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朝鲜族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探析朝鲜族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

目前东北地区朝鲜族学校民族文化传统课程的实施内容丰富,实施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实施日程安排灵活而多元。从内容上看,包括民族礼仪、民族游戏、民族体育、民族节日、民族服装、民族饮食制作、民族历史、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等诸多方面; 从实施途径上看,有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会、课间操、学校运动会,以及省市区以及乡镇的大型文娱活动等多种方式。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和条件差异,这些学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诸如课程时数问题、教师是否专任或兼任问题、教材及教学内容是否被学生接受等。下面主要从课程内容与实施途径、师资配备、教材建设、资源开发与利用及是否受学生欢迎等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课程内容与实施途径。在课程内容方面,散居区和聚居区的朝鲜族学校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所有受访学校都开设了民族礼仪课程,这一共性特征符合朝鲜族尊老爱幼、注重礼仪的民族特性。散居区的朝鲜族学校主要以民族礼仪课程为特色,其中部分市区学校还开设了腌制辣白菜、做紫菜卷饭等民族饮食类课程,长鼓舞、象帽舞等民族舞蹈课程,及民族乐器、民族历史等校本课程,但所占比例较少。聚居区朝鲜族学校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极为丰富,不仅涉及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民族游戏、民族节日、礼仪、民族历史、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民族服装等,也涉及了其他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如现代舞、秧歌舞等。感受颇深的一个现象是,聚居区朝鲜族学校的每一位学生和教师至少有一套本民族服装,条件较好的学校无偿为师生购买了民族服装,还设有宽敞明亮的礼仪教室。每当开展大型文娱活动时,学校全体师生穿着民族服装积极参与,营造着聚居区独特的民族风情。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方式也多种多样。无论是聚居区还是散居区,最主要最为普遍的实施途径是校本活动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在课程实施程度上有所差异。即散居区朝鲜族学校的课程实施尚未普及化、常规化,主要通过校本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班会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和渗透。延边自治州作为我国朝鲜族文化的窗口,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已深深地扎根在学校日常活动之中,已不局限于校本活动、综合实践课,还拓展于课间操、课外活动、各科教学之中,其渗透方式随时随地,无处不在。有趣的是,调查中关于课时问题得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散居区学校普遍认为没有太多课时去开展传统文化课程,而聚居区学校则认为课时并不是问题。据不完全统计,41 所学校平均一周至少有 1 ~2 节传统文化课程。

师资配备。课程实施要求实施者,即 “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内容安排以及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取决于实施者的认知、理念等基本素养。因此,在任何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师资的配备和素养非常关键。调查发现,聚居区和散居区朝鲜族学校的师资配备情况不尽相同,其共性特点是,承担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既有兼任也有专任,其中散居区兼任教师现象更为突出,几乎没配有专任教师。聚居区部分学校设有专任教师,但所占比例并不大。由于各项民族政策的倾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个地区课程实施情况差别较大。从师资结构来看,大多数聚居区学校由语文教师或班主任来承担民族礼仪、民族饮食等课程,音乐教师来承担民族音乐及舞蹈课程,体育教师来承担民族体育及游戏等课程,历史教师来承担民族历史课程。散居区学校由于开展的类型和内容较为单一,分工和涉及的教师也不多。从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聚居区的学校主要以年轻骨干教师为主,个别学校还聘请民间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散居区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这些课程大多由年龄偏大或临近退休的非骨干教师来承担,与家长、社会合作的机会并不多。

教材建设。聚居区和散居区的共性特点是: 各朝鲜族学校虽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经费紧张、设备有限等现实困难,但每一所学校都已经开发一本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大多数学校已印刷成册,初步奠定了校本教材建设的基础和条件。有所区别的是,经费比较充足的学校实行人手一本; 有些学校打印成彩色教材,甚至配有音像制品。相对来说,聚居区朝鲜族学校的教材建设在内容的选择上更为丰富,教材开发与实施紧扣日常教学活动进行,已成为学校教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调动社会资源和教师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多次实施和检验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了一整套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教材。有些学校师生共同开发教材,甚至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一起编写相关教材。有些学校通过国外学术交流及国内校际之间的互访等方式,大量借鉴和引进优秀文化教材,丰富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统课程是朝鲜族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成为学校文化传承的亮点。民族学校在日益多元的社会变迁中,有效地利用学校、社会和家长等一切资源,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诉求。总体上看,聚居区学校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更为突出,社会反响较好。即很多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和帮助年轻的骨干教师在校本活动和国内外学术活动中及时得到培训,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有些学校采取适当奖励或者在职称评定及评优等活动中优先考虑等特殊政策,来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实施过程。校本课程或非主干课程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实属不易,有些主科教师既担任主干课程,又要承担这些非主干课程,极易形成消极应付心理。不过,很多朝鲜族学校的领导非常注重文化引领和角色定位作用,不局限于学校内部资源,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把三种资源融合在一起,建构更为有力而广阔的文化资源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推动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

学生接受程度。课程实施的另一个主体因素是学生,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必须要由这一主体来积极接受、内化和推动,否则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调查发现,无论是在聚居区还是在散居区,朝鲜族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高,甚至对某些课程达到痴迷的程度。共性特点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社会文化认知的强化,朝鲜族学生更加愿意了解和体验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渴望通过这些课程体验着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说明,随着社会化过程加快,朝鲜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归属感日趋形成,人们的教育价值趋向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过去在朝鲜族学校普遍开展的、颇受学生喜爱的诸如秋千、跳板、摔跤等传统文化课程,如今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不再推广和普及,从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当然,这并不代表学生不再喜欢这些文化课程,其实大多数学生在本民族生活礼仪、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认知需求和求知欲望都较为强烈,往往采取积极接纳和参与的态度,个别学生还经常通过参加家庭娱乐活动或者请教长辈等方式,有意识地了解和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

有效整合与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实施中有效利用和合理配备校内外各种资源尤为重要。如师资配备注重老中青合理搭配,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主体特点,课程设计突出多元性和人文性等。延吉市中央小学富有民族风格的雄伟的校舍建筑,从外部结构上渗透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格。尤其是教学楼一楼大厅右侧开设的朝鲜族民俗博物馆,陈列着与朝鲜族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种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能帮助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生产与居住方式、服装、礼仪、节日、饮食、游戏、体育等各种文化风俗,称得上是有效整合和利用校内外文化资源实施课程的一个成功案例。因此,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促进课程实施不失为是一个较好的模式。

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精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其 “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品性以及自主性的文化地位”⑤,是有效实施课程的重要条件。一个民族的自身及其文化发展并不是简单而孤立的,必须符合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聚居区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朝鲜族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派骨干教师到韩国、日本等国家进行访问。尤其通过与韩国的交流,及时了解同民族的文化发展动态,从中吸收优秀文化精髓,形成国际化发展视野。同时,积极与国内的各民族学校合作,针对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显然,散居区学校应克服困难,定期与聚居区进行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内容的创新性、可吸引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规律。同时,保证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而更顺畅地开展和渗透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努力构建良好的民族文化生存环境。调查显示,无论是在课程实施的规模和内容的丰富性、普及性等方面,散居区学校远不如聚居区,这正说明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传承的民族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聚居区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朝鲜族学生。散居区日益分散的朝鲜族居住格局,日常生活中对本民族文化的强化机会逐渐减少等相对薄弱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客观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朝鲜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需求,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相对弱化。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散居区的师生更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矛盾。这启示我们,随着时展,努力创设传承民族文化的生存条件,是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传承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化,教育的多样化才可能实现; 只有教育呈现出多样化,人的个性和创造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学校教育中的课程实施。

本文作者:崔英锦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