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的德育渗透

地理课堂的德育渗透

 

孔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即个体只有在认识与掌握德育道德规范之后,其言行才不致被外物所迷惑。德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质修养的统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德育目标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地理德育的目标可分为国情、乡情教育、科学的地理思维方法教育、多元化智能培养和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等。通过设置多样化、选择性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形成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1、国情、乡情教育。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国情、乡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其树立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地理教学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坚持爱国、爱乡为德育目标,认清我国国情的优势:如辽阔的国土、多样的气候,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等。同时又要让学生意识到: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量少等国情劣势,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2011年9月21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学生通过分析“天宫一号”作为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对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科学的地理思维方法教育。地理学科的理性思维能力,既需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又需要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地理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应用更灵活,联系更广泛。例如,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工业、农业、交通区位选择的联系性;地表形态变化的发展性等。在地理思维发展过程中,德育是个强有力的影响因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也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   3、多元化智能培养和创新教育。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逻辑、空间、内省、自然探索、生存智慧等。如分析2011年四川山区泥石流的灾害产生的原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灾难发生时的逃生措施,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同时在地理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设置多元化地理课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地理教学的实际效果。   4、可持续发展教育。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地球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其社会的责任感。   二、中学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德育的最终目的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行为的改善和地理素养的形成。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切实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师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知识教育的同时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呈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强调,“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审美意识、精神价值等全面发展”。地理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2、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关注我国的基本国情,关注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引导者的老师通过德育渗透使学生深刻理解地球物质资源的稀缺性,环境承载的有限性,地理景观的多样性、环境变迁的有序性以及保护人类家园的终身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地理教学应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地理学科丰富多彩的国情国策知识以及宽广的国际视野是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生动教材。要让学生从地理德育的角度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近年来人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为了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人们提出生态道德观念,从道德的角度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数量的增长,更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状态的改善。要使学生有一颗对道德的敬重心,促使其善待自然,保护生态,并且把这种情感上升到生命美的层次,从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角度去把握人生、创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