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非洲音乐研究历史与学术反思

新中国非洲音乐研究历史与学术反思

伴随解放思想、开放发展的盛世国运,非洲音乐③研究在学术观念更新、方法路向转型和对外交流互动的背景下攀援跋涉、开掘前行。世纪之交,“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明确写入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总目标,作为多元音乐文化重要内容的《世界民族音乐》引起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人才建设和理论研究成绩显著,尤其是最富典型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和神秘灵性的非洲音乐研究,彰显出勃勃生机和后发优势。本文拟以时间、空间纵横的双重坐标,以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历史批评学等多维视角,从学史观照、质性检视两方面,对新中国六十余年非洲音乐研究给予追溯、反思,并就未来发展愿景给予瞻望,就教于方家。

学史观照

新中国大陆学者对非洲音乐研究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党的文艺方针紧密关联,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态势。约略说来,可分为初创(1950—1979)、恢复(1980—2000)和发展(2000—2010)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50—1979)

新中国伊始,一穷二白的国家忙于重建,音乐界学者的主要精力在新中国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上,1950至1959年的非洲音乐研究一片空白。1960年以后,随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1960)、“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1961)、“中国亚非学会”(1962)等学术机构或民间社团逐步成立起来,中国大陆学者对非洲的关注逐渐增多,开始将目光投向遥远的非洲音乐。但致使许多研究工作处于龟行或停歇状态,学术活动陷于瘫痪,期间仅有莹星《马林巴》④一篇公开发表。30年的初创阶段仅发表10篇介绍性文章,如莹星《几内亚的民间乐器》⑤、严永通《非洲的鼓》⑥等。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相似的历史命运与奋斗目标,两者联系紧密,为数不多的文献中,无法脱离政治的窠臼。非洲音乐研究范畴自然无法摆脱这样的主题,其性质突出实用性,着重于对非洲音乐的信息收集,多限于浅层的介绍或新闻报道。中非音乐交流之所以掺杂了某些政治因素,形成阶段性特点,有它特定的历史动因。其一,新中国刚刚建立,经济基础薄弱,政治内外交困,政治、经济建设成为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音乐难以完全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政治烙印。其二,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20世纪50至70年代非洲国家多处于解放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启示,对非洲音乐的关注充满着同情与团结非洲人民的目的。其三,对音乐艺术的摧残更是达到了顶峰。以“阶级斗争为岗”的年代,许多研究无法摆脱“左”的思想束缚。这些因素决定了双方的交流更多局限于政治经济领域,有限的音乐交流则融入了政治目的。在中国大陆与非洲国家及地区的音乐交流中,国内一些艺术团体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以表演亚非拉国家民族歌舞节目为首任的东方歌舞团,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中非音乐表演艺术交流的重任。该团于20世纪60至70年代曾出访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人民日报》等国内重要报纸都以较大版面对其进行了报道。

(二)恢复时期(1980—199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从而得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得以恢复,非洲大陆逐渐引起国人关注,相继成立了诸多非洲学术研究机构或民间组织,如中国非洲问题研究学会(1979)、“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1979)、中国非洲史研究会(1980)“、中国非洲史研究会”(1980)、“南非研究中心”(1995)“、非洲研究中心”(1998)、“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1990)、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1998)等。另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南开大学、外交学院、云南大学等院校的教师对非洲问题进行学术层面的研究。受非洲研究大环境之影响,音乐学者加大了对非洲音乐研究的纵深度,由概览介绍逐渐朝着学术层次的转型,相关文献有论文30篇、译著有2部、兼著2部和旁及著5部。代表性文论有陈自明《布隆迪的民间乐器》⑦、〔日〕濑户宏(王北成译)《非洲传统音乐的现状》⑧、〔法〕罗康德(张东晓译)《黑非洲的音乐语言》⑨、陈铭道《非洲音乐的节奏组织原则》⑩和《从民族音乐学看非洲乐器》???、陈铭道和皮全红《非洲木琴研究与民族音乐学》???、张雷和陈自明《独放异彩的黑色珍珠———记非洲传统音乐》???、李昕《非洲的“拇指钢琴”———姆比拉琴初探》???和《黑人传统音乐中的鼓文化研究》???等。译著分别是加纳著名民族音乐学家恩凯蒂亚《非洲音乐》???,上音学者汤亚汀翻译,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出版的专门评介非洲音乐译著。美国音乐史家艾琳•索森(E.Southen)《美国黑人音乐史》???系袁华清由法文版转译而来,该著的开篇中,叙述了美国黑人移民前所在非洲国度的音乐艺术特征。兼著有陈铭道《黑皮肤的感觉———美国黑人音乐文化》???、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两部世纪之交的成果,前著系作者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其突出的特点一是运用文化价值相对主义的观点,强调将音乐事象置放于赖以生存的自身(历史、文化)环境中去;二是使用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材料。作者用较大的篇幅、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非洲黑人音乐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分析和论证了美国黑人音乐中来自非洲的DNA(基因)。音乐学家田青认为该著是“音乐学领域里近年来出现的最好的书之一”???。总之,两本兼著迈出了中国非洲音乐研究学术转型最为坚实的步伐,具有启后承前的模范作用。旁及著包括张荣生《非洲黑人艺术》???、宁骚《非洲黑人文化》???、〔法〕让•洛德(张延风译)《黑非洲艺术》???、刘鸿武《黑非洲文化研究》???、李保平《非洲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五部著译文献是国人全面了解和认识非洲文化艺术很好的教科书,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学者研究非洲音乐重要的文化参考读本。该阶段研究无论在内容、范围及现代化问题方面都较前一阶段有了质的提高。双方的音乐交流趋于理性回归,纯音乐的对话开始增多。重要的是学者们开始以民族音乐学的视野来看待、研究非洲音乐,以更加客观、公正的角度,从文化的视角剖析非洲音乐。#p#分页标题#e#

(三)发展时期(2000—2010)

新世纪的十多年,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时段,非洲音乐研究文献形势喜人,数量激增,成果十分丰厚,其中论文75篇、专著和曲集各1部、兼著类9部、旁及著译类4部,远超过新中国成立前五十年成果之和。就研究对象领域而言,75篇文论多数系对非洲传统音乐形态、传承的关照,如陈自明《鼓和鼓乐在黑非洲》???和《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的音乐和舞蹈》???、江东《黑色鼓角相闻———掠影尼日利亚传统乐器》???、董云《尼日利亚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等。此外,一些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非洲音乐家的艺术音乐创作,李昕《阿金•尤巴“非洲钢琴艺术”的创作道路(上、下)》???、《“非洲钢琴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的一个侧面———阿金•尤巴的钢琴组曲〈传统生活情景〉研究》???与《克瓦本纳•恩凯蒂亚〈教学用曲12首〉的“文化”认识与“技术”评价》???三篇文论篇幅较为宏大,研究十分深入、透彻,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当之无愧地成为非洲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代表性力作。随着世界民族音乐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增长,非洲音乐逐渐被作为论文选题,谢佳音《加纳作曲家曼纽尔•吉玛•拉比的钢琴作品———〈莲花〉》???及《非洲钢琴艺术研究———以三位非洲作曲家的六部作品为例》???、吴娟《从〈通话鼓〉看尼日利亚当代作曲家钢琴作品》???,便是此类成果。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不可逆转,西方文化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向世界各个角落渗透,所到之处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对于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固守传统,一味被动抵御,还是勇敢直面,迎接变化,融入新元素,面临艰难的抉择。非洲音乐也毫无例外地陷入这种困境之中,非洲学者为此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与探索,不仅在思想上接受了以“黑人特性”为口号的“黑人文化复兴”的理念,而且在实践上将非洲音乐、乐器元素与西洋作曲技法巧妙融合,创作出大量具有非洲精神的新型民族音乐作品。李昕等人的研究成果很好地阐释了非洲音乐家的创作理念、创新精神以及对传统音乐的珍视和坚守。专著、曲集均由海归博士李昕完成。《从“撒哈拉”往南走:黑人音乐偶拾》???是国人专事非洲音乐研究的开山之作,该著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于一体,对专业工作者与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和认知非洲音乐特征很有助益。而作者编辑出版的《非洲钢琴曲集》???,则同样具有开创性意义,对国内钢琴艺术教学视界的开阔和演奏曲目的拓展,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兼著类除洛秦《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在美攻读博士学位的论文外,其余均为满足教学之需而撰著、编写的教程,在非洲音乐知识普及和艺术推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王耀华和王州《世界民族音乐》???、张谦《世界音乐文化教程》???、陈自明《世界民族音乐地图》???、饶文兴《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王耀华《外国民族音乐》???、杜亚雄和陈景娥《外国民族音乐》???、杜亚雄《世界音乐地图》???、王静怡《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博览》???等。旁及著译类包括张荣生《非洲黑人雕刻艺术》???、〔英〕帕林德(张治强译)《非洲传统宗教》???、〔英〕宾格汉姆(吴静译)《精彩非洲艺术与文化》???、刘鸿武和李舒弟《非洲艺术研究》???等。对多视角、多层面感悟非洲音乐文化大有裨益。

具体分析起来,此阶段研究成果快速发展的驱动力大约来自于以下方面:一,国家对非洲学的重视程度较以往有所提高,“中非合作论坛”继续向广度、深度推进。二,一些从事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加强了对非洲学的研究,一些高校专设了非洲研究机构,非洲学得到重视。如“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2005)、“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2007)、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07)等。另外,世界民族音乐学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一直将世界民族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促进世界民族音乐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世界音乐。为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2010年7月成立了“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深入研究、探讨和交流《外国民族音乐》教材编纂、课堂教学经验,两个学会对非洲音乐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多元文化作为一种形态观念,得到普遍认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便是在此理念驱使下研制出台的。该课程标准不仅注重中华民族音乐的培养,而且强调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它的颁布,促使高等音乐教育更加重视《世界音乐》课程、师资和设施的建设,激发了非欧民族研究的主动性。与此同时,负笈海外攻读民族音乐学学位中青年才俊的学成归来,给国内音乐学界带来新的讯息。其中以黑非洲或非洲移民音乐为对象的成果,将黑人音乐纳入文化的整体范畴中,以人类学的观念解读、洞悉黑非洲音乐深层次的内涵。四,中非文化艺术(音乐)之间的对话、交流呈现出繁盛之势,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主要活动有:1.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为宗旨的“相约北京”艺术节???,自2000年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国人在感知、领略非洲音乐歌舞艺术魅力的同时,促进了中非之间的人文艺术交流。2“.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自2000年已连续举办五届,每一届开幕式文艺演出,都是中非艺术家尽情展示各自民族音乐舞蹈艺术魅力的最好舞台。3.中非文化部长论坛于2012年6月18日在京举行,与会46位中非文化部长共同签署了《中非文化部长论坛北京宣言》,开启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新纪元。4.“中华文化非洲行”则以“走出去”为目标???,传播中华音乐文化。5.“中非音乐对话”???于2005、2007连续举办两届,以直观性、参与性、互动性为特点的工作坊,突出“活态保存”的理念,强化现场参与、直接操作、感性体验的功能。6“.非洲艺术论坛”???于2009年5月26日举行,五十多位中非学者共同分享各自关于非洲艺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其间举办国内高校首家“非洲博物馆”揭幕式和非洲歌舞艺术展演。#p#分页标题#e#

质性检视

客观地说,新中国的非洲音乐研究,历经从无到有、由少及多、自浅入深的学术旅程。它不仅将丰富多彩的非洲音乐呈现于眼前,同时为认识世界音乐多样性提供有一个参照,更为推人及己提供了一个自我深省的视角。六十余年研究历程,既有收获的喜悦,也存在诸多值得思考和留待完善的问题。

(一)研究文献特色

1.研究深入,成果丰硕。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对非洲的重视程度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对非洲的认知从最初的支持、了解非洲向深度研究的转型。迈过第一阶段的低产出以后,在21世纪研究文献数量成倍增长,在学术内容的质性内涵上同样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部分高校开始招生培养非洲音乐专业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已有6位同学提交较高学术水准的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非洲艺术(音乐)研究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舞台表演交流活动呈现出未有的繁盛景象。

2.内容丰富,领域全面。中国学者关于非洲音乐的研究是从非洲传统音乐的研究起步的,其中尤以独具非洲特色鼓与马林巴两种乐器备受重点关注。改革开放以后,研究内容迅速扩展到非洲音乐概览、非洲乐器考察、非洲舞蹈音乐、非洲音乐传播、非洲音乐教学五个领域;新世纪以来,研究领域拓展到非洲当代音乐创作,内容涉及非洲钢琴艺术、歌剧音乐创作、专业音乐教育等。既有对非洲音乐的共性特征进行探讨,也有从国别的角度解读非洲音乐的个性特点。

3.视野开阔,注重综合。关于音乐研究的学术传统更多的是采用形态分析、审美判断等手法,中国音乐学者对非洲音乐的研究也大致如此,这从早期的学术成果便可清晰窥知。1980年代末期以后,一些出国留学攻读学位的中青年音乐学才俊,他们在国内打下了较为深厚的传统音乐分析的功底,在国外得到西方民族音乐学家的指导,了解了国际学术前沿动态,极大地开阔了理论视野,观念上接受了“文化价值相对主义”的价值取向,技术上受到西式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训练,方法上追求跨文化、多样化研究的综合,把音乐作为文化的研究成果令人耳目一新。

4.团队凸显,中心初成.中央、上海两所中国成立最早的音乐学院,一直位列中国音乐学术的前沿阵地,特别是外国音乐研究领域更是遥遥领先,无以匹敌。就非洲音乐研究而言,情况同样如此,以北京、上海两座城市为中心,中央、中国、上海三所音乐学院形成了各自的研究团队,尤以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团队更为突出。陈自明、李昕两位学术带头人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前者更多地关注非洲传统音乐,从1956年的“几内亚民族乐器改良”开始,对推动非洲、拉丁美洲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做了不懈努力,成绩突出。后者的研究领域更为广泛、成果更是丰厚,特别是对非洲当代音乐研究,内涵更加透彻、挖掘更显深入。

(二)存在问题检视

1.研究力量薄弱。与欧美问题研究相比,非洲问题依然处于边缘地带,其中非洲音乐研究更是势单力薄。国内的专业研究机构(含高校非洲研究中心)与民间组织尚未专设非洲音乐研究课题,甚至将音乐内容排除在外,目前尚无一个集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国际交流的专业非洲音乐机构组织。高等院校中的音乐学院(含专业音乐学院)作为非洲音乐研究主力阵地,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也相差甚远,涉及该领域的专业学者屈指可数。某些院校培养出的少量专业人才,就业以后因无用武之地便改变研究方向,甚至转投其他职业。

2.目标定位模糊。国内学者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国际学者的交流也甚少,基本呈现个体化、零散化的特点,随机性较强,缺乏统一的目标定位,对于研究对象缺乏长期而细致的规划。持续性关注意识不强,深入探究学术动力不足,多数论者浅尝辄止、昙花一现,不同论者间相互参照、内容雷同时有发生,整个非洲音乐研究呈现出一种“自发”的局面。依文献质量而论,叙述、介绍性居多,深度描述和阐释较少。客观地说,非洲音乐研究既需要全景式的概览,更需要国别或个案研究。

3.田野调查匮乏。毋庸置疑,无论在过去、现在或者是将来,实验室里的推理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纯粹的“纸上谈兵”得出的结果往往存有偏差,必须离开“扶手椅”,走出资料室,深入到鲜活的田野文化现场中去;无论是“局外人”的宏观视野,抑或是“局内人”的参与观察(ParticlpationObservation),在理解和认识非洲音乐文化时都将发挥自身的优势。客观地说,新中国非洲音乐学者,能够扎扎实实深入非洲田野者,实乃凤毛麟角,既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的支持,也没有成为风气的客观环境。多数篇什参照的是翻译的二手材料甚至是转译的第三手资料。

4.学科交叉不足。虽有部分学者结合音乐学与人类学的知识对非洲音乐进行了探讨,但从整体上看,仍以知识普及性介绍居多,缺乏从考古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跨学科和多角度对非洲音乐的历史、社会生活状况的深入考究,非洲音乐研究水平的提高需要各学科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另外,翻译文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拓宽我们对非洲音乐的认知,不失为了解非洲的一扇便捷窗口,音乐学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翻译介绍也严重不足。目前,所见文献仅有1部翻译著作和15篇翻译(含编译)文章,显然,这个数量与丰富的非洲音乐宝藏和大量的国外学术研究成果是不相匹配的。

愿景瞻望

虽然新中国非洲音乐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互现、欣喜与缺憾并存,但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新世纪十年,非洲音乐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学术观念更新、方法路向转型和对外交流互动的大背景中,实现了由知识概览介绍向学术深层探索的跃迁。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中非文化交流成为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第三次浪潮???到来之际,中国的非洲音乐研究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一,国运昌则学运盛。改革开放后的3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极大地增强,中非关系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非的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投资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党的18大胜利召开,国运盛昌“,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必将迎来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包括非洲音乐研究在内的非洲学研究当趋好时节。第二,资源广则诱惑大。非洲大陆拥有古老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绚烂绰约的艺术,其传统乐舞执著地坚守着祖先最原初的姿形状貌,保持着纯真的艺术情感,彰显着素朴的自然天性,是民族音乐学者精神家园探寻、学术心灵栖居的宝地。非洲音乐的风情万种、生命律动,对20世纪全球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业已成为音乐观念创新、风格演变动力源和体裁嬗变、表演拓展的基因库,同样有现代音乐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庶资源。第三,人才多则科研强。随着学兼中西的新型人才的国内培养和国外回流,非洲研究人才队伍数量大大增加,质量不断提升,极大地充实和壮大了非洲研究的队伍,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学术成果量和质的双重提升,期待建立“非洲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并在学者内部达成共识。非洲音乐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同样取得较大的进展,科研学术成果值得期待。第四,国富强则学力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萧条,西方国家对于人类学研究的资助明显减少,学者的抱怨溢于言表???,西方学者非洲研究的衰落,正是富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春天的来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剔除西方学者的话语霸权,形成中国的跨文化的多元知识话语,创立非洲音乐研究的学术新认知。非洲音乐的研究空间还相当广阔,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回望过去,新中国六十余年非洲音乐研究,风气渐成,成果丰盈;瞻望未来,中国学者的非洲音乐研究,前景远大,任重道远。让我们在扎实奋进中期许美好的明天吧!#p#分页标题#e#

本文作者:郭克俭 张大军 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