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门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

 

一、门户地区的含义与特征   1.门户地区的含义   门户地区一般泛指具有门户区位的地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地区往往形成具有“块状”特征的经济体[1],通常表现为以各级城镇为核心、规模各异的经济体。由于各个经济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梯度差异,生产要素总是在不同经济体之间流动,如劳动力总是流向高工资的经济体、资本总是流向获利高的经济体。本文研究的门户地区,指的就是这种生产要素流从其他经济体进入本经济体首先且必须经过的地方。由于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生产要素流是推动门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如何发挥门户区位优势,就成为了门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研究课题。   2.民和县门户地区特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属海东地区辖管。县域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相连,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相对。该县古为青海东部重镇,“丝绸辅道”和“唐蕃古道”通过县境,今有兰青铁路、甘青公路(109国道)和兰西高速公路三大交通大动脉横贯境北,享堂铁路大桥和公路大桥扼青海与内地交通要道,故而自古便有“青海门户”之称。   民和县所处的兰州—西宁经济区[2]经济空间特征更能表现出民和县的门户地区特征(见图1)。第一,与经济区内的核心地域存在着较高的梯度差。以2007年人均GDP作为表达各地理单元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处于第一梯度的区域只有兰州市区、西宁市区和白银市区3个地理单元,它们是经济区内的核心地域;第四梯度区域内的地理单元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属于边缘地域,民和县则是青海省唯一处于第四梯度区域的地理单元。第二,处于核心城市联系的主要经济走廊上。研究表明,兰州—西宁经济区内,与兰州联系最密切的城市是西宁,与西宁联系最紧密的城市则是兰州[3][4]。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更推动了兰州和西宁两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生产要素流在兰青铁路、109国道和兰西高速公路支撑起来的经济廊道内流动更加频繁。得益于此,民和县商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近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高达18.9%。第三,位于省域边界。民和虽属青海省辖,但其受兰州经济辐射的影响却更为显著[5],实际上是青海行政辖区和兰州经济辐射区的交错带。兰州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扩散出去的生产要素在流入青海省的过程中,首先而且必须经过民和县。综上,民和县在现代区域空间结构中仍具有显著的“青海门户”区位特征。   二、门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优化地域空间结构   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模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变[6],而这种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流的空间转移来实现。由于生产要素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沿着主要经济走廊以渐进方式进行转移的,因此,位于两个经济体之间主要发展轴线上的城镇将优先获得核心地域转移出来的人才、资本和信息等经济发展要素,从而成长为两个核心地域之间的次核心地域,推动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民和县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虽处于兰州—西宁经济区的第四梯度,但与第三梯度区域差异较小。在兰州—西宁的一体化过程中,得益于“青海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民和将成为兰州市生产要素沿兰西交通走廊向外扩散的首选地,从而优先崛起为兰州、西宁两个省会城市之间重要的中心城镇,在强化兰西发展主轴线的同时,通过高速公路、省道和县乡道路等不同等级公路设施,辐射带动其他城镇发展,最终实现兰州—西宁经济区地域空间结构优化。   2.对周边地域发展具有窗口示范作用   门户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周边地域发展的“窗口”,从而对更广大区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广东省深圳市和江苏省昆山市的发展就是这种作用的两个典型。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作为祖国大陆唯一对外开放的“窗口”,利用毗邻港澳的门户区位优势,在特区境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从而迅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人口超千万的巨城市。在特区探索取得经验之后,我国又不断增加了沿海开放城市的数量。江苏省昆山市则借助毗邻上海的“江苏门户”区位优势,在1992年浦东开发、上海产业结构转型之际,利用相对独立的行政权力,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上海制造业转移构建了“成本洼地”[7],迅速与上海形成了分工合作的角色,实际上已经成为上海市的卫星城。诸如此类城市的崛起路径已经成为其他门户地区城镇发展的参考基准。   三、民和县经济发展战略   1.发展目标   根据民和县所处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县域资源和产业结构现状,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可定为:充分发挥门户区位优势,争取“境内关外”的特殊经济政策,积极对接兰州市产业发展,努力成为兰州市的产业配套基地、菜篮子和后花园;以兰州—西宁经济走廊和县域各级城镇为依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建设多样化的投资和产业载体,将民和建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心城镇功能互补和开放的新型县域经济体。   2.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产业空间集聚的过程。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可以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55)的“增长极”模型解释产业集聚现象的形成,其中,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是形成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子,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以及交通枢纽附近通常会发展成为产业集聚的城镇,集聚的内在机制为乘数效应。新经济地理学则将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为产业份额、地区消费需求和市场开放度等因子,集聚的机制则是规模收益递增[8]。然而,不论是哪些因子,实际上都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形成产业集聚,因此门户地区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应从发挥门户区位优势出发,不断增强对外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据此,可以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为:“以制度创新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流入,以园区建设构筑产业成长空间载体。”#p#分页标题#e#   (1)以制度创新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流入   通常,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前者为克服空间距离的成本,将随着兰州至西宁之间交通设施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后者为因不同行政单元在法律法规、地方政策和人们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差异而形成的成本。目前,兰州—西宁经济区还处于发展初期并且分属两个省级行政单元,区内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因此,兰州、西宁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成本将越来越表现为制度成本。然而,正是这种制度成本构筑了民和县“青海门户”的基础,这也是民和县所拥有的最大比较优势,民和县可以利用其相对独立的行政权力,制定多种经济政策吸引外部生产要素向自身集聚。   为此,民和县应积极在县域范围内实行分领域多层次的制度创新。就全县而言,应主动向青海省争取“境内关外”的开放政策,将民和县划为青海省内兰州—西宁经济区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基地,把民和县作为兰州和西宁两大省会城市进行跨省合作的“试点”,实行不同于民和周边地区的差别化发展方针。财税领域,通过对本地自然资源适当提高资源税,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外流;通过对在本地进行创业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则有利于地方企业的迅速成长;对兰州转移出来的产业,从土地、税费等方面降低进入成本。在城乡建设领域,把来自国家和省里的各种转移支付和政策性贷款集中投资到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各乡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提供所需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在要素流动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并实现各种要素在全县的自由流动,引导全县生产要素向中心城镇集聚,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2)以园区建设构筑产业成长空间载体   首先,园区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企业是地方经济的主体,一般的情况是,企业在选择落户民和时已经考虑了门户区位及其衍生出来的制度优惠,下一步则是进行具体的厂址选择,主要考虑因素有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交通成本和心理成本等。如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的最佳发展载体:它所具有的基础设施条件降低了工业的建设成本;同一类型企业的集聚,则可以利用共同的劳动力市场,进而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相关类型企业的集聚,则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研究表明,这种产业集聚可以降低交通成本和心理成本,提高交易效率[9]。因此,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民和县必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其次,应建设多样化的产业园区以实现不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功能相对完备的独立经济体,涵盖了多种经济成分,包含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等[10],而不同的经济成分对生产要素组合的需求不同,即便是工业经济内部,不同门类工业对生产要素组合也有独特的要求,从而推动着多样化的空间载体的发展。目前,民和县域经济构成主要有特色农业、冶金、建材、电力、化工、小五金制造和商贸服务等。立足于此,民和县大力建设的园区类型至少应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冶金工业园、建材加工园、五金工业园和城镇商贸区等。结合县域资源分布和未来外部市场需求,民和还应该大力开发本地旅游资源,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重点建设几个旅游景区作为发展旅游业的支撑;县域内分布最广大的农业资源,则可结合小城镇发展建设一些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作为带动农民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途径。   3.发展重点   (1)特色工业。门户地区是区域核心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发展特色工业有利于将民和建设成为兰州市的产业配套基地,因此,民和县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立足地方资源特色,结合兰州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进行。首先,继续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县境内硅石资源丰富和水电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冶金行业是民和的传统优势产业;县城东部的下川口工业区建设已具雏形,基础设施完善,因此,仍需坚持发展冶金、建材等主导产业。其次,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兰州和西宁都具有采矿、冶金、石化、建材、纺织、造纸等产业基础,同时,又都将新材料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当两大核心城市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后,采矿、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就会在环境约束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下逐渐转移,民和应抓住这一机遇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第三,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毗邻民和县的兰州市红古区也是一个以能源和冶金为主导的地域,民和县发展冶金业,能与红古区一体,组成以煤炭、电力为先导,硅系列、电解铝、碳素制品、地方建材及陶瓷系列为群体的“冶金基地”,成为兰州和西宁探索一体化改革的“试验田”。第四,提高发展质量。冶金行业能耗和污染治理成本都很高,因此,民和县冶金业的发展应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走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生态农业。民和县地处兰州市经济辐射影响范围,通过兰西高速公路,民和县的农产品运抵兰州市区只需1.5小时,这给民和县农业发展指明了方面,通过主动为兰州市区提供特色农产品,民和可以发展成为兰州市的菜篮子。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一是满足市场需求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品质也越来越讲究,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为此,应继续发挥民和县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针对市场需求的生态农业。二是强化地方特色。立足于民和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区和我国东部季风影响内陆的最远地域这两个基本自然条件,在湟水河流域段主要发展精细蔬菜和优质果品农业,黄河流域段主要发展马铃薯套玉米、核桃套线椒的立体农业,浅山地区则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玉米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在脑山地区发展以优质油菜和马铃薯为主导的高效农业。三是多样化经营。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面向兰州市区的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也可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一些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3)商贸旅游业。门户地区所处的区域发展走廊是生产要素流动最活跃的空间,而其所拥有的行政区划条件则对生产要素流起到了一定的“截流”作用,使得门户地区成为各种生产要素交会的中转枢纽,这就为门户地区发展商贸和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民和县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商贸和旅游两大行业为主导。首先,加快全县专业市场建设。针对县域产业结构特点和主要联系方向,建设金属制品交易市场、建材市场、小五金批发市场和覆盖全县、层次分明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民和打造成兰州—西宁经济区的二级商贸中心,实现外部生产要素和本地初级产品的高效流转。第二,大力发展物流业。结合兰青铁路复线民和站的建设,整合铁路和公路运输系统,建设县级物流园区作为全县生产要素流转中心。加大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力度,鼓励发展乡镇民营运输业,形成覆盖全县的物流体系。第三,将旅游业作为建设兰州后花园的战略重点来对待,重点打造纵贯县域中部的景观大道,把湟水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旅游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全县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新格局。#p#分页标题#e#   4.空间布局   民和县产业总体布局以点—轴理论为指导,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依托县域对外交通干线和城乡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北部、中部和南部三条发展轴,构建起全县经济协调发展的“工”字型布局结构,如图2所示。   (1)北部湟水河发展轴。县域北部地区是兰州—西宁经济区主要经济走廊的组成部分,109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兰青铁路和湟水河贯穿该区域,对外交通设施完善,海拔低,是全县商贸、工业和设施农业的集中地。县城是全县经济和交通枢纽,全县各类生产要素都在此进行中转。因此,北部湟水河发展轴的建设,要围绕着县城和对外交通走廊来组织,将其作为外部生产要素与本地特色资源结合的主要空间,重点发展县城新区、商贸物流产业和特色工业园区。   (2)中部生态景观轴。该发展轴纵贯南北,沿途所经地域多以传统种植业、林业和旅游景点开发为主。受地形条件和海拔高度影响,城镇化和工业化尚未起步,公路不成网络,但却由此保持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和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地域。因此,中部生态景观轴的发展应从公路设施体系建设出发,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加快以川(口)官(亭)公路为主轴的公路系统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县域中部广大农村地域农产品向县城集散并进入兰州市区的主要通道,同时,也作为外部生产要素通过县城流入广大农村地域的扩散空间,还可将其作为全县旅游开发的景观大道来建设。   (3)南部沿黄发展轴。县域南部是青海省沿黄城镇发展带的组成部分,水电资源丰富,生态景观良好,因此在发展方向上,除进行水电开发以外,主要依托官亭镇进行旅游开发,形成旅游度假与经济发展、城镇化联动发展的格局。   四、结语   门户地区是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最频繁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理单元之一,因此,最容易演变成为区域经济空间的新兴节点。民和县依托门户区位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突出了主动对接区域核心城市发展和承载外部产业转移,有利于本地资源开发,符合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对指导其他门户地区县域经济体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