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人文价值探究综述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探究综述

作者:李尚卫 单位: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特点

与经济价值的间接性、外显性、迟效性、“线性”等特点不同,人文价值具有直接性、隐蔽性、长效性、渗透性等特点。

(一)直接性“人”、“文”是基础教育直接作用的对象,基础教育价值具有直接性。教育就是培养人、影响人的活动,它既是人类文化的传递与生产过程,又是使人为善、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过程。基础教育就是通过对人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直接传授,来培养受教育者的基本能力,形成其基本态度和情感。没有基础教育对“人”、“文”的直接影响,就没有其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间接作用。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的直接价值,经济价值则其派生的、间接的价值。

(二)隐蔽性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不易被人们直观观察到,具有隐蔽性。尽管经济价值是基础教育的派生价值,但是,它的影响力是外显的、可量化、“可视”的、可言传的。与经济价值不同,基础教育对“人”、“文”的影响是内隐的、不可量化、不能完全“可视”、不能完全言传的。

(三)长效性基础教育作为教育的奠基工程,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它对传递与生产人类文化、培养人的活动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基础教育只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人类文化的传递与生产、人的素质的最终形成与还需要后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如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人”和“文”的价值的最终实现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基础教育的影响力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但是,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它对“人”、“文”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具有明显的长效性。

(四)渗透性影响是某件辐射四方、自然流动的东西。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它隐含着人在另一个人面前的坦诚和开放性。〔3〕不同于对经济价值的“线性”影响,基础教育对“人”、“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常常渗透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渗透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辐射性、渗透力。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表征

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对人类精神文化和人类自身发展所具有的作用或意义,具体表现在基础教育能促进受教育者全面、自由、持久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促进真、善、美的和谐统一。〔4〕

(一)基础教育“人”的价值

1.促进人的全面、自由、持久发展人的价值的最高目标在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是确保人的持久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基础教育应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应当促进每个人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且要培养其主体性、独特性,使受教育者能自主、自由地成长;它不仅要着眼于受教育者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增长,使其得到现实的发展,而且要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创新,使其能可持续性发展。

2.促进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是客体的人对于主体的人的需要的肯定或否定,人的价值大小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就是献身于自我之外的某项事业的人,基础教育就是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基础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塑造、展示、实现自我的重要舞台,它不仅能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发展,使其自身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与显现,使其从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变成一个成熟的个体,而且它能使教育者自身的才华得到展现,使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与生长。可以说,基础教育既是儿童、青少年、成人成长的场所,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展现自我的园地,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的重要基地。

(二)基础教育“文”的价值

1.促进“真”的传递与生产基础教育是通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等来促进人类文化的生产与传递,可以说,知识价值是基础教育“真”的价值的实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是每个人生的“四个知识支柱”。基础教育作为人生“四个知识支柱”的基石,增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固然是其重要任务,但是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则是基础教育的价值追寻。已有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似乎更加注重基础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作用,而对“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学会创新”等能力则关注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基础教育的知识价值。因此,基础教育不但要传递真“知”,而且要生产真“知”、培养真“识”,“学会认知”、“学会创造”才是基础教育知识价值的归宿。

2.促进“善”的传递与生产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除了“知识价值”以外,基础教育还能培养教育主体高尚的道德行为、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和崇高的道德理想,使人类的“善”得到发扬光大,可以说,基础教育也是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过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既“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基础教育阶段不仅要为儿童、青少年打好知识、智力基础,而且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没有基础教育为培养个体基本道德素养打基础,就没有人类高尚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承袭,基础教育就是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重要阵地。但是,不断上升的青少年犯罪率、中小学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不良等现实警示我们,学校教育还没有完全成为人类“善”传递与生产的主阵地,基础教育的道德价值还没能充分显现。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道德价值的理论研究,改革基础教育阶段道德教育与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必将有助于基础教育“善”的价值的充分发挥与显现。#p#分页标题#e#

3.促进“美”的传递与生产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不仅能传递与生产“真”、“善”,而且能通过提高受教育者基本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操,培养其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来促进“美”的传递与生产,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美”的价值的实现。基础教育不仅能使人类之“美”世代相传、不断更新,而且能创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的世界。尽管基础教育主要是为儿童、青少年获得基本的审美知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但是,审美教育不能局限于音乐、美术、体育等艺体类学科教学,它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美”应该充满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与校园;基础教育不仅能传递“美”,而且能生产“美”、创造“美”。

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途径

反思我国基础教育价值研究与实践,认为不但要关注基础教育的经济价值,而且更应关注其人文价值。当前,我国不仅要加强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理论研究,而且要优化基础教育实践环境,促进基础教育“人”与“文”的价值的实现。

(一)凸显基础教育目标的人文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内涵不断丰富,经历了从最初的偏重“双基”(即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到强调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再到重视非智力因素、直到提倡“素质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5〕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进一步凸显“人”的价值、再现人的发展性。

1.凸显“人”的价值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但这些自我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世界不只是我的,世界也是你的,世界是他的,世界是我们的。”基础教育目标应是个体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社会本位”的目标取向是对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的偏离,“个人本位”的目标取向是对基础教育社会价值的否定。但是,人的发展是基础教育的直接结果,社会进步最终是通过人才的培养间接达成的,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并使其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基础教育的“本体”目的,只重基础教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甚至无视“人”的价值是本末倒置。“人是教育的对象”尽管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界早已形成的共识,但在实际上,学术界仍然更多关注基础教育的对“社会”的价值、比较忽视其“人”的价值;更多关注基础教育对“经济”、“升学率”、“考试成绩”等显性的、功利的价值,而没有真正关注其对“人”的“能力”、“人格”、“个性”、“自我价值实现”等隐性的、深层的价值。因此,基础教育目标的确立不能忽视甚至无视“人”的存在,基础教育价值研究、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不能本末倒置。

2.凸显人的发展性教育是扩展人的价值的直接手段,应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6〕它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培养创造性、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培养完人、自由人。〔7〕目前,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性学习、素质教育等理论与实践取得一定成效,这无疑为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的实现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人”发展的“全面”、“自由”、“可持续”等目标却没能真正的实现。由此可见,基础教育目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应以扩展“人”的“发展性”为旨归,不断探讨基础教育扩展人的价值与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发展的方式方法,充分显现基础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目前,尽管我国在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基础教育目标改革中更加注重“人的发展”,但是,我国还应加强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研究、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探索基础教育“发展人”的目标的实现途径与方法,切实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二)强化基础教育课程的人文性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确定应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前瞻性的结合,应贴近社会生活,应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我们认为回归基础性、关注生活与生命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基础教育人文价值的重要途径。

1.回归“基础性”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坚持基础性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观念;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基础教育基础地位是不变的,所变化的只是如何确定基础的立场和具体的任务。〔8〕基础教育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基本态度和情感生长的过程,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基础阶段,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偏离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不能人为增加课程内容难度、密度,人为增加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负担。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对原有的课程内容应加以精减和整合,使其更切合受教育者、学校自身的实际。因此,回归基础性,就是要求基础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基础、人类文化的基础,而且能为儿童、青少年的成人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为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关注生活与生命基础课程改革必须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精神生活的重建,并赋予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9〕“超越科学世界的束缚,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新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意义之源,课程改革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寻求“教材中的儿童”和“教室中的儿童”,形成一种“我-你”之间的对话;课程内容应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同时,建构学生的可能生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现实生活,更要关注理想生活,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可能生活,来赋予课程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课程内容应该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融于一体,使课程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成为再现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的实体。#p#分页标题#e#

(三)加强基础教育评价的人文性基础教育评价是对基础教育的价值判断,是对基础教育满足个体与社会需要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它应当以基础性为起点,以人文性为核心,以发展性为归宿。〔10〕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应该强化主体性、凸显文化性。

1.强化“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是未来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基础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应充分调动师生双方参与评价的主观能动性,基础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应加强对教育主体的关怀,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和显现。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应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评价应该以学生自评为主、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但是,事实上,我们不少中小学在实施评价中,教师往往成了教学评价的旁观者、学生成了学业评价的局外人,教师只有教学权、没有评价权,学生只有学习权、没有发言权,其结果是,教学评价不仅缺乏真实性,而且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因此,基础教育评价实践应充分调动教学主体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应成为基础教育评价的重要指标;基础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应深入探讨教学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评价指标的构成要素、建构科学的评价指标,从而有效地促进基础教育“人”的价值的实现。

2.凸显“文化性”教育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生产,基础教育能通过人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的传递,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的准备,实现民族文化与科技文化的教育化、普及化和人格化,可以说,人类文化传承与生产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特质,文化性是基础教育评价核心指标。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中小学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无疑为基础教育“文”的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平台,学术界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结构、评价和管理体系的研究,特别是中小学评价理论及质量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无疑为基础教育“文化传递”价值的达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基础教育评价中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奖惩轻发展等不良现象,今后,基础教育评价研究应在已有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将理性思考与实践验证有机结合进来,充分揭示基础教育“文化传递价值”的内在含义;基础教育评价应回归基础教育的“文化”本色,不断推进人类文化的传递与生产。结语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是基础教育价值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前者是基础教育间接的、显性的价值,后者则是基础教育的直接的、隐性的价值。基础教育价值研究只追求经济价值,窄化了基础教育的价值内涵。因此,加强人文价值的研究、使基础教育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两者保持必要的“张力”、促进二者和谐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价值研究的迫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