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增长机制思考

乡村经济增长机制思考

本文作者:孙如轩 郑德岭 夏海生 单位:安徽大学社会学系 六安市裕安区城南农技站 无为县植保站

在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功绩的基础上,如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并最终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是摆在广大江淮之间农村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无为县高沟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这个并无区位和资源优势的江边乡镇却拥有三百多家民营企业。该镇的大多数农民要么在企业里从事生产,要么在外面跑销售,基本上实现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农民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造就了该镇的经济奇迹。高沟经济的发展历程能为江淮之间其他乡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1一个乡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典型案例

无为县高沟镇,地处无为东南部,总面积100km2,耕地面积2400hm2,人口4•8万,劳动力2•7万。高沟镇原本是长江中的一块冲击洲,地处江湾河汊之间,在长江大堤加固前,水灾频发,群众收入低下,生活十分困难。但就是这样一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毫无区位和资源优势可言,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小镇,近年来用一系列数字演绎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2006年全镇企业销售收入89•2亿元,入库税金5•11亿元。在2005年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千强镇”中,高沟镇名列第752位,居安徽入围的8镇之首,可谓“安徽第一镇”。高沟镇经济的快速发展,被众多的媒体、学者誉为“高沟现象”。高沟经济奇迹的创造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成长机制,这种经济成长机制笔者试概括为“全民参与、滚动发展”。据笔者的了解,高沟青壮年农民要么在电缆厂里搞生产,要么在外面搞电缆销售,是为“全民参与”;高沟的乡土企业家们在他们的成长初期很少依靠银行贷款,而是在盈利的基础上逐渐地扩大生产规模,是为“滚动发展”。

1•1高沟镇农民参与企业生产、销售的概况高沟镇有电缆企业生产工人0•8万人,销售人员0•4万人。按劳动力中男女分别占一半估算,高沟镇男性农民基本上都参与了电缆的生产和销售。其中的佼佼者已成为企业主、年收入十几万、几十万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成功的销售商。这种“全民参与”的状况已彻底改变了高沟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沟一般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而不像江淮之间其他乡镇一般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打工。高沟镇巨额的年产值是江淮之间其他乡镇艳羡的对象,按笔者的理解高沟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则更加代表了江淮之间其他乡镇的前进方向。

1•2高沟电缆企业的产销模式高沟的电缆企业都是按照销售商提供的订单来组织生产的,电缆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实行买卖制,销售员与买方市场、销售员与生产厂家以及销售员与销售员之间,是天然的买卖关系,而企业内部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车间上下道工序之间,直到成品出厂,实行的也都是买卖制。这种买卖制加强了企业与市场的联系,同时实现了利益的合理分配并造就了均等的发展机会,能调动经济运行各个环节的积极性。在高沟,最先富起来的是那些脑筋灵活、营销有术的销售员们,他们赚了钱拓开了市场后,又带着信息、技术和资金回来办厂,而且大都走上了成功之路。高沟现有电线电缆企业60%以上的厂长经理都曾经干过推销员,他们懂市场、会经营,并凭借着灵活而高效的营运机制,使得企业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场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1•3高沟的电缆销售商高沟电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其强大的营销能力,4000多名销售人员走遍了神州大地,连西藏、新疆都有很多销售人员和当地企业做生意。坚持“以销定产”模式的高沟电缆企业,每个销售员都成为企业的商,他们有很大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商海沉浮,有的人倾家荡产,有的人一夜暴富;有的人演变成声名远扬的企业家,有的人背负巨债仍不言放弃。太多太多的传奇,吸引着高沟年轻人不畏巨大的风险,不怕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坚强地、执著地追求自已的梦想。

2结论

在笔者看来,顽强执着的销售商们的努力是高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不竭动力。正如该镇企业办王主任所指出的,四千名销售员是高沟镇经济发展的顺风耳和千里眼,他们跑遍了千山万水、走进了千家万户、吃尽了千辛万苦、说遍了千言万语,他们及时地向企业反馈市场信息,让企业和市场紧密结合,使高沟电缆产业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高沟电缆产业能快速顺利地增长跟销售商的团结一致是分不开的。现代的商品市场是买方市场,只有产品顺利销售企业才能发展,所以销售人员的业绩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全国各大电缆招标会上,高沟的电缆销售商们显得特别活跃,他们往往抱成一团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较大的冲击。这种基于商业利益的团结的确表现了高沟人的精明。笔者以为一个地方的经济成长,人的作用还是占第一位的,正是“全民参与”这样的经济成长机制使得高沟镇创造了经济奇迹,同时造就了一批经济上的成功人士。这些率先富起来的人们没有什么组织作为后盾,也没有致富“领头雁”的悉心指导,而是凭着自己的敏锐,凭着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创造而踏上了成功之路。当然这种成长机制没有政府营造的良好的软、硬环境相配合,也难以根深叶茂。至于局限于自有资金的“滚动发展”,实在是迫于无奈,因为民营企业在其发展初期很难在银行贷到款。目前,高沟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正借助银行贷款迅速扩张自己的规模,以实现更辉煌的发展。

纵观高沟镇的经济发展历程,无论是1980年代企业便初具规模的阮全好(阮当时号称高沟首富),还是1990年代第一个引进电缆生产线的沈志海,他们都没有受到外在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是凭着自己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成就了一番事业。一方面,由于高沟地处偏远,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农民自发的副业和简单加工工业的种种压制政策在此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最先创办企业的基本上都是移民,他们祖祖辈辈四海为家、个性张扬,不愿意受到种种限制。这两方面的因素再加上“右派”知识分子的帮助,成就了高沟的经济奇迹。高沟的乡土企业家和成功的销售商们在他们的发展初期顶着种种政治压力,当他们的规模做大之后,他们又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因为他们完全靠的是自有资金,风险全部由自己承担),在这种双重压力之下他们走向了成功之路。正是坚忍不拔的个性造就了他们的成功,而他们成功的示范效应又不断吸引新人加入电缆行业。在高沟,有钱人并没有一夜暴富的骄奢,而普通人却总想着如何去市场中拼搏创业,许多人历尽千辛万苦却从不轻言放弃。外表精明灵活的高沟人,内在的性格却是坚忍刚毅,个性的充分发扬是创造高沟经济奇迹的真正秘密。#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