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例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文1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完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艺术蕴含着视觉之美、听觉之美、秩序之美、礼仪之美、和谐之美,艺术的美无处不在。即使如此,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

艺术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艺术教育的教化作用和道德规范作用;在我国,也早在商朝时期就很重视礼乐教育,故有“殷人以乐造士,其学为瞽宗”的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特别是农村艺术教育,不但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反而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当今很多乡村中小学只重视主科教学,忽视艺术教育或者根本取消艺术教育。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并加强关注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真正推广和实施。我国的教育先驱孔子早在《乐记》中就提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说,他的意思是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这一观点说明了艺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建议“把艺术与科学相结合,以艺术的灵感来激发科学的想象力”,这些都表明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特别是中小学教育阶段,艺术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农村人口居多的我国,艺术教育自然也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朵。”的确,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德国的柯尼利亚曾这样说过,“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总对自己诚实,艺术就总在那里。”这说明艺术在德育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我国乡村中小学教育中,要加强艺术教育的高质量的实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始,能够有机会体味艺术世界的丰富、充实、自由和深邃,使人格更加高尚、独立、完美。

二、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健康的情感

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一个人对美的认识与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乡村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启蒙阶段,而这又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息息相关,因此,艺术教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兰格曾说:“艺术是情感的客观表现,也是本性的主观反映”,艺术对人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对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中小学学生自身却无法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就需要艺术教育课程在课堂中有效地实施,去引领中小学的学生去感受和领悟。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情感,就迫切地需要艺术教育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实施。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益心,这就强调了艺术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并为此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整体素质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方向是“向真、向善、向美、向上”,它不断地激励着学生向真、向善、向美,而且不断地积极向上,越来越独立自主、人格高尚。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就更有其积极的作用。因为在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查阅资料中得知,乡村的艺术教育不论是从师资、设备还是态度上都和城市里有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加强乡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必将能够提高农村整体素质。正所谓一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艺术教育带着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步入乡村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为了提高乡村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乡村中小学的课堂中艺术教育必须和其他学科一样,引领着乡村中小学生前进的步伐。

四、结语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

教师承担着开发、塑造一代新人的艰巨任务,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教学方法和人格等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对受教育者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合力”作用,[2]而目前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却不令人满意。从学历水平上看,农村学校的教师一般以大专毕业生为主,还有相当一部分为高中或初中学历。农村教师有很少的学习、培训等进一步提高的机会,他们很难接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他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比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很难运用“名师”的思维模式和授课方法。另外,农村学校的教师工资水平、福利、发展空间不如城市,这就造成部分教师不愿意长久呆在农村,无法专心教书育人。

基础设施。现阶段,城市大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都已经比较完善,他们的校舍是清一色的框架高楼,宽阔的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一应俱全,教室配备的是符合人体生物工程学的课桌和凳子,计算机已经非常普及,使用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而对于很多农村地区来说,他们的校舍还是土地砖墙甚至危房,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门的操场和体育用品,他们的体育课就是跑步和做广播体操,很多农村学生还没接触过计算机,即使有电脑也只是用来玩游戏,他们根本不会用电脑进行学习。农村学校上课主要还是依赖黑板和粉笔,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没有收音机等简单的教学辅助设备,这不利于他们的语文及英语的学习。

教学管理者。学校的管理者是一个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优秀的管理者不仅可以制定出符合本校特点的发展目标并制定发展规划指引学校的各项业绩不断提高,而且可以起到连接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校以及老师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下工作和学习。因此,一个学校管理者的能力与一个学校的发展紧紧联系着。在农村学校的学校管理者也就是校长,他们一般都是由在教学方面比较优秀的教师选拔上来的,并没有专业的管理知识,也缺乏相应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在工作中无法很好地协调好教师、学生、学校及学校管理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他们也不能很好地依据本校的特点制定符合本校的发展目标,不能很好地调动老师和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积极性。此外,很多农村学校的校长并不仅仅是学校管理者,通常情况下,他们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这样他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学校,而且他们去学习、参观的机会也是很少的。这也是农村学校的管理者无法有效管理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社会是一个联系的整体,社会方面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这里我主要侧重于从政府方面进行分析。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教育放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之首,把发展教育事业提到一个重要地位。目前,各级领导人都意识到教育对经济、政治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教育的投入在短时间内是无法看到成效的。而现在大部分领导干部虽然意识到教育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在自己的任期内却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他们宁愿把资金投入到建设工厂和兴建基础设施等这些在短期内能够看到成就的事情上。此外,由于对教育事业的不重视,他们在制定地方政策和发展规划时就不会出台相应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抽用教师的工作时间为政府办事和政府乱用学校教师耽误正常教学时间的事情。没有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艰难。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不仅是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而且对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起决定作用,同时社会生产力还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有赖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积极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保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和为农民提供政策优惠的小额贷款,鼓励农民发展第三产业。农村管理阶层可以设立专门人员和专门场所为农民提供各种切实有用的种田技术和信息交流,使农民及时掌握各种发家致富的信息。同时,开展各种小规模培训,让农民了解社会、了解当前形势,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的教育观念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农民就会从物质、精神等各个方面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最终形成农村教育和经济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局面。

针对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调整规模,整合资源”的策略以集中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针对现在农村出现的村村办校而每个学校的规模和质量都不高的情况,我们可以由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合并乡镇中小学,建立九年一贯制乡镇中心学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各村人口、地理位置等情况,合并数个相邻村庄的学校和小学,建立小学、初中一体的九年制教育,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优质整合和资源共享,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我们利用数个村庄的人力、物力和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和资源集中办学,就有利于农村建设出基础设施齐全的现代学校。这种办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小学和初中享用共同的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室、体育用品、图书馆、操场等,也有利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帮扶活动,从而有利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文4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重复而低效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参训教师的实际相脱离。具体表现为:内容陈旧,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脱离实际,对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无指导示范作用;重普遍性而轻特殊性,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参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程度不大。目前,国家重视和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也极为重视,国培、省培、校培等各种培训交叉在一起。但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导致内容重复和效率低下。同时,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设计未能体现参训教师的差异性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基础教育教师的不同需要。无论是城市教师还是乡村教师,无论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还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教师,都采用同样的培训内容,缺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划分和设计,培训内容学科划分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不能激发参训者的学习兴趣,不能满足参训者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解决参训者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任课教师构成单一,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缺乏足够了解

目前,担任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大多是各地、州、市的师范院校、普通高校、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其师资力量主要是以前担任教师学历达标培训任务时的原班人马,也会聘请一些高校教师和学术专家来担任授课教师。这些教师在培训中大多按纲讲解,脱离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现状;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一味灌输;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参训者人格的塑造。因此,参训者不感兴趣、培训效果不好成为了培训的常态。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参与新课改实践的专家和学者才能了解中小学教师的问题和需要,才能寻找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正确方法和可行之路,其本身的教育教学才具有示范效果和榜样作用。

3.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方法陈旧,培训效果不理想

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职后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其教学活动必然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而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仍然惯性地沿袭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课堂教学”方式,或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教学形式单一,与新课改提倡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精神相背离,参训者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注入式的讲授法,枯燥、呆板、空洞,与新课改提出的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要求相距甚远,不能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好也就成为意料之中的事情。教育不是一次性消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提高自身就意味着落后和被淘汰。广大中小学教师都有学习进修的需要和愿望,关键是在培训中要把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和方法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参训教师掌握正确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4.考评方式及安排不够科学合理,难以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目前,教师培训的考评方式主要有考试、考评和论文,其中考试仍然是最主要的形式。其主要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不重实际效果,对学员学习方法、技能的考核往往无能为力。一些以技能技巧为内容的科目课程结束后马上就安排考试,很不合理。更有甚者,考试内容在上课时圈定,考试成了走过场,教育的严肃性荡然无存。其实,教师培训应根据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考评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且,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集中体现在其教学过程中,教学能力的高低也通过教学实践得以充分展现。因此,只有通过对具体教学过程的动态的、综合的考核,才能展现参训教师的培训效果,而这正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考评体系中最欠缺之处。

5.集中培训与训后的个别跟踪指导相脱节,培训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是集中于一定时间、地点的班级课堂教学形式,因受制于教学设施硬件的落后和简陋,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教学着力于当时的培训效果,虽因师生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有一定的效果,但对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发展跟踪和问题指导则无法实现。而借助于网络平台的远程教育,虽能利用网络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但授课却因教师与学员的分隔而难以取得较好效果。二者各有优劣,比较而言前者鲜活生动、比较有效,但无法完成后期的跟踪指导;后者缺少听课的情境,效果不佳,但可以随时对学员跟踪辅导。二者无法优势互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对策

1.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培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新课改的根本任务。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只教会参训者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掌握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教会参训者正确看待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品质和价值观。即培训的目标不仅仅是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和提升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使他们更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的真正内涵乃是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或人格,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通过教师人格的深刻影响产生的,因此,在全面提高参训者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重点提高参训者的人文素质,是今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内容。

2.根据受训教师的实际和新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培训效能

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解决教师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个性需要为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培训要进行科学分类,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在职教师的提高培训、骨干教师的研修培训属于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应根据对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力求教学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参训教师自主选择需要的、喜欢的课程接受培训,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培训效果。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都有一定的学历和学力,他们的专业基础不同,教学经验的程度不同,从教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只有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使其具有层次性和递进度,才能消除人们认识的不平衡,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学习潜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贴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教学技能培训,提高实践性课程在培训课程中的比例。要遵循立德树人的要求,提高学员的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培养学员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乐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增强学员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国培、省培、校培的不同目标和具体要求,避免培训的重复低效,实现不同层级培训的无缝对接。国培主要负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研讨,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教改理念,了解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策略;省培主要负责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经验交流与问题研讨,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梳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交流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掌握教学研讨的策略和方法;校培主要侧重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使第一线的教师掌握教会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学会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这样可以避免多种培训方式的重复,节约教育资源,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针对顶岗培训、轮岗培训、脱产研修和业余学习等不同培训形式,也要区别对待,根据其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3.丰富和完善任课教师构成

选聘一批有学术造诣的专家型中小学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科学提高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培训者队伍,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各培训机构要建立自己的培训专家库,并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培训者队伍:精选一批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教师,发挥他们看问题准、解决措施有针对性的优势;对来自高等院校的兼职培训教师,要求他们掌握基础教育的改革内容,了解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实际问题和培训需要;对培训机构自有的专职培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和提高业务水平,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中小学教育的规律和实用方法,实现培训教师队伍构成的多元化。在用人上实施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不适应者淘汰,合作学习,增强内部竞争力和凝聚力。通过提高培训质量,促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

4.改革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思想和理念认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是中小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根本性变革,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实质性的改变。要贴近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典型教学案例分析、设计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现场指导,实际操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要针对教师学习的特点,探索走进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诊断帮助参训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要尊重参训学员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新颖性,让他们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反思—学习—创新”来提高教学水平。要改革传统的讲授方法,吸引学员参与互动,积极研讨,发展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善教学行为,确保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改革和创新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是在职的中小学教师,他们有的是城镇教师,有的是偏僻乡村教师;有的是高级教师,有的是新上岗的大学毕业生;有的是掌握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有的是对新课改知之不多的教师。他们层次不同,水平也有高低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培训中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职级、不同水平的学员特点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既要保持教育的先进性、引领性,又要紧贴中小学教师的需要,回答和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坚持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5.淡化理论知识的考核比重,增加教学实践在考评中的比重,推动受训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中小学教师培训应树立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提高为依托、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突破口的培训理念。改革培训考评体系,降低理论知识在考核中的比重,增加教学技能在考核中的比重。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补充考查报告、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论文作为考核的备选方式。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常规课程,引进培训内容。通过教学现场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诊断,考查学员质疑和反思的能力,并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计入学员的培训成绩。

6.运用现代网络及计算机技术,拓展培训的空间与时间,实现实体培训和虚拟培训的有机结合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素材库;三维建模

随着园林生态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因其具有使绘图步骤简单化、制图精度高及高效等优势,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重要技术手段,并普遍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设计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模块,是园林技术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也是学生获得园林景观设计师等职业资格的“职业技能课程”,还可通过职业技能拓展发展为可从事平面设计、广告宣传、三维建筑、影视动画等相关工作,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能人才、拓展职业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为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项目实战演练为教学主要方式。在园林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绘制周围的事物和场景是有经验老师的首选,校园景观为学生经常接触、最了解、最熟悉的场景,自然最适合成为首选教学素材。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以“汉唐风格建设的新校区”,被认定为“汉中市园林式学校”,占地面积46余hm2,建筑面积29万m2,学院的校园景观资源十分富,软景质如树木花草150种、三大人工湖水体面积5000多m2、硬景质如铺装、景墙体、栏杆、景观构筑、景观小品等种类全,花样多。图书馆、教学楼、实训楼、公寓楼、餐厅、体育场别具风格,是园林设计教学最好的素材。

1《计算机辅助园林景观设计》教学现状

主要教学内容大多数学校选用AutoCAD、3dsmax、Sketchup8.0、PhotoshopCS5(PS)4款软件。从教材上来看,部分学校选用“单行本”,即一款软件一本书;部分学校选用“二合一”、“三合一”、甚至是“四合一”教材,即4款软件安排不同的章节,混合选编。课时安排有的是三学期完成,有的安排两学期甚至一学期完成。学校授课顺序是按园林设计制图工序,即平面设计、三维建模、渲染和后期处理4个模块教学。首先学习AutoCAD,然后学习3dsmaxa或Sketchup8.0,最后讲授PhotoshopCS5(PS)。教学实例多由任课老师随机选定,种类繁多,很不规范,课后练习题不统一,考查考核标准很不完善,这些都需要改进。由于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现阶段老师都是少讲理论,基础理论实用够用就行了,主要以实战演练、案例教学,如选择校园绿化案例。因此校园数字模型库就不可缺少,开设园林及相关专业的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校园数字模型库。而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还是空白,为此本课题作了这方面的工作。

2《校园数字模型素材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的意义

2.1可以丰富学院教学资库

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改革提倡“教、学、做”一体化,将教育的核心由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向重视技能教育、职业教育方向转变。用实战案例进行教学,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校园景观数字模型为其提供了一大实践教学平台。

2.2加快《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计算机辅助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改革,倡导项目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目前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计算机辅助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改革设计中,强调设计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既锻炼学生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增强集体荣誉感。

2.3为学院绿化美化亮化提供理论依据

学校建筑、校园景观都要经常不断更新改造、绿化美化亮化,这就需要以校数字模型为依据,利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原理进行设计、观察、修改、完善,最后定稿,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节约时间,节省投资。

2.4为学校对外宣传提供平台

学校在招生和对外宣传时,要经常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常用图片、效果图及三维景观动画,这就需要提前建立校园数字模型,在需要时经过再加工就可使用。

3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3.1研究目标

(1)根据《计算机辅助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完成“校园景观数字模型”案例教学内容和全过程;(2)编写出“校园景观数字模型”教学教案及课件;(3)制作出校园景观平面图(CAD文件/PS文件)、三维数字模型(3dsmax文件/Sketchup文件);(4)制作出校园平面布局图、鸟瞰图、若干张效果图和3~5分钟校园漫游景观动画。

3.2研究思路与方法

课程改革设计中,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模块化教学为思路,用“教、学、做”一体化来实施教学全过程,把每个绘图软件按知识体系划分成多个模块,进行实例教学,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软件的工具和命令。实例紧密结合校园景观数字模型和园林景观构件,这样既生动又实用。具体操作上把校园景观模型划分成若干个单元,分组、分期、分批处理。校园数字模型用到的知识点和教学软件有:Auto-CAD绘制园林设计景观设计方案和施工图、3dsmax绘制园林小品和构件、AutoCAD+PS绘制平面效果图、AutoCAD+3dsMax+PS绘制三维立体效果图、Auto-CAD+SketchUp+PS三维效果图绘制、Vray、Lightscape、SpeedTree插件、园林专业软件“佳园”、Luion后期动画软件。

4完成的成果

(1)校园景观数字模型在园林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教学论文。(2)校园景观数字模型在案例教学模式在学院同类课程的推广。(3)编写出“校园景观数字模型”案例教学的文字教案。(4)制作出“校园景观数字模型”案例教学课件。(5)制作出校园景观:平面图CAD文件(.dwg);平面图PS文件(.psd和.jpg);园林树木素材图片(.jpg和.png);园林景观小品包括石桌石凳、座椅、景墙、景石、凉亭、水榭、栈桥、路灯、路牌、垃圾箱、雕塑等(.max和.skp文件);三维数字模型:学校大门、图书馆、行政楼、教学楼1-7号、实验实训楼1-4号、公寓楼1-7号、后勤楼、餐厅、室内体育馆、体育场(.max和.skp文件);(6)制作出校园平面布局图、鸟瞰图、若干张效果图和3~5分钟校园漫游景观动画。

参考文献:

[1]王晋芳.“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以“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教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3):61-63.

[2]赵春春,谭文非,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的探索--以《园林景观计算机辅助表现技法》课程项目法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12):214-215.

[3]蒋小平,张学玲,吴晔,等,《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法研究[J].现代园艺(园林版)2013,20(10):220

[4]赵娜,高校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田[J].艺术教育,2009,(4).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文6

(一)加大投入,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一是落实项目资金,推进农村学校建设。以实施全面改薄、校舍维修改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学前教育等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乡镇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办学条件。马回岭中学教学楼重建项目、港东小学重建项目、新塘初中维修改造项目、港口中心小学维修改造项目都已完工;启动了马回岭中学、城门中学、港口中学、新合中学、涌泉中学、新塘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运动场建设,12月底可以全部完工;规划投入6000万元的城门乡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了港口中心小学幼儿园等6个乡村幼儿园建设项目。二是加大政府投入,扩充城区教育容量。为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大校额”问题,扩充城区教育资源,投入资金1.07亿元顺利实施沙河街镇东风小学、沙河开发区天坡小学整体搬迁工程;投入1000余万元新建区二中教学楼项目已完成工程主体;投入283万元的区一中新建厕所、屋面防水、会议室装修等工程已完工;规划投入230余万元的区三中新建大门及附属设施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以上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可增加学位4000个,逐步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为了缓解扩充城区高中教育资源,促进我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投入1.08亿元的教师进修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已启动实施,预计2020年可以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是补充仪器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为解决学校教学仪器装备及图书差缺问题,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推进我区教育信息化进程,2017年开始共投入资金1890.70万元为全区学校采购仪器装备,去已完成了第一批采购资金566.78万元、第二批采购资金749.51万元,采购物品已经发放到各学校。第三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增补仪器设备及图书等七个项目今年已拨付资金588.21万元,除中小学图书正在招标外,其它项目已供货验收。

(二)健全机制,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多渠道补充教师。为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增强教师队伍活力,面向全省招聘113名教师(其中,特岗教师90名),通过安排“三支一抚”支教人员15名,绿色通道引进高中教师5名,安排3名免费师范生、12名定向师范生、6名回原藉教师就业,全年实际补充教师154名。规范录取了25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到九江职大定向培养,为农村教育储备优质师资力量。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对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全区学校学习《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修订)》《全省师德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红线”提出更高的要求,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表彰了一批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发挥师德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三违”行为专项治理力度,查处了部分教师“违规补课、违规推销教辅资料、违规收费”等违反师德师风行为,办结信访件14件,对10名相关人员分别给予了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处分,震慑作用明显。以教育精准扶贫和良好家风建设为目标,深入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全区有1000余名教师上门家访了5000多户家庭,进一步扩大了“万师访万家”活动社会效应,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了教育良好形象。三是提升教师能力水平。为了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全年投入培训经费90余万元,培训教师近2000人次。新教师入职培训、中小学校长赴杭州研修培训、学前教育培训、特殊教育“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培训、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等培训项目,创新了培训形式,丰富了培训内容,普遍受到参训人员欢迎,在推进学前教育“去小学化”、提升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增强新入职教师职业素养、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工作成效,全面提升了教师能力水平。

(三)着眼创新,强化了教育教学管理。一是重抓教学教研常规工作。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督促和指导中小学校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考评实施细则》,优化课堂教学监控与评价机制,加强教育教学指导,促进学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教研员经常到校视导,指导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以研促教,确保常规教研工作有序开展,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好教研工作平台,积极申报教学教研课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加快个人业务成长,申报入选市级课题7个、省级课题8个;积极指导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高中课改的开设,在继续开好文化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类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普遍应用,做到了现代教育设施班班通、堂堂用,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切实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积极推进学校体育活动深入开展。二是开展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全区学校开展“红色、绿色、古色”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暨三项文化主题教育比赛活动”;以“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宣传党的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系列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组织参加“九江市第二届少儿艺术节”“美丽校园精彩有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汇”“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九江市第21届中学生运动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外活动。三是积极开展青少年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资源优势,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公益性、普及性和安全性三大原则,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课外活动。圆梦蒲公英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科技科普知识教育、青少年法制教育、庆祝教师节文艺汇演、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教育等活动受到家长、学生一致好评。组织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参加全市校园足球联赛,区一小、区二中足球队分别荣获全市第五名的好成绩。选派4名选手参加全省校外教育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在围棋、陶艺、航海、航空模型等项目上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四是做好高考等考试的组考工作。在省、市统一组织部署下,严格按照相关工作程序,平安顺利地完成了2530名高考学生、2906名中考学生、2446名学考学生的组考工作。

(四)强化教育,实现了学校安全保障。把学校安全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问题来抓,大力实施学校安全保障工程。强化了“五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宣传教育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以防溺水、校园欺凌、交通、饮食,“拒绝,珍爱生命”为重点,将学生安全教育贯穿教学工作始终。强化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全面保障学生和学校安全,全年全区未发生重大校园安全责任事故。

(五)落实责任,推进了教育民生工程。一是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制定资助宣传手册,张贴《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初、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宣传学生资助政策,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进村入户到贫困家庭宣传各种资助政策及申领程序,使政府的助学政策深入民心。二是落实教育民生工程资金。以资助家庭贫困学生为中心,以帮助家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教育民生工程资金,严格按照学生资助项目和标准,规范发放学前、义教寄宿生、高中、中职、大学生入学、教师励耕计划等助学金计770.3万元;完成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75.2万元;免除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330.3万元;接受各类捐款172万元,特别是广东省江西柴桑商会企业家慷慨捐资100万元设立“舒立萍爱心助学金”,对的优秀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给与奖励和资助。三是精准扶助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市教育局统一工作部署,组织各学校做好“十三五”贫困村及建档立卡失学儿童摸底排查,核实建档立卡户子女在藉在校情况,共统计出在本区就读精准扶贫家庭学生共1242人,外出就读精准扶贫家庭学生共617人。对在本地就读贫困户学生制定“一生一册”,对外出就读的贫困户学生所在的教育行政部门发“催请函”,确保对他们优先落实资助政策,实行精准扶贫,防止因贫辍学现象发生。

(六)注重实效,发挥了督导机制推动作用。2019年,在教育工作督导机制有力推动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教育部门积极行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全面提升了我区教育事业应有地位。一是通过督导突破了职业教育短板问题。2019年3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联合省委组织部,对全省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开展了实地督导,我区首次接受该项督导,督导组在“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筹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对我区教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认定,肯定了我区近些年来推动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职业教育短板问题。督导结束后,全区充分认识到督导机制对教育工作的推动作用,区委、区政府为推进各类教育统筹发展,投入了1.08亿元资金启动了教师进修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充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问题获得较大突破。二是通过督导提升了全区教育综合排位。2019年,我区对教育科学发展指数各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由于近年来对教育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教育综合管理更加规范,各项数据及佐证材料获得省、市督导专家认可和取信,2017年度教育科学发展指数省、市排位直线上升,全市综合排名上升到第四位,全省排位由原先的91位上升到47位,上升幅度较大。三是通过督导提升了全区教育整体形象。2019年我区迎接了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为了全面做好迎检工作,我区认真对标对本表,摸清底数,制定方案,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保障弱势群体公平入学,大幅度补充教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2019年5月份高分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认定,11月份又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的评估验收,全面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义务教育教育发展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教育整体形象日新月异。2019年12月份,我区还将迎接国家教育督导局的“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评估认定,推动我区教育督导工作再上新台阶。

(七)加强统筹,规范了城区学校招生工作。出台了《2019年秋季城区小学一年级划片招生实施方案》《2019年秋季城区初中学生划片招生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中小学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区中小学招生进一步规范化管理,违规招生现象得到全面遏制,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片区就近入学,高中阶段逐渐实现均衡招生,中职学校招生也走出困境,为各类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村教育教学论文范文7

一、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方面的因素造成我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学时分配不合理

高校为物理实验教学分配的课时一般为两个课时,教师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实验原理,并介绍相关器材,学生需要撰写实验原理,两个课时的时间对实验教学来说捉襟见肘,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在试验中遇到问题,大部分都是向教师请教,得到答案就万事大吉,虽然这样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但是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何谈思维发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大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只要背会定理和定律,能够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就足够了,忽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认为只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物理实验对自己的就业和未来没有什么帮助;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缺乏完善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器材、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不愿投入人力和物力,造成教师和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对待物理实验。

(三)实验项目不够新颖

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即使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物理教师仍然坚持老旧的教学方法,实验项目也很少更新。学生虽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实验理论知识,但是创新能力很难提高,部分高校甚至照搬中学的物理实验,毫无新意,项目陈旧。

二、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一)应该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合理使用快速发展的网络和计算机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变性和趣味性,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学生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使实验更加生动形象、立体。学生也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正确步骤,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此外,高校物理实验中有一部分较为抽象,在实验室中难以完成,如光的干涉实验、热量的传导实验等,这种抽象实验的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中的科学原理,这就能够弥补实验室的不足。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教师应该注意适度,不能顾此失彼。

(二)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物理现象,增加对物理的认识,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不够全面,对物理实验中的某些知识不甚了解,在实验中产生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和教师都应正视这种错误,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故意犯一些错误,引发学生对错误的思考,并进一步对物理实验展开自主探究,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思维和能力。但是教师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防止这些错误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如果这些错误降低了他们的自信心,那就得不偿失了。举例来说,在和电路有关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将线路接错,造成短路或者其他错误,导致灯泡不亮,实验台也会发出警报,于是部分学生就不敢接通电源实验,害怕引起重大错误,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动手,让学生知道在实验台上有电路保护装置,即使短路也不会产生危害。这样就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实验环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加强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并且为学生设置开放的实验室

传统的物理实验内容陈旧,很难提起学生兴趣,高校可以根据当前教学内容,结合基础性实验,增加一部分设计性实验。这样,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物理知识,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力学中的碰撞实验,设计出诸如“匀加速运动物体特性”的设计性实验。高校应该使实验室由封闭转向开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当前学习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可以通过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等策略,增加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将学生培养成高水平人才,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张昆 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

第二篇

一、实验内容多元化

(一)综合性实验

该层次实验项目涉及的仪器设备较为复杂,知识综合性较强,实验内容难度较大。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实验过程中异常现象的分析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实验仪器的能力,培养在比较复杂的条件下,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验异常现象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性实验

在掌握基础性实验和具备综合实验知识及能力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尤其是为了科学实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开设的。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对学生实验技能及实验设计思想的培养,是一个再学习、再深化的过程。

(三)研究创新性实验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为实验教学服务。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新疆碳化硅复合陶瓷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基地,这些重要平台将学科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使实验中心的实验项目富有特色,与时俱进。我院丰富的科研成果为实验项目提供了保证,如玻璃化转变研究实验、力学谱测量、介电谱测量、全息光学测量等。这些实验是由实验中心老师和科研课题组老师共同开发的。通过这一层次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故障及异常现象等能力。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创新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这两个层次的实验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从实验教学中获得了成就感、满足感。该层次的实验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方法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实验数据的获得,而对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反而不够重视。但是,从培养学生实验素质和实验能力方面来看,实验课的教学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强化实验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及提高实验素质的过程,也是正确、合理地获得实验数据的重要保证。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方法及实验仪器的构造和运行机理等基本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会跟着实验教师的引导主动、积极地思考,充分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实验兴趣,从而发挥了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也是实验课成败的关键。其次,引导学生在综合应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新知识、新方法的应用,这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实验教学与相应理论课中的知识密切相关,但它们之间又没有直接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实验教学中,更多的是综合性实验,即一个实验要用到几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点,而且更强调实验的方法和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教学方法上,针对多元化的实验内容采取分层次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基础实验教学中,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做的实验教学方法,采取学生相互讨论实验目的、原理、实验步骤,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分析和解决的方式,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模式。

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写出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仪器自己进行合理搭配,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最后处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整个实验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仅做针对性的指导。研究创新性实验,是在第二课堂中进行,不占用计划学时,主要针对那些学有余力或对实验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创新训练和培养的活动,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提供服务。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丰富教学内容。实验中心建有自己研发的具有特色的物理实验网站,可以实现学生下载教师电子教案、实验报告、学习资料,了解教学资源、设备管理和实验项目管理等。这些资源能满足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需要,并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

实验考评采取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普通物理实验共开设四个学期,第一学期主要开设基础类实验,考核方式为平时实验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其中,期末成绩为实验理论综合考试,采取闭卷形式。其余学期的实验成绩考核方式为平时实验成绩占40%,期末操作考试占30%,设计性实验小论文占30%。平时实验成绩包含实验预习、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纪律、实验仪器的正确规范使用、实验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报告等各项指标。小论文根据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小论文的规范性等要素进行成绩评定。操作考试让学生以抽签的形式随机抽取实验项目及试卷,考试时间为20分钟。采取上述考核方式的目的在于表明对实验成绩的考评更注重实验过程及创新,消除了以往仅根据实验报告的好坏给成绩的弊端。

四、改革效果

通过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上述一系列的实验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有所提高。近三年,物理实验中心支撑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8项,一名同学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获自治区优秀奖。关于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向兄弟院校学习,旨在通过不断改革,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者:李祯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三篇

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认知问题学生普遍不太重视物理实验,通常在做实验之前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预习、没有准备,甚至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带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更有甚者,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来上课,让同学报告;即便是来上课的学生,也不是所有的都认真听课.另外,实验课基本都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实验,用相同的方法、同一类实验仪器得到的数据和结果也大致相同,这样导致有些学生照搬别人的做法,不加思索地得到结果应付了事.总之,学生学学物理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

1.2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师通常在开设实验课之前首先讲授误差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再分班抽取必做实验和选作实验.在开设的物理实验中,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一般都是照搬教师的操作过程,被动地接受知识和实验方法,任务性地完成每一次实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无法调动起来,教学效果较差.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1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并用

2.1.1开展物理演示实验学生可在实验室预约时间,由专门教师在该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物理演示室,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讲解物理学发展历程、展示物理现象,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物理演示实验室面积100m2,历经多年的提炼与改造,现有实验项目20余个,参考资料100余种.物理演示实验积极配合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体现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科学的特点,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教学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物理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探索自然的意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1.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实验室建立了内容丰富的物理实验网上教学与管理系统,包括实验背景、仪器介绍、预习要点、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和分析思考等窗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习,下载相关资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利用Flash软件,开发了虚拟物理实验.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操作,仿真实验,并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可帮助学生实验预习、自学和扩展知识面,加深对物理思想和方法、仪器的结构和原理的理解,学习实验技能.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

2.1.3建立自学实验室为弥补演示设备的不足和不能演示的物理现象,实验室建立自学室,放置各类型实验仪器、设备,面对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在该室进行课前预习、课后研究.同时,积极开发物理实验教学课件,并挂到网上教学与管理系统中,鼓励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仿真与模拟演示,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1.4开设研讨讲座定期开设师生研讨讲座,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自由报名参加.该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新生的特点,重在激发新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具有科普性质,涵盖面广,涉及电子、光学、计算机、机械、环保等各领域.教学角度新颖,如“如何求解问题——融合启发方法的应用”、“经济中的数学方法”、“光镊——研究微观世界的新手段”、“数学中的逆问题”等.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演示、学生自由讨论等手段,启发学生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1.5拟开设百年诺贝尔物理奖系列讲座为了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拟开设百年诺贝尔物理奖系列讲座.以百年物理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事件为线索,剖析重要事件的背景和作用以及当事人取得成功的经验,展示科学家的风格与科学精神,探讨科学发展的规律、理论与实验的关系、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拓展学生的思路,强化物理文化素养教育.将人文精神与物理学相结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2.2实验技术研究与应用

物理实验室将把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实际应用中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引入实验中,采用了光纤传感技术、数字存储显示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技术等,使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渗透到物理实验课程内容中去,使物理实验教学更贴近科技研究前沿.如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到杨氏模量的测量实验中,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对以后专业实验课的学习帮助很大.

2.3精选实验项目,优化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实验项目的选择上,精选出一些物理思想突出、体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验方法技巧较强的技术性实验项目.如良导体膨胀系数的测定、扭摆法测定不同形状物体的转动惯量、光栅衍射实验等.大幅增加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如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液晶电光效应的研究、微波模拟光和X射线的特性等.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注重“设计”性.例如:物理电学设计性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是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电表等独立元件,而不是成套的仪器,由学生自行设计电路实现一定的功能,学生完成该实验后,有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2.4推进应用型教学方法

为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应用性的小题目供学生讨论和研究.如在“霍尔效应实验”中,提出如何将霍尔器件用于汽车里程计的设计;在“声速测量”实验中,如何用声波测量距离和定位;在“光纤传感器实验中”,提出如何用光纤传感器测量压力、温度、杨氏模量和储油罐液面的高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学习,把应用型教学的思想贯穿各级物理实验教学的始终.对于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施直到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只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传统实验教学所采用的把学生相对集中在某一确定时间进行实验的方法,由于时间紧,学生难以消化,效果差.为此,采取开放式教学管理办法,实验室全天向学生开放.

2.5实行开放式教学管理

实现了“时间、内容和空间”上全方位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建设了基于校园网的物理实验网上教学与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实验、下载讲义、仿真实验、查询成绩,实现了上网浏览主页进行异步学习,下载教学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拓展了知识传授的空间.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实验教学的安排,各实验室的功能、要求以及开设的课程与实验内容.实验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对实验教学、人员设备、资料(软件)进行管理,并可报表统计等,使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在时间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在实验内容上,开设足够多的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与本专业密切联系的实验项目.在空间上,通过科技创新、科技竞赛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以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内外、实验室内外、网络平台、图书馆、虚拟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突破了传统物理实验室空间的约束,扩展了实验教学的空间.在实验教学仪器的安排上,每个实验室配置16或32台(套)仪器.同时在自学室配置本学期实验项目各1台(套)仪器,用于实验反复、失败重做,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2.6设立《1+1应用创新实践》课程

为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给“拔尖”学生提供创新训练环境与条件,实验室建有大学生创新与应用实践平台,把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宗旨是创立一个开放、流动、联合的创新和研究环境,选拔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以多种方式来实验室学习,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能力,并且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观察力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晓鹏 孙杨 韩仁学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实训中心

第四篇

1有利于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有两个条形磁体放置,在每一根条形磁体上放一根铁钉,当两极相互接触时,小铁钉会A.相互靠近B.相互远离C.落下D.静止不动在讲授磁极和磁体内容时,把此题作为课堂练习,先让学生们思考.接着欢迎学生们回答.部分学生认为:由于两条形磁体是异名磁极相接触,而两小铁钉由于磁化,因此要相互靠近,选择答案A.通过讨论之后,老师运用实验来验证,可知:小铁钉会落下,应为答案C.这种无可辩驳的事实,能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究理由的热情,教师再总结归纳,从而对磁体和磁极的本质和特点有进一步的认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2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一位教师在巩固“电路的三种状态”这一知识点时选取了下面一道例题:某反恐小组的拆弹专家在拆除恐怖分子设置在飞机上的定时爆炸装置.如图3所示,为使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线(填“a”或“b”).拆除前起爆器上电流通过,拆除后起爆器上电流通过.(填“有”或“没有”)这道题对于刚接触电学、对拆弹问题并不熟悉的同学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该教师第一节课对这道题进行教学时只通过电路图带领同学进行分析,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大家的建议,该教师将电路图转化为实物图,并现场模拟演示后很多同学豁然开朗,轻松突破了难点,且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进行电学教学时,对于电路的分析是学生的一大障碍,从而使部分同学望而怯步,但在习题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去分析问题对于帮助学生去跨越障碍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有几只灯泡发光?当同时闭合S1、S2时,情况又怎样?试分析其中道理.通过实验演示,可知当S1、S2都闭合时,发现L2灯不亮,这样学生认识到短路的效果,通过分析之后把这一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给分析电路奠定了基础,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4小结

总之,充分利用好物理实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通过思考把知识点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利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正符合实践—理论—实践的哲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王金梅 单位: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教研室

第五篇

一、层次化

1.教学内容层次化

为了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删除一些陈旧的实验项目,增加一些反映新技术的实验项目。同时将实验项目层次化,将实验项目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实验,此实验教学阶段着重于对学生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培养,基本仪器的使用。通过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仪器的用途、用法并能熟练使用: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熟悉基本实验方法,掌握基本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其次是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复杂程度,提供了许多内容广泛、实验类型齐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实验项目,及时将物理学前沿内容、科研成果经过浓缩提炼转化到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采用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数字示波器、传感器等现代化的实验技术。最后是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最大特点是补充了代表当代物理学发展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手段。因此开出了传感器系列实验、相片的摄制及图片处理系列实验和微波系列实验等。设计性实验与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半导体、激光、材料、微电子、计算机等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新时代要求将与物理学密切相关的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过程的层次化

在对实验项目层次化以后,首先完成必做的基础、综合和设计实验。对于必做的基础或基本实验,我们的要求并不放松,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作了改革尝试:首先,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实验采用实验室开放的方式来进行。然后对本学期所有开设的实验,分期开放相应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预习实验的良好条件。除此之外,还利用课程网站提供预习方式。在保证有良好预习实验的前提下,我们尝试着改革了目前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指导教师首先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包括提问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步骤等部分内容,其次检查预习报告,在合格的情况下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指导教师不进行原理、仪器、步骤等内容的详细讲解,只是对该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强调,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损坏实验仪器。课程前段时间,要求学生自主实验,互相不要交流,有问题由指导教师帮助解决,在课程后半部分时间,允许学生相互交流,交流实验的体会、过程,讨论实验内容和步骤,完善实验数据。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一般只进行提示指导,不帮助具体的操作。所有的实验内容一般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另外,在规定的实验项目完成后还有部分实验项目可供选做,实验教学方法开放,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只负责提供实验条件、指导咨询及课堂纪律检查等,具体的实验步骤、数据采集及取舍直至做完实验完成报告,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其目的就是通过开放性实验的实践,培养锻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知识综合、提高,全面灵活地加以运用和发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队伍的层次化

为了统筹兼顾各层次的学生都受到良好的实验训练,确定的物理实验项目对学科分布、不同专业更具有针对性,因此需要教师不仅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还要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和教学精力,为了使指导教师把精力主要放在指导进行研究性课题的学生方面,可采用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协助指导一般实验的方法,降低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完成研究性课题的学生可由其它教师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减少了实验课指导教师的工作压力。这就迫使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二、系列化

按同一物理现象(原理)观测(验证)的多种方法和同一物理方法多种应用的一组实验组成实验系列模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启发创新。新体系将实验教学分为:激光器系列实验、示波器系列实验、光纤信息系列实验、CCD多功能系列实验、超声波系列实验、光学平台系列实验、相片摄制及图片处理系列实验、微波系列实验、传感器系列实验、物理仿真系列实验10个系列模块。不同的系列实验服务于不同的专业,以超声波系列实验为例,其系列实验项目有:超声声速的测定、多普勒效应测量超声声速、超声驻波中的光衍射与声光调制、超声测液位、利用超声测量厚度、超声光栅的应用、超声无损检测的原理与应用。超声波系列实验主要服务于机械类、土木类,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各自的起点上选择此系列中的相关实验项目,从而获得数量、层次不同的知识与技能信息。

三、多样化

我们利用学生上实验课的轮空时间,每学期安排一次集中演示,介绍全息存储,彩色编码,超声测距、光纤通讯、半导体制冷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实验,激起了学生对高新技术学习的极大兴趣。这样会缩短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的独立设计与科研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使他们对最新的科学进展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四、基于层次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的预期效果

1.学生的专业素质明显增强

基于层次化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是在结合学校的学生的基础,学科分布及培养目标,进而确定的物理实验项目,并针对不同的专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如电气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必做传感器系列实验,土木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必做超声波系列实验等等,该体系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2.学生的实验能力明显提高

采用层次化、系列化、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各系列模块的教学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在每个功能模块中又形成层次化结构。通过同一方法解决不同问题和同一问题采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对比,启发学生纵横联想、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物理及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作者:侯秀芳 陈亮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学院

第六篇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实验人才

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民族地区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教师队伍中也表现得很明显。高校的发展要求新进教师既能进行物理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又能胜任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事实上,目前民族地区高校能引进的教师往往是在这两方面都不是很精通的人才,若是有上进心及责任心的教师,在教学中一边教一边学,还有望尽快度过这个两方面教学都艰难的过渡时期。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较中东部落后很多,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师资力量大多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培养。虽然随着教学水平的发展,目前引进的高校教师至少是研究生学历,但是,学历不代表实验教学能力,大多数高学历的物理实验教学能力往往不及多年专门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却只有专科学历的实验师。

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被高校引进的教师在高中阶段都没有实际操作过物理实验或是操作得极少。作为一名高校物理教师,进入高校一年多以来,常常看见不少刚进的硕士和博士上实验课时由多年从事物理实验教学的老教师领着艰难地前行着。然而更多地凭经验教学的老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往往相对较为薄弱,知识相对陈旧,所以从物理实验教学的长远发展来看,也不足以胜任物理实验教学带头人的角色。

2学生因素导致的实验教学困难

2.1生源没多大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所招收的学生是由中东部等教学水平更好的学校录取后才有机会选择的。因此,进入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也较差。因此,若是奢望他们自己能更多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物理实验创新是不切实际的。

2.2网路信息环境的充斥妨碍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处在这样一个资源共享的时代,他们往往不再像我们以前一样担心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无法完成,老师课后留的思考题下次课前无法回答,只要“百度一下”往往都不会令自己太失望,若是在分享他人资源前先经自己思考或是对他人的资料或是见解经自己消化后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倒也有其优势,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共享资源。

2.3一群特殊的学生无法专注物理实验课

目前就读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大多数属于留守乡村的务工子弟或是少数独生子女。对于留守乡村的务工子弟,他们虽然从小就很少跟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对于初步成熟的她们,父母艰辛的劳作他们往往都能明白,在贫困的乡村,如今考上了大学更是家人的骄傲,最初的他们很想通过好好学习来为以后的担当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实践表明美好理想的实现几乎要求他面面俱到,通过几次现实学习成绩的不尽人意,使他们觉得距离理想好远,若是在这时期没有很好的心理疏通,渐渐地,他们就不能很好地专心于学习,物理实验课也不例外。对于独生子女而言,大多有娇惯的抚育背景,使得他们悟性虽好,但往往缺乏吃苦精神,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及相对高中较为宽松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他们往往选择过关的心态对待学习。在两名学生同组的实验课中,往往有一群学生只坐着等同组同学报出数据后做好记录,却不进行操作。当老师说其数据有问题时,他马上指着同组同学以“是他在操作”来回复老师,虽然在课上对于此类事件严加指正,但是实验课中抄袭数据图过关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3总结

本文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现状是根据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物理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而来,由于刚涉足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经验及水平有限,可能有不全面之处还待以后在教学过程中细心发现。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如何来实现教学的改革,使物理实验教学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且实现“宽进严出,低进高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至少需要加强资金投入,且教师在上课之余更要努力学习,教师备课的同时一定要备学生,真正把因材施教贯彻到物理实验课中,使高校物理实验课能更好地实现其魅力及价值。

作者:黄意 单位:凯里学院

第七篇

一、石家庄经济学院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组织情况介绍

(一)第一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学生创新和协作能力,2011年物理实验中心组织了首届竞赛,竞赛分为初赛、实验操作和答辩三个环节进行,报名与参赛均以组为单位,每组两人。初赛以笔试形式考查报名选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操作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选手也可以自选设计实验题目。实验操作中要求两名选手团结协作,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仪器调试、数据测量、提交报告。

(二)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总结第一届竞赛的经验,2012年该校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1-4人组成一个参赛队,报名同时提交物理实验竞赛参赛申请报告。竞赛项目及要求:利用简单材料设计制作静电起电机,并演示与静电有关的现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实验制作。要求作品具有创新性及实用价值。对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进行改进,使操作更加便捷、测量更加精确;对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仪器进行重新组合,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完成新的实验功能;基于物理实验中心现有实验项目,提出新的实验方法。

(三)第三届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总结前两届竞赛的经验教训,2013年该校继续举办了第三届竞赛,这次采用了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题目及组织方式,设置了四个题目。题目一:设计和制作一种机械摆的实验装置(单摆、复合摆、耦合摆、倒立摆、混沌摆...),并研究其运动规律。题目二:自组实验装置研究霍尔元件的物理特性,并利用霍尔效应制作一应用装置。题目三: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物理知识点明确的实验制作。题目四: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物理思想清晰、与实验相关的科研论文和教学论文。教学论文包括物理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现代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实验数据处理优化等。论文限3-5页,按《物理实验》期刊格式撰写。

二、物理实验竞赛推动和促进了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改革措施

1、分实验逐一考核,加强基础训练。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在已有基础上的创新,是过去经验的积累遇上新问题而做出的及时反应,不根据自身特点、不加强基础训练、不根植于实际的创新是胡思乱想,是想入非非。对于基础实验我们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每两次课进行一次操作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老师逐一检查并给出评判。经过三轮考查每一位学生都要掌握力学、光学、电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2、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提高实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要想创新,必须有大量的知识积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正可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团队协作能力也是教师的一个培养目标。在综合提高实验阶段,教师应改变教学思路,只进行启发性讲解,重点介绍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实验背景和需要了解的知识,不演示、不包办代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课下以团队的形式分工合作,自主学习,共同完成综合性实验,并在课上进行交流讨论,回答另一实验团队以及指导老师的提问。

3、讨论、辩论式教学,总结、反思,鼓励创新思维。除了传授基本知识,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之外,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拓展,与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鼓励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在完成两个同类型的综合实验之后,老师会组织两个实验团队进行辩论。共同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以及可能改进的方向。对有新想法的同学提出嘉奖并记录在案。

4、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平时,注重动手及创新。考核既是“指挥棒”,又是“风向标”,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础实验阶段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注重动手,每个基础实验满分10分,共占60分;在综合提高实验阶段,每次考核教师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记录,例如学习态度、提出问题、问题回答、仪器操作、故障判断、答辩表现、辩论表现、创新思维等都会记录在案并决定其每个实验的成绩。每次课占10分,共占40分。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综合提高实验阶段直接参加物理实验竞赛,制作出有创新点的作品给予加分奖励。

(二)教学改革成果

1、实验室开放利用率大幅提高在基础实验阶段,学生要想在操作考试中顺利通过或是想拿到好成绩都需要在课下多多练习。在综合提高阶段,学生为了讲好课,以及在辩论中获胜,要多次在实验室备课、研究和练习。为了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和预习、操作时间,实验中心增加开放时间,实验室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2、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物理实验中心新增一个“学生科技活动室”,并准备了各种元器件、工具、原材料和一些淘汰的旧设备,给参赛选手和爱动手的同学提供一个发挥潜能和创造力的空间。物理实验中心成立了“物理实验协会”,在校园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每周组织同学们进行科技制作展示交流会。竞赛选手获得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申请国家专利一项,获“挑战杯”河北省二等奖一项。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