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声乐学前教育研究

幼儿声乐学前教育研究

本文作者:李黎 单位:三门峡市卢氏县中等专业学校

主题是针对作品的中心思想而言,教育意义是指利用教材向幼儿进行多方面教育,如,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等。明确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教育意义,目的在于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幼儿在音乐艺术美的感受和体验中接受教育。二是掌握作品的情绪类型和艺术特点。音乐作品的情绪类型是指情绪的发展变化,如,有的音乐是雄壮有力的,有的是欢快活泼的,有的是安静亲切的,有的是悠扬婉转的等等。

有的作品自始至终只有一种情绪类型,有的随着内容的发展,情绪类型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感受作品的情绪,还应当分析、了解作品的体裁形式、风格特点、地方特色,以及演唱、演奏形式等艺术表现上的特点。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节拍各有表情作用,有的铿锵有力,有的紧凑活跃,有的舒缓悠长,有的具有某种造型性,有的表现某种风格特点。教学中应当对儿童歌曲的节拍、节奏、旋律等进行认真分析,并从中了解它们的表情作用,熟知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和艺术处理手法,从而把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对幼儿歌曲进行艺术表现上的处理。歌唱是一种表演艺术,音乐教学就是某种程度上的音乐表演活动,通过音乐教学,使音乐作品反映的生活、情感能为幼儿理解接受。

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表现上的处理,就是运用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表现手法去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及其发展变化,运用歌唱表演与律动来完成艺术表现任务。速度的快慢。音乐作品速度的快慢与作品的内容情绪有密切关系,如,情绪激动、紧张时,速度往往较快;情绪安静、平和时,速度就会较慢。力度的强弱。音乐作品的力度强弱与作品情绪密切相关,如,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需要用较强的力度突出节奏性;热烈欢呼的情绪需要较大的音量;表现优美安静风格的作品,需要的力度要弱、音量要小、速度也要慢一些。音色变化。音色变化是指歌唱色调的变化。幼儿的音色变化较难,要使儿童做到“用声表现”音乐,就要从欣赏入手,让幼儿模仿变化的音色,如,明亮的音色、优美的音色、暗淡的音色等等,并让他们去听辨、识别、理解和感受音乐,以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歌唱表演与律动。低龄幼儿识字不多,理解能力差,教师应根据歌词内容,设计表演动作,以姿势和面部表情来助唱。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以形象、生动、优美的歌舞形式进行演唱,但动作不要过于复杂,应具有幼儿特色。律动就是幼儿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有规律的舞蹈表演。为培养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教师在设计动作时应该注意节奏与音乐旋律的吻合,所选表演题材和动作应为幼儿熟悉和喜欢,应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示范法最适合运用于幼儿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单纯发声练习的技巧示范;二是突出局部机能作用的示范;三是歌曲中重点、难点的示范;四是声与情结合处理的示范;五是侧重歌曲表演、表情处理的示范;六是针对学生声音缺点的模仿示范。凡是幼儿喜欢的歌曲,他们就乐意学习,并会克服困难,尽快学会。所以,教师的范唱会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质量,如果教师在范唱新歌的时候,富于表情,而且把歌曲的情趣充分表现出来,幼儿们就会被深深感动,高兴地接受。

爱因斯坦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言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人创造力的本源之一,幼儿时代是一个人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而音乐更能加强和推动想象力的发展。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长期受到“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家都已经习惯于孩子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孩子不能获得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这种课堂模式,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音乐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不能全面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所以,应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传统的“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一直以来,传统教学中形成的是相对独立的课程关系,忽视学科之间的融合性,造成课程之间的隔阂。比如,钢琴教师只注重技术训练,没有结合学习有关的幼儿歌曲伴奏,学生弹琴只会弹C调,不管什么调的歌曲都用C调伴奏,孩子们唱不上去就喊,破坏了歌唱情绪,影响了幼儿嗓音的正常发育。因此,在中职音乐专业的学习中,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和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幼儿思路,建立起联想式与宏观概念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帮助幼儿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使钢琴和声乐这两门基础学科达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