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论述

基础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论述

作者:杨艳影 单位:吉林省前郭县哈拉毛都镇蒙古族中心小学

教师教学行为在新课程视野下的转向

为了使新课程能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自己先学习,只有自己的知识丰富了,然后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应当了解获取新的知识技能、更新思想观念的途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识记策略,具备资料的收集归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1.从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而新课程改革却要求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和主人翁地位。根据此要求,如今的教师们就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重新审视自己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即要心中怀有爱,爱学生,以求为了学生的综合性发展考虑,培养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全体及个体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2.从课堂上“老师的一言制”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制”一堂课究竟怎么上?怎样上才能更有实效?传统教学中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长此以往,将会是学生厌倦学习生活,适得其反。

3.从关注教学的结果转向关注教学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们经常是关注于传授知识后的最终结果,却没有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拓展和渗透,这样就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发展空间,而让学生统一标准或统一尺度地去读、去背、去写。这种做法无疑让我们深思,长此下去,我们的教学质量会不断地下降,试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祖国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辉煌”?

4.从统一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单一、模式化的教学。老师们都是生搬硬套地学模式、看标准。完全失去了创造潜力和自由发展的空间,都是模式化的教师型。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充分去挖掘学生的潜力,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差异性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善于钻研的人一定会成功的,将钻研到的知识转化为在实践中自己所拥有的独特风格。

5.从单一化的评价模式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打破以往的以成绩来决定一个学生的好与坏,应多方位地,全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尤其是在德育方面要多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这样才会打造出适应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全方位合格人才。

新课程视野下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

1.创设严宽适度的教学环境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学校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培育祖国未来希望的圣地。所以首先要为教师们量身定制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规范我们教师的一些教育教学行为。当然只有管理制度是不够的,还要给教师们创造适当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促使他们能够有更大的发挥发展空间。

2.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的区别就在于,教学意识更注重目标的达成度,而课程意识则更关注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随着教师们对课程意识的逐渐认识,更有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所以严格来说必须要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

3.努力提高教师反思与自我反思的能力反思三步走:教学前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如果教师们经常坚持三步走,我们的教学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我们的教育事业还能不辉煌?

4.教师要主动构建新的教学理念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确立许多新的教学观念,在这方面,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无疑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从根本上说,教师的发展和成长也是一种教育历程,是教学观念内化为行为的过程,是教师参与学习的历程。

5.争取成为教学实践的探究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地亲自实践才可获得真知,才能体验真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因此,要不断地反思自己,能够勇敢地批判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突破创新,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也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6.争做教学行为的控制者第一,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第二,自我观察与自我适应;第三,自我慎独与自我创造。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只有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学生,才能教学有法,但是如果要提高课堂效率,就需优化教学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总之,新课程迫切需要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我们教师都要积极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适应课改的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创造出和谐、发展和充满欢乐的绚烂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