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

中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

摘  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在当今社会,国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日益凸显。通过在国外工作学习的亲身体验,从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把国内外的高职教育对比分析,期望对国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方式

    很幸运有机会到国外工作学习,在赴马来西亚史丹福学院工作和学习的半年中,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深刻感受到中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别,尤其在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诸多方面与国内的高职教育有显著区别。通过认真研究、比较不同之处,现将比较的结果总结如下,希望能对今后的教学有所裨益。

    一、中外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思想的比较

    我国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照样被“终结教育”的阴霾所笼罩,虽大张旗鼓地打着“职前职后两手抓”的招牌,但在“学历教育独尊”的教育体系之中,承担“职后非学历教育”的职业资格培训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特别是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更是苍白无力。

    马来西亚将高职教育纳入到终身教育的体系之中,基于“以人为本、以人为真”的思想,认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基本的人权,这种教育形式应当完全服务于作为“主体”人的职业生涯,不仅为在校学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机会,更为社会上现实劳动者和潜在劳动力提供培训及终身学习的机会。

    二、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对科学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原高职课程体系只强调“专业对口”,强调“做事”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做人”教育、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与人共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社会素质及心理素质的错位,缺乏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后劲,缺乏“人文关怀”和“终极情感”。

    同时创业教育缺失。高职学校长期以来以培养一定的工作技能为主要教育目标,缺乏对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与研究。因缺乏应有的创业教育,高职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缺乏对个人、对就业前途的正确评估。很少有人认识到把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作为个人资本投入于市场,从而顺利就业。

    马来西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如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的特征就是:整个教学的目标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这种能力包括:(1)知识、涉及与本职业或本岗位密切相关的知识领域;(2)技能、技巧,指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态度,指动机、动力、经验;(4)反馈。这四个方面构成“专项能力”,若干“专项能力”构成“综合能力”,诸多“综合能力”构成“职业能力”。

    三、中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比较

    在国内讲授法是最为普遍的方法,它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东西,培养学生听讲的基本功。但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方法。此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学生不动手,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马来西亚,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这种情境下学习,可以同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史丹福学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议题,经过小组的讨论和协作,每个成员都要到讲台上分析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让其他小组为本小组打分。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学生间的良性竞争。

    四、中外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方式的差异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院校的作业主要是与教材相配套的练习册,要求学生课后完成的多是一些要求记忆的知识。考试的内容也以此为准,每学期一般有期中、期末两次大规模、正规的考试,而学生在本学期的成绩也以此两次考试为重要依据。这种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状况,一些应试能力较强的学生,即使平时学习并不刻苦,亦能取得好成绩;而对于那些思维活跃、分析理解能力强却不善于背诵、记忆的学生则成绩不佳。这样的考试很容易造成所谓的“高分低能”,不利于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

    而马来西亚史丹福学院的作业及考试则具有灵活全面性,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史丹福学院的作业多半是开放性的试题,一般以课程论文为主,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运用相关理论知识阐发并证明自己的观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思维,通过做论文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考试的侧重点与国内也不相同,考核的重点不是学生是否记住大量的知识和老师给出的结论,而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答案的合理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例如,在史丹福学院除笔试之外,还采取PPT展示、社会实践、项目调查、书面报告的形式来考核学生,课程的考试成绩不再采用一门课一个笔试分数的方法,而是由多种形式的成绩按比例构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合比较中外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有很多值得国内借鉴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国外重方法,轻内容;重思维,轻知识,造成许多学生理论知识贫乏。相对来说,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也很全面,但科研本领、创新能力则稍逊一筹。

    我们要继续保持、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借鉴西方职业教育中的精华,与中国的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建立自己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天地,真正培养出适应21世纪的新型人才! #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OL】.武汉教育信息网.2009.

【2】国外高职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借鉴【OL】.中国职业教育信息网.2010.

【3】王承绪.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国际移植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朱继武.中外高等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