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资源配置目标思索

大学资源配置目标思索

一、大学教育资源及分类

(一)资源概念及基本分类

“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人类而言,一般指天然的资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1](P32)《教育大辞典》把教育资源解释为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资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地得到扩展,甚至被泛化。通常而言,资源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物质、能量与信息的总体。按资源的根本不同,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类;按资源的再生性能不同,可将资源分为恒定资源、有限资源和发展性资源;按资源的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源;按资源可利用状况不同,可分为现实资源、潜在资源和废弃资源。

(二)大学资源内涵及分类

“教育资源”是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而教育资源又分配在各地区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和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其中的大学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资源在各高等学校之间的分配,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的,能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所利用的,通过高等教育系统加工和创造而产生高等教育成果的所有要素,也是大学各项事业得以高效率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和[2]。具体说,大学教育资源是在实施高等教育的组织和实施高等教育活动中,所赖以进行的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相关资源,并能通过使用这些资源提高受教育者人力资本或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大学教育资源是大学教育与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大学教育资源的多寡、优劣、使用效率以及分布状况等,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这种综合性资源对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机制的正常运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资源”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和范畴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类:(1)人力资源。一般而言,人力资源是指蕴藏在人身上的劳动能力,但这种劳动能力是无形的,包括人力资源载体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素质水平等方面。大学的人力资源主要分为三类:教学科研人员、教辅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其中教学科研人员(教师)是大学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2)物力资源。大学的物力资源是大学在教育过程中物质资料方面的直接实物条件,是高等教育投资的物化形式,是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大学的物力资源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的固定资产;二是学校在教学科研运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如学校的各种基本建设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土地资源等。(3)财力资源。指一所大学所获得的用于学校运行的以货币形式体现出的各类教育投入,是大学办学的最基本的保障。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对大学的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捐资、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学校自身投资,以及社会资金通过兴办民办高校或二级学院投资高等教育等。当然,大学教育资源除上述的硬资源外,也包括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等无形的软资源。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资源长期停留在粗放型的配置上,资源闲置、浪费、利用率低,高级人才流失,办学效益不高。

二、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发展的“三种配置力量制衡模型”(又称“三角协调模式”),即每一个社会的大学组织治理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历史、现实、逻辑的理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受到政府、市场和大学三个主体的影响,资源配置的调整和转换是三种力量不断冲突和妥协的渐进过程[3]。

(一)政府力量

政府的调控是指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制度、经费等手段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配、办学规模等进行调节和控制,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平衡和和谐发展[4],同时保障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有效性和均衡性,特别防止和规避由市场失灵导致的高校资源配置失效问题。因此,在政府、市场和大学三者之间,政府扮演着关键角色,因为政府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大学自主与市场力量的发挥程度。大学应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整合教育资源,改革教育体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使高等教育不断成为公众投资的热门领域,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力增长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表明,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已逐步由以往的计划控制转向引导监督,由以往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支持转变为对消费者的支持。同时,政府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表,直接或间接地对培养高级人才的大学施加影响,也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宏观发展战略意图。[5]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无论从制度上还是经济上都制定了多部关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化高等院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本科专业设置等法律法规,以及对西部高等教育给予包括资金在内的全方位政策倾斜,表明政府调控的重点放到确保教育资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资源效应的有效发挥,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的整体社会收益最大化。当然,政府行为同样也要防止和规避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

(二)市场力量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由政府集中配置和管理的一套制度规则,曾经一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并已成为所有与这一行业有关的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家庭、个人共识的基础。由于只存在政府这一个主要配置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具有高度计划性,造成高等教育的供需都受到控制和约束,导致外部资源配置失衡,高等教育规模不经济,配置高度计划性,效率低下,人才垄断壁垒增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近代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迈进,市场在利润的驱使下逐步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如投资体制的市场化、招生就业的市场化、科技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市场化和入学管理的市场化等,市场作为另一个主体介入高等教育领域,已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并逐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大学通过向市场输送适销对路的合格“商品”、向其他经济组织或集团出售科研成果、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等方式获取大学所需的运行经费,这样一来,那些社会急需、具有市场竞争力、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学科与专业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方面缓和了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之间的紧张关系,政府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利用市场手段间接地影响大学,把高等教育某些基本方面交还给市场调节,使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安排有了微观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面对市场机制所固有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以确保社会基本目标的实现[6]。目前,在现代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多元化、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下,大学教育资源配置必然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弥补准公共品配置中政府行为的不足,以促进地方大学资源配置与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协调和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三)大学力量

在现代社会,大学自治和物质资源都是高校不能放弃的重要因子。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大学内部有其复杂的组织结构和构成要素,同时又是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系统,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和政府放权,给大学“松绑”,即减少政府对大学财务、人事、课程等方面的管制,将决策权下放给学校,由其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发展人事分类系统、规划课程、协商各类合作契约。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主体系统的形成完善也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与学校力量的不断回归替代政府控制的资源配置的过程。在这种生存和发展环境的变迁中,大学需要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保证学校各项事业的和谐和高效运转,推动自身与社会大系统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在满足社会要求的同时,构建支撑大学生存和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发挥大学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功能。这就使大学通过改变自己以回应社会需求,还必须坚守学术自由,争得办学自主权,这是大学影响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资源配置必须为学术研究提供全力保障,保证知识产品的高效产出,保证社会发展源动力———科技的持续旺盛,这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最本质要求。同时,学生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通过选择学校、专业、选修课程影响着一些学科、专业的扩展或收缩,决定着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向和流量。可见,大学作为政府力量的执行者、市场力量的承受者以及教育资源的消费者,通过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以及学生自主,强化了其在资源配置中不可忽视的地位[7]。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政府、市场和大学这三支主导力量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具有不可替代、功能互补和相互制衡的作用。三者力量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利用和发挥三支力量的重要作用,对促进大学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积极意义。

三、大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实现

(一)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政府、社会和大学等多元主体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大学资源配置新型体系,推进地方高校资源配置科学发展规划是保证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包括:一是校园规划。校园规划主要含功能区的分布和园区绿化布局两大部分。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新校区建设和大学科技园开发如雨后春笋,大量教育资源投入到新校园建设中。多校区管理、校园的长期建设等成为了校园规划的新课题,这就需要针对大学特色和各校区的不同特点进行规划,充分发挥各园区的服务功能。二是学科布局。现代大学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办学特色对学科布局进行定位,使教育资源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合理配置。尤其是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应优先发展,保证这些学科所需的一切资源,以维持它们在本学科领域的优势地位。同时还要做好学科建设规划。在确定了学科布局之后,就如何具体地开展学科建设,需要对师资梯队、学科带头人、学科物质技术基础条件、有关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支撑条件等资源的配置进行具体的规划,以保证资源合理、有序、高效地使用。

(二)构建大学教育资源约束制度

大学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下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组织及其与之相符的规则体系[8]。合理的制度安排可明确学术、市场和政府权力边界,充分发挥各自配置效力,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用最大化的关键。首先,要明确政府行政范围,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特别要预防行政权力“越轨”。政府配置必须从微观领域退出,让大学和市场充分发挥自身配置功能,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配置的具体作用形式、领域、与其他配置主体的利益关系等进行明确规定,实现政府资源配置主体地位的法制化。同时要增强行政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其次,要约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权力的分配。要改变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权力界限不清和各种权力处于均衡的状态,明确分工与责任,不要将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交织在一起。本该政府配置的资源由市场配置,市场想配置的资源却配置不了,学术权力决定不了需要配置的资源,行政权力配置资源时不受学术权力的影响等现象必须改变。第三,要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督。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市场的逐利本质和高等教育的公益属性的差异,必须在大学教育资源配置中规范市场行为,协调并监督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应当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投入,从专业设置、培养计划、授课内容等多方面保证基础学科发展,纠正市场机制的盲目性。

(三)实现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教育资源的投资主体开始走向多元化,由单一的政府投入转为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投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与学生(个人)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因为高等教育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承担高等教育投资的大部分,同时受教育者个人也必须负担一部分教育费用。这也是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学生本人以及整个社会都享受到了高等教育带来的益处。这对促进高等教育竞争、提高高等教育组织的活力具有重意义。二是社会资本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其中最主要的是民办教育的发展,也就是社会资本办学。其次是社会资本通过与大学合作的方式对高等教育进行投资,如产学研平台的构建,大学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吸引企业资本对大学进行实验设备、科研经费等方面的投资,而企业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与大学进行合作,这种双赢的投资合作模式已经得到稳定发展。再次,个人、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对大学进行捐赠,虽然相比于国外健全成熟的捐赠系统,我国的捐赠事业还只是刚刚起步,但这种投资的方式将会随着社会系统的完善不断得到发展。

(四)增强大学办学自主权

增强大学办学自主权是学术力量行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权力的保障,对大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计划体制条件下,大学内部一切资源的管理都是预设的,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没有人真正对大学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负责。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扩大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的制度建设受到国家重视,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我国第一次突破了高等教育体制仅仅局限在狭小的领导管理权限划分的旧有条框,明确提出“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标志着大学的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更使大学教育资源利用的主动权掌握在大学自己手中。至此,高等教育与生产、市场的隔离状态逐步被打破,高等教育中纳入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化内容,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市场调节特征。一方面大学可以在批准设置的专业范围内,根据社会市场的需要和自身条件自主调整专业方向,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制度和选用教材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活动。另一方面在大学内部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和制度,建立民主、公平、公开、竞争、规范的校长遴选机制,并建立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在大学干部的考核任命和留学回国人员的引进方面,学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办学自主权还体现在对教师实行聘任制,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师的评估和录用中,有利地促进了教师的适度竞争和合理流动(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另外,大学在硬件建设、后勤管理方面的自主权也明显扩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型教学实验设备的招投标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大学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9]。#p#分页标题#e#

(五)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

首先,要增强大学内部的造血功能。为了丰富大学教育资源,保障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实现多元融资,包括学费收入、个人和团体捐款、校办企业的经营收入、教育股份筹资、校企合作的科研经费等,还可通过吸引民间和外国资本合作办学,提高校办产业层次和经营效益等方面来拓宽高校筹资渠道,提高筹资能力。应逐步建立健全教育资本市场,充分开拓市场化的融资渠道。其次,实现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化。要使大学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要根据经济建设与高等教育相互作用的规律和大学办学经济效益实现的具体过程,高度重视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同经济建设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的问题,真正做到适销对路,避免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防止短缺与过剩并存的现象发生,尤其避免人才的积压与浪费。第三,努力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大学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高校办学经济效益充分实现的重要方面。效益的实现一定需要教育教学质量作保证,没有教育教学质量便没有办学效益。因此,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关;要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构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平台;要推进教育管理创新,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