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城乡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一、我市近年来财政政策机制的积极成效   从近年来我市实施的财政政策情况来看,城乡统筹发展的财政政策的积极效应正日趋明显1、免税增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财政政策措施。   200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免征农业税。当年全市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总额约为4399万元,人均减负65元左右。同年4月制定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16条);同年7月市委六届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决定》,明确提出城乡居民增收的目标,即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00元,年均增长8.4%和10.6%。坚持城乡统筹,同步谋划,共同提高。2005年,5月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若干实施意见》(17条),进一步体现了我市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工作思路。另外,近几年,国家出台了粮食最低收购政策,引导粮食价格合理回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我市在全面免征农业税的基础上,推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和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政策。从2004年开始,粮食直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以来,市财政安排直补资金达1385万元。2005年,全市发放良种补贴资金达1064万元。2006年、2007年,财政共用于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粮食补助以及粮食综合直补资金分别达2235.55万元和3761.02万元。   在免税增收及多种惠农政策的鼓励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跨跃式增长。2004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189元,同比增长15.9%,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85元,同比增长27.6%,创造了农民增收额的历史最高水平,收入增长速度自98年以来,首次高于城市居民。2005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1935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11元,同比增长13.2%。2006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3700元,增长1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00元,同比增长15.3%,再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民增收出现良好的增长态势。2007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5000元,同比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同比增长15.4%。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统筹考虑,十六大以来的五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15.7%,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也达15.6%,实现了城乡收入的同步增长。   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让农村居民共享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强调指出,农村基础设施脆弱和技术进步缓慢是中国农业发展中非常致命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这几年在不断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根据中央的有关精神,我市在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指导下,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重点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力度。我市坚持用以奖代补的方式安排专项资金,带动乡镇民力、外来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投入项目达30多个、8000万元。2004年、2005年完成投资11.6亿元,使当涂县和中心镇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同时我市将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列入2007年市民生工程,按照“县区规划、乡镇实施、村级承办、农民参与”的原则,重点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中心镇、县城周边地区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2008年起逐步向远郊延伸,力争用3至5年时间,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这将大大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二是实施道路“村村通”和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大大便利了农民出行,促进了农副产品的商品流通和改善了农民的业余生活。我市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于2005年开始实施,总计划为768.58公里,总投资为2.1亿元。2005年全市共完成112条、400公里的“村村通”道路建设任务,总投资达1亿多元。目前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1500公里,100%的行政村已通公路。“村村通”道路建设改善了我市的公路路网结构,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加速了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进程,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三十项民生工程之一的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自今年实施以来,截止到6月底城郊地区已有301个自然村,13383户农户看到了有线电视,已完成投资647万元。目前市郊区域农户20户以上的自然村,已有80%多实现了有线电视通播,向山镇已全部完成,佳山乡完成了90%,濮塘镇覆盖70%—80%,银塘镇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正积极向前推进。2006年以来,我市已为市郊农村200多个自然村开通了有线电视,4000多户农民家庭喜看有线电视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   三是实施安全饮水工程,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2005年9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程均按计划稳步推进。截止到2007年8月中旬,累计完成投资1.99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98.5%。完成新建水厂3座、改造水厂15座、新建加压站5座、铺设延伸输配水管网8000余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3万人。今年继续完成计划任务,再解决18.6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这项工程完成后,全市农村集中居民点自来水供给率达到100%,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水卫生标准》。这项民生工程将大大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使农民充分享受到了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   3、财政的支农支出每年都呈上涨趋势,极大地支持了农业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发展。   财政是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在预算安排上用制度保障增加对农业的支出,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学者作的有关分析说明:财政支农支出对GDP的作用较大且呈正向变动关系,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村GDP就可以增加6.822%,财政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按照中央规定的“三个高于”(即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高于上年)要求,我市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并确保支农资金每年按照不少于20%的幅度增长,新增投入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2003年至2006年四年间,我市财政支农资金年初预算安排28048万元(按调研表口径统计),年均增长了20%,且主要安排在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农村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发展等五类支出,基本上做到了依照法定要求安排落实支农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各项事业发展。   二、两点思考:   1、继续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扶持,建立农民负担综合监管新机制,确保农民增收,负担减轻。   虽然这几年我市实施了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惠农政策,农民的收入年年创新高,但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存在。因此要继续加大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扶持,促进农民增收;还要防止新的农民负担产生,使农民减收。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升级为以县乡财政体制、农村义务教育和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我市作为试点按照新体制要求建立了农民负担综合监管新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源头防范机制;二是建立健全了农民负担责任追究制,实行农民负担监控一把手总负责;三是建立健全了减轻农民负担考核机制;四是进一步完善了“一事一改”筹资筹劳机制,规范预算、审批程序,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2、调整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财政   支农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是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调整支农支出结构。虽然近几年我市对农业支出安排年年增加,但县级财政依然属于“吃饭型”财政,支农支出基本上用于农口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用于农业事业费支出的比重达60%以上,生产性支出比重日趋减少,削弱了财政支农的功能与作用。而县级农村经济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财政支持基本上依靠上级财政的支持。目前我市进行的包括乡镇体制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在内的农村综合改革,一是精简了机构,减少了人员,并规定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人员零增长,从而缩减了财政“吃饭性费用”,而能保证农业生产性支出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财政的支农结构。二是对农村综合改革中乡镇分流人员减少的支出,其财力继续留在乡镇,调动了乡镇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使县乡农业的经济生产和社会事业有了一定的财力支持。   二是要整合支农资金,强化管理,发挥资金的整体效益。我市的支农资金管理是财政部门会同各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多头管理方式。财政部门负责支农资金的预算安排,行业主管部门则负责项目设立、实施与管理等工作。目前由财政管理的涉农资金比重不高,2005年财政支持“三农”投入达2.24亿元,财政局农业科管理资金仅为40%,其他60%分别由各主管部门掌握;同时,还存在同类资金分属不同科室管理,如财政对农民的补贴资金,就分别归属于财政局的农业科、经建科、行财科、农财科等科室。由于支农资金的分散管理,统筹协调较为困难,形成不了合力,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为了集中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功效,应以县级为单位进行支农资金的整合。我市作为试点市已探索出了整合支农资金的管理模式,即坚持以财政为中心,一个“漏斗”向下的资金管理模式。这样做有利于对资金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完整的、全过程的监督;同时也梳理了资金管理机构,根据不同项目资金的管理要求对资金进行归口管理,要把同类项目的资金归口到一个机构去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同类资金多个部门管理和一个项目资金由一个部门多个机构进行管理的局面,真正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