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失衡发展透析

区域金融失衡发展透析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梯度推进论”是一个极其重要并得到广泛应用的理论。这一理论对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定的贡献,它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优先发展,但也进一步扩大了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差距,加剧了中国区域经济失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金融发展程度对经济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因此,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可以从金融层面进行考察和解释。张军洲博士在其专著《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对区域金融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认为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并对中国转型期的区域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1]。殷德生和肖顺喜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部区域金融的差距,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2]。谢丽霜将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与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总结为“五大冲突”[3]。麦勇认为我国一元金融政策与二元区域金融环境之间存在矛盾,应实施区域间有差别的金融政策[4]。   本文把区域金融失衡定义为金融资源在不同国家或区域间的不平衡配置现象。   一、区域金融失衡的表现   区域金融失衡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运行的客观现象。中国各区域的区位条件差异极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区域金融失衡现象十分明显。我们可从以下指标来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失衡的情况。   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在金融资产总量、金融相关比率、货币化程度、证券市场以及保险市场等各个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在金融资产总量方面(由于缺乏各地区的金融资产和M2的统计数据,本文用金融机构存贷款和金融机构存款分别作为金融资产和M2的替代指标来进行分析),2003、2004年东西部地区金融资产总量(存款+贷款)绝对数分别相差1918846•69亿元、219393•61亿元,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27508•92亿元,远远高于同期两地GDP绝对差异扩大的水平。与此同时,2003、2004年东西部地区金融资产总量的相对差异即地区金融资产总量的比值也十分明显,分别为4•21、4•19。   戈氏指数金融相关比率的差异,金融相关比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与GDP的比值。2003、2004年东西部的金融相关比率都有增长,但东部上扬的幅度更大一些,两地的差距扩大了。2003、2004年东部的金融相关比率分别高于西部46•92和50•94个百分点。这说明两地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有很大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正在扩大。   麦氏指数经济货币化比率的差异,经济货币化比率是反映区域金融深化程度的另一个指标,指一个地区货币存量M2与GDP之间的比率(本文用金融机构存款/GDP代替)。2003、2004年东部的麦氏指数分别高于西部33•41和34•68个百分点。   再从股票发行和交易看。这两年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均大大超过了西部,东部是西部的2•9倍。2003年年我国东部地区A股筹资额771•20亿元,为西部地区当年发行总量的3•7倍。在同一时期,西部地区股票交易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2004年我国东部股票交易量达24062•99亿元,为西部地区的5•7倍。   保费收入是保险业发展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2003、2004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均为西部的4倍多。在保险业发展水平上,西部远不及东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区域金融以至经济的失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既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又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时,调整的成本将是巨大的。近年我国东西部地区金融经济差异的急剧扩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二、区域金融失衡的政策性因素分析   针对我国区域金融失衡现象,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的解释,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财政政策的影响、体制转轨的影响、政府行为的影响、金融地理学的关系等。本文主要从金融政策的角度分析区域金融失衡的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西部地区计划金融的色彩还很浓,市场化程度偏低,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化特征。而我国仍然恪守着一元化的金融政策,以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全国范围的统一性[4]。金融政策的全国统一性是区域金融非均衡配置的主要原因。   1•统一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向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两大工具。政府应“逆经济风向而动”,以熨平经济的大起大落,力求平稳发展。当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同一阶段,政府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向时,货币政策的“绳子效应”使落后地区的扩张政策反应弹性小于紧缩政策反应弹性,而发达地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弹性小于扩张政策的反应弹性。这就使统一货币政策尽管表面平等,但政策效应却并不平等,这不仅不利于缩小区域差异,反而会使差异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一刀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东部地区经济状况改善的同时,恶化西部的经济发展,并进一步扩大东西部之间经济金融的差距。如1985年对全国乡镇企业的贷款实行紧缩,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基本已形成规模,处在结构变动、效率提高的阶段,而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刚刚起步,资金短缺是普遍现象,信贷紧缩使其发展大受影响。   1988-1991年的治理整顿时期,1993-1996年的经济“软着陆”时期的紧缩政策同样使东部地区过热经济降温的同时,将西部地区的经济打入低谷。2001-2002年为走出通货紧缩、减轻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p#分页标题#e#   这在促进全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阴影的同时,北京、上海等地却出现了房地产过热、储蓄过度分流等问题。   2•统一的利率政策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它充分反映资金、资源的稀缺状况。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收益率远高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资金需求者有能力承受较高的利率水平。但我国目前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特别是最基本的存贷款利率,各地区浮动很小。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哪里的收益高就往哪里走,这就使大量的西部资金流向东部地区。西部企业收益率低,还贷能力也低,西部银行放贷的风险也大。   所以西部地区各商业银行不愿将本来数量不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本地贷款而愿意向东部银行拆借,这就使得西部地区的金融压抑进一步加深,西部企业更难获得银行信贷。   3•统一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现代金融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根据货币理论,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又由一系列因素所决定,如: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资金周转率、货币运动速度、交易的信用化水平等。长期以来,政府将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放在作为东部地区原材料基地的位置上。西部以低价向东部地区提供能源、原材料,从东部以高价购入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这种垂直分工使大量资金漏出本区域。   东部地区资金漏出量很少,相反却有大量的资金流入。西部地区经济货币化程度相对较低,现金交易比重高,现金漏损率较高。   另外,西部地区资金周转速度也相对偏小。   统计数据表明1998年全国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年周转次数平均为1•41,其中东部为1•49,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20、1•07。1999年全国平均为1•47,其中东部为   1•52,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25、1•05[5]。所以,西部地区的货币乘数低于东部地区,统一准备金政策会加剧地区货币供给差距。当调高准备金率时,西部地区货币供给缩减幅度大于发达地区,会导致资金紧张。   4•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元人民币。设立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这样全国一致的注册资本要求对金融实力强的东部发达地区来说门槛并不算太高,而对实力弱的西部来说却是相当高的。类似的还有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标准。东部地区在商业银行机构数量、结构体系、分支机构密度等方面远高于西部地区。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均采用总分行制,其分支机构布局的密度显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特点。深发展、浦发银行、福建兴业等新兴商业银行是区域性金融机构,也集中在东部地区。我国外资银行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此外,股票、期货、国债、票据等也基本以东部地区较为发达,西部企业融资渠道极为短缺,筹资极为困难。   5•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   公开市场操作以要求有统一货币市场和多样化的市场工具,特别是统一及发达的票据市场。   而我国目前票据市场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隔断性,区域货币市场深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东部金融机构债券持有量比较大,对公开市场操作的反应也较敏感,而中西部金融机构的敏感度则要差得多,这就使统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在不同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实施效果[6]。   6•统一的金融监管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以合规性检查为主,监管的手段多为行政性质。由于东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多,种类全,新设金融机构多且集中,所以对东部地区金融监管的重点在市场准入层面,实施检查的比例也较小,导致部分金融机构漏检,其违章拆借、乱回购等违规行为往往被掩盖。西部地区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且以国有银行为主,监管相对较严。   三、实行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   金融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恰当的金融政策在区域资本形成中有着特殊的聚合功能并能刺激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经济。   从理论上讲,缩小区域金融差异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市场的“无形的手”引导金融资源重新配置;其二是依靠政府的“有形的手”实施区域金融政策。第一种途径秉承的是自由主义哲学和市场万能理念,认为区域金融差异仅是市场出清过程中的短暂失衡,自动平衡机制足以纠正任何市场失衡[6]。然而,自由主义的假设条件过于理想化,现实中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劳动力流动限制等阻碍要素流动的因素以及因信息不对称导致微观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实际上区域自动平衡机制并不存在。所以我们应通过第二种途径即实行区域金融政策缩小区域差异。   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体系不建全,各地区资源分布,地理条件,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如奉行统一的金融政策难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甚至导致部分地区经济的显性或隐性负增长,加剧区域经济结构失衡,最终付出很大的制度成本。因而实施区域金融政策,在我国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区域金融政策不能替代市场机制,只是对“市场失灵”的矫正或补缺,区域金融政策必须建立在市场秩序基础上。   四、实行区域金融政策解决区域金融失衡问题   1•以人民银行大区分行为中心建立区域金融调控运行机制   区域金融政策的核心是允许各地区在中央银行总行允许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金融政策制定权,根据各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制定执行区域金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差异。#p#分页标题#e#   为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我国从1999年1月1日起撤销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改为跨省区设立九大区分行。现今中央银行机构设置是总行大区分行中心支行支行四级组织体系,九大区分行的设立基本上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相吻合。在实际运行中,各大区分行及各支行并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区域独立性,仍然仅仅是上级行的派出机构和基层具体执行机构,只是简单被动地执行上级行所布置各项任务。实行区域金融政策必须正确处理人民银行总行与各大区分行的关系,赋予大区分行一定的制定执行区域政策的权力,建立人民银行总行大区分行区域商业银行区域经济部门的区域金融传导机制,实现金融活动的区域相对独立性。   2•实行地区间差别存贷款利率   为遏制中西部地区资金大量外逃态势,可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确定基准利率和浮动上下限的基础上,由大区分行进一步制定区域内利率浮动的具体界限,对西部地区资金外流规定利率上限,限制资金外流,并降低央行对西部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增加中西部地区货币供应量。   3•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   按大区实行差别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起到调节资金不平衡的作用。东部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高一些,而西部地区可以低一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存款准备金起到调节资金不平衡的作用,使发达地区的资金流入西部地区,刺激欠发达地区活跃金融和增加投资。我们可以给每个大区分行一定的准备金浮动权,让他们根据本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来确定一个比较适当的准备金率,从而起到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4•建立西部开发银行   目前我国已有三家政策性银行,但还没有一家专门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机构。为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应建立一家专营西部开发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西部开发银行。新建的西部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有多种渠道:发行长期债券、向政府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向客户借款等。另外,为使其获得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可试行将西部地区邮政储蓄资金部分或全部划转给西部开发银行有偿使用[7]。资金直接运用于西部地区开发,重点支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原材料、能源开发、支柱产业等产业和项目。   5•积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发展   目前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企业上市申请标准统一,这在管理制度上具有公平性,但在现实中不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行的股票和债券发行政策应适当向西部地区倾斜,鼓励更多的符合条件的西部企业上市融资。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票据市场,增加票据的流动性。   6•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   一方面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在西部适当放宽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取消或放松在西部贷款业务等方面的限制,鼓励新兴商业银行到西部大中城市设置分支机构;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外资银行的“西进”,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西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