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思考

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计算机网络技能型人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技能型的计算机网络人才不相适应。   (2)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探索,特别是网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等问题需要研究,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制约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建立新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以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其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结构、实训实践、教师队伍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工作岗位   以“地方性”和社会需求为主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因校制宜,注重自身特色的发挥[3],合理定位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形成既有特色又能适应市场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应明确。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11级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能力,从事计算机网络操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软件编制、网络软件与硬件产品的销售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三个工作岗位。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根据市场需求,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理解、设计、操作、应用及创新能力,突出职业能力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根据职业能力来划分知识模块,再根据知识模块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将这个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必修课)、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课程设置遵循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基础后提高的原则进行,使课程间具有连贯性和递进关系[4]。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只需学生掌握必须、够用的知识点即可,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组成与维护》等。对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设计、操作、应用及创新,例如《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综合配置》、《动态网页制作》、《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等。对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则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思科课程》《综合布线》、《动态网页实训》等。专业拓展课程用于拓宽专业知识面,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开课,如《无线网络》、《Linux操作系统》等。   在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时,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认证考试)有机结合,设置和岗位或职业核心能力的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4],如《思科课程》(思科网络工程师认证)、《网络相关资格认证考试》课程(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约占整个教学计划的30%以上,真正实现“双证书”教学,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和择业的竞争力。   在实际教学的当中,把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遴选、编排,使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体系和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相辅相成。   3完善实训、实践环境,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不断完善的实训、实践环境,为实训、实践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拥有思科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计算机组网实验室、网络综合配置实验室各一个,借助这些实验室和依托校园网络中心,能很好的完成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实践课程的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实训、实践课程的学习,能重点掌握从事网络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较快的适应岗位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课时约占整个教学计划课时的55%,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课时,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中掌握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站开发三个工作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实习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前期教学工作的补充、检验和完善。通过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习,使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有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多个,每年都能接受一定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适应市场需求。   4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一个优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应该具备高校教师资格、网络工程师的素质、创新精神和很强的学习能力,即一名高职教师既应有授课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也应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很快学习新任务的能力[5]。近几年来,学校选派多名教师参加思科公司的专业培训,组建思科网络学院;选派教师参加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站开发等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学位;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用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一系列措施,使人才培养紧跟产业发展,学生技能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目前,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拥有高级职称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多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达专任教师50%以上。#p#分页标题#e#   5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问题、新方法在不断出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不能单独使用某一种教学模式就能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而是要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及学生自身情况来选择某个合适的教学模式,即要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他人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采用了“2+1”实践教学模式,同时穿插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模式。   5.1“2+1”实践教学模式   “2+1”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学生学习的三年时间内,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实践及实训课程,第三年在企业(校外)实习、顶岗实习,同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训。   5.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任务(创设情境),告诉学生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别学别做,并完成任务,最后检查学生所做任务,同时点评总结。   5.3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是依据课程的安排和学生的自身情况,每一次授课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项目或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过对比发现,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模式两者综合起来运用(我们称为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其教学效果较好,特别是课程的前期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较好,是因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较快让学生掌握较小的知识点;而在实践课程及课程后期使用项目教学模式较好,是因为项目教学模式有助于整体开发,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整个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大型项目的设计、应用。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从2011级开始,基本上所有专业课程都采用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   6结语   近几年来,柳州师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紧密围绕加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对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如何做好“订单式”培养模式、精品课程如何建设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飞速的更新、发展,要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求,其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也要与时俱进,如何进一步搞好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还需不断的研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