我们需要警惕这些潜移默化不动声色而来的文化“占领”。受众的思维方法将随着展示媒介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多感官刺激的“沉浸式”体验将继续消磨现代社会中本就不再充足的理性与耐心。然而,新媒介的力量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外在符号不会完全代替内在精神,文化与情感的传递也不会全部被所使用的媒介所掩埋。对于“新媒介的隐喻力量”,我们需要的态度是不漠视、不仰视。新媒介所带来的思维方式变革,并不会抹杀所有人的思考和反思,它既然可以被人的思考所“洞察”,也就有由“能动性”来加以导向和利用的可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而最后会将最高级加载在哪一个形容词之前,则取决于人的思考和选择。#p#分页标题#e#

结语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媒介融合的革命,传播渠道空前丰富,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在逐渐模糊,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身份不再固定不变〔10〕。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展示方式的不断变革,可以预见,能够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新媒体艺术将会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科学传播之中。而新媒体艺术用作展示,终究只是一种展示材料与手段,只是科学传播展示整体的一个部分,有其天然的优势,也有相应的劣势。无论新媒体艺术展示拥有怎样的传播效果和互动性,它不会也不能替代传统展示方式,如同传媒整合一样,展示媒介也将最终走向融合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同时走向融合的还有各种展示艺术形式。多种媒介与艺术形式,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以“全媒体”、“全艺术”理念为统筹思想进行融合,创造出一个拥有全方位感官体验,使观众能够主动探求知识、展现创造力的最好的学习环境。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以及“人”的思考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