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发展论文范例

财政发展论文

财政发展论文范文1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彼得原理现象的成因

1.高校行政体系的组织层级制。

高校一般采用传统组织结构即科层制。这种组织结构使得目前高校层级体系呈金字塔型,成员全部由底部进入,再逐渐向上一层一级的攀升,而且这种上升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很少有被提升者回到原来的层级岗位。这种提升的结果是绝大部分人都会到达不胜任的岗位,因为不胜任所以不再上升。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使得组织层级内部绝大多数岗位由不胜任者把持,另一方面也阻塞了可能胜任者的提升途径。

2.内部管理的行政化特点。

中国高校的专家学者除学术研究外,大多都会担任部分行政职位,高校里的学术教书氛围不够彻底,行政权力影响较大且常常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随着近年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很多高校逐渐弱化行政管理权力,但是作为一个庞大的运行组织而言,行政管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行政权力对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分配也是很难用去行政化就完全摒弃掉。有学术成就的人往往会被任命到行政岗位上去,最典型的就是高校的校长、院长、系主任、学科负责人一般都是曾经在教学科研上卓有成就的人,这类人群在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后,通过行政职位得到另一层面的认可,同时如果他们拥有这样的官职,在高校管理行政化的特点之下,可能更有利于他们的科研教学工作。这种身份的转换,有时候是主动的有时候是被动的,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虽然在专业领域的岗位上展露才华,角色转变后因为精力有限可能无法兼顾彼此导致科研行政哪一个领域都无法有所作为。亦或如果本来在科研领域非常得心应手,担任行政岗位后无法胜任,有赶鸭子上架的受罪感,能力反而受到质疑。

3.上级提拔的不胜任性和不确定性。

在对层级组织的研究中,彼得分析归纳出彼得反转原理:一个员工的胜任与否,是由层级组织中的上司判定,而不是外界人士。上级在提拔下属的过程中充当了“伯乐”的角色。如果伯乐本身是胜任的而且本着对组织有利的原则“不拘一格降人才”,有能力的员工、有成绩表现出色的员工会被提升。如果伯乐是强调权威和服从,就不会允许优秀人才升迁,而使得没有能力或能力较低只会一味服从听话的人上升。如果伯乐已经处于不胜任的阶层,他的评判标准就无法正确地衡量员工的能力,从而造成员工升迁的不胜任。上级提拔的不确定性则体现在个人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根据贡献确定晋升,在原岗位表现出色的员工通过提拔上升到高一级位置,但这种上升是基于原岗位工作能力和成绩的判断,无法确定该员工是不是一定适合于高一级岗位。

4.个人职位晋升的需求。

彼得原理也揭示了“不胜任”的无奈,即其实每个人都不会自愿地选择不胜任,很多内外因素综合起来,使得人们往往在生活中处于不胜任的高地。高校中晋升有两种,一种是职称,一种是职位。职称的晋升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且不是工作能力突出表现良好能够达到的,因此职位的晋升成为众多个人实现自我的唯一途径。不管是否胜任更高一级的岗位,所有人都愿意上升。另外,职位晋升与本人的收入、权利,甚至与地位、受尊敬程度都挂钩。收入较低的年轻人为了的得到更多的认可,需要不断努力的向上,通过层级的递升提高各方面的待遇。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如何避免彼得原理现象

1.转变高校的行政组织层级结构,减少行政化影响。

高校传统的“金字塔式”科层组织有很多缺点,其最大的局限在于所提供的爬升通道有限,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化企业更趋向于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同时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为人们向上提供多通道的支持。高校与现代化企业有区别,但又有很多共同点。如果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增加晋升通道。此外,组织结构的层级变少,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速度快,行政工作效率提高,有利于下属人员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每一种组织结构都有各自的利弊点,并不是说某一种结构就是最好的。高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组织体系,不能片面的改变组织结构,也不能片面地去行政化,要以高校本身的行政特点为基础,取精华去糟粕,合理、稳步地减少行政架构的不利影响,让行政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科研教学工作。

2.完善选拔任用机制,规范高校的人事晋升体制。

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中都有职务升降与任免的相关人事制度,为什么还会出现彼得原理出现的岗位不胜任,主要原因在于选拔任用机制的不够完善和机制运行的不够规范,导致了不恰当地提升。完善的选拔任用机制在考虑提升时,不仅依据过去的成绩和能力,还要验证是否能胜任高一级职位,这样才能避免提升的盲目性,减少错误提升从而防止彼得现象发生。一是在员工提升之前进行测评,可以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科学测评方式,将测试结果作为选拔任用的一种依据,理性的评价被试者的能力,深入了解被测试者。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员工在原岗位上的工作状况,全面地听取意见和建议,要清晰准确地了解该员工的优点和缺点。三是加强提拔任用的前馈控制,建立科学的业务能力评价制度、岗位分类体系职位晋升制度、奖惩升降和培训制度等,对岗位有详细的职责规定、能力要求和业务说明,明确提升目标。四是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选拔任用的过程中操作规范、讲求实效、增强选拔透明度,避免拉拢裙带关系,杜绝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五是要强化监督,对发现、任用的过程实行民主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应有的作用。六是要建立选人用人的责任追究制,对晋升后的岗位是否胜任要进行后馈控制,不能选人用人之后就结束工作,如果用人失察要有责任追究。

3.培养个人对晋升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晋升观。

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进入高校开始工作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获得发展,高校有教学、科研、管理和工勤服务等不同体系,在哪一个体系里,我们都希望受别人重视、被大家认可、自我发展良好,这种希望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便是晋升。但是高校的体制决定了它不能够能提供充足的晋升机会,因为金字塔结构永远是越往底层人数越多,所以不可能满足所有年轻人的欲望;同时,因为个人表现、工作能力、岗位胜任度、社会适应性等因素导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被晋升。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晋升观念。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做为自己的唯一动力。不要习惯于对每一个晋升机会都进行争夺,因为不是所有的晋升都符合自己的利益。要有适度的衡量和评价,不要争取到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导致能力受限、勉力支撑、无所适从。

作者:胡? 单位:苏州大学音乐学院

第二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结合现阶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到我国大部分高校比较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员录用、激励、工作分析、绩效考核与岗位培训等方面,都得到重视。还调整了高校师资队伍,积极培养创新型、拔尖型人才和团队。启动了学科带头与教学名师支持等相关计划。这些措施都体现了人才推动高校稳定发展的战略思想。部分高校还积极支持教师展开更高学历学习。虽然在很多方面,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作出了很大努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针对性的给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二、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学术垄断现象严重

高校除了培养高素质人才,还是教研与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较为开放的学术交流场所,应该实施合理的教学资源配置。部分高校存在学术垄断的现象,混淆了学术和行政管理,学术资源表现为功利性严重。个别垄断了科研经费,不利于学术全面性发展。应该设置有效的学术型人才渠道,合理分配科研经费。

(二)过度重视科研工作

现阶段的高校人资管理存在过度重视科研的现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应该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一方面,建设科研型大学应该结合大学实际水平展开,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一窝蜂的展开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忽视了教学这一主要任务。另一方面,论文数量是教师评职称的主要手段,导致教师将时间和精力偏向于科研和论文,备课和教学活动时间不足。由此了解到,过度重视科研工作,使得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能力方面不能全面提升,所以应该实施规范、科学与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缺乏完善考核系统

现阶段缺乏完善的可操作的考核系统,高校教师对考评系统不太满意,阻碍了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发展,表现在:一是考评指标不够完善与科学。表现为定性描述欠缺详细,定量评价存在不合理性。再就是考核指标难以操作,存在不科学性,如师德师风的考核方面,结合现阶段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析,难以给教师进行打分和确定。二是存在强行分配考评指标的现象。全校绩效考评指标不相同,横向加大,不同部门间的比较力度也加大。三是考核过程不规范与不严谨。考核过程存在形式化问题,走过场现象严重,得出的考核评价欠缺真实意义和价值。四是考核指标以论文和科研数量为主。这些是硬性指标,但忽视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质量问题,考核内容不完善。这些表现都制约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根源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的根源在于这几个方面: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现代化社会下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实施科学、规范与合理的管理措施。但是受到计划经济时代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现阶段的管理理念上还保持着一点落后的管理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和要求,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没有更新,管理机制不健全。二是不合理的资源配置问题。没有站在全局分析和把握人力资源问题,弱化了配置方式,使得市场配置理念和内容没有融入尽力啊,导致人力资源的开发、挖掘、安置等方面都存在不合理性。三是师资队伍存在不稳定性,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

三、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是调动广大师生与管理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措施。需要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握管理者与职工的内在和外在需求;实施薪酬激励分配机制,合理满足职工工作需求,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绩效分配的原则,将人力资源管理职工的待遇与学校人才培养成绩、岗位分工、教学实际成果等相联系,通过采取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措施,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还要加强人文关怀,建立与社会企业相类似的竞争机制,实施灵活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才流动,吸引更多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二)坚持人本管理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得到具体体现,因为高校是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场所,需要在高校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践行以人为本原则,凸显人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源原则不仅需要体现在人事制度上,还需要践行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一切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切实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激励、支持、管理、竞争的角度,充分挖掘与开发优秀的人力资源。创设轻松、和谐、民主的工作氛围,挖掘每位教师的潜力,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知识与专业优势,用于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挖掘教师潜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为培养创新型、适应社会型人才服务。

(三)采取柔性管理的措施

社会快速发展,时代变迁迅速,外界因素变迁对高校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为了提升高校的反应能力,就需要加强柔性管理。柔性管理对外在因素变迁和内在多元素变化等具有较好的应对作用。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践行柔性管理的原则,需要让高校教师加强认识,认同本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内容与管理方法,凝聚本校师生的全部力量,使得全体都参与到高校建设中。柔性管理摒弃了命令式或管理式模式,它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思想和情感,践行从内到外人性化管理模式。柔性管理充分凸显了教师的内在需求与意志,挖掘人才的主动性、潜力、创造能力,调动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全体职工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身优势力量。柔性管理利于人性化管理,以一种凝聚力,汇聚人才力量,为高校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四)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重要的内容是对教师实施培训与管理,通过培训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完善专业技能,挖掘教师各方面的潜力,充分发挥和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与潜力。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训与管理,能够推动高校的发展,契合了时展下高校对人才的要求,也契合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中承担教学与教研工作的人员是教师,对他们加强培养和管理,才能提升教学和教研质量,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为使得高校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实施多元化、多样性的培训方式,融入创新性的培训理念,并创新培训内容,实施完善、科学的培训与管理。一是创新培训管理理念,构建结构分明、层次清晰的培训体系;二是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积极性;三是鼓励教师加强自身的学历教育;四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完善自身素质;五是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技术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四、总结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有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稳定发展。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高校综合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具有直接影响。需要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充分挖掘和凸显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激励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践行以人为本、柔性化的管理理念,凝聚人才优势力量,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作者:常学宏 刘莉莉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人事处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第三篇: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一、民办高校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2014年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标志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会上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转型发展是民办高校突出重围,走向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由之路。根据民办高校区域性的特点,河南民办高校的转型要紧紧围绕河南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我国中西部的发展,形成了中部崛起战略及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规划,河南民办高校的发展要融入至中部崛起战略及河南的发展战略,围绕着河南经济的转型,形成河南民办高校转型的支点,带动河南民办高校发展的新方向。

二、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虽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人力资源管理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内在要素。民办高校存在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不稳定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管理制度和编制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家族化、管理监督乏力等问题。我国民办高校属于“私立”性质,“任人唯亲”的陋习并不少见。与此同时,民办高校教职工离职率一直居高不下,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人才的流动率更高,这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如何做好优秀人才的“选、用、育、留”,保持优秀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是摆在民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前的最大难题。

三、战略转型视野下河南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稳定性差

人力资源稳定性差不利于形成人才之间教学科研的良性竞争,不利于高质量人才队伍的形成。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师资流动性更大,这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十分不利。河南省有些民办高校的离职率超过30%,很多教师将民办高校作为发展的跳板,一旦找到更好的单位马上就会离职。民办高校“功利性”文化突出,导致其教师普遍存在一种打工心态、利益心态。出现人才流动不合理的原因,一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制度保障不健全,教育经费投入短缺,福利待遇不高。二是民办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完善,不注重学术氛围的培养。三是招聘来的人员不进行培训,由于不重视教师的成长以及办学经费有限,民办高校的管理者不愿把钱花在对教师的培训上。

(二)激励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从薪酬制度来看,目前很多河南省民办高校实行的薪酬制度主要是基于职务和职称的基础上,其突出的弊端是个人实际贡献与激励政策脱钩,这样的分配制度使薪酬、考核结果与奖励、晋升相分离,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没区别,教师、管理人员没有太大的区别,从而影响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民办高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来自公办高校的兼职教师和离退休人员,由于这些人的职称高,因而受到的待遇也比较高,而对于年轻教师却缺少良好的激励机制,论资排辈现象比较严重,有些青年教师即使工作突出,也很难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激励。出国开会、培训和晋升等精神上的奖励都是在“长辈们”都得到后才可能有机会。

(三)人力资源结构性缺陷突出

河南省一些民办高校不能根据自身的发展确定合理的人力资源架构,高水平的教师、科研人员缺乏,而行政管理人员较多。早期民办高校更多地只能从公办高校中招聘兼职教师和从公办高校离退休教师中招聘教师,而现在大多从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招聘教师,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往往不考虑专业需要、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的合理性,而只考虑到学历,这种引进机制导致了民办高校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再加上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经费来源不充足,科研项目较少,很难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优秀人才,尤其是对正值发展的关键时期,事业压力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优秀中年教师吸引力很低,致使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不合理,基本上呈哑铃式的结构:年轻的教师和年纪大的教师居多,中年偏少;没有职称或仅有初级职称的教师多,大学毕业的新教师多,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的从高校退休的教师多;具有中级职称的中年教师少。

(四)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观念相对滞后

河南省部分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依然处在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上,一些管理观念还较落后,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对人员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工作过程,以事为主要管理对象;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更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激励,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一些民办高校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认为高校主要是通过资金注入来发展,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性。

四、战略转型视野下河南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监管不足

由于民办高校近几年才刚刚兴起,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各方面的经验不足。可是教育主管部门只在招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进行对口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只起到了协调作用。尤其是相对于普通高校,只是在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上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福利待遇相应的标准并没有具体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滞后,首先是在编制上的管理缺陷,与公办院校的编制相比,民办高校教师的编制多是与第三方中介机构签订,这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安全感,这种合同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一步阻碍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完善。再者,在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民办高校的待遇相对于公办院校的稳定性也相对薄弱。政府并没有一视同仁,在待遇方面没有把民办高校纳入到教育体系的管理范畴。

(二)民办高校性质的弊端

就河南省的民办高校而言,多是源于依托于公办院校的二级学院所演变而来。这种依托关系也造成了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在管理模式上的相似,而民办院校由于其自身的性质决定,其办学理念并非以服务为主要目的。其管理模式也多采用家庭式管理模式。在重大决策和财政大权上,做不到真正的民主和科学。在教师的聘用和解聘上多是运用个人的意愿,没有客观地评价与评估,决策的武断性显而易见。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了管理人员素质的低下,管理上漏洞百出、绝对的垄断式管理,使得教师缺少培训的机会、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性差,造成了心理上的流失。没有建立心理契约机制,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在心理上就已经产生了负面的心理,不但影响了教师正常的授课和自我的进修,而且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和思想。

(三)教师的福利待遇偏低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教师的个人因素也是导致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的中青年教师而言,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经济因素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由于编制的原因教师在社会保障方面倍感担忧。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住房、结婚、抚养等问题接踵而来。在实现自我的同时怎样更好地生活,成为中青年教师选择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于沿海城市相比,河南省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收入也相对偏低。面对当今高物价的社会现实,很多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朋友、同学的引荐纷纷南下,实现致富的梦想。

(四)制度建设尚不健全

制度是维系学校健康发展的纽带,民办高校的制度大多都采纳原有依托院校的模式,或是借鉴其他公办学校的制度,并没有针对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制度。学校缺乏民主管理制度,民办高校的高级管理层,即董事会成员中也基本都是学校出资人或是合伙人等。其中几乎没有教师的代表,教师除了教课外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学校的管理,更谈不上对自己权益的保障与申请。他们大多扮演者“打工仔”的角色,缺乏主人翁意识,导致学校最前沿的信息反映停滞,管理者根本无法获取作为学校主要参与人,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不能掌握学校的教学情况,基层教师的切身利益也得不到满足,阻碍了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联动性。

五、战略转型视野下河南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笔者主要从政府政策层面、学校自身制度完善两个层面,对河南省民办高校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与干预

河南省政府应该加强对本省民办高校社会保险实施情况的监督力度,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保证五险一金惠及民办高校教师。再者,地方政府也可以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鼓励知名企业对民办高校的建设进行捐助和建立相应的奖学金制度,缓解民办高校资金短缺的局面,同样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二)河南民办高校应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

1.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

民办高校教师的福利待遇,就河南省而言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的,这也是造成民办高校教师严重流失的原因之一。在结合民办教育的实际基础上,需要逐一提高教师的薪资、保险等多方面的福利待遇,建立一套既符合民办高校体质特点,又充分考虑教师需求的完善制度,来保证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对那些有着高学历、科研成果多对学校有着特殊贡献的教师,可以根据其对学校的贡献、自身能力、学历水平提供不同等级的工资,再通过与其个人商定协议,确定聘期内的工资标准。在每年年终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并对一年的成绩和科研成果颁发年终奖。鉴于民办高校的特殊体制,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应多发挥自身的特质,走与企业联合发展的路子,把科研成果和企业经济发展相结合,以企业作为平台,充分利用人才战略,把科研成果运用于企业的发展中,培养“双师型”人才,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双赢。

2.完善薪酬制度。

薪酬管理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制,是民办高校一直的瓶颈问题。民办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根据教师的科研成果、学历的递增在薪酬方面给予教师相应的鼓励加薪。建立一套以教学质量为基准,业务素质为考量的薪酬评定制度。利用民办院校自主办学、薪酬自定的优势,避免同级、同薪、同酬。根据教师自身的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做到双赢,并带动其他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

3.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根据课题组的调查,河南省民办高校的教师培训不论是次数或质量都不尽人意。因此,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加强教师的培养,并结合“双师型”培养相结合,整体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新进的年轻教师他们刚刚走出学校大门,通过学校内部的培训和与资深教师的交流,不论从业务水平方面还是今后自身的发展情况都是一种进步。而对于中青年教师而言,可以采取能力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可定期组织到各大高校进行进修,组织专家讲座使教师了解当前的前沿知识和技术,提高教师的知识科研能力。对于需要技术培训的教师可采取校内有经验教师的交流,也可学校与相关企业结成合作关系,教师给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企业给教师提供在企业实践的机会,掌握实际的技术能力。这样不但能实现两者间的双赢,更能培养优秀的双师型人才。

4.建立民办高校联盟。

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的发展限制,多采取独立发展、自主经营的企业模式,管理方法也多是沿用以往依托公办院校的管理方法,与其他民办院校缺少管理经验上的交流。笔者认为,民办高校作为高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应该走出自己特有的发展路子。河南省各民办高校之间应该建立联盟,总结自身的发展方向,避免重复发展,打造自身的特色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建立资源共享,建立完善的教师资源档案。根据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合理地分配和利用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配置。建立远程教育体系,不但使学校间的优质资源得到共享,还可以对教师进行远程培训,既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教育成本。

作者:张莎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第四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探析

一、制定高校组织绩效评定标准系统的准则

制定高校组织绩效评定标准系统需要按照下面的准则:首先,凸显核心内容。评定一所高校的组织绩效需研究较多的标准,但需要将每一个标准全部列举出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制定高校组织绩效评定标准系统需要凸显核心,虽然某几种标准也较为关键,然而没有能力去完成,同样也需要放弃。其次,每项标准绝非单独存在的。也就是每一项标准之间不能具有覆盖、重复的关联。再次,标准系统需要有可执行性,由于制定评定系统的重要目标便是使用其去评定绩效工作,因此标准系统需要执行方便,不能太繁琐。然后,归纳整体性。也就是制定的标准系统需要能够全方位体现出高校组织的具体绩效水准,不然获得的评定效果可能会有误差,与设定的结果不太相符。最后,需要具有可变性。由于高校组织不是固定的,对应的平等标准系统也需要具有可变性,需要可以根据体系的变动来进行调节。我们国家高校的组织的体现方式较为繁琐,绩效评定系统具有可变调节性,能够提升标准系统的专属性,获得信任度较高的评定效果。

二、制定高校组织绩效标准评定系统

1.财务绩效标准

年度所有支出和具有所有收入的比例。这个标准的重要意义是评定权衡高校的年度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它的成果体现出高校的年度费用剩余或亏本状况等。财政发放款项的收入提高效率。也就是高校本年度财政发放款项收入和去年这个款项收入的差额数值,以及和去年高校财政发放款项收入的比例。这个标准体现了政府对高校的赞助力度,它的比例愈大,说明政府对它的赞助程度也愈大,它的财务情况也会更加平稳。自己筹备费用提高效率。也就是高校本年度自己筹备费用的收入和去年的差额数值与去年高校自己筹备费用收入的比例。这个标准体系了高校组织自己收入的技能和对常常需要支出的满意度,在可变的基础上来评定高校自己筹备费用的力度和情况,而且这个标准比例愈大,就说明高校的自己发展技能愈大。

2.社会的满足程度

人们能够根据以下三个方面权衡对高校组织的社会满足程度,也就是新入学学生的录取分数变动效率、在校学生的满足程度和毕业学生的就业变动效率。选取此三项标准的原因为假如一个高校的教学质量较强,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学生的潜质在教学时就会被渐渐发现,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便会增加对高校的综合满足程度,进而更会努力学习,随之高校培育出的人才也一定具有较高素质,最直接的好处是就业率得以提升,高校的名誉也会愈来愈好。高校组织从此走进较好的发展循环里:名誉提升,报名考试的人数一定也会越来越多,但高校的招收学生的人数要受到某些非主观因素的制约,所以一定需要增加报名考试的分数,那么愈来愈多的高素质的学生便会汇聚至高校里,由此高校的教学水准、研究水准随之会提高,这样不断地循环,高校的社会满足程度也能够愈来愈高。所以,评定一个高校组织的社会满足程度,能够使用录取最少分数变动效率、就业变动效率和在校学生满足程度等三种标准进行权衡。

3.研究和教学绩效

高校组织里最重要的工作程序就是下面三个主要内容,也就是教学内容、研究内容和有关的社会职务等。当高校组织管理时,它的管理程度的大小能够对教学研究绩效引起非间接的作用,但教学研究绩效还能够对人才培育的素质、社会职务质量和研究水准质量等具有非间接的作用,因此规划这个高校组织的重要标准包含:极好课程的数量、研究费用提高效率、监管效率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4.教师人员的满足程度

和别的组织方式比较,高校组织具有两个特别性:不管是制造人员还是最后的成品,全部是有意识、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不能建立起一个一致的、即时能够检测的平等成品质量的指标或者设备;当制作出成品的时候,不能对制造人员的工作态度给出确定的权衡,也就是不能评定一位教师是否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所以高校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创造一个对教学条件有好处的环境,只要教师人员对工作条件满足,便会自主提升教学研究水准。因此,教师人员满足程度的重要标准包含教师人员的综合满足程度,还能够增加好多项协助标准,比如每个教师平均的培训效率和失去教师人员的效率等。

三、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1.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里,组织绩效受到这个系统里面原因的作用其实不太明显,然而不正确的鼓励方式就会对社会满足程度引起比较强的不良影响。如,高校对研究太过于看重,那么教学便不会被重视;假如研究和教学的鼓励方式未实现某种程度的稳定,那么教师便能够把重要心思放在研究上面,进而导致教学质量降低,随之学生的整体质量很难提升,更严重的也许会降低,最后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除此之外,鼓励方式对财务和教学研究会起到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使用了对应的鼓励方式,提升了有关工作者的热情,那么财务绩效和教学研究都会提升。但是教师人员满足程度受到它的作用就不会太大。

2.工作人员的提拔、分配对财务绩效和教学研究绩效引起的作用并不是太大,然而对工作人员的满足程度和社会满足程度引起显著的正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组织营造的环境对人的进步趋势起决定性作用,假如高校创造的为一种“不管干不干活都领工资,干多干少都相同的工资”的氛围,缺少健全的奖励制约体制,虽然人才具有非常强能力,他的工作积极性同样能够受工作氛围的作用渐渐减少。所以,在某个程度上讲,鼓励方式也许对财务绩效和教学研究绩效起到桥梁的作用,也就是选出人才以后需要由科学的鼓励方式激发他的最强潜质,方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绩效和组织绩效。

3.提升参加程度对工作人员的满足程度、教学研究绩效和财务绩效的作用不太大,然而对社会满足程度起着明显的正面作用。所以,高校于学校工作里,应该充分增加参加方式的对象,提升一般教师人员的参加程度。唯有提升教师人员的参加程度,提高他们主人翁地位,关注高校的以后发展,提高工作职责意识,方可以尽可能多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进而进一步提升社会满足程度。

4.绩效监管对财务绩效、教学研究绩效和社会满足程度的作用不太大,然而对教师人员的满足程度具有非常凸显的作用。由于绩效监管里的绩效评定,是对大部分教师人员的工作给出合理、非主观的价值评判,同样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里相当主要的内容之一。许多高校常常在聘用、连续聘用、调整薪水和调整等级等策划的过程中,方把绩效评定成果当作借鉴根据。实际上,一种取得成效的绩效监管,是能够经过绩效评定去推动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与职业进步的,而且针对高校综合的组织绩效也具有正面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财政发展论文范文2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先导,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工作思路

全县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三项工作,实现四个突破,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再上新水平。即围绕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实现教育理念的新突破、管理体制的新突破、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突破、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三、任务目标

(一)继续搞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年内小学调整到105处,幼儿园调整到200处以内,新创省级规范化学校3处,市级规范化学校7处,省级示范幼儿园2处,市级示范园4处,市级一类园5处。

(二)实施城区各级各类学校建设规划。完成二级学院规划论证等工作;全面完成新一中建设任务,确保新学期投入使用,并力争进入部级百所示范性高中行列;扩大县城小学办学规模,缓解县城适龄儿童入学压力。

(三)实施教师继续教育、“111”骨干教师培养、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三大工程”,深入开展“讲师德、强素质、树形象”活动,以规范教师执教行为为重点,大力加强师德建设,造就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完成省级教育示范县创建任务;以创建教育现代化示范镇、示范学校为抓手,提高学校信息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五)继续抓好新课程改革实验,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实施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创建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六)实施“科研兴校”工程,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中考、高考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力争本科录取超千人。

(七)大力发展职业成人教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职教办学特色,加强职教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力争2-3个专业达到省定标准;继续实施初四分流,达到1500人以上,职成教招生总数达到3000人;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

四、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赶超意识和品牌意识,为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1.大力加强全县教育系统的思想政治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抓好广大干部教师的学习教育,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努力培养干部、教师为民从教、敬业奉献的高尚品质;注重在教学一线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切实加强教育系统的行风建设,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继续严格执行中小学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实行收费审批制和公示制等制度。严格收费管理,收费项目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第二预算,课本费、作业本费、学具费等代收费项目资金由县统一管理,实行多退少补,严禁设立“小金库”。继续执行“违反收费规定一票否决制”,坚决制止中小学乱收费。落实各级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规定,积极预防教育干部的职务犯罪和特殊岗位人员犯罪。进一步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教师的岗位规范和行为规范,教育教师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疏通教师“出口”,坚决调整不称职教师的岗位,将品行低下、影响恶劣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继续严格执行教育系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维护公开、公正、健康、有序的工作秩序,树立全县教育的良好形象。

3.加强机关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按照“廉洁、高效、务实、服务”的要求,合理调整机关内设机构,明确工作职能,公开办事程序;继续做好机关工作提速和工作效能监察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严格执行机关工作人员的千分制考核条例,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开展文明机关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素质,做到依法、文明从政。

(二)实施“三大工程”,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实施继续教育工程,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通过培训、观摩、尝试等途径,初步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参加与岗位相关的培训学习,突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试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提高边远镇、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探索、建立适合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2.实施“111”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锻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干、作风优良的骨干教师队伍。“十五”期间,要培养10名省、市级名教师,10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000名县级骨干教师。,正式启动“133”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制定政策,明确责任,兑现奖惩,充分发挥现有省、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特级教师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名师”培养力度,采取进修、外出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档次和水平,推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名教师。

3.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工程,培养一支观念新、懂业务、精管理的校长队伍。向教育发达地区派出第二批挂职锻炼的校长队伍,更新理念,学习成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巩固、完善校长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继续聘请省内外知名中小学校长和参加研修的校长对全县校长进行培训,并组织各个层次的校长参观县内外的名牌学校,促进校长队伍整体素质和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1.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建设投入,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年内所有初中、高中各装备2个微机室、100台微机,所有教室装备微机和投影设备,实现多媒体教学;完全小学各装备1个微机室、50台微机;初中、高中教师每人1台微机,完全小学教师3人1台微机,接入校园网,实现办公自动化。

2.完善教育城域网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信息资源中心作用。构建全县教育管理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各镇、学校建立起高标准网站,并申请域名,对外。县教育城域网要注重信息资源库建设,资源建设要瞄准教育发达地区、国内外知名学校,瞄准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瞄准最具特色的教育成果。县教育网络中心招聘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增配必要的设备,开通远程教育网。

3.强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自觉性,促进教师树立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的培训,增强教育现代化意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整合研究,建立由网络人员、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参加的研究组织,及时指导教学,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继续开展课件制作大赛、教学技能比武、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质课评选等活动。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制,规范管理,将办学优势转化为教育强势

1.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和体制。继续深化“一评三制”改革,合理确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科学设置学校内部机构,逐步建立起职责分明、运转高效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精简非教学人员,坚决辞退不合格人员,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教师队伍,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改革工资制度,建立“薪随岗动,优劳优酬”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全面推行中小学校长竞聘制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增强校长治校的责任感和进取心。积极改革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推行说课评审推荐程序。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严把教师入口关。

2.落实《学校常规管理要求》,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化。树立管理即效益、管理即形象的意识,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教学、德育、后勤、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指导教师的从教行为。开展“学沪浙教育,议发展”活动,召开全县中小学管理现场会,总结交流学校管理经验。继续加强校舍设施维护管理,开展创建“园林化学校、生态化学校”活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做到“五化”:即绿化、硬化、美化、净化和知识化。积极开展“无烟校园”、“普通话校园”等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形成一批“规范+特色”的学校,提升全县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实现办学优势向教育强势的转变。继续推行校务、政务公开,实施“阳光作业”,接受社会监督。继续抓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进一步完善镇教育财务统管,加强财务审计,严肃财经纪律,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维护教育良好形象。

3.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研人员在教学管理评价研究、课程改革实验和理论培训、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尝试部级、省级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工作;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开展课程改革调研,促进教改实验和教学研究;深化中小学教师分层发展研究,促进共同提高;继续开展教育科研“三争”活动,深入开展第三周期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达标活动,搞好课题的立项、过程实施、研讨交流、结题鉴定和成果推广,努力实现教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实施开展实验教师大比武,以发现优秀人才,推广教改成果;继续开展各级教学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4.研究、制定新的学生、教师评价体系,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严格考风考纪,维护各级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平性。不断改进学生德育评价内容和方法,德育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区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从细微处入手,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人口知识、国情知识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举办第十届中小学艺术节。

5.大力发展勤工俭学。多形式多渠道发展校办产业,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实践基地,为教育发展增加投入。继续执行“一个漏斗向下”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教育内部市场,实行图书室装备以及学生用书、用品归口管理,统一价格、统一征订、统一发行、统一结算,降低成本,减轻学校及学生的经济负担。巩固校园经济开发成果,努力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实践基地和活动场所。

6.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级教育工会组织,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强对计划生育、妇女等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在政治和生活上更好地给予关心和照顾。

(五)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1.以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为契机,努力增加教育投入。认真编制教育经费预算,加大县、镇公用经费财政预算安排,保证中小学公用经费不留缺口。依法加强教育费附加的征管用,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三税”的3%足额征收,各镇按“三税”的3%足额征收镇、村企业教育费附加,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职工义务教育费征收工作的通知》邹政发[2001]86号)要求,切实征足用好。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教,继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2.采取措施,突出抓好新建一中等重点工程建设。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和财政重点工程资金的争取、调度,确保新建一中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施工队伍的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确保新学期投入使用;按照总体规划,搞好学校的绿化、美化及运动场等配套工程建设。各镇要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大胆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借鉴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成功做法,加快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确保危房改造和校舍维护管理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彻底消除新出现的危房。各有关股室要做好协调,指导魏桥九年一贯制学校、孙镇、台子中心小学、焦桥、韩店新世纪中学实验楼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新建学校要有超前意识,坚持规划设计论证在前、施工建设在后,坚决杜绝学校建设上的盲目性,确保建设质量和学校的品位。

3.进一步探索既能加快园所建设,又有利于统一管理,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研究、制定学前教育社会资金办园的管理意见,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防止和纠正个别单位、个人只顾投资赢利,不顾保教质量的现象和行为,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六)拓宽办学思路,大力发展职成教和民办教育

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条例》及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劳动就业“双证书”制度和技术工种就业准入制度;继续搞好高三、初四学生分流;继续实行就业拉动招生策略,加强校企合作,以就业促招生;调整专业结构,创设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大力培植骨干专业;加强专业师资力量的调配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按照县城教育规划,调整职业学校布局,规划、论证、建设二级学院;加强各镇成教中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培训功能;搞好农科教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逐步建立规范化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以民办幼儿园、职业学校为重点,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教育,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积极促进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学校在土地征用、校舍建设、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政策。加强对各类民办教育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七)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

1.完善教育执法责任制,积极争取县政府依法加大对各镇政府、各部门教育职责的督查力度,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局面。

2.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教育督导评估条例》,结合我县实际,突出分层次、发展性的原则,修订和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条例。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的督导,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重点抓好师德建设、学校安全、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装备、教育收费、制止辍学等专项督导,继续实行各类检查验收归口管理。

3.加大“义务教育学段学生辍学责任”追究力度。继续将制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镇政府“双文明考核”的“一票否决”;建立教育局、镇教委、校长和班主任层层负责的控辍方案,制定目标,进一步明确责任,兑现奖惩。同时,继续做好贫困生救助工作,通过“奖、贷、助、补、减”等,确保义务教育学段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八)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

1.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继续强化外宣意识,落实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唱响改革主旋律,紧紧围绕全县教育的中心工作和一系列重大决策,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舆论氛围。

2.继续加强学校法制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继续聘请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

财政发展论文范文3

陕西省是一个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却拥有很强科教优势的省份。1999年,陕西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01元,居全国第28位;地方财政收入106.40亿元,居全国第20位;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元,居全国第27位;预算内教育经费39.37亿元,居全国第19位[1]。有科技人员85万,有近2000项科研成果问世。有普通高校3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48个,其中高校21个,科研机构27个,招收博士研究生144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8071人,占专任教师的38.95%;高校科研机构人员3535人[1]。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教育、科技、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教育科技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传统产业现代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使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是振兴陕西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的形成过程

(一)拨乱反正为科技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奠定基础

“”对陕西教育持续发展的最大破坏是校舍被“抢占”。截止1978年10月,陕西各级各类学校被占用的校舍总面积为78.92万m2。对此,省委决定:不论任何单位,凡占用学校的房屋、土地、家具、设备、车辆等,都应无条件地尽快退还学校。至迟在1979年8月底以前全部退还①。1978年11月1日,省革命委员会同意恢复和建立陕西省物理研究所等13个专业科研单位②。1979年12月27日,省高教局党组向省委提出《关于发挥高等学校在我省四化建设中的作用的建议》。在四化建设中,如何克服搞经济和搞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加强二者的密切联系,不仅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提高。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与支持,调动了学校搞科研的积极性。1978年陕西省高校取得389项科研成果,其中59项是比较重大的成果,有10余项达到了国际水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逐步活跃起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都积极召开学术报告会,宣读的论文中,有一批质量比较高。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也有所增加③。

(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注入强大动力

1985年9月5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正式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450人。讨论和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和加强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推动陕西教育事业的发展。1985年11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知》。《通知》指出,陕西省教育事业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仍很突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走投资少、见效快、质量高的路子,通过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逐步建立一个同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部属和省属院校相结合,相互补充、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陕西改革科研体制,出现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和科技协作关系。1985年,应用研究(包括应用理论研究)项目的比重已经达到90%,获得显著经济效益④。这说明陕西省高校科研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振兴陕西经济服务的思想越来越明确了。

(三)“教育奠基、科技兴陕”

1988年4月6日,在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陕西经济———走“科技兴陕”的道路。在随后召开的省党代会和人代会上,经过认真研究讨论,认识到“科技兴陕”是振兴陕西经济的根本所在和最佳选择。为此,省委、省政府把“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确定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写入《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纲要(1988-2000年)》,并专门召开“教育奠基、科技兴陕”工作会议。

(四)“科教兴省”战略的提出

1995年8月27日,程安东在省高等学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科教兴省”战略。他说,陕西地处内陆腹地,要把经济搞上去,出路在哪里。出路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以外延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要实现这个根本转变,必须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发挥陕西高校的优势,加速培养优秀人才,加速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个落后地区,只要依靠和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和科技的力量,就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先进地区。陕西有着明显的高教优势,但这一优势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实现经济、科技、教育的紧密结合,未形成产学研的集成⑤。

二、实施教育优先发展与科教兴陕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1985年7月24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省委、省政府成立了以周雅光为组长,陶钟、林纪周为副组长的贯彻“决定”领导小组。1998年春,新一届国家政府一成立,第一次宣布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任期内最大的任务,并成立了以国务院总理为首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随后,陕西省也成立了以省长程安东为组长的陕西省教育科技领导小组。

(二)制定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的政策、法规

1980年省科委制定了《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办法》(讨论修改稿)。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经济效益特别显著的科研成果,列为特等奖。1983年10月22日,省高教局将草拟的《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励试行办法》印发给各有关高校。1995年4月13日,陕西省教育委员会印发《陕西省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1981年6月30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印发《陕西省科学技术贷款试行办法》,从1981年7月1日起试行。凡由省科委有偿拨款的科技经费款额改为由人民银行向用款单位办理信用放款解决。1985年11月21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知》。1986年5月,陕西省科委制定《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的规定》(试行)。1988年7月,省政府了《关于放活科研机构的若干规定》,同时的还有《关于放活科技人员政策的若干暂行规定》。1993年1月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颁陕政发[1993]1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若干问题的通知》。1994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陕西实际,就贯彻《纲要》提出实施意见。1995年,省教委努力贯彻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一个意见”和“四个办法”:《关于加强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陕西省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管理办法》、《陕西省教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陕西省教委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评审验收办法》等。1999年6月28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1999年12月,省教工委、省教委向各高校印发《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委员会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几个问题的意见〉的实施办法》。由省教委每年在高校筛选5———10项与陕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科技成果,列入省上重大产业化项目计划,为培育陕西经济的增长点作贡献;在2000—2005年间,由省教委、省科委联合,在高校建设10—1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p#分页标题#e#

(三)实施一系列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的重大工程

1.“燎原计划”工程

“燎原计划”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逐步建立起一批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县和示范乡,把科学技术传送到家家户户,使科技星火形成燎原之势。陕西省的”燎原计划”分三步实施:“七五”期间,在20个县内建立实施“燎原计划”示范乡100个;“八五”期间在全省50个县建立示范乡500个;“九五”期间争取扩展到全省大多数县,使1000个乡达到示范乡水平。到1988年12月,全省有62个县的145个乡镇落实了“燎原计划”项目,并选择了50个乡进行试点,投放了330万元的低息贷款予以扶持[2]。

2.“51251”工程和“1851”计划

为了贯彻“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陕西省经反复论证,逐步确立了长期(到2000年)、中期(5年)、短期(当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长期目标制定有《科技兴陕纲要》。中短期目标主要实施“51251”工程,即1988年至1992年的5年内,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军工企业等部门,动员和组织5万名科技人员,以多种形式进入中小企业、农村基层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承包1万个产品、技术开发项目和2000万亩种植业;1992年实现年新增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2]。陕西高校积极参与全省“51251”工程攻关课题的研究。在省科委1989年安排的“51251”工程的319个课题中,高校承担70个;在农业方面83个课题中,高校承担33个;在医疗方面22个课题中,高校承担7个[3]。1992年科技进步对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已由1988年的33.1%提高到42.2%。“51251工程”启动计划所确定的近期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到1992年底,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年新增产值53.4亿元、利税10.6亿元[4]。1995年,省政府决定从1995年起到20世纪末在全省重点组织实施“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以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建设1个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集成现有科技成果,培育8大新兴产业;创名牌,上质量,开发50个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拳头产品;以高科技拳头产品为龙头,形成10个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5]。决定从1995年起由省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用于重大科技产业化开发,并逐年增加。首批确定24个项目,其中省政府领导直接抓6个重点项目。1996年省科技计划经费投入1876万元,安排重大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3700万元,吸引各方配套资金1.56亿元,银行贷款12.98亿元。从“51251”工程到“1851”计划,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依靠科技、振兴陕西经济的一个质的飞跃,它标志着全省科技进步已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新阶段。

3.“人才工程”

为了切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从1995年起开始在全国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第一层次上百名,第二层次上千名,第三层次上万名。经评选,陕西省高校共有22名专家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涉及18个学科和专业。高校入选人数,占全省入选人数的52%。根据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省人事厅、省科委、省教委等9个厅局提出了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实施方案,分三个层次进行建设。第一层次50名,第二层次500名,第三层次5000名。经评选,全省高校有56人入选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①。1996年7月10日,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正式成立。学院本部设在西安交通大学,同时挂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院的牌子。11月27日,学院正式开学。1998年10月9日,教育部批准西北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从1977年到1992年,全省高校培养研究生1.48万人。“七五”期间,陕西高校培养专门人才25万多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2.1万人,研究生9487人。使陕西有学历的专门人才总量达到88.66万人,比1986年的63.61万人增长39.5%[6]。“八五”期间共培养本专科学生23.23万人,比“七五”期间增长17.2%,培养研究生9472人,其士生817人,比“七五”期间增长1.7倍[5]。

4.“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杨凌农科城,位于西安以西90km的咸阳市杨凌区,是中国唯一集教学、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农业科教中心。1992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5年4月,省政府在杨凌农科城现场办公,决定以城市建设为重点,以科技产业化为突破口,把杨凌农科城建设成全省农业科技推广中心[5]。1997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于7月29日成立。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序列,是全国唯一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11月27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决定”。1998年2月9日,省政府关于扶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赋予示范区管委会省级经济管理权、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将杨凌区划归杨凌示范区管委会领导。2000年杨凌示范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2亿元[7]。

5.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88年5月开始创办。1989年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全民、集体、个体科技企业156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其中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超过50%,营业总额近3000万元,实现利税300万元。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6月14日,国务委员宋健为开发区奠基,开发区起步建设全面展开[8]。1995年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45.8亿元,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四,成为全国十大先进开发区之一。1999年技工贸收入201.67亿元,增长40%,其工业产值占全市GDP的15%以上,拉动西安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9]。有科技开发企业2500多家,其中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1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332家。2000年,西安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260亿元,增长30%;西安软件园全面启动,将成为全国第一个软件开发的应用服务平台。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生物医药工程产业、节能制冷技术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p#分页标题#e#

(四)不断加大人财物资源投入力度

1977年陕西普通高校9583名专任教师中有科研人员889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58人,讲师296人,教员50人,助教456人[10]。高等教育经费3195万元,基建投资406万元[10]。据《陕西省高等学校1980年科技计划归口高教局项目三项费用分配表》统计,18个项目计划经费共23.07万元,已拨款14.8亿元,当次拨款8.27万元。1985年全省高等教育经费支出18382万元;1987年2.3亿元,比上年增加1906万元,增长9%。1991年全省各级教育经费支出8.36亿元,大学生人均经费2756.96元,中学生人均经费268.74元,小学生人均经费94.32元,基本上实现了“两个增长”。1995年,陕西省进一步落实中央于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措施,使教育投入有较大增长。国家财政预算的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17.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支出达到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48.67%。全省高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达6000余项,科研总经费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比1994年增加2000万元。1999年陕西省属高校20所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889万元,其中省教委拨款625万元,学校配套资金239万元①。这一年全省高校承担各级各类研究课题约6000余项,科研经费到款突破5亿元,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均超过亿元,还有7所高校达到1000~7000万元[9]。

1999年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有3532人,其中综合大学(西北大学)310人,理工院校1963人,农业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174人。2001年陕西省预算内科研经费拨款11.59亿元,其中中央拨款9.30亿元,地方拨款2.29亿元;支出9.69亿元,其中中央拨款支出9.20亿元,地方拨款支出0.49亿元。陕西省高校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情况:1986年4175万元,比上年增长31%,课题3161个;1987年课题3615个;1990年8524万元,课题5497个;1992年1.5亿元;1993年2.1亿元,课题5500个;1994年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8%,课题6000多个;1995年3亿元,课题6000多个;1996年3.2亿元,课题6900个;1997年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课题6500个;1998年4.1亿元,课题6000个;1999年突破5亿元,课题约6000个。1999年,高新区按照股份合作的方式组建的科技投资担保服务中心,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贷担保服务项目46项次,总担保贷款金额7000余万元;高新区管委会和高科集团公司投资5000万元创建了西安高新区风险投资公司,并为4个企业风险投资服务。1999年9月份,注册成立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0488万元,主要对全省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提供投资、融资服务。公司2000年累计考察项目50多个,投资项目17个,合计金额4783.5万元。

(五)发展横向联合,建立教育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机制

陕西省高校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1984年陕西高校与国内建立科技协作关系的单位、地区有1156个,与本省建立科技协作关系的单位、地区有729个,其中建立了长期联合体的有53个。建立了发挥桥梁、协调和管理作用的省高校科技开发中心②。1988年,全省高校为企业开发名优产品52个,与企业建立各种科研生产联合体120个。全省高校技术协作项目有908个,总经费达3461万元,其中技术开发研究项目564个,占62%。这一比重的大幅度增加,标志着陕西高校的科技工作已逐步投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在发挥高校群体优势、协作联合攻关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988年1月23日,由全省25所高校组成的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联合开发集团成立,成为全省最大的智力集团,积极发展与各地、市、县的经济技术协作关系[2]。1991年10月,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共有1200项优秀成果参展,其中陕西高校参展成果79项,占6.6%。在全省第二届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上,高校技术交易成交合同达1100项,成交额达1亿元,名列前茅,与1985年第一届相比,合同数增长26.4%,成交额增长16.5%。为了使高校与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关系,1991年1月15日起,省教委与省经委联合组织了15个工交部门240家大中型企业的395名厂长、总工程师,分批对口考察了7所高校的科研成果和部分实验室。

首批5所高校共向企业介绍科技成果1063项,企业从高校接收科研成果和委托高校共同开发的项目204项。《人民日报》、《信息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0多家新闻单位对此作了突出报道,认为这在国内是“首创”[6]。1991年,全省高校共有校办产业167个,总产值1.3亿元,税收474万元,纯利润2398万元,进入学校基金1265万元。西安交大产业净收入634万元,西北工业大学产业净收入329万元。1996年,全省高校有各类企业350个,销售额7亿元,纯利润7000万元。在7月分召开的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陕西省介绍了高校科技工作经验。1993年3月,省教委、省经委、中科院西安分院联合召开陕西省第一届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工作会议。签定合同、协议和意向257项。还表彰奖励了自1990年以来年利税在50万元以上的优秀合作项目52个,这些项目每年为陕西新增工业产值6.3亿元,利税1.4亿元。1994年10月18日至23日,国家科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杨凌农科城技术成果博览会。

三、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

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陕战略的实施,使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科研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科研成果

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陕西高校受奖项目130多项,占全省受奖项目的15%。1978年高校完成科研389项,其中59项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全省安排的重点课题160项,高校完成52项,占32%。高校成为陕西省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军。1979年全省15所理工科院校共承担科研任务997项,截止12月底,按年度计划完成了808项,占年度计划的81%;出成果523项,其中具有先进水平的重要成果180项,比1978年增加了两倍;有一批项目达到了国际水平。从1977年到1985年,陕西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3000多项,其中16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50多项填补了国内空白,560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2]。

“六五”期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由省科委、计委、经委共同组织安排了科技攻关和开发项目5814个,其中国家38项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的课题45个,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个。科技开发项目649个,新产品开发项目5000多个,引进、吸收、消化、创新项目100多个①。1988年,陕西高校有9项优秀科研成果被评为1988年陕西省10项重大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独立完成的有7项,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有2项。1989年在北京首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陕西高校获得11枚奖牌,占全省16枚奖牌的69%[2]。“七五”期间,全省高校共取得科研成果3000多项,获奖成果2000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5年累计经济效益达20多亿元。西安交通大学年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的成果有45项。共出版人文、社会科学专著743部,4412篇,并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和研究集体,取得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成果[11]。“八五”期间全省科技计划目标全面完成。共取得科技成果4800余项,其中获部级科技成果奖112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2020项,并评出科技进步奖756项,基础理论获奖率10%,应用技术获奖率34%,开发推广类获奖率56%左右。通过改革调整,省科技进步奖的奖励效益由1992年获奖项目累计产值15.64亿元,上升到1995年的94.2亿元[5]。#p#分页标题#e#

1999年陕西高校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第4位,在理工农医学科领域,有研究与发展机构284个,其中经主管部门批准的研究与发展机构59个;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研究与发展机构56个。1999年全省高校在理工农医学科领域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3万人,承担研究课题6455项,科技经费到款4.7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投入科技活动人员1.1万人,承担研究课题809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到款800万元。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在国家科学研究事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成了一批部级科学研究基地,为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1999年全省高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7个。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解决了一大批关键性技术。“八五”以来,全省高校科技人员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0196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重大攻关项目、各类基金项目12789项,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等115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明显成效[12]。

(二)经济社会效益

陕西高校的科研与发展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有6所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其中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拟在中西部建设的唯一一所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全省高校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有22人;国家在西部设有研究生院的2所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都在陕西。陕西的国防科技、国防工业实力居全国之首,其技术骨干60%以上来自于陕西高校。50年来,陕西高等学校为国家特别是陕西和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以后,陕西省认真实施了“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提高了国民素质,培育了大批人才,增强了劳动者吸收、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到1994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40%,农村科技进步的份额由1987年的27%上升到41.1%;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得到推广,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18.5%上升到22%①。

1979年至1992年的14年间,全省高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411项,其中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1381项,获奖成果4337项,约有1800项成果在省内应用和转化,累计取得经济效益40亿元以上。1992年,全省高校年内共签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1269项,其中陕西地区518项,占40.8%;成交额9100万元,比上年增长88.6%;合同到款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8.8%。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518个项目为全省新增经济效益4亿多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3.5[4]。“八五”期间,高校综合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每年承担6000余项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年出科研成果450项,年创经济效益6亿多元[5]。陕西省高校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成绩比较突出。1998年全省高校从事科研活动和投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人员达3.5万人,承担研究课题6000余项,获奖成果510项,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了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高等院校兴办高科技企业151家,年技工贸收入达到12.73亿元②。1998年,高校校办产业纯利润超过亿元,上缴税费3000万元,返还、上交学校5500万元[7]。“八五”和“九五”前3年,全省高校累计取得科研成果3000多项,推广应用成果1500余项,累计经济效益60亿元以上[12]。1998年西安、杨凌、宝鸡、咸阳、渭南5个开发区和示范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高出全省14%,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4亿元,比1997年增加13亿元。

财政发展论文范文4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文化不断的进步,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计算机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国普遍应用了起来,计算机给人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笔者对于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网络技术;应用

0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的问题,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安全以及发展,人们不断的寻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法,各种技术不断的应用于其中,近几年来我国的虚拟网络技术发展,也开始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我国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特点以及现状

虚拟网络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之中,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对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的防护进行提升,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因为其在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的信息通路、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高效的图书管理等工作中,除此之外,虚拟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高效的而简化的特点,相比的传统的模式能够减少高难度线路的铺设,能够极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安全的效能还更高。同时虚拟的晚咯技术对于设备的要求低、扩容性好,能够减少学校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的高额支出。因为虚拟网络技术具有以上的特点,所以在在计算机网路安全中的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的不断的额发展,虚拟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管理者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技术获得相应的管理权,实现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控制权,进而实现用户权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控制相协调的效果。

2虚拟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中的应用

虚拟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应用具有较为突出明显的优势,在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其这些特点,虚拟网络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之中,笔者对于虚拟网络技术在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进行了分析,一下是笔者对于虚拟网络技术在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的总结。

2.1虚拟网络技术应用在企业合作客户和企业间

在现代的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的激励,有的时候企业的内部员工之间或者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客户之间需要对于一些信息进行共享,但是这些信息是企业内部私有的,不可以或者暂时不可以对于外部进行公开或者害怕泄露出去的,对于这些信息就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技术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的优势,将需要的共享的信息放在一个地方,通过权限设置使得只有企业的内部和企业的合作伙伴进行查看。

2.2在企业部门与远程分支部门之间的应用

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各个地方都设有分支的企业部门,尤其是较大的企业部门,在这些企业部门与远程企业之间需时时的通信,汇报情况、传递决策等信息,在这些远程的部门企业需要与企业的总部保持联系,使得企业总部与分部之间保持信息的沟通以及业绩的及时的汇报等,这些状况就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技术使得企业总部与远程的分支部门之间联系起来,借助虚拟网络技术将各部门之间通过局域网联系起来,使得运用虚拟技术的局域网不仅具有高度的连通性还具有高度的加密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及时的流通之外还可以对于信息进行加密。这对于信息的交互型的企业来说十分的重要,虚拟网络技术使得信息交互及时和保密,同时能够我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使得商业运作的过程中在技术方面占了优势。

2.3在企业员工网与远程员工之间的应用

在企业员工想进入企业的内网对于信息进行修改的时候,像移动网店或者办公的用户,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需要对于企业的员工设置防火墙,使得企业的内网的信息的到保护,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虚拟的网络技术对于防护墙进行建设和加固,使得企业的的信息更加安全,需要进入企业内网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登录通过虚拟网络技术建设的客户端进入,只有符合身份的人员才能进入企业的内网,保障企业的内部的信息安全。目前这种网络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具有低成本和高加密性的信息的特点,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十分的实惠和便捷。

3我国虚拟网络技术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不断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各项活动中的不但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了一个大家都关注的问题,随着虚拟网络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应用逐渐广泛。笔者对于我国的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以下是笔者通过分析认为的发展趋势:虚拟网络技术在未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将会向着更加的安全、更稳定、更可靠的方向发展,将会有很多的虚拟的网络产品以及复合型的虚拟网络设备突出,安全性应用性更强。

4总结

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具有比较为明显的优势,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与推广比较为多,并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为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新的方向,笔者认为在未来计算机安全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会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作者:韩树军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郑振谦,王伟.简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效果[J].价值工程,2014(35):196-197.

[2]潘林.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6):31,33.

[3]张焱,姜竣博,谢鹏辉等.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8):106-107.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安全虚拟网络技术应用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科技信息化的新时代,而作为网络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使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往往也会遇到很多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以及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做了重要阐述与研究,并对其在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远程人员之间及企业与客户们之间,以及在网络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析,并且应用的效果很好,成功体现了其安全性、可靠性。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作用效果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人类的生活中已经慢慢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带来的方便,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来的还有很多的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如何避免遇到一些威胁到网络安全的问题,是人们目前探索及创造的关键课题,而作为新型技术虚拟网络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技术之一,人们想到了很多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近年来,一种网络新技术——虚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被广泛利用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这种技术主要是借助于目前社会上的计算机网络,成为有效确保数据传输安全性的一种方法。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

2.1虚拟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与客户之间

通常,客户与企业的合作中,企业所合作的客户与企业之间要传输与分享很多的数据,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所以企业总是不会将全部的信息材料告诉客户,而是通过另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把共享信息放到一个能够共享的文件夹中,如果客户想要查看共享,就可以登陆虚拟网络的客户端进行查看信息的分享,这样做可以避免企业内部信息的丢失与泄露,因为这些信息通过防火墙隔断了内部数据,所以如果客户不进行登陆就不能访问企业内部间的数据。

2.2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与其分支部门的应用

通过计算机上的虚拟网络技术,将各地的分支性企业机构通过局域网进行连接,这么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信息的资源共享,这里的虚拟网络是企业内部的虚拟局域网,它的经营模式是适用于跨区域的,甚至是跨国之间的模式,虚拟网络技术中比较常见的是硬件式的虚拟专用网络,它具有很高的加密性,而且不容易发生损坏,同时也就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问题,它的效率要比软件的虚拟网络技术高很多。

2.3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与员工中的应用

企业内部通常会设置虚拟网络的防火墙功能,这样,客户就能通过登陆虚拟网络客户端从而进入防火墙设备中,通过这种方式,计算机网络安全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还可以降低成本,用虚拟网络技术的方式使企业的采购人员与销售等其他人员进行沟通与信息的交流也是非常的方便的,他们可以利用这一技术进行信息的输入,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远程的资源共享。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虚拟技术占有很大的比重,所谓虚拟技术,就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技术,用户能够在虚拟专用网络中,对局域网进行虚拟,这样传输的数据就能够保证足够安全,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方面,虚拟技术的产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企业的信息与资源的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保障,而虚拟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改进、成熟与提高,到目前为止,虚拟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在不断的上升,甚至逐渐代替了一些电信行业及其他网络运营商,虚拟网络技术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同与使用,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中的亮点,虚拟网络技术也能在网络安全中发挥到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宽带技术的成熟,在各类虚拟网络技术的产品之中,防火墙软件产品和网络技术产品也成为计算机网络中的焦点所在。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在日益普及,由于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作用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人们也开始着手于虚拟网络的更好利用问题,科学合理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技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在掌握了它的含义的基础之上,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它,只有合理的利用它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隐患问题,才能发挥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以后的发展里,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虚拟技术会更加全面的体现出价值,并且虚拟网络技术会一直都成为人们研究与应用上的热点问题,合理的利用网络虚拟技术让他更好的利用到企业的信息管理,企业与企业客户之间的资源分享等方面上,让计算机网络将更高效的服务与技术提供给更多的人,为人们创造更大的利益,相信未来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光明。

作者:郭金华 蔡德饶 单位: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振谦,王伟.简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虚拟网络技术的作用效果[J].价值工程.2014(35)

[2]黄跖.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3(04)

第三篇: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管计算机网络技术思考

摘要:

在当前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CN技术)是当前全世界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随着CN技术水平的提升,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过程中,CN技术能够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管工作结合在一起,构建一套专业的绿化养护监管CN技术。在本文中,笔者将对该技术进行全面介绍,总结其优势,并就其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为了进一步扩大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提升其技术水平,笔者将提出远程监控、绿地数字地图绘制及小气候监测等内容,指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管;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CN技术)是当下被应用地最为广泛的技术,其拥有成本低廉、性能稳定、操作便捷等一系列优势。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CN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的开发,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CN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和目标行业有机融合。当前CN技术还没有和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管有效融合,只针对此,笔者将选择天津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管作为研究背景,针对该市园林绿化养护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尝试将CN技术有效地融合进去。

1绿化养护监管CN技术的概述

1.1绿化养护监管CN技术的价值

园林绿化养护监管工作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该方面工作的信息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以往,人们通过电话、邮件等多种方法来传递园林绿化养护监管方面的相关信息,这些方式在信息传输量、时效性、传输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局限性。绿化养护监管CN技术的出现恰恰能够弥补这些不足,提升监管效果,扩大影响面。

1.2绿化养护监管CN技术的简述

1.2.1应用范围

从天津市的行政构成上来讲,其可以分为市级、区级与养护单位三个层面。以滨海新区为例,其下设19个街道和7个功能区,每个街道或功能区都有专门的园林绿化部门,参与养护的单位非常多,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从市级层面出发,构建一个高级的监管部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以借助CN技术统筹管理所有的参与单位与部门。

1.2.2功能模块

针对绿地养护监管工作的职能,绿地养护监管CN应具备三个功能模块:一是系统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下,各种基础数据应与现实状况一致,相关的实施细则应涵盖其中,其应该具备绿地的各种参数,包括面积、植被种类、养护单位、地理位置、监管单位、养护要求等。除了这些外,为了确保整个体系能够顺利运作,安全设置与数据备份都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能够减少系统面临的风险,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种损失。二是绿地养护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承担了大部分的监管功能,包括督查、回馈、统计、告知等,能够实现电子化办公。三是系统论坛功能,可以通过该模块来各种信息与公告,相关工作的进度情况也在此定期公布,各个部门的工作进展在此模块下一目了然。可以说该模块是全市绿化养护监管工作的信息平台。

1.2.3运作原理

在整个系统中,绿地养护管理模块最为关键,其他的两个模块起到支撑与辅助的作用。绿地养护管理模块的运作原理为巡查-抄告-整改-回复-复查。由市级部门展开巡查工作,相关的巡查结果及时告知区级管理部门,由其落实相关养护单位的责任,并附上整改要求。区级管理部门也拥有巡查与告知的权利,养护单位有自我检查的权利。无论是哪一层级发现问题后都应该及时记录在系统内。在抄告和回复这一环节中,系统设置了照片上传的功能。可以从照片上来判断其整改效果,从而对其进行复查。回复功能的设置可以给相关方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机会,相关问题可以更加明了。

2绿化养护监管CN技术的优劣势

CN技术的优势包括: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且系统具备的图文功能,能够使得信息传播更为有效。借助该系统,整个监管工作状况能够一目了然,全市的绿化养护工作能够统一安排,各种资源也能够合理分配。CN技术的劣势包括:输入数据的工作量非常大,且准确度难以保证,制约了检索功能的实现。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尽管做好了安全设置工作,也难免会遇到多种安全问题。

3绿化养护监管CN技术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绿地监管CN技术的有关功能外,要想有效地和整个行业融合,系统在未来应实现如下功能:一是绿地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针对公共绿地来绘制出数字地图完全能够实现,在该地图上绿地所有的参数都应该标注进去,使用者只要借助鼠标就能够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二是远程监控网络。当前绿地上已经有很多摄像头了,借助城市安检摄像头,能够使得系统具备远程监控的功能。这一构想在实践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配合解决。三是小气候监测。物联网的出现使得这一设想能够成为现实。将温度计、湿度计等多种设备与网络有机结合,就能够掌握绿地附近的状况,从而根据绿地的温度、湿度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养护计划。

作者:张振 单位:天津泰达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金成泽.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园林绿化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

[2]董博,苗永刚,孙仲桂.园林工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4(18).

第四篇: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工程也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呈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前景。论文结合笔者研究,从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与特点入手,阐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电子信息工程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人们在信息的获取、存储以及管理领域中,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为电子信息工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远程操作,实现信息获取、处理与存储的高效与便捷。

一、电子信息工程概述

(一)电子信息工程的含义

电子信息工程,指的就是借助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对电子信息加以处理、存储与使用的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主要作用就是进行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逐步扩散到各个领域,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能为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可以有效改善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涉及众多领域,是时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

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电子信息工程涵盖范围广阔,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存储与处理,电子信息工程会涉及到大量的信息。并且借助相关的电子设备,电子信息工程还能够对相关领域内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电子信息工程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其特性与快捷性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未来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就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了充分展现两者结合的优势,就要进一步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电子信息工程推动了各类新产品的开发,有效保障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推动新产品、新产业的发展与开发过程中,电子信息工程可谓功不可没。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技术可谓是电子信息工程的基础与指导。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才能实现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与处理。计算机网络支撑着电子信息工程的建立与运行。尤其是近几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这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地位更加重要,这更成为电子信息工程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与基础。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之中,就可以确保电子信息工程获得互联网的支持,在高效、飞速、健康与稳定的互联网的支持下,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信息工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尤其是网络技术中的防火墙技术与加密技术等,实现了对电子信息工程数据与信息的保护与加密,并能够通过实时监控实现电子信息存在的隐患与漏洞,从而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与措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防火墙可以实现及时更新,并将重要的电子工程信息与数据及时备份,从而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信息丢失事件的发生,这样必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

(二)在电子设备开发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中,各项新设备的开发、设计以及各项目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都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随着经济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有效的认可,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在数字信号模拟以及其他诸如信息运行机制渗透中存在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本而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设备开发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信干线的开发。诸如用户企业网的接入、通信干线的接入以及接线口的设置等,都是电子设备设计开发必须经历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公用线与专用线要区分开来,从而保证其发挥自身的作用。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UNIX机器衍生系统在主机与服务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因为网络结构以及通讯协议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定与协商,缺少统一的标准,导致计算机网络用户在通信上仍然有一定的缺陷。第二,信息资源的开发。不论是在新闻的、信息的传播还是论坛的建设等方面,电子信息工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现如今,不论是机关单位、企业、高校还是个人用户,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技术变革都能涵盖其中,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与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今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工程的作用。

作者:那仁满达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政府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郑晓君.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探索[J].信息通信.2015(06)

[2]李伟.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18)

[3]史媛芳.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第五篇: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应用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而计算机安全也备受人们关注,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维护是防止信息泄露、信息篡改、信息丢失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本文将对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表现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

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虚拟专用

虚拟网络专用技术就是指VPN,是虚拟网络的一个中心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与进步,而信息安全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VPN技术是基于共同网络节点建立的,对于整个VPN网络节点连接不再使用传统连接方式,而是使用虚拟连接,使数据传输更加安全。这样,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也防止了信息受损,维护了用户的权益。

一、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特征

虚拟网络技术是当前一种运行较广的网络信息技术。该技术主要被用来开展信息管理、信息存储以及信息传输等,不管是在高校信息系统建设还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开展财务管理,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与此同时,鉴于虚拟专用网络具有简约、高效等特征,能够对传统的财政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实现资金的充分使用,能够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节省了企业与学校的成本,对于难度较大的信息载体构建有着重要意义。还有一方面,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操作简单、设备利用率高,较为大众化、普及化,鉴于以上诸多优势,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其未来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成为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1]。

二、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种类

1、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是一项核心技术类型,主要用于数据保护,在隧道技术方面有着显著的应用效果。实施精密性高的加密技术作为保护,能够防止黑客、病毒、不良网络用户的入侵,防止出现信息窃取或者盗用,使重要的信息数据、财务数据等得到保护。当前,网络犯罪屡禁不止,并且网络是犯罪分子开展活动的重要媒介与平台,将对个人与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加密技术在虚拟专用网络中是一个很难获取的技术,对数据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2、隧道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中还有一项核心技术是隧道技术,就是将数据资料打包压缩,实现整体性的传输,减少了数据分散造成的丢失、遗落等。由此,稳固、安全的网络信息通道构建将存在难度,在网络信息安全应用中使用隧道技术能够将局域网中的数据进行重新分装、打包,实现数据的再一次优化与组合,保证了数据安全。由此,该技术需要重新加载以后再打包,才能使数据顺利在网络中传输,重新包装以及编辑是主要过程,这一技术方式就是隧道技术,人们发送电子邮件、收发文档能够应用到这一技术[2]。

3、身份证技术。

在虚拟专用网络中身份认证技术也非常重要,其应用也非常普遍。比如,人们在网上购物、购票时都要实名认证,需要确认购买者的身份,在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的时候,也要使用实名资料,用户在网上完成订单支付以后,会受到短信验证码,这也是身份认证技术保护人们隐私的一种方式。在电子商务不断进步与发展下,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成为保证人们财政安全的关键技术。

三、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1、远程分支与企业部门间的应用。

通过搭建出一个局域网络,企业能够与不同地区的分支单位进行互通,将不同部门的业务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比如,当企业要开展一个远程会议时,公司可以在总部开展,借助公司局域网就能在线传输资料、演示数据,不同地区只要有局域网就能够在线观看、参与讨论,既方便、又轻松,节省了时间与资源[3]。

2、在远程员工与企业间的应用。

远程员工与企业局域网也能够构建出相互访问的虚拟化空间,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公司内部各个成员集中到一起,共同接收信息、在线学习等,在文件传输、数据共享上真正实现了同步,使公司资源得以节省,将信息安全性提高。

3、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商间的应用。

企业发展离不开供应商以及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但是这些关系网络的构建则存在复杂性,鉴于供应商与企业、合作伙伴都不在同一个地区,要想见面会谈业务、商讨对策需要大量时间与财力。但使用虚拟网络则能实现远程会谈,将企业与外界关系拉近了,有利于业务的开展与市场信誉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随着时代进步,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衍生出了非常多先进的手段与技术,极大推动了各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以及具体应用。可见,在信息化社会中,只有确保信息数据安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稳定、安全开展。

作者:邢太北 单位: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敏.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72-72.

[2]宋岩.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3(23):35-36.

[3]廖孟龙.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运用[J].科技展望,2015(23):7-7.

第六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运用

摘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业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以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典型代表,其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运用极为广泛。从现代通信工程领域的信息传递、信息维护以及电子开发领域中的电子设备开发等各方面看,都需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文章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概述、通信工程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运用

作为集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于一体的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在我国各行业领域中都有所渗透,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技术保障。然而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工程无论在发展或应用等各方面都不具备较高的程度,要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其中,这样才可推动电子信息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对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的相关概述

关于计算机网路技术,其实质为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进行结合,使独立计算机能够按照一定的连接介质如通信卫星、光纤、电缆等进行连接。一般计算机网络在构成上主要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主,前者指为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处理的智能设备如现代较为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而网络部分则需对各主机利用物理链路进行连接,在数据链路作用下实现通信或资源共享。另外,对于电子信息工程,其依托于现代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除进行信息收集与处理外,还肩负设备开发与维护的职责,如当前较多无线通信设备、有线电话等都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的重要内容。从电子信息工程特点看,由于其将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融于一体,所以在特征上主要表现为:①通信快捷。从通信角度看,由于电子信息工程在信息传递中可选择光纤或无线电磁波,所以其具有信息量大以及传递速度块等特征;②覆盖范围较大。电子信息工程涉及的领域极多,在社会生产生活活动中都可被发现,为各行业领域提供技术保障;③发展速度较快。电子信息工程本身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网络技术推动下发展极快。除此之外,电子信息工程在信息处理方面也表现出精确性较高的特征,传统信息处理中的人工操作形式易产生较多错误,而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其仅需进行检查命令的设置,便可有效判断信息处理结果的准确性。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无论在通信或设备研发等方面,都难以脱离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电子通信工程中的信息获取、等所需要的时间都可得以缩短,加上信息来源渠道被拓宽以及信息处理速度的提升,很大程度促进数据处理效率的提高[1]。

2通信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分析

通信领域中信息工程的运用较为广泛,但信息工程并不具备信息创造的功能,其需使信息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并进行传播。而这一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将中转站提供给信息传递过程,使所有信息能够进行交流,且在信息传递方面需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其中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典型,为信息传递提供极大便利。但需注意的是,现代计算机网络本身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包括信息系统漏洞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或网络传输线路产生的不安全问题等,加上电子信息工程中有较多黑客恶意攻击行为,容易导致整个信息工程面临较多损失。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应将其他技术手段引入其中,如防火墙技术,其可在信息工程网络中的公共网、专用网之间以及外部网与内部网间进行保护屏的设置,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得以保障。为确保通信工程设备终端安全可靠运行,也需依托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漏洞的修复、信息内容的备份,常见的措施主要以数据库技术为主,其可将处理后的信息数据进行存储备份,这样即使出现数据丢失或被恶意篡改等情况,仍可从数据库中搜寻,为数据传输提供坚实的保障。另外,通信工程领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多表现在WLAN技术方面,即使在较大距离范围内,城域间的通信网络仍可被连接。而连接网络的介质多表现在光缆、同轴电缆、微波信道等方面。现代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的传输介质主要以光纤为主,其在优势上主要表现为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低噪音且传输质量高等特点。同时,卫星通道的应用也较为常见,其一般对于未铺设光缆的山区较为适用,能够使广域通信得以延伸,且在光缆因自然灾害如水灾或地震情况下而受到破坏情况下,卫星通道可充当应急通信手段[2]。

3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首先体现在设备开发方面,如对于设备性能检测、参数设定较多方面,都需从计算机网络中寻找相关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设备开发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通讯干线与通讯传播方面,如其中的通讯干线,其要求针对接入线、干线合理选择公用线、专用线等。以计算机主机中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为例,其通常以UNIX与UNIX派生系统为主。实际通信过程中因协议标准的缺失,导致通信目标很难实现。而在通讯传播方面,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工程设备性能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以现行手机的应用为例,其在4G与3G网络切换中便需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此外,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可能。如Internet与设备连接中,可将TCP/IP协议引入其中,该协议可使数据传输更为规范。一般较多分层体系如网际层、运用层、应用层等都可作为TCP/IP协议内容,该体系在整个信息工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聚集信息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传输协议使文件细化为不同数据包,这样系统应用层、运用层等可准确接收这些数据包。目前,较多电子设备在传递信息资源中,也需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TCP/IP协议下,信息资源的传递可得以实现。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中信息的沟通交流都需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能够推动信息工程的快速发展[3]。

作者:朱宏年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范习松,张勇.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4,2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