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范例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范文1

人们可通过对经济信息的接收、收集、传递与处理,实时、动态的了解各方面经济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控与管理,保证经济发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广义上来讲,经济信息具有分子化、数字化、虚拟化、全球化、中空化、互联型、创新型、整合型、知识型、紧迫型等诸多的特点,而从实际的应用功能上来讲,经济信息主要具备有预测功能、控制功能、选择功能、增值功能、开发功能等。通过对经济信息的多角度、多方位分析,我们也可看出,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或微观经济管理中时,对整体的经济管理水平,具有着十分积极、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信息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比较突出的作用:

⑴推动性作用。将经济信息充分利用地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时,可以使管理方式更加合理。例如,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人力、资金、设备、产品等,均可通过经济信息紧密的联系与组织起来,最终使各方面能够更加协调,得到统一性的管理和发展,从而对推动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实质性帮助。

⑵决策性作用。通过经济信息的整理与统计,将宏观经济曾经的运行情况,当下的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性、综合性、全面性的分析,并根据实际的分析结果,预测出未来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再根据预测,制定出相应的经济管理计划,并放心地将这些管理计划付诸于行动。这种方式,也就是指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起到的决策性作用。

⑶指导性作用。在编制宏观经济管理方案时,如果未能充分地了解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则容易出现管理方案编制不合理、不实用、不正确等问题。而将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方案的编制当中时,便可得到大量可靠、准确、有效的经济信息资料,这对于管理方案的编制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进而保证管理方案编制以及后期方案实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通过对经济信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中作用的分析,再结合当前经济信息存在的一些弊端,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点有效性措施,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应用的充分性与合理性:

1、建立完善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于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全面的经济信息系统,可以使经济信息的内容更加详细,并使其整体运行更加正常,进而有效的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水平。而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⑴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原则。首先,必须要保证所建立的信息系统与宏观经济管理完全配套,紧密联系,保证其能够发挥充分的作用。其次,建立此信息系统时,必须严格遵循“独立性、目的性、经济性、可靠性以及系统完整性”等原则,以促进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与正确性。再次,综合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科学地把握宏观经济信息,在综合考虑、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建设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能更好地推动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⑵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要想保证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应用的时效性与合理性,就必须保证所收集的信息及时、合理、重要。这种形势下,使得宏观经济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已是必然。而网络化信息系统在应用时,也需注意三点重要事项:其一,经济信息的收集必须及时,充分地体现出时间观念,以保证各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其二,信息收集必须要突出重点,切勿一杆子全捞,贪多求全,盲目进行,要做到就重避轻,有的放矢。其

三,收集经济信息并应用时,应该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收集于宏观经济管理中可起到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料。

2、以经济信息为导向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大力开展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期望其能够对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为了保证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实现,将经济信息作为导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信息在我国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这个影响又分为正反两方面,如果经济信息应用得当,则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意义,反之,经济信息应用不合理,也会对发展造成阻碍性的影响。因此,于实际的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将经济信息摆在首要位置,并以经济信息为导向,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长效发展。例如,通过对每个局部经济信息的整合、分析,来探究其对整体经济发展起到的影响,再以这些经济信息作为依据,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宏观的经济调控政策,来促进局部经济与整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规避两者在发展中出现的冲突,使局部经济发展能够积极地促进整体的宏观经济发展,满足宏观经济的有效性管理目标。

3、加强经济信息应用下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宏观经济管理中经济信息的应用意义,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该在充分考虑经济信息应用情况的同时,重视对宏观经济管理机制的建设与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其一,我国相关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撤销或是减少直接参与微观经济管理的部门,在考虑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差异性的情况下,逐渐落实“政企分立、政资分开”的管理对策,以保证经济信息的精准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通过人才整合、精兵减政等有效性策略,使经济信息的的应用更加合理,为提高宏观经济的管理效率以及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打好基础。其二,在经济信息的合理应用下,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应该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加强对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具体为:

⑴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⑵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⑶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宏观经济范文2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数学化;均衡分析;动态分析

自19世纪以来,数学的发展为经济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西方经济学家大量地将数学运用到经济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就连过去较少使用数学的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现在也充斥着复杂的数学公式。数学被引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迅速得到了大部分经济学家的认可,他们认为数学可以使问题量化,运用清晰的逻辑将复杂的经济问题解释清楚;而随着经济分析被引入越来越深奥的数学,也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质疑,重视数学,忽略事实,轻视了逻辑思维在分析问题中的地位,高度数学化的经济学真的是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吗?这一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研究数学化趋势作出分析与建议。

一、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起因和表现

数学化是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总体上的认知,数学被引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虽然有着漫长的历史,但随着时代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数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也大有不同。现在的宏观经济学数学化主要表现在研究过程已经没有使用纯语言的表达和分析,往往都是借助复杂的数学语言和模型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起因

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通常把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的标志,30年代的经济危机又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建立的现实要求,而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也为宏观经济学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济计量学和数学在微观经济学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为宏观经济模型建立以及运用宏观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宏观经济学数学化趋势最根本的起因主要是其研究问题的依据和分析工具。它依托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出发,通过行为人的各种行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达到某种均衡状态,进而探究均衡状态下的最优化,而数学刚好为其提供了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数学模型又为解释这些经济现象和理论提供了平台,例如供给———需求曲线模型被广泛应用到市场优化配置和政府干预市场的政策制定中。除此之外,边际分析理论、计量理论等数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化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宏观经济理论迅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二)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表现

1.数学模型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分析工具

数学作为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经常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被引入到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去,数学模型成为经济学家主要的分析工具,它使得经济理论模型化、定量化。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理论研究,指运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设;而另一种是现实问题研究,其主要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对实际统计数据的分析去检验某种假设。这也是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的主要表现。从最初古诺在经济学中系统地使用数学到后来的瓦尔拉斯运用数学方程组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再到今天的经济学发展(崔殿超,2013),数学模型在宏观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一种经济理论被提出,就会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提出假设,确定未知变量进而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得出经济结论,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对现实的经济问题进行指导。如今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已经不在单纯地使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而是随处可见的数学模型、数学公式,甚至部门、地区乃至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计划管理,都需要有专业的数学人员进行分析和计算。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渗入到经济学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从近年来在经济期刊杂志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运用数学模型的经济论文数量惊人,占比高达90%以上,这也充分说明如今经济学家在进行宏观经济学研究时已经离不开数学模型。

2.最优化和动态均衡等经济分析方法的产生

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最优化和动态均衡等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产生。当你在进行宏观经济研究时,认为或假定经济变量是最优,那么就可以以最优化为工具构造一个关于主体行为的最优化模型;如果认为或假定市场是均衡或一般均衡的,你就可以以均衡或一般均衡作为工具构造一个均衡或一般均衡模型。萨缪尔森对宏观经济学数学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在《经济分析基础》中系统地阐述了运用极值为基础的最优化分析,他提出几乎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最优化问题。而最优化分析方法就是依托数学的各类极值模型建立,对各经济变量取极值,试图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而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又一重要成果就是动态均衡分析的产生,并被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它假定经济在每期和每个时点永远处于均衡中,所有经济人的各类决策通过各个市场达到一般均衡。之所以能实现长期和短期都达到均衡,是因为在进行研究时对所有变量都假设同时处于均衡状态,而不是个别变量,或者是某些特定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局部均衡。与动态均衡分析相对应的是静态均衡分析,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学家们发现静态均衡分析大多是与实际不相符,因此现在多用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进行宏观经济研究,例如金融、国际贸易等问题大多使用到这一分析方法。这也是宏观经济数学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3.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产生

20世纪之后的宏观经济学数学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不论是量上还是质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且推动经济学逐步走向科学化、规模化、专业化,使经济学成为了一个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出现了许多经济学分支,如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学科方向。计量经济学往往是从实际数据入手,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针对经济现象建立经济模型。量化、模型化、计算化成为了这类经济学的标志,这也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带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些学科都是依托经济模型而产生的,而经济模型又是由数学发展而来的。因此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产生是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如今,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高校经济学专业的必修课,学生们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量知识建立经济模型,根据所搜集的数据对经济问题作出分析和预测,进而指导现实经济发展。由此可见,计量经济学等以数学为基础建立的经济学科已经成为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这也是宏观经济数学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4.数学家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得主

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趋势还表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为经济学做出贡献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数学学位或理工学位的占到得奖者的一半以上,而获奖的大部分经济理论都用到了复杂高深的数学知识进行论证与阐述,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数学的所有领域。从现在主流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看,不懂数学知识或不懂得运用数学语言的经济学者是不被认可的,是否使用经济模型也成为衡量一篇经济研究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如今的大学经济学培养中,就要求学生们必须熟练地掌握运用数学去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化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学必然发展趋势。

二、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辨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正在一步步地数学化,这已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数学的研究不仅为宏观经济研究提供了工具,也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然而,一些经济学者和数学家对这一趋势持有不同的态度,他们的争论也随着数学化的宏观经济学解释不了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市动荡而升级。

(一)宏观经济学需要数学

赞成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学者认为,运用文字语言进行经济研究时逻辑往往并不严谨,这就需要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论述和交流中使用数学语言。具体米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数学的帮助下,宏观经济学形成了一个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侧重于从宏观经济总量出发,在掌握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同时,运用数学和模型描述和推导各种经济理论,公理化方法和最优化与一般均衡的指导下,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提出假设,然后运用逻辑演绎和数学推导得到理论假设,最后再进行模型检验,例如运用大量数学理论描绘和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第二,经济理论采取数学形式,促使经济学朝着定量化、精密化和严谨化方向发展,从而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融合的“严密”学科。经济学的数学化“简化”了经济分析,使经济理论实现了模型化,同时数学表述具有文字性表述所不具备的确定性与精确性,使得经济学更加定量化、精密化和严谨化。第三,从现实层面分析,数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经济理论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政策的科学性。经济学数学化在宏观经济研究中,大量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经济增长模型、最优化模型等,这样带米的结果是经济学对社会的作用更为明显和直接。综上所述,部分数学家和经济学家极力推崇数学与宏观经济学实现融合,他们把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寄托在数学上。

(二)宏观经济数学化的迷失

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但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必须在经济研究合理范围内才能对宏观经济发挥作用,否则,滥用数学可能导致本末倒置,使宏观经济研究迷失方向。这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脱离了现实经济。利用数学逻辑,我们面对经济问题时确实可以提出假设,得出结论,可是我们得到的这个结论有时并不能真实地反应现实经济,不具备现实意义,那么利用数学得到的经济规律就失去了应用的意义,成为了单纯的思维游戏。其次,在经济领域中,并不是所有因素都可以被量化的,例如经济行为人的社会关系等,而数学公式和模型的应用却忽视了这些不可量化的因素,使其研究结果与现实相差甚远。第三,主要表现在数学模型中的假设条件与现实不符,经济学模型最核心的假设就是最优化和均衡,而这两种状态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但数学逻辑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决定了其必须满足这些假定条件。就像运用数学分析的最经典的经济形态———完全竞争经济就是虚构的(崔殿超,2013)。最后,由于定量分析备受各期刊杂志的推崇,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可以用建立模型,他们先确定数学表达式,然后去搜集符合公式的数据,从而得出一些经济理论,这完全违背了宏观经济研究的目的(李燕然,2010),这是一种形而上学主义,导致宏观经济研究步入歧途,远离现实经济生活。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盲目地推崇数学模型,忽视了其他角度和方法,从这个层面来讲,数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宏观经济的研究。而当前的宏观经济学就被数学化分析方法绑架了,使得它逐渐暴露弊端,脱离现实(崔殿超,2010)。

三、树立宏观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正确理念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历程来看,在经济研究中更多地引入演绎逻辑的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韩兆洲,2004)。我们要顺应这种潮流,在经济研究中适当地引入数学工具,使我们的经济朝定量化和精确化的方向挺进。然而,经济学和数学这两门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与检验方式和是否可以在人为的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经济研究中,数学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时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在经济学研究中,经济学分析中使用数学方法不能像在自然科学中一样得心应手,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态度来面对这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趋势。

(一)数学方法是手段而非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数学是研究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认清这一现实关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运用数学的尺度。而现在有些数学家甚至是经济学家把宏观经济数学化当成了最终目的,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和工资水平等,并不是把数学和经济学实现融合。数学只是宏观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工具手段而已,利用数学可以更严谨、更科学地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把抽象的经济现象通过数学模型和公式表达出来,让我们更清晰、直观、科学地把握经济问题,制定经济政策,进行经济预测,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宏观经济学与数学的融合。我们要实现坚持经济学为主体,数学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所用,不能本末倒置,滥用数学,盲目追求宏观经济学的数学化。我们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将数学化的分析方法与解决经济问题相结合,有效提高宏观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的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增加国际收支等经济发展目标。

(二)注重数学方法与其它方法的结合

除了要认清数学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外,还应该认识到数学只是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研究的方法之一,而非全部。部分数学家以及经济学家把数学奉为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唯一手段,无限制地运用数学,这种研究方式导致经济学严重脱离现实,成为了一种思维游戏。宏观经济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更大程度上是一门社会科学,而数学的喧宾夺主,驾驭了宏观经济学,使得经济学家成为了数学的奴仆,这种趋势最突出地表现在宏观经济学逐渐丧失了其社会科学的特征,例如对现实经济生活问题的解释,对经济行为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的总结,对经济政策的指导等,这反映了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所用分析工具的单一性。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的社会科学学科,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多个学科之间交叉,呈现出多元化。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就需要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包括制度分析法、历史归纳法等并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才能得到合理的经济理论。由此看出,数学只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方法之一,并不是全部,这是在宏观经济数学化大趋势下,我们必须把握好的。

(三)不能用数学的逻辑代替经济学的逻辑

宏观经济研究是一门社会科学,应该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不能单纯地用数学的逻辑代替经济学逻辑,只重视定量分析而忽视定性分析。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最大的不同在于,自然规律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可以用数学公式准确的描述出来,而社会规律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非常不稳定的,变化多端。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受复杂微妙的心理因素影响,很难单纯地用数学逻辑去推理,宏观经济理论研究还应该从自身特殊的研究角度出发,来总结分析经济现象内在的规律。而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必须先提出假设,而这些假设条件注定了它不能无条件地适用于各种经济形式、领域,这意味着这些理论可能会失去对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尽管对于宏观经济学数学化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我们无法改变这一趋势,但必须做到在宏观经济研究过程中,注重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运用经济学逻辑而不是数学逻辑分析问题,而数学只是我们表达和分析经济见解的工具,不能用数学逻辑替代经济逻辑。

(四)加强数学运用与现实的结合

数学化的宏观经济学严重脱离现实,成为了凌驾于现实经济之上的纯理论,违背了宏观经济研究的目标。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数学模型和公式下的宏观经济研究并没有预测到也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更不能给出指导性的经济政策应对金融危机(崔殿超,2014),这使得很多学者对数学化的宏观经济研究产生了质疑。一味地追求数学语言解释宏观经济,却忽视了对解释经济现实的关注,也没有建立现实与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数学化的趋势下,我们更应该做到加强数学运用与现实经济的结合,平衡好数学与经济的关系,完善经济模型,提出合理的假设,有些时候部分学者耗时耗力在数学模型上,最后却得出对实际应用没有任何帮助的结论,这使得宏观经济研究失去了意义。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无用功,在研究问题之前,就应该做到以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经济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运用经济逻辑与合理数学模型相结合进行宏观经济研究,这样才能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指导宏观经济,以实现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数学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我们不能盲目排斥,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数学化的宏观经济学存在着弊端,我们在追求分析方法和工具的同时,更应把立足点放在经济学本身,不能用数学逻辑完全替代经济逻辑。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应当是为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服务的,而不是无限度地把经济学变成数学,这必定无益于经济发展。我们需要认识到数学是经济分析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同时还应通过优化和完善模型克服数学化的经济学与现实脱离的问题,加强宏观经济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毕竟理论最终要服务于现实经济,研究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燕然.对经济学数学化的一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0,(10):186.

〔2〕韩兆洲.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趋势[J].南方经济.2004,(2):27-29.

宏观经济范文3

重庆工商大学“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大致经过了4年时间筹建就获得正常运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实验题目实行项目团队制,学生对该类实验项目兴趣都比较高,积极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实验报告的写作过程中,对宏观经济现实问题某些方面的分析表现出了较为深刻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1.学生经济学素养不足、实际分析能力不够

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学本科的一年级下半学期或二年级上半学期开设,这些低年级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学习主动性不强,更缺乏对社会和企业的深入了解,缺乏经济学基本素养。尽管学生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由于缺乏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甚至少数学生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知之甚少,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对经济原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将书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现象有效联系起来。[2]

2.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不高

通过实训课程近几年的运行,发现大多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欠缺,不能对项目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也不能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找到对项目工作完成有益的启发点,不能对文献进行有效借鉴。由于对相关文献未做深入学习,因此在实训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方向性不够明确,对项目所涉及问题的分析也不够深入。

3.前期知识准备不足

“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运行流程一般是:周一上午学生确定研究题目,接着由小组长与组员进行工作分工,各成员按分析完成各自工作,由组长汇总。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未能系统地对各个小组所涉及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知识等学生所学相关课程进行复习回顾,造成学生后期学习和先期知识脱钩现象,在运行相关工具分析实际问题时显得办不从心。

4.对学生学习引导不充分

由于学生实训时间一般只有五天,即一般从周一上午接受工作任务,周五上午口头汇报,实际工作时间只有四天半,时间较短,学生很难对相关的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计量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知识进行深入复习,从而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够。

5.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足,模仿能力有待提升

尽管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之前就已经完成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但由于学生不认真、指导教师不强调等诸多原因导致学生的文献学习吸收能力、报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在“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实践课程中发现,本科学生的文献学习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6.考核方法不尽合理

综合实训成绩分为三种,一是原始成绩,二是学生自评分,三是最终成绩。最终成绩是在原始成绩基础上通过学生自评分修正而成。原始成绩一般由实验报告和实验汇报两部分组成,由于实验汇报只能随机抽取一位学生来进行口头汇报(而以该生的汇报成绩作为全组的汇报成绩),因此汇报成绩带有一定随机性。

二、“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创新教学法思考

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学生大四学习的特点,在以后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课程训练目标,明晰课程改革思路,优化教学创新环节,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生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它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探索。[3]“宏观经济分析综合实训”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项目驱动实训法,项目任务要具体、可操作。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以一个完整的实验项目贯穿整个实训过程;以实验项目的理论工具为线索安排教学重点;实训过程由实验项目任务驱动。学生团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项目设计、理论与应用工具复习、统计分析数据收集等过程,这样就能在实训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积极的参与者。为了提高实训效果,整个实训过程应做如下改革。

1.实训项目准备阶段

本阶段是在实训项目开展以前,要对实训用到的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统计学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复习。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内容,应以经典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为主。统计学基本理论要以计量经济学当中用到的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为主。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实训项目所涉及到的为主。在学生团队确实实训项目以后,实训教师就可以按照这三个层次针对学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重点复习指导。这一环节是目前实训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2.实训项目牵引阶段

本阶段对整个实训项目的顺利完成非常重要,既要使学生实训项目有思考切入点,又要使学生理解实训项目各个部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还要让学生最终完成一个实训报告。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训项目中,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侧重检查项目子任务完成情况,并适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对学生参与项目的引导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通过一些理论讲解、上机演示等形式,如计量经济学参数估计、统计检验等的演示,使学生能够动手实现,从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3.实训项目完成阶段

本阶段是指实训项目的初步完成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完整实训报告的写作和汇报PPT的制作对整个一周的实训内容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借鉴各种现成的资料,按一定格式完成项目文档,并制作汇报PPT。指导教师在学生口头汇报之前,对学生完成的实训报告内容和汇报PPT的制作进行初步检查,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实训项目汇报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检验学生对实训报告内容的口头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一般由团队小组组长先进行汇报,主要介绍实训项目的组织策划、项目分工、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项目时间安排。在此基础上,再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来对实训报告内容进行陈述,指导教师再做进一步的点评。这一阶段能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有效训练。

三、小结与展望

宏观经济范文4

关键词:我国宏观经济;具体形式;政策分析

我国总体的宏观经济来说,形式照以前来说已经有所趋缓,但是在这方面仍处于严峻的状态。一方面来说,我国的总体经济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但是上升幅度照以前确实有所下降,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总体宏观经济处于一个平稳上升期。就就业形势一块来说,虽然形式已经没有如此严峻,但是随着每年毕业就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庞大,就业形势还会继续经受考验。另外我国在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的合作上充分展示了我们的优势,我国的出口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结合各方面来说,虽然我国的宏观经济在逐渐的按照一定的幅度前进,但是尚且存在这样那样的严峻问题。

一、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式

(一)经济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上升速度有所下降

我国的宏观经济近些年来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照前些年来看,我国总体的经济上升速度却已经有所减缓。据可靠的数据分析,在2008年时,我国的季度初总GDP达到近六亿六千远左右,在季度末时期GDP达到近10亿两千元,这样的涨幅已经算是很大了,但是在2012年,也就是四年之后,我国的GDP涨幅照之前已经有所下降季度初期我国的GDP在八亿五千元,而季度末期我国的GDP达到了十一亿三千元,照之前的涨幅有所降低。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总体宏观经济尚且处于上升的状态,但是上升的速率已经很明显的降低了,甚至有些年度趋于平稳。除了我国的GDP可以看出这一点之外,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也同样可以得出结论,自2008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的居民消费指数有了明显的降低,季度初期的和季度末期的居民消费情况有了小幅的降低,而这样的情况几乎发生在每一年,降幅都十分明显。居民消费指数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情况有着很大的关联,从我国的季度或者是年度GDP亦或是季度年度的居民消费指数都能得出这一结论,那就是我国的总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上升的幅度却已近乎平缓。

(二)我国的就业形式较为稳定,但仍然严峻

我国的人口众多,尤其是每年的毕业本科生,更是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所以,每年的就业难都成为了一个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政府给就业生一定的福利,就业岗位也有所增加,但是却难以满足如此之多的就业生。现在,就业政策的开放暂时使我国的就业形式趋于平稳,但是事实上仍然十分严峻,在2010年,我国的总体新增加的就业人员多达一百六十余万人,就业难或者是再次就业不成功的人员多达二十万人,比2008年时期总数多了十五万人,而就业难的人员较二年前多达十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并没有完全从就业难的形式中脱离,相反的,我国的就业形势仍然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实现的一个目标。总的来说,我国的城镇人口就业难问题更严重,农村人口就业面狭窄,这也值得我们思考。

(三)我国对外贸易下降幅度增加

我国宏观经济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外贸易,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个目标没有实现,我国的宏观经济总体目标也不算实现,我国的对外贸易近些年持续呈现下降的趋势,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的对外贸易下降幅度年年增高,对外贸易已然达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状态,在200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值达到了二百七十亿美元,但是到了2009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值仅为2008年的百分之八十,达到了二百二十亿美元,这下降的幅度相比以前已经大大的提高了,不仅如此,我国的对外贸易减少,外国的对内贸易也减少,例如美国,英国,等一些其他的欧盟国家,他们近些年来受金融危机等影响,对我国的外贸投入越来越少,外企屡屡撤资,外商的生存一下子陷入了威胁。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四)总体的消费增长速度较快,财政政策刺激起作用

对于总体的消费水平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通货膨胀期间,政府会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少货币市场上的货币流动量,并逐渐控制,使其回到正常水平上。财政政策应该起到督促的作用。在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领导下,我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有着明显的提升,在2008年,我国的总体消费金额在三万五千亿元左右,而在三年后也就是2011年时,我国的总体消费金额已经达到了四万三千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这是以年为单位进行收集的数据,而以月份为单位进行收集的数据也充分可以显示出来我国总体的消费金额的提升,按月来看,2008年每个月的平均消费金额在2916万亿元左右,而在2011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平均每个月的消费金额达到了3500万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四,这对于总体的消费金额来说是一个大的增长比例。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也恰恰印证了我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刺激我国的总体消费增长。

二、我国的财务收入的总体情况

(一)收支平衡问题

在我国,社会的财务收入与财务支出之间的比例处于基本一样的状态,也就是说,我国的财务收入对于我国的总体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在已经基本上趋于平衡了,其实,我国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是从盈余状态转变成平衡状态的,在十年前左右,我国还尚且处在一个盈余状态的。在2009年的时候,财政预算为一千八百三十亿元,照2008年涨了百分之十左右,而到现如今,我国的财政预算已经趋于饱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收支不平衡,对于财政收支来说,地方理应以中央为基准进而确保财政收支符合标准,但是,有的地方政府只是一味重视地方财政收支的进步,没有意识到和中央的差距已然拉开。

(二)我国主要税费的收入

我国是一个税收大国,税费根据不同的征收对象分成不同的种类,针对流动资金则实施流转税,主要的流转税有增值税,消费税等等,针对经营销售和出口买卖则实施营业税,现在由于国家税收的进步,税法的改革,我国的营业税已经被取缔,营改增全面实行。其次,针对个人所得的财产要按项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企业则按照企业的固定项目征收企业所得税。针对这几项基本的税种,分析我国的主要税费的收入。首先,在2008年到2013年时期,我国的增值税收入经历了一个大幅度的下降,之所以如此,与增值税的税率改革有着重要的关联,在2008年到2009年这一年的时间,我国总的增值税就下降了一点五亿元,占总体税收下降比例的很大一部分。除了增值税之外,收入有所变化的还有消费税,我国消费税经历的一个大的变化和改革就是燃油税的征收,随着燃油税费的征收,我国的消费税也在同比增长,在2008年的2月到4月期间,我国的消费税总体上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九左右,按比例计算约为一千二百亿元。按照目前的趋势,我国的消费税还会继续增长,消费税收入的增长比例十分可观。除了增值税和消费税之外,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也有一定的收入上的变化,在企业所得税上,国家针对一些小微企业或者是高新技术企业有一定的扶持力度,正常的企业所得税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五,而对于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仅按照百分之十五征收,虽然如此,但是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始终与企业有关系,而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国内外的经济大环境,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如此广受关注,所以这也给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我国的企业所得税不会有大幅度的变化,应该与以前年度保持基本的持平。与企业所得税相对应的是个人所得气体,据可靠的数据表明,我国在2008年二月到四月期间,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同比仅下降了百分之零点三,这对于个人所得税整体来说变化不大,所以,对个人所得税来说,其还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继续下去。

三、针对我国宏观经济学来说提出的政策措施

(一)具体的财政政策

现如今我国的针对宏观经济学提出的具体措施还是政策措施为主,主要政策措施还应该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财政政策要尽量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则要根据当然经济大市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宽松或者是紧缩政策。一般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具体的几方面。首先要满足我国当前的进出口的要求,进出口量要尽可能的接近,不能有较大的差距,当然还要与当前我国的国民收入有关系,根据国民收入的变化决定具体的进出口水平。除此之外,财政政策还应该考虑的还有就是经济市场的具体资本需求,资本需求不是随意设置的,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当前的利率,一般来说资本需求随利率变化而变化,利率增加资本需求随之增加,而利率减小,资本需求也随之有所降低。这是财政政策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二)具体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应该在财政政策考虑的基础上,更关注当前的经济情况,如果当前处于通过膨胀阶段,那么应该迅速抬高物价,并适当的缩减人民币的流通量,推行利率市场化,把通货膨胀现象逐渐压制下去,而如果当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那么应该刺激经济发展,刺激消费,可以构建有效率的金融市场体系,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流通量,但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往往就能够迅速出现,所以要适度实施货币政策,否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四、结语

我国宏观经济学的总体目标在于以下几点,就业形势放缓,经济总体上升,控制市场上的通货膨胀,控制平均物价,还有就是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只有达到这些,才是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学的基本任务。但是在一些方面仍处于严峻的状态,我国的总体经济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但是上升幅度照以前确实有所下降,但是,总的来说,我国的总体宏观经济处于一个平稳上升期。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范文5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对症下药;应用

1.经济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经济信息资源的获取花费时间相对较短、投资相对较少。所以说,它成了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因素。

1.1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提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一项重要方法就是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尽最大的可能去开发和利用相关的信息资源并将获取的信息资源运用到政府的宏观调控考虑的因素范围中去,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2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济信息也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经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它也是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它的合理运用能够促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用时也促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有序顺利地进行。

2.应用经济信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门性人才

当前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的更新速度也是与日俱增,所以只是掌握旧有理论知识的工作人员是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他们对现阶段的宏观经济现状下的实况信息掌握不全面,认识不清楚,工作进展速度变慢。这就要求这一行业需要一些专门性的研究人才,能够敏感地感知到实时经济的变化趋势。

2.2对信息的认识和应用不充分

对于已经得到的经济信息,很多人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只是单纯的用做数据参考。除此之外,还有一点是人们在信息的采集过程中,运用的方法不准确,过程不严谨就会导致信息的有效性有待考证,即使得到了正确合理地运用,结果也和预想的不一样。同时,当下宏观经济管理领域并没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关于如何分析及应用经济信息的实施方案,这就容易导致经济信息的不一致,使得它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3.运用经济信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3.1规范进行信息的搜索与应用

当下社会飞速发展,通信手段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所以,为保障信息的全面性和快速性,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也必须要全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却没有有关经济信息收集及分类采用等方面的规定制度,这样就增加了需要辨别和保障信息资源的真实与准确的难度。因为信息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基础,所以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的确定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对建立健全完整有效的经济信息收集制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经济信息的收集过程中,进行仔细的筛选分类,保证信息资源的有效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失误,促使其顺利进行。

3.2合理建设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经济信息管理网络的构建需要注意经济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一,需要具有及时性,因为只有及时的掌握了经济发展的状况才能保证高效地进行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第二,需要具有准确性,原因是经济信息收集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而为了加强管理,就必须要从尽可能增多有效信息的收集,减轻信息资源分类的负担;第三,需要具有计划性,只有保证了管理网络设计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促使整个管理网络更快更好形成。

3.3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之前的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经济信息的引导,会使管理遇到一些瓶颈,无法全面、细致地进行问题分析,导致形成的解决方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经济信息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的状况体现,对宏观经济管理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这可以帮助我们从更加准确、实际的角度找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的宏观经济管理策略,为当下和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其导向作用,促使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促使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规范进行。

3.4完善人才吸纳机制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人员的选拔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该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顺利与否。所以说用人选拔机制需要高度重视,要确保任用的人专业本领过硬,对经济变化和社会形势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选拔之后,要进行专业化的岗位培训,使其自身专业素质得到巩固并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4.小结

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所以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其运用,促使宏观经济管理的加强,助力经济调控更加的准确科学。但是,从现状来看,经济信息资源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发挥,在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方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没有得到展现。所以说,它还有很大潜力待挖掘,合理的应用一定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张琼.有效应用经济信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9.

[2]李颜华.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19):183.

[3]王志刚.人工神经网络在宏观经济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18.

[4]黎春,赵德武,马永强等.企业财务波动与经济景气水平[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9(8):42-52.

宏观经济范文6

 

宝鸡市原来以陇海铁路为轴线,以渭北早源西宝北线公路为副轴线的“二”字型经济布局,已经适应不了目前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高速发展将带来的变化。在宏观经济布局上,必须有一个立足现有、面向未来、着眼发展的基本的框架式的新的布局,以避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调整的偏差和今后市场发展的失控而导致的盲目性,以达到正确处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以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和统一,实现宏观经济的最佳效益.因此,宝鸡市宏观经济布局主要应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发展轴线布局;二是经济核心区布局;三是重点产业区布局;四是重大项目布局。这四个方面以点带线,以线连面,构成宝鸡市相互关联,相互协调,梯次发展的网状经济结构布局。   一、经济发展轴线布局   经济发展轴线也称经济布局轴线,它主要指依托各种交通通道影响形成的经济发展链条。   宝鸡市的一级经济发展轴线有两条:一条是扶(风)宝(鸡)轴线。由陇海铁路宝鸡段、西宝高速公路宝鸡段和与铁路平行的南北两条公路组成,它将市区与宝鸡县、蔡家坡、眉县、绛帐经济区贯穿在一起。它的形成是伴随陇海铁路通车宝鸡而产生,起步于“一五”计划,形成于“三线”建设时期,发展于三中全会以后,腾飞于改革开放之时,特别是96年西宝高速公路通车以后,将对这个轴线上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从前,还是今后,它都是宝鸡经济发展的黄金轴线;另一条是宝(鸡)凤(县)、宝(鸡)陇(县)轴线。它由宝(鸡)成(都)铁路、宝(鸡)汉(中)公路、宝(鸡)天(水)南线公路和宝(鸡)中(卫)铁路、宝(鸡)平(凉)公路组成。它将凤县、市区、县功、千阳、东风镇、陇县、关山经济区贯穿在一起;它将使秦岭、关山两区的山区资源(林业、牧业)得到开发和利用。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凤县铅锌矿、戚家坡煤矿的开采、冶炼、加工外运而得到长足发展,是宝鸡经济发展的主力轴线。   宝鸡市的二级轴线有两条:第一条是扶(风)陇(县)线。它以西(安)宝(鸡)北线为轴线,将扶风、益店、岐山、凤翔、柳林镇、千阳、东风镇、陇县串联在一起,形成我市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链,与原有工业基础叠加,形成工农并举发展的经济轴线。千(阳)陇(县)主要以林业、畜牧业的开发,生产、加工、烤烟种植、蚕桑业为主,形成木材加工、烤烟、蚕桑业、奶业、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地带,凤翔、岐山、扶风,主要依靠渭北早源水浇地和交通发达的有利条件,形成粮油高产区,加工先行区,率先实现农业产业化;第二条是凤(翔)太(白)轴线。它把凤翔、宝鸡县,太白县纵线连在一起,它主要由高附加值的太白金矿的开采、冶炼业辐射当地经济和凤翔北部山区优质石灰石的开采、加工而发展建材业形成规模,构成矿资源开发利用轴线。   宝鸡市的三级轴线有一条:麟(游)汤(峪)轴线,也可以叫旅游轴线。它把麟游、祝家庄、扶风、绛账、汤峪纵向连成一线,除麟游山区煤碳开采,开发利用和农林牧果的培育、开发、加工外,主要是培殖沿轴线的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景点从北向南依次有九成宫、周公庙、周原遗址、法门寺、武侯祠、汤峪温泉等,随着交通的发达,相关设施的完善,宣传力度的加大,将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旅游业为主的轴线。   宝鸡市经济发展的一级轴线,扶宝线、陇海铁路和西宝高速公路由此覆过。陇海铁路与兰新铁路使华东、华北、华中、西北经济贯穿一起,并且是连接中亚和欧洲的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二级轴线,这将对宝鸡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带动作用;西宝高速公路将西安与宝鸡的距离拉近,使省城和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信息、科技等方面优势将有缘与宝鸡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发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另一条宝鸡市经济发展的一级轴线,宝风线、宝陇线,由于宝成铁路、宝汉公路、宝中铁路、宝平公路由此覆过,把大西南、大西北经济贯穿一起,对宝鸡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宝鸡市经济发展的一级轴线是宝鸡的战略轴线;二级轴线是资源轴线;三级轴线是旅游轴线,一、二、三级轴线两横三纵,互相交错,构成了宝鸡市“”字型经济发展框架。   二、经济核心区布局   经济核心区对宝鸡市而言,就是辖区内,经济相对发达的集聚点和面。经济核心区经济占所在区域经济的比重都比较大,一般份额在30%以上,并且有集聚和辐射所在区域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心脏”,是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旗舰”。   宝鸡市经济核心区根据发挥的作用和范围不同可分为:市区级、县镇级、镇乡级三个级别。   1、市区级经济核心区。   从目前看,应该是宝鸡市区所辖的金台区、渭滨区、主要指千河以东地区,从长远看,还应该包括千河以西宝鸡县、蔡家坡,而且未来的市中心将在宝鸡县。理由有五条:第一,地形决定。宝鸡市南、西北邻山,市区北有高达100多米以上的河床堤、市区以渭河为中轴,向东呈尖角开口槽形状,所以,今后的发展只有向东越千河,近貌镇、奔蔡家坡。第二,交通决定。陇海铁路在宝鸡县、蔡家坡均有设站,公路网络辐射全区。第三,工业基础决定。除市区外,宝鸡县、蔡家坡大中型企业多,基础雄厚,发展速度快。第四,地域、资源地位决定。从市辖区域内,渭北“旱腰带”,南山太白黄金矿、凤县铅锌矿的资源中心位置看宝鸡县、蔡家坡作为今后经济发展中心是当之无愧的。第五,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向西的辐射作用将促进市区东部经济迅速发展。从发展速度上讲预计10年可并宝鸡县,20年可并蔡家坡。   2、县镇经济核心区。包括九县五区:即太白县、凤县、麟游县、陇县、风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千阳县、斗鸡、卧龙寺、福临堡、姜城堡、石坝河、千河。其中五区包括在市区范围内。  #p#分页标题#e# 3、镇乡经济核心区。包括14个镇乡,即坪头、县功、东风镇、固关镇、陈村、柳林、长青乡、石落务、祝家庄、益店、绛账、天王、阳平,这14个镇乡均包含在市县经济区内。经济核心区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考虑资源、交通、工农业基础等因素,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组织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本区域的经济、贸易、金融、技术、信息的中心载体,并且是本区域内的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经济核心区的形成和发展,将逐渐改变传统经济行政区划格局,发挥网络辐射的群体优势和区域经济的中心功能。发展快慢将主要依据资源、交通、信息、工业基础、技术等因素在市场经济机制下自然成长;而不是行政区划的作用。   三、重点产业区布局   重点产业区布局就是在宝鸡市范围内的工业、农业、能源、原材料资源富集地区,建立各具特色和具有广阔前景的重点产业区。经初步筛选有五个方面44个重点产业区,作为我市今后10年、20年或更长时期产业建设的重点区域。   一是工业园地型产业区。共两级19个,一级的有渭河工业经济产业区,包括西起市区福临堡东至扶风绛账的渭河河床以南地区;二级的有马营、县功、斗鸡、卧龙寺、千河、宝鸡县、绛帐、扶风县、岐山县、风翔县、千阳县、陇县、固关镇。其前6个含在市区。   二是资源产业区。一类是包括区内14个地区、10种矿资源。主要是凤县八方山、铅铜山铅锌矿、太白县双王金矿、麟游县北马坊、陇县戚家坡煤矿、凤县草凉绎磷矿、眉县铜峪、陇县六桥石墨矿、凤翔县川口河石灰石矿、陇县八渡、宝鸡县凤凰岭硅石矿、陇县赵家山、凤县黄牛沟水泥灰岩矿,凤县黄牛沟水泥配料粘土矿、宝鸡县桥镇大理石矿。以这些矿资源的开采加工形成当地的经济优势成为重点产业。   三是水电资源产业区。主要是渭河、千河、横水河、石头河、清姜河、漆水河、稽溪河、金陵河8大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形式是聚水为库,发展水产品养殖、发电、灌溉和人畜饮水,形成产业区、带动相关产业。其产业区主要包括目前形成能力的如冯家山、石头河、东风水库和将要形成能力的段家峡、高楼子和冯坊河水库等6个水库。再就是利用区内的煤、水兴办发电厂,例如宝鸡电厂、二电厂。即形成了产业重点区,又带动了相关产业,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四是农业资源产业区。它主要包括渭河两岸蔬菜种植产业区一个;渭北旱源一个粮油生产加工产业区;千河上游烤烟、蚕桑、果品种植加工一个产业区;渭北旱源以北、以西丘岭地带畜牧业,果品生产加工一个产业区、秦岭北坡的凤县、太白县,陇山东坡的关山、固关两个森林采伐加工,综合利用两个产业区。这些产业区,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的深入,将以规模经营、机械化种植、农产品加工的崭新面貌出现,形成重点产业区,推动农业产业化。   五是旅游产业区。分布在我区的旅游景点主要三种类型,一类是文化遗产型的,即法门寺、九成宫、钓鱼台、武侯祠、周公庙、周原遗址、雍城遗址、东湖、龙门洞、炎帝陵、炎帝祠、陈仓栈道等。这一类是最能挖潜,最能开发,最能开拓知名度,最有效益优势的一类旅游产业。另一类是风景型的,即天台山森林公园、太白山森林公园、嘉陵江源头、关山牧场等。这一类的开发治理任务较重,也是有潜力的一类。还有一类的是度假资源型的,如眉县汤峪温泉、陇县温水乡温泉、宝鸡县温泉和麟游、太白、凤县山区避暑等开发利用现代度假村,这一类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本身设施的完善是最有经济意义的一类。使这些景点能形成高效产业区的关键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媒体的广泛宣传。   产业区是按资源、工业基础情况划分的,在地域上有叠加,叠加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又带动核心区的形成和发展。   四、盆大墓础设施布局项目这里所指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指的是具有跨区或全局意义的重大交通项目、水利工程、资源开发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等。重大交通工程应该有6项,包括宝鸡机场民用化建设工程、沿渭河宝(鸡)天(水)等高级公路贯通工程,宝(鸡)平(凉),宝(鸡)汉(中)等公路工程,西宝北线等高级公路改建工程,九(成宫)法(门寺)汤峪等高级公路工程。水利工程有5项。包括现有区内水库引水渠闸的挖潜改造工程,高楼子、段家峡、冯坊河等水库的建设工程,冯家山引水工程。资源开发工程有10项。包括太白金矿、凤县铅锌矿、金矿、陇县戚家坡煤矿、麟游北马坊煤矿、眉县石墨矿、风翔石灰石矿等能源基地配套建设工程,法门寺、汤峪、太白森林公园综合建设工程,市区文明一体化建设工程、天然气利用工程。农业产业化有5项。渭北旱源贸工农一体化工程,渭北旱源以北野味野果加工基地建设工程,千河上游烤烟、蚕桑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工程,渭河两岸“菜蓝子”工程,在渭北旱源以北丘岭地带国土防护林工程等。   宝鸡市宏观经济布局的基本构想,企图用经济发展布局轴线、经济核心区布局、重点产业区布局、重大项目布局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思未来宝鸡市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和实现的提纲,力图达到实施宏观监控的适度作用。

宏观经济范文7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政府行为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通过两方面工作体现应用性原则:一是数据,二是案例。数据方面,在介绍国民收入核算时,加入2012年中国GDP数据,并和同时期外国GDP数据进行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PPT中加入国内各地区的GDP数据,了解浙江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PPT罗列中国经济增长四架马车(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数据,让学生认识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投资和出口的现状,掌握用支出法核算我国GDP的方法;在PPT中罗列中国近20年的CPI数据、中国失业率、中国大学生就业率、科艺学院就业率和就业单位等数据,更加深刻掌握中国物价波动的原因、就业市场现状等相关内容;通过人民币汇率波动等数据,让学生更好学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等。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强的学科特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可能性,而案例教学的特点又为其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教学中以苏州工业区中合资企业芭比娃娃和罗技鼠标(罗技鼠标美国售价40美元,中国只能赚3美元)、肯德基汉堡和翠苑电影票的利润分成为例,让学生了解GDP/GNP的区别,延伸到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以及微笑曲线相关理论,引导学生更加深刻认识所处的世界;在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结合数学公式讲述中国出口企业为什么会面临汇率风险、订单减少,深刻体会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弊端;通过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索罗斯的卖空操作赚取12亿美元、美元国际霸权、以汽车产业为例反思中国利用外资的利弊等案例学习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

二、强调课堂练习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特别强调案例和习题的作用,多进行课堂练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介绍完“NI-AE模型”后,布置课堂练习,然学生通过“I=S”方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然后再增加投资的金额,再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后会发现投资增加,国民收入成倍增加。通过该计算过程,可以切身体会乘数理论。

三、鼓励学生参与,加强师生互动

宏观经济范文8

(一)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

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初级宏观经济学,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缺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虽然目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共同假设的基础上,但这部分内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书上往往涉及的很少,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本书里,也只有最后两章才有所涉及,学生会对因为找不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而感到困惑。所以,现行的初级宏观教材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的问题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科阶段学生们的问题。

(二)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用处的质疑

除了学习体系上的不完善造成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学生们往往对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产生质疑和困惑,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的经济波动,以及相关的通货膨胀、失业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对于基本上还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抽象,难理理解,尤其是不能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如何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都会提出这门课的用处到底是什么,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用处到底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为了发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将西方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而且,讲解宏观经济学离不开案例的分析,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使晦涩的理论模型变得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这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偏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讲课的效率,无论从色彩上还是动态的效果上,多媒体课件都有它的优势;相比而言,板书授课的优势是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绎推导和作图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好。所以,多媒体和板书的有效结合,是一种既提高讲课效率又提高授课效果的很好的方式。而多媒体授课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要性还在于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就讲到的知识点展示网络上的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信息和数据,都可以做到及时观测,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数据信息。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和即时性,讲授宏观经济学的教师除了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经常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科研成果之外,对于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学科也应当有深入研究,比如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这些学科的部分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材选择的多样化

现阶段,国内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陈旧、分析方法单一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受到教材的影响,学生很难接触到及时更新的理论和针对性更强的案例。除了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知识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有义务不再传授陈旧的或者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理论,同时应该不断更新学生的教材或者是参考书目。比如,如果能够开展双语教学,可以选取英文版的比较新的教材,很多英文教材的优点在于,定位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充实、案例和习题新颖、贴切、印制精美等等,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当然,翻译版的也可以,问题是现在很多译文版有很多翻译或者书写上的错误,教师要仔细检查,并一一对学生指出。如果不能直接选用英文版的教材的话,也要在参考书目中列举出足够量的原版宏观教材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另外,课堂上可以经常介绍一些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科研成果和论文等,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当前的进步、争论和新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数据

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以外,应该让学生知道书上的每个定理、每个模型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和数据。所以,对历史事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敏感都是学好经济学必要的素质。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内容而无法将其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不算是学好经济学的表现。所以,学会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和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对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告诉学生在哪里得到与课程的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比如银行的网站,尤其是各国央行以及世界银行的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BEA),也可以具体到各个省市统计局的网站等等。学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

(四)习题是宏观经济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