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职教资源,促进职教健康发展

统筹城乡职教资源,促进职教健康发展

摘  要:本文针对自贡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统筹城乡职教资源,促进职教健康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乡职教;资源统筹;健康发展

    一、引言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结构转变、促进充分就业、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城乡统筹的高度认识农村职教的重要性,因而它具有全局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二、我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

    我市农村职业教育发端80年代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它在培养农村技能人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功不可没。但是,目前我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较低,农业类专业招生相当困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市富顺、荣县两个农业大县每年中职招生规模仅占当地高中段招生人数的20%左右。全市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招生难以为继。自贡市农业学校并入自贡职业技术学校后,其农业类专业已连续两年无法组班教学。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认识不够、重视不够、支持不够、条件不够。具体原因是:一是认识上视农村职业教育低于农村普通教育。二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教育向基础教育倾斜,职业教育向城市倾斜。三是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农民对自身教育培训也缺乏投入。四是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缺乏长远规划和实施计划,缺乏强有力的资源整合机制。五是基础设施和职业教育师资水平不适应发展需求、不适应市场需求、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六是农村职业教育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三、我市城市职教资源利用不足,农村学生就学就业渠道不畅。

    (一)我市职教校点结构布局情况。

    我市现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4所,办学点5个。目前已建成部级重点中职学校6所,省级重点中职学校4所,中央和省专项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市级重点专业20个。从行政区划来看,中职学校(含办学点)的分布为:富顺县2所(占7%)、荣县3所(占10%)、市区24所(占83%),由此可见,我市职业教育的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职教资源非常薄弱,中职学校校点布局不够合理。

    (二)我市职教的生源分布情况。

    近年来,我市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基本稳定在3.5万人左右,若按高中段入学率85%、普职1:1计算,中职招生人数约1.4万人, 中职学校83%集中在市区,而中职学校的生源80%来自农村。由此可见,我市职教的生源分布与职教的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农村学生就近就读中职学校的渠道不够畅通。

    (三)我市职教农村学生就业情况。

    众所周知:“出口畅”才能“入口旺”。但是,我市大多数农村职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不高,只能靠学校派人千方百计联系用人单位。究其原因,首先是新增社会就业岗位满足不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其次是对《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未严格执行,就业制度不够完善;再次是就业指导工作薄弱。但我认为,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专业设置不合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短缺,技能培训任务不突出,毕业生技能不过硬,是导致毕业生出路不畅的主要原因。毕业生就业难的结果又加重职教招生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农村职教的发展。

    四、我市职教发展应重点向农村倾斜。

    (一) 统筹规划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城乡统筹的高度认识农村职教的重要性,要坚持统一协调、统筹规划的原则,形成强大的合力。要定期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努力为农村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二)整合资源

    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社会各界要树立“大职教”意识,打破部门界限,整合我市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城乡职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防止低水平重复办学和资源闲置与流失。一是要对全市的中职学校进行专业资质清查,要合理、适度调控各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布局,促使各校形成特色、扬长避短。二是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职教资源,重组优化,减少校点,扩大规模,通过调整、联合、合并、划转等方式,形成一批布局合理、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各具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并积极创造条件建成自贡职业技术学院。

    (三)三教统筹

    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要把我市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摆在同等位置,实现深层次的“沟通”,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基地、设备、师资的多功能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在开展培训上相互衔接和协作,突出“三教”整体性,形成普教、职教、成教相互沟通的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要加强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以改变农村青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路”的局面。建立政府扶助、多元办学、农民受益的教育培训机制,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区域合作

    城市职校要利用专业、师资、实训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主动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城乡对接、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新出路。

    (五)基地建设

    各区县要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职教中心,使之成为县域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做大做强,切实改变农村职业教育的薄弱现状,使之成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p#分页标题#e#

    (六)政策扶持

    目前,我市的学生及家长对“农”字号专业的理解太狭隘,往往只局限于传统农业,不愿就读。因此,我市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导致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高。吸引和培养留在我市农村、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当务之急,对在校立志学农、毕业后愿意务农者,政策要大力扶持,减免学生的学费,直接由政府“买单”。同时,政府应给予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和税收政策上的优惠,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七)就业对路

    农村职业教育就业应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要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搞好就业服务,进一步摸清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及时了解并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树立新典型,提高我市农村就业者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着力解决好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努力为我市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