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发展方式

农家乐发展方式

 

1发展“农家乐”旅游模式的经济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城市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必然会加强对精神文化消费的追求,休闲娱乐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农村旅游这种休闲旅游的新模式,不仅符合现代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休闲娱乐的心理,而且绿色健康环保,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农家乐”旅游作为满足这些特点的新兴旅游项目,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情结,又能够有力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在《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从现在起到2012年,我国将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力争每年实现农村旅游就业人数达到35万人,全国农村旅游从业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达到5%,全国建成10000个农村旅游特色村。可见,农村旅游必将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主要支撑体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北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旅游的经济支撑,而“农家乐”这种旅游模式,建设成本低,收益高,符合北京郊区县农村的实际情况,可以有力促进农村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而且在增长经济的方面,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保证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发展建设的平衡。   目前北京市有2000多座观光农业园区,220多个民俗旅游村,2万多户民俗旅游户。这种新型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建材、餐饮、文化娱乐业、商业服务、食品加工等各行业的发展。“农家乐”这种新兴旅游模式,已经成为成熟的新型农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北京市房山区200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9.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32,01万元。十渡镇接待游客10.66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45.92万元;青龙湖镇南观村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45万元。特别是以九九桃王、猕猴桃、布郎李等为特色的观光采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中琉璃河采摘活动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万元。延庆县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乡村旅游共接待37.3万人次,收入1923.85万元,同比分别增49.9%和66.9%。   2北京“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模式   在目前北京郊区县的“农家乐”经营中,多以民俗游的形式出现。绝大多数依托乡村文化景观,提供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等简单的乡村旅游服务,是典型的都市依托型乡村旅游形式。随着都市人对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兴趣愈加浓厚,北京郊区县逐渐发展起来了对应接待的“农家乐”。“农家乐”这种新型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改变了原来郊区县仅注重农业生产的的格局,为郊区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并且一举获得了重要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初“农家乐”刚刚形成,到如今在各区县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农家乐”经历了一个产业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零散的郊区民俗旅游户、聚集的民俗旅游村、集娱乐休闲会议游览于一体的大型度假村的崛起,打破了延续多年的以八达岭,十三陵等景区观光项目为主的郊区旅游市场格局。这些“农家乐”以吃农家饭,品尝特色美食,住农家院,鉴赏古建民居,体验传统生活习俗,采摘果品菜蔬,垂钓,射猎,购买土特产品等丰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   2.1个体开发型   在我们调查的“农家乐”中,大部分是“个体开发”的发展模式,该发展模式的主体是个体户,凭借周围环境优势,利用自身的居住生存环境进行旅游接待,并带动其他个体,逐渐形成规模。例如北京怀柔县的青龙峡,该区域目前有民俗游接待户50余家,皆靠近青龙峡旅游风景区,各家各户利用独特旅游资源,借助怀北镇大水峪关、雁栖湖等景点的旅游环境,开展农家院式的民俗休闲活动,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群落。   2.2政府协助型   另外还有“政府协助型”模式。当地政府主动开发景区以吸引客源,拉动旅游市场的旺盛增长。例如密云县的曹家路村。曹家路村党委领导利用本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签订共同开发协议,同时施行绿化美化景区环境,修建停车场,添置龙车,建起精品果园,组建秧歌队,规范村集贸市场,建观光采摘园、垂钓园等措施,把一个山沟里的贫穷村建成了百业俱兴的旅游村。   3“农家乐”的经营类型   3.1体验农家生活型   这种经营类型以农民生活的农家院为旅游目的地,以体验农家生活为主题,这种类型适合家庭或少数人旅游休闲。大多数农家院主要经营项目是:提供土特产品、特色美食,如农家风味、当地野菜、油面饸烙、玉米面贴饼子等,还有以各种方式烹制的当地特产虹鳟鱼、秘制烤全羊等;提供符合农村居住习惯的住宿服务,如农家特色土炕;在晚上则组织篝火烧烤、燃放烟花、卡拉OK等娱乐活动,也可坐在庭院品茶聊天、畅谈当地的风土人情、古今故事。其建造成本和招待费用低廉,客源稳定,而且信用及服务质量相对较高。游客不仅可以切身体验到宁静朴素的乡村生活,还能够给农民带来额外的旅游收入。这类体验农家生活型的经营方式适合于北京远郊区县的各种农家院,例如密云县古北口镇河西村的听风小竹农家院、昌平区碓臼峪的鑫淼园农家院、延庆区龙庆峡古城的喜乐融融农家院等等。   3.2体验传统民俗型   这种经营方式以村落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体验农村民风民俗,不同民族的多元传统文化,以及朴素自然的乡村生活。游客白天可以和农民一起下地干农家活,体验劳动的快乐,参加村里举办的民俗体育活动,例如能够寻找回童年乐趣的跳皮筋、玩弹球、砸包、跳绳、捉迷藏等游戏。在节日期间,游客还可体验到热闹喜气的农俗庆祝活动,例如在春节“黄金周”,游客可住农家院过大年,与村民一同起火做饭、包饺子、贴窗花、吃年夜饭;正月十五,游客可参与村里举办的花会表演、猜灯谜等活动,身着节日盛装体验踩高跷、骑毛驴、坐轿子等农村特有民俗活动。这类体验民俗风情型的经营方式往往以民俗村的整体形式进行合作经营,它要求该村落有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美食、风俗传统、民族特色,抑或优美自然环境,和谐田园生活等。其往往需要进行规划建设,民风淳朴,基础设施良好,交通方便的民俗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北京,这类体验民俗风情型的民俗村正在逐年增加,各乡镇乃至区县级政府都将其当作拉动农村旅游收入的主要动力。其中的典型代表如密云古北口民俗村、延庆秀水湾民俗村、平谷挂甲峪民俗村等。#p#分页标题#e#   3.3游览名胜古迹型   这种经营方式以参观历史文物古迹和游览自然风景区为特色,这些农家户或村落往往聚集在名胜古建、历史遗迹、自然风景区、国际森林公园周围,这些“农家乐”为游客提供感受历史气息或接近自然、体验自然的便利条件,因此这些“农家乐”的环境往往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游客可以彻底放松身心。这种类型的典型代表是延庆黄帝城遗址,位于官厅镇向西到达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有黄帝蚩尤之战的古战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兵器等;平谷石林峡,位于北京市平谷黄松峪乡,距离北京市区85km,因自然景观“六大景”而闻名,其由石林、九天飞瀑、立崖、悬柏、巨石、险峡、灵潭组成。此类型的“农家乐”经营成本较低,与体验农家生活型“农家乐”无异,但因其借助自然景观或历史古迹吸引游客,故更需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原生态环境往往会被破坏,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增加农民收入得不偿失,因此如何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如何保护历史名胜古迹是此类“农家乐”长期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3.4劳动采摘型   这种经营方式是目前“农家乐”旅游的新特色新亮点。经营采摘园的农民通过这种方式,让城市游客自己动手,采摘各类新鲜的瓜果蔬菜,并结合城市人少有的劳动经历,吸引他们来体验劳动与收获的喜悦,缓解城市工作的压力。以采摘游为特色的“农家乐”活动,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使农民获得更大的额外利润。例如北京通州葡香苑园艺场、密云金地葡萄园、大兴京南采育观光旅游精品采摘园等。尽管这类经营类型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也同时造成了巨大浪费。部分游客不具有专业采摘技术,未养成良好的采摘习惯,“采了这个扔掉那个”,一路过去果子扔了一地。因此采摘游活动应注重整合效果,采摘线路要走向精品化和复合化,对于游客浪费的现象,采摘园可采用奖励或在果树下设立统一的收集处。   4生态环境对“农家乐”旅游的影响   目前,北京郊区县的大部分“农家乐”旅游都注重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但一些地方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上却偏离自身资源条件,兴建吸引眼球而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新奇建筑,既与“农家乐”旅游的内涵相冲突,又使农村居住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原以耕作为主的村民为接待更多游客而减少耕地,增盖民居,破坏了农村的原有风貌及环境氛围;各种游客带来的垃圾、污水对水源环境造成了污染。例如位于门头沟灵山景区,由于开发强度不断增大,游客及各种代步工具数量逐年上升,加之管理不善,规划不合理,造成了东灵山草甸的植物种数、具有观赏价值的种数、草地平均高度、群落亚层数、群落盖度、群落种类的组成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因此,重视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唯一出路。因此为促进其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政府既应提高当地农民的综合素质,激发并提高其对生存环境的爱护感;还应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使其尊重“农家乐”当地的社会文化和民俗习惯,这些都是保持“农家乐”旅游在社会和文化各方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环境保护方面,除了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以外,政府还应采取规定性手段进行保护。例如,可根据景区内植被、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划分出中心区、缓冲区、旅游区。中心区严禁游客进入,缓冲区允许部分专业人员进入,而一般游客只允许在旅游区内活动;核定旅游区的环境容量,在旅游旺季超过环境容量时,实行旅游者预约制度等。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项新兴旅游产业,应得到社会的关注与扶持,政府或企业开发时注意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重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破害了生态环境,必将得不偿失,为此付出更惨痛的代价。   5目前“农家乐”旅游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5.1北京郊区“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1规划缺乏可操作性,管理及经济秩序混乱。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建立管理机构规范经营秩序,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北京市各区县目前大都完成了旅游规划设计工作,但由于乡村旅游经营的分散性,旅游开发基本上仍处于乡、村、户独立经营的阶段,使得管理处于某种真空状态,缺乏科学的统筹安排与管理。这些独立运行部门的规划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①偏离“农家乐”旅游的核心目的,过于追求新奇形象而丧失自身特点,造成地方特色不突出;而对本地景区如何因地制宜,缺乏操作性。②规划实施落实不到位,造成了乡村特色旅游开发密度和重复率过高等问题。③有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落实不到位,导致经营者经营无法可依,无规可守,游客的消费权益也不能受到保护,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5.1.2项目品种单一,营销策略不强。郊区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最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度假休闲、接近自然、体验传统民风民俗的机会,但不少地方把“农家乐”旅游等同于到农村吃饭种地。大部分“农家乐”吸引游人的招牌是提供“农家饭”、“农家菜”、采摘等,而可供游客亲身参与的生产及娱乐活动却很少,使得整个旅游过程缺乏趣味和体验;同时,北京周边丰富的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应该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当地特色,做大做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竞争优势。在营销策略方面,由于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有效的宣传力度,导致的大多数“农家乐”产品知名度不高,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农家乐”仍处于分散经营阶段,规模较小的独立经营者无力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从而导致其营销策略制定缺乏系统性,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目前,许多“农家乐”经营者选择网络宣传,但由于网页知名度有限,宣传效果不强。#p#分页标题#e#   5.1.3基础设施与服务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农家乐”发展的另一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例如公路、网络通讯、医疗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设备简陋。因城乡生活方式和条件不同导致的卫生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服务方面,目前的“农家乐”经营者及服务人员缺乏正规的旅游服务培训,对相关领域的服务法律法规和程序知之甚少,服务意识不强,令游客不满。另外,村旅游吸引资本投入能力不强,导致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水平提高,市场营销宣传等方面没有足够资金保证,但目前“农家乐”经营结构还是以农村集体、农户自营为主,规模较小,缺乏信息,无能力筹措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销宣传。   5.2北京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对策分析   5.2.1遵循区域旅游发展规律,进行系统性规划,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政府应将农村旅游作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进行系统性的宏观发展规划。例如:各区县应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发展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避免低效率的重复建设;山区、水库、平原等区域的旅游项目应各有侧重,观光旅游和民俗体验旅游也应有所区分。各区县要对各自区域内的“农家乐”旅游产品进行有特色地设计包装,整合“各自为战”零散经营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分析自身优劣势,深入挖掘其特色魅力与表现形式,在保护的前提下推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旅游产品,同时多元化开发旅游项目,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5.2.2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旅游产品包装与宣传。政府应鼓励“农家乐”经营者选择合作经营或集体经营模式,与政府合作共同开发该地区的旅游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招商引资,募集社会大量资本,不仅可以为乡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降低农户的经营成本和投资风险,又能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农家乐”经营者互相合作可以更好地利用宣传媒体,形成品牌优势,这样才能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这些都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发展。   5.2.3加强经营管理与规范,提高行业服务质量与标准。各区县旅游管理部门应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管理“农家乐”经营单位,划分责任,制定旨在规范“农家乐”经营服务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经营单位的权利与义务,这样才能既有效的打击个别经营单位的不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消费利益,又起到规范市场的作用,使“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各区县乡镇还需建立区域性的“农家乐”旅游行业协会,通过制定有关行业规则,来使经营者自觉地规范其经营行为。在加强农村旅游软实力的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该重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硬实力的提升。在北京远郊区县的某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亟需大力改善,特别应加大对公路交通、餐饮服务、住宿条件、网络通讯等方面的投入。在公路交通方面,应根据城市游客出游情况,开辟旅游专线;在餐饮服务建设上,要出台相关的“农家乐”经营食品安全与服务规范细则,特别是建立符合饮食安全的卫生标准并加强检查力度;通过有关职业培训,使“农家乐”从业人员熟悉掌握各种旅游接待礼仪,提高其文明素质和服务水平;在住宿与通讯方面,政府也应发挥其行政职能,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工作,这样才能为游客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卫生、更舒适的旅游环境。   6结论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消退,我国政府仍在大力刺激国内消费市场,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传统旅游项目不同,“农家乐”这种新型旅游模式更加个性,更加人性化。如果从放松身心,接近自然的角度来看,与传统的旅游景点相较,“农家乐”旅游更具有优势。尤其是城市居民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短,对短途郊区旅游市场的需求急剧增长。目前京郊“农家乐”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经营农村休闲游获得副业收入,其不仅为个体农户带来利润,同时也使得北京地区旅游市场整体内需的扩大。但应注意的是,由于不能科学地规划与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系统遭受了很大的人为破坏。一味追求利益而牺牲宝贵的自然资源,或者不能合理地开发空间、土地等,都会给农村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于“农家乐”经营进行合理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经营者与游客之间就会因模糊的行业标准产生诸多摩擦,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行业标准是地方政府需格外重视的。同时,政府不可为获得短时期的经济增长而破坏整个自然生态系统,要优化整合各方利益,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损耗。只要注意了以上问题,北京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市场一定会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焕发出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