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教育德育创建思路

三自教育德育创建思路

本文作者:瞿琼生 单位:肇庆市第九小学校长

基础教育模式要适应社会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要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必须改变原来的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师生管理模式,必须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为此,我校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从2001年9月起,积极实践“三自教育”模式,分别从德育模式、教学模式、师生管理模式构建和实践新的教育模式,初步形成自己的“三自教育德育模式”。本文重点对“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以人本的思想确立“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教育史来看,人们接受教育的三种形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不过在外因上大做文章。事实上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带强制性的教育,受教育者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这种被动的地位不利于调动受教育者的内驱力。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人的成长、发展根本上又取决于人的内驱力。为此,我校提出了突出“人”这一中心要素的“三自教育”设想。“三自教育”含盖了德、智、体、美、劳、心等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重点包括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具体说,“自我教育”指的是师生自觉地根据国家、社会、学校所提出的法律、规范、纪律等,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媒介、文化氛围,加强学习,逐步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逐步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使自己不断完善的过程。“自主学习”指的是把具体的教学活动,看成人的自然认识活动,师生通过经历体验认识各学科知识及其教和学的自然发展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程序,自觉地运用已知规律去分析新的知识现象,从中发现新的知识和有关规律,逐步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自能发展”指的是通过开展系列综合活动,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技巧,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热爱生活,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

因此,“三自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发掘和发挥师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主体性和主动精神,逐步形成能持久发挥作用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品质和各种能力,促进师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三自教育”尊重了人的主体精神,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实质的原理。“三自教育”中的“三自”,突出的都是一个“自主”,强调的是人在教育中的主动地位,强调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通过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去实现育人目的。“三自教育”理念的确立,有利于师生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进行积极的自我设计和完善,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实际上,“三自教育德育模式”就是建立在“三自教育模式”框架中的一个部分。它是一种以人为本构建的基本理念,从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的本质出发构建和谐的德育整体,通过这个模式,使学生的德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自我、自主、自能地发展。

二、以整合的方法构建“三自教育德育模式”

1.整合学校的环境、教学、教师、德育等管理要素,构建学校“三自教育模式”,提升德育功能。人没有与生俱来的什么道德、知识与智力,而存在着形成道德、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自然前提或可能性。可能性还不就是现实性,必须创造条件使前者转化为后者。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需从小养成,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重视。学校必须构建有利于人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培养的基础教育模式。为此,我校运用整合的方法,把“三自教育”理念模式化,构建了“三自教育模式”。所谓整合,就是以系统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把事物的现象、过程、属性、关系、信息、能量、权重等通过联系、渗透、互补、综合、重组等手段融会成新的、结构合理的整体,从而实现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最大效益和功能。根据整合原理,我们把“三自教育德育模式”放在“三自教育模式”当中。因为,学校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场所、教育教学理念等要素组成的有机体,遵循科学的系统论原理。为此,我们整合学校诸要素,把学校管理分为“教师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环境管理”四大版块,分别从构建“三自教育德育模式”、“三自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三自教育环境创设模式”、“三自教育教师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去研究学校结构的优化,构建“三自教育模式”。从而实现了学校“三自教育模式”的整体改革,使学校“三自教育德育模式”处于学校整体改革之中,四大版块相互联系,整体作用,提升了“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教育功能。

2.整合学校的德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过程、组织机制、环境等要素,构建“三自教育德育模式”。所谓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所谓教育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组织方式作的简要表述”。一种教育模式必然反映了一种教育思想观念,反映了在这种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过程和结果。“三自教育德育模式”是在“三自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整合的方法构建的德育模式。它包括了人才培养的人员、目标和过程、标准和评价等内容。首先,整合学校管理人员,构建德育层级领导机制。学校管理人员包括校长、书记、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等,整合学校管理人员,能使管理形成合力,增强德育领导力量。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主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宣传报道员、小记者导师、德育科研组长、环境科研组长、美术科组长、中队辅导员等人参加的德育领导小组。学校实施德育校长负责制,由校长当组长,负责指导开展全校德育工作;党支部书记负责检查监督;教导处主任、副主任及少先大队辅导员主抓两校区日常德育工作;学校环境科研组长、美术科组长及学校通讯员、小记者导师负责校内外宣传报道工作;由学校科研组长负责德育科研及德育科研成果推广工作;全校班主任、课任教师负责具体实施。#p#分页标题#e#

学校按校长室———德育领导小组———教导处———少先大队———级组长———班主任———科任老师,实行德育层级负责制。其次,整合人的成长要素,构建我校全面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人的成长发展好坏、快慢,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知识结构等要素的优劣及各要素间的结构形式。我们将人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知识结构等要素整合成“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三大版块内容,形成我校全面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结果。同时我们把学校中的“人”看成一个子系统,一个自组织系统。从人的心理系统的“自组织性”去把握人的行为。通过“培养人的自我意识———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象———确立远大的自我意向”去达到培养个体“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的意识、习惯、和意志,使“三自教育”既成为我校全面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同时成为我校全面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自我教育”侧重于自我调控,是核心;“自主学习”侧重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是基础。“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两者整合后,有机地构成了个体发展的双翼,能动地促进着个体的发展。“自能发展”是前二者的目的和结果,反过来又促进前二者能力的提高。“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自成体系,有效地实现个体全面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三自教育”使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无序到有序,由进程有序到远程有序的心理自组织系统,从而完成“三自教育”实施过程。第三,整合小学德育规程的基本任务、内容和各年级德育要求,构建学校“三自教育”的月德育目标系列,月德育活动系列,文明班评比标准。第四,整合德育常规工作,形成德育规程。如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日一检查,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争“文明”创“三好”的班级创优活动;努力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重点抓好班纪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加强红领巾小喇叭广播、各级宣传板报、班级内务管理等工作,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环境育人;中队辅导员要指导学生一周至少投一篇稿,宣传班级,宣传学校。学校通讯员,每月至少要上送《教育简报》一篇稿件;第一学期开学第三周前做好级组、班、队学年工作计划,期末做好级组、班、队工作总结;平时学校将不定期组织进行级组、班、队工作的检查和经验交流;坚持每学期开一至两次家长会,一至两次法制教育大会或进行法制教育活动等。由此已经整合形成规范,使学校德育工作逐步规范化。第五,整合管理形式,构建管理机制。我们整合学校校长室、教导处、级组、班级,构建校内德育层级管理网络;整合学生、班级、少先大队等组织形式,构建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机构;构建学生个人、班级、学校三级评价体系:《市九小学生“三自教育”成长册》、《市九小班级“三自教育”表册》、《市九小“三自教育”质量一览表》;整合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等形式,聘请法制副校长、组建家长委员会,构建三结合的社区大德育网络。第六,整合环境诸要素,创设“三自教育”校园文化。

学校整合环境诸要素,确立了“文明勤奋、严谨求实、合作创新”的校风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的校训,围绕重大事件做好宣传报道,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纪念日、元旦等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创设活动。从校园“三自教育”文化创设,深入到班级“三自教育”环境创设;从环境创设的结果体现“三自教育”发展到环境创设的过程体现“三自教育”,从培养“三自教育”能力由老师的指导逐步放手到学生的自创。同时,对教室的环境作了一次大的“改头换面”:桌椅摆放整齐,抽屉内不能留有任何杂物;清洁工具摆放整齐,要求把扫把挂起,垃圾每天倒两次,并清洗干净垃圾桶;清理多余桌椅杂物,教室中的所有物品做到无尘埃;特设我校“三自教育”特色的人文环境布置,每个课室都开辟“荣誉角”、“学习园地”、“争当先进”及“你追我赶”等教育阵地,并且在课室后墙上方贴上“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能发展”,“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大标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清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一个浓厚的“三自教育”氛围。

三、以整合活动的形式实施“三自教育德育模式”

丰富多彩的活动相对中小学生而言,是了解、认识社会和自然的一条主要途径,是获取知识、扩展视野、发展思维、增强能力的通道。在实施“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过程中,我校坚持点面结合、平时渗透与专题讲座相结合,同时更重视德育活动化,活动多元化,寓教于实践,寓教于活动,寓教于乐。

1.以整合活动的形式,开好班队主题会,提高班队课效能,克服以往开班队会都是老师说学生听的单一的被动形式。通过整合诗歌朗诵、书法、美术、唱歌、舞蹈、采访、竞赛等一系列学生喜欢的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得到多元化智能的发展。如四(4)班李玲老师的《献爱心》班队课,二(2)班程玉兰老师的《教师节》班队课,五(1)班黄凤金老师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课,他们集说教、明理、研究、体会、实践、演、说、唱、舞为一体,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德育主题活动课效能。

2.以整合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先后开展过:小主持、红领巾广播;"普通话诗歌朗诵;全员象棋学习;奥数组;书法、美术组;篮球、乒乓球组;’舞蹈组;(手风琴乐器演奏组;文学社、小记者站等一系列兴趣活动。组织开展全校文艺汇演、我爱我师演讲比赛、假日小分队、劳作、军训等比赛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对生活感受和体验,学习基本技能技巧,学会热爱生活。发掘和发挥师生身心发展的潜能,弘扬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逐步形成能持久发挥作用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品质和各种能力。我校还抓住小学生时期———这一人的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活动,让丰富多彩的益智活动占据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小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而促进全面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我校还根据各年级不同特点,结合不同的德育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系列,创设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现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p#分页标题#e#

四、用“三自教育德育模式”实践验证和丰富其内容

我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通过以人本的思想确立“三自教育”的理念;以整合的方法构建“三自教育德育模式”;以整合活动的形式实施“三自教育德育模式”,不断提升学校德育管理的水平与层次,不断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学校德育工作能够保持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改革形式发展的需要。三年来,我校学生素质不断提高:全校学生文明守纪,操行评定优良率为94.7%。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实验班四(1)、五(1)、五(4)、六(1)、六(3)、六(5)等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均获得奖励,受到家长的肯定。学校连年被评为少先大队先进集体,2002年1月学校被评为端州区文明学校,2002年9月学校被评为端州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可见,“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实践,验证了我们构建的“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总之,我们仅仅是对“三自教育德育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探讨,提出了基本的理念和实践模式,今后还要不断地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