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范例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范文1

1.入学门槛低,可以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社会基层人群提供教育机会,有效实现教育公平

由于地域、经济条件等诸多原因,我国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加之许多企业的一线员工入职门槛比较低,造成我国企业一线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入职后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生追求目标发生改变或者由于岗位需要,希望进行在职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学习,但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加之实实大在在存在的职场压力,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通过传统院校的入学考试关,入学门槛挡住了他们的学习渴求,得不到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远程开放教育是国家为提高全民素质,让处于社会基层、文化起点较低人群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他入学门槛低,向所有有意愿、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通过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优质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的人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2.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高度一致

我国企业人才培养定位十分明确,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对象主要来源于国家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大批能使用先进技术的一线工人和现场管理人员则通过不离岗教育形式提高素质。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于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适应地方和基层需要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这与企业培养目标高度一致。远程开放教育并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整个教育过程,并有与之匹配的科学、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它兼顾了企业用人和培养基层人才双重目标,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集知识效益、素质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这也是远程开放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在襄阳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教学方式灵活,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

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追求利润的目标,也就是说对大批需要提高素质的一线员工不可能进行离岗培训,企业需要学习时间灵活的职业教育方式。远程开放教育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教学过程,所有的学习资源上传到网络,包括课件、授课视频、学习资料等等,同学间交流、师生交互等也通过网络进行,学生上网自主选择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可以支配的时间灵活安排学习,学生在班主任、辅导员、导学老师、助学老师的教学支持服务下,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学业,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符合企业和职工的实际需求。

4.电大的系统优势,是企业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保障

远程开放教育的具体实施单位是中央电大,电大是一个系统,分为中央电大、省级电大、地市级电大及基层电大,以“天网、地网、人网”三结合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央电大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要开设专业和课程,聘请国内外名校名师、专家学者及行业资深人士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通过全国电大系统实施教学组织与管理,使用统一的课程名称、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保证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中央电大的宏观构建、省级电大的导学、地市级电大的助学、基层电大的学习支持服务,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这个模式系统优势明显,以学生为中心,从入学至毕业的各个环节精心安排,形成了一整套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5.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给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网络为基础,所有的学习资源存储在网上供所有学习者浏览,师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交流等都依赖着网络。如今,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发展,让人们随时随地上网成为现实,网上交互已变得畅通,学习的方便性可想而知,不仅工学矛盾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将来远程开放教育学员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考试,工考矛盾一并得到解决。

二、襄阳远程开放教育企业职业教育的几种典型模式

1.以远程开放教育学校为主导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学校负责学员的教学管理,企业负责组织生源,提供学习政策,双方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办学模式。典型案例:湖北省化工第六集团公司培训中心与襄阳广播电视大学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集团培训中心选派职工参与学习,提供学费报销一半、有考试假期、毕业后提高待遇等优惠政策,集团派任一名联络员,电大负责学员的日常教学服务与管理。主要方式是工作学习融合进行,学员的学习角色和工作角色,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员学习能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为企业中级管理人才做好储备,企业政策扶持,是发展这种办学模式的关键。化工第六集团公司针对职工分散全国各地工程工地的状况,通过这种模式紧密团结职工,利用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时间的灵活性,解决了工学矛盾,实现了培养与用人的“零距离对接”,有效提升了企业凝聚力。

2.以企业培训机构为主导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企业培训机构负责学生的教学管理,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典型案例:湖北省建筑第二集团公司的企业中专学校与襄阳广播电视大学合作的企业教育模式,企业中专学校有自己的师资,有固定的生源,整合电大符合企业需要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学制为五年。主要方式是三年的中专在校学习时间,二年企业工作同时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时间。三年在校学习,以理论课为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为后两年企业工作同时学习阶段做好准备,以学校、老师、学生为要素,课程学习为推进形式;后两年企业工作学习时段重视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工程、师傅、学徒为要素,以项目主导、任务驱动为推进形式。人才培养目标是工程现场技术人员,为企业培养自己需要的人才,省建筑第二集团公司针对社会吸纳的人才缺乏本企业实践经验的实际,利用企业资源、实训基地、企业文化等资源从学制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统筹实施,构建了一套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招生规模和办学特色方面来看,取得了很好成绩,成为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

3.以远程开放教育学员为主导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搭建好学习平台,创设良好学习虚拟环境,针对学员不同情况做好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帮助学员制订符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典型案例:襄阳二汽基地的远程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管理。基地企业中有这样一部分基层职员,入职时学历不高,但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本人职业规划明确,有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潜在的人才资源,他们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个人综合素质。对这一部分职员,企业愿意看到他们成长,但又由于企业内部知识分子成堆,所以不愿意花费大的力气培养文化起点较低的职工,希望个人的主动性为主。这部分学员有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但个人文化基础和学习目标差异较大,学校就要做好学员情况调查,分析具体情况,以学员为主导,针对性地做好导学、助学工作,强化个性化的教学支持服务,帮助学员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辅助他们完成个人学习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学员学历层次和个人综合素质,为实现学员职业规划目标打好基础。通过几年努力,远程开放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二汽基地中逐步获得企业认可,扩大了远程开放教育的社会影响力。

三、远程开放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

远程开放教育学校要准确把握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中央电大的宏观指导下,动态调整选修课程设置和学习支持服务。例如:省化工第六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员的学习能力,提高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学习氛围,从而推进学习型团队的建设;省建筑第二集团公司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工程现场技术人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二汽基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挖掘有主动性、自觉性的潜在的一线人力资源,企业参与性不深,我们的任务是加强这批学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只有准确把握了企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支持服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远程开放教育队伍。

2.提高支持服务水平

参与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的人员绝大多数为在职人员,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分离的性质及学员在职在岗的压力,给远程开放教育学习带来诸多困难。远程学校的支持服务水平尤为重要,搭建好学习平台,营造氛围,让学员感受到置身于一个集体中,有被关心、被引导的感觉,弥补远程开放教育师生时空分离的不足,学员在创设的良好的、虚拟学习环境中唤起学习兴趣,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使学员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另外一方面,远程学校工作要积极主动,增加服务意识,争取企业支持,让企业感受到优质服务,主动配合做好职业教育工作。

3.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

如果受教育者在某种教育形式下能力得不到提高,这种教育形式必然会受到社会质疑,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是学校重要的任务。远程开放教育企业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和不稳定的问题,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两个支柱,提高学习资源质量和精品课件建设是中央电大一直追求的目标,我们则需要进一步完善导学环节标准化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等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强化教学管理过程,落实教学每一环节,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另一方面,注重与企业的交流,把握好办学定位,时时审视人才培养与企业所需的一致性,根据企业需求反馈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增强远程开放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

4.与企业深度融合,力争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最大化状态

首先,学校的科研项目要与企业生产、技改结合起来,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双方经济效益;其次,学校可以吸引和鼓励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提高了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教师的比例,教学相长,企业人才素质得以提高,也可促进双方在生产的、技术、教学等方面交流,学员在高素质环境中得以良好发展;第三,学校可以搭建人才就业平台,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与之合作的企业可以优先招聘优秀人才,学生在平台上挑选企业,人才流通良性循环,学校、合作企业、学生实现三赢。三赢关系,是学校与企业保持长久合作的有效保障。

5.重视远程开放教育宣传和参与企业建立人才保障机制,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范文2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以企业培训为主,培训过程是在企业和职业学校进行,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德国“双元制”模式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我国借鉴“双元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了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关键词】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引导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与中国高职院校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对比度,其借鉴“双元制”培训理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功经验,值得中国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时进行对比性研究。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地位不高

在我国,职业教育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并没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周海涛对陕西、内蒙古、四川、青海四省区的调查,“220所职业学校中,以就业情况的优劣为标准划分,发展好的有68所,占样本总数的30.9%,发展不好的152所,占69.1%。他们分析指出:资金不足的162所,占样本总数的73.6%;教师短缺水平低的63所,占28.6%;领导不得力的109所,占49.5%;教学设备差的98所,占44.5%;”除此之外,随着高校扩招,“普高热”升温,职业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取得的了成就,但是我们也要从多方面考虑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得职业教育能尽快走出困境,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学生的努力方向任然是读普高、上重点、考名校。职业学校招生十分困难,降低分数线也无人报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1、专业设置问题

职业学校内部教学科目的设置也没有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设置了许多与普通高校一样的专业。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某些职业学校过于看重经济利益,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便使得在在专业设置上,更加迎合商业利益的需求,某些专业过于热门。优点是使学生基于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自身所学的专业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工作的需求中。不足之处是一些专业过于热门,培养的学生数量过多,而社会对此专业学生的需求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便造成了一些学生无法找到工作滞留了下来。

2、教师问题

我国目前虽然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何谓“双师型”教师,概括为两种:一是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的教师;二是既具有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技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师;现实中,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其实很少,大部分学校只重视双师的形式和指标,因此若要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就要注重他们的实际工作和教学能力。

二、我国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法律度保障

“双元制”在德国迅速发展,是因为德国有法律保障“双元制”的实施。德国最早的职业教育法是1869年颁布的《强迫职业补习教育法》,二十年后的1889年,政府又颁布了《工业法典》,首次将企业学徒培训必须要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模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作出了规定。1969年,联邦德国颁布了首部《联邦职业教育法》,成为西方国家比较严密的职业教育法规。而在中国,我国政府虽然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文件也致力于推进“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但是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还很不完善,既没有针对性的“专门法”,也缺乏与之相应的“配套法规”。

(二)校企业合作问题

中德两国的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同,主要原因是我国没有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的制度安排。投入、责任、权利、义务和操作程序均没有相关规范,导致各高职院校虽然响应相关文件精神,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收效仍然不明显。但同时还需要认识到,在作为平等合作伙伴的学院和企业之间,缺少中介环节,缺少利益驱动,也是导致企业不热心参与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三)师资力量薄弱

中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双师型”,中国高职院校教师直接毕业于本科院校,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缺少实践技能,无法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只好承担起教师的教育与培养任务,要求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到企业参加实践,以了解企业最新技术进步情况,并且能把所掌握到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一致的,也是由其基本国情决定的。由于大学毕业生没有企业工作经验,成为教师后再到企业去从事工作,也无法完全融入企业中。师资队伍落后于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发展要求的实现,决定了中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缺乏这一问题。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世界职业教育领域最为成功的模式之一,研究其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必然会对我国职业教育带来启迪和帮助。

(一)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立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但人才比例却不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搞“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因为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可以得知经济繁荣、国家富强的根本出路是重视和发展职业教育,这些都可以通过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中得出。因为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出高技术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就此把中国的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当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在我们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时,发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在完善的法制下得以保障,因此我们也需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二)大力加强职双师型教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与其有一支要求严格、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德国在职教师资培养方面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他们建有自己的实践、配足了相应的设施来加强对学生实践性、技能性培养。众所周知,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分别是“学术性”人才和“实用性”人才,所以,对高职学校教师与普高教师要求也不能等同。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应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建立有效的职教师资、培训机构和体制,并能与职业教育发展完好匹配。以高职院校的特点来配备和培养职业院校的师资,强化公共课技术平台上的任课教师基础理论和科研能力,教育学生最新的知识;对于专业方向任课教师而言,更加强调实践与创新能力,鼓励、支持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推动共同研发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以实现技术上的创新。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又能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三)建立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

客观、公正、规范的考核体系是德国“双元制”模式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考试的标准就是按照联邦统一的有关《培训条例》和《考试条例》,专业命题小组的设置由德国的16个州组成,制定统一考核所用的试卷。再次,“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由行业协会承担,它与培训无直接关系。这样就能充分保证了考核的公平。”而我国职业教育考核体系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评价标准相对片面、教考不分考试目的不明确、考试内容过分受限于教材,与实践要求相脱节。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体制中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出于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学业考核的科学规范性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我们有必要抛弃过时的考核理念,重新审查和反思现存的高职教育考核制度在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考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考核体系。

作者:徐雪薇 赵莹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范文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教育职责的教育模式。与学校制职业教育相比,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深受企业和学徒的欢迎。作为一种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促进了德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而且在世界各国享有盛誉,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急需大批能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我国应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

关键词: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工学结合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完善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职业教育被推上了教育产业的大市场,处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前沿,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人的就业和自我提升需求都强化了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和总理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会上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誉为二战后促进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对保证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双元制职业教育,不同于学校制教育形式,它是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和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本文将对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简介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由企业和教育机构联合办学,企业、学校和老师共同培养学生,学生利用企业和学校各自的优势,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结合,从而成为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

1.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产生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至中世纪手工行业的学徒制。学徒培训工作通常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由手工业行会统一管理。19世纪后期,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德国各地开始建立专门的培训场所,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同期,各种进修学校大量出现,用来为学徒进行文化补习。此后,进修学校逐渐演变为学徒接受义务教育的机构。20世纪初,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德国的魏玛宪法明确规定,进修学校作为义务教育进行普及。1920年,德国全国学校大会将进修学校正式命名为“职业学校”,它是双元制职业学校的雏形。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育的鉴定》中将职业教育模式命名为双元制职业教育。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颁布了《职业教育法》,确立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它标志着德国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正式形成。

2.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1)两个培训地点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其中,企业的培训场所就是车间或施工现场,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而职业学校的培训场所就是课堂,主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也就是“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从教学时间的分配来看,企业培训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左右,而学校的教学时间占培训时间的30%左右。

(2)两种教师

企业培训的教师都是企业的雇员,他们一般也都接受过双元制职业教育,从职业学校毕业,并在企业有一定年限工作经验。他们是双元制职教体系中非常关键的,起着重大作用的师资。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他们必须完成四年的大学专业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然后再接受两年的师范学习并进行一段时间实习后方可任职。

(3)两类考试与证书

企业培训一般长达三年或者三年半,结业考试内容以其在企业接受的实训内容为主,目的在于考核学生对所学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而职业学校则会进行资格考试,内容包括学生所学的各门课程。学生获得的毕业证书也有两类,一类是由行业协会颁发的技能证书,一类是由培训学校和职业学校共同颁发的学历证书。

(4)两个经费渠道

在双元制职教模式中,培训经费有两个来源,即企业和国家。企业里的培训费由企业承担,而国家会对小型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职业学校的培训费则由国家及州政府共同承担。这样就保证了培训经费的充足稳定。

三、双元制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存在的问题

(1)体制僵化,管理复杂

德国的双元制职教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的法规、措施和方案,固然对培养人才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另一方面,这套庞大的体系管理复杂,体制僵化,缺乏灵活性。政府的统一规划也会扭曲企业和经济界的真实需求以及地区间的合理差异。双元制职业教育对经济依赖性过强,而企业对于技术革新的反应速度变化不一,使其很难及时跟上或超前反映科技和经济的变化趋势。

(2)企业提供的培训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需要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传统的职业教育越来越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很多手工业岗位空缺,而金融相关岗位却供给不足。许多学徒由于有了新的选择而在培训中途与企业解除了合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这个问题变得越发严重。培训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企业提供的培训岗位与申请者的期望差距较大,这是因为培训专业发展速度缓慢、技术含量偏低,难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学徒会因此选择其他培训专业。

(3)企业培训与学校教学间缺乏协调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企业与学校间的密切合作,但两者之间常会出现缺乏协调的情况。首先是企业培训和学校教学难以协调一致。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企业往往会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来制定培训的内容,而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事先制定的,往往不能反映职业环境的变化,造成了企业与学校的培训内容难以取得协调一致。其次是企业培训师与学校教师缺乏沟通。学校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于不同企业的学徒,培训师也会面对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教师和培训师都难以全面了解对方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与教学工作的协调,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在进入职业领域之前,就具备了该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跨行业、跨领域、跨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很多德国公司把生产厂建立在国外,通过廉价的劳动力来增加企业收益。所以,传统的操作技能已不再是职业能力的衡量标准,人们对职业能力已经有了新的认识。跨文化能力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标准。然而,在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徒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难以培养出适应国际化需求的职业人。在此形势下,职业教育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相关部门必须调整职业教育的法规政策。

(2)产业结构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德国的经济结构经历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超越了其他产业,这意味着德国已经开始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转向以知识导向和服务导向为主的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职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并对人们的从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同样也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的产物,其涉及的培训专业往往是以传统的手工业、商业为主,缺乏与服务业以及高新科技相关的培训内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人口结构的变化

近些年来,德国的人口数量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其移民政策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德国的外来移民中有很多人来自于欧盟以外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些人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因此进入德国后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其子女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也很难得到良好的教育,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鉴于教育背景的原因无法完成中学学业,这些人在申请学徒培训职位时,很难得到培训的机会,从而成为被排除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外的弱势群体。如何把不同背景与种族的受教育者纳入其职教体系中,是德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规模快速发展的趋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迅速增加。但是,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度较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践脱节,毕业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较差,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所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和合理思想,以改革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

1.设置“双元制”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制体系

校企合作是双元制职教模式的核心内容,而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一方面,由于缺乏合作的动力机制,企业往往不愿意参与学校教育,而学校则难以灵活地根据企业要求变革教学模式。因此,政府应设置双元制管理机构,从而为校企合作提供管理与约束。另一方面,我国未形成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导致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借鉴德国的经验,我国各级政府应将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校企双方各尽其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2.加快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是关系到此体系运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德国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建立了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而且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与此同时,德国政府也注意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这就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优良素质。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学历层次不高,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培养成为既深谙专业理论知识又精通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应逐渐建立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3.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课程

德国在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课程设置与就业市场密切接轨。通过企业和学校的磋商,共同制订培养计划,使课程内容既有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有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还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培训内容。反观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学生的培训计划由职业学校制订,课程内容也是一成不变,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够灵敏,难以准确把握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就业状况。进而形成了毕业生学无所用,就业压力大的状况。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指导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发展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实现学校与就业市场的“零过渡”。

五、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与分析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广泛声誉,这是与德国的工业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因素密不可分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重大借鉴意义,但由于我国与德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有很大差异,因而在借鉴时不能盲目照搬,而应汲取其精髓,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作者:田晨 单位:爱丁堡大学

参考文献:

[1]GerholzK,BrahmT.Apprenticeshipandvocationaledu-cation:aninstitutionalanalysisofworkplacelearningintheGermanvocationalsystem.InC.Harteis,A.Rausch&J.Seifried(Eds.),Discourseonprofessionallearning2014,(pp.143-158).SpringerNetherlands.

[2]HummelsheimS,BaurM.TheGermandualsystemofini-tial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anditspotentialfortransfertoAsia.Prospects,2014,44(2):pp.279-296.

[3]KlotzVK,BillettS,WintherE.Promotingworkforceex-cellence:formationandrelevanceofvocationalidentityforvocationaleducationaltraining.EmpiricalResearchin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2014,6(6):pp.1-20.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亓俊国,庞学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23-26.

职业教育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策略

教育事业中,职业技术教育是和经济增长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在国内,经济建设必须依托于成千上万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数以亿计合格的劳动者。相应地,职业技术教育迫切地需要对自身建设进行创新、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作出转变,这些都是发展必然的压力。笔者首先介绍了职业教育管理的相关原则,并表达了个人的观点。

一、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现状

职业教育管理,为了达成职业学校预期的教育目标,管理者在某种原则下分配、调用各类因素,涵盖人力、财力或是物力信息等,确保教学工作的长效、安全运行。近些年,职业教育在国内大幅地拓展。不过,也有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实施职业教育管理,应当要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纵观职业教育历年的发展,除观念或是职校自身外,主管部门在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模式上也有不小的问题。关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就导致主管部门出现了严重的管理缺位甚至错位情况。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管理主体相当繁琐,学生个人的素养高低不平,没有管理性;二是没有对职业院校进行适当地下放,职校无法自由地发挥,不利于人才建设与培养;三是主管部门尚未引入市场机制,混乱的管理体制带来了各个部门的冗杂。

二、职业教育管理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当前终身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业教育管理须着眼于学习者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也是对职业教育管理理念提出的新要求,那就是职业教育需要改变单纯的以就业为导向,只是为学习者提供一门谋生技能的思想,转向为学生提供具有更强适应性的一般性的职业知识,着眼于学习者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综合素质。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教育管理人员应当对资源、具体对象作出分层级地控制,确保职业管理达到满意的水准。在国内,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为:受社会各界的制约,职业教育建立的整体系统也可分解成若干彼此独立,同时有必要协作、共生的子系统。为更好地对职业管理系统作出规划与布置,必须协调它和整体资源之间的关系,让职业管理系统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格局,从根本上提升整体管理的成效。

(三)高效性原则

职业教育管理人应当对学校内部的人力、资金、物力或是其他不同的教学信息、时间等作出妥善地安排,对工作模式、管理方法等予以创新,让教育目标、任务或是社会效益能够得到最优的建设。从素质、技能以及道德素养上对全体师生进行指导,培育更多合格的人才。在此基础上,要对职业院校自身的办学质量作出适度地推进。

三、职业教育管理有效实施策略

(一)增强四种意识

职业教育若要确保有效管理,应当树立起下列四种基本的意识:一是质量意识,二是市场意识,三是创新意识,四是国际意识。提升质量意识,要求教育人要对从前以书面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出转变,对质量观念予以创新,突出学习者的实践能力,打造和培育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资源配置活动中,市场才是基础要素。故而,职业教育应当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来对专业设置或是培养模式作出调整,要将主管部门手中的宏观调控巧妙地和市场配置进行协调,将更多的自主权下放至职业院校手中,增强他们的活跃度和能动性,彰显教育优势。对现代教育而言,创新是不变的趋势,对职业教育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职业教育活动中,应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懂得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必须树立起超强的国际思维,参考国外的成功经验,对培养模式作出调整,提升教育在世界格局中的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化

专业设置方面,职业教育应当要融入自身的特色,确保社会需求以及教育品质的完美结合,保持职业教育广泛的适应性。针对市场上那些需求比较大的岗位,要纳入重点目标;保持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并采取可靠的注意措施。教学设计方面,职业教育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在某类职业中的基本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故而,教学设计应当建立起职业技能+整体素养相协调的特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方面,职业教育涵盖了理论、实践以及素质教育这几个核心的板块。理论教育才是基础和条件,实践教育被视为主体;在理论、实践教育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可以扩展素质教育。作为全球教育的主流趋向,素质教育拓展已是必然之选。

(三)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长效、安全地发展下去。职业教育活动中,为确保教学品质,我们需创建良性的教学质量检测系统。以该系统为依托,解决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从根本上优化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要优先引进和选拔素质较高的师资力量。作为教学方案与计划的编织者和执行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和组织的角色。扎实的师资力量,能够对职业教育进行规范,和培养目标的最终达成相关。

四、结语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我们要对职业教育按部就班地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优化教学手段、流程,将从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将以学科为本位的课堂理念更改为以能力为本位,学会用现代技术逐步地取缔传统教学媒体,增强学生的活力,适应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管理提出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文婷.职业教育通用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丁钢.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统筹投入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2).

职业教育范文5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

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精准扶贫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精准扶贫已由资金扶持、项目扶持的阶段过渡到“扶技”“扶智”的阶段,“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成为共识,职业教育无疑是“扶智”与“治愚”的关键,也是隔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在精准扶贫上更是有着教育成本较低、辐射范围广、面向基层群众以及利于就业的先天性优势,能够将地方产业发展与人才技能培养实现有机融合,有利于提升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是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治本之策。

1重视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作为

贫困归根结底是知识与技能的贫困,贫困地区发展,短期依靠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中期依靠产业开发转型,长远来讲,唯有依靠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才能够从根本上脱贫。党的报告也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精准扶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从贫困地区教育需求看,基础教育是关键,而职业教育培训显得更为迫切。职业教育“平民教育”特征与对接产业的优势与贫困地区发展需求相吻合,既能够为贫困地区输送急需的技术工人、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又可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专业培训,还能够为基层群众自我教育、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各类知识教育培训。总体来看,职业教育可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智力、专业行业、教育资源等特长,以提升地方教育水平与劳动者技能技术为目标,通过精准发力、“靶向治疗”,将教育资源用在精准扶贫薄弱环节,构建人才、教育、智力于一体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推动乡村振兴。

2基于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之困

职业教育的“平民”教育优势使其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的供需矛盾与相关问题仍然存在。

2.1缺乏统筹协调

职业教育致力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受到更多关注,但就现状来看,由于职业教育参与精准扶贫的时间较短,经验有限,与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入。许多地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意识缺乏,只停留在表面人力、物力上的帮扶,行动缺乏主动,专业不相吻合,帮扶手段效果难以有效提升。同时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上缺乏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尤其针对地方性各类职业教育布局、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尚未进行长期性规划,同一地区发展模式趋同、专业交叉等问题较为明显。

2.2专业供给困境

贫困地区大多经济穷,教育更穷,导致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之间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其中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精准扶贫实际需求的矛盾尤为明显。许多地方性职业院校忽视本地区农村基层发展需求,偏离地方产业发展定位与自身办学优势条件,一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不仅无法体现专业特色,且难以体现地方职业教育优势,更无法为地方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服务。同时,校企对接性不强。本地企业针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缺乏关注度,参与度有限。许多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与职业院校配合不足,并且学校与企业之间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同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难以满足企业人才要求,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有效转移。

2.3资源整合度低

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与激励机制,区域职业教育、城乡职业教育间通常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缺乏区域间、城乡间的互动协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功效。同时,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缺乏科学系统规划与管理,例如职业院校与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功能重叠,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混乱,尚未形成合力,不仅专业上缺乏系统性与精准扶贫吻合度,同时也导致职业教育资源与行政资源浪费。

3基于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构建

3.1统筹机制,保障扶贫

职业教育需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在精准扶贫上有所作为,管理协调机制是精准扶贫的首要保障。首先统筹职业教育管理协调机制,一方面既要保障地方职业教育的均衡优势发展,同时也需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具体来讲,需将职业教育转化为“需求—供给”模式,注重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提升。其次,积极统筹地方教育、农业、人设、扶贫等各职能部门资源优势、资金与项目,构建起资源共享、需求对接、高效衔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开展知识技能教育培训。此外,构建区域联动、城乡联动体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跨区域帮扶、社会企业协同参与作用,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合作机制。

3.2精准供给,对接需求

职业院校需重点关注就业市场新动态、新走势,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使产业成为专业发展的沃土。首先,抓住“精准就业”目标,为农村培养出足量的适应性人才。例如当前许多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前景良好,职业院校则可相对应设置旅游开发管理等相关专业,针对贫困地区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旅游等专业教学活动,针对性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再如主动对接设立农村传统民俗文化保护、古宅保护等专业,为农村输入大量乡村管理人才、商科人才等。其次,优化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地方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学生培养模式,尝试师带徒、订单式培养等职业育人方法,提升职业教育办学针对性,强化校企合作,实现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即就业;开展“学校+市场+合作社”“学校+合作社+农民”等校社合作互动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深入田间、融入基层,进行“造血式”扶贫。此外,协助产业开发,职业院校可利用自身社会资源与影响力,促进民生扶贫项目落地。例如与地方签订对口资源帮扶协议,开展项目建设、师资培训等各方面帮扶,具体结合贫困地区资源特色,资助发展旅游产业等相关项目。同时可积极引入互联网电商,从技术与资金上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产业。

3.3搭建团队,专业服务

地方职业教育可结合自身资源成立专家服务团队,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科技人才向基层聚集,构建人才、产业、科技精准对接的平台,服务农村发展。如组建电商平台应用服务团队、机械制造技术服务团队、现代农业科技应用服务团队等。同时,聚焦精准扶贫战略,启动贫困地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项目,在“大学生村官”培育基础上,紧扣能力培训、创业孵化核心,利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师资团队,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其次,地方职业院校可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院、商学院、软件学院等专业优势,搭建农村基层电商创业实践团队,开展农村基层电商扶贫创业实践活动,向基层群众提供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帮扶;组织引导专业教师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电商帮扶下乡活动,结合知名农村电商企业平台,针对地方优势农产品资源以及“农产品销售难”的瓶颈,向其提供技术培训、包装设计、品牌营销等专业服务,指导贫困群众通过互联网销售土特产品,获取实实在在的收益。

3.4多措并举,精准培训

地方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可联合制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标准,构建以职业为目标,以能力为根本的职业教学体系,有效利用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现代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将职业院校搭建成为农民培训基地,组织有学习意愿的农民、基层工作者,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群众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提升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具体来讲,应将农民培训教育作为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合理整合现有教育力量,构建农民培训体系。例如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培训基地”,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各类资源优势,为农村培养人才;建立“农村技术培养实践基地”“返乡农民工培养基地与再就业中心”等,结合地方企业实际用工需求、农民就业倾向以及市场需求,设置合理的教育培训模式与内容,积极承接地方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

4结论

乡村振兴是经济与社会的振兴,更是文化教育的振兴。职业教育应主动融入、主动担责,为精准扶贫助力。总而言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职业教育需顺应时展建设需求,主动对接三农问题,对接精准扶贫,承担人才培养、产业开发培育的重要职责,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早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鹏,朱成晨,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机理与实践反思[J].教育与经济,2017(06).

职业教育范文6

(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产品的整体概念

对职业教育产品的把握也可以从三个层面剖析,即职业教育的核心产品、职业教育的有形产品和职业教育的附加产品。其中,职业教育的核心产品包括学生个体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以及对整个社会带去的利益,这是由教育产品“私人产品”和“公共物品”的双重性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有形产品包括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和附在有形介质上的教学科研成果,是教育核心价值能否最终实现的载体。职业教育的附加产品则包括社会服务、继续教育和就业指导等。产品整体概念启发职业教育在注重“教书育人”的同时应该“三手抓,三手都要硬”;在产品塑造方面应该是“核心是重点,是保障”,即职业教育的核心产品是重点,而其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是保障,不仅要体现教育的差异化,更要下大力气提高产品质量,以达成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理念。

(二)科学统筹职业教育的产品组合

职业教育的产品组合的宽度是指不同的学科门类,有利于扩展职业教育开展的领域,实现多样化发展态势。职业教育的产品组合的长度是指不同学科中所有专业的总和,可以使产品组合的宽度更加丰满充裕,学生的选择也更加丰富。而职业教育的产品组合的深度则是指同一专业中人才培养的层次,有利于在职业教育领域占领更多细分市场。而职业教育的产品组合的关联性则是指职业教育的不同学科门类在人才培养、教学实训条件、实习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相关联程度,有助于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先机、赢得声誉。职业教育应高度重视其产品组合策略,以培养出真正能成为社会中坚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1.产品组合策略

在产品组合的宽度方面,实施职业教育的各个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学科分类情况和学院性质(单学科或多学科)按照市场需求状况并结合自身特点与实力,确定恰当的产品大类,力争使所办学科与其他院校专业相比有一定竞争力。比如,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和健康养生热潮,湖南、北京等地的职业院校与当地民政部门大力配合,开设老年关怀专业。在产品组合的长度方面,各个职业院校应该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根据对各专业学生毕业时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并结合学校的自身条件来决定开设何种专业。

比如,在管理大类中,不仅有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还有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在产品组合的深度方面,为了培养出不同层次的毕业生,职业院校的办学层次可以参照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现行做法,试点并开展分级制教育或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学习层次和不同需求层次的要求。比如,在许多职业院校同时并存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甚至少数职业院校已在政策指导下试点开展高职本科教育,这必将奠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职业院校还应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产品组合的关联度,因为这一综合性指标更能反映办学水准、教育质量、创新力度和竞争实力。比如,现在很多职业院校的文科实训室和理科实训室都配有基础教学软件和模拟实训软件,可供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通用知识与技能训练,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更多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

2.产品延伸策略

职业教育的产品延伸策略指职业院校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将职业教育产品在空间范围内向上延伸和向下延伸或同时双向延伸。其中,向上延伸是指在原有学科、专业的基础上,提高这些学科、专业的办学水平与层次。比如,现在已在北京少数职业院校试点的高职本科教育,或可开展职业教育的分级制改革。向下延伸是指在不影响现有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前提下,发展面向全社会的上岗培训、在职培训、转岗培训、晋升培训等多种非学历教育、非全日制教育,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尽可能满足地方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如,有些职业院校既有技校或中专的中职教育,也有成人教育和高职教育,同时还承接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当然,职业院校也可以同时采用双向延伸策略,以最大限度促进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并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适时更新职业教育产品,推出新专业

任何产品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学科教育,它要服务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因此也同样存在生命周期。由于就业市场时刻在发生变化,所以职业教育的产品很难像学科教育那样相对稳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主体,保持市场的敏感性,瞄准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不断开发新专业、新课程,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教育产品。比如,在致力于公共交通现代化的进程中,仅北京就有一些职业院校积极响应市政府的这一利国利民政策,与地铁公司联合开设轨道交通专业,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从业人员。另外,针对北京市“老龄人口显性化”特点,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批准于2010年开始开设“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专业,三年来在政府机构(北京市民政局)、高职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行业学会(北京社会福利协会)和社会企业(北京太阳城集团等)四方的大力扶持下,通过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室和重点训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正在逐步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于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任务措施,这使得“健康管理与老年关怀”专业更是极具发展前景。

我们坚信,通过职业教育产品的不断创新,完全可以实现产品线的优化组合。而合理的适应市场的产品组合就像一架飞行平稳的战斗机:机头是迎合市场需要的新专业,机身是有稳定就业需求并能带动专业群发展的核心专业,机翼是保持稳定的长线专业。

二、总结

职业教育范文7

一、职业院校生源状况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如今的职业院校在生源的质量上已经远远不如从前。如今进入职业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多是在初中或者高中里无法进一步考取更高学历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相比于进入普通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学生,在进行教育活动中将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更大的困难。若要保证教学的质量,职业院校的教师们就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更高的挑战。如今在绝大部分人眼中,更高的学历就代表更广阔的未来。从义务教育开始,更好的成绩成为了每位学生必须要追求的目标。但让每位学生成绩都那么好,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比较才有高低。那些在“比较”中落后的学生们将无法胜出,而迫于学历与技能是社会上获得“饭碗”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职业院校也就成了他们的最终选择。这也就形成了职业院校的主要招生生源。

二、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氛围

中国的普通初中、高中教育到处充斥着浓厚的学习、竞争气氛。排除智力因素,每个想要好好学习的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必然会让自己努力地跟上班级学习好的第一梯队的脚步。而落在后面的学生,大部分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去真正地努力。显然,若是一群有这样特点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其学习氛围必然比普通的初中、高中弱了不止一个档次。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具有这样的特点:学习没有目标,动力不足,没有竞争意识,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这使得这大部分学生即使是在毕业后,能够真正学到的知识也是微乎其微。即使是进入了工作岗位,也难以在一定时间内运用所学技能应对工作的需求。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作为基层的技能型劳动力主力军,其中的大部分却不能成为上层建筑的稳固基础,无论是从他们个人还是从整个社会的稳定来说,都是巨大的隐患。因此,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扭转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而肩负起这些任务的人,自然就是广大的职业院校教师。

三、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职业院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不重视职业教育教师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乃至就业是无论如何也提不上去的。虽然职业教育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地注意到,可职业教育教师的现状并没有那么的轻松。客观上,职业教育教师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来自于学生,还有学校的社会地位低,教师的工作成就,一线教师晋升困难,职业理想不易实现,经济地位低下等因素,时时刻刻影响着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观上,职业教育教师自身的不足,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则更大。如今许多职业教育的一线教师是技校生留校任教,纵使他们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其教学及管理学生的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难以有很大的飞跃,难以用理论将自己所拥有的技能知识和盘托出,教给学生。还有的教师难以与学生融洽相处,对于学生的管理难以与教育相互促进,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效率下降。职业院校对于教师的管理,有时也会因为老套的过时的管理理念,对教师们进行不合适的约束,导致职业院校教师不能用更热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这份神圣的职业等等。这些现实存在于职业教育教师中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很难从根本上改善当今的职业教育。

四、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方法

职业教育范文8

1.法律法规上,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缺乏可操作性的细化条文

第一,没有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和范围。法律法规大多停留在倡导、鼓励等空乏的原则性规定上,缺乏细化的法律条文。在政府宏观政策引导下,需要突出实体企业、行业组织、职业院校这三大要素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明确其权利和义务。并明确助推职业教育活动的范围和对象,如实体企业的员工超过300人或年利润达到100万等就应拥有用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和助推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没有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合作途径和方式。目前的合作方式比较单一,只有学生赴企业实习和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员工培训尚未完全纳入正规的法制轨道,有必要明文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参与和助推职业教育须采取对企业和院校都有实质性意义的3种以上的合作方式,多者不限,鼓励助推方式创新。

第三,没有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监督评价机制。税收、信贷、监督、评价、信息等方面的引导与服务不够,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参与和助推职业教育的指标没有纳入职业院校的评价考核要求,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的不作为成本较低,监督评价的主体实施者依然模糊,角色游离,导致执行力度大打折扣。

2.关键要素上,助推职业教育的行业组织发展不平衡,功能不完善

第一,行业组织呈现地区和行业的不平衡和差异性。东部沿海地区行业组织较为完善,西部内陆地区相对来说行业组织的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各级政府颁布的助推职业教育的具体政策不太容易顺利出台、切实落实和产生明显效果。

第二,行业组织的功能不完善,吸引力不够。我国以前将行业组织作为社会团体实行双重管理体制,挂靠行政部门才能注册,限制了行业组织自下而上的自发组建。行业组织覆盖率低,内部机构不完善,人员专业化程度低,对新兴经济体触角不敏锐,对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把握不准,不能为生产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全面的信息。

第三,行业组织的民间市场定位不够,主动性不强。由于受大一统文化和行政化机关的长期熏陶,行业组织的行政命令和硬性规定比较多,重视费用的收取而不太关注引导、协调、服务的提供,对行业和企业的利益维护以及行业企业与政府行为的协调做得不深不透。

3.资源配置上,全能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计划模式不灵活

第一,宏观资源配置上,中央和地方对专业设置等管得过多,热衷于学历教育和学术教育,大力资助公办职业院校,民办职业院校很难分到应有的一杯羹,面向市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方面不够敏锐。

第二,微观资源配置上,公办职业院校行政化倾向严重,封闭办学,脱离生产第一线的实际需要,行政权力大于教学权力,缺乏主动联系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的积极性和市场灵活性。

第三,没有组成教师代表、学术团体、专业团体、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等参与的董事会,院校领导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专业教师毕业于非职业的普通高校,社区、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等没有融入职业院校的教学和管理。

4.利益分配上,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政策激励疲软

第一,实体企业一般来说拥有某些生产技术上的暂时优势,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方面不太愿意信任职业院校。而浅层次合作有可能干扰正常生产,或者涉及生产技术机密,同时由于目前人才市场过剩,实体企业更愿意通过市场获取所需的人才和技术。

第二,行业组织不是慈善机构,期望本行业获得长远发展,但职业院校的办学规律和行业组织的价值取向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目前相关政策没有保护本行业利益。

第三,职业院校在人事、劳酬等方面缺乏激励制度设计,很难主动对外联系,导致没有新的办学资源来补偿实践教学,使得实践教学只是低层次简单重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第四,政府支持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但没有建设好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合作职业教育管理和运作平台,优惠和补助的政策导向性没有充分发挥,利益调节机制缺乏。

5.参与方式上,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所需的市场组织架构缺乏

第一,我国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人员流动较快,职工培训没有硬性规定,现代企业教育制度没有真正形成。分散的应景性的点对点合作,难以形成市场交易要求的完整统一的市场组织框架。人才需求数量和人才技能规格等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职业院校,因此,无法应企业要求适时调整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职业院校通常是由某个部门兼职负责对接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对接人手不够,功能运作不顺畅,导致不了解企业的最新技术、工艺和装备,教学中无法给学生渗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相关行业日益发展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储备的信息。

第三,政府机构中对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管理尚处于粗放状态,没有建立起合作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作平台,不能为不同合作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项目合作提供便利。

二、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新合作职业教育顶层设计

1.建立国家新合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是可以进行决策的权威机制,一般一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主席由分管教育的国家副总理或国务委员担任。国家新合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成员主要是由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改委、财政税务部门和经济产业部门等与职业教育关联的国家部委的官员代表、国家各行业职业咨询委员会专员、地方各行业职业咨询委员会顾问、社区职业咨询代表、行业组织代表、企业家代表、职业院校代表等组成,具体研讨国家新合作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负责年度职业教育国家重大项目的计划审议、部署实施和评估总结。鉴于联席会议相关方比较多,就教育论教育恐难拓展出足够的创新空间,因此,建议联席会议的秘书处设在发改委。其他关键部门、单位和组织在联席会议召开前两个月向联席会议秘书处提交一份年度报告。国家新合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下设松散型研究性质的合作职业教育各常务咨询委员会团体,如全国职业资格咨询委员会、全国行业技能咨询委员会、全国行业质量咨询委员会、全国行业(跨行业)培训咨询委员会、全国职业院校拨款咨询委员会和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咨询委员会等。

全国性咨询机构下面也相应地建立地方性咨询机构和社区性咨询机构。并由联席会议选聘国内外合作职业教育领域富于研究造诣和实践探索的300名左右的国家行业职业咨询名誉专员和地方行业职业咨询名誉顾问,为国家新合作职业教育政策提供咨询建议。全国性和地方性各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各级遴选委员会限定基本条件后面向国内外自由报名,层层选拔,遴选全国性和地方性各咨询委员会成员志愿者,可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通过遴选的志愿者以抽调或借调的方式进入各咨询委员会工作,享受原单位的工资待遇,遴选上的外国志愿者可根据相关国家政策接受国家外专局的资助,其他志愿者可通过申请课题项目经费的方式接受国家资助,拒绝企业行业、中介机构、职业院校和社会其他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赞助,以保持咨询报告的中立和公正。全国性和地方性各咨询委员会成员每5年遴选一次,每次按绩效贡献淘汰2/3。地方性各咨询委员会成员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晋升为下一届全国性各咨询委员会成员。全国性和地方性各咨询委员会成员中的外国志愿者专家一般不超过5%。遴选委员会在全国性和地方性各咨询委员会成立后即行解散。

2.建立真正意义上面向市场的产学研创用合作机制

长期以来产业和教育是“两张皮”,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实体企业不愿要,产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却又长期匮乏,这主要是沟通渠道不畅造成的,行业组织的介入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从生物学观点来看,产业和教育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底物”,行业组织是诱导双方发生化学反应的“酶”或“催化剂”。积极培植行业组织,向行业组织下放部分权力。国内外经验表明,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之一,这是由职业教育面向职业、行业和企业的特性、职业教育的区域性、职业教育的技能性、职业教育的生产性等所决定的。合作职业教育运行中最基本的三要素是行业组织、实体企业和职业院校,其中,行业组织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起龙头引导作用,政府有必要向行业组织下放部分权力。对部分国家行政权实行转让;对行业自主权予以确认;通过立法统一进行原则性授权;通过单行法律进行具体授权;通过各种方式委托进行授权;通过契约(协会章程、国家结社条款)形成权力等。

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推出《行业组织发展促进法》。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按照全国职业资格咨询委员会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鉴定劳动者的技术能力,对技能达到要求的授予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的必备条件。具体由行业组织负责本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考核,确保职业资格证书的实用性和权威性。行业组织还要牵头实体企业和职业院校一起做好课程研发这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另外,实体企业要立足长远,用战略眼光认识合作职业教育。实体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员工进修、科研合作、技术攻关等是与实体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需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在德国、美国和澳大利亚,企业通常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教学、实习、科研和学校决策。企业有技术、设备和熟练工人,对经济、市场、技术和人才等反应迅速,要建立制度向职业院校及时反馈人才技术规格和标准方面的信息或建议。职业院校要树立危机意识,与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良性互动。

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是学校永恒的合作伙伴,彼此属于同一利益链条,学校业务上要听从行业组织的指导,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解决企业的各种生产技术难题。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鼓励弹性学习时间,提倡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鼓励企业员工来学校学习,工作经验折合成学分,颁发培训证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校长选拔机制。建立由政府官员、立法机构成员、院校教师代表、社区家长代表、社会人士等参与的校长遴选委员会,公开选拔校长,从职业化、专业化角度进行考核评价,着重考察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的业绩,引导校长走职业化之路。

3.架设让职业教育不同人才脱颖而出的立交桥

新合作职业教育还要为职业类人才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创造打开各种窗口和留下各种接口,可尝试如下立交桥式多层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技校(中专)—高职高专(或直升或“2+2”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高中—(或高职高专或直升或“2+2”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另外,实现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教育之间的衔接,通过适当方式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融为一体,实现不同学习成果的相互转换。与国家职业分类、职业资格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相适应,鼓励职业教育由终结性教育向终身性教育发展。准许职业教育毕业生通过加试或入学后补修攻读普通教育的硕士博士学位,也允许普通教育毕业生修读职业教育的硕士博士学位,鼓励职业教育毕业生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修读相应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建立学分银行,学分零存整取,实现不同教育类型和教育形态的学分互认和学历认证、资格认证的互认。

三、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新合作职业教育基层设计

1.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办学规范化、集团化、连锁化

依托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将层次不同而专业背景相似的院校与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2013年8月,广东新供销职教集团成立,覆盖了21个地级市,直接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由供销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整合了6所供销社系统中职学校、7所省内高校、37家企业、3个行业协会,开创了我国行业组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先河。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优势课程库对所有学生开放,学分互认,教师跨校互聘,中高职“3+2”分段培养。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式”全程参与“天禾班”的招生、教学、就业安置工作,学杂费企业承担,每月补贴生活费300元,并设立奖学金,实现了“就学即就业”和“招生—教学—就业”的无缝链接。

2.构建项目协作管理和运作平台,保障合作项目双赢

协同创新合作职业教育的合作模式。将通常的合作方式如理事会模式、董事会模式、专业建设模式、订单培养模式、共建二级学院模式、企业实训模式、联合研发模式、合作培训模式、校办企业模式、就业合作模式等进行融合创新,因地制宜,形成新合作职业教育的综合模式。设立由行业组织、实体企业和职业院校主要负责人参与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行业组织、实体企业和职业院校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的日常管理可另设一个综合性管理机构。项目运行主要由行业组织、实体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具体业务部门负责,由项目实际负责运作者主持,成立项目运作团队,分工合作,精心实施。行业组织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指导,主要是编制职教规划,制定教学大纲,推荐教材,及时注入行业发展新成果,负责联系实习基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把学校建设成本行业先进技术的人才储备基地、技术储备基地、创新团队组建基地、专利发明培育基地等,促进行业与教育的共同发展。

3.完善行业组织和实体企业助推职业教育的配套措施

职业院校教师从实体企业招聘。职业院校接收在实体企业工作5年以上的技术人员或工程师,经过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培训后,走向教师岗位。将现有的缺乏行业背景的教师轮流派送到对口实体企业全职跟班锻炼2年,学校全程跟踪考核。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报读职业院校,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以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电焊顶呱呱,移民加拿大”。还要通过税收杠杆调节企业行为。给予用人单位减税、免税、实训物耗资助、人员补贴、科技优先、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出资购买培训成果,鼓励实体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将2%用于员工培训。同时,行业组织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