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活动式教育建构意义

高职语文活动式教育建构意义

 

近年来,各省语文课程纷纷倡导设置语文活动课,以期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课程相辅相成,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加感性认识,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对学习学科课程产生推动作用。高职类学校由于语文的课时、地位等因素,直接设置语文活动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设想将活动有效融入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架构高职语文活动式教学将更有实际意义。   一、从高职生的特点谈架构语文活动式教学的意义   高职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地位,生源几乎全部是初中毕业生,并且经过五年的高职教育马上就要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因而,这一学生群体具有如下特点:   1.自我意识的觉醒、爆发。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周围事物的关系的心理状态。高职生正处在青春期到青年初期这一年龄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渥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迫切希望从父母、老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老师的保护和管理。他们个性鲜明,标榜独立,正处在自我意识觉醒甚至逐渐强烈的特殊阶段。从整个社会大环境看,近些年的新科技、新媒体营造了不同往日的新文化。网络等新科技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普及,拉近了个体与世界的联系,便利了个体与世界互换信息,网络世界中不断涌现的诸如论坛、微博等新鲜载体,既向全世界可呈现个体独一无二的思想、生活,也可领略他人的个性化风采。同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影响的影视、娱乐、明星等,都表现出追求独特个性的特点。这些对学生影响力颇大的社会现象,合力孕育了一种自由言论、彰显个性的文化氛围,促使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膨胀。在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乃至爆发,使得他们很难满足传统的语文课堂授课模式,因为传统的课堂往往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架构活动式教学便有了积极的意义。在语文课堂中,以活动为教学设计的核心,或作为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或成为整堂课的中心任务,其目的都是吸引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到课堂中来。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他指出“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定学习来得容易”。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是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生效。   2.面向职业的需要。高职生经过五年的高职教育马上就要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因此,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点、难点或语法、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不再是学生最急于获取的知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针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加强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沟通,强化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利于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甚至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专业需要学生能说会道,就加强训练会话能力,可以是即兴发言,也可以是演讲、辩论;专业需要学生擅长写文章,就着重训练写作能力;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就多进行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总之,要使高职学生具备富有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职业语文能力,语文课堂可充分运用活动式教学进行培养。如笔者所在的医药卫生类学校,该专业类型的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语文能力以及相对应的语文活动方式,如下表所示:   二、从语文教学的发展沿革、根本任务谈架构语文活动式教学的意义   (一)语文教学的发展沿革   语文教学历史源远流长,可以把整个语文教学历程划分为五种前后相继的范式:传统语文教学范式(1902年前)、文白转型语文教学范式(1903年~1949年)、新中国初期语文教学范式(1950年~1976年)、知识型语文教学范式(1977年~2000年)、语文课程改革教学范式(2001年至今)。在这五种范式推进的历程中,语文课程的理念是这样演变的:记诵圣贤之道———记诵圣贤之道———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习得日常生活内容———培养真理性世界观、思想品德,习得语文知识、日常生活内容———培养语文素养;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则是这样演变的:师道尊严———师道尊严———师生平等,教师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主体,师生平等对话。[1]8从语文课程理念的演变来看,今天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是一个综合概念,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可见,语文素养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要达成这样的培育目标,依靠传统的“读—讲—背诵”、“预习、讲解、练习、运用”或者“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检查作业)、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模式都比较困难。架构语文活动式教学,方能辐射到多重能力的培养,也能辐射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从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演变来看,师道尊严,教师占据课堂绝对的话语和学术权威已然不适应今天语文课堂崭新的人际关系。其实,早在唐代韩愈的《师说》中就预见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学生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彼此为平等关系,必然要告别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教学结构形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语文活动式教学则更能调适新型的课堂人际关系,使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学习,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p#分页标题#e#   (二)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每一门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提高。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无非是通过范文的教学和必要的语文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这是第一境;在此基础上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这是第二境;进而发展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第三境。”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20世80年代开始盛行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以活动式教学为设计核心理念,从教学的劳动对象———学生这个角度来看,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主动参与,主动探求,主动完善,主动发展,从而促使学生在活动式教学中建构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将知识向能力迁移,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教学的载体———课堂这个角度来看,在活动式教学中,用学生的“动”取代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静止课堂,学生亲身的实践比静止地接受能获取更深刻的印象,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提倡“从做中学”,他认为,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活动式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力与趣味,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   基于以上两方面,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架构活动式教学既符合高职生的年龄阶段特质和就业需要,又符合语文教学本身的发展及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