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质形成的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

基于成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质形成的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

摘  要: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质及开放式教育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充分达到利用各种教学要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其各种能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和谐互动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交融性、有效性、创新性、开放性、层次性等特点适用于成人教育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规律,通过讲授与感悟,将悟学理念贯穿其中,通过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实现教为不教,学而创新。让学生的明白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理论、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环境;达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决策、善于实践、善于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意识、责任和气质。

关键词:多元式互动  成人开放式教育 能力培养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也曾指出: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在逻辑性、实践性、整体性、革命性、科学性,创新性、时代性、批判性、思辩性、开放性特质的要求,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及学习规律,我们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贯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以达到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能力的教学思路,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讨和追思,产生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开放教育环境下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与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和谐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结构形式。通过教学过程、教学要素、教学系统的互动机制,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依据

    (一)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教学理论提出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如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即在学习者内在动机的作用下,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选定学习的内容、策略、方式、时间和地点,自己控制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和物质设备条件;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修正,使学习目标最终实现。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学习者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目的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各种媒体的适应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媒体和学习方式,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来的。

    首先,成人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35岁之间,承担家庭和工作的重担,社会特征比较突出,学习过程受家庭和工作双重干扰,学习压力较大,焦虑程度高,自主学习信心不足,在学习时间、精力、记忆力、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加之受独立性、自我指导性特点的影响,成人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尊重他的独立地位和活动能力,一味的灌输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其次,成人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是学以致用、获得与本职工作紧密相连及急需的知识。漫无边际的知识储存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他们往往看重的是这门课程对工作是否有帮助,教学是否脱离实际,兴趣点集中在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具体可操作的层面上,不重视内容的理论性、方法性、政策性。

    最后,成人有他们较偏爱的学习方法,成人是通过做而学的成人学员各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并通过实践运用来巩固和加深,从而完成知识构建,单一枯燥的、死记硬背的方式不太适合成人学习。

    二、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交融性。学习意识是学习的主导,为何学习,以何种态度对待学习,决定着学习的整个过程与成效;学习的责任心、责任感是学习的力量支撑;学习措施是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保障;学习的能力是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实践力、总结力、应变力、调控力等方面;学习的气质为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人资之间、人机之间、人网之间的有机关联、相互交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导学、自学、助学、督学等教学环节的交织,能把抽象的教育思想变为具体的操作性策略。“润物细无声”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判断、适应、实践、批判、调整自己,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多元互动局面。

    2.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的发散性、方法的独特性、认识的多元性,在符合科学研究的规范前提下,允许学生开展交流、质疑、争鸣与探索,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找到头脑中的火种,并使不同火种碰撞。培养其追问意识、批判精神、反思意识、信息搜集意识。

    3.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和谐性。自由、民主、平等、公平、融洽的课堂教学与互助学习的气氛是和谐性的具体体现。教师态度的和蔼可亲,以平等者、合作者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能让学生在宽松的心境下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主动切磋、勇于探索与批判。

    4.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动、互动的知识获取,注重“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注重挖掘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引导学生实践、批判和创新,使学习成为活泼而富有个性的愉快过程。在感悟、探究、体验、分享、交流中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真正提高自己的分析、综合、批判、实践思维能力。#p#分页标题#e#

    5.多元式互动的有效性。学习的动力是感动,学习的入门是感觉,学习的基础是感知,学习的升华是感悟,学习的境界是感恩。五感体现了多元互动的有序和有效性,有利于知识构建、学习、领悟、创新。目的是使学习主体和教学本身有实在的效益,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多元式互动学习比学生单纯的自我学习更为有效,思维的训练更加深刻,能力的提高更为综合,学习的结果更为广泛。多元互动教学模式驱使教学活动的多方产生积极的互动,从而大大增强了互动的有效性。

    三、多元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步骤

    1.讲授与感悟——步入思化,凸显悟学理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关联性,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质。通过一个贯穿三大部分的主题思想或中心线索来把握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比如说以人的解放或社会公平作为中心线索或主题思想。以社会公平为主题思想为例。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来分析当今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看,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自由、平等正在被事实上的不平等、不自由、不民主所替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巨大的贫富差异导致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或变革解决,最终致资本主义灭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既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把社会公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价值观具体化,同现有理论体系并不冲突。多元互动是以“感”为前提,以“悟”为根本,以“感”与“悟”的有机结合作为支点,使这一过程成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的重要模式。

    为了能使抽象性、概括性、内在逻辑性强的基本理论具体化、通俗化,贯穿中心思想,突出教学活动的生命性,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逻辑上的整合。分为若干个专题,如: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价值、如何进入哲学的思考、唯物辩证法的规律、真理与价值、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人性与人的价值、双刃剑:科学技术的作用、经济学、幸福与终极关怀、危机后的政治经济学、危机的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新变化及发展趋势、20年后看东欧转型等,采用开放式课堂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依托案例实现从理论的宏大叙述向现实的经验叙述转变,案例选择要具有时代感、典型性和区域性,要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只有密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才会有说服力、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从中感悟哲学缘于生活,哲学是生活的智慧,生活是哲学的智慧。无论你学什么专业、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学会做人,学做一个怎样的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有价值。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越多办坏事的能量也可能越大,从而明确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何在。明白我们每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社会中。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处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如何理解价值评价,如何使价值观念的更新同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相一致,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办事、想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要敢想敢闯,具有创新意识和质疑、探究问题能力。

    2.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实现与提升思化,达到教为不教,学为创新的目的。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卡壳”的现象,会发生一些转折,这就是思维的障碍点。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意味着你要学会适时地疏导、点拨,促使思维转过来,并以此为契机促进思维的发展。互动交流与分享体验是克服思维障碍点的一个必要环节。我们通过把我们所面对的问题转化、分析、综合、假设变化成已解决过问题,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和综合、具体与抽象、一般与个别、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求同存异等思维方法,使我们的思维能力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在课堂中,采用学理导入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情境创设法、启发诱导法、相互交流法、激发兴趣法、抓要点法等方法,通过唱红歌、讲故事、编短信、演讲、辩论、调查、经典研读、视频播放、排座、分组竞赛、游戏等手段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讲课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把这些问题和理论点有机结合,在讲课过程中有机穿插,既讲解理论,又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上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预习、查资料,在课堂上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来演讲,演说的内容是和本课程相关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有一定深度的社会热点与焦点问题,或是以学生自身及身边发生的事或人物为原型的相关内容,或是以自己的旅游经历、考察经历及旅游途中、考察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为内容,现身说法,使课堂生活化。有意识地组织几次讨论,比如,讲到唯物史观时,要求学生讨论“关于汶川大地震的哲学思考”,引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在课堂外,通过对周边的环境问题的了解、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相关对策的调查了解、对大学生群体自杀现象个案调查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出现用工荒背后深层次原因调查、透视强拆迁等社会问题的调查,身临其境,增强现实感,真心关切学生的疑点。使教学面向实际、面向生活、面向学生。通过这个环节加强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网络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不同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了协作精神、自主学习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又能克服思维的障碍点,训练其思维能力、评断问题能力,克服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增强了自信心、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拓展知识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论

    通过创建学习——思考——交流——分享——体验的多元化互动模式,使学生明了了学习的含义、学习的理论、学习的类型、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环境;做到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决策、善于实践、善于总结;达到感动、感觉、感知、感悟、感恩的目的;提升了意识、责任、措施、能力和气质。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应变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心智不断成熟,人格不断完善。真正实现了由主客对立向主体间性转变;由叙理向叙事转变;由理论语言向生活语言转变;实现了“教为不教,学而创新”的现代教育目标。#p#分页标题#e#

参考文献:

[1]哈佛校长陆登庭 坦言挑战 中国教育报 1998-05-04

[2]李余华,李立玲,何中. 成人学员学习心理及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3]侯宝力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3 (4)

[4]施 斌 论多元互动教学模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9)

[5]丁文静 构建多元互动教研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教育,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