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校企结合基地创建思路

金融保险校企结合基地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陆燕萍 单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投资理财已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向服务第一线的投资理财专业基础人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满足金融业对于操作型人才的需求,在金融教学中,我们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教学,逐步强化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并将其系统化。实训内容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目标,校企共同参与建设、不断融合、深化,进而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一、当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现状

高职层次的金融保险专业大多在本世纪初随着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的“压缩饼干”,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训基地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训教学的需求。因而,为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紧扣专业能力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必须强化,校企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亦同时深入开展,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服务于区域经济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目前,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训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模拟仿真实训室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校内建立仿真的实训环境,让学生使用模拟银行、模拟电子单证、模拟会计凭证、模拟会计账表、模拟股票交易等,让每一个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模拟仿真的训练,以职业角色完成业务流程。

2.短期真实项目实训模式。该模式一般为期1-2周,到对口的金融企业的真实情境中,参与某个项目的实习,例如:保险公司的电话营销、银行的信用卡营销、证券公司的开户等。

3.顶岗实习模式。该模式被多数高职院校采用,即学生在校期间的第6个学期,到与金融保险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履行其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以上三种实训模式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都做了积极的探索,但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模拟仿真实训室模式往往偏重于硬件建设,由设备处牵头,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审批,而对实训项目的开发、内容建设等投入甚少;短期真实项目实训模式由于受时间和岗位要求限制,学生对某项业务的熟悉程度往往不够深入,不能履行该岗位的全部职责;顶岗实习模式虽然时间较长,但由于金融企业有保密性的工作限制和个人业绩要求,学生往往无法真正实习全过程。另外由于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不够紧密,对学生的管理有时会出现“放羊”状态。因此,高职院校在金融保险实训基地建设上必须有所突破创新,走出一条适合高职的实训基地建设之路。

二、校企融合的金融保险实训基地的建设创新

提供综合性和专业化职业技能培训是实习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因而打造校企融合的实训基地是实现学校、企业无缝对接的最佳途径。

1.校内建立“教学企业”,利用现有的教学、实训设备,将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保险营销、证券营销等部分业务引进学校,建立校内生产型的教学企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同时明确双方的责、权、利,进行真实的金融业项目运作,以企业的专家为指导,学校的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真正实现三方共赢。该模式的特点是:实践性,学习的主题与现实紧密结合,对岗位认知和市场需求及职业前景更明确,学生的学习实际性更强。发展性,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单独任务与综合任务结合,构成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结构。综合性,涉及项目的知识往往是跨学科的内容,应用能力也具有多样性,表现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情感的综合。互补性,学校是个潜力较大的市场,也是金融企业较关注的目标市场,通过“教学企业”运作,可实现教学需求和市场资源的互补,拓展金融市场。开放性,实现了企业、社会、教学空间的一体化,校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特点。

2.校外建立紧密型合作的实训基地。学校与金融行业的知名企业签订相关校企合作协议,使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训岗位、指导老师、实训内容、薪资报酬及人身安全等获得保证,同时在加强学生管理方面,得到企业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做些人力、智力等方面的投入,切实为企业做好相关服务,例如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培训企业员工、提供信息服务和科研合作开发等,强化紧密合作的关系,实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利益互动。该模式的特点是:互动性,一方面企业提供了非核心或相对低端的业务品种给学生锻炼,如信息收集与真、电话营销、客户联系、信用卡营销等,使学生熟悉业务流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强化,为今后的就业提供有利基础;另一方面,企业的基础人力资源得到缓解,加快了低端业务的进程。此外,企业员工指导制、企业员工培训、信息共享与科研开发等增强了校企利益互动机制。延展性,校外实训基地的本质是实训从校园到社会的空间延展,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工作情境而非模拟,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企业性,企业以准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做好本岗位的工作,并以准员工的激励机制考核学生,辅以相应的薪酬,奖惩明显。同时,不断以企业文化熏陶学生,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

三、校企融合的金融实训基地的管理建设创新

1.组织机构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基础、校内有各院系的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应对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长远规划,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规范、系统与稳步发展。

2.专兼职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采用校企双方互聘的形式,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兼职实训指导老师,并予以教育教学培训,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按教学规律给与学生指导。对于校内的实训老师,要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到相关金融业企业锻炼,熟悉业务流程、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担任部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融入到部分金融业务的营销服务中,实现专职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

3.实训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实施,除了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实训管理制度的进行动态调整、完善;重点进行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加强与企业沟通与紧密合作,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避免“放羊状态”。

4.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根据各实训基地的功能,制定相应的实训目标和实训内容,按多层次、系列化、模块化、开放式组织实训教学;与知名金融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职业教育起到指导作用,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标准;坚强对金融保险专业实训的质量监督检查,落实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为专业建设提供依据;校企共建评价体系,从项目化实践教学的评估理念出发,教师评价和社会性评价相结合,由企业、行业协会的专家、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团队进行评估,同时注重形成性评价。#p#分页标题#e#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必须有金融企业的参与、融合,才能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在此过程中寻求、把握校企双方的利益平衡点,优势互补,实现双赢。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需求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相应地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也将是个不断创新的动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