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例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1

由于高等学校层级化现象的存在,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统计性歧视。为了降低普通高校就业中的统计性歧视,进行“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提出相关内容框架,希望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降低统计性歧视,从而促进高等院校的分类型发展。

关键词:

就业;统计性歧视;四维一体;教学模式

现实中,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时面对着招聘中的统计性歧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相对优秀的企业,对于学历的统计性歧视更加严重,由此导致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心态消极,更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使得有能力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失,社会效率下降。本文所思考的视角“大学生就业中的统计性歧视”是现实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其存在,主流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都给予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无论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还是光环效应分析都客观真实地分析了就业歧视现象存在的原因。然而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却明显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本文以金融专业为例构建“四维一体”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尝试性提出对于该问题解决的分析框架。最终导向是从实践的角度考虑,提出有助于降低统计性歧视的有效改革方案,并使得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一、“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框架

“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就是实行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目标实现“八化”:课程体系规范化,教学方案结构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相同课程统一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师资建设国际化,学生学习自觉化,信息交流多样化。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降低就业歧视。具体框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

同一学科教师讲授的课程均围绕该学科形成体系,能够从完整的课程模块角度,开展专业系统的教学研究与合作;构建科学、完整,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的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内容统一组织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统一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实行双语教学;统一制定教材编写规划和教材研究,体现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适用性强,能够反映学科的科学性、前瞻性;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和教研项目,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明显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提高本科生的科研素养。

(二)案例教学

要求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有能够反映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的2-4个教学案例,并且不断更新。案例要求有背景、有资料、有数据、有故事、有问题、有思考。通过案例讨论、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

建立模拟实验室,通过模拟实验体验理论教学与实际环节的衔接。实验模块多样化,分课程、分章节、分训练模式等多种方式的实验交叉进行。

(四)实践教学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即引进企业进驻学校,也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训练学习,同时不断进行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反映出最新的实践教学成果;同时建立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和应用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金融学专业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内容

目前,高等学校的金融学专业开设率比较高,学生报考的志愿率也很高,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按照学校层次进行挑选的统计性歧视普遍存在。那么,如何提高非“985”、非“211”高校金融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从而降低统计性歧视?关键是要练好内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学生既具有“985”“211”高校金融本科生具有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又同时掌握金融学实际工作技能。金融学专业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具体内容有:

(一)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并完善课程标准

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应该构建“一个贯穿,两个重点,三个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一个贯穿”是指将培养学生从事金融学职业岗位工作的综合能力素质作为贯穿始末的主导思想。“两个重点”是指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牢牢抓住科学研究和实际技能两个重点。“三个领域”是指构建课程体系的三大学习领域,即:基础学习领域、专业能力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通过基础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法律修养和金融学研究兴趣,为金融学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主要包括政治课程、心理学课程、法律课程、数学分析课程和金融学基础课程;通过专业能力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金融职业发展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主要包括金融学相关专业课程和实习、实验与实践模块;通过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与金融学相关的财会学课程、管理学课程和经济学等课程。每门基础领域和专业领域的课程,制定统一的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执行统一的课程标准。拓展领域课程实行兴趣组的方式进行,允许学生按照兴趣选择课程,也允许教师按照各自研究方向选择学生,带领学生从事部分金融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或者推荐学生进入不同金融机构实际岗位实践实习。

(二)进行金融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基于关键岗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对金融行业部门的专业调研,深入分析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确定金融专业培养目标。根据金融行业岗位(群)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突出区域性、行业性特色,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业务骨干携手共同开发的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与金融行业企业合作共同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开发专业实训教材,构建校内认知实训、金融基本业务技能实训、理实一体化课程、顶岗实习、金融发展趋势研究的循序渐进实践教学体系。

(三)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搭建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平台

为了更好地研究金融实践问题、构建与金融实际需求相联系的金融课程体系,应该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需要成立校企合作金融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校企合作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开发校企合作金融学研究工作室、举办校企合作“金融大讲堂”等活动。

(四)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构筑全方位学习环境

建立金融学专业教学资源库,覆盖专业介绍、专业认知、课程规划、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实训实习、第二课堂、社会服务、图片展示、相关网站链接和在线答疑等栏目,全面反映金融学专业建设内容和进程,同时开放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与兄弟院校共享。

(五)引入第三方评价,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为了保证“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落实,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接受来自学校外部的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校内课程采用过程考核、业绩考核的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考核,引导学生变被动式的应试学习为主动式创新性学习,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作业、课堂实训、课程实验、校外实训、金融研究报告、期末考试成绩等。鼓励学生考取“CFA”、证劵从业资格证等金融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考试,可以免考相应科目。一些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分段教学、开放课堂”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探索加入业绩考核的模式,就是对学生在开放课堂实战演练过程中取得的实战业绩作为一个考核因素。

三、结束语

降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统计性歧视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提升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兼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模式的相关内容涉及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多方面教学任务,因此对学校管理与教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与专业相关行业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培养,专业领域的分析与研究,教学内容与标准的制定等等,都决定了“四维一体”教学模式能否成功。降低学生就业统计性歧视不是靠用人单位自动放弃歧视,而是靠普通高校自主提升能力与素质。从而逐步过渡到我国高校没有层次高低的划分,只有类型区别。用人单位选择人才首先是按照自己的用人类型去选择,而不是学校层次高低。

作者:孙红梅 张震 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吕联生.贝克尔歧视理论视角下大学分级对大学生就业的统计性歧视问题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137-140.

[2] 刘宁,于基伯,周红肖.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242-244.

[3] 吕莎.大学生就业中经验歧视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4.

[4] 李昌军,贾磊.“四维一体”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03:71-74.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路径

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多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课程思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因此,法学课程教学改革应首先坚持法学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方面有所作为,以满足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目标要求。《国际经济法》课程是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由于该课程具有分支多、内容杂、规则难等突出特点,在多年来的课程教学中,师生普遍感到教与学均面临着不小的困难。为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亦应首先在教学目标定位上聚焦于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任务与要求,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笔者以为,《国际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而这恰恰是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精髓。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自斯派蒂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时间,其间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均将该理念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1]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培养“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法律人才教育为目标,贯彻其中的教学改革原则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学生能力提升、个性需求和成长成才需要来进行教学战略设计。回归到《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可以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明确的方位导向;根植于服务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目标,可以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正确的路径选择。

一、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丰富教学方式

早在20世纪30年代,法学家燕树棠先生就将法学教育的目的概括为培养法律头脑(legalmind)。何为“法律头脑”,先生认为真正的法律头脑必备四项要素:剖辨的能力、社会的常识、远大的思想和历史的眼光。[2]然而,要拥有一颗真正的法律头脑,谈何容易。它要求每一位法科生不仅要具有满足法律职业需要的扎实的法律技能,还要洞察社会人情、观照现实生活,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不忘仰望星空,胸怀家国情怀,做一个拥有自由灵魂、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命题的法律人。[3]基于培养具有上述品质的法律人的目标要求,《国际经济法》针对每部分教学内容确定了学生应获得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大方面。概括来说,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不仅应获得包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社会互动和合作能力、组织与规划能力等通用能力,还应具备理解并应用批判性分析方法的能力、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等学科专业能力。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始终应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中心,不断丰富完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多样化教学方法中、在多元化实践平台上,能够充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1、融合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法学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包括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诊所式教学法等等。《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了理论讲授、研讨式学习和案例教学法。其中教师理论授课占据总课时的三分之二,从总体授课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研讨式学习任务量不够,不少学生养成了搭便车、随大流、不推不动的学习态度,难以自觉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而法学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要求学生们必须具备独立、高效、自主的学习能力,否则很难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重融合多种教学方式,适当减少教师理论授课的课时,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引入诊所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真实案件的处理现场,转换学生角色身份——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做真实案件的人,运用所学解决国际贸易、投资、税收等领域的法律问题。案例教学法是法学专业课堂上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目前法律实务界(如律师事务所)最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称之为案例研习,并常常作为律所内训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案例教学法必须要解决好案例的筛选问题,需要任课教师有明确的问题导向意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以供课堂讨论。体验式教学法重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通过师生角色互换,或者学生参与课堂设计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认识自我的机会,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讨式教学法则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教学形式之下,将传统的授受式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记的填鸭式,转变为教师设疑、学生解疑的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的重点与重心不在于结论性知识和观点的讲授、理解,而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追根求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上述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须结合采用,多种方式的融合既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也避免一直以来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生为本”的主体性思维,让学生了解学习、热爱学习、学会学习。2、开拓多种教学平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一门专业课程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实现两个“贯通”,即贯通课内与课外,贯通理论和实践。第一个“贯通”意味着教师除了关注课堂内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以外,还应当参与到学生课堂外的活动,比如担任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尤其是法科大学生的辩论赛、演讲赛和征文赛,通过竞赛指导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弱点不足,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第二个“贯通”则是针对法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通过法律援助平台、创新创业项目、暑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深入社会、开展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普法宣传、法律调研等,打破横亘在理论教学与法律实践之间的鸿沟,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让学生通过多元化实践平台应用法律,并从中认知法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完善自我,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法律职业伦理,塑造正向的法律职业精神。使学生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勇敢地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

二、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完善教学环节

教育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提出了分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任务,即国际型、基层应用型和复合型法律人才三种模式。[4]上述三种类型的法律人才均应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各法学院校无论如何定位其自身的法学人才培养任务,都应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最基本的社会主义法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激发学生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国际经济法》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从强化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两方面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满足学生实践性需求由于始终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脱节,集中的毕业实习时间设置在四年级,此时学生面临撰写毕业论文、参加公务员考试、求职面试等多重压力,导致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因此,有必要从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上,考虑将实习实践环节融入完整的四年学习时间中来,比如,除学生自主选择在每学期寒暑假到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机构进行实习活动以外,应允许任课教师组织课程实践活动,如参与法庭旁听,聘请执业律师、法官、仲裁员等实务人员走进课堂,担任小组学生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准备法律文书、证据材料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实务指导和帮助。《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其中国际贸易法部分涉及大量的涉外海事海商法律知识,为此,可依托于学院“浙江省法学会海商法研究会”,与宁波海事法院建立常态化联系,从海事法院择选典型性的海商案件进行分析研究或者作为模拟法庭的案例素材,请海事法院法官开展专题讲座,并担任学生法律诊所的导师,从而形成双导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税法部分涉及专业性更强的涉外税收征管知识,可通过与宁波市国家税务局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展开合作,通过专题讲座、实地观摩、专业见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的涉外税收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通过架设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拓展到实践教学环节,将大大有利于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2、开设双语教学模块,满足学生涉外性需求目前部分法学院校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模块,其教学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投入程度。对于笔者所在学院的学生来说,50%以上学生恐怕无法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原因在于50%以上的学生还在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而苦苦挣扎,《法律英语》选修课的选课率只有30%左右,可见,对于英语水平要求更高的国际经济法课程来说,双语教学显然只能为一部分英语程度好、致力于从事涉外业务,或者有出国留学、考研等现实需求的学生服务。因此,从满足这一部分学生个性需求角度来看,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开设专门的双语教学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更符合目前法学院的现实情况。具体来说,在双语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提供、推荐原汁原味的英文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加强课程内容的双语学习。比如国际贸易法部分,可以引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原文的解读和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的、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也要提高学生们听和说的沟通交流能力。在国际投资日益活跃的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范围,为此,了解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与沿线国家律师进行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势必成为未来法律服务发展的新需求。地处外贸发达的港口城市,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也将日益凸显,因此,通过开设双语课程,也将为未来学生成为国际型法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优化教学条件

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始终关注于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德法兼修”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为此在课程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学生毕业时应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具备关键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有赖于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自身学习的双重作用的发挥。基于这些能力的获取,在学习导向层面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由传统教学的进程导向转变为成果导向。为确保学生最大程度地获得成长成才的机会,《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应从开展小班教学和提升教师素质两方面来进一步优化教学条件。1、开展小班教学,为提高教学效果创造环境条件众所周知,启发式、互动式和亲历式教学都是在小规模教学的基础上最为有效。[5]动辄近百人的课堂,无论教师如何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采取丰富教学方式,都无法实现与每一位同学的深度交流,更谈不上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要想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必须缩减班级人数,尤其是针对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合作研讨式等教学方式,通过小班教学,使教师能够对学生上交的每一份法律文书、案例分析报告等给予明确的意见和建议,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班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并深化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教师即时予以解答。对于教师而言,也意味着他(她)须关注学生的听课效果,随时追踪最新的前沿问题,及时解答学生们的疑难问题。教师也应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弊端,精简教学内容,强化实用性。2、提升教师素养,为教学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提升教师素养入手。首先,作为法学专业教师,应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状态,追踪国际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关注本课程内容最新研究动态,比如国际经济法课程中的国际金融法部分,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扩展学习,了解最前沿的国际金融监管动态,知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注重点等等。其次,国际经济法课程通常由两至三名教师完成全部授课任务,为此,应成立课程小组,采取集体备课方式,共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通过集体备课,课程组教师能够集思广益,运用集体智慧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解决教学疑难问题,从而解决平行班之间学生在授课内容、课程进度、平时成绩评定等方面的疑虑和不满。最后,任课教师应通过境内外访学、学习进修等机会,提高专业积淀和教学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申天恩.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中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应用[J].法学教育研究,2017.17(02)3-18.

[2]梅红,任之光,冯国娟等.创新支持是否改变了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行为?[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06)26-32.

[3]董静姝.论当代中国法学教育中的“法外教育”的重要性[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04)47-51.

[4]潘溪.培养应用型人才:法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创新[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8(02)33-43.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3

【关键词】民办高校;内涵式;教育教学改革

自1978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渺小到不断壮大崛起。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达到2663所,较上年相比增加了32所。在民办高校方面,相较于1996年来说,目前民办普通高校的数量增幅较大,由之前的21所增加到749所,占比近30%,其中普通本专科高校在校生达到649.6万人,占全国的23%。同时在发展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取得了开展研究生教育的资格。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批又一批教学质量高、条件优良、理念先进的民办高校崭露头角。但是,在认可民办教育不断壮大发展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些民办高校还处在规模扩张、简单粗放式的外延发展时期。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刻不容缓。所谓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以系统内部要素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推动动力,在发展中,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质量与实力的提升。转型的目的更是为了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未来需要,培养出一批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于地方的发展需要。在民办高校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更加重视教育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及国家发展需要,进一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民办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增长过快,但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且匮乏,造成发展停滞后劲不足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民办高校推行的是以学养学的被动发展道路,依靠学费的积累才能保障自己的发展,国家政策和经济上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这也造成了不少万人以上高校的产生。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规模增长已经严重超过了自身的办学以及管理能力,为了追求生源,扩大经济效益,学校甚至采用一些违章招生、虚假信息等手段来招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同时,在学校财务制度管理上也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这也导致当前的财务管理难以适应高校的建设。

2.民办高校“同质化”程度较高

同质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民办高校中较为普遍,各个高校之间发展模式大相径庭,多有雷同,多数是参照当前公办高校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全面发展,但缺乏各自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高校自身的发展,造成这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民办高校对于自身的发展定位还不够明确,不清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无论何种层次、何种类型的民办学校都照搬公办高校的发展模式,忽视自身特点、社会环境、生源、教学资源、科研质量等客观因素,盲目走建设综合型一流高校的道路,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次,在学科建设上,目前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较为盲目,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盲目设置专业,扩张学科,这不仅造成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导致了毕业生专业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此外,在专业学科设置上,与当前社会、国家对人才的需求还存在脱节的情况,无法服务社会发展需要。

3.规划化管理还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中也逐渐陷入了困境。从外部环境而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政策还有诸多的问题,一方面整体的政策存在缺失,虽有一些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但缺乏整体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政策的制定和颁布无法适应当前民办教育的发展速度,此外一些政策法规不具有操作性,导致在实施的过程中无从下手。从内部而言,其自身在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合理科学的管理架构,由于其来源多样必然造成全力主体的多样,科学的管理架构难以构建。家族化的管理模式,以及监督机制的缺失或不健全,这都影响着民办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与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但这种竞争,其本质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各国对于人才的渴望持续增强,这也导致各国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不断增加。社会的发展也更多的依靠人才的力量以及知识的增加。民办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发展已经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改革势在必行,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成为当务之急。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发展,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到质的转变,正在逐步改变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走精细高质量的发展道路,追求政治的民主、法治,经济结构优化、可持续,社会和谐,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发展环境有了全新的变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民办高校要想有长足的发展,走内涵式发展改革之路成为必然。

三、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改革之路

1.明确发展战略,树立品牌意识

其一要树立质量立校的基本发展战略,不仅要有自身的学生品牌和教师品牌,更有有自身的专业品牌和学校品牌。而要构建大学品牌,首先需要树立长久科学的大学理念,明确立校方向,其次要定位准确,再者就是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正确的策略支持和选择。其二就要有差异化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发展中要找到自身办学的特色,形成个性化办学,而不是盲目跟从,走综合化的道路,要从组织文化、运营管理、人才构建、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构建差异化,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把握重点。其三是审时度势,适度发展。民办高校的生存需要一定的办学规模,其发展更离不开一定的办学规模。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民办高校更应该审时度势,适度扩大规模,把办学的重点放在提升教学质量上。其四就是创新多元化发展,充分调动内部各个要素,合理配置,实现一加一大于的二的局面。不仅要构建办学层次以及模式的多元,还要在体制建设、运营管理、融资渠道等多个方面实现多元化,利用现有资源,突出优势。

2.完善体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

主要是要充分学习国外在民办教育上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法规体系建设,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并督促落实。首先要及时纠正当前在相关政策中存在的歧视、差异部分,进一步拉紧民办高校与公立学校之间在法律上差距,确保两者平等地位,同时在教师待遇上给予同工同酬的支持,切实落实一定的优惠政策。其次还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明确资助的对象与形式,成立专门的教育发展基金,吸收多发资金来源,同时还可以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以及土地优惠,从多个角度减轻民办高校经济负担。再次就是配套完善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采用更加综合的评价方法和机制,让社会和公众参与到其中。

3.不断创新,改革发展

作为民办高校,首先要更新传统观念,建立更加科学的决策机制,统一谋划,科学制定未来的发展道路和规划。要加紧推进决策的流程化、规范化,在领导体制上不断完善和创新突破,并遵循市场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更加科学的体制运行。其二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始终保持充足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案,构建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民办学校也应当有更加长远的规划,进一步提高人员的薪资待遇,引入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管理人才。其三就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目前,在民办院校中,普遍存在论文少、课题少、成果少、经费少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学校科研及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打破这种局面,首先要领导重视,其次要有体制的支持,政策的帮助。同时要注重科研与教学、科研与社会发展、实用性相结合,将科研落到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中去,达到互赢的有利局面。其四是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增强与国际教育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国外的经费与教育资源,加快与国家接轨的速度,开展必要的职业教育,服务于国际市场需要。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办教育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转型过程汇总,内涵式改革发展的道路成为必然,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审时度势,创新思维,摒弃原来外延式发展的模式,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树立品牌意识,完善体制,把握重点,将教育发展的重心落脚于内涵建设、体制健全、质量提升、结构创新上来,要突出特色、协调发展,从多个方面为自身内涵式改革发展之路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大白.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7(2):1-13.

[2]王蔷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与思路转变[J].江苏高教,2015(6):155-157.

[3]王馨,高洪波.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6):8-13.

[4]徐绪卿.科研工作: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的重要着力点[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3):1-3.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4

摘要:

我国于2014年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决定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这就为培养外语型技术型人才提供契机。目前社会对日语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中对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许多漏洞和不足。各地的高职教育学校需要根据当地对日语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技能,培养适合当地发展的日语人才,建立日语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将规划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培养经验和完善培养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现状,结合所任职的高等职业学院的经验,讨论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的方法,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日语;技能型人才培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不仅日企的数量不断上升,同时中日贸易交流也日益频繁。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也积极地推动企业走出去,而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是中国走出去的主要对象,所以对日人才是一个巨大的缺口[1]。在大连地区,由于历史,地理上的诸多原因,与日本的关系比其他地区更为紧密。不仅在金融,制造业,尤其在软件服务行业中对日外包业务的不断扩大,业务量的不断增多,更为迫切地急需日语技能型的人才。因此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的重担,如何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高素质和技能性强的日语人才,是当今高职教育需要探讨的课题[2]。

一中国当今日语教育的现状

(一)日语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第一,虽然当今教育下培养了大量的日语人才,但是根据市场的调研,社会仍然缺少具有日语综合能力高并且兼备行动能力强的职业高素质的人才,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质量存在较大的矛盾;第二,日语高职毕业生就业主要涉及IT软件行业、金融业、制造业等区域的日企;第三,国家对政府的支持力度欠缺,但是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语种教育,颁布计划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在师资、配套设施等方面加以资金支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第四,在具体的高职教育的课堂教育中,整体的教育水平与知识深度欠缺,而且过度重视日语教育而忽视综合能力以及日语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培养[3]。

(二)日语人才所需的综合性能力较强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对日语技术型人才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培养出的日语技术型人才需要锻炼和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日语的掌握上,需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的听说、翻译和读写知识以及良好的日语表达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相关的日语;在就业上,面对现代自动化时代,需要具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同时应对对外沟通,要兼学商务礼仪,做到与顾客良好沟通,达到理解明白客户的需求;因为学习日语主要针对于日企,那就需要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和日企规范,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作为一个职场人,要求毕业生拥有较高的素养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抗压能力在紧张的职场中必不可少[4]。目前对日语技术型人员的标准的提高,结合现在的日语就业状况,高职教育的培养人才的任务任重道远。从其它的调研结果看来,无论是日企还是其它企业,对外招聘标准除了日语专业知识基础,还要兼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操作知识,反映出日语技术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特点。

(三)日语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

随着对日外包行业的不断扩大,大连地区的日语技术型人才的缺口十分庞大。虽然中日关系一直起起伏伏,当今也有一些日本企业暂停在中国的投资步伐,但是在我国的日企的数量并没有实质性地减少。展望未来,由于中日经济联系紧密、地理位置紧密以及全球局势的推动,中日经济合作的势头依然强劲,对日语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大连华信软件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十年间培养了大批日语+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8%,就业势头良好,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日语技能型人才。从侧面反映了大连地区对日语应用型人才需求量之巨大[5]。

二培养高职教育中日语技术型人才的方法

(一)高职教育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要与市场需

求相适应,政府、企业、职业教育三方合作首先,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针对高职教师,为了能更好的获取最新的市场教育信息为培养日语人才提供不断更新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安排老师与相关企业签订学习协定,定期去企业学习了解市场信息,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事后书写报告并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行这样的方法,不仅对高职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日语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内涵修养的提高、知识界面的拓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也就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然后,在学校方面,学校要与日语企业进行合作,定期邀请相关企业的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讨论,还可以聘其作为兼职教师。安排操作性较强和锻炼动手能力的课程例如日语实际锻炼、训练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对实习生的实习给予指导。这就会使学生接触到企业和社会实际工作经验,以实战模拟的形式提高日语的技能,同时还会让学生敏感捕捉日语企业发展的情况和动态,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提前规划;其次,针对于企业方面,相关日语企业要主动配合学校和学生,为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提供帮助,做到双向交流。这样才能挑选适合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日语人才,间接有益于企业长远发展。只有政府、企业、职业教育相结合,在不断沟通合作中培养高素质日语人才,才能实现三方共赢。

(二)重视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日企等企业所需要的日语技术型人才除了要求要有牢固的日语基础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其工作态度和精神等软实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组织学生去参观企业通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发现总结能力,通过感染企业氛围学习敬业精神和忠诚意识;举办创新项目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举办团队比赛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意识;通过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还可以举办一些探险活动或模拟企业活动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然后,采取学分和记录的学习体制,对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的内容进行记录并且计入综合成绩,这样的体制会使学生主动并积极地参加学校的活动,争取较高综合素质的评分;其次,要加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同时掌握一些日本礼仪,为学生以后与客户沟通提供方便[6]。

(三)加强高职校园建设

第一,制定并且完善学校制度和规章。在学校的管理和各种活动的开展上,完善的规章制度是重要保障,有效地减少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随意性,为培养日语人才和建立教育体系提供保障;第二,加大对学校活动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金,形成和巩固学校精神、风貌,观念价值。在加大对物质的支持力度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精神建设,进行双向建设;第三,保持学校与外界社会和企业的交流和沟通。校园全面建设需要学生接触社会,不能仅仅只在学校的狭小范围,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展思维。同时引进相关人士进行教育。

三总结

职业教育中日语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巨的、缓慢的过程,但又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我国现在职业教育中存在日语教育忽视素质教育、日语人才所需的能力综合性不强、同时日语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调研本文提出对应的培养日语技术型人才的解决方法:高职日语教育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政府、企业、职业教育三方合作、重视高职教育中对日语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学校校园建设。

作者:高松 单位:大连科技学院软件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立坤.大连中等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思路[J].教师,2014(14):32-33.

[2]王娟.浅谈高职高专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2(11):2-3.

[3]汪琪.中职类商务日语专业日文录入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9):41-42.

[4]郑佳.强化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法初探[J].华章,2013,5(10):98-99.

[5]王娟.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导报,2016(19):125.

[6]荣新星.新时期对高职日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才智,2015(35):250.

第二篇:高等职业教育本土国际化探究

摘要

在工业4.0时代,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为解决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跨国国际化教育的问题,为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本土学生创造接受跨文化教育机会,培养高职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介绍了我国在实施本土国际化方面的多种举措。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本土国际化;策略

目前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际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根据国际交流情况,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留学的学生;第二是走进来,到本国进行留学的外国留学生;第三类是在本国进行本土国际化课程学习的本土学生。本土国际化是指为暂时无法接受跨境教育的学生所提供的与课程、服务以及国际交流相关的国际化活动或手段,强调培养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使本土学生不走出国门便可以接受国际化教育。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认为中国本土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下,我国高校应该采取措施提升本土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本土学生与国际留学生的交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国际化水平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来说更低。中国要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优质人力资源,彰显国际竞争力,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智力支持,为未能走出国门的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即“本土国际化”,满足本国和海外市场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只有实现了本土的国际化,才能有更好的基础“走出去”。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本土学生的国际化水平,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必要选择。

1与课程有关的本土国际化策略

1.1国际课程体系及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

高校能够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是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关键是课程体系。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更加明确提出:“要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2016年2月,中国伟云东教育集团并购了法国德莫斯集团,实现中国职业教育与国际更多的接轨,并引入1500余门职业教育相关课程;北京德丰特教育公司联手德国手工业协会、德国柏林国学院等开展“2025中德职教合作项目”,针对中国职业院校工科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现状,采取“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共同培养”和“实训基地共建”等多种方式,从德国行动导向学教学方法到实训车间建设标准、建设方案、实训设备配置到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管理、师资培训、就业服务等全方位与中国职业院校进行高技能人才共同培养,从而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在资格证书的引入方面,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与英国职业资格监管部门合作开展SQA-HND项目,促进中英两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合作。此外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在国外职业资格证书的引入方面与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引入了英国的护士培训资格证书、法国的物业管理资格证书、意大利的时装设计师资格证书培训以及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培训证书等。

1.2使用海外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上暂时还没有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相关项目和政策,但是各省已经开始把建设双语教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项目。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认为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是实现国际化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在四个专业中引进和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并实施双语教育。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会计、计算机、国贸等多个专业采用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授课。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总结报告》中该校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由建设前的0门发展到目前的5门课。

1.3引进先进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国际上有四种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北美的CBE职业教育模式、英国的BTEC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教育。1992年国家教委职教司把CBE引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仅两年的时间就有200多所学校进行CBE改革试验;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培训部推行的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试验;此外国内多所院校引入有TAFE模式,不管在教育理念的精髓、还是专业、课程、师资、研究等方面的发展,最成功的是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全面引入的北悉尼学院TAFE教育,最成功的关键是将TAFE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革,以适应本土学生的国际化需要。

1.4教学队伍的国际化

中国精品课程资源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提出了“三化”的要求,即“工程化”“职业化”、“国际化”,在院校层面聘请外籍教师、开展讲座和短期交流;在国家层面实施中外教师进修和培训项目,制定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联合革新计划。浙江省是国际化开始较早,程度较高的省份,浙江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中提出,在高职领域,外国文教专家的比例由2008年的1.1%提升到2015年的2%,专任教师留学三个月以上的人员百分比由2008年的4.1%提高到2015年的6%,全外语和双语授课课程比例由2008年的2%提高到3%等。

2与服务有关的本土国际化策略

2.1“本土国际化”的政策支撑服务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国际化环境下能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职业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2015年10月,国务院总理在陪同德国总理考察合肥学院的时候强调,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正在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国愿意借鉴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职业教育模式和理念,在工业4.0时代下,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路径规划。2015年,中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业发展规划。国务院批复《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将中德产业园建立成为一个中德高端制造业项目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平台。由此看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职业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国际化道路的选择已经成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发展趋势,也为能够接受跨国教育人数较少的高职提供了“本土国际化”的理念引领。

2.2“本土国际化”的资金支撑服务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为了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与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开展了很多合作项目。2000年中国职业教育与欧盟实现教育培训的项目合作,获取欧盟委员会151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151所中高职院校直接受益,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并且引入了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2002年前中国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获取8000万美元的贷款,加上国内配套资金的补充,实际总投入达2.1亿美元,2010年山东省获取世界银行贷款2000万美元进行以学校为基础的改革与创新,2012年6月世界银行投资5000万美金发展云南职业教育发展项目。

3与国际交流有关的策略

“十二五”期间,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师资素质,中央财政投入至少26亿元专项资金,选派4500人到国外进修或培训。由教育部批准,国家财政部专项支持的“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计划在5年内选派500名国家示范院校和省级重点高职院校领导去往国外发达国家,针对院校治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个月的学习和培训。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领导还可以参加国内外联合举办的“中澳职业技术研讨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讨会”以及“职业教育国际论坛”等,了解国内外高职最新的动态,着眼于中国高职国际化的发展。截止至2013年底,已有554名高职院校领导参与培训。2012年国家开始启动高职院校骨干教师部级培训项目,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每年在各省分派培训指标,其中境外培训500人。

4结语

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工业4.0时代,随着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模式的推广,国际社会对于通晓国际准则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本土国际化策略的实施能够引入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掌握国际一线的专业发展形势,将国际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本土职业教育学生强化国际化意识,扩展国际化视野,提升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朱迎春 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2016中国出国留学发展趋势报告[R].2016.

[2]1500门职业教育课程引入中国[EB/OL].

[3]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培养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2,(3):28-29.

[4]李伶俐,罗尧成.高职教师国际化的问题分析及其改革思考[J].职业教育,2013,(1):15-17.

[5]林辉.高职师资队伍国际化的顶层设计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8-9.

[6]刘建同.关于世界银行两个职业教育项目贷款项目的回顾与总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20-23.

第三篇: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践

摘要:

卫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的医疗卫生专业建设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就国内医护类专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内容与专业建设思路。

关键词: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卫生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服务行业产业的基本功能。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遵循卫生职业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经济转型发展,为满足人们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健康生活提供了充足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有效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开设护理学、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明确界定了护理学、药学、医学相关类专业在专科层次上属于高等职业教育范畴。近十年来,全国高等卫生教育护理学、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从2005年的22.22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58.87万人[1],极大地缓解了人民群众“有病无人医”的社会矛盾,推动了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尽管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通过专业建设与改革在医护技术人员的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尤其是2015年国家教育部对高职类专业进行了调整,但是,与社会发展、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和卫生健康需求相比,存在专业建设滞后、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专业建设打上“本科”烙印,不符合职业教育特征

以大学科门类进行专业划分,按学科的特点构建医药学体系的专业课程,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专业建设无法与产业形成有效对接,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才很难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

1.2专业设置口径过窄,学生适应岗位工作能力较弱

有些新专业的设置针对某个职业中的特定技能(比如药物制剂专业),使得人才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低、职业迁移能力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利。

1.3校企合作缺乏纽带,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不力

尽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但是校企合作仍处在浅层次,医院、药厂、科研机构等部门不愿抽出更多的时间、人力和财力与学校合作。工学结合缺失政府主导和政策保障,从社会、学校、企业、学生层面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1.4师资队伍来源单一,实践能力“先天不足”

教师是专业建设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当前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绝大多数教师是由本专业学生转变而来,基本没有医院或企业一线的完整工作经历,实践经验缺乏,实践能力薄弱,不利于专业建设。

1.5医疗设备成本过高,实训基地建设层次不齐

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没有实训基地就难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高等卫生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中职学校升格建成,实训基地建设底子薄,继续建设资金投入大,导致实训设施不足,校内基地建设层次不齐,实训课程无法落到实处。

2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紧紧围绕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对接产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护理学、医学专业(群)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全面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提高卫生职业领域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多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专业建设

3.1对接岗位任务,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卫生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知识性、实用性和职业性,要结合医疗卫生行业医生、护士等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为框架,兼顾学生的岗位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参照护士、医师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的分析,确定学习领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人文素养课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交流表达能力[2]。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突出卫生职业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通过顶岗(跟岗)实习,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综合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特别是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课程体系设计必须要做到从单项到综合、简单到复杂,且有一定的针对性。

3.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3]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卫生职业院校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校内实训基地探索以医疗卫生典型工作任务为单元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专人管理、教师指导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完成简单的医疗医护实践锻炼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完成学生顶岗(跟岗)实训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一般每个专业拓展校外实训基地3~7个为宜。校外实训基地探索引企入校模式,建立校企双赢的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校外实训基地长期运行的互动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实现双方的深度融合。

3.3突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医疗卫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典型任务为导向,以护士、药剂师、医师具体任务为载体,明确相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确定学习领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通过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顶岗(跟岗)训练,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始终。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使学生将知识内化,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卫生职业教育特色。

3.4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积极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以“专业教师进医院,专家学者进课堂”为途径,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医院进修、培训学习、学位进修、职业考证、医德建设等途径培养专任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为核心,培养专业骨干教师;以实践技能过硬、基础理论扎实、能够带领完成医护卫生类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发展为标准,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统筹考虑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和医院兼职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构建由校内专任教师、医院兼职教师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

3.5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管的长效机制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深度合作,共建教学团队,开展课程建设、技术攻关研究,积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优化校内实训条件,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培育适应卫生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卫生职业院校合作发展理事会或职教集团为核心,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共同组成的医疗卫生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定位,落实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与长期合作医疗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校内设立专家工作室,校外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站,制订标准与规则,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任务。

4结语

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专业教育,如何做好专业教育的核心工作是专业建设[4]。对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因其专业设置时间短、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等原因,专业建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因此,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是最为关键的核心工作。

作者:王婧 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莉娜,郭岩.中国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1):37-39.

[2]张雷.卫生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信息,2014(9):249-250.

[3]文历阳.关于发展我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6):1-3.

[4]杨玉南,周英,陈丽峰,等.构建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5):667-668.

第四篇: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意义

【摘要】

文章从关键能力的基本概念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关键能力;意义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落脚点在就业这个重大的民生工程上,所以,职业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而为明天工作的人一定是具备“关键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关键能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因为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定的培养目标和特定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通过各种途径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实际工作中,高职毕业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职业技能,但是缺乏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关键能力”。在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的当下,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当务之急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关键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性

“关键能力”也被称为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类似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对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能力,简言之,它就是指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及专业能力。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及著名职业教育学家梅腾斯(DieterMertens)先生于1974年在一篇题为《关键能力—现代社会的教育使命》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所谓“关键能力”,就是指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是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起作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从而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这种“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常被称为跨职业能力”[1],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可携带的能力”。“关键能力”虽然涉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但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者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德国学者认为关键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事物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做事能力和智力成熟度;二是社会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社会能力和社会成熟度;三是价值意义上的行动能力,即个性能力和道德成熟度。英国学者认为关键能力包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的认知能力、计算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运用现代语言的能力。我国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关键能力的八项内容。它们是“交流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2]不难看出,不论是哪种理解和定义,对于关键能力而言,其内容大同小异。“关键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是职业技能和知识潜能的升华和延伸,是从业能力、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和发展,是人的职业道德、知识技能、创新精神融入劳动者素质的集中体现。”[3]“关键能力”是“学生为适应今后不断变化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而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也是为克服知识的不断更新或衰退而具备的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4]这种能力之所以不受时间、地点、环境、工作性质和工种以及人的年龄和性别的限制,是因为它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首先,它具有“普适性”。不同的职业和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作要求,但对就业者的能力要求却是统一的。其次,它具有“可迁移性”。随着工作环境和岗位的变化,该能力可以扩展到新的相关的工作领域。再次,它具有“持久性”。关键能力一旦获得就会陪伴就业者整个职业生涯。最后,它具有“发展性”。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地对人们提出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就要不断地提升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关键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意义

“关键能力”定义为人的整体能力而不是片段化的知识和技能,是从业者自我实现的重要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拥有高技能的从业者。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为培养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英语教学中也要把培养“关键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那么,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有什么意义呢?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提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也提到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关键能力”的范围很广,理解能力是其中之一。理解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是构成人的智力的因素之一,不仅是英语学习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从事其他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必备能力。在英语课堂上,一个学生理解能力的好或差,对获取信息的量和质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理解总是以已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只有积累足够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储备广泛的社会知识,才能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是获得独立人格的唯一途径,是发现、突破和创新的前提。“独立思考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做出正确决策或者创新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谈不上有创造能力,也不可能大有作为。”[5]教师要运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这个载体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用一种全新的、理性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当然,独立思考并不是胡思乱想,它需要一定知识做基础。所以,英语课得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最后成为自己的财富。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就是自信的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学生通往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桥梁。

(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动手能力对学生和未来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都非常重要。高职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就是“做中学”,顾名思义,既需做,又需学。“Ihear,Iforget;Isee,Iremember;Ido,I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这句话就是对“做中学”最好的阐述。学生时代获得这种能力并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一旦形成习惯,那么在未来的工作中就会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这是高职学生的强大优势。

(五)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目前,在各个企业招聘人员的要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十个条件中位列第二的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可见,沟通能力对学生而言有多重要。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更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等,因为这些能力是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关键能力”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学习引入,得到了全世界职业教育界的认可,已成为世界各国对受教育者从事职业教育、保障职业发展的共识。它从一种思想、一个概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走进了职业教育实践。当受教育者将这种能力内化成为自身的基本素质时,他就能够从容地在变化的环境中重新获取未来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作者:孔丽芳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历史与现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64.

[2]范可旭.论高职外语类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98-101.

[3]刘红英,汤海滨.浅谈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276-278.

[4]刘兰明.职业基本素养教育探究—兼论职业教育“关键能力”[J].中国高教研究,2011,(8):86-87.

[5]葛杰.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0-61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GH16519。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出版思考

摘要:

本文对当前高职教材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目前高职教材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从编写团队、教学理念、知识体系、传播手段和出版媒体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解决办法和途径,展望了高职教材在新时期的立体化、个性化、国际化、终身教育等几大趋势。

关键词:

教材出版;高职教育;高职教材

翻开我国近现代史,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戚相关,贯穿于国人振兴中华、追求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我国国民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截至2015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280所,在校生1007万人,高职教育规模世界第一。高职教育的重点具体落实在教材、教师及学生这三个重要环节上,其中教材的地位尤显重要,因为教材是院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与媒介,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与教育的质量。教材质量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和国民经济建设。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现状

首先,从宏观上说,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虽然已将职业教育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但不得不承认职业教育水平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各种扶持手段、改革举措没能切实发挥有效的作用。国家提出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轨的口号,仍无法避免高职院校的生源短缺和生源竞争问题。2014年,高职院校主动停招或者撤销专业点数量达到5269个。随着入学高峰的过去,以及许多地区、县市都办起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从饱和状态逐渐跌入低谷。“低计划完成率”“低报到率”“低分数”……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材建设情况。其次,就目前市场上的高职教材本身而言,存在以下问题:(1)成体系、成规模的系列教材较少。许多教材由几校联合编写,各校教师就几本主干教材合编合用,或者是由科研经费补贴出版,甚至是教师个人出资出版,内容质量和出版水平都不是很高。(2)重复建设、同质化趋势严重。相同名称、相同课程的教材一出再出,互相抄袭的情况比比皆是,内容的权威性和原创性无法保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维权官司屡见不鲜。(3)与产业融合的程度低,实用性不强。高职生从学校学得了知识技能,毕业之后不能立即胜任工作岗位,课堂知识和实际脱节,往往需要花大力气再拜师、再培训、再教育。高职教材应尤其重视实用性,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非常发达,而我国虽然有所涉足,但还远远不够。很多院校和教师的确意识到这个问题,市面上有的新版教材也试图在版面设计上、在内容构架上模仿国外教材先进的理念,这种邯郸学步方式,只是表面形式的改变,并未触及内在质量,实用性并未见明显提升,编写和出版理念急需深层次变革。从作者来说,学校给予教师较大的教学和科研压力,部分作者为了完成每年的科研指标而抄抄改改,匆匆成书。作者失去了主动性,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跟不上人才市场的变化、不符合实际需要。在教材编写上投入和产出的失衡也是作者没有动力的原因之一。编写教材一旦成了负担和任务,作者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出精品?浮躁之气弥漫,恶性循环加剧。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1)投入还是不投入,多投入还是少投入?出版社现在都是经营性单位,各家大学出版社也在前几年转企改制,独立核算。经营的风险不得不考虑,教材市场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此时要想在其中分得一杯羹,不得不做财力的投入,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切入点和团队,不仅钱打水漂,更是人力、时间等资源的莫大浪费。(2)在如今这个数字时代,教材更新升级节奏很快,出版社的策划能力正经受着考验。现用的教材在互联网手段的利用上明显不足,编辑的观念滞后、思维停留在文字和纸质书本上,此类教材时效短暂,将很快被淘汰。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教材策划新模式已经脱颖而出,在新的层面展开了竞争。(3)优质的出版资源和具有实力的大型出版机构多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然而,这些地区的生活成本高,编辑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往往不能在入行之初就享有较高的经济收入,而随着互联网等新手段的介入,对编辑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要求有增无减,工作量陡然上升。受困于种种具体问题,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有的逃离北上广,有的转做他行。出版行业的人才队伍告急,如何留住人才,成了行业发展的矛盾,也成了高职教材建设的困惑。最后,教材评价是教材发展的生命线,虽然普通高等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1985年起步,几经完善、修订及应用,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还未形成具有指导意义且相对完善的高职教材评价体系,这一缺失扼制了高职教材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因而,从时代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什么样的教材是好教材”这一命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问题。当前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建立相对严格的准入机制和日趋完善的评价机制,定期进行考评,筛选优质品牌教材。

二、如何改进高职教材出版

优秀教材得以问世,一流的编写团队、教学理念、知识体系、传播手段和出版媒体,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1.作者队伍

一套教材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要加入互联网思维,要与新产业高度融合,甚至是专业间的衔接和融合。这些都需要有灵魂人物的引领。系列教材应由行业专家领衔,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对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走向有明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充分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具有创新意识,能统领编写团队共同实现编写目标。

2.内容和手段

2016年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定为“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立足“工匠精神”对课程教学进行深度研究:①结合自己学校和合作企业的特色,把实实在在的案例运用在教材中,实用性和个性化特点立即显现。②学习国外先进教材的教育思想和编写方法,引进教育资源、转化教学成果,不拘一格地为我所用。③把立体化思维和新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本内容,突出实训。传统的“教师”角色在实训中也许会化身为教练、裁判、助手……传统的教材也许会成为操作指南、评分表、经验分享的平台……总之,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媒介创新是提高教材内在质量的必然。

3.重视设计

设计一方面是指对纸本教材的封面、版面、配套产品等进行的“传统设计”,做出新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优化视觉效果;选用相对环保、低廉的材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合理的定价来解决教材费用对学生的负担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对新媒体的“立体设计”,针对网站、教学平台、课件、微课进行视觉、听觉、行为方面的体验设计,与纸质书本相互辅助,避免把它们做成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存在的摆设,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学习体验的过程,从“易接受、有意思、促提高”去考虑界面和互动的整体设计。这方面还是有许多文章可做。

4.重视修订

现用的教材一般2—3年要修订一次,个别热门专业甚至必须每年修订教材,才具有竞争力。策划编辑与作者要保持互动,一边准确地把握住行业动向,一边收集整理在实际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及时地、有前瞻性地调整课本内容,跟上行业用人需求,也是顺应了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高度市场敏感性的特点。

5.对出版社提出的新要求

全国有近600家出版社,2015年有240余家在出版职业教育教材,约占四成。出版社涉足职教教材的积极性和对职教教材的关注度都呈上升趋势。(1)前期策划。策划编辑需要具有该学科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组织、营销能力和灵敏的嗅觉、长远的眼光。当然,关键还是编辑要有超前的理念。教材出版后的评奖、宣传、申报基金等工作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而应纳入策划的范畴,在前期就有所考虑和指向。(2)中期制作和内容质量的把握。文字编辑要进行甄别和筛选,甚至是引导和协助作者完成教材编写,确保原创的、有价值的、创新的内容占有较大比例。装帧设计:除了在基本的纸质教材的封面和版式上做出特色,现在又增添了多媒体课件、网上互动课程等内容。如何与纸本衔接?如何体现交互的意义?往往对这些内容的设计含金量要高于纸质书本,需要美术编辑具备以上的综合设计能力。(3)后期推广和宣传。高职教材利用常规渠道进入新华书店或者馆配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唯有直接到达终端,才会有快速的订单反馈。网络时代一定不能忽视网络营销,线上线下的多重服务会为教材推广加分。客户的后期维护也要由推广人员负责,做到有跟踪、有售后。推广人员应深刻理解“立体化营销”的概念。(4)加大投入。虽然在各个专业板块的教材销售竞争已经让各家出版社的优劣势尽显,但是只要找准切入点,商机还是巨大的。出版社必须加大对高职教材出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要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和奖励机制,确保教材开发团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探索创新的动力。涉深者得蛟龙,涉浅者得鱼虾,出版社要有长远投资教材的战略眼光。

三、高职教材未来的发展趋势

1.立体化趋势(数字化)

2014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期经济带等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的形成,我国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也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数字学习平台具有生动、共享、交互、学习自主、便捷、信息丰富等优势。基于自愿的主动式学习、知识的自我构建、自助式学习及快速反馈、智能化技术支持的虚拟教室的学习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2.个性化趋势(产学合作)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有不少人在倡导个性化办学。教育部多次发文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为本校开设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校本教材隐含在职业院校的文化和经验之中,包括在学校发展中被师生、团体所理解和认同的标准、价值以及传统,体现了职业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随着产学融合的加深,个性化的校本教材将由校企共同编制,结合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实现产学相长,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生产现场的真实环境中,实现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以企业和工作为中心的转变,并由校企共同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的,校企文化交融,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相对接。学校引入企业的经营之道、管理办法、价值观等,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办学理念和教材建设中来。

3.国际化趋势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职业教育应紧密围绕“互联网+”行动和“中国制造2025”等时代需求,适应国际新技术、新模式、新兴业态发展,开发相关专业并与国际先进教育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资源建设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完善高等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度、高水平内涵建设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引进教材的优点已被其内容和教学思路实践所验证,被广泛认可。也可以将教材引进与本土化结合,通过教育国际化途径,加强师生对外交流合作。在引进教材的使用中融入中国制造、设计和服务以及文化元素。还可以联合知名国际组织、跨国企业以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学校共建教材,引进成熟适用的职业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校际联合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基地。

4.打破“终结教育”的禁锢,构建通往“终身教育”的桥梁

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高职学生与普通本科生一样有机会继续深造,让学生有能力选择是升学还是就业。高职教育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给广大高职生提供了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平台,提供了升华自己的阶梯。

作者:陈杉杉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刘景超.高校创新教育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2(5).

[2]徐国庆.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三维理论[J].教育理论,2015(2).

[3]张瑶祥.高职院校“好就业、难招生”现象分析[J].教育研究,2013(5).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5

摘要:

在承认理论视角下发现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主要是形式承认大于实质的承认,自我承认与伪承认相互纠结。遵循“强大自我承认、增进主体间的多元认同,走向相互承认”的过程逻辑建构高校德育的承认转向,进行德育模式“从自我中心的独白走向主体间的交往,从意识形态的灌输走向大众的叙事”的尝试,是促进高校德育获取实质承认的道路选择。

关键词:

承认 高校 德育

承认思想发端于康德,经由费希特明示提出,被黑格尔发扬光大,成熟于法兰克福学派今天的执旗者霍耐特。黑格尔认为人与事物只有得到承认,才会得到正常的发展;霍耐特认为主体的完整性归因于承认形式的完整,而蔑视使自身完整性受到伤害,不仅限制了主体的自由,而且使他们不能从其他主体获得肯定的自我理解。于是,蔑视经验便成为了社会对抗和社会冲突的道德动机。[1]在经济主导日渐强势的形势下,高校德育者的无力感倍增,职业与专业的认同度下滑,本文尝试性地从承认的形式和过程中整合适合高校德育的元素,以期为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进行一种有益的探索。

一、高校德育的承认现状

课题组采用三角校正研究方法进行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从H省127所高校分三类学校随机抽取3所本科大学,6所本科学院,6所高职高专学校,共计15所学校,向每个学校的毕业班学生发放问卷100份,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发放问卷5份,非专业教师发放问卷5份,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人员发放问卷5份,共计1725份,收回1587份,回收率为92%。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毕业班学生5名,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1名,非思想政治课教师1名,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人员1名,共计120人进行半结构访谈。仅就高校德育重要性的问题来讲,结果显示:(1)学生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差异较大,问卷统计结果显示62.3%的学生认为重要,19.6%的学生认为无所谓,18.1%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而在访谈中认为德育课重要的学生比率为100%,但进一步问及共有几门思想政治课,任课老师是谁,对老师讲述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是什么时,能够清楚回答的学生比率仅为21%。(2)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较为接近。但在访谈中发现部分老师在谈及重要性时的表情带有苦笑的成分在里面。(3)非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统计分析也相对接近,普遍认为无所谓或不重要。当在访谈中问及高等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时,普遍认为是专业素养,重在服务于就业。当问及就业率时,大部分都不满意于目前的就业率。(4)管理服务部门的统计分析结果差异也较大。在问卷调查中认为重要的近70%,认为无所谓的10%,认为不重要的近20%,但在访谈中普遍认为重要。在问及重要性的表现时,除了一部分谈及接班人的培养方面,大部分谈及的是公务员和研究生招考时要考这些课程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当然重要。当问及目前德育课的硬件建设、教师待遇及发展空间、职称评审等方面的政策时,更多是从学生管理和宣传方面谈论工作举措,很少有人能够例举具体的支持高校德育的措施。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德育的承认状况总体来说是形式承认大于实质的承认。形式的承认是指表面上的认可,这里主要探讨的是高校德育的应有空间在实质上没有被尊重。数据的统计能够反映出问题,结构访谈中又触及矛盾深处的更多问题。无论学生还是教师或管理者面对匿名问卷调查时对德育课的重要性的态度应该是实际的承认状态,而面对访谈者有所顾忌的表态应该是一种形式的承认状况,显然形式的承认远高于实质的承认。由此可见,实现高校德育范式的转换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而诸如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从“理论世界”到“生活世界”、从“独白”到“交往”、从“适应”到“超越”、从“文本”到“实践”等有关高校德育的目的、内容、方式、功能和载体的讨论,为高校德育范式的转换拓宽了想象的空间。[2]

二、高校德育需要的承认维度

(一)自我的承认

高校德育要真正走向承认,首要解决的是自我承认。自我承认是指高校德育主体的自我认同,也就是从业人员对专业、职业的自信和评价。高校德育主体的自信首先表现在教师的自信上。在访谈中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自信。毫无疑问,理论的自信必然来自于教师对理论的阐述的自信,连自己都不相信何以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讲述。自我承认还表现在对职业的投入上。这里的投入表现为对专业的努力,而该努力的表现就是专业的成长,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在不断提升。如果不能做到内容和方法上的推陈出新,没有每一次授课的反思改进,那么教师的自我承认就是一种伪承认。自我承认的内在驱动力会让高校德育的主体———教师不断反思、尝试,创作就成为一种需要。自我承认与伪承认的纠结成为目前的一种承认状态,而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高校德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认同的承认

认同的承认是指高校德育的地位或声望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基于自我承认的不断衍射,跨出自我主体范畴,获得其他主体认同的过程和结果。霍耐特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承认”概念在今天重获阐释能力的巨大可能性。[3]自我承认在走向社会承认的过程中,忧患意识或职业使命感是其原发动力。而在访谈中我们发现,不乏有从业者缺乏这种忧患意识,认为只要有党的领导,高校德育就不会下课,此种缺乏职业担当的想法其实也是一种伪承认。其实体制选择的无可替代本就不是获取承认的真实基础。高校德育要真正建立让其他学科认同的专业权威和科学的体系,仍需从业者自身出于职业使命的努力。我们必须引进最前沿的研究方法提高德育学科的建设水平,建立科学有效的德育体系,才能真正赢得其他学科、主体的认同。

(三)相互的承认

相互的承认是指高校德育和其他学科之间能够给予对方同等的地位和对话的权利。相互承认首先需要学科之间、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了解。但在文人相轻的学科领域,理工科一直强势,文科一直弱势,学科之间没有同等对话的平台,特别是在地方高校更为明显,所谓的承认往往流于形式的承认,真正的相互认同很难发生。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德育对其他学科的认同是有的,承认也是如此,但其自身收获更多的是来自其他强势学科的否定、蔑视、伪承认。

三、高校德育模式的承认转向

(一)从自我独白走向主体间的交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从交往看教育,教育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育。然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单向居多,只是信息的发出,没有关注反馈,期间的过程更是无足轻重,讲课变成了教师的独白表演。霍耐特在对承认理论进行诠释时谈到承认的形式,其中讲到在情感领域的承认形式是爱。也就是说,在情感领域的主体间的承认是通过爱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离开了情感的关怀,爱的付出,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将变得苍白无力。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的高校德育开启了一扇窗,让我们从主体间的交往来寻找高校德育改进的空间。强调主体间的交往其实是要通过对话实现主体间的交流,获得一种置换思考。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实现主体间的交往可以理解为主体的一种介入,这种介入又是以关爱之情透露在主体间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有包含情感的一种对话交流,从认同到承认也就水到渠成。

(二)从灌输走向大众叙事

走向大众叙事的教育,首先要把政治教化的内容融于具体的教育实践,用叙事的方式呈现,而不是直白地表达。其次要敢于与学生对话,即在大是大非面前教育者要有坚定的立场,积极回应学生的质疑和挑战。这是叙事教育的关键,需要教育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对话不是最后的工作,之所以有对话的存在,是因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一致,所以对话后要从错综复杂的表象背后找出真正的价值所向予以澄清,以便消除受教育者思想上的困惑或混乱。澄清既有发现问题的意涵,也有拨乱反正的行动。澄清是叙事教育最要功力的环节,需要教育者本身不仅要有精深的理论功底,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能力,还要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力、号召力。

作者:王君健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君健.承认理论视角下“法律孤儿”生存现状的个案研究[J].青年研究,2013,(5).

[2]朱巧英.高校德育的范式转换研究[J].品牌,2014,(8).

[3]曹卫东.从认同到承认[J].人文杂志,2008,(1).

第二篇:高校德育课教学大学生情商培养论文

摘要:

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德育课教学对大学生情商培养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有利于填补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情商教育不足的“短板”,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

关键词:

高校 德育课教学 大学生 情商培养

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中“德”放在首位,体现了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位置。而现阶段大学教育中科学文化教育占主要地位,大学德育不足,导致学生将大多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学习上,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学习专业知识也需要大学生在自身的情绪、感情、意志力等情商方面有很好的表现;此外,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对大学生情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只有选修课课程,没有必修课程,因此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加强情商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情商水平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1高校德育课教学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概念与关系

1.1高校德育及德育课教学概述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简称高校德育,“是对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高校德育课教学注重以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基础,与当前的时代精神和德育理论匹配,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施加多种教育影响、帮助大学生,使之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1.2情商及情商培养的含义

“情商是情绪智商的简称,又称情感智商或情绪商数,他表示一个人控制自己的情绪、承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首先提出了“情感智慧”,但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1995年,美国《时代》杂志的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力》一书,引起极大反响。最新的研究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诸智商的高低,80%则取决于情商。丹尼尔•戈尔曼表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情商培养是有目的地帮助和指导情感主体能动地掌握、运用情商知识与技术技巧,并在实践中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的活动,是情商的外育与内化相统一的过程。

1.3高校德育课教学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关系

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提出,对高校德育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德育与情商培养均作用于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层面,只是分别作用与大学生的非智力层面的不同方面,因而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1)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实践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出能适应并积极参与激烈竞争和受社会欢迎的具有持久稳定情绪、百折不挠毅力、执着追求品质、良好人际关系的优秀人才。因此,高校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方向上一致。(2)高校德育课教学对大学生情商培养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德育课教学主要包括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这三种教育内容均指向大学生的情感世界。高校德育课教学正是对大学生情感世界的基本内容的培养。我国教育强调对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内容,德育居于首要位置,是因为德育对于人来说是最基本的内容。一个人的情商无论如何高,假如没有品德的引导、指向,那么情感教育就会偏离方向,甚至归于失败。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高情商的人犯罪对于他人的危害和社会的破坏作用更大,所以德育课教学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而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3)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课教学重视德育内容、道理的灌输,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对于其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性,强调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对大学生自己的责任则强调得不够,注重大学生对道德的遵守服从,对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培养还不够注重。这种德育教学模式培养出了只会应付考试的大学生,而对其心理活动、情感抒发,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如何处理同周围人的关系,如何学会正确生活,效果较差。因为大学生涉世浅、经济尚未独立,对社会现实还缺乏直接而深刻的认识和体验,表现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学习、择业、恋爱、交友、生活等方面的许多情感困扰,这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大学生对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巩固受到制约。所以,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不仅丰富了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内容,而且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顺应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学生的情商现状及原因

2.1大学生情商的现状

目前大学教育仍表现出重智商、轻情商,对大学生情商培养有待加强,大学生表现出许多与情商有关的问题。(1)团结协作能力较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当前的大学生多为独身子女,他们集体意识不强,崇尚个性发展,较为自我,缺乏合作意识、全局意识。在团队中不善于同他人合作,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较差。在学生生活工作中,缺乏互助精神,而更多地是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2)心理素质较差,缺乏抗挫折能力。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心理发展正逐渐走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他们心理起伏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考虑不够周到,遇到困难、挫折就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悲观失望,更有甚者采取极端行为。(3)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缺乏社会适应能力。不少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以自我为中心,过多注重自己的需求,而往往对他人产生不理解和偏见。还有不少大学生对人际关系想得较为理想化,对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不能赢得别人好感的时候,不愿主动地和别人改善关系。(4)自制能力较差,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大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同,有较强的自主自立意思,但因为从小就在父母细致入微的照顾和呵护中度过,因此,对独立处理事情还不够适应,遇事不能合理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自制能力较差。

2.2从德育课教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情商现状的原因

第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紧密。目前大学生情商培养的价值和作用已受到高校教育界的重视,在高校德育学科的情商培养方面,理论界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在高校德育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具体有效地实施情商培养的较少,或虽然有实施的,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具有广泛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导,对大学生情商培养的目标体系缺乏统一的认识甚至比较困惑,往往达不到理性的教学效果。第二,课堂教学中情商培养的应用不合理。对于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有人认为应该专门设置情商培养的课程,这种想法是可行的,但笔者认为,充分地挖掘现有德育课教学的资源,在德育课教学中注重大学生的情商培养,不仅不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占用更多的教育资源,还能有针对性地拓展高校德育课教学的内容,使德育课教学更有吸引力和实效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高校德育课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和情绪情感状态,但大部分一线教师仍主要将情商这种非智力因素当作工具利用,通过情商培养来促进大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多地关注情商培养对成绩的提高,而忽略了情商培养对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教学观念上较为功利主义的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中情商培养的应用不尽合理。

3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越来也重视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只有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具有宽广的胸襟、丰富的知识、聪慧的智力、进取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社会的进步才有保证。而作为高校德育课教学来讲,培养高情商、高素质的大学生就成为了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高校德育课教学中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为家庭条件的改善,他们的身体素质较好、眼界开阔、知识丰富,但也存在焦躁不定、克制性差、自我中心、承受能力弱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品德培养和智力情商的提高,遇到人际交往不顺或困难甚至采取自杀或杀人等极端行为。因此,有必要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和引导,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第二,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关于素质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三种,一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是指素养;三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解释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高校在进行德育课教学的时候,深化大学生情绪智力内容的教育。良好的情商水平,也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素质等协调发展,这些正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进行大学生情商的培养,能优化和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而有效的途径。第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目前的高等教育仍主要是强调认知目标的训练,这种教育在强化知识的同时,未能有效发掘学生的情商潜能和加强大学生情商品质的培养;另外,由于教师对教育过程中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以及把握这一关系的必要性和方法,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经过此种教育,很多学生知识面虽较宽,但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难以较快适应未来社会的客观需求。因此,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使学生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适应环境的性格、奋发向上的精神、敬业创新的情操,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潜能和本领。

作者:张俊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婉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以人为本对策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8(3)

2刘再娥.当代大学生情商现状及培养途径[J].长江大学学报,2011(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6版),2013

第三篇: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摘要:

“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依托互联网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高校德育工作也亟需借助互联网这一技术工具,转变思维,寻求德育模式创新和突破。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分析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互联网+思政课程、互联网+德育实践两方面提出适应时代要求并且创新德育改革模式的德育发展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德育 机遇 挑战

人类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使互联网这一工具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看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提出了“互联网+”工作计划,预示着我国正逐步打破传统,将互联网运用和行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使各行各业的改革具备“互联网+”的时代特色。

一、互联网+德育

“互联网+”概念最初在经济领域萌生,强调互联网在优化经济结构和生产要素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互联网+’这个表述的含义是,今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应用和服务都应被互联网改变。[1](P2)”这种新颖的观念后经传播并写入政府报告,逐渐形成了传统行业全面深化改革,打破发展僵局的改革理念:在金融、民生、教育、医疗等行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发展思路和发展渠道,进行改革创新。如果互联网+金融=便捷的金融服务,互联网+民生=智能高效的社会服务,互联网+教育=分享均等的教育资源,那么“互联网+德育=?”如何使等号后面的效益最大化成为新时期众多高校德育工作者反复思考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互联网+德育,将会使德育教学和实践都围绕互联网进行:第一,德育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德育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从而使德育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可以共享平等的德育资源;第二,德育资源通过互联网重新配置和整合,极大提升了优质德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第三,德育方式依托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道德学习和实践的伙伴模式,增强了德育工作的活力。因此,“互联网+德育”不仅是将互联网这一工具运用到德育教学和引导过程中,而且依托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互联,使德育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互联网不仅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手段,也扩展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但由于其开放特性,学生借助互联网开展自我教化的活动过程中会受到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应用互联网需要具备一定技术能力,所以基于互联网的德育工作也因此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1.信息多样化对传统德育内容的冲击

互联网的核心产业是信息产业。互联网的信息是多样的,传播途径是隐蔽的。虽然互联网提供了信息获得与交换的便利,但它不具备自动屏蔽不良信息的功能。传统的道德养成方式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不断内化于心的过程,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都可以在网络信息中寻得范本。当学生通过互联网寻找德性养成范本和案例信息时,极易受到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干扰。因此,互联网在拓宽德育信息渠道的同时,极易使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2.信息爆炸对传统德育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多是教师口头说教。这种方法所传递的知识量有限,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反复强调中完成特定道德目标认同。网络信息的爆炸式发展使多种资源集中于网络,学生短时间内即可通过网络获得庞大信息量,甚至超越教师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面对日益更新的德育信息资源,传统说教的德育方式因为时间、空间的限制无法获得德育的时效性,形成教育滞后。因此,教师准备的教授内容如何赶上信息更新步伐,不断契合社会的主流道德价值成为考验德育教师的难题。

(二)“互联网+”时代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机遇

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而言,“互联网+”这一新常态下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这些挑战也为探索中的思政教育改革和教师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带来了新契机。

1.“互联网+”为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新技术工具

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思政教师丰富了授课内容,更新了授课方式,拓宽了信息渠道,使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变得内容新颖、方式多元,避免了传统道德说教枯燥乏味、内容有限的授课模式。

2.“互联网+”有助于推动德育工作改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P25)”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德育这一基础教育工作已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德育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转变为培养具备道德选择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人才。“互联网+”拥有整合大量德育资源的方式和渠道,学生从道德规范的学习、道德原则内化到自主道德实践的过程都可置于系统化的引导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的改革目标可以借此机遇得以实现。

3.“互联网+”增强了德育教师提高业务素养的意识和便利

以往的德育传统教育只对教师的知识量提出要求,而“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3]”。这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要拥有信息资源的甄别和筛选能力;另一方面,要具备娴熟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德育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事关德育工作成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要求客观上增强了德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养的意识。同时,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便利。

三、“互联网+德育”的教育模式探索

无论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工具,还是依托互联网拓展一种行业创新意识,“互联网+”都意味着所应用行业中运行模式的改变。如阿里巴巴的成功在于互联网+信息的运作模式取代了超市等传统购物渠道,创造了新的买卖模式。互联网+德育不只是技术工具的应用,更多体现的是教育模式的创新突破。这里,笔者将尝试从两方面探讨对德育模式的创新。

(一)互联网+思政课程

“互联网+课程,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3]”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以“两课”为核心的传统思政课程要在“互联网+”的技术要求下寻求创新和突破,正如工业产品由发明走向行业定制。作为教育产品,思政课程的教授内容也可以由单一的“固定知识+教授”模式走向“定制知识+教授”的模式。具体地,授课开始前,擅于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技术系统,如微信、QQ等社交平台,集中整合学生最关心和热衷的道德问题,并积极总结和搜集资料,积累课程素材并确定课程主题,确保思想政治课程的案例资源丰富、生动形象,使学生喜闻乐见并产生共鸣。授课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学系统、教学软件、教学视频等资源,增加教学手段的生动性、互动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课程结束后,运用互联网搭建“学生—学生”“教师—教师”“教师—学生”的互评和交流平台,使学习延续到课后,同时教师也获得有效反馈和教学能力提升。作为传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程在“互联网+”时代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时间、空间的局限与可消化的德育内容爆发式增长产生剧烈冲突,思政课程的德育引导作用被忽视。为此,教师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创新思维,促进改革,加强德育实践,转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互联网+德育实践

“互联网+”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在师生这一主客体间的信息对称,但课程仅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中,可操作的德育实践越来越受师生青睐。这不仅需要思政教师组织好“两课”课堂,还需要更多德育工作者参与到德育实践中。

1.依托互联网把握德育实践方向

通过搭建德育网络平台,一方面学校的党政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可以通过网络把握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价值方向,同时对活动组织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学校的德育实践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要求。另一方面,德育实践通过网络这一虚拟手段打破了行业间的局限,同时能够将各行各业可供参考且值得分享的人力、物力等实践资源积聚起来,让学生与各行各业形成线上与线下的交流互动,提升学习德育实践效果。

2.运用互联网融汇思政课程与德育实践成果

德育活动是知、信、行的统一体现。知,作为前提,即德育课程的理解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德育实践与德育课程的融合关系。在“互联网+”介入后,学生获得信息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复杂多样,有些甚至有悖于主流道德观取向,如甚嚣网络之上的“老人倒地扶不扶”等现象,既影响着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也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实践。因此,在“互联网+”介入德育实践的过程中,德育教师应充当学生认同道德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

3.借助互联网拓宽高校德育渠道

德育工作不能仅靠思政教师、党政干部和学生管理人员等德育专职工作者。除思政课堂和德育实践外,学生的其他生活学习活动也应时刻被德育“关照”。不同于知识积累的阶段完结性,思想道德素养的积累是不能终结的,而且需要反复领悟,不断内化为本能意识,这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要渗透到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避免阶段性验收成果。因此,传授专业知识的课堂、学生的课余闲暇活动以及实习实践场所都需要道德教育实践。“互联网+”时代可以从技术手段、组织管理以及专业教育+德育的结合等方面融合学校资源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建“大德育”模式。例如,建立德育网络系统,专业教师、实习带队教师等德育专职工作人员之外的学校工作者可以在共享此网络系统资源的基础上,引指导学生德育活动,考评学生德育成果,并借助互联网与专项德育成果整合,充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渠道。

作者:张晓丽 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编写组.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3]蔡伟.“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5-04-10(10).

第四篇: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目标指向分析

[摘要]

与正式德育课程为互补,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更多的不是知识、理论目标,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的深层次的综合的心理与精神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所依附、所潜藏的校园存在,即学校人文精神、学校传统、校园互动性教育活动、各专业课的学科教育以及学校精神等。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够破解长期困扰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

[关键词]

德育课程 隐性德育课程目标指向 高校

一、问题的提出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学校的德育教育。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曾指出:“美德即知识”“美德由教育而来”。[1](P15~16)这一理论后来得到康德、黑格尔等学者的肯定。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校德育课程就在借鉴数、理、化等专业学科的模式上建立起来。一般称之为正式德育课程。同时,对于学校专门的德育课程的存在和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杜威对正式德育课程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2](P143~144)裴斯泰洛奇、福禄培尔等也认为儿童的道德性的培养不是通过灌输某种教义,而是通过家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或是共同的社会生活,通过儿童的自我活动才能发展。而且,他们十分重视学科知识教学与德育的联系,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就认为不存在任何“无教学的教育”和“无教育的教学”。[3](P12~18)他们主张要借助各专业学科教学过程渗透道德教育,立足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道德教育。一般称之为隐性德育课程。可见,隐性德育课程是以特定的育人目标为指向,有意识地依托并激活校园中内隐教育或人文元素的各校园载体,自然自主地作用于大学生,使其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而获得道德的经验、价值和判断的教育模式。西方国家大学大多采取隐性德育课程的模式,而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中国都坚持开设正式德育课程进行正面的灌输和教育,虽然课程名称不时在变化。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道德理论知识体系来完成的。即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前称“两课”)———高校德育主阵地来实现的。应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最系统、最规范、作用最大的教育形式。尤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功能;注重课程体系的建设,强调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高校德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课程过程矛盾性问题,学生水平测试的方式问题,以及符合课程要求的师资水平问题等,仍然是高校德育的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这也成质疑正式课程存在必要性的依据和理由。更为不乐观的是,我们有一种缺乏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但没有而且一套有行之有效的做法。德育课程的特殊性恰恰是德育课程设置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不是成为否定的理由。道德课程的目标、内容与教学方法必须遵循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所以,高校德育必须明晰正式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各自的目标定位,以及正式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之间的相互连接、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尤其要善于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优势和作用。客观上,隐性德育课程恰好能够满足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志发展的个性需求,且其教育作用非常独特,影响深远、长久。因为在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校园中,积淀着许许多多优势的德育资源。而且,相对于正式德育课程的思辨说理,隐性德育课程最大特点在于它内容的依附性和潜藏性、影响方式间接性和潜在性、过程的自然性、结果的生成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可触及灵魂深处。另外,学校德育正式课程常常面临的是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关系的断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等难题,恰好在隐性德育课程中很好地解决。实践性很强的隐性德育课程将学生的品德教育置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交往互动的实践过程,有效地促进知情意行全面发展。同时,事实表明,隐性德育的存在本来就处于矛盾之中,一旦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隐性教育就有可能失去其隐性特点,而演变成为显性课程了,隐性课程的优势也随之而消失。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地分析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显得极为的重要和关键。可见,要改革和优化学校道德教育,就必须重视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将德育的隐性课程作为教育策略来安排和设计。而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首先解决好其目标定位问题,明确课程的目标指向。这是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导向。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

与其他专业的学科不同,德育课程的目标除了要传授道德的理论知识以形成道德观念,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道德观念、体验道德情感、训练并规范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和谐的人格。由于目标要求的特殊性,势必要求德育课程的目标设计要顾及这两个方面。与正式德育课程目标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不是知识、理论目标,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的深层次的综合的心理与精神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所依附、所潜藏的校园存在,即学校人文精神、学校传统、校园互动性教育活动以及各专业课的学科教育等。

(一)营造大学智慧校园,文化化人

校风如家风。一所真正的大学都有鲜明的特色,以及体现其特色的学校人文精神。这种特色的确立需要长期的精心经营、积累和凝练,这种人文精神的塑造是精心培养且持之以恒的提升,有别于其他行业或机构的一种文化。正如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说:“实际上,第一流的大学,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无不有意无意地都在培育一种文化生活……我这里所用‘文化’一词非人类文化学所指的文化,而是指一种有文学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4]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至少要系统统筹如下几方面的要素:一是对学术自由的坚守与追求;二是对人文学科建设的坚持与追求;三是对制度人性化的赋予与追求;四是对独具一格办学品格和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它的目标追求就是一所学校所独具鲜明的特色,以及体现其特色学校精神文化,以凝练一所学校所独具的品格。办大学办的是环境和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人文精神营造和追求是大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一种应该具备的底蕴,是大学在承传文明和塑造灵魂的互动的过程中呈现且传递出来的庄严、尊重、神圣和自律的品质和精神。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它追求的是在恢宏的经典的氛围中,在特色鲜明的学校精神的引领中,让学生开启心智,汲取人类文明的精华与养分,不断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不断获得生活的智慧与思想。

(二)坚守与传承学校传统,引领精神追求

没有了对传统的尊重与坚守,大学的价值值得怀疑;没有了传统的呵护与积淀,大学的特色就无法成就;没有了传统的承传,大学的厚重就值得反思。传统是构成一所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殊体现,它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和精心凝练才会慢慢衍生并凸现的一种宝贵资源。它体现着一种价值追求,一种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传统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有着若干固有的维度,它可以包含同一性的永久存在,或者只是相似性的永久存在。高等教育机构多数属于第二类。”[5]如果说世界500强企业的名单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不断翻新,而在大学等级系统中,大学的相对位置变化则是非常缓慢的。有人对美国50年前大学排名与今天大学排名做过比较,发现50年前后大学系统的变化并不大。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都是“聚沙成塔,因山构苑”,无不闪耀着对传统的积淀、传承和弘扬。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董事掌权”,哈佛大学的“校长当家”和“3A原则”(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耶鲁大学的“教授做主”和人文科学教育;英国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剑桥大学的学院住宿制和午后茶,等等。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的目标追求就是一所学校传统的积累、一所学校精神的凝练与承传,以及在过去与未来精神承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交汇中给予学生提供一份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一种永久的精神影响。这种资源、这种精神一旦承传,就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追求,留给学生的将是一种的永恒内在印痕。

(三)肯定学生间、师生间的相互性教育,追求卓越

有人说“有讲座的北大才是北大”。是的,当讲座成为一种传统,一种青年学子与学者交流对话的经常性平台的时候,它就是校园中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正如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许智宏所讲的,讲座是人们思想交流的讲坛,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进发的火花或许就成为照亮他们一生学术生涯的明灯。讲座还是前人与后人贴心交流的场所。[6]曾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亨利•罗索夫斯基(H•Rosovesky)对校园文化中的人际互动所具有的教育意义给予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在哈佛,我常听人说,学生们从相互间学到的东西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我把它看成是对一个巨大的、多样化的、经过精心挑选的、才能出众的学生群体的赞美———作为一个群体,它给每个成员提供了个人成长的无与伦比的机会。”[7]一所真正的大学就得为青年大学生搭建一个宏大的互动与交流的平台和载体,为学生提供开阔的交流对话的态势,因为集体活动更具有效的教育性。西方著名的大学为了构建这种多元的交流互动,在招生时不仅考虑学生的学科和教育背景,而且非常注重生源的国家、民族、地域和文化等因素,目的就是集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相处互动以营造开阔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开阔境界、拓展思维。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说:“剑桥每一个学院,都是由学系不同、社会出身不同、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不同的人混合而成,这些学院将整个剑桥大学变成一个奇妙的熔炉。”[8]从某种意义上说,办大学就是搭建宏大的对话平台,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的目标追求就是对学生间相互性教育的支持与肯定,培育对话交流的态势,营造“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氛围,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吸收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思想火花,活跃创新思维,开阔心怀、提高境界、形成良好的品行个性。

(四)“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书育人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其著作《普通教育学》中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9](P267~303)在学校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一旦形成特定的师生关系,并与教材、课堂一起组成时,具体的动态的教育活动就客观存在了。客观存在的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传授本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过程中,或浓或淡的或显或隐的都会相应地传递出态度、情感、价值等内容。因为,真正的教育活动应当体现真善美的意志和追求。从学校的背景而言,德智体全面发展是高校育人的目标追求;从教师的角色看,其责任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从教材本身看,是专业知识的载体,但指向着真善的规律性要求;课堂,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具有教育性功能的指向。总体而言,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0](P310)从某种意义上讲,某一门专业学科的教学只有在“专业性”和“人文性”一并实现才称得上成功的教学。借助专业学科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本身,有意识地、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它的目标指向是:一是借助专业学科教学内容本身的教育性,传递道德认知观念、激发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二是借助专业学科学习活动本身的教学,体悟真理流动过程的真善美的内在意蕴,形成实现这种真善美的意志和态度。

(五)彰显大学精神,涵育核心价值

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它是一所大学长期发展过程中,历经传承积淀、价值选择、精神凝练,师生广泛认同并代代相传的历史传统、价值追求、精神气质、特征风貌和文化品质,既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又体现着师生的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灵魂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魅力就是大学精神的魅力。大学的教育本质就是大学精神的教育。这种精神一旦渗透到学生灵魂,日久月深慢慢地变成了他生命本质的一部分,内化为自身内在的核心价值。这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的落脚点之一,是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一所大学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精神文化的确立,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实践和积淀,需要一代接一代的教师学生努力和付出,薪火相传。这是学校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成为师生文化血脉中安身立命的不竭的精神源泉。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灵魂的唤醒、精神的传递、价值的涵育。而且,独具特色的学校精神一旦凝成,它成为一股内在的强大力量,引领着学校办学的方向以及活动方式,统辖着学校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一以贯之到校园的方方面面,赋予校园自由与真理、文明与智慧、精神与价值等文化色彩和人文情怀。

三、纳入课程体系的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意义及途径

(一)作为课程体系安排的隐性德育课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1.隐性德育课程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正式德育课程形成有效互补,发挥德育教育的整体功能。隐性德育课程载体多样多维、内容深沉潜隐、过程自主自然、结果深入持久,有效地满足学生在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志发展的个性需求,与正面灌输为主、知识体系为重、思辨说理见长的正式德育课程形成有效互补。正式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的统一,一起构成了德育课程完整的概念,犹如“一体两翼”,哪一翼出了问题,就无法发挥德育教育整体作用,严重的会出现功能性的缺失。

2.生活化和实践性强的隐性德育课程能够有效地解决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问题。“德育目标理想化、德育内容抽象化,德育方法智育化、德育评价封闭化”[11]等,一直是困扰学校德育教育的问题,造成课程教育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够。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德育教育必须与社会相结合,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即生活,因为,道德品质的养成单靠课堂教学解决不了的。德育课程实践化、德育教育生活化正是隐性德育课程目标指向和显著特点,有效地解决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有效性问题。

3.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程度体现着德育教育的水平和层次。正如有学者所言:“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所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的积淀、文化的砌构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的……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12]隐性德育课程教育追求的是“要为学生的内部世界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文化心理结构提供一个整体经验的环境”。[13]一个学校德育教育水平高不仅体现在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科学合理的高水平学科教学,更为难得的是具有基于学校开展、依据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富有特色教育资源、遵循本校学生自然自主发展需要而筹划、设计和开发的隐性德育课程的教育。

(二)基于课程体系安排的隐性德育课程的途径

隐性德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与正式德育课程相比较,隐性德育课程所具有的隐蔽性和非确定性特征,使得其设计与开发上复杂程度高、难度大、挑战性强。隐性德育的存在本来就处于矛盾之中,一旦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中,隐性教育就有可能失去其隐性特点,而演变成为显性课程了,隐性课程的优势也随之而消失。所以,隐性德育课程的实现,更多体现在宏观层面上的顶层制度设计、中观层面上载体管理及活动优化、微观层面上的教育性要素注入及激活,而不是隐性德育显性化后的课程设计。其途径有:一是构建一个富有个性特征的蕴含着自由与真理、文明与智慧、精神与价值等文化色彩和人文情怀的校园,这是隐性德育课程基础和平台。二是为学生实践反思、判断体悟、经验获得构筑营造一种具有真善美意蕴的积淀文化氛围和实践互动平,这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三是贯穿始终“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风学风,这是隐性德育课程的保证。四是培育和确立独具特色和魅力的学校精神,这是隐性德育课程的关键。

四、总结

总之,纳入课程体系的隐性德育,其目标指向的是通过激活、统筹和引领合乎育人目标的学校各自层面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学生的交流互动营造一个经典的氛围,为学生实践反思、判断体悟、经验获得构筑一个宏大、高尚、开阔的交流的态势和平台,让学生在“无目的而合目的”“无规律而合规律”的教育状态中汲取校园资源中人文、道德、精神的精华与养分,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不断获得智慧与思想。

作者:李克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法琨.苏格拉底论教育[A].古希腊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美]克拉克•克尔,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本会.北大讲座(第1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谢宗仙,译.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8]梁丽娟.剑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9]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0]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王子荣.基于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困境与突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0).

[12]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J].教育研究,1997,(11).

第五篇:立美德育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提升

摘要:

德育能力不仅是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要求,也是辅导员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实践发现,在立美德育视域的观照下,辅导员通过提升立美和审美的能力,突破德育能力不足的困境,实现立美德育和辅导员德育能力的融合。

关键词:

立美德育 辅导员 德育能力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辅导员工作职责之一。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德育能力成为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起点:相关概念解析

美不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和追求,更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素养。近年来,理论界对美育的思索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创造性地赋予了美育新的内涵,即立美。立美的内涵不仅在于认识美之所在,更在于建立美,创造美的过程。因此,立美教育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审美精神,全面育人的教育活动。立美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超越,可以贯穿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中,比如,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道德教育等。笔者结合工作感悟,以立美德育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在立美德育的关照下辅导员德育能力提升问题。立美德育简单说就是把创造美、欣赏美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突破。立美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德育形式之美和主体之美两个方面。从一般意义上讲,能力是指胜任某项工作所应该具有的主观条件。那么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主要是指辅导员应根据已有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社会上或者学生中出现的道德现象和问题,从而做出道德教育决策的能力。简言之,辅导员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人格魅力,引导并利用所有可能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向共同的德育目标发展的能力。辅导员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其德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育人质量的高低。调研中发现,部分辅导员德育能力不足,原因也较为复杂,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对象的问题,还受整个社会舆论的影响。

2困境:辅导员德育能力不足

立美德育和高校辅导员德育能力研究,不论从学术层面,还是从时间层面,都是一个较新的话题。探究这两个问题的原因,其一是传统的德育方法缺乏实效性,其二是期望通过困境的分析,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突破困境。困境一:辅导员德育能力“表”“里”不一,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表”强,“里”弱,有的刚好相反,还有的两者都弱,只有少数能够做到有“表”有“里”。这里的“表”是师表美,大部分的辅导员都能做到穿衣打扮落落大方,言谈举止文明有礼,课堂或者班会中的动作语言艺术、授课技巧、表情、眼神等优雅得体。这里的“里”主要指扎实的理论知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十年政工,两手空空”等等,这些都是辅导员工作现状的描述。高校辅导员是生活辅导员、学习辅导员,还是道德辅导员。催缴学费、课程重修、考勤管理、宿舍管理、课堂纪律管理、班级建设等等繁杂的工作扑面而来,很多辅导员陷入事务堆中无法自拔,无暇顾及自我的学习和提高。调查发现,四成左右的辅导员并非思想教育类专业出身,专业的理论学习枯燥乏味,所以,辅导员理论水平的提升任重道远。理论基础的薄弱,很难把握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处理学生德育问题时畏首畏尾,无法深入浅出,严重影响德育的实效性。困境二:辅导员德育能力重“说”轻“道”。“说”是语言表达能力,即语言美,“道”是高尚的道德人格,强调的是精神内涵美。语言表达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经历几轮的入职面试,再加之工作中各种班会、班干部会、宿舍长会、辅导员论坛、沙龙等各种场合的锻炼,辅导员语言表达能力都不会差。但是辅导员作为专职德育工作者,还必须成为一个道德信念坚定、表里如一的道德践行者。目前,受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相当多的辅导员缺乏自律能力,害怕学生出问题甚至回避学生的问题,缺乏主动参与和创新意识,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困境三:辅导员德育能力“知”“行”分离。这里的“行”指德育践履和实践能力,“知”指在德育过程中,辅导员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能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因此,开展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园文体活动,是提高学生德育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实际工作中,为了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大多辅导员都会精心组织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红歌一起唱、摄影大赛、志愿服务、文艺晚会等活动。然而,热热闹闹的活动结束了,总结提炼,认识提升环节却被忽略,“知”和“行”的互动被迫中止了。另外,还有部分辅导员在“知”环节一味的照本宣科,理论说教,很难做到入脑入心,严重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

3突破:实现立美德育和辅导员德育能力的融合

首先,需要通过学习,领悟立美德育的魅力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立德树人,必须以德育为先。长期以来,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困扰着每位德育工作者。立美德育通过立德育对象美、德育形式美和德育主体美,增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互动,期望获得创造美和欣赏美的效果。在立美德育中,优良品德的形成,不仅要靠辅导员的指导,还要靠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以美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欣赏的眼光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往往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立美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德育形式美和德育主体美。德育形式美,顾名思义德育内容呈现形式的立美和审美两方面的追求,其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之美。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设计各种活动形式之美的同时,要凸显育德的内容。通过美的形式,唤醒学生欣赏美的意识,最终期望学生在美的愉悦中潜在地与活动中所蕴含的道德精神进行交流。德育主体美既是对为人师表的老师的要求,即师表美,又是对德育对象美的创造和欣赏。师表美,简言之要求老师既要有高尚的人格,又要表里如一。其次,需要提高辅导员审美素质审美即审视美,是以美的眼光观察人和世界关系的过程。结合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其审美素质主要是指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较高的审美能力。“美育者,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臻完善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不可不留意也。”因此,提高辅导员德育素质既是其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其工作性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审美素质虽然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经过后天的环境熏陶、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会有所提升。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为了能够影响和指导学生,辅导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通过研读马克思、席勒、檀传宝等美育大师的经典名著,充分了解美学的本质、起源及规律等内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细致观察,养成审美的习惯。细致观察大自然、社会万象及每个学生的言行,从中发现美的、闪光的东西,自觉追寻美。最后,提高创造力。审美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同时,在创造的过程中审美情感得以释放和升华。辅导员只有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加强审美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立美德育的威力,真正做到“用一个智慧生命开启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有一种人格去影响另一种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最后,需要辅导员掌握立美德育的工作方法第一,刚柔相济。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工作中既要以制度、规则约束学生的言行,又要灵活把握尺度,把硬性的制度软化,把禁止、防范变为信任和激励,用宽容和爱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第二,表里如一(此处的“表”和“里”含义同上文)。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对千头万绪、纷繁杂乱的工作时,首先要理清思路,看清楚,想明白了再动手处理,避免盲目工作所带来的不必要的返工。其次要学会管理时间,把工作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列表,有计划地逐一落实,利用每天的间隙时间(比如,等车,等菜时)阅读和思考。德育理论是德育实践的基础,其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导员只有表里如一,处理学生德育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工作和生活才能从容不迫,才能做一个真正的能文能武的强者。第三,能说会道。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表达感情的方式和沟通思想的平台。辅导员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说服,即通过语言传递思想,说服学生。辅导员要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针对性、生动性和幽默性几个方面修炼语言功,达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美的境界。语言是外在的,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以主体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为前提。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同时,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其一言一行都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因此,立美德育要求辅导员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慎独,不断反躬自省和总结提高,在教育和影响学生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做到语言和精神两全其美。第四,知行统一。我国古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德育观,他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就要学,学而后知,知而后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立美德育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知行互动。优良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内容的学习,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过程中需要学生“知”的主要内容。和“行”比起来,“知”更加枯燥,需要辅导员在吃透理论精髓的前提下融入日常工作中,比如班会中,走访宿舍时,谈心谈话中等,在无拘无束和平等的氛围中,享受着辅导员优美的语言。“行”既可以深化对“知”的了解,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的兴趣。比如,我院开展的《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要求学生提交各种形式的作品,可以画(漫画、手抄报)、可以写(诗歌、散文)、可以拍(微电影、照片)。学生要想完成创意,必须先学理论,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了解。一静一动,一知一行的过程中,实现了创作美和欣赏美的统一。

作者:马俊华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建.立美教育导论-兼论美育对素质教育的突破与超越[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21&109.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A].载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1008.

[3]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安徽:安徽出版社,2008:310.

[4]檀传宝.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兼论现代教育的审美救赎[J].中国教育科学,2015(1).

[5]夏威.高校辅导员应担负起美育职责[J].高校辅导员,2010(4).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6

【摘要】

2015年5月12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强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势必将会优化河北省的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带动经济京津冀地区多行业的重构和新增长。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承接者,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河北省势必会承接北京和天津的转移产业和辐射要素,从而会扩大河北省的产业创业空间。

【关键词】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学生;农业院校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机遇

(一)河北省的区位优势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环境下,河北省以其优良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京津发展的重要支撑,河北省必将迎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换代,并进一步发展服务于经济的现代服务业,工农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河北省就业态势必会发生转变,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

(二)河北省农业发展优势

河北是农业大省,是中国的粮棉油、瓜果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地,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现代农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更大的责任。伴随着河北农业的不断发展,河北农业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不仅推动着当地农业的进步,同时带动着当地农民就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近三年河北省各地区更加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增强社会化功能,以科技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河北省青年创业机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的限制产能、环境治理等因素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河北省农业院校大学生,面临这种战略环境,尤其是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政策,就必须转变已有就业态势,主动抓住机遇,确立适合河北省地域经济特点的创业方向和领域,对养殖和种植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化种植、农副业养殖、绿色有机蔬菜、水果种植、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农业院校毕业生的专业优势,选择适应自己发展的行业,实现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河北省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

课题组首先从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和参与视角进行调查。调查分为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选取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工程大学、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涉及农科专业的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及创业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一)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仍不浓厚

对“你是否考虑过要进行创业”,调查的结果是具有创业愿望和兴趣,渴望创业,希望通过创业积累财富,提高社会地位的占86.7%;但“你毕业后是否会直接选择创业,还是直接参加工作,”选择“不会去创业”的有68.23%,“犹豫,会考虑”的有32.14%;而选择“会去创业”仅的占9.43%。可见对于创业,等待观望的多,真正创业的少。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更倾向于安逸、稳定的工作,选择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或国家事业单位仍然是主要的就业目标,其次则是进入企业做白领,而投资创业、自谋生路成为“个体户”,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观念。

(二)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差

对于“是否想要创业”,63.48%的选择“很有兴趣”和“比较有兴趣”,“不太感兴趣”和“没兴趣”的仅占16.88%,对参与创业的兴趣很高。在对于“你曾经参加过创业项目吗?没有参加创业的原因”的问卷调查中,大部分人群认为“缺少启动资金”、“没有好的创业项目”、“心理素质差,承受不了失败的风险”、“缺乏创业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市场形势不能准确估计”等原因,导致“想创业,而不敢去创业”,“只能望洋兴叹”,“羡慕、嫉妒,恨”,大大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缺乏创业源动力。

(三)创业地点选择集中熟悉城市

在选择创业的地点上,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均集中在自己上学所在的城市和家乡所属的城市,这对于创业的学生来说,自己熟悉的地方创业好办事,相关政策比较了解,可以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占优势,为创业成功增添砝码。

(四)创业风险是阻碍大学生创业主要原因

通过调研发现,阻碍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原因是外部风险太高,其次就是教育体制僵化和创业吸引力不足。当前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虽然逐渐开设创业课程,但河北省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创业教育当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一部分,教育体系不完善,课程建设尚待完善,创业素质不足。

(五)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较差

在关于“对创业政策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59.66%的人选择了不太了解和不了解,认为这些政策和措施仅停留在机关、滞留在部门,创业政策并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和大学生之间,大学生对于政策的了解渠道有限。究其原因,广大同学认为宣传和发动力度不够,许多同学表示“没有了解这些政策的便利途径”。针对系列创业政策,以及具体申请创业的手续流程等问题,多数同学们表示听说过,但具体情况或者具体流程不知道或者无从知晓。

(六)创业的能力和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根据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对于想创业的同学,在回答“吸引其参与创业”的原因时,86.7%的选择“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社会地位”和“对财富的渴望”;“对于创业的动机”,79.74%选择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赢得社会地位”;而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仅占14.32%,“带动就业,提供就业机会”占5.95%。但62.13%的同学认为,大多创业者不仅缺乏投资管理、税务法律、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等基本的创业知识,而且缺乏专业技能或利用各种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虽有创业愿望,但缺乏实施的动力。对于“期望政府提供哪方面的服务”问题,回答“创业技能培训”的需求占到55.6%,有些地方政府由于财政资金的不足,创业培训的投入不够,很多培训计划也得不到落实。另外,政府相关部门派出的部分创业培训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创业培训工作的实践经验,效果也有限。切实提高有创业意愿者的能力和素质成了当前形势下迫在眉睫的要务。

三、促进大学生可持续创业的对策

(一)通过思想引领提升全民创业意识

在全民创业背景下,要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摒弃各种不思创业、不敢创大业的封闭落后思想,倡导乐于吃苦、敢于挑战、勇于争先的创业精神,增强自主创业、借势发展的意识,转变思维方式,由被动的服从到主动的接受。

(二)通过政府主导推动营造全民创业氛围

环境氛围对于人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通过广泛深入的氛围营造,形成社会重视大学生创业、大学生竞相创业的生动局面。此项工作应由政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形成立体交叉、全面覆盖的舆论宣传系统。如:在城市社区和高校开辟大学生创业宣传阵地;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宣传大学生创业知识、创业项目,展示创业成果;组织“大学生创业宣讲团”,选拔有关部门业务骨干、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组成宣讲团,到高校巡回宣讲,介绍创业知识,推广成功经验;开办“大学生创业论坛”,探讨大学生创业的理论与实践途径;用好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开通大学生创业专题网站,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大学生创业微平台”,向大学生推送相关创业信息,最大限度地扩展大学生受众面,在和风细雨中传播创业信息。

(三)通过示范带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

应重视创业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正能量”激活创业主体。如近期保定市团市委等单位开展了“保定市青年创业先锋”评选活动,高新区开展了“青年创业之星”评选活动。要以这类评选活动为载体,深入持久、大张旗鼓地宣传创业典型。在大力宣传创业典型的基础上,主管部门可有计划地组织“创业观摩”活动,或安排创业需求者参与创业典型的生产经营,使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创业实践,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尽快找到自己的创业方向。

(四)通过健全创业政策体系增强大学生创业动力

当前,应对全民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当地战略部署调整优化、健全体系,完善扶持创业、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建议建立当地政府全面创业领导小组和相应机构,健全创业政策协调和督促落实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通过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等,定期对创业政策进行分析、评估,适时调整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措施,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和稳定性,使创业者在政策方面没有顾虑,从而保持持久的创业动力。

(五)通过完善管理服务机制激励创业者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学生创业协调机制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有关部门、社会面和高校共同建立大学生创业协调机制,协调督促相关政策落地落实,及时研讨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关问题。

(2)建立大学生创业状况动态监测和信息机制

落实好既定的公共创业信息服务措施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状况动态监测系统,设立面向公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创业信息平台,可供大学生选择的社会创业项目、政策、资金以及服务等信息,必要时可指导性意见建议,利用这些信息及时为大学生确立创业目标提供参考和依据。

(3)建立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机制

建议建立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机制,组织相关专家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进行实施效果评价。对于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或效果不明显的政策措施,及时提出调整改进意见,促进政策改善,从而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4)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市场导向

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根据环京津、沿海、临港、冀中南等不同区域产业需求,规划不同类型的创业园区,强化园区与区域产业功能的结合,增强大学生创业与区域经济的结合度,以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创业实践的规划和引导。

(5)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力度

及时、有力的帮助扶持,对于大学生可持续创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通过提升素质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性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在引导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素质方面做足文章。当前应把提升创业能力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建议以教育主管部门为指导、高校为落实主体,实施“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衔接,形成系统、完备的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和机制。重点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结合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细化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创新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组织方式和载体形式,强化与社会实际的结合,提升项目成果的品质。面向社会整合教育资源,通过聘请校外创业指导教师、组织参观创业实体等途径,拓宽大学生视野。

四、结语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政府和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盛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良好的保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氛围政府的政策导向、资金支持、配套服务及创业成功后续服务等方面非常重要,以此来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用制度政策作为保障,创造出大学生全新的就业模式。

作者:张文俐 冯晨静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庞悦,卢真真,梁香美等.河北省政府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的行为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254-255.

[2]张建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研究[J].才智,2014,(26).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通识创业教育途径

摘要

通识教育致力于对“全面的人”的追求,对人本身存在意义的追问,对人生存质量的提高,是一种以人为本,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型教育形态。近年来,创业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比重愈发膨胀,成为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具体化的表现。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通识创业教育更多注重于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这一观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成为影响大学生通识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通识创业;大学生

从全球视域下看,大学生通识创业教育的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做出的必然选择,也必将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的总趋势。我国通识创业教育起步较晚,面临问题较多,主要有教学缺乏合理教材和系统教学模式,组织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在笔者看来还有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的介入到创业教育当中去,导致高校对待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发展动力缺失。大学生通识创业教育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发挥其意识形态的基础作用,还应当对实践教育活动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

一、通识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通识创业教育”从横向上来说,指对大学普遍进行共通的创业知识教育,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一定深度与广度的基本创业知识和技能。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和进步、学科之间的表面高度分化又内在综合并存,总体上社会逐渐给予“通识人才”更多重视。将创业教育融入到通识教育中,一是为其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二是为了更加便捷敏锐的获取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从纵向上来说,“通识创业教育”既要针对“211”、“985”等名牌高等院校,也要涉及到占绝大多数的普通高等院校;既要针对大学生中的“精英分子”,也要分层次的考虑到所有在校大学生。通识创业教育更侧重于广义的创业教育,即教学目标并非直接要求学生创业,而是通过设计并教授同创业相关的课程知识,使学生自身具备基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保持自身能动性,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最终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通识创业教育在国内高等教育阶段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就业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正常发展。因此,国家适时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旨在转向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计划在2014年至2017年间扶持80万以上大学生创业。据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公布的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受“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影响,不少高校创业者人数和比例都在不断增加。不过,依据东北师范大学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仅为2.86%。也就是说在2015年约750万毕业生中,毕业后立即选择创业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占各高校的比例也多在1%上下,学生创办的多为小微企业。当下,创业教育没有正式进入到高等教育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计划当中,究其根本是创业教育的理念同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相互独立,这就造成在实施与创业教育有关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生与学生本专业知识或培养目标不相契合的现象,所以能够有效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更多局限在少数部分学生当中。但现实是,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迫切的、更是多样的,而最直接能够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和探索的无疑是广大高校的创业教育,这也直接带动起高校对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建立。最近几年逐渐引起国内教育学界普遍重视的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理念,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为中心理念,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强化学生的批判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沟通意识,所以开设通识创业教育不失为高校普及创业教育的一种途径,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通识创业教育在国内高等教育阶段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从教育开展主体方面看:

首先,当前很多高校领导包括教师对于通识创业教育的实施理念与期望目标的认知存在很大的偏颇。有观点将创业教育理解为狭义的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有观点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学生就业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针对的只应是平均就业率相对较低的高校;还有观点认为创业教育应当集中在具有创业价值的专业上,对其它非相关专业进行创业教育只能培养出更多的“小商小贩”,背离了高等教育的现实意义。其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单一化、片面化。个性蕴藏于共性中,共性包含个性,在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个共性当中,又不能忽略学生个体不同层次的需求。但如今还处在并未发展成熟阶段的创业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选择数量还是课程形式上都较为欠缺,单一化、片面化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创业教育更多流于形式,教师之于授课单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学生之于学习便更无从谈及积极性了。最后,创业教育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方案。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以为零散的校园活动为主,例如:创业计划竞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及创业项目支持等,在覆盖的人数和涵盖的广度上都是及其有限的。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缺二者基本上是分离的,乏有效将彼此联系起来的桥梁,所以将创业教育注重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是通识创业教育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的着重点。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认为:“创业教育不仅应该从普及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

2.从受教育主体方面看: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一度划分过细,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人才培养对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多有不足。多数学生自身还缺乏创业所需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例如:有些学生认为创业教育的开展目的是为了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创业者,这就导致不希望接触有关创业知识的学生则会对创业充满了抵触情绪。还有的学生虽然具备创业意识,但是缺乏创业所需的品质(这里我们将创业品质分为创业素养和创业技能)如诚实守信,勇于吃苦不安于享乐,独立思考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如市场分析、资源获取、风险评估、团队管理等。

二、通识创业教育中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一)通识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分析

如王淑芹教授所主张的观点分类思想政治教育即:“对社会成员的政治、道德、法律的等思想、态度、行为发生影响的教育因素,绝不止是以教育正为主导的理论认知教育,也有以教育对象为主的‘实践——反思型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互动型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以环境优化为主的‘环境——熏染型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从理论——认知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向于首先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端正的创业动机,其次激发受教育者的创业思维,使思维更加具有发散性,同时注重受教育者健康创业心理的培养;从实践——反思型的思想政教育来看,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向于满足创业实践教育的需求,借助创业实践实例为教育背景,从情境中即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使学生们更容易对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实相一致的事理与原则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交往——互动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向于引导而非灌输,发挥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基于平等主体所形成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教育作用;从环境——熏染型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偏向于对教育环境的改善,旨在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积极的社会氛围,正如社会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教化作用不可忽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

(二)在通识创业教育中有效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在通识创业教育中的意义,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可靠的说服力从而得到更多学生们的认同和支持,最终为通识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证。笔者总结看来,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思想导向性——端正创业动机:

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创业主体本身的因素是创业教育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诸如创业动机、创业目标、创业意志等精神性因素,这些因素同创业教育成功与否联系紧密。只有思想上做好引导,个体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作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创业行为,建立起属于自身可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从而为创业实践打好社会基础。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引导个体超越对于现有物质的追求和满足,在学习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身潜能,承担起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意识能动性——服务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作用,所以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这也决定其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的服务性体现在,从受教育对象看,个体能够准确把握社会实际需求,设定符合同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创业方向,这是进行创业准备的基本前提;从教育主体看,教育主体同样受从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用,首先需要经历正确认识创业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正视创业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端正对接受创业教育的态度这样一个过程,才能进行有利于创业教育发展的实践,这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意蕴。

3.系统渗透性——化理论为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从不单单只停留在理论上,创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鼓励学生们将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到的先进理论运用到创业的实践当中去。例如: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等良好品德,这些观念上的概念又必须通过创业教育这样一座桥梁付诸于实践当中,再一次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同通识创业教育二者间的紧密联系。正确认识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具备良好素质的学生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丰富收获的同时正是理论通过实践证明其自身正确性的时刻,这样,不仅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说服力,每个个体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也能更加自觉规范自身意识和行为。

4.教育延伸性——培养创业品格:

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创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停留在教育的一时,而旨在影响大学生人格的一世。如何使大学生在气质、得行、能力等方面不断得到提升,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是通识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的重要职责。理论支撑下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对创业实事求是的认知,通过规范创业行为和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品格,同时健全了人格,这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延伸出的重要意义。

作者:李嘉玮 单位: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王淑芹.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及其类型.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李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报告显示: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

[4]王生洪.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复旦教育论坛.2006.

[5]孙志勇、冯译冉、常宇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3)(总第508期).

第三篇:辅导员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

摘要:

创业教育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致使创业教育也终将成为学生工作中一项新的职责,同时也是辅导员角色转变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曾参加中国SYB创业培训师的课程学习,对此结合自身工作由感而发写下此篇论文,希望能给学生工作教育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

独立学院;辅导员;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独立学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八号文件精神的“产物”,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目标大致可归纳为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生源具备思维活跃、个性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因此发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有着重大的意义,而独立学院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的身份特殊性与工作职责也对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们将对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对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的作用进行讨论分析。

二独立学院辅导员促进创业教育的优势分析

(一)外部优势

1.办学机制

从办学机制来说,独立学院与公办院校对比,它的民办机制既给学校资源配置带来了市场优化作用,也充分利用了社会闲置资源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与服务,从而通过集中办学资源因地制宜,突显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优势。独立学院具有办学机制灵活、办学成本明晰、共享母体优质教育资源等一系列优势,为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孕育了良好的行政基础。

2.生源特点优势

不少独立学院由于具有专业优势和就业情况良好等情况,如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其招生分数线往往高于三本分数线甚至达到或高于二本录取线,三校14年初次就业率(广东省)分别为96.49%、97.45%、96.81%均比省内本科院校平均就业率(93.52%)高。其生源的学习基础足够扎实,就业竞争力较强。而能够上此类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环境都具有经济优越的特点,由于家庭环境的优越以及如今90后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的双重条件下,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社会文学、科技创新、管理经济等知识,相对显得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具有适应性强、实践能力强、创造性强等特点。这也为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3.专业学科优势

独立学院所设专业(如财会金融类、经济管理类)与社会需求相关性较强。以广东省独立院校为例,在每年招生中财会金融类、管理类都是热门的专业,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适应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这也将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天然优势。

(二)内部优势

1.年龄优势

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学生工作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年轻的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其年龄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大部分是刚刚迈出校门的硕士研究生、重点院校的本科生或该校留校生,他们与大学生的代沟小,在交流过程中容易产生共鸣,易于进行创业理念教育。第二,年轻辅导员对当前形势有切身的体会,能够根据自身的经历或身边同学朋友的经历进行现身说法,使得整个教育更具说服力,在创业教育方面发挥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三,年轻辅导员具备易于接受新事物、执行能力强和勇于尝试的创新胆识的创新精神等特点。

2.与学生间角色优势

在不违反制度和规则的前提下,辅导员可灵活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首先,辅导员可通过各种评奖评优或组织发展等途径来激励大学生积极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其次,辅导员还可以利用空间优势影响和指导学生,例如深入学生宿舍、学生班级、课堂教学等不同场所,通过各类型主题班会以及各种课外活动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及时将学生的需求反馈给校或学院(系)主管部门,为学生的创业团队提供更好扶持和平台。

3.学生工作经验与材料

由于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的各个方面,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日常教育管理、学生事务办理、“三金”评定、职业规划、实习与就业……独立学院辅导员一直奋斗服务于学生工作第一线,涉及的事务杂而繁,繁而广,一带就是四年。所以独立学院的辅导员对学生的动态是比任何一位教师还要清楚,它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优势。辅导员在创业教育中掌握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辅导员作为教育的传送者,他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创业信息政策与资源。第二,辅导员掌握大量学生的基本信息,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与背景,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区分,因材施教。第三,辅导员拥有大量学生工作案例与材料。他对历届学生就业、创业情况更了解,他能够借鉴历届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进行最真实的创业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在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准确定位自己。

三独立学院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对策

(一)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在日常学生工作管理中,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企业公关关系、营销策划以及校级创新创业课题研究等活动。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走进企业、邀请社会各领域成功人士或校友分享创业经验、开展商界人士创业专题讲座形式来萌发大学生创业的冲动,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对于有潜力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参加创新创业型社团,扶助组建创业兴趣小组、开展创业教育培训班、成立自主创业团队、辅助队伍进驻创新创业孵化园,积极参与各类创业活动。总而言之,要将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引导工作,贯穿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学生工作引导工作做到位了,有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对进一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如我们可以引导外国语学院(系)学生可以联合外语教师开办英语四级培训班;计算机学院(系)学生可以开展计算机二级或相关领域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大学生在校应用软件的开发……

(二)辅助建立创业类社团,提供创业实训平台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机制的特殊性,学生社团的管理也相对其他公办院校显得更灵活。辅导员可指导学生加入创新创业类型的社团或培训班,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训的平台。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引进一些较成熟的社会型创业组织,如创业互助会、赛扶社团……通过不断的交流,在不同层面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也证明,参加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活动,能显著提高大学生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风险预测能力等未来企业家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创业初期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独立学院辅导员可以针对那些即将完成或已完成学业又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积极帮助学生联系对口的政府机关,指导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市场的评估、企业人员的配置、企业存在的法律形态、预测启动资金的需求、制定利润计划、创业运营指导、合同的签署和管理等相关事宜,为创业者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大学生刚出校门,在自主创业活动中将会遇到各类困难,作为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与心理活动,积极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做到排忧解难。如:指导创业计划书撰写,评估创业方案并给予指导与修正;指导如何进行成本预算、利润预测以及风险评估;充分了解当地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倘若遇到我们辅导员不明白的地方或领域,这时可以请求校内外的专家或相关部分的专家给予帮助,并不是辅导员每一样都可以亲自解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高校辅导员如何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空白点尤其是独立院校却少之又少。所以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工作思路与思想教育水平,通过各种途径的创新创业学习来提高自身创业综合素质,还要了解国家、当地以及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关注社会市场的需求,充分借用自身工作的内外优势更好的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

作者:戴永建 陈淑仪 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岩.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当代教育论坛,20l0(1):31-32.

[2]马莉莉.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4):240-241.

[3]那薇.曹国林.独立学院管理的研究与实践[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4.

[4]邓文婷.独立学院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1-57.

[5]叶慧文,王富明,曾春水.浅析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们[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55-56.

[6]郑磊,赵世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M].方经贸,2010(4):137-138.

第四篇: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

大学科技创业教育是高校发展、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目前还存在认知观念不正确、教学体系不健全、相关单位工作衔接不连贯等问题。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应以正确的科技创业教育观为导向,制定正确的培养体系,政府、高校共建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的良性机制,强化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

科技创业教育;高校;政府;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当下严苛的竞争环境里,已然成为各个高校需要面对的一项艰巨而繁复的工作。科技创业教育作为现有就业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所谓科技创业教育,是以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大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科技为攻坚重点,其目的是使大学生的科技创业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业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因此,“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应该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更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而应该是着眼于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具有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科技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就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创新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家鼓励全民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尤为必要。我国科技创业教育目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必须在肯定现有科技创业教育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寻找出科技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1.1科技创业教育的认知观念不正确

(1)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大学生科技创业的主体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兴趣,在高校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实践的创新就业活动。目前,很多教师和学生对科技创业的内涵理解不准确,将科技创业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某些高精技术领域的独创,或是某些技术领域的革故鼎新,亦或是最新科研领域的成果转化。其实在实践中,大学生提出的新见解以及相应的配套解决方案、措施,或是大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对新领域进行的探索式、尝试性的创业行为都可以认为是科技创业。(2)价值取向较为模糊。一些浮躁的社会习气也在影响着大学生的科技创业之路,在抉择面前他们显得迷茫无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治学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在学生群体中比较盛行。很少有人愿意平心静气、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基础,进行科研实验,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或毕业后不想或不敢尝试科技创业。因此,科技创业教育活动常常滞留于理论层面,“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好做得虚”的情况较为常见。(3)过于强调精英教育。我国的科技创业教育主要起源于科技创业大赛,致使该教育在起始阶段就被注入了浓厚的精英色彩。科技创业教育与科技挂钩,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科技创业专业性较强,该领域过于高精尖,常人无法进入,因此常被认为是精英教育。很多高校设立的科技创业社团普遍倾向于精英式的选拔教育,这就局限了科技创业教育的发展。科技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不应限定于某个特定的学生群进行教育,而应面向所有学生输送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性创业思想和创业理念,让他们有勇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的尝试。

1.2科技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不健全

科技创业教育的教学要解决的是“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教学结构是否经过合理的设计直接决定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成果。因此,科技创新教育中的教学结构问题是该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科技创业教育除了在意识上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业观,还要在行为上强化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合理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设计,要求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以及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并最终辅助大学生完成理论到生产的过渡。(1)教师指导水平与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的参与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学校的每一次科技创新活动都为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教育提供实践经验,而大学生每一次的进步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目前,各高校的科技创业教育指导体系尚未在现实层面真正建立,大多数教师以兼职的身份参与该项教育活动,指导教育工作还停在基础层面,缺乏大学生真正需要的科技创业知识。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精力有限,对科技创业教育这种“副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不够,这直接导致科技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不理想。科技创业教育能否真正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同教师密切相关。从事科技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同时具备较高的科技素养、科技知识以及科技创业实践经验。目前,从事科技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亲身经历科技创业成果转化的人较少。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科技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积累丰富的科技知识储备,在教学手段上也要形式多样。教师要从思想层面激发学生科技创业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积极投身于科技创业的大军中。(2)科技创业教育脱离于学科专业教育。我国科技创业教育目前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融入到整个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之中。科技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没有被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数科技创业课程属于学工部或共青团主管,这种做法使得科技创业教育失去了最为基础的学科内部支撑。同时,科技创业教育并没有和学科专业教育形成紧密的结合,甚至在很多高校中没有开展科技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课程。以山西省为例,山西省的高等院校现在主要集中在太原、晋中两市。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高校集群优势明显,各高校均建有科技园区,对科技创业教育比较重视;晋中地区的部分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教育,已被纳入“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的“山西省高校教育园区”,为推动晋中地区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山西其他地区,开设科技创业教育课程的情况依然不乐观。

1.3科技创业教育的衔接工作不理想

虽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都在大力倡导和鼓励创新教育与课程建设,给予科技创业教育多方位的支持,但科技创业教育的衔接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缺少有效的媒介支撑。虽然政府层面积极谋划和改革科技创业教育,但是却疏忽了最为重要的环节——沟通媒介。近年来,很多高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背景开设了科技创业相关课程,但是在实际演练和操作层面评价却不高。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在科技创业教育过程中政府和高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媒介,没有一个平台可以将课程设置与创业实践同政府的政策指令准确结合,因此导致了科技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出现了偏差。第二,大学生科技创业缺少明确的执行机构。在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体系中,政府引导是关键,有效沟通是保证,机构实施才是保证科技创新真正落实的核心。山西省目前拥有各级大学科技园数十个,其中部级大学科技园有一所即中北大学科技园,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有山西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长治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等;省级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有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孵化基地、山西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责任机构统筹和处理这些科技园区、科技创业孵化基地与高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这些机构之间的沟通不畅为科技项目走向实际生产增加了难度,也延长了这一转化的过程。此外,由于专业职能机构的缺乏,大学生的科技创业教育与创业大赛也相应的缺少专业的教学细则和详实的比赛规则,后续报道也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给予支持和引导。因此,不论是创业教育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创业大赛的适时性与规范性,还是媒体报道的有效性和统一性都大打折扣,影响了科技创业结果的转化。

2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2.1以正确的科技创业教育观为导向

(1)明确科技创业教育的实质。科技创业教育就是通过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业意识的教育,来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为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提供一个“舞台”。正确、合理、客观的科技创业观是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的巩固和实现为前提的,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广大学生必须具备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因此,大学生需要学习有关科技创业的理论课程,深刻、准确地认识与理解科技创业的真正实质和内涵,这才有助于他们将自身的知识与创业理论相结合,最终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2)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业离不开突出创新意识和优秀的创新能力,在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中,应该突出“创新”的地位。引导大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科技知识,尤其是理科、工科类大学生,增强科技创新动手能力,有效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奖励机制,通过奖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科技创新能力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

2.2构建科学的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培养体系

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对大学生的科技创业由理论走上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科学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应该将科技创业与创业教育完美结合。科技创业依赖创业教育的支持,创业教育也需要科技创业提供实践方面的反馈。第一,教学方式多元化。科技创业教育要从大一开始就进行,这样创业精神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引入经营管理类知识,面对纯理论性学科要引入产品开发、设计的理念知识,同时还要加入创业政策讲解。第二,教学评价确定化。在教学过程中,把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科技人文素养相结合,实现科技创业教育和目标一体化,实现科技创业的新突破口;在教学性质上,将创业教育纳入必修课程,让学生在思想层面加大重视程度;在课程考核上,将科技创业课程的考核加入创业实践的成绩,将成绩最终计入学生毕业成绩之中。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明确,让学生从内心改变对科技创业的认识,从内部驱动使得学生系统地接受科技创业教育,促使教学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第三,教师队伍专业化。各高校应该尽力采取一切措施来不断加强高校科技创业教师的理论素质、科技素养,打造一批理论功底扎实、视野开阔、经验丰富的专业化科技创业教育队伍。

2.3府校联动:共建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的良性机制

(1)发挥政府在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首先,大学生科技创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要加快相关科技创业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由政府牵头,统一协调教育、科技、财政等各部门的工作,制定出规范化、连续性、激励性的政策,为科技创业教育建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科技创业程序需要明确、简化。根据实际情况适度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鼓励、支持大学生创办科技型民营小企业。最后,建设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要创办中介机构,建立信息和服务平台,加快各类信息的汇总和服务,并为大学生提供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和大力建设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以及科技创业孵化机制。(2)帮助高校解决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际困难。当下,高校大学生科技创业还面临着科技创业资金缺乏、科技教育投入不够、科技创业融资渠道不畅通、科技创业实践场所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出面帮助解决,为科技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要齐心协力,高校应该打开实践大门,争取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支持。

2.4强化高校在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科技创业教育是以实践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科技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高校需要积极寻找出路,寻求各种支持,尽快丰富和完善教育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建立新机制,推动教育、经济、科技之间的共融。高校可以利用其充沛的研究资源,以技术领头,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与企业合作,创建科技创业园、创业企业孵化器等高新技术为龙头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业工作,将这项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来抓。提高大学生日常科研训练和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创业教育与基础教育并重,让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重视自主创业。这样更利于学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事业相联系,也为他们思考和规划未来之路奠定基础。高校还应把科技创业教育的精英教育变为普及性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工程中来,为日后的工作选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高校还要为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提供物质支持。创立校内外科技教育协同创新基地,扩展学生科技创业活动的实践场所和空间,满足课程设置和人才终极培养目标。高校的科技创业教育还应结合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学生学识基础、不同的年级特征来组织和实施形式多样的科技创业教育课程、活动、比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校科技创业教育的相关活动应该“一方面以科普为重点,以举办各类竞赛为着力点,提高课外科技活动的开放性和可参与性,鼓励学生跨专业联合开展毕业设计和科研训练;另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负责指导全校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并协助做好发展规划、活动组织、筹集资金、协调和评比表彰等工作。”

作者:陈昊 单位: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卫玉彩,赵振军,张树彬.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2006(5).

[2]邓淑华.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12).

[3]程瑞,赵燕妮.我国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现状的哲学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3(12).

[4]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

[5]陈馥强.大学生科技创业教育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0.

[6]王彦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与实践互动作用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8]张金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25~126.

第五篇:外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摘要:

韩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1972年成立了教育开发院以加大创业教育的发展力度,并以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诸多法律法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亦形成了仅次于少数几个国家的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通过了解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无论是高校课程设置,还是相应的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就业率下降,韩国政府在这种局面下积极倡导大学生创业。反观中国现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中国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但是,目前看来大学生创业的创业前景并不乐观,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单凭着创业者的想象创业,缺乏系统性与前瞻性,所以现今大学生的创业成果普遍存在存活周期短,企业前景茫然等情况。韩国发展创业教育的原因与背景与我国当下所面临的情形相似,都面临着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岗位增长较慢,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发展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成为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而言,韩国大学生初创企业的成活率为9%—15%,要远远高于中国(仅为2%),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萌芽与发展相对于韩国等发达国家晚,仍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缺少先进并符合国情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使现阶段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创业效能,导致其所创企业存活时间短,未能达到预期创业目标[1]。所以,研究分析现有的较为先进的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韩国作为中国的近邻,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影响,具有相似的国情和风俗习惯,其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发展进程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对中高教育进行了体制改革,迎来了教育事业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各高校开始进行创业教育,但此时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并不高,主要就业方向还是倾向于进入集团公司工作。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得韩国的经济进入了停滞期,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题。为解决当前韩国面临的严峻的就业问题,韩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创业”政策,提倡大学生进行积极自主创业。虽然这个政策解决了大学生就业观的问题,但是韩国是资本主义市场,大企业垄断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韩国高校毕业生的初创企业由于初期资源相对不充足,竞争力小,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2]。所以,为了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与素质,在韩国大学生创业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各高校的创业教育也随之迅速发展。

二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自韩国政府倡导大学生积极创业以来,韩国政府就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政策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各个高校创建了创业实践基地,用来增加韩国大学生的创业实践经验。韩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主要是以高校创业实践基地加以课堂理论为主的模式。韩国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主要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企业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这种形式存在的创业实践基地主要为韩国大学生提供创业实习以及与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和研究。其学生可以进入社会企业实习,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亦可以在创业基地内边学习边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以便更好地为创业实践做准备。另一种更为典型的创业实践基地是“创业支援中心”。它给予大学生的创业实践以资金支持,提供免费的办公场所,还联系专业的指导老师为引导大学生创业,促进有价值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投入市场,是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

韩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韩国通过提倡大学生创业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韩国“教育立国”的政策下,韩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推动韩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1.建立创业基金,韩国中小企业厅为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专门开设了一项创业基金,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奖励优秀的创业活动。

2.为提高韩国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素质,韩国开设了相关的网络课程《大学生发展方向》,还定期举办创业专项培训班。该课程的授课导师是一些邀请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优秀创业企业的合伙人、以及有经验的创业导师等,十分注重专业性,为大学生提供大量实例参考,提供其实践能力。

3.在韩国几乎每一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创业支援中心,其中设有企业实习基地以及校内创业实践基地,为大学创业者提供所需的大部分服务,并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

四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特色

1.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众多:韩国在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建立了专门的供大学创业爱好者提高创业素质的创业实践基地,主要分为两部分:企业实践基地和校内实践基地。在企业实践基地内,韩国高校与企业合作,高校有向企业输送人才的义务,而企业有帮助高校学员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的义务,双方相辅相成,各取所需。在校内基地,高校免费提供创业实践场所以及创业服务等等,力求尽可能为大学创业者打好基础走向市场。

2.雄厚的师资力量:韩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十分注重教育引导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的标准不以理论知识的分数论高低,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为核心,提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实践活动。每一个指导教师都是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经验或者创业实践的资深人士,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提高创业技能,对课程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表面,更有利于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

五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优势借鉴

1.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通过系统的课程体系为载体传授大学生基本创业技能与创业素质,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强化培养,以便完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强化。另一方面,高校设立本校“创业奖学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同时,高校每学期对优秀的创业爱好者进行表扬,提高学生对创业活动的关注度。韩国高校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创业引导,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2.注重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韩国高校在专业的创业指导教师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招聘大量的具有丰富社会经验以及一定学术基础的指导教师进行授课,此外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可以在创业实践基地里面与教师一起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学生也可以自己在创业基地里在企业里面实习。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与社会企业组织进行资源对接:韩国大多数高校都有与本校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社会组织,其包括了一些企业公司、风险机构以及社会基金。利用高校的“软实力”,即科研能力、专业知识素养等,对接社会资金,双方合作共赢,即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又为社会企业的高新科技研发做出贡献,为企业提供盈利产品。而学生优秀的创业项目也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快速转化为产品投放市场,实现创业目标。

六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教训启示

1.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扶持:从韩国的创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创业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时间节点是在政府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时间点。韩国为缓解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巨大的就业压力,韩国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此可见,政府的引导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

2.鼓励大学生合理创业:随着韩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毕业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在毕业后进行自主创业,但是创业并不是空有想法与激情就可以成功的,很多大学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缺少完备的计划和坚韧的毅力,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初步创业启动资金等,所以每一个大学生在决定创业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创业。

3.学生勇于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在科技快速发展,经济格局多变的今天,创业不仅需要脚踏实地的谨慎,也需要挑战传统的勇气以及敢于创新的魄力。相比于二十世纪的创业,现如今的创业拥有了更多的途径与渠道,例如更多的资金来源、更多的推广方式等等,所以现在大学生创业要敢于突破传统,寻找新的社会需求,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创业项目。

作者:詹茜 李沾康 单位: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春楠,韩国高校创业教育动因及特色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2(8):45-46.

[2]安桂颖,韩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教学研究2015,(12):77-78.

第六篇: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它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振兴。随着中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幕的拉开,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新技能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和发展教育,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从而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在现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国家也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制定了许多的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和环境。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思考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时刻关注国家的新思想、新动态,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加以引导,使他们不会偏离方向。那如何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呢?如何让大学生们在创业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它重要的作用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根本,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保障,也是更好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健,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都有怎样的重要性呢?我将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

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的同时,能培养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道德意识的人,这样就为将创业意识与道德意识的相融合提供了条件。这种引导的作用不仅仅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得大学生能够自己独立的正确的思考。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作用也很明显。

由于受到外部不良信息的诱导,当大学生缺乏独立的判断、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时,容易形成扭曲的、错误的创业观念。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大的程度上扭转这种现象,将大学生从歧途上拉回来从而形成全面正确的创业观,马克思主义强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升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化作用便能够使得大学生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思想政治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来使得人们能够达到所预设的某种道德要求。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能够有助于大学生面多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创业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创业者有规范的意识,这样才能够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密切结合。

(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

大学生的创业需要创业者自身的不断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人格品质,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大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两种教育均是为大学生而服务的,它们之间具有一些共同点和内在的联系。首先,从教育目标上来看,这两种教育的目标具有共同性。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主体是从思想和政治两个大方面来进行的,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在这个大的框架之下有更多详细的目标,在这些目标之中,促进大学生对自己潜能的开发以及对自己主体性的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对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的发现和挖掘。因此,在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二者有着共同之处。其次,从社会价值方面来看,两种教育表现出一致的社会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育本身,最重要的是将这种对大学生的精神层面的教育转化为现实中的物质力量,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并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与政治方面的教育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大学生的就压压力日趋增大,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一个具体的背景之下,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重要便显现出来,而这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也尤为突出。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将为国家输送大批的人才,这些人创业成功后,必将创造出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最后,从教育方式来看,两种教育也具有一致性。两种教育并不是纸上谈兵,理论说教。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在实践中检查检验理论,同时用新的更完善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便是如此,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同相应的实践活动进行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并总结出新的知识。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因

首先,从我国的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处于被动受动的地位,缺乏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因此,当大学生毕业之后,大多是独自的第一次的进入社会之中,由于被动,大多选择就业而不去创业。因此,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其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产物,必然没有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认可的教育体系,并且专业的教育者匮乏,很多都由思政老师来兼任创业教育老师。从这看来,两种教育的相结合也是理所应当的。最后,创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和精神,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两种教育之间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高淼 单位:沈阳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景旺.探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18.

[2]袁林鹏.创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趋势[J].人才开发,2010,03.

[3]王春华.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第七篇: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教育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日新月异,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教育理念可谓推陈出新,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其中之一,且该理念被国际社会广泛重视。当前,虽然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收效较好,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故本文在阐述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定位相关事宜,提出了有效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选型;定位

创业教育以培养强化并开发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精神、人格与素质能力为主旨,其不仅能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能解决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现阶段,欧美等先进国家特别重视创业教育,为其提供了优渥的发展空间,而我国自然不能落于人后,同样对创业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关注密切。但相对来说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及其理论研究成果,与欧美等先进国家地区还相差甚远。为此,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实践。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所谓创业即创立基业,而经济学上创业又指利用各种资源创造价值,比如人力或资本等,再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和产品,进而自身获得利润与发展的过程。创业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提出的解释,从广义上说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开创性人才,也就是具有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首创、冒险精神等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创业教育的对象相当广泛,涉及了各个教育层次。就高等教育范畴而言,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相对新兴,其既渗透于职业教育体系和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之间,又表现出各自为政的关系。故它以大学生全面接受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强化他们的开创型个性及综合素质,并开发提高其现代创业能力及意识为目的。

二、大学生创业选型及定位

(一)大学生创业选型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业主要包括3种形式,即:自雇型创业、专业型创业、产品创新型创业。其中自雇型就是指自己雇佣自己,该类企业一般与大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大,具有微型灵活、高度自主性、低成本、政府支持等特征优势,比较适合匮乏资金及经验的大学生类弱势群体。而专业性则是创办与所学专业相符的企业,包括如物流供应型企业、生产配套型企业、产品销售型企业、专业服务型企业等。这类企业的共同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需要专业水准较高的人才。产品创新型则指拥有某项技术或产品专利、独立知识产权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开发、生产及销售的方式来创办企业,包括新一大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新一代营销模式的开发。

(二)大学生创业定位

将市场竞争强度、创业难度和创业投入这三项不具备争议性的可行性评价指标视作维度,大学生各种创业选型则由矩形面积代表,以此来构建大学生创业选型描述模型。但相对来说,无论大学生创业选型如何,其结果必定会存在交叉覆盖的内容,比如自雇型创业与专业型创业相交叉,形成自雇专业型创业的复合型式。而这种形式兼具了自雇型和专业型的两重优势,不但能解决大学生因资金和经验匮乏难以启动的问题,还能将大学生专业优势全面发挥出来,更是社会急需专业型创业的体现。由此,大学生创业可定位于自雇专业型创业。通常其创业投资额度不低于2W也不超过30W,且市场竞争强度介乎于中等偏高之间,创业难度则为中等偏低。但这种创业形式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一般没接受专业训练的大学生,很难能够进入,但其投入成本低,故而,更适合具有创业倾向和专业技术的大学生。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

(一)建立创业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和体系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载体,而要落实创业教育还有赖于教学课堂。一方面,改革课程设置,不断延伸、拓宽原有教育内容。可专门增设创造学、科技发明等学科课程,并注意为其编写教材,纳入院校整个课程体系内。教材内容应涉及创业心理、风险、能力、理论、技巧等相关内容。然后,再立足于创业需要,向学生介绍创业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市场经营与生产管理的政策法规等,通过课堂讲解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则要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采取强化渗透的方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业教育无需打破现有课程体系单独进行,更重要的是挖掘、开发和增强现有课程中的创业教育内容。同时针对教育对象的差异,开设不同教育课程,如为本科生或研究生设立创业课程;构建学生创业俱乐部;为职校培养创业教育师资等。

(二)建立健全相关体系

首先,健全社会资源支持体系。高校方面要以现行的政策制度为基础,为大学生创业及其教育设立不同形式的专项基金,特别是要激励社会各方提供帮助和支持,包括资金物资、技术力量与设备等,并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组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总之,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提供给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便利条件。其次,建立国际协作体系。以创业教育需求为根据,建立与各国培训互动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创业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而对于创业实践和资源利用问题,应鼓励大学生亲身参与国际性创业实践活动,并积极争取国际创业技术和资金,以便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更多可利用的资源。

四、结束语

针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来说,当前还应以自雇专业型创业为主,再逐渐向其他创业形式扩展,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创业成效。而就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建立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相关体系,以增强创业教育质量。

作者:贾晋 单位:红河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实现途径[J].亚太教育,2015,(29):26-26.

[2]李书勤,周颂.试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J].时代金融(下旬),2015,(5):212-212,214.

[3]罗革云.大学生创业的定位与创业教育深化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82-83

第八篇: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的重要时期,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时代要求出发,以重庆地区为主要对象深入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并在总结重庆地区大学生创业问题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具体对策,以期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帮助,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飞跃。

关键词:

双创时代;创业教育;大学生;重庆;困境及对策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文理学院2016年学生科研项目《“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地区为例》(项目号:XSKY2016127)研究成果。

引言:

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具备创业素养以及创新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创业理论和技巧,训练职业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实用教育,其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创业教育的概念提出最早是在198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我国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当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自主创业受到国家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更有利于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前重庆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基本处于发展初期,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因此,现阶段对“双创”时代背景下重庆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推动重庆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更有利于实现我国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双创时代”(重庆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欠妥,人才培养定位不清。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的理念提法较晚,目前重庆地区高校创业教育基未形成理论体系,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大多数是依靠团委、学生社团组织的素质扩展型活动、创业比赛或较短时间的创业培训讲座等,没有一套科学、健全的包括课程安排、师资建设、基地建设、教学评估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同时,重庆地区高校并未把握到创业教育的实质内涵,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致使一些学生甚至老师错误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销售、管理店面、洽谈业务等,没有理解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备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基本的创业素养,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资源配置不足、师资力量发展滞后。

创业教育涉及到诸多资源,包括了创业内容体系、课本教材、教学活动、实践平台、运作资金等等,而目前重庆地区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教材,也没有专门为创业教育开展的系统性实践实操活动,更缺乏能够支撑大量学生实践的教学实践平台。同时,教学环节没有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构建合理科学的创业师资队伍。作为创业教育的引导者,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也基本都是科班出生,缺乏市场经验,所教授的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基本不具备实操意义。

(三)创业氛围淡薄、精神素养培养缓慢。

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重庆地区高校办学质量和教学绩效考核评估的主要指标仍是就业率,现行的质量评估机制决定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是就业。因此,在学校管理的实际层面,创业教育仍不被高校所重视。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缺少对创业课程的系统学习,且所学课程也基本都是选修课,致使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盲目创业以及轻视创业两种极端现象。基于这两方面,重庆地区高校很难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

(四)教学内容陈旧、理论实践过度不畅。

“双创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不论普通课程教学内容还是创业教育课程内容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创业教育作为思维创新、应用实践型课程更应该紧跟时展步伐,符合时展要求。然而调查发现,重庆地区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此外,多数重庆高校的创业教育仍停留在课本学习的阶段,仅有的创业比赛、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学生创业基地等都因其平台资源、体量等问题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使用,仅有少部分学生能从中学习实践。

二“双创时代”(重庆地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定位。

一方面,完善高校创业教学的组织机制,设置专门的教学职能部门,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的、科学的规划。深化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强化课程的特色化、专业化、先进化,加强专业学科与创业课程的融合,合理设计课程、学分标准、考核指标等教学要素,培养具备高素质、复合型能力的大学生。另一方面,高校应寻找适合的、明确的教育战略发展定位,确定与时俱进的创业教育理念。运用统一、先进的教学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双创时代”的创业教学不再是高校一方面能够完成的,需要高校、政府、企业三方面共同完成,高校应合理利用整合三方面的优势资源,将政府政策优惠、政策扶持落实到实处,保证政策资源的合理使用。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发挥企业的实践价值,实现“产教融合”。同时,也应强化校内创业教师的素养和能力,“双创时代”背景下传统型师资已经无法满足创业教学目的、能力、实践开展的需要,创业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操经验、行业背景。部分高校可选择适当引进“双能型”人才加入到创业教育队伍来,以保障理论型与实践型两方面的平衡发展。

(三)营造创业氛围、重视创业技能养成。

高校应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对创业的爱好与热情,发挥已创业或是意向创业同学的号召影响力,树立榜样模范作用,同时应鼓励教师对学生创业进行合理引导,进行课堂知识迁移,最大程度鼓励大学生创业,增加大学生创业信心。创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如专业+创业技能大赛、创业论坛、创业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营销活动等,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丰富学生创业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等相关知识的教育。?

(四)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创业实践平台。

高校创业教育应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训练创业能力为关键,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需与时俱进,不断跟进创新,以满足不同时期创业教学的需求,不论是原理知识还是引用案例都应紧扣时代步伐,符合时代需要。另外,创业教育应更注重在实践环境方面的教学,打造学生创业系统化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学习显得犹为重要。同时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开设创业指导中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体质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无法一蹴而就,不断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践精神,提升大学生创业教学质量是政府、企业、高校多方面的共同责任。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创业教育一定能够实现新飞跃,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带来新动力。

作者:徐瑞 单位:卿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7

【摘要】

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培育与激发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基础,探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两个维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应注重育人模式的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创业教育活动。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动机

一、研究背景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性问题解决为依托,以学生学习体验的生成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意义。【1】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涉及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施机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应用价值及应用中的注意点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业教育间具有良性吻合的特质,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国内外研究者对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价值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理论研究的表层,仅有的实证研究,也并未做到深入解释。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研究人类人格和动机的宏观理论,其研究假设为个体是积极的有机体,每个人都具备积极的自我整合、自我修善和持续学习的倾向”,并具有“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发挥需依赖于外部各种社会因素的支持才能完成。【2】自我决定论研究者在检验外界环境影响因素时,鉴定出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有如下三种: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并认为外部环境可以通过支持或增进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幅或激发人类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以促使个体健康成长并发挥功能。【3】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类的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概念,不能单一定性,也不能机械的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而是按照动机中所蕴含的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将动机描述成为一个由无动机、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连续转化过程。【4】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在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相应满足的条件下,其内部动机最有可能被激励,即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增强或激发了其内部动机,并促进其外部动机的内化。创业动机作为“激发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促使创业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驱动力”。【5】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大学生创业外部动机的内化,是高校创业教育施行的首要任务之一。综观已有关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鲜有研究者关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参加对大学生创业动机产生的影响,以求探索出一种能够减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泡沫,增幅高校创业教育过程效能,实现培养大学生内在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教学模式,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将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具体操作化为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创业大赛三种教学形式,以H工商学院某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部分学生开展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教学,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和跟踪调研,探究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三种教学形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

(一)研究假设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研究认为,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为满足学生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所需场境,具体表现为: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自我决定程度较高,满足了学生自主感;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到教师预设的学习情境中,亲自参与并解决问题、取得成就,从而获得胜任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的环境中,进而感知关联感。据此分析认为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参加会影响大学生创业动机分布状况。在此基本假设的指导下,提出本研究的三个具体假设:研究假设1: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会影响其创业动机分布;研究假设2: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会影响其创业动机分布;研究假设3: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会影响其创业动机分布。

(二)变量界定

1.自变量——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按照狭义理解,是指“创建新的职业或新的就业岗位”的教育。【6】体验式创业教育可以解释为教师在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事先设计好的特定的活动或情境中,使学生处于互动的多维人际环境中,通过学习体验,掌握创业知识,领悟创业模式,提升创业能力。【7】本研究认为,所谓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是指大学生在预先设计好的情境中,通过自我参与,进而感识创业实质、激发创业热情、掌握创业常识、塑造创业品质、提升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育教学模式一般体现为课程和学生活动等内容,故在本研究将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具体操作化为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创业大赛三个方面。

2.因变量——大学生创业动机

创业动机,可以解释为“驱动个体创业行为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促使自己的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8】本研究在考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分布情况时,主要依据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借鉴了高日光等(2009)提出的大学生创业动机四因素模型,从“追名求富”“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四个维度上来进行测量。【9】

(三)研究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5月对H工商学院某级大学生“创业动机分布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H工商学院某级大学生,涵盖H工商学院法学、编导、电气、旅管、商务、工商、汉语、金融等11个专业。在第一学年中,实验组班级的学生进行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习,其他班级学生则接受传统式教学;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期间,学生可以自由选修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习;学习期间或有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供学生选择参加,三学年过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创业动机分布情况。此调查采用纸质形式开展,共发放问卷2879份,回收后,通过整理、筛选并核实,得有效问卷为2568份,故有效回收率达89.20%。之后对有效问卷资料进行编码、录入并后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初步统计分析得到本研究所采用样本基本情况为:从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比例来看,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占总样本的13.6%,未参加的学生比例达到86.4%;从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比例来看,基本持平,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比例占到45.1%,未参加过的学生占到54.9%;从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比例来看,有过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只占到样本总体的7.5%,而没有此经历的学生占到92.6%。

(四)资料处理

本研究对调查数据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以大学生所参加的教育教学模式为自变量,以其创业动机的分布情况为因变量,通过逻辑分析模型的建立,利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论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另外,本研究利用Alpha系数检验功能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得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592,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70,说明本研究中问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本研究利用KMO值来检验总量表的结构效度,得KMO值为0.773,大于0.7,据此说明本研究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三、结果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来考察对其创业动机分布情况的影响。故以大学生创业动机为因变量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见表1。根据表1分析结果,模型一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都超过0.05,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表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创业大赛均不能对其创业动机中“追名求富”维度产生显著影响。从模型二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得出,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均会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维度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学生是否参加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维度而言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其相关系数值为0.092;而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与大学生创业动机“家庭影响”维度的相关系数的值分别为0.046和0.040。从模型三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得出,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均对创业动机“自我实现”维度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大学生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与其创业动机中“自我实现”维度的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0.061;而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与其创业动机“自我实现”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041。从模型四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得出,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均会对其创业动机“环境支持”方面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环境支持”维度而言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为0.090;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与其创业动机中“环境支持”维度的相关系数的值分别为0.068和0.042。

(二)t检验结果

为了进一步证实研究假设,依据以上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利用t检验结果来进一步论证差异显著性,并通过均值比较,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1.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

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与未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在创业动机的“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在家庭影响、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47和2.34;未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在家庭影响、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58和2.58。据此,可以得出,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在创业动机的“家庭影响”、“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低于未参加过的学生。这表明大学生参加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后,其创业动机中的“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维度得分显著降低,在本研究中将家庭影响和环境支持界定为外部动机,故可以解释为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大学生更能够对自身条件及周围环境给出合理的评估,对创业给出切实的思考。

2.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

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与未参加过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67、3.71和2.65;未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52、3.60和2.48。据此,可以得出,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这表明参加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增幅了大学生创业动机中的“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维度。其可能是由于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创业知识、创业热情、创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提升。

3.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

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与未参加过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69、3.77和2.70;未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56、3.64和2.54。据此,可以得出,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这表明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增幅了其创业动机中的“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维度。这可能是由于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具备积极利用周围资源的素质,对周围环境的各种支持条件具有灵敏感,能敏锐发现并汲取利用。另外,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可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胜任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更高期望。综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对大学生创业动机而言,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变量中的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某些维度的分布情况有着显著影响。因此,研究假设1、2、3得到了证实。

四、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其创业动机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着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和“环境支持”维度有显著影响;(2)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3)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在高校育人中,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施行可以增强大学生创业内部动机,并可促进了大学生创业外部动机的内化,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在面对竞争压力与商业风险时的心理承受能力。鉴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培育的积极作用,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出如下启示。第一,高校对育人模式改革应给与足够重视。哈佛大学史上第25任校长德里克.博克认为,“怎么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这也就是说,教育施行方法重于教育内容。创业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操作性极强的教学方式,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创业教育中,相应的对高校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积极寻求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不断追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第二,学生主体性理应得到充分尊重。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逐渐被我国高等教育界所关注和重视,任何育人活动都应引导学生的热情参与,使其积极亲历,最终形成内化的学习体验。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生长是教育存在的价值,学生主体性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实际经历、情境感悟和自我反思受到充分重视,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与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成长。第三,高校应对创业教育活动给予重视。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层面,与其它动机理论相比,自我决定理论有力地阐述了环境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因果路径,对于个体行为的激励与改变具有重要价值。【10】自我决定理论着重强调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有机互动的重要性,并将此有机互动的辩证关系作为自我决定论对个体行为、体验及成长的预测基础。要想实现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内化必须创设营养充足的外部环境,相对与社会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而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最能滋养潜在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动机内化的环境要素,通过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创设一种学习环境和诱导过程,使大学生中的潜在创业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创业活动为自身带来的关于自主性、能力感、关联感三项关键指标的满足感,从而推动其创业动机的内化,实现动机的完全自我决定,进而提高大学生实际创业的比率。

作者:高雪升 田茜 范琳 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3.

[2]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3(10):1-11.

[3]刘丽虹,张积家.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3-59.

[4]林桦.自我决定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18-19.

[5]曹?峰.成就动机、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动机的关系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15.

[6]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1-4.

[7]付立平,武桂玲.高职院校体验式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4(1):36-42.

[8]段锦云,王朋,朱月龙.创业动机研究: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2(5):698-704.

[9]高日光,孙健敏,周备.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模型建构与测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1):68-75.

[10]张剑,张建兵,李跃,Deci,E.L.促进工作动机的有效路径: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52-759.

第二篇: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研究

[摘要]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国家经济发展结构性的重要方法,也是推进国家快速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观念相对落后;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基本上流于形式;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内容不完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管理体系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随着国家“双创”观点的提出,根据多年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经历和经验,结合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当前形式下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应该按照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明确创业教育管理主题。第二步,厘清创业教育管理思路。第三步,辅导员制定创业教育管理计划。第四步,探究创业教育管理实施方法与途径。促进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以后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创业教育;教育步骤

总理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他提出,要在中国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会议和各种公开场合中他都频频提出这一观点。在国内考察中他更是每到一地,都要与当地的创客们会面,他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激发出民族的创业精神。今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又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谈及创业、创新工作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知识的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如何提高人才主力军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成了当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辽宁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辽宁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下发,让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管理队伍人人都认识到今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战略核心———大学生创业教育。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着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行为、创业能力,我认为应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明确创业教育管理主题

技艺精进、功夫到家、创意创新、赢在创业。

二、厘清创业教育管理思路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创业教育,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环境氛围

1.转变思想教育管理理念。

要尽快转变大学生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从简单的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让大学生树立起既要注重就业更要有创业意识,让大学生知道自主创业不仅是就业的初始选择,更是将来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2.鼓励我院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

创业教育并非只是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马上就去挣钱或者毕业以后马上就去自主创业等,而是对所有大学生都应该进行的一种创业精神、创业文化、创业基本知识的教育,对有好的创业意向和准备创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所需能力的训练。因此,我院大学生无论毕业后就业还是准备将来自主创业都需要接受创业教育,具备创业基本能力。

(二)改革我院传统的大学生活动方式,将大学生活动和创业教育管理相结合

1.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

由就业而创业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改革模式的落脚点。在活动组织上,对活动全过程进行整体优化整合,突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具有宽厚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较强的创业意识,创造性地运用既有知识解决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2.努力拓宽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

在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导我院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慧鱼大赛、辽宁省本科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辽宁省物理实验竞赛、辽宁省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挑战者”杯、丹东市“鸭绿江杯”创业大赛、辽东学院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全面开发我院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积累,从而提高我院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并支持我院大学生走进实验室和实习工厂,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实施全院配套服务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

1.双管齐下,在育人的同时,组织我院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尤其是创业前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应摆在重要位置。

2.学院牵头,联系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企业领导提供理念,设立我院大学生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不仅仅是为我院大学生提供经费,还要用各种政策保障其能够有效使用经费,提高我院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并争取早日回馈社会。

3.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实习工厂和办公室。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已经利用自身优势和已有资源,开辟了专门的场地或是成立大学生社团机构供大学生创业使用,我院也将借鉴其合理性,创建创新、创业基地,配备一定的配套设施,提供创业相关场地,加强我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与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创业先进理念并努力贯彻实践

1.加强学院教师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其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先进理念。

目前,许多机械类高校的发展模式已经完成了从劳动型到技术性的转变,在这一过程和转变中,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的导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学院教师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机会,学习其培养创业人才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可以不断地提高并完善我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

2.加强学院大学生和同专业更高层次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

清华、北大、哈工大等全国许多知名学校的课程中都有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比如,哈工大和汽车有关的课程,不仅仅是教授一般的汽车知识,而是在学习中主要让学生在一个团队中合作,期末时作出一个项目研究报告。这样的培养模式显然是以创业为主要目标的,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早日树立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这样将大大有益于大学生将来的创业。这是非常值得我院大学生学习和借鉴的。

三、辅导员制定创业教育管理计划

(一)辅导员通过学生教育管理讲授让学生明确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的关系,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整体。课程教学中也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构成一个整体,让大学生明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基础;创业训练项目是过渡;而创业实践项目则是目标。

(二)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训练计划,从商业基本素质入手对大学生进行培训和锻炼,培养大学生的经营管理基本技能。可以从完成较好的创新训练项目中筛选出优秀者和优秀团队,由大学生本人和团队向学院申请成为创业训练项目。

(三)专业教师在科研开发和设计锻炼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一步进行产品经营策略的训练,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面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还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已经完成的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修改,使之和市场需求近距离接轨,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的意识,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中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四)经过不断的创新训练、创业训练两个阶段后形成的具有独特市场运营模式的优秀创业项目,可以作为我院创业实践项目,进行进一步的重点孵化和重点支持。

(五)把创业实践项目孵化成模拟公司,为下一步真实创业做准备。这么做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好的项目能尽早服务于社会,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

四、探究创业教育管理实施方法与途径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要多层次、多方面。

从广泛宣传参与,到成立团队专门培训,再到重点团队重点扶持进行三个层面的教育。我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中多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为平台,面向全院大学生组织开展创业活动,覆盖全学院各年级和专业的学生。通过实验室和实习工厂为基地,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开展PPT、CAD等培训,以讲授、分组讨论、团队训练等形式完整呈现创业全过程,培养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意识和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的领导者和创业先锋。

(二)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学院要实现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化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由辅导员和学院主管就业的书记主讲,主要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结合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举办的专题培训讲座和创业训练主要针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辅导员全程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训练。针对创业项目的系列培训则侧重于大三、大四学生,详细向大学生介绍创业过程中各环节的方法和知识,更明确地指向让大学生如何创办自己的企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是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首先,要从理念上,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其次,在大学生自身层面让大学生认识到创业可以为其自身提供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为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最后,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社会竞争意识,培养社会责任、公共道德,并对国情、社情要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在学院层面,大学生创业可以活跃我院气氛、提高我院大学生就业率;在社会层面,大学生创业将减少社会失业率,大大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并提高社会经济活力;在国家层面,大学生创业将大大缩短国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周期,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是持续的、强劲的推动力。

作者:宫奎 单位:辽东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兆信,曾尔雷,施永川,周敬业.地方高校融合创业教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2]吕振.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与思考[A].KAB创业教育年会暨首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9.

[3]郑解,刘冰峰.论大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2007(1).

第三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问题和思考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创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机会迫在眉睫,需要我们鼓励和培养大学生创业,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我们去思考并开拓发展。

关键词:

创业;就业;职业发展

2015年全国的大学生就业人数达到749万人,较2001年的114万提高了600多万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大学生就业形式日趋严峻,拓展开拓就业市场迫在眉睫,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积极探索的一条途径。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养并使大学生最终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被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在国家的战略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显。

一、创业教育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知识经济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教导学生将创业作为成长成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开拓进取的冒险精神。首先,创业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创业知识,熟悉公司创立发展的流程,并能形成像企业家一样的思维方式。其次,创业需要学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提供基础,经过比较严格的模拟训练,掌握大量的创业知识储备,使大学生掌握沟通、管理、决策和营销能力,具备较高的人际交往能力。一项调查显示,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与高新技术企业老板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也是为我国培养大量“企业家型”的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创新经济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冒险开拓和敢于拼搏不服输的企业家精神,不断加深对创新的理解,在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形成大学生创业的潮流。

二、当前大学创业教育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对我国全面开展创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从中央到地方开展的创业研讨会越来越多,各高校举办创业项目大赛的参与人数和奖励也越来越高,但总体来说,我国的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和普及。第一,创业教育观念形式落后,资源投入严重不足。创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需要高校投入的资金建设培训基地,增强师资力量,以保证创业教育的效果显著。但是,部分高校甚至对创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创业教育长期被忽视,大学生在创业课中只是简单了解创业概况。第二,我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层次不齐,教材体系不完整。创业教育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先进的创业理念,但是,大部分创业教师缺乏商业工作经历,缺少创业实践经验,导致很多高校所开设的创业相关课程,缺乏生动鲜明的案例,教师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简单缺乏深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低,缺乏专业指导。在高校中,创业教育处在边缘地位,很难融入到专业教育之中,创业教育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基本属于照本宣科。第四,创业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教育效果欠佳。目前,很多高校热衷于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虽然这种校内的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们提供了创业训练的机会,但是与将创业计划真正付诸实际行动还有非常大的差距,缺乏行动执行力。第五,缺乏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教育时效性不强。目前,很多高校由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不能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教师通过书本教育缺乏说服力,学生课后缺少实践的平台,形成不了创业的氛围和创业意识。

三、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的探索思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大学生创业有了更高的期望,针对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亟需对我国的创业教育课进行改革创新,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意见。

(一)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

创业教育并是要求所有大学生去创业,主要是培养大学生一种创业精神,逐渐养成一种创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故我们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同学们的创业思维,敢于尝试和实践。

(二)加强创业教师的培养

学校必须提高创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创业课要求创业教师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广告学、心理学、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所以学校一方面要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另一方面要给予创业教师培训的机会,提高创业教师的水平。

(三)丰富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促使学生模拟创业

首先,学校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建设特色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活动。其次,学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活动,如邀请企业家开展创业讲座、开展创业交流沙龙活动、进行创业设计规划大赛、创业模拟设计比赛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加入到创业活动中来。

(四)积极探索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单一的授课式上课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高校要努力开展小班教学,采取讨论、模拟、实践、比赛等上课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创业的蓬勃发展才能带动我国经济充满活力,大学生创业在我国方兴未艾,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大学生创业教育责任重大,我们需继续探索。

作者:刘金良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利蕊.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探讨[J].出国与就业,2011,7.

[2]张熙凤,夏永林.模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3,11.

[3]白丽,韦梅香.模拟创业途径下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1.

[4]李少锐.就业指导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科教纵横,2012,3.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人才供给侧改革路径

摘要:

供给侧改革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在人才教育领域,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作为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对象,也是承担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之一,需要从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主动适应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总理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要求。而对于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来说,更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多种方式的、科学的、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一、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毕业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的竞争力。随着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深入,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已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原因在于:一是就业创业教育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就业主体性,更好地适应未来人才市场的发展需求。就业创业教育从学科定位、知识结构上拓宽了学生的就业视野,转变了毕业生的就业观。二是就业创业教育增强了毕业生的择业心理素质,广大毕业生逐渐认识到了自主择业的现实意义,增强了社会适应力。三是就业创业教育增强了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高校教育多侧重于传统理论知识学习,对职业技能的培养相对滞后。随着供给侧创业结构调整的深入,人才培养应注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如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就业创业实训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四是就业创业教育促进了毕业生的社会化。就业创业教育能够拓宽学校与社会的衔接,引领学生从就业创业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提升毕业生对社会的认知、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为就业创业奠定职业基础。

二、人才供给侧改革下就业创业教育推进路径

(一)将就业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就业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要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注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转变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思维,将就业创业知识与高等教育相融合,并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以改革为依托,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

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要着力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中融入就业创业课程。既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还要渗透就业导向。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学科知识的互补性,增强学生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职业信心,如,导入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素养。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就业创业指导

针对当前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一方面增强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中,立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实际,制定符合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成长计划。帮助大学生树立乐观、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拓宽学生间的沟通渠道,促进学生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让学生能够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从容应对就业创业挑战。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拓宽创新创业渠道

针对当前教育实际,积极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拓宽与社会的对接面,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如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组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增进学生与社会、行业、岗位的联系,突显人才培育特色。

(五)注重校企合作,调动各方人才培养力量

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不仅需要高校积极营建就业创业教育环境,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人才中介机构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组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大学生参与到就业创业的实践中。校企合作是未来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途径。高校要积极拓宽校企合作范围,积极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如组建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区等就业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从创新创业中获得快速成长。

三、结语

以人才供给侧改革为背景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要着力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要积极协同各方力量,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岗位奠定基础。

作者:李莉 管理要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西良,李伯全,潘海彬.创新学分制与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高校教育管理,2013(1):102-106.

金融经济教育论文范文8

摘要: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现代科学理论、生产应用技术等灵活应用到企业生产与生活之中的技能型综合人才,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现代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应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导向,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深入探究高职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应用型;英语改革;人才培养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大量会英语、懂英语的优秀人才去辅助国际贸易合作交流,因此,高职英语专业趋向应用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高职院校重点培养内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应立足于现代社会人才需求,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逐步构建现代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全面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

一、高职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传统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下,高职英语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入手:

(一)转变英语教学观念

就目前而言,许多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中较为偏重学生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成绩,却忽略学生英语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种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理念影响下,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变得单调乏味,学生只知道应付英语考试,课堂参与程度不高,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改变这种现状,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英语能力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英语语法、词汇、语言教学,还要注重引入英语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实践式教学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成效。

(二)改善英语教学方法

在高职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教学法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常用的现代教学方法主要要:

1.小组教学法

小组教学法即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教学效率。该教学方法能打破传统高职英语教学的局限,通过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协调好团队组员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在小组教学法中开展教学活动评价,也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英语学习上的不足,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任务驱动法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根据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水平来设置教学任务,同时将教学任务细化分成各个小任务,引导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开展英语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师生要在设置教学任务时,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建立和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新英语教学内容

为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有效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上创新英语教学内容。例如,在专业设置上,理科类专业的英语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文科类专业的英语课程应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此外,在高职英语教学课程设置方面要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交际能力为中心,通过“简化理论课、压缩必修课、增加活动课”的手段优化英语教学内容,创新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优化英语评价方式

传统高职英语教学评价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考试评价方式,主要以学生的期末考试英语成绩为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甚至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样的评价方式欠缺科学合理性,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学习进步和学习表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较低。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优化英语教学评价方式,逐步构建基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首先,重视学生的英语能力考核。传统的高职英语评价主要考核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和应试能力,忽视对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考核,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在考核学生英语水平时,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具体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情景对话、口头作文、新闻论述等形式来实现考核,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加大英语主观题目的考核,尽可能将英语考试范围延伸到课堂之外的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外英语知识,例如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引入经济贸易、社会实情的议论文考核,在词汇句子中多考核不同情境的词汇多义情况等,更好地考核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结语

现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积极建设应用型英语教学改革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成效。

作者:刘粒宇 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志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创新[J].滁州学院学报,2011,(04).

[2]李婷.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

[3]武漫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3).

第二篇:高职英语教学慕课创新探索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慕课作为一种集创新性和规模性于一体的网络在线教育模式,不仅有效地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而且满足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本文在阐述慕课教育基本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慕课教学的优势,并对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慕课教育;高职英语;创新方法;建议

1慕课教育的含义和特点

1.1慕课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慕课(MOOC)的含义是大规模的、开放式的在线课程。慕课教育是以网络作为授课、教学的平台,以视频授课、语言交流、布置作业练习等方式为教学形式,以网络在线学习的学员为教学对象,以网络教学内容的传播和运用为教学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慕课(MOOC)的英文构成字母分别表示:M(Massive),大规模的,这说明能够参与慕课学习的人数是庞大的,少则几十人,多则几十万人;O(Open),开放的,这说明没有门槛限制,只要想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的,都可以注册、参与到网络教学之中;O(Online),在线的,说明不受地域限制,在网上即可以完成学习过程;C(Course),课程,即网络课程。

1.2慕课教育的特点

第一,慕课教育的内容丰富,学习资源来源广泛;第二,慕课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只要完成相应的注册程序或认证程序就可以参与学习;第三,慕课教育突破了地域限定,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世界范围的网络课程;第四,慕课教育学习成本低廉,可重复学习。

2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慕课教育的优势

2.1能够优化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环境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下,授课对象固定,区域限制突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难以有效营造,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慕课教育,加强了授课对象同网络英语学习人员的在线交流,而且开放化的教学平台,突破了教学课堂的禁锢,学生更能够以轻松的心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从而使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环境得到优化和完善。

2.2能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和全面化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以课本基础性教学知识点为主,延伸层次和深度有限,加之教学时长的限制,教学内容和资源较为稀缺。慕课教育与高职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专业性强、知识丰富的英语学科知识,因此,便于高职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学习。

2.3能够拓宽高职英语教学的授课渠道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会根据教学需要来进行教学计划的设计,对高职院校来说,部分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存在缺失,此时,引入慕课教育,学生即使在缺乏英语教学课堂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自主的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英语学习,而且学生在网络上学习英语还能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便于自身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3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创新的建议和对策

3.1加强慕课教育与传统讲授的有效融合

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弱,而且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为了能够突破教学瓶颈,构建集慕课教育与传统讲授于一体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视频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借助新型教学模式营造轻松化、活跃化的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对视频影像进行观看,加之教师的讲解,来加强学生的切实感受。

3.2建立感官化慕课英语教学模式

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阅读理解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为了能够在阅读训练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慕课网络教学平台,训练学生用感官来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首先,就视觉而言,要借助网络视频、英语教学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调动学生的听觉神经,引导学生正确的发音,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最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目的性阅读,并善于自己总结知识点和文章结构,从而使慕课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流程更加有针对性和节奏感。

3.3借助慕课教育发挥教学情感价值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师生间沟通频率和广度不够,学生心理压力大,课堂氛围低迷,从而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突出。慕课教育的融入,提高了高职英语教学师生间的互动性,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只要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就可以实现教学目的了,所以减少了学生面对面提问的压力和负担。另外,慕课教学模式的长期运用,能够维系师生间的教学情感,增进彼此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便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3.4加强慕课教学考评体系的构建

由于慕课教育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对学生的约束力较低,如何才能够确保高职学生真正借助网络平台学习了英语知识呢?这就需要一套相对完备的慕课教学考评体系的辅助,例如可以通过网上提交练习题、回答论坛问题等形式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运用情况,从而依据相关指标做出综合评定。

作者:杨海妮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荣海龙.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方式研究[J].电子测试,2016,(7).

[2]魏晓燕,刘丽萍.探索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方式[J].现代企业教育,2014,(22).

第三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探析

摘要: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的教育组成中占据重要部分,从最早的小学三年级开始英语教育到现在的从幼儿园抓起学英语,足以见得英语越来越得到国家及个人的重视,且英语不会随着专业的划分而停止学习,高职生升入大学后四级六级考研都需要良好的英语成绩,所以英语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教好英语这门课,高职英语课堂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批评指正。

关键词:

高职英语;课堂环境;学习成果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做了一定的改革,英语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维也应该与时俱进,这个方法不止注重授课的内容及方式,还应注重方法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并进而分析如何令效果达到我们的预期,必要的因素的有哪些,从这个切口入手,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形成一个新的教学思维,将英语知识牢牢的印在学生心中。再者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始终是辅助的地位,发挥主体作用的依然是学生,我们应往“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方向靠拢,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

一、营造一个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性

(一)英语课堂氛围可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整个班级要是处在一种散漫、颓废的氛围里,难免会给学生的情绪上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使之缺乏学习的动力,若是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在努力向上,那么再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大环境的影响而不自觉的多学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好班坏班”之分,也是家长尽力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尖子班”的原因。再者,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所学知识,传统课堂大多枯燥乏味,只是将课本知识以专业的话语讲解出来,而不进行课外拓展,也不布置课后思考性作业,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这就是缺乏课堂学习氛围的体现,这样的课堂一般都是沉寂静态的,师生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及沟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涨,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二)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英语的实际应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既然是语言类那么就必然面临着口语方面的问题,而我们平常交流当然很少用英语,这就需要英语课堂来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使用英语口语的舞台,在英语课上老师可以逐步减少中文的讲解,学生回答问题也逐渐向纯英文靠拢,教师鼓励学生多说多念,同学之间可以进行“小剧场”的对话,也可以上台表演英语版的“小话剧”,总而言之就是要让整个课堂沉浸在“国外”的氛围中,学生要想象自己就在国外,从而提高对英语的需求,不断增强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相信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英语教学的效果会提升很多。

二、如何塑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一)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中心位置,认识到这一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比如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所发表的意见,不搞“面子”主义,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探索其思维逻辑,以便于更加了解学生所想,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疏导也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注意的点,时常给予学生关心,与学生的交流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容上,与他们谈些课堂之外的话题,不要好像下了课就各奔东西了,在交流的过程中细细体味学生的思想动向,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增加双方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在面对教师时愿意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导,有困难时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双方如果产生了友好的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就会以饱满热情的态度来听讲,教师也会有浓厚良好的教学情绪,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学习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合作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体的事情,这样学生就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影响大家的进程,会为了集体而更加努力的学习,老师可以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竞争机制,如此学生们为了集体荣誉感会自发的超常完成自己的任务,也使课堂沉浸在“你追我赶”的氛围当中,促使每个人产生出“不进则退”的感觉,有压力就有动力,相信在这样的竞争下,学生会为了不掉链子而积极的去学习,比如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进行英语翻译,然后派出代表作展示,然后各组之间互相点评,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使课堂成为一个良性竞争的舞台,这样一来会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营造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多媒体课件这一事物,媒体结合视、听、说三方面的功能,并且以互联网为依托含有大量丰富多彩的资源,学生在观看课件时要调动身体的多种感官,这样一来就更容易身入其境,全面沉浸在动态课件带来的学习氛围中,从而激发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转被动为主动。

三、总结

经过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习氛围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增加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进行合作,用现代多媒体等措施,英语课堂的学习气氛一定会越来越高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一定会越来越强烈,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一起努力,为英语教学的发展做贡献。

作者:李明君 刘艾林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浅谈高职英语课堂环境与孩子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J].读写算,2012(55).

[2]杨帆.英语课堂环境对英语成绩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

[3]刘丽燕,刘永兵.高职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04).

第四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翻转课堂应用

摘要:

本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简单介绍,说明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所在,对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希望本文能够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职英语;翻转课堂;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的教学模式,而是使学生先了解知识、形成问题,使教师作为“问题的解答者”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翻转课堂,教师带领学生解决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而完成教学,这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教学精力,也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一、高职英语教学概述

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各个专业的专业课学习和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职业技能的纵深发展起着绝对性的影响作用。但是,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英语教学效率提升问题却一直很明显。这种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受“自主学习”的压力影响,没有主动意识,而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提升教学效率,是适用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的。

二、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自学为主的课前预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的主动学学习为前提,即在教学之前,学生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预先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带着问题回到课堂,通过再次学习知识进行问题的交流和解决,在课堂上,知识的认知和问题解决的顺序颠倒,这是翻转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课前预习是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的第一步。以高职英语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学习相关的资料,包括阅读资料、解决阅读问题所应用到的题库资料以及语法知识点总结等,这些资料并不是对某些阅读问题的解决答案,但是能够帮助学生理顺阅读过程,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阅读资料。

(二)以讨论为主的课上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模式,是在自学的基础上产生问题,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是该课堂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持的主要方法。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致力于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仍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之后,应要求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将产生的问题、解决的问题以及悬而未决的问题分别罗列,在课堂上,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换学习报告,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即能够进一步理解英语阅读的内容,还能够丰富知识。通过与同学共同讨论和解决阅读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进一步了解作者观点、读者观点、认识到英语阅读“读一家之言,采众家之长”的妙趣,还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理解本身更感兴趣,这样的课堂讨论本身,就是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过程,这样的情绪发展脉络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把握,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也很容易提高,对英语学习的态度会发生根本变化。

(三)科学的教学反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课堂评价反馈改进了传统的课堂评价模式,鼓励学生更加多样化地发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完善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和形式。首先,教师应该完善英语考核标准,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涉及学生在学习各个环节的表现,以更加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并充分体现考评机制的人文性。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评价人员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而且还应该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

三、对翻转课堂应用提出的建议

翻转教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其重点在于,课前的预习是在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学习,这样的学习要求教师对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水平、可能提出的问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先见”,即教师要重视教学资料的准备。另外,“翻转课堂”上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切身感受,在做到知识内化的同时,更要展现语言的魅力,这意味着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是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同时,也正是由于教学活动设计的精心,教学有效性才能提升上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帮助解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节省教学精力,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值得英语教师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探索。

作者:朱婷婷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肖阳.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

[2]沐正芳.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07).

[3]周烨.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广场,2016,(03).

[4]邵世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

第五篇:高职英语教学学生人文素质

摘要:

高职英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英语,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必然。本文分析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学的必要性,找出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职院校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已经成为在社会上工作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也让人们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与英语学科教育融为一体,在英语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渗透人文知识,是当下高职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利用课本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提高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1.1政策要求

201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各校应以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课程,以岗位续期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同时高职英语课程也规定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这些政策就规定了学生在学习基础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2过于追求英语的实用和职业性,造成人文教育缺失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就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了知识的实用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考试成绩,而完全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虽然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是真正与西方国家人们进行交流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沟通问题,而这些问题正需要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渗透来解决。

1.3高职英语教学中忽视母语文化的渗透

现代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学好英语的标准是能够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西方国家文化相关的事物,这一思想也深刻影响着高职英语教学的教学目的和方式方法。然而,当下学生能够准确的用英语描述KFC、McDonald等西式快餐,能够简单的介绍出贝克汉姆、泰勒斯威夫特的能够西方国家的明星,却不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如何用英语准确的表达,不能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某些历史人物,如屈原、等,这是中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缺失,也是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学不足的表现,而加强高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才是在英语文化中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2提高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2.1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地位

转变观念,提高学校、教师对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对文化教学的渗透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为了能够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将在高职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的教学标准和要求以政策指令的形式下达到高职学校中,以此而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让学生也能感觉到英语课堂中的人文渗透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对英语人文素养提高的重视。

2.2设置多元化课程,实现中西结合课程教学的目的

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还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做出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以培养较高中西方综合文化素养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为出发点,进行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首先,在原有基本英语单词、句型和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增加中西方文学作品阅读、中西方历史发展进程学习以及涉及到的中西方民俗礼仪知识学习等,将人文教学渗透到教学中;其次,提高人文素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重,增加人文教学的课时数,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达到人文教育常态化渗透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高职英语教学中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公益性质的社会活动等,通过更多活动课程的展开,让学生感受到加强人文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实际活动中受到社会人文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3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更需要的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首先,教师自身应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定时组织教师培训,并对教师的培训结果进行定期的评价和检查,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激励高职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后,提高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课程教学中巧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英语课堂组织能力,严密组织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水平。高职英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当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卢龙飞 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洪玉,杨洪英,郑立,夏彩霞,王志丽.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李芳.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5).

第六篇:多元化高职英语教学应用

摘要:

高职英语多元化教学要打破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按照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课堂教学,使高职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远远大于英语的应试能力。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及作用,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

高职英语;多元化教学;课堂教学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忽略了个体的需求,使英语教育成了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在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成了被动的教学训练工具。因此,实现高职英语多元化课堂教学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改变以往训练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满足了学生的发展,让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彻底把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此可见,实现高职英语多元化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还是采用黑板加笔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做笔记。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使英语课堂毫无生气,睡觉的学生很多,清醒的学生大多数也会玩手机,尽管听课的学生多,但认真听进去的学生却很少。如果这一现状持续下去,高职英语的学习就如同虚设,学生在毕业后依然无法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无法将英语作为一项工作技能。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元化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英语交流机会大多来源于课堂,课下学生几乎没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这让英语学习仅限于课堂,并没有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导致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都不是很好。而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则是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尽情地交流学习。

(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我国每年的毕业人数占全球首位,但却只有不到10%的人达到外企的工作技能要求,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在英语听说交流能力上略显不足。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不足。在采用多元化教学以后,学生对于多变的课堂教学充满了好奇心,也愿意分享自己获取的信息。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乐趣,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三、多元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计多种学生学习活动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例如,适当举办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英语比赛,如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评委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在场的学生的听力,也提高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热情,这种高涨的学习情绪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高职学生克服内心对英语的厌烦心理和恐惧心理,重新认识到英语对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时,高职英语教师应认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多种现代教学设施的使用技巧,将课外教学资源融入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去丰富课堂的教学元素。首先,要明确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地利用设备对教案进行信息化处理,教师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去因材施教。对于笔试成绩好的学生可重点培养其阅读能力,加强听力练习,可以提供给这类学生一些英文演讲稿和英文电影资源,把听、写、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多媒体资料的选择上,可以找一些可唱度较高、词汇量也比较简单的英文歌曲供大家欣赏。

(三)采用多元指导和评价形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观念,仔细观察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沟通交流、语法、用法等方面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对学生某些方面的不足要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对学生表现优异之处要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例如,在讲解英语教材中某一课文内容时,高职英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相互讨论,找出其中的重难点,思考文章主旨,并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之后,让各小组代表发言,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各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逐一解答。

总之,高职英语课堂多元化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教师应该用爱去感化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开放的心态组织课外教学活动,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多和学生用英语交流,活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技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冲 单位: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高职英语教学翻转课堂可行性分析

摘要:

根据目前的教育现状和翻转课堂在教育界的兴盛,于是有学者提出将翻转课堂大胆的运用到英语教学模式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未来发展问题,将翻转课堂运用到高职英语中的实效性,进行教学设计,调查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度。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职英语;可行性

一、引言

由于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水平不断发展,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利用现代科技对教学进行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根据新课改的深入,教学质量被人们关注,并引起重视,相关教育学者也针对提高课堂效率作出研究分析,有学者提出将翻转课堂引用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去,但是这一想法很快遭到教师的质疑,本文就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二、翻转课堂的含义

翻转课堂,即调整课堂时间,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作为主要目的,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或是在家和教师发起视频连接,在视频中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提出问题,交流探讨,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翻转课堂最早是在2000年的时候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很快发展到中国,引起了中国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并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这种教学方法,转换了师生之间教授与内化的角色,学生在家就可以通过视频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完成学业,并自己进行学习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节奏的规划,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上的交流和探讨,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提高学生对于实际语言的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上次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回答,适应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翻转课堂也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推动下的产物,给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发生变革。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根据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做出调查发现,从整体上看来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学生对于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语法的运用和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对于英语知识的提高更加重要。[1]第二,高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大。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上,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知之甚少,更加不会去自主性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不能有效吸收,也没有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在哪方面的学习中,都离不开自身对事物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只有真正喜欢英语,才会想要去探究学习的欲望。高职的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困难,急需改进,才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第三,教学模式落后,学习效率低下。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院校内也有较为全面的教育设备,多媒体技术配备齐全,有提供学生阅读和查阅资料的微机室和阅读室,但是不少学校在课堂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思想落后,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提高对学习的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学校应做出针对性的改变,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重视对高职院校的教育。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进行情境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习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

四、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符合语言学习的理念。知识是学生等一切接受学习的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教师,同学的帮助和有利于学习的资料,再加上独立性思考的过程而获得。所以在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教学相关材料和视频网站等,并积极与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交流探讨,学生通过必要的学习材料和他人的帮助下,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相互交流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第二,教学环境符合课堂要求。大部分学校都有着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几乎都有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从很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录制的课程讲解资源进行提前预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论是学习网站、英文原声电影等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学的资源库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第三,教学视频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教学视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视频教学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对英语学习的欲望,并且从视觉和听觉上对于学生造成冲击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视频中所提到的知识点,也便于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4]在翻转课堂中不再是通过简单的讲解来让学生了解,而是通过多种元素的组合,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在视频制作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很好地互动,锻炼学生表达口语的能力,发散英语思维。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来冲击性,由于这种新型的教育方法更加适合现代的教育观念,也适应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取得大的进展。不过新教育模式的变革和发展是要经过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尝试,探索过程,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进,找到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材施教,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作者:祝洁 单位: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萍.论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设计[J].才智,2014(32):167.

[2]李仕敏.高职英语教师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调查及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06):182-183.

[3]王静.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研究中的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93-96.

[4]朱婷婷.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20):148-149

第八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转型定位探究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逐渐重视,尤其是英语教学;其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受到教学设施等方面因素的干扰,导致英语教学定位出现了转变、混乱,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此本文就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转型定位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转型;重新定位

虽然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基本上己成熟,但是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对于高职生的英语教育也变得不再清晰和单一,对此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加强对于综合培养型、知识传授型等教学的重新定位,使得教学效果更加的理想,继而制定完善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定位,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高职英语应试教育型教学定位

英语应试教育是最为传统的教学定位,教学活动展开主要为了学生在考试中获取更高的分数,并以学生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标准,对此高职院校都会非常重视学生全国高职院校英语A、B级的等级考试,同时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拿到毕业证必须要有的证件证明。基于这种教学定位,也使得学生认为其与或是未来就业相挂钩,对此学生对于英语A、B级的考试热情持续。对此可见这种直接、周期短的教学定位,也成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由于高职学生学习水平差异较大,为了降低此种差异,一般教师会采取分层教学方式,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继而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水平,对此就要将应试教育教学定位放在分级教学重点上。同时一般A、B英语考试水平相对处于中等生的难度等级上,对此大部分的差等生经过英语教学都是能够通过等级考试的。

二、高职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型教学定位

《基本要求》的提出,强调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以往的应试教育转为综合能力培养型教育,并采取个性化教学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式,保证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英语内容。但是这种教学定位的实践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不能很好的落实量化评价,其次在教学课时方面分配严重的不均匀,教师并不能很好的兼顾以上教学环节,对此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听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一周为四节左右,一节课上教师要完成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很实际。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不理想,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考虑到全面开花,不仅耽误时间且教学效率低,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在围绕这一教学定位进行教学时,首先注意的就是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校水平的学生展开教学计划,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先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后培养学生的读写译能力,最后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英语传授知识型教学定位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可以积极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全、更实用的英语知识,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其内涵,将以学习英语知识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定位,可以保证学生在获取更多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完善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延展了、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的兴趣。围绕该教学定位展开英语教学,就要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同时,更要了解文章的文化知识背景;其次尊重学生、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语言规律,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学生、英语课堂教学都要重新进行定位,继而促进班级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

四、高职英语应用能力型教学定位

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最能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就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学习服务质量,做到英语教学、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该定位是在培养专业领域内学生应用能力。首先学生要扎实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能够理解性的掌握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从而更好的满足对口专业单位人才招聘的要求。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继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继而实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另外教师也要注重教学的度,根据实际的情况像专业英语要求等展开高职英语教学。综上所述此教学目标定位,应该为学生扎实基础知识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在侧重学生专业技术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岗位英语应用能力。

五、高职英语网络多媒体自主学习型教学定位

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英语自主学习系统、考试系统,都保证了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此可见人机互动更能凸显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定位为知识的传授者,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的有效统一。多媒体技术、高职英语课程的整合,包括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的集中,在实际上大多数的教师都不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且在各个环节都不能灵活的应用计算机,使得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对此教师就要积极的转换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的保证学生多媒体自主学习。

六、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转型定位问题分析,发现只有根据学生的差异,展开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专业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从而更好的应对应试教育以及综合培养型教学定位的教学要求。

作者:李明君 刘艾琳 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于秀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下的教学改革走向———以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

[2]覃秀凤,方小菊,覃娟.关于高职模具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0(07).

第九篇:高职英语教学职业能力培养

摘要:

随着我国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已经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对高职学生进行英语方面的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专业等情况有所考量,从而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应用,培养出更多实用性及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

职业能力;培养;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现如今,各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各行各业需要更多英语水平较高的实用性人才,基于此,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方面的教学时,需要将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工作作为重点,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更好的应用,使学生的就业优势得到提高。

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方法

1.1对教学体系进行调整

高职英语教师若想使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得到培养,需要对教学体系进行模块化调整,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的分类工作,下面从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其一,进行特色的模块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专业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情况进行了解,从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使其专业能力得到锻炼,达到基于职业能力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其二,模块教学的具体化。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今后可能遇到的工作场景进行提炼,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从翻译、阅读、交流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其三,分层式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并且通过有趣的内容以及多种形式的教学使学生英语职业能力方面得到锻炼,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启发,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

1.2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创新

在职业能力方面培养的要求下,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对其进行优化创新,从而使学生可以对高职英语教学产生更多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将职业能力及应用能力方面培养工作当作教学重点,并且通过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听说读写训练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综合实力进行提高;教师需要对生活情境进行提炼,通过创新及互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便可以在高职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到专业相关的英语知识,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将所学的英语进行更好的应用。

1.3对教师队伍加强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基础上,高职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其自身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产生足够重视,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对教师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等各方面进行提高;学校的管理层需要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机制进行完善,并且和更多其他的优秀学校进行英语教学方面的沟通,从而可以学习优秀院校英语教学方面的可取之处,并且可以促进各个学校间的教学资源共享,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资源,为教师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将双语教学这种模式融入高职其他非英语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中,从而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自身职业英语能力。

1.4对原有评价考核机制进行调整

通过评价和考核,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与掌握,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原有评价考核机制进行调整和丰富,从而更好的对教学质量情况进行把控;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要求的基础上,高职院校需要将职业能力纳入考核评价范围,从包括职业能力在内的多种角度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科学、全面、真实的评价;考核评价工作需要对学生及教师二者进行检验,一方面对学生英语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理念等方面进行掌握,并且需要将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丰富,确保评价结果可以对教学工作进行更好的指导。

1.5对教学理念进行调整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中,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调整,将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工作中,并且让以人为本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高职教师需要对学生实际情况及需求等方面进行考量,对教学体制进行调整;高职院校需要为社会输送实用性人才,并且需要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提高,因此需要将学生专业、交流需要以及翻译需要等方面情况进行考虑,从而满足职业能力培养工作方面的要求,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价值。

2结束语

总结全文,高职院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方面的教学时,需要对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对传统教学模式、理念等方面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在对学生英语运用方面能力培养的同时,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性人才。

作者:蔡文洁 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飞.浅论高职英语教学和职业能力培养衔接的对策[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4):130-131.

[2]项湄.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时代教育,2015,(18):115.

[3]孙世娟.浅析高职英语教学职业能力培养与语言学习的统筹结合[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62-63.

第十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摘要】

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一直将英语定位于语言工具,过于强调英语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而忽视了英语语言本身蕴含的人文性,进而导致英语课堂教学单调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阻碍了综合素质人才的发展。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入手,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学策略,期望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1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人文精神培养包含多个层面,如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知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关怀,对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等层面。大学英语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从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来看,人文精神培养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高职院校以专业课程和实践培训课程为主,对英语课程进行削减,导致英语教学课时不足。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英语知识灌输,将英语等级考试过关率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标准,严重忽视了英语教学的人文作用,导致学生缺乏文化底蕴,英语知识面过窄;二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想情操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缺乏情感,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文修养较为薄弱;三是英语教学关注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忽视了英语语言的人文性,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融入与语言文化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得学生只重视英语技能学习,严重缺乏人文素养。

2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

2.1充分挖掘英语教材的人文知识

高职英语教材中选取了很多富有人文气息的经典英文作品,这些作品的语言优美、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将英语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依托于教材内容组织学生探讨人文性较强的主题,如理想与现实、人与自然、亲情与友情等。在探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人文文化进行主动思考,将英语学习提升到语言文化学习的高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在《大学英语精读》中有一篇文章,讲述的主人公FrancisChichster在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然坚定意志,完成单人独舟环球航行28500英里。这种精神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教师可以此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时,教师还要把握住英语教材中词汇的教学,充分挖掘词汇中的人文思想。很多英语词汇的由来、意义延伸均蕴藏着人文内涵、人生哲理,教师应向学生深入讲解这些词汇,使学生透过词汇本身学习了解其人文思想,体会到英语语言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知识,能够让学生在英语表达时言之有物,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2.2运用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尊重、自信、平等、守纪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要与学生构建起平等互动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如,让学生直呼教师的英文名字,增加亲切感;允许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问,尊重学生的见解;与学生一同讨论问题等。其次,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与课文内容或关键词汇相关的电影桥段,让学生了解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环境。教师还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经典电影故事的文化背景、艺术成就、现实意义等,让学生接受文化氛围的熏陶。再次,教师可组织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分组学习、小组讨论、课堂游戏等,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积极性,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新鲜感。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认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水平。

2.3营造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校园英语文化氛围是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环境因素,可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高职院校可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举办英语歌曲大赛、英语文化艺术节,创办英语广播站、英语墙报,开设英语讲座、英语面试课程等,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职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课外活动小组、英语协会等,共同学习西方礼仪、文化等,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2.4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高职英语教师要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教育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既要重视本学科领域知识的充实学习,又要扩大阅读量,了解文学、艺术、中西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教师游刃有余地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转变过去枯燥无味的英语知识传授模式,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要将人文精神培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常态工作,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重视学生人文思想的引导,让学生更关注语言知识背后的人文知识学习。

3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必须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将学生培养为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英语课程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将人文精神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和文化底蕴,运用富有人文精神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环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实现高职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孙宇 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叶蓉.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与途径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125~126.

[2]张丽超,李婵.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调查[J].城市地理,2015(7):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