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已经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他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了解,发现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性格、道德行为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目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对最优方式和最现实手段。

关键词:父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农村经济条件落后,使得现在许多家长外出打工,这些外出打工人口中,由于没有能力和条件将年幼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照顾,或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人朋友照顾,这样便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流家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来承担监护教育的儿童。[1] 据调查统计,当前我国有2000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成为中国的教育不得不正视的一种新现象,也是我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所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一)生活环境

    父母进城打工后,忽略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隔代抚养、教养。留守儿童一方面要承受家庭贫困的困扰,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的特殊关系,使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走向了放任自流和娇宠溺爱两个极端,加之部分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出现了种种问题。所谓的家庭教育几乎一片空白,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学习状况

    大多数学习状况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孩子中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2]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主动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得不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思想道德、行为意识,安全保护意识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但父母却离开他们,对他们的错误行为无法及时纠正,隔代监护人的管教并不奏效,再加上年幼儿童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留守儿童身上就会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容易养成不良的道德感念和行为观念。例如:撒谎欺骗,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直接的关爱和呵护,很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或伤害的案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孩子的人身权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

    (四) 心理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孤僻、冷漠

    (2)脾气暴躁,动易怒

    (3)内心封闭,情绪低落,缺乏爱心和主动交流

    (4)生活自理能力差 

    (5)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6)缺乏道德感和抗诱惑能力,有撒谎欺骗行为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

    隔代教育,年龄差距大,知识能力有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问题他们不会分析原因,也不愿意与幼儿园配合,要不就是训斥一顿,要不就是袒护,最缺乏的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平时对孩子要么溺爱娇惯,要么粗暴、冷漠、放任自流。彼此间很难有真正的沟通,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环境较差。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不够关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孩子的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缺少进取心、上进心。

    (三)道德行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

    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出现问题。留守儿童自身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更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侵害。父母不能时常陪在孩子身边,临时监护人往往职责不明,忽视了孩子的各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安全问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偏差。

    一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早日脱离贫困落后的农村,把孩子留给祖父母,夫妻双方外出打工,误认为只要给孩子充足的钱,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他们认为父母外出挣钱,让孩子吃好穿好,由祖父母照顾,就是幸福的。因而,忽视了父母的教育责任,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和责任感,出现了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提高水平

    家庭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感情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决定了在人的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针对留守儿童目前暴露出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应进行普及性教育,以便及时避免隔代教养出现的弊端,让他们了解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行为的不良问题,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律、方法,了解学前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

    (二)重视净化周围环境的影响加强安

    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父母或监护人要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睦,创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让留守儿童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绪情感,留守儿童感觉到大家对他的关心、爱护,摆脱缺失父爱母爱带给他的孤单。监护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注意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社会环境的监管,严格各种宣传媒体的舆论导向,引导留守儿童增强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诱惑的分辨力和抵抗力,使他们的成长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p#分页标题#e#

    (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有三种形式,隔代监护、委托监护和自我监护,父母及监护人应对留守儿童价钱安全意识的教育,不要和陌生人接触,不要单独外出,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如果儿童受到伤害,要立即告诉监护人,让监护人保护自己,或诉诸于法律,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四)增强对留守儿童的亲情关心

    亲情缺失是留守儿童产生孤僻、感情冷漠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留守儿童家长要多给予亲情关怀。及时经常与子女取得联系,关系孩子这段时间的情绪情感的变化,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亲情关怀,让留守儿童不感到无聊、孤单和寂寞。不管什么时候,不要忘记给孩子一份完整的爱,让他生活在充满爱的阳光里。

    (五)强化监管意识,确保家庭教育力量

    应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行力度,对侵害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的责任人,特别是家长追究责任,切实保护好留守儿童的权利。身为人父母应努力协调好外出务工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角色意义,母亲通常是孩子早期最有意义的他人。[3]应尽量避免双亲同时外出,外出家长要通过打电话、书信等形式经常与孩子联系、沟通。外出的家长还应该与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掌握孩子动态,加强孩子的教育。

    (六)建立民工子弟幼儿园

    建立打工子弟幼儿园,既顺应了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入园的实际需要,又可以让父母自己照顾子女,接受父母完整的爱。但在部分地区,这类幼儿园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园行为不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低。一些幼儿园的饮食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学前儿童的身体将康和营养需要,国家政府部门应对这些幼儿园采取措施,规范办园行为,督促这些幼儿园尽快达到办园标准,让留守儿童尽快结束“留守儿童”的生活,享受父亲母亲的关爱。

    (七)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区教育一体化

    幼儿园和社区也要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给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师要有耐心和诚心,监护人要配合幼儿园的管理,为教育好孩子共同努力,。可以在社区设立“留守儿童谈心室”,是家庭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儿童和监护人、教师共同交流,谈心,共同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以诚相待,使留守儿童愿意谈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全的人格,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辛勤养育的父母、精心呵护的人。

参考文献:

[1]丁连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第一版 第130

[2]任松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扬子晚报,2005. 8

[3][美]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潘允康,张文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