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科技绩效影响因素浅析

农技科技绩效影响因素浅析

1吉林省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绩效的综合评价

1.1绩效评价体系

农技推广和服务有利于农户生产成本减少、产出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农产品质量提高、节能减排以及劳动者素质提升。因此,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侧重于高效角度的“硬”指标,如良种产量增长率、纯收入增长率等,还包括“软”指标,如农技推广和服务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方面对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进行评价,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实施,因为这三方面效应如何测度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考虑到农户是农技推广和服务的最终用户,所以决定另辟蹊径,从顾客的角度来评价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2]。作为农技推广和服务的需求方,农户对农技推广和服务具有最直接、最切实的感受。因此,用农户的满意度来测度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是妥当的。根据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的工作内容,笔者首先将评价体系分解为推广和服务绩效2个二级指标,然后将这2个二级指标逐一分解,最后得到8个三级评价指标(表1)。这个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的工作内容,不失全面性和系统性。

1.2绩效评价方法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按照统计学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原则,本课题组先在吉林省40个县(市)中随机抽取22个县(市),然后在每个县(市)抽取一个乡镇,接着在各乡镇确定一个农技推广机构作为绩效评价对象,并对该机构进行访谈,以获得该机构信息,如机构类型、机构性质、员工素质、经费保障等。关于农户调查,本课题组在各抽样乡镇选择1个自然村作为农户调查点,每村随机选取15~20户进行入户调查,要求农户对指定农技推广机构进行绩效评价。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笔者设计调查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对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各项工作绩效逐项评分(设计理论最小值0分,最大值100分)。根据被调查者所给出的分值,按照同级指标等权重的法则,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和,得出绩效的评价得分值,并作为一个样本点。共向农户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14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2.35%。通过统计各样本点的信息来推断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的总体绩效状况。

1.3绩效评价结果

抽样得分的统计结果(表2)显示: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的评价得分均值为71.3,最高得分为95.33,最低得分为23。从满分往下按照每10分一个等级分别赋予优、良、中、差、很差5个等级(表2),对应被调查者对农技机构很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勉强满意和很不满意。在314份有效问卷中,得分值为70~80分的比重最大,约占28.34%,即>1/4的农户对他们所熟悉的农技机构持基本满意态度。同时,对农技机构非常不满意、勉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重相当,都约为20%,而对农技机构持非常满意的比重很小,为6.37%。由此推断:吉林省的农户对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的总体评价是基本满意,而农技机构的运行绩效是中等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户对农技推广的满意度较低而对农技服务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在农技推广的4个指标中,除新品种和新栽培模式推广的评分>70分外,节能减排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园艺特色作物推广的评分都约为61分,属于勉强满意的水平;农技服务4个指标的评分都接近78分,接近比较满意的水平。显然这是符合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的现实情况的。对于良种推广、病害防控服务、农技培训等传统农技工作,吉林省农技机构基本能够适应,能较好地应对;对于节能减排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和园艺特色作物推广等新兴农技,一方面农户的期望比较高,另一方面农技机构自身消化还不够,农户的实际感知和期望的差距特别大。

2吉林省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绩效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的绩效评价受到评价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主体因素包括评价者的性别、民族、健康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及结构等个体特征;客体因素包括农技机构带来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以及机构本身的一些特质。此外,机构的环境因素,诸如是否有政府资助、是否有科研合作以及是否沟通顺畅等因素,也对农技机构绩效产生影响。农户在评价农技机构绩效时,对农技机构带来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很难把握。另外,由于信息非对称性,农户对农技机构本身的特征也不能完全掌握。因此,本研究在考察农技机构自身因素方面,一是了解农户能轻易作出判断的信息,如该机构是否公益性质、办公设施是否齐全等;二是通过访谈机构成员了解其农技人员素质情况、机构类型及工作经费保障等因素[4]。综合上述,影响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得分的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运行环境18个因素。

2.2计量模型

本研究以吉林省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综合评分为因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农技机构绩效与其影响因素间的数量关系:i01kik2jijiYZXU式中:iY为第i个被调查者对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满意度的综合评分;ijX为第个评分的第j项连续变量影响因素;ikZ为第个评分的第k项虚拟变量影响因素;0为常数项,1j、2k为待估参数;iU为误差干扰项。

2.3模型结果及检验

将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样本值输入SPSS17.0数据表,选择多元回归分析。将所有自变量进入运行程序,得到程序分析清单。

2.3.1拟合优度检验模型拟合的总体参数如表4所示。由于自变量数目较多,且各变量的量纲不同,因此,采用调整的判定系数反映模型的拟合情况更为准确。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到,调整后的R2adj=0.925,作为横截面数据,这个拟合优度非常高。

2.3.2F检验从表5回归方差分析结果:F值为215.139,显著性为0(P<0.05)。这表明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整体线性关系联合显著,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意义,因此可以用线性模型描述并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2.3.3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与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模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与多重共线性的诊断结果。在所选取的13个虚拟变量和5个连续变量中,有13个解释变量通过了t检验,且各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均<0.05的水平。这表明这些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所确定的自变量可以有效地解释吉林省农技机构绩效的综合评分。本研究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对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了诊断。表4的计量结果显示,显著解释量的VIF值相对较小与1接近。因此,校正后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很弱,多重共线性可以接受。#p#分页标题#e#

2.4影响因素分析

2.4.1评价主体属性的影响除年龄、家庭年收入外,性别、民族、健康状况、受教育年限和收入结构等主体属性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吉林省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有显著影响,均>5%的显著水平。其中,性别、民族、健康状况3个虚拟变量以及连续变量受教育年限对吉林省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性对农技机构绩效的评分高出女性3.502分,汉族对农技机构绩效评分高出少数民族1.985分,健康状况良好给出的绩效评分高出非健康者3.0分;被调查者受教育每增加1年,给出的评分就增加0.388分。连续变量家庭年收入对解释变量无显著影响,这似乎有悖常理。究其原因在于当今吉林省农户收入已经多元化,农户收入的高低与农技机构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农户收入结构——非农收入比重对吉林省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户非农收入比重每增加1百分点,对农技机构绩效评分就下降0.252分。显然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户对农技机构的依赖程度越低,对农技机构的重视程度就越低,给出的评分也就越低;年龄对吉林省农技机构绩效评分不显著。究其原因,目前农技推广和服务工作早已在吉林省广大农村地区深入开展,关注农技的不仅仅是年轻人,年龄较大的农户同样重视农技的获取。

2.4.2评价客体属性的影响在评价客体属性中,机构类型、机构性质、办公条件、机构人员素质、经费保障都对吉林省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有显著影响。办公条件对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办公设施齐全的农技机构的绩效得分比办公设施不全的高2.613分;在机构类型变量中,示范基地带动型评分比一般类型高3.396分,科研院所型评分则比一般类型高3.097分,而中介培育型和企业创新型则与一般类型无差异;工作经费保障对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机构人均工作经费每增加1000元,则机构的绩效评分就增加1分;机构人员素质显著影响机构绩效评分,员工素质高的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比员工素质低的高11.011分。是否收费作为是否公益的农技机构性质对绩效评分有显著影响,公益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比盈利性机构约高1.937分。

2.4.3运行环境的影响在农技机构的运行环境属性中,沟通机制是否顺畅以及是否有科研合作对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有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沟通顺畅的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比沟通不畅的高3.828分,有科研合作的农技机构绩效评分比无科研合作的高3.318分,这与笔者的预期一致。令笔者意外的是,农技机构是否有政策扶持这个虚拟变量不显著。农技机构是否有政策扶持变量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政策扶持的盈利性农技机构的市场表现与公益性农技机构的表现无差异,或者笔者以财政拨款为政策扶持的变量可能存在缺陷。

3结论与建议

笔者通过对吉林省农技机构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农户的主体属性显著影响农技机构绩效的评价结果,其影响呈现规律性。如农户的性别、民族、健康状况及受教育年限等因素中,男性、汉族、健康以及受教育年限长的强势群体对农技机构绩效的评价较高;农技机构自身属性显著影响其绩效评价结果,其影响也呈现规律性。如机构的办公条件、机构类型、机构性质、员工素质及经费保障等因素中,设施齐全、公益性质、有示范基地、员工素质高及经费充裕等自身条件优越的农技机构的绩效评价较高;运行环境对农技机构绩效评价有显著的影响,沟通机制顺畅及拥有科研合作的农技机构的绩效评价较高。

综上,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农技机构应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关注,获得弱势群体的认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青年劳动力进城已是吉林省农村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农村劳动力呈现老龄化、女性化及文化程度下降的趋势[5]。因此,吉林省农技机构应更多向留守的老、弱、病、残、文盲、妇女及少数民族提供农技推广和服务;

第二,农技机构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辐射范围。当前,吉林省农户看待农技推广和服务更加理性,主要关注机构能否带来切实的效益。这为吉林省农技机构市场化运作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方面是农户迫切需要效益良好的农技,另一方面是农技人员知识陈旧老化。因此,吉林省各基层农技机构应加强自身人员的素质建设,开展示范基地建设,以此来提高机构的辐射范围和自身绩效;

第三,农技机构应致力于运行环境的改善,强化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对接能力。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应走先摸清农户的农技需求信息,再向农业科研机构反馈市场信息。然后农业科研机构进行立项研究,最后由农技推广和服务机构通过吸收消化并向农户提供农技推广和对接服务。总之,农技机构应改善其运行环境,加强沟通机制建设。

作者:栾立明 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